當前位置:首頁 » 古詩詞句 » 古詩蜂跟讀

古詩蜂跟讀

發布時間: 2021-02-24 21:19:02

古詩《蜂羅隱》的漢語拼音是什麼

fēng

tángluóyǐn

唐·羅隱

bú lùn pínɡ dì yǔ shā jiān ,

不 論 平 地 與 山 尖 ,

wú xiàn fēnɡ ɡuānɡ jìn bèi zhàn 。

無 限 風 光 盡 被 占 。

cǎi dé bǎi huā chénɡ mì hòu ,

采 得 百 花 成 蜜 後 ,

wéi shuí xīn kǔ wéi shuí tián 。

為 誰 辛 苦 為 誰 甜 。

Ⅱ 蜂 羅隱 古詩 帶拼音

《蜂》唐朝 羅隱

bú lùn pínɡ dì yǔ shā jiān ,

不 論 平 地 與 山 尖 ,

wú xiàn fēnɡ ɡuānɡ jìn bèi zhàn 。

cǎi dé bǎi huā chénɡ mì hòu ,

采 得 百 花 成 蜜 後 ,

wéi shuí xīn kǔ wéi shuí tián 。

為 誰 辛 苦 為 誰 甜 。

白話譯文:

無論在平原還是在山尖,美麗的春光盡被蜜蜂占。

採集百花釀成了蜜以後,不知道為誰辛苦為誰甜?

羅的詠物「切於物」而「不粘於物」,往往別出心裁,獨具寓意,諷刺深峻犀利又耐人尋味。清沈祥龍《論詞隨筆》雲:「詠物之作,在借物以寓性情,凡身世之感,君國之憂,隱然蘊於其內,斯寄託遙深,非沾沾焉詠一物矣。」

羅隱正是在對物象深入細致的觀察基礎之上,對所詠之物融進他強烈的家國之憂與身世之慨,刺時諷世使得其能在晚唐詩壇脫穎而出。《蜂》通過吟詠蜜蜂採花釀蜜供人享用這一自然現象,表現了他對社會和歷史問題的思考。

(2)古詩蜂跟讀擴展閱讀:

文學賞析

「不論平地與山尖,無限風光盡被占。」無論是在平原還是在山野,到處都可以見到蜜蜂忙忙碌碌采蜜的身影。越是春光明媚、鮮花盛開的地方就越能吸引蜜蜂。這兩句語氣十分肯定,盛贊蜜蜂盡佔美好的春光,表現了詩人對蜜蜂的羨慕與贊美之情。

「採得百花成蜜後,為誰辛苦為誰甜?」這兩句急轉直下,由前面盛贊蜜蜂「占盡風光」轉而詠嘆它終生徒勞,所獲甚少。採花、釀蜜本是蜜蜂的天職。

它辛苦釀成的蜜主要是用來供養蜂王,或被人所用,自己享用的卻很少,而這完全是出於它的本能,根本不會意識到這有什麼不公平。可是詩人卻從這里發現了問題,並替蜜蜂發出了「為誰辛苦為誰甜」的不平之鳴。

Ⅲ 古詩——蜂

羅隱(833—909),字昭諫,新登(今浙江新登)人。咸通元年至京師,應進士試,歷七年不第。咸通八年乃自編所作為《讒書》,益為統治階級所憎惡,所以羅袞贈詩說:「讒書雖勝一句休」。黃巢起義後,避亂歸鄉。晚年依吳越王錢鏐,任錢塘令、諫議大夫等職。羅隱的諷刺散文的成就比他的詩要高。收在《讒書》里的諷刺小品又都是他的「憤懣不平之言,不遇於當世而無所以泄其怒之所作」(方回《讒書》跋)。羅隱自己也認為是「所以警當世而戒將來」的(《讒書》重序)。如《英雄之言》物之所以有韜晦者,防乎盜也 。故人亦然。夫盜,亦人也:冠履焉,衣服焉。其所以異者,退讓之心,貞廉之節,不恆其性耳。視玉帛而取者,則曰牽於寒飢;視國家而取者,則曰救彼塗炭。牽於寒飢者無得而言矣。救彼塗炭者,則宜以百姓心為心。而西劉則曰:「居宜如是。」楚籍則曰:「可取而代。」噫!彼未必無退讓之心,貞廉之節;蓋以視其靡曼驕崇,然後生其謀耳。當英雄者猶若是,況常人乎?是以峻宇逸游不為人所窺者鮮矣!通過劉邦、項羽的兩句所謂「英雄之言」,深刻地揭露了那些以救民塗炭的「英雄」自命的帝王的強盜本質。最後更向最高統治者提出了警告。類似這樣的光輝思想在羅隱的雜文中是不時流露的。《說天雞》、《漢武山呼》、《三閭大夫意》、《敘二狂生》、《梅先生碑》等篇,也都是嘻笑怒罵,涉筆成趣,顯示了他對現實的強烈批判精神和傑出的諷刺藝術才能。
羅隱也頗有詩名,有一些警快通俗的詩句流傳人口。如「時來天地皆同力,運去英雄不自由。」(《籌筆驛》)就是一例。又如諷刺小詩《雪》:盡道豐年瑞,豐年事若何?長安有貧者,為瑞不宜多!瑞雪兆豐年,但對貧苦的人民說來,卻成了災難。他的詠史詩《西施》一首也寫得比較好:家國興亡自有時,吳人何苦怨西施。西施若解傾吳國,越國亡來又是誰?第一句多少有一些宿命論的意味,但他反對把吳王夫差的亡國歸罪於西施,的確是對傳統成見的有力翻案。魯迅在《小品文的危機》一文中對晚唐小品文在唐代文學史上的地位有非常精闢的見解。他說:「唐末詩風衰落,而小品放了光輝。但羅隱的《讒書》,幾乎全部是抗爭和憤激之談;皮日休和陸龜蒙,自以為隱士,別人也稱之為隱士,而看他們在《皮子文藪》和《笠澤叢書》中的小品文,並沒有忘記天下,正是一榻糊塗的泥塘里的光彩和鋒芒。」作為我個人,最喜歡的是他的《贈妓雲英》。《唐才子傳》中有一段故事,原文如下:隱初貧來赴舉,過鍾陵,見營妓雲英有才思。後一紀,下第過之。英曰:「羅秀才尚未脫白「隱贈詩雲:「鍾陵醉別十餘春,重見雲英掌上身。我未成名英未嫁,可能俱是不如人。」羅隱才高,雲英色藝兼美,如何是不如人呢?只是社會沒有給他們機會吧?每次讀此詩都會感動,可能是我的遭遇與他們也相似吧

Ⅳ 求古詩《蜂》全文

《蜂》——唐·羅隱

不論平地與山尖,無限風光盡被占。

採得百花成蜜後,為誰內辛苦為誰甜?容

【譯文】無論是在平地,還是在山峰,及其美好的風景都被蜜蜂佔有。蜜蜂啊,你采盡百花釀成了花蜜,到底為誰付出辛苦,又想讓誰品嘗香甜?

(4)古詩蜂跟讀擴展閱讀

1、《蜂》創作背景

大中十三年(公元859年)底羅隱至京師,應進士試,歷七年不第。作者心灰意冷,後又看見人民辛苦勞作在田間地頭與部分朝廷官員不勞而獲這樣相對立的情景而產生的憤懣,這可能是羅隱作出這首諷喻不勞而獲者的《蜂》的原因。

2、《蜂》鑒賞

這首詠蜂詩運用象徵的手法、設問的形式反映了勞動者不能享受其勞動成果的社會現象,與張碧《農夫》中的「運鋤耕劚侵星起」「到頭禾黍屬他人」以及梅堯臣《陶者》中「陶盡門前土,屋上無片瓦」可作同一理解,都是嘆苦辛人生之歷練,社會世道之多艱,於人於己都是一番深省之言。

蜂與蝶在詩人詞客筆下,成為風韻的象徵。然而小蜜蜂畢竟與花蝴蝶不同,它是為釀蜜而勞苦一生,積累甚多而享受甚少。詩人羅隱著眼於這一點,寫出這樣一則寄慨遙深的詩的「動物故事」。僅其命意就令人耳目一新。

Ⅳ 古詩蜂唐羅隱漢語拼音

《蜂》是唐代詩人羅隱創作的一首七言絕句。

全文:

不論平地與山尖,無限風光盡被占。

bú lùn píng dì yǔ shān jiān,wú xiàn fēng guāng jìn bèi zhàn。

採得百花成蜜後,為誰辛苦為誰甜。

cǎi dé bǎi huā chéng mì hòu,wéi shuí xīn kǔ wéi shuí tián。

譯文:

無論在平原還是在山尖,美麗的春光盡被蜜蜂占。

採集百花釀成了蜜以後,不知道為誰辛苦為誰甜?

(5)古詩蜂跟讀擴展閱讀:

創作背景及鑒賞:

大中十三年(859)底,羅隱至京師考進士,考了許多年,都沒中第,史稱「十上不第」。

詩人對當時的考試制度、朝廷很失望,在這樣的情緒下,看見人民辛苦勞作在田間地頭與部分朝廷官員不勞而獲這樣相對立的情景而產生憤滿。這大致是羅隱作出這首諷喻不勞而獲者的《蜂》的原因。

詩的前兩句寫蜜蜂飛到平地山尖,經歷了無限美麗的風光,不辭勞苦,不畏艱險。後兩句寫蜜蜂採集百花,釀成蜂蜜,供人享受,為人辛苦,給人甜蜜。

這首詩通過描寫蜜蜂採花釀蜜供人享受這一自然現象,比喻廣大勞動人民的勞動成果被封建統治階級殘酷剝削的現實,表現了詩人對勞動人民的同情。

這首詩體物工妙,詞近旨遠,夾敘夾議的手法配合默契,語言敘述中不尚辭藻,平淡而具思致,清雅輔以言深。

Ⅵ 《蜂》古詩

《蜂》來是唐代詩人羅隱創作的一自首七言絕句。這是一首詠物詩,前兩句寫蜜蜂飛到平地山尖,經歷了無限美麗的風光,不辭勞苦,不畏艱險。後兩句寫蜜蜂採集百花,釀成蜂蜜,供人享受,為人辛苦,給人甜蜜。這首詩通過描寫蜜蜂採花釀蜜供人享受這一自然現象,比喻廣大勞動人民的勞動成果被封建統治階級殘酷剝削的現實,表現了詩人對勞動人民的同情。這首詩體物工妙,詞近旨遠,夾敘夾議的手法配合默契,語言敘述中不尚辭藻,平淡而具思致,清雅輔以言深。


不論平地與山尖,無限風光盡被占。
採得百花成蜜後,為誰辛苦為誰甜。

熱點內容
古代勵志的名言 發布:2021-03-16 21:50:46 瀏覽:209
形容兒孫繞膝的詩句 發布:2021-03-16 21:49:35 瀏覽:878
席慕蓉賞析印記 發布:2021-03-16 21:48:26 瀏覽:311
權力很大含有手的成語 發布:2021-03-16 21:48:22 瀏覽:584
能聽的兒童故事 發布:2021-03-16 21:48:15 瀏覽:285
關於足球的詩歌詞句 發布:2021-03-16 21:47:40 瀏覽:870
拖拉機的古詩 發布:2021-03-16 21:42:53 瀏覽:571
亮甜的詩句 發布:2021-03-16 21:42:00 瀏覽:831
廣東話生日快樂祝福語 發布:2021-03-16 21:38:55 瀏覽:409
噓的短句 發布:2021-03-16 21:38:07 瀏覽: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