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斷句朗讀
⑴ 古詩斷句朗讀
A
能不是反問,疑問副詞
憶是動詞,謂語
江南是賓語
⑵ 朗誦詩的技巧如何斷句
一、朗誦的基本表達手段
朗誦時,一方面要深刻透徹地把握作品的內容,另一方面。要合理地運用各種藝術手段,准確地表達作品的內在含義。常用的基本表達手段有:停頓、重音、語速、句調。
1、停頓
停頓指語句或詞語之間聲音上的間歇。停頓一方面是由於朗誦者在朗誦時生理上的需要;另一方面是句子結構上的需要;再一方面是為了充分表達思想感情的需要;同時,也可給聽者一個領略和思考、理解和接受的餘地,幫助聽者理解文章含義,加深印象。停頓包括生理停頓、語法停頓、強調停頓。
a)生理停頓
生理停頓即朗誦者根據氣息需要,在不影響語義完整的地方作一個短暫的停歇。要注意,生理停頓,不要妨礙語意表達,不割裂語法結構;
b)語法停頓
語法停頓是反映一句話裡面的語法關系的,在書面語言里就反映為標點。一般來說,語法停頓時間的長短同標點大致相關。例如句號、問號、嘆號後的停頓比分號、冒號長;分號、冒號後的停頓比逗號長;逗號後的停頓比頓號長;段落之間的停頓則長於句子停頓的時間。
c)強調停頓
為了強調某一事物,突出某個語意或某種感情,而在書面上沒有標點、在生理上也可不作停頓的地方作了停頓,或者在書面上有標點的地方作了較大的停頓,這樣的停頓我們稱為強調停頓。強調停頓主要是靠仔細揣摩作品,深刻體會其內在含義來安排的。
2、重音
重音是指朗誦、說話時句子里某些詞語念得比較重的現象。一般用增加聲音的強度來體現。重音有語法重音和強調重音兩種。
a)語法重音
在不表示什麼特殊的思想和感情的情況下,根據語法結構的特點,而把句子的某些部分重讀的,叫語法重音。語法重音的位置比較固定,常見的規律是:
①一般短句子里的謂語部分常重讀;
②動詞或形容詞前的狀語常重讀;
③動詞後面由形容詞。動詞及部分片語充當的補語常重讀;
④名詞前的定語常重讀;
⑤有些代詞也常重讀;
b)強調重音
強調重音指的是為了表示某種特殊的感情和強調某種特殊意義而故意說得重一些的音,目的在引起聽者注意自己所要強調的某個部分。語句在什麼地方該用強調重音並沒有固定的規律,而是受說話的環境。內容和感情支配的。同一句話,強調重音不同,表達的意思也往往不同。
3、語速
語速是指說話或朗誦時每個音節的長短及音節之間連接的緊松。說話的速度是由說話人的感情決定的,朗誦的速度則與文章的思想內容相聯系。一般說來,熱烈,歡快、興奮、緊張的內容速度快一些;
平靜、莊重、悲傷、沉重、追憶的內容速度慢一些。而一般的敘述、說明、議論則用中速。以(雷雨)中周朴園和魯侍萍的對話為例,朗誦時應根據人物心情的變化調整語速,而不應一律以一種速度讀下來。
4、句調
在漢語中,字有字調,句有句調。我們通常稱字調為聲調,是指音節的高低升降。而句調我們則稱為語調,是指語句的高低升降。句調是貫穿整個句乾的,只是在句未音節上表現得特別明顯。句調根據表示的語氣和感情態度的不同,可分為四種:升調、降調、平調、曲調。
a)升調(↑),前低後高,語勢上升。一般用來表示疑問、反問、驚異等語氣。
b)降調(↓),前高後低,語勢漸降。一般用於陳述句、感嘆句、祈使句,表示肯定、堅決、贊美、祝福等感情。
c)平調。(一),這種調子,語勢平穩舒緩,沒有明顯的升降變化,用於不帶特殊感情的陳述和說明,還可表示庄嚴、悲痛、冷淡等感情。
d)曲調。全句語調彎曲,或先升後降,或先降後升,往往把句中需要突出的詞語拖長著念,這種句調常用來表示諷刺、厭惡、反語、意在言外等語氣。
除了以上這些基本表達手段外,要使朗誦有聲有色,還得藉助一些特殊的表達手段,例如:笑語、顫音、泣訴、重音輕讀等。
(2)古詩斷句朗讀擴展閱讀
一、詩歌朗誦准備
首先要避免"矯揉造作"。詩歌朗誦和其他文體的朗誦一樣,要自然,決不可以做作。詩歌的感情雖然比其他文體來得強烈,但仍然是發自內心的真情流露。
要朗誦好一首詩,首先要認真閱讀,領會作者的感情。然後,努力地去引起共鳴,使自己的感受接近作者的情感。只有這樣,我們的朗誦才能成功地再現作者的情感。
聽眾聽起來才會覺得"自然"。如果朗誦者並不領會作者的情感而只 是"估計"作者的情感,那就很容易失去分寸。
失去了內在的感情基礎,單單依靠技巧來支撐,聽眾聽起來就必然會感到"做作"了。其實最重要的一點是要自信。
⑶ 詩歌朗誦斷句《我知道》
用一種淡淡的婉約,淳淳的感情去體味其意境。
⑷ 古詩該怎樣朗讀
文言文朗讀應特別注意停頓、語速、重音、語氣等.
關於停頓.朗讀時常在句子前後和中間作或長或短的停頓,一方面出於換氣的需要或使層次分明,另一方面為了充分表達思想感情.朗讀中的停頓一般有語法停頓和邏輯停頓.標點符號所表示的停頓和段落之間的停頓屬於語法停頓,標點符號的停頓長短為"、"--"," - ";" -":" - "." -"?" -"!" -"……",這個長短的確定也不是絕對的,應根據語言環境和表達的需要適當掌握和處理.段落內部、句群之間的停頓要長些,段落之間的停頓又要稍長些.朗讀駢體文或詩歌,要注意節奏停頓,節奏停頓連而不斷,與"、"停頓稍有區別.另有邏輯停頓,在沒有標點符號處,為加強語氣、闡明觀點、表達感情,也應作停頓(這些將在具體的語段中提示).
關於語速.議論文和說明文以中速為宜,其他文體(如記敘類、抒情類)則依據情節的進展和感情表達的需要來安排.如內容是激動、歡快、緊張,思想感情慷慨激昂、豪邁奔放時,語速要相對快一些;如內容是痛苦、悲傷、低沉、抒情的時候,語速要相對慢一些.
關於重音.朗讀時,句子中的某些詞語需要重讀,比如句子中作謂語的動詞要重讀.例如"晉軍函陵,秦軍汜南"中重讀的詞語為"軍";表示性狀和程度的狀語常常也要重讀,如"能面刺寡人之過者,受上賞""太後盛氣而揖之"中重讀的詞語應為"面""盛氣";表示性狀強調的定語要重讀,如"據億丈之城,臨不測之淵"中重讀的詞語應為"億丈""不測";
關於語氣、語調.古漢語中的語氣同現代漢語一樣,有陳述語氣、疑問語氣、祈使語氣、感嘆語氣,應讀出句子的特有語氣.需要特別指出的是,疑問語氣讀升調,感嘆語氣讀降調.
⑸ 七言詩和五言詩的誦讀節奏
五言詩:朗誦五來言詩如果將其自劃為三個語節,即「二二一」格式,也是可以的。但就詞義和詩句意思,內容來說,將其劃分為「二三」格式更為合理些。前兩個字一起,頓下,後三個一起,比如,舉頭/望明月,或者離離/原上草。
七言詩:七言古詩按意義可劃分為「四三」如:兩岸猿聲/啼不住。若按節奏可劃分為「二二二一」, 如:春風/不度/玉門/關; 或「二二一二」如: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等。有的是四三式的。三四式的很少見。
「二二三」前兩個字一起,頓下,兩個字一起,頓下,然後三個一起,比如,兩個/黃鸝/鳴翠柳。
(5)古詩斷句朗讀擴展閱讀:
律詩的要求,講究平仄。
對於五言律詩來說,它有四種基本句型:(甲)平平仄仄平,(乙)仄仄平平仄,(丙)平平平仄仄,(丁)仄仄仄平平。
七言律詩只是在五言句型的前面再加一個節奏單位,它的基本句型就是:(甲)仄仄平平仄仄平,(乙)平平仄仄平平仄,(丙)仄仄平平平仄仄,(丁)平平仄仄仄平平。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律詩
⑹ 詩句 朗讀節奏劃分的訣竅
例子:
杜甫
《春望》
國破
/山河/
在,城春/
草木
/深。
感時
/花
/濺/淚,恨回別
/鳥
/驚/心。
烽火/
連
/三月,家書答
/抵
/萬金。
白頭
/搔
/更
/短,渾/
欲
/不勝
/簪。
1、
注意不要把固定片語分開。
2、
為加強語感,可以把動詞重讀。
3、
前詞重後詞要輕
4、
把聲調讀准
5、
固定片語,一般前音稍重,口型要放開,有爆發力。
⑺ 古代詩歌的朗讀節奏:七言詩的停頓有三四式或四三式嗎
樓上說的是常式,也就是七言詩的律句。另外,七言詩還有變式,內也就是三四式。
據傳蘇東坡曾容戲作變體七絕詩一首,僅有十四字 ,卻可讀成二十八字。詩曰:「賞花歸去馬如飛酒力微醒時已暮。」讀為:「賞花歸去馬如飛,去馬如飛酒力微。酒力微醒時已暮,醒時已暮賞花歸。」從體式上說,此詩可稱為七言平起首句入韻迭連旋轉式,句式上既可以按常規讀成四三式:賞花歸去丨馬如飛 酒力微醒丨時已暮,又可以預分為三四式,以便接句迭連用字:賞花歸丨去馬如飛 酒力微丨醒時已暮。
詞曲中三四式多見,如劉過的《二郎神》「便欲訪/騎馬山翁」,此為三四式。
⑻ 用「丨」表示朗誦詩的停頓,把 高鼎的《村居》劃分節拍
一、《村居》劃分節拍劃分如下:
草長鶯飛二月天,拂堤楊柳醉春煙。兒童散學內歸來早,忙容趁東風放紙鳶。
二、白話譯文
農歷二月,村子前後的青草已經漸漸發芽生長,黃鶯飛來飛去。楊柳披著長長的綠枝條,隨風擺動,好像在輕輕地撫摸著堤岸。在水澤和草木間蒸發的水汽,如同煙霧般凝集著。楊柳似乎都陶醉在這濃麗的景色中。村裡的孩子們放了學急忙跑回家,趁著東風把風箏放上藍天。
(8)古詩斷句朗讀擴展閱讀
《村居》是由清代詩人高鼎晚年歸隱於上饒地區,閑居農村時所寫的一首七言絕句。《村居》描寫了詩人居住在鄉村時因春天來臨而喜悅,所見到的春天景象和放學後孩子們放風箏的情景。
詩人晚年遭受議和派的排斥和打擊,志不得伸,歸隱於上饒地區的農村。在遠離戰爭前線的村莊,寧靜的早春二月,草長鶯飛,楊柳拂堤,受到田園氛圍感染的詩人有感於春天來臨的喜悅而寫下此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