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丹源詩詞
㈠ 牡丹詩詞
牡丹詩詞
牡丹 薛濤
去春零落暮春時,淚濕紅箋怨別離。常恐便同巫峽散,因何重有武陵期?
傳情每向馨香得,不語還應彼此知。只欲欄邊安枕席,夜深閑共說相思。
牡丹 李孝光
富貴風流拔等倫,百花低首拜芳塵。畫欄綉幄圍紅玉,雲錦霞裳涓翠茵。
天是有各能蓋世,國中無色可為鄰。名花也自難培植,合費天工萬斛春。
清平調 李白(唐)
一枝紅艷露凝香, 雲雨巫山枉斷腸。 借問漢官誰得似, 可憐飛燕倚紅妝。
題御筆牡丹 王國維(清)
摩羅西域竟時妝, 東海櫻花侈國香。 閱盡大千春世界, 牡丹終古是花王。
白牡丹 韋庄(唐)
閨中莫妒新妝婦, 陌上面慚傅粉郎。 昨夜月照深似水, 入門唯覺一庭香。
惜牡丹 白居易(唐)
惆悵階前紅牡丹, 晚來只有兩枝殘。 明朝風起應吹盡, 夜惜衰紅把火看。
栽牡丹 陸游(宋)
攜鋤庭下蒼苔, 墨紫紅手自栽。 老子龍鍾逾八十, 死前猶見幾回開。
牡 丹 唐·皮日休
落盡殘紅始吐芳,佳名喚作百花王。 競誇天下無雙艷,獨立人間第一香。
牡丹詩 唐 李正凡
國色朝酣酒,天香夜染衣。 丹景春醉容, 明月問歸期。
賞牡丹 唐 劉禹錫
庭前芍葯妖無格,池上芙蕖凈少情。 惟有牡丹真國色,開花時節動京城。
紅牡丹 唐 王維
綠艷閑且靜,紅衣淺復深。 花心愁欲斷,春色豈知心。
賞牡丹 唐 徐凝
何人不愛牡丹花,占斷城中好物華。穎是洛川神女作,千嬌萬態破朝霞。
紅牡丹 唐 王維
綠艷閑且靜,紅衣淺復深。花心愁欲斷,春色豈知心。
牡丹花 唐 羅隱
似共東風別有因,絳羅高卷不勝春。
若教解語應傾國,任是無情亦動人。
芍葯與君為近侍,芙蓉何處避芳塵。
可憐韓令功成後,辜負穠華過此身。
曹州紅
裁下一縷太陽紅,千年花色醉春風。菏山澤水銜曹州,香透乾坤綻芳容。
如花似玉
白中透紅凝心神,神仙竟相墜凡塵。玉骨臨風蝶戀花,芳香散盡再無春。
黃花魁
紅綠黑白竟芳菲,春風無力送流雲。莫嘆萬花迷人眼,獨戀牆角黃花魁。
百花叢笑
花瓣柔柔層層愛,芳蕊茸茸灼灼開。百花叢中映日笑,一片春色盡攬懷。
金狸
紅綠相襯笑日月,層層春光層層裹。獨占天下七分春,可憐仙女無顏色。
黃玉璽
凝風銜春帶露開,墨綠顫珠動心懷。天妒一朵黃玉璽,羞殺百花墜塵埃。
㈡ 牡丹的詩詞
牡丹的詩詞:《牡丹》唐 · 徐凝何人不愛牡丹花,占斷城中好物華。 疑是洛川神女作,千嬌萬態破朝霞。《牡丹》唐 · 張又新牡丹一朵值千金,將謂從來色最深。 今日滿欄開似雪,一生辜負看花心。《牡丹》唐 · 李商隱錦幃初卷衛夫人,綉被猶堆越鄂君。 垂手亂翻雕玉佩,招腰爭舞鬱金裙。 石家蠟燭何曾剪,荀令香爐可待熏。 我是夢中傳彩筆,欲書花葉寄朝雲。《賞牡丹》唐 · 劉禹錫庭前芍葯妖無格,池上芙蕖凈少情。 唯有牡丹真國色,花開時節動京城。《牡丹》唐 · 柳渾近來無奈牡丹何,數十千錢買一顆。 今朝始得分明見,也共戎葵不校多。《牡丹》唐 · 韓琮桃時杏日不爭濃,葉帳陰成始放紅。 曉艷遠分金掌露,暮香深惹玉堂風。 名移蘭杜千年後,貴擅笙歌百醉中。 如夢如仙忽零落,暮霞何處綠屏空。《牡丹》唐 · 鄭谷畫堂簾卷張清宴,含香帶霧情無限。 春風愛惜未放開,柘枝鼓振紅英綻。《牡丹》唐 · 羅隱艷多煙重欲開難,紅蕊當心一抹檀。 公子醉歸燈下見,美人朝插鏡中看。 當庭始覺春風貴,帶雨方知國色寒。 日晚更將何所似,太真無力憑闌干。《牡丹》唐 · 司空圖得地牡丹盛,曉添龍麝香。 主人猶自惜,錦幕護春霜。《惜牡丹花二首》唐 · 白居易惆悵階前紅牡丹,晚來唯有兩枝殘。 明朝風起應吹盡,夜惜衰紅把火看。 寂寞萎紅低向雨,離披破艷散隨風。 晴明落地猶惆悵,何況飄零泥土中。《牡丹》唐 · 歸仁三春堪惜牡丹奇,半倚朱欄欲綻時。 天下更無花勝此,人間偏得貴相宜。 偷香黑蟻斜穿葉,覷蕊黃蜂倒掛枝。 除卻解禪心不動,算應狂殺五陵兒。《詠牡丹》宋 · 陳與義一自胡塵入漢關,十年伊洛路漫漫。 青墩溪畔龍鍾客,獨立東風看牡丹。《牡丹》唐 · 唐彥謙顏色無因饒錦綉,馨香惟解掩蘭蓀。 那堪更被煙蒙蔽,南國西施泣斷魂。《牡丹種曲》唐 · 李賀蓮枝未長秦蘅老,走馬馱金斸春草。 水灌香泥卻月盤,一夜綠房迎白曉。 美人醉語園中煙,晚華已散蝶又闌。 梁王老去羅衣在,拂袖風吹蜀國弦。 歸霞帔拖蜀帳昏,嫣紅落粉罷承恩。 檀郎謝女眠何處?樓台月明燕夜語《賞牡丹》唐 · 王建此花名價別,開艷益皇都。 香遍苓菱死,紅燒躑躅枯。 軟光籠細脈,妖色暖鮮膚。 滿蕊攢黃粉,含棱縷絳蘇。 好和薰御服,堪畫入宮圖。 晚態愁新婦,殘妝望病夫。 教人知個數,留客賞斯須。 一夜輕風起,千金買《牡丹》宋 · 蘇軾小檻徘徊日自斜,只愁春盡委泥沙。 丹青欲寫傾城色,世上今無揚子華。《回中牡丹為雨所敗二首》唐 · 李商隱下苑他年未可追,西州今日忽相期。 水亭暮雨寒猶在,羅薦春香暖不知。 舞蝶殷勤收落蕊,佳人惆悵卧遙幃。 章台街里芳菲伴,且問宮腰損幾枝。 浪笑榴花不及春,先期零落更愁人。 玉盤迸淚傷心數,錦瑟驚弦破夢頻《牡丹》唐 · 孫魴意態天生異,轉看看轉新。 百花休放艷,三月始為春。 蝶死難離檻,鶯狂不避人。 其如豪貴地,清醒復何因。《牡丹》唐 · 李山甫邀勒春風不早開,眾芳飄後上樓台。 數苞仙艷火中出,一片異香天上來。 曉露精神妖欲動,暮煙情態恨成堆。 知君也解相輕薄,斜倚闌干首重回。《牡丹》唐 · 薛濤去春零落暮春時,淚濕紅箋怨別離。 常恐便同巫峽散,因何重有武陵期。 傳情每向馨香得,不語還應彼此知。 只欲欄邊安枕席,夜深閑共說相思。……
㈢ 牡丹相關詩詞
關於牡丹的詩
1、賞牡丹
唐代:劉禹錫
庭前芍葯妖無格,池上芙蕖凈少情。
唯有牡丹真國色,花開時節動京城。
譯文:
庭前的芍葯妖嬈艷麗卻缺乏骨格,池中的荷花清雅潔凈卻缺少情韻。
只有牡丹才是真正的天姿色,到了開花的季節引得無數的人來欣賞,驚動了整個長安城。
2、詠牡丹
宋代:陳與義
一自胡塵入漢關,十年伊洛路漫漫。
青墩溪畔龍鍾客,獨立東風看牡丹。
譯文:
自從金人的鐵蹄踏碎了祖國的河山,十年了,回望故鄉洛陽,路是那麼的漫長。
歲月使我變得衰老不堪,今天,我獨自一個,流落在青墩溪畔,在煦煦春風中,欣賞著盛開的牡丹。
3、惜牡丹花二首
唐代:白居易
翰林院北廳花下作
惆悵階前紅牡丹,晚來唯有兩枝殘。
明朝風起應吹盡,夜惜衰紅把火看。
譯文:
惆悵地看著台階前的紅牡丹,傍晚到來的時候只有兩枝殘花還開著。
料想明天早晨大風颳起的時候應該把所有的花都吹沒了,在夜裡我對這些衰弱的卻紅似火的花產生了憐憫之心,拿著火把來看牡丹花。
4、惜牡丹花二首
唐代:白居易
新昌竇給事宅南亭花下作
寂寞萎紅低向雨,離披破艷散隨風。
晴明落地猶惆悵,何況飄零泥土中。
譯文:
暮春時節冷雨蕭瑟,牡丹花萼低垂,花瓣紛紛飄落,隨風飛散,再也沒有人來關心她寂寞凄涼的處境。
縱然是晴明天氣里,殘花落地猶覺得惆悵,何況在風雨之中,飄零在污泥爛土之中更覺得慘不忍睹。
㈣ 關於牡丹的古詩詞
關於牡丹的詞語比較常見的如下;萬紫千紅 奼紫嫣紅 綠肥紅瘦 花團錦簇 繁花似錦 傲霜鬥雪(菊梅) 五顏六色 落英繽紛 香氣撲鼻 雍容華貴(牡丹) 紅杏出牆 形容春意盎然。
㈤ 描寫牡丹的古詩句
1、《賞牡丹》
唐代:劉禹錫
庭前芍葯妖無格,池上芙蕖凈少情。
唯有牡丹真國色,花開時節動京城。
譯文:庭前的芍葯妖嬈艷麗卻缺乏骨格,池中的荷花清雅潔凈卻缺少情韻。只有牡丹才是真正的天姿色,到了開花的季節引得無數的人來欣賞,驚動了整個長安城。
2、《詠牡丹》
宋代:陳與義
一自胡塵入漢關,十年伊洛路漫漫。
青墩溪畔龍鍾客,獨立東風看牡丹。
譯文:自從金人的鐵蹄踏碎了祖國的河山,十年了,回望故鄉洛陽,路是那麼的漫長。歲月使我變得衰老不堪,今天,我獨自一個,流落在青墩溪畔,在煦煦春風中,欣賞著盛開的牡丹。
3、《惜牡丹花二首》
唐代:白居易
惆悵階前紅牡丹,晚來唯有兩枝殘。
明朝風起應吹盡,夜惜衰紅把火看。
寂寞萎紅低向雨,離披破艷散隨風。
晴明落地猶惆悵,何況飄零泥土中。
譯文:惆悵地看著台階前的紅牡丹,傍晚到來的時候只有兩枝殘花還開著。料想明天早晨大風颳起的時候應該把所有的花都吹沒了,在夜裡我對這些衰弱的卻紅似火的花產生了憐憫之心,拿著火把來看牡丹花。
暮春時節冷雨蕭瑟,牡丹花萼低垂,花瓣紛紛飄落,隨風飛散,再也沒有人來關心她寂寞凄涼的處境。縱然是晴明天氣里,殘花落地猶覺得惆悵,何況在風雨之中,飄零在污泥爛土之中更覺得慘不忍睹。
4、《牡丹芳》
唐代:白居易
牡丹芳,牡丹芳,黃金蕊綻紅玉房。
千片赤英霞爛爛,百枝絳點燈煌煌。
照地初開錦綉段,當風不結蘭麝囊。
仙人琪樹白無色,王母桃花小不香。
譯文:牡丹芳香啊牡丹芳香,黃金的花蕊開綻在紅玉的花房;幾千片花瓣赤霞似的燦爛,幾百枝花朵絳燭似的輝煌。照地生輝,剛展開錦綉的身段,迎風飄香,卻沒帶蘭麝的香囊。仙人的琪樹,被比得蒼白無色,王母的桃花,也顯得細小不香。
5、《紅牡丹》
唐代:王維
綠艷閑且靜,紅衣淺復深。
花心愁欲斷,春色豈知心。
譯文:紅牡丹的綠葉在悄悄地舒展,紅牡丹的花色有鮮有暗。面臨凋零,牡丹愁腸欲斷,請問春光,你可懂得牡丹所想?
㈥ 關於牡丹古詩詞
唐代牡丹來詩詞(上)
清平調詞三首自 李白
一
雲想衣裳花想容,春風拂檻露花濃。
若非群玉山頭見,會向瑤台月下逢。
二
一枝紅艷露凝香,雲雨巫山枉斷腸。
借問漢宮誰得似,可憐飛燕倚新妝。
三
名花傾國兩相歡,長得君王帶笑看。
解釋春風無限恨,沉香亭北倚欄桿。
紅牡丹 王維
綠艷閑且靜,紅衣淺復深。
花心愁欲斷,春色豈知心。
花底 杜甫
紫萼扶千蕊,黃須照萬花。忽疑行暮雨,何事入朝霞。
恐是潘安縣,堪留衛玠車。深知好顏色,莫作委泥沙。
描寫四川彭州牡丹
㈦ 描寫牡丹的詩句繁文
那也太多了,在大觀園里林妹妹的詩寫得最好了。下面介紹幾首寫得比較好的。。
葬花吟
花謝花飛花滿天,紅消香斷有誰憐? 游絲軟系飄春樹,落絮輕沾撲綉簾。閨中女兒惜春暮,愁緒滿懷無釋處.手把花鋤出綉閨,忍踏落花來復去?柳絲榆英自芳菲,不管桃飄與李飛。桃李明年能再發,明年閨中知有誰?三月香巢初壘成,梁間燕子太無情。明年花發雖可啄,卻不道人去梁空巢也傾。一年三百六十日,風刀霜劍嚴相逼。明媚鮮研能幾時,一朝飄泊難尋覓。花開易見落難尋,階前愁殺葬花人。獨倚花鋤淚暗灑,灑上空枝見血痕。杜鵑無語正黃昏,荷鋤歸去掩重門.青燈照壁入初睡,冷雨敲窗被未溫。怪依底事倍傷神,半為憐春半惱春:憐春忽至惱忽去,至又無言去不聞。昨宵庭外悲歌發,知是花魂與鳥魂?花魂鳥魂總難留,鳥自無言花自羞。願依脅下生雙翼,隨花飛到天盡頭。天盡頭, 何處有香丘?未若錦囊收艷骨,一杯凈土掩風流。質本潔來還潔去,強於污淖陷渠溝。爾今死去依收葬,未卜依身何日喪?依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依知是誰?試看春殘花漸落,便是紅顏老死時。一朝春盡紅顏老,花落人亡兩不知!
【詩詞鑒賞】
《葬花吟》是林黛玉感嘆身世遭遇的全部哀音的代表,也是作者曹雪芹藉以塑造這一藝術形象,表現其性格特性的重要作品。它和《芙蓉女兒誄》一樣,是作者出力摹寫的文字。這首風格上仿效初唐體的歌行,在抒情上淋漓盡致,藝術上是很成功的。
這首詩並非一味哀傷凄惻,其中仍然有著一種抑塞不平之氣。「柳絲榆莢自芳菲,不管桃飄與李飛」,就寄有對世態炎涼、人情冷暖的憤懣;「一年三百六十日,風刀霜劍嚴相逼」豈不是對長期迫害著她的冷酷無情的現實的控訴?「願奴脅下生雙翼,隨花飛到天盡頭。天盡頭,何處有香丘?未若錦囊收艷骨,一杯凈土掩風流。質本潔來還潔去,強於污淖陷渠溝。」則是在幻想自由幸福而不可得時,所表現出來的那種不願受辱被污、不甘低頭屈服的孤傲不阿的性格。這些,才是它的思想價值之所在。
這曾詩的另一價值在於它為我們提供了探索曹雪芹筆下的寶黛悲劇的重要線索。甲戌本有批語說:「余讀《葬花吟》至再,至三四,其凄楚憾慨,令人身世兩忘,舉筆再四,不能下批。有客日:『先生身非寶主,何能下筆?」即字字雙圈,批詞通仙,料難遂顰兒之意,俟看玉兄之後文再批。』噫唏!阻余者想亦《石頭記》來的,散停筆以待。」值得注意的是批語指出:沒有看過「玉兄之後文」是無從對此詩加批的;批書人「停筆以待」的也正是與此詩有關的「後文」。所謂「後文」毫無疑問的當然是指後半部佚稿沖寫黛玉之死的文字。如果這首詩中僅僅一般地以落花象徵紅顏薄命,那也用不著非待後文不可;只有詩中所寫非泛泛之言,而大都與後來黛玉之死情節聲切相關時,才有必要強調指出,在看過後面文字以後,應回頭來再重新加深對此詩的理解。由此可見,《葬花吟》實際上就是林黛玉自作的詩讖。這一點,我們從作者的同時人、極可能是其友人的明義《題紅樓夢》絕句中得到了證明。詩曰;傷心一首葬花詞,似讖成真自不如。安得返魂香一縷,起卿沉痼續紅絲?「似讖成真」,這是只有知道了作者所寫黛玉之死的情節的人才能說出來的話。以前,我們還以為明義未必能如脂硯那樣看到小說全書,現在看來,他讀到過後半部部分稿子的可能性極大,或者至少也聽作者交往的圈子裡的人比較詳盡地說起過後半部的主要情節。如果我們說,明義絕句中提到後來的事象「聚如春夢散如煙」、「石歸山下無靈氣」之類,還可由推測而知的話;那麼,寫寶王貧窮的「王孫瘦損骨嶙峋」,和寫他因獲罪致使他心中的人為他的不幸憂忿而死的「慚愧當年石季倫」等詩句,是再也無從憑想像而得的。上面所引之詩中的後兩句也是如此:明義說,他真希望有起死回生的返魂香,能救活黛玉,讓寶、黛兩個有情人成為眷屬,把已斷絕的月下老人所牽的紅絲繩再接續起來。試想,只要「沉痼」能起,「紅絲」也就能續,這與後來續書者想像寶、黛悲劇的原因在於婚姻不自主是多麼的不同!倘若一切都如程偉元、高鶚整理的續書中所寫的那樣,則寶玉已有他屬,試問,起黛玉「沉痼」又有何用?難道「續紅絲」是為了要她做寶二姨娘不成?
此詩「儂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儂知是誰?……」等末了數句,書中幾次重復,特意強調,甚至通過寫鸚鵡學吟詩也提到。可知紅顏老死之日,確在春殘花落之時,並非虛詞作比。同時,這里說「他年葬儂知是誰」,前面又說「紅消香斷有誰憐」、「一朝飄泊難尋覓」等等,則黛玉亦如晴雯那樣死於十分凄慘寂寞的境況之中可以無疑。那時,並非大家都忙著為寶玉辦喜事,因而無暇顧及,恰恰相反,寶玉、鳳姐都因避禍流落在外,那正是「家亡莫論親」、「各自須尋各自門」的日子,詩中「柳絲榆莢自芳菲,不管桃飄與李飛」或含此意。「三月香巢已壘成,梁間燕子太無情。明年花發雖可啄,卻不道人去梁空巢也傾」幾句,原在可解不可解之間,憐落花而怨及燕子歸去,用意甚難把握貫通。現在,倘作讖語看,就比較明確了。大概春天裡寶黛的婚事已基本說定了,即所謂「香巢已壘成」,可是,到了秋天,發生了變故,就象梁間燕子無情地飛去那樣,寶玉被迫離家出走了。因而,她悲嘆「花魂鳥魂總難留」,幻想著自己能「脅下生雙翼」也隨之而去。她日夜悲啼,終至於「淚盡證前緣」了。這樣,「花落人亡兩不知」,若以「花落」比黛玉,「人亡」(流亡也)說寶玉,正是完全切合的。寶玉凡遭所謂「丑禍」,總有別人要隨之而倒霉的。先有金釧兒,後有晴雯,終於輪封了黛玉,所以詩中又有「質本潔來還潔去,強於污淖陷渠溝」的雙關語可用來剖白和顯示氣節。「一別秋風又一年」,寶玉在次年秋天回到賈府,但所見怡紅院已「紅瘦綠稀」(脂評),瀟湘館更是一片「落葉蕭蕭,寒姻漠漠」(脂評)的凄涼景象,黛玉的閨房和寶玉的絳芸軒一樣,只見「蛛絲兒結滿雕梁」(脂評謂指寶黛住處),雖然還有寶釵在,而且以後還成其「金玉姻緣」,但這又怎能彌補他「對境悼顰兒」時所產生的巨大精神創痛呢?「明年花發雖可啄,卻不道人去梁空巢也傾!」難道不就是這個意思嗎?這些只是從脂評所提及的線索中可以得到印證的一些細節,所述未必都那麼妥當。但此詩與寶黛悲劇情節必定有照應這一點,大概不是主觀臆斷吧;其實,「似讖成真」的詩還不止於此,黛玉的《代別離·秋窗風雨夕》和《桃花行》也有這種性質。前者彷彿不幸地言中了她後來離別寶玉的情景,後者則又象是她對自己「淚盡夭亡」(脂評)結局的預先寫照。
有人說,《葬花吟》是從唐寅的兩首詩中「脫胎」的(《紅樓夢辨》)。詩歌當然是有所繼承借鑒的,但不應把文藝創作的「源」和「流」的關系弄顛倒了。說到《葬花吟》在某些遣詞造句、意境格調上利用前人之作,實不必到明人的集子中去找。唐初劉希夷《代悲白頭翁》中「今年花落顏色改,明年花開復誰在」、「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之類為人熟知的詩句還不足以借取利用嗎?即如葬花情節,也未必徑取唐寅將牡丹花「盛以錦囊,葬於葯欄東畔」事,作者的祖父曹寅的《楝亭詩鈔》中也就有「百年孤冢葬桃花」的詩句,難道還不足以啟發他的構思嗎?但這些都是「流」,都僅僅是利用,既不表現詩的主要精神,也決不能代替作者源於現實生活的創造。何況,如前所述,此詩中,作者運筆鬼斧神工之處,完全不在於表面上那些傷春惜花詞句的悱惻纏綿。
當然,《葬花吟》中消極頹傷的情緒也是極其濃重且不容忽視的。它曾對缺乏分析思考能力的讀者起過不良的影響。這種情緒雖然在藝術上完全符合林黛玉這個人物所處的環境地位所形成的思想性格,但畢竟因作者在某種程度上有意識借所傾心的人物之口來抒發自己的身世之感,而顯露了他本身思想的弱點。我們同情林黛玉,但同時也看到這種多愁善感的貴族小姐,思想感情是十分脆弱的。
兩彎似蹙非蹙籠煙眉,一雙似喜非喜含情目。態生兩靨之愁,嬌襲一身之病。淚光點點,嬌喘微微。嫻靜似嬌花照水,行動如弱柳扶風。心較比干多一竅,病如西子勝三分。林黛玉詩
半卷湘簾半掩門,碾冰為土玉為盆。
偷來梨蕊三分白,借得梅花一縷魂。
月窟仙人縫縞抉,秋閨怨女拭啼痕。
嬌羞默默同誰訴,倦倚西風夜已昏。
黛玉(瀟湘妃子)
詠菊
無賴詩魔昏曉侵,繞籬欹石自沉音。
毫端蘊秀臨霜寫,口角噙香對月吟。
滿紙自憐題素怨,片言誰解訴秋心。
一從陶令平章後,千古高風說到今。
黛玉(瀟湘妃子)
問菊
欲訊秋情眾莫知,喃喃負手叩東籬:
孤標傲世俗誰隱,一樣花開為底遲?
圃露庭霜何寂寞,鴻歸蛩病可相思?
休言舉世無談者,解語何妨話片時?
黛玉(瀟湘妃子)
菊夢
籬畔秋酣一覺清,和雲伴月不分明。
登仙非慕庄生蝶,憶舊還尋陶令盟。
睡去依依隨雁斷,驚回故故惱蛩鳴。
醒時幽怨同誰訴,衰草寒煙無限情。
林黛玉
世外仙源匾額
名園築何處,仙境別紅塵.
借得山川秀,添來景物新.
香融金谷酒,花媚玉堂人.
何幸邀恩寵,宮車過往頻.
黛玉代題
杏簾在望
杏簾招客飲,在望有山莊.
菱荇鵝兒水,桑榆燕子梁.
一畦春韭綠,十里稻花香.
盛世無飢餒,何須耕織忙.
黛玉
題寶玉續莊子文後
無端弄筆是何人?
作踐南華<<莊子因>>.
不悔自己無見識,
卻將丑語怪他人!
黛玉哭花陰
花魂默默無情緒,
鳥夢痴痴何處驚.
哭花陰詩
顰兒才貌世應希,
獨抱幽芳出綉閨,
嗚咽一聲猶未了,
落花滿地鳥驚飛.
林黛玉
題帕三絕
其一
眼空蓄淚淚空垂,暗灑閑拋卻為誰?
尺幅鮫あ勞解贈叫人焉得不傷悲!
其二
拋珠滾玉只偷潸鎮日無心鎮日閑,
枕上袖邊難拂拭,任他點點與斑斑.
其三
綵線難收面上珠,湘江舊跡已模糊,
窗前亦有千竿竹,不識香痕漬也無?
琴曲四章-------------林黛玉
風蕭蕭兮秋氣深,
美人千里兮獨沉吟.
望故鄉兮何處,
倚欄桿兮涕沾襟.
山迢迢兮水長,
照軒窗兮明月光.
耿耿不寐兮銀河渺茫,
羅衫怯怯兮風露涼.
子之遭兮不自由,
予之遇兮多煩憂.
之子與我兮心焉相投,
思古人兮俾無尤.
人生斯世兮如輕塵,
天上人間兮感夙因.
感夙因兮不可輟,
素心如何天上月.
林黛玉葬花辭
花謝花飛花滿天,紅消香斷有誰憐?
游絲軟系飄春樹,落絮輕沾撲綉簾。
閨中女兒惜春暮,愁緒滿懷無釋處.
手把花鋤出綉閨,忍踏落花來復去?
柳絲榆英自芳菲,不管桃飄與李飛。
桃李明年能再發,明年閨中知有誰?
三月香巢初壘成,梁間燕子太無情。
明年花發雖可啄,卻不道人去梁空巢也傾。
一年三百六十日,風刀霜劍嚴相逼。
明媚鮮研能幾時,一朝飄泊難尋覓。
花開易見落難尋,階前愁殺葬花人。
獨倚花鋤淚暗灑,灑上空枝見血痕。
杜鵑無語正黃昏,荷鋤歸去掩重門.
青燈照壁入初睡,冷雨敲窗被未溫。
怪依底事倍傷神,半為憐春半惱春:
憐春忽至惱忽去,至又無言去不聞。
昨宵庭外悲歌發,知是花魂與鳥魂?
花魂鳥魂總難留,鳥自無言花自羞。
願依脅下生雙翼,隨花飛到天盡頭。
天盡頭,何處有香丘?
未若錦囊收艷骨,一杯凈土掩風流。
質本潔來還潔去,強於污淖陷渠溝。
爾今死去依收葬,未卜依身何日喪?
依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依知是誰?
試看春殘花漸落,便是紅顏老死時。
一朝春盡紅顏老,花落人亡兩不知。
林黛玉
林黛玉生性孤傲,天真率直,和寶玉一樣,憎恨繁文縟節,從不逼寶玉做不願意做的事。她蔑視功名權貴,當賈寶玉把北靜王所贈的雍正所賜的名貴念珠一串送給她時,她卻說∶「什麼臭男人拿過的,我不要這東西!」她和寶玉有著共同理想和志趣,真心相愛,林黛玉淚盡而逝。
林黛玉首先是個內慧外秀的女性, 態生兩靨之愁,嬌襲一身之病。淚光點點,嬌喘微微。 閑靜似嬌花照水,行動如弱柳扶風。心較比干多一竅,病如西子勝三分。」 這首詞中盡現了黛玉迷離、夢幻、病態、柔弱、動靜交融的美麗和氣質,我找不到一個更好的形容詞來綜合形容這樣脫俗的美和媚,或者「秉絕代姿容,具希世俊美」,也或者「此女只應天上有,人間哪得見幾回!」 林黛玉之美,還表現在她才學橫溢和濃郁的詩人氣質。
【正冊判詞之一】
可嘆停機德,堪憐詠絮才!
玉帶林中掛,金簪雪裡埋。
【注釋】
這一首即是寫林黛玉和薛寶釵的。
「可嘆」句:說薛寶釵。意思是雖然有著合乎封建婦道標準的那種賢妻良母的品德,但可惜徒勞無功。《後漢書.列女傳.樂羊子妻》說,樂羊子遠出尋師求學,因為想家,只過了一年就回家了。他妻子就拿刀割斷了織布機上的娟,以此來比喻學業中斷,規勸他繼續求學,謀取功名,不要半途而廢。
堪憐詠絮才:說林黛玉。意思是如此聰明有才華的女子,她的命運是值得同情的。「詠絮才」,用晉代謝道蘊的故事。有一次,天下大雪,謝道蘊的叔父謝安,對雪吟句說:「白雪紛紛何所似?」道蘊的哥哥謝郎答道:「撒鹽空中差可擬。」謝道蘊接著說:「未若柳絮因風起。」謝安一聽,大為贊賞(見《世說新語.言語》)。
玉帶林中掛:說林黛玉。前三字倒讀即諧其名。從冊里的畫「兩株枯木(雙木為林),木上懸著一圈玉帶」看,可能又喻黛玉淚枯而死,寶玉為懷念她而棄絕一切世俗慾念(玉帶象徵貴族公子生活)為僧的意思。
金簪雪裡埋:說薛寶釵。前三字暗點其名;雪諧薛。金簪比寶釵,本是光耀頭面的首飾,竟埋沒在寒冷的雪堆里,這是對薛寶釵婚後,特別是她在寶玉出家後,只能空閨獨守的冷落處境的寫照。
㈧ 關於描寫牡丹花的詩句
描寫牡丹花的詩句包括:
1、唐代李正封《牡丹詩》
原文:
國色朝酣酒,天香夜內染衣。
譯文:
白天牡丹容美麗的顏色如美人醉酒,夜晚牡丹濃郁的花香以浸滿衣衫。
2、唐代劉禹錫《思黯南墅賞牡丹》
原文:
偶然相遇人間世,合在增城阿姥家。
譯文:
在人世間怎會遇見牡丹這樣漂亮的花,花開重瓣,層層疊疊如同西天王母九重的增城。
3、唐代劉禹錫《賞牡丹》
原文:
唯有牡丹真國色,花開時節動京城。
譯文:
只有牡丹花才是真正的國色,是最美的花,當它開花的時候,其盛況轟動了整個京城。
4、唐代王維《紅牡丹》
原文:
綠艷閑且靜,紅衣淺復深。
譯文:
紅牡丹的綠葉在悄悄地舒展,紅牡丹的花色有鮮有暗。
5、唐代李商隱《牡丹》
原文:
垂手亂翻雕玉佩,折腰爭舞鬱金裙。石家蠟燭何曾剪,荀令香爐可待熏。
譯文:
既像在垂手而舞,雕玉佩飾正零亂翻動;又像在彎腰而舞,鬱金裙子正爭相迴旋。它像石崇家的蠟燭,哪須常把燭芯剪去?它像荀令君的體膚,豈用香爐細細染熏?
6、北宋王溥《詠牡丹》
原文:
堪笑牡丹如斗大,不成一事又空枝。
譯文:
可笑牡丹花大得像斗,卻什麼也不能作,不過白白長一條枝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