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古詩詞句 » 詩歌卞之林

詩歌卞之林

發布時間: 2021-02-18 11:27:36

❶ 卞之琳寫的所有現代詩 - 百度

尺八

象候鳥銜來了異方的種子,
三桅船載來了一枝尺八。
從夕陽里,從海西頭,
長安丸載來的海西客。
夜半聽樓下醉漢的尺八,
想一個孤館寄居的番客
聽了雁聲,動了鄉愁,
得了慰藉於鄰家的尺八。
次朝在長安市的繁華里
獨訪取一枝凄涼的竹管……
(為什麼年紅燈的萬花間,
還飄著一縷凄涼的古香?)
歸去也,歸去也,歸去也——
象候鳥銜來了異方的種子,
三桅船載來一枝尺八,
尺八乃成了三島的花草。
(為什麼年紅燈的萬花間,
還飄著一縷凄涼的古香?)
歸去也,歸去也,歸去也——
海西人想帶回失去的悲哀嗎?

斷章
你站在橋上看風景,

看風景人在樓上看你。

明月裝飾了你的窗子,
你裝飾了別人的夢。

寂寞
鄉下小孩子怕寂寞,

枕頭邊養一隻蟈蟈;
長大了在城裡操勞,
他買了一個夜明表。

小時候他常常羨艷
墓草做蟈蟈的家園;
如今他死了三小時,
夜明表還不曾休止。

圓寶盒
我幻想在哪兒(天河裡?)

撈到了一隻圓寶盒,
裝的是幾顆珍珠:
一顆晶瑩的水銀
掩有全世界的色相,
一顆金黃的燈火
籠罩有一場華宴,
一顆新鮮的雨點
含有你昨夜的嘆氣……
別上什麼鍾錶店
聽你的青春被蠶食,
別上什麼古董鋪
買你家祖父的舊擺設。
你看我的圓寶盒
跟了我的船順流
而行了,雖然艙里人
永遠在藍天的懷里,
雖然你們的握手
是橋!是橋!可是橋
也搭在我的圓寶盒裡;
而我的圓寶盒在你們
或他們也許就是
好掛在耳邊的一顆
珍珠——寶石?——星?

音塵
綠衣人熟稔的按門鈴

就按在住戶的心上:
是游過黃海來的魚?
是飛過西伯利亞來的雁?
「翻開地圖看,」遠人說。
他指示我他所在的地方
是哪條虛線旁的那個小黑點。
如果那是金黃的一點,
如果我的座椅是泰山頂,
在月夜,我要你猜你那兒
準是一個孤獨的火車站。
然而我正對一本歷史書。
西望夕陽里的咸陽古道,
我等到了一匹快馬的蹄聲。

距離的組織
想獨上高樓讀一遍《羅馬衰亡史》,

忽有羅馬滅亡星出現在報上。
報紙落。地圖開,因想起遠人的囑咐。
寄來的風景也暮色蒼茫了。
(醒來天欲暮,無聊,一訪友人吧。)
灰色的天。灰色的海。灰色的路。
哪兒了?我又不會向燈下驗一把土。
忽聽得一千重門外有自己的名字。
好累呵!我的盆舟沒有人戲弄嗎?
友人帶來了雪意和五點鍾。

舊元夜遐思
燈前的窗玻璃是一面鏡子,

莫掀帷望遠吧,如不想自鑒。
可是遠窗是更深的鏡子:
一星燈火里看是誰的愁眼?

「我不能陪你聽我的鼾聲」
是利刃,可是劈不開水渦:
人在你夢里,你在人夢里。
獨醒者放下屠刀來為你們祝福。

魚化石(一條魚或一個女子說)

我要有你的懷抱的形狀,
我往往溶於水的線條。
你真象鏡子一樣的愛我呢,
你我都遠了乃有了魚化石。

半島
半島是大陸的纖手,

遙指海上的三神山。
小樓已有了三面水
可看而不可飲的。
一脈泉乃涌到庭心,
人跡仍描到門前。
昨夜裡一點寶石
你望見的就是這里。
用窗簾藏卻大海吧
怕來客又遙望出帆。

雨同我
「天天下雨,自從你走了。」

「自從你來了,天天下雨。」
兩地友人雨,我樂意負責。
第三處沒消息,寄一把傘去?

我的憂愁隨草綠天涯:
鳥安於巢嗎?人安於客枕?
想在天井裡盛一隻玻璃杯,
明朝看天下雨今夜落幾寸。

隔江淚
隔江泥銜到你樑上,

隔院泉挑到你杯里,
海外的奢侈品舶來你胸前,
我想要研究交通史。

昨夜付一片輕喟,
今朝收兩朵微笑,
付一枝鏡花,收一輪水月……
我為你記下流水賬。

燈蟲
可憐以浮華為食品,

小蠓蟲在燈下紛墜,
不甘淡如水,還要醉,
而拋下露養的青身。

多少艘艨艟一起發,
白帆蓬拜倒於風濤,
英雄們求的金羊毛,
終成了海倫的秀發。贊美吧。

芸芸的醉仙
光明下得了夢死地,
也畫了佛頂的圓圈!

曉夢後看明窗凈幾,
待我來把你們吹空,
象風掃滿階的落紅。

妝台(古意新擬)

世界豐富了我的妝台,
宛然水果店用水果包圍我,
縱不廢氣力而俯拾即是,
可奈我睡起的胃口太弱?

游絲該繫上左邊的擔角。
柳絮別掉下我的盆水。
鏡子,鏡子,你真是可憎,
讓我先給你描兩筆秀眉。

可是從每一片鴛瓦的歡喜
我了解了屋頂,我也明了
一張張綠葉一大棵碧梧——
看枝頭一隻弄喙的小鳥!

給那件新袍子一個風姿吧。
「裝飾的意義在失卻自己,」
誰寫給我的話呢?別想了——
討厭!「我完成我以完成你。」

白螺殼
空靈的白螺殼

孔眼裡不留纖塵,
漏到了我的手裡
卻有一千種感情:
掌心裡波濤洶涌,
我感嘆你的神工,
你的慧心啊,大海,
你細到可以穿珠!
可是我也禁不住:
你這個潔癖啊,唉!

請看這一湖煙雨
水一樣把我浸透,
象浸透一片鳥羽。
我彷彿一所小樓
風穿過,柳絮穿過,
燕子穿過象穿梭,
樓中也許有珍本,
書頁給銀魚穿織,
從愛字到哀字——
出脫空華不就成!

玲瓏嗎,白螺殼,我?
大海送我到海灘,
萬一落到人掌握,
願得原始人喜歡,
換一隻山羊還差
三十分之二十八,
倒是值一隻盤桃。
怕給多思者拾起:
空靈的白螺殼,你
帶起了我的愁潮!

我夢見你的闌珊:
檐溜滴穿的石階,
繩子鋸缺的井欄……
時間磨透於忍耐!
黃色還諸小雞雛,
青色還諸小碧梧,
玫瑰色還諸玫瑰,
可是你回顧道旁,
柔嫩的薔薇刺上
還掛著你的宿淚。

無題(一)
三日前山中的一道小水,

掠過你一絲笑影而去的,
今朝你重見了,揉揉眼睛看
屋前屋後好一片春潮。
百轉千回都不跟你講,
水有愁,水自哀,水願意載你
你的船呢?船呢?下樓去!
南村外一夜裡開齊了杏花。

無題(二)
窗子在等待嵌你的憑倚。

穿衣鏡也悵望,何以安慰?
一室的沉默痴念著點金指。
門上一聲響,你來得正對!
楊柳枝招人,春水面笑人。
鳶飛,魚躍;青山青,白雲白。
衣襟上不短少半條皺紋,
這里就差你右腳─這一拍!

無題(三)
我在門薦上不忘記細心的踩踩,

不帶路上的塵土來糟蹋你的房間
以感謝你必用滲墨紙輕輕的掩一下
叫字淚不沾污你給我寫的信面。
門薦有悲哀的印痕,滲墨紙也有,
我明白海水洗得盡人間的煙火
白手絹至少可以包一些珊瑚吧,
你卻更愛它月台上綠旗後的揮舞。

無題(四)
隔江泥銜到你樑上,

隔院泉挑到你懷里,
海外的奢侈品舶來你胸前;
你想要研究交通史。
昨夜付出一片輕喟,
今朝收你兩朵微笑,
付一支鏡花,收一輪水月……
我為你記下流水帳。

無題(五)
我在散步中感謝

襟眼是有用的,
因為是空的,
因為可以簪一朵水花。
我在簪花中恍然
世界是空的,
因為是有用的,
因為它容了你的款步。


像一個天文家離開瞭望遠鏡,

從熱鬧中出來聞自己的足音。
莫非在自己圈子外的圈子外?
伸向黃昏去的路像一段灰心。


忙碌的螞蟻上樹,

蝸牛寂寞的僵死在窗檻上
看厭了,看厭了;
知了,知了只叫人睡覺。

蟪蛄不知春秋,
可憐蟲亦可以休矣!
華夢的開始嗎?煙蒂頭
在綠苔地上冒一下藍煙吧?

航海
輪船向東方直航了一夜,

大搖大擺的拖著一條尾巴,
驕傲的請旅客對一對表——
「時間落後了,差一刻。」
說話的茶房大約是好勝的,
他也許還記得童心的失望——
從前院到後院和月亮賽跑。
這時候睡眼朦朧的多思者
想起在家鄉認一夜的長途
於窗檻上一段蝸牛的銀跡——
「可是這一夜卻有二百浬?」

淘氣
淘氣的孩子,有辦法:

叫游魚嚙你的素足,
叫黃鸝啄你的指甲,
野薔薇牽你的衣角……

白蝴蝶最懂色香味
尋訪你午睡的口胭。
我窺候你渴飲泉水
取笑你吻了你自己。

我這八陣圖好不好?
你笑笑,可有點不妙,
我知道你還有花樣——

哈哈!到底算誰勝利?
你在我對面的牆上
寫下了「我真是淘氣」。


獨自在山坡上,

小孩兒,我見你
一邊走一邊唱,
都厭了,隨地
撿一塊小石頭
向山谷一投。
說不定有人,
小孩兒,曾把你
(也不愛也不憎)
好玩地撿起,
像一塊小石頭
向塵世一投。

記錄
現在又到了燈亮的時候,

我喝了一口街上的朦朧,
倒象清醒了, 伸一個懶腰,
掙脫了多麼沉重的白日夢。

從遠處送來了一聲"晚報!"
我吃了一驚, 移亂了腳步,
丟開了一片皺折的白紙:
去吧, 我這個一天的記錄!

入夢
設想你自己在小病中

(在秋天的下午)
望著玻璃窗片上
灰灰的天與疏疏的樹影,
枕著一個遠去了的人
留下的舊枕,
想著枕上依稀認得清的
淡淡的湖山

彷彿舊主的舊夢的遺痕,
彷彿風流雲散的
舊友的渺茫的行蹤,
彷彿往事在褪色的素箋上
正如歷史的陳跡在燈下
老人面前昏黃的古書中……
你不會迷失嗎
在夢中的煙水

中南海
聽市聲遠了,像江潮

環抱在孤山的腳下,
隱隱的,隱隱的,
比不上
滿地的蟲聲像雨聲
更比不上
滿湖荷葉的雨聲像風聲,
——啊,輕輕的,輕輕的,
蘆葉上涌來了秋風了!
我不學沉入回想的痴兒女
坐在長椅上
惋惜身旁空了的位置,
可是總覺得丟了什麼了,
到底丟了什麼呢,
丟了什麼呢?
我要問你鍾聲啊,,
你彷佛微雲,沉一沉,
盪過天邊去。

牆頭草
五點鍾貼一角夕陽

六點鍾掛半輪燈光
想有人把所有的日子
就過在做做夢,看看牆
牆頭草長了又黃了

水成岩
水邊人想在岩石上刻一點字跡:

大孩子見小孩子可愛,
問母親「我從前也是這樣嗎?」
母親想起了自己發黃的照片
堆在塵封的就桌子抽屜里,
想起了一架的瑰艷
藏在窗前干癟的扁豆莢里,
嘆一聲「悲哀的種子!」——
「水哉,水哉!」沉思人忽嘆
古代人的感情像流水
積下了層疊的悲哀。


小時候我總愛看夏日的晴空,

把它當作是一幅自然的地點:
藍的一片是大洋,白雲一朵朵
大的是洲,小的是島嶼在海中;
大陸上顏色深的是山嶺山叢,
許多孔隙裂縫是冷落的江湖,
還有港灣像是望風帆的歸途,
等它們報告發現新土的成功。

如今,正像是老話的蒼海桑田,
滿懷的花草換得了一把荒煙,
就是此刻我也得像一隻迷羊
輾轉在灰沙里,幸虧還有蔚藍,
還有彷彿的雲峰浮在縹渺間,
倒可以抬頭望望這一個仙鄉。

傍晚
倚著西山的夕陽,

和呆立著的廟牆
對望著:想要說什麼呢?
怎又不說呢?

馱著老漢的瘦驢
匆忙的趕回家去,
忒忒的,足蹄敲道道兒──
枯澀的調兒!

半空里哇的一聲
一隻烏鴉從樹頂
飛起來,可是沒有話了,
依舊息下了。

大車
拖著一大車夕陽的黃金,

騾子搖擺著踉蹌的腳步,
穿過無數的疏落的荒林,
無聲的揚起一大陣黃土,
叫坐在遠處的閑人夢想
古代傳下來的神話里的英雄
騰雲駕霧去不可知的遠方──
古木間湧出了浩嘆的長風!

水分
蘊藏了最多水分的,海綿,

容過我童年最大的崇拜,
好奇心浴在你每個隙間,
我記得我有握水的喜愛。

忽然我關懷出門的旅人:
水瓶!讓駱駝再多喝幾口!
願你們海綿一樣的雨雲
來幾朵,跟在他們的塵後!

雲在天上,熟果子在樹上!
仰頭想吃的,涼雨先滴他!
誰敢擠一滴檸檬,然後嘗
我這杯甜而無味的紅茶?

我敬你一杯,酒吧?也許是。
昨晚我做了澆水的好夢:
不要說水分是柔的,花枝,
抬起了,抬起了,你的愁容!

古鎮的夢
小鎮上有兩種聲音

一樣的寂寥:
白天是算命鑼,
夜裡是梆子。

敲不破別人的夢,
做著夢似的
瞎子在街上走,
一步又一步。
他知道哪一塊石頭低,
哪一塊石頭高,
哪一家姑娘有多大年紀。

敲沉了別人的夢,
做著夢似的
更夫在街上走,
一步又一步。
他知道哪一塊石頭低,
哪一塊石頭高,
哪一家門戶關得最嚴密。

「三更了,你聽哪,
毛兒的爸爸,
這小子吵得人睡不成覺,
老在夢里哭,
明天替他算算命吧?」

是深夜,
又是清冷的下午:
敲梆的過橋,
敲鑼的又過橋,
不斷的是橋下流水的聲音。1932

道旁
家馱在身上像一隻蝸牛,

弓了背,弓了手杖,弓了腿,
倦行人挨近來問樹下人
(閑看流水裡流雲的):
"請教北安村打哪兒走?"

驕傲於被問路於自己,
異鄉人懂得水裡的微笑,
又後悔不曾開倦行人的話匣
像家裡的小弟弟檢查
遠方歸來的哥哥的行篋。

❷ 卞之琳的一首詩

斷章
卞之琳
你站在橋上看風景,看風景人在樓上看你。

明月裝飾了你的窗子, 你裝飾了別人的夢 。

〔匯評〕
它是以兩組具體物象構成的圖景中主客位置的調換,隱藏了詩人關於人生、事物、社會等存在的相對關聯關系的普遍性哲學的思考。在詩人看來,一切事物 都不是孤立的存在,而是與其它事物相對關聯而存在的。事物相對關聯與運動的變化是永恆的規律。(孫玉石《中國現代主義詩潮史論》)
賞析
《斷章》寫於1935年10月,原為詩人一首長詩中的片段,後將其獨立成章,因此標題名之為《斷章》。這是中國現代文學史上文字簡短、然而意蘊豐富而又朦朧的著名短詩。
李健吾先生曾經認為,這首詩「寓有無限的悲哀,著重在『裝飾'兩個字」,而詩人自己則明確指出「我的意思也是著重在『相對'上」。對於自己和詩人 的分歧,李健吾先生又說:「我的解釋並不妨害我首肯作者的自白。作者的自白也並不妨害我的解釋。與其看做沖突,不如說做有相成之美」(李健吾《答〈魚目 集〉作者》)。實際上,無論是詩人所自陳的「相對」,還是李健吾所指出的互相「裝飾」,都是對於「確定性」的消解。「你站在橋上看風景」,這里的「你」, 無疑是在從確定的主體視角觀看「風景」,有著一定的「確定性」或「主體性」;而在「明月裝飾了你的窗子」這一詩句中,「明月」在「向你」或「為你」而存 在,這里的「你」,無疑亦有著明確的「確定性」或「主體性」。很顯然,該詩兩節中的首句,都顯示出某種確定性的「喜悅」。而每節中的第二句,卻又是對「確 定性」的消解。「看風景的人在樓上看你」、「你裝飾了別人的夢」,「你」在首句所獲得的「確定性」與「主體性」,卻又被這兩個詩句所「相對化」與「客體 化」,「確定性」的「喜悅」演變為「相對性」的「悲哀」。如此種種,卻又落入了「詩人」的「觀看」之中,詩作以「你」這樣的第二人稱寫成,又使前面的一切 落入了另一重的「相對」。從這首詩中,我們無疑能夠領略到悲哀、感傷、飄忽、空寂與凄清的復雜情緒。但另一方面,如果我們能從這首詩中領悟到宇宙萬物包括 現實人生息息相關、互為依存的哲理性思考,卻又能夠獲得某種人生的欣慰……。短短的四行詩句,給了我們相當豐富的感受與啟示!
在藝術上,這首詩所表現的主要是抽象而又復雜的觀念與意緒,但是詩人並未進行直接的陳述與抒情,而是通過客觀形象和意象的呈現,將詩意間接地 加以表現。詩作有著突出的畫面感與空間感,意境深邃悠遠,又有著西方詩歌的暗示性,使得詩歌含蓄深沉,頗具情調。(南京師范大學何言宏)

《斷章》的主旨曾引起歧義的理解。劉西渭開始解釋這首詩,著重「裝飾」的意思,認為表現了一種人生的悲哀。詩人卞之琳自己撰文回答不是這樣。他 說:「『裝飾'的意思我不甚著重,正如在《斷章》里的那一句『明月裝飾了你的窗子,你裝飾了別人的夢',我的意思也是著重在『相對'上。」看來,詩的「言 外之旨」是不能*字面上一兩句話完全捕捉到的。它的深層內涵往往隱藏在意象和文字的背後。誠然如作者說明的那樣,表達形而上層面上「相對」的哲學觀念,是 這首《斷章》的主旨。
這首短短的四行小詩,所以會在讀者中產生經久不衰的藝術魅力,至今仍給人一種很強的美感,首先是因為詩人避去了抽象的說明,而創造了象徵性的 美的畫面。畫面的自然美與哲理的深邃美達到了水乳交融般的和諧統一。詩分兩段獨立的圖景並列地展示或暗喻詩人的思想。第一幅是完整的圖畫:「你站在橋上看 風景,/看風景的人在樓上看你。」,「你」是畫面的主體人物,畫的中心視點。圍繞他,有橋、有風景、有樓上看風景的人。作者把這些看來零亂的人和物,巧妙 地組織在一個框架中,構成了一幅水墨丹青小品或構圖勻稱的風物素描。這幅畫沒有明麗的顏色,畫面卻配置得錯落有致,透明清晰。當你被這單純樸素的畫面所吸 引時,你不會忘記去追尋這圖畫背後的象徵意義,這時才驚訝地發現作者怎樣巧妙地傳達了他的哲學沉思:這宇宙與人生中,一切事物都是「相對」的,而一切事物 又是互為關聯的。是啊,當「你」站在橋上看風景的時候,「你」理所當然的是看風景的主體,那些美麗的「風景」則是被看的「客體」;到了第二行詩里,就在同 一個時間與空間里,人物與景物依舊,而他們的感知地位卻發生了變化。同一時間里,另一個在樓上「看風景人」已經變成了「看」的主體,而「你」這個原是看風 景的人物此時又變成被看的風景了,主體同時又變成了客體。為了強化這一哲學思想,詩人緊接著又推出第二節詩,這是現實與想像圖景的結合:「明月裝飾了你的 窗子,/你裝飾了別人的夢。」這是畫面,但已不再是一個構架里,但就大的時間與空間還是一樣的。兩句詩里的「裝飾」,只是詩歌的一種獨特的修辭法,如果寫 成「照進」,「進入」,就不成為詩的句子了。也許是看風景歸來的人,或許徑是無關的另外的人,總之這「你」可以是「他」,也可以換成「我」,這些不關重 要。重要的仍是主客位置的互換所表現的相對性。第一句詩,「你」是這幅「窗邊月色」圖中的主體,照進窗子的「明月」是客體,殊不知就在此時此夜,你已進入 哪一位朋友的好夢之中,成為他夢中的「裝飾」了。那個夢見你的「別人」已成為主體,而變為夢中人的「你」,又扮起客體的角色了。詩人在雋永的圖畫里,傳達 了他智性思考所獲得的人生哲理,即超越詩人情感的詩的經驗:在宇宙乃至整個人生歷程中,一切都能是相對的,又都是互相關聯的。在感情的結合中,一剎那未嘗 不可以是千古;在玄學的領域里,如詩人布萊克(W·Blake)講的「一粒砂石一個世界」,在人生與道德的領域中,生與死、喜與悲、善與惡、美與丑……等 等,都不是絕對的孤立的存在,而是相對的、互相關聯的。詩人想說,人洞察了這番道理,也就不會被一些世俗的觀念所束縛,斤斤計較於是非有無,一時的得失哀 樂,而應透悟人生與世界,獲得自由與超越。
這首《斷章》完全寫的是常見物、眼前景,表達的人生哲學也並非詩人的獨創,讀了之後卻有一種新奇感,除了象徵詩的「意寓象外」這一點之外,秘 密在哪裡呢?我以為,關鍵在於詩人以現代意識對人們熟悉的材料(象徵寓體),作了適當的巧妙安排。詩人說過:「舊材料,甚至用爛了的材料,不一定不可以 用,只要你能自出心裁,安排得當。只要是新的、聰明的安排,破布頭也可以造成白紙。」詩人所說的「新的、聰明的安排」也就是新穎的藝術構思和巧妙的語言調 度。《斷章》中的事物都是常見的,甚至是古典詩歌中詠得爛熟的:人物、小橋、風景、樓房、窗子、明月、夢……經過作者精心的選擇、調度安排,組織在兩幅圖 景中,就產生了一種內在的關聯性。兩節詩分別通過「看」、「裝飾」,把不相關的事物各自聯在一起,內容與時序上,兩節詩之間又是若即若離,可並可分,各自 獨立而又互相映襯,充分發揮了現代藝術的意象迭加與電影蒙太奇手法的藝術功能。一首《斷章》實是一個完整的藝術世界。
《斷章》中語言形式的安排與內容的暗示意義有一種協調的不可分離的關系。這使我們想起了一些古典詩歌名句。張若虛的《春江花月夜》有「江畔何 人初見月?江月何年初照人」;李商隱《子夜郊墅》中有:「看山對酒君思我,聽鼓離城我訪君」。清人陸昆曾在評解後兩句用了「對舉中之互文」這個說法,這兩 個人的兩行詩,都有這種「對舉互文」的特徵,即前後兩句主賓語在內涵上相同而在功能上卻發生了互換的倒置。卞之琳《斷章》語言安排即用了這樣的方法。「你 站在橋上看風景」和「看風景的人在樓上看你」,「看」這一動詞沒有變,而看的主體與客體卻發生了移位;「明月裝飾了你的窗子」和「你裝飾了別人的夢」,也 是同樣的句法。這樣做的結果,不單句子的首尾相聯,加強了語言的密度,主語和賓語、主體意象與客體意象的互換,增強了詩畫意境的效果,在視覺與聽覺上都產 生了一種音義迴旋的美感效果,隱喻的相對關聯的哲理也得到了形象的深邃性和具體性。
卞之琳很喜歡晚唐五代詩人、詞家李商隱、溫庭筠、馮延巳等人的作品。他有一種「化腐朽為神奇」的創造性吸收與轉化的能力。翻開俞平伯先生的 《唐詩選釋》,我們讀到馮延巳的《蝶戀花》後半闕:「河畔青蕪堤上柳,為問新愁,何事年年有?獨立小橋風滿袖,平林新月人歸後」,不禁驚訝地發現,《斷 章》中的立橋眺望、月色透窗兩幅圖畫的意境,與馮詞的「獨立小橋風滿袖,平林新月人歸後」之間,有著多麼神似的聯系啊!但是,卞之琳畢竟是現代詩人,他的 創造性吸收與轉化達到了不露痕跡的程度。我們不能簡單地判斷《斷章》即是馮延巳《蝶戀花》中兩句詩的現代口語的「稀釋」,正如不能簡單地認為戴望舒的《雨 巷》就是李璟的「丁香空結雨中愁」的現代口語的「稀釋」一樣。馮詞《蝶戀花》寫別情愁緒,沒有更幽深的含義,《斷章》拓展成意境相聯的兩幅圖,畫中的人 物、橋頭、樓上、風景、明月、以及想像中的夢境,不僅比原來兩句詞顯得豐富多姿,且都在這些景物的狀寫之外寄託一種深刻的哲理思考,自然景物與人物主體的 構圖,造成了一種象徵暗示境界。每句詩或每個意象都是在整體的組織中才起到了象徵作用,甚至「斷章」這個題目本身都蘊有似斷似聯的相對性內涵。這種幽深的 思考與追求,是現代詩人所特有的。其次,馮詞「獨立小橋風滿袖,平林新月人歸後」,還是以寫情為主,友人別後(「平林新月」之時),一種無法排遣的憂愁含 於詩句之中,而卞之琳的《斷章》則以傳智為主,詩人已將感情「淘洗」與「升華」結晶為詩的經驗,雖然是抒情詩,卻表現了極大的情感的「克制」,淡化了個人 的感情色彩,增添了詩的智性化傾向。詩並不去說明哲學觀念,《斷章》卻於常見的圖景中暗示了大的哲學。它包蘊了詩人對宇宙人生整體性思考的哲學命題,而 「獨立小橋風滿袖,平林新月人歸後」,精緻、優美,卻陷入了個人窄小的感情天地,不能與《斷章》的意境與思想層次相比擬。第三,由於詩人「淘洗」了個人感 情,即實踐詩的「非個人化」,而增強了詩的普遍性。如作者說明的,由於「非個人化」,詩中的「你」可以代表或換成「我」或「他」(她),就與讀者更為親 切,因為用了「你」,又使讀者有一定的欣賞距離,詩人於是跳出了藝術境界的小我,詩本身的思想境界也具有了更大的開放性,為讀者美麗的想像留下了更開闊的 創造空間。一旦讀懂了《斷章》,哪一個富於想像的讀者不會在自己的精神空間升起一座「靈魂的海市蜃樓」呢?(孫玉石文,見《中國現代詩導讀》)

❸ 關於卞之琳的詩歌

【斷章】

來你站在橋上源看風景,
看風景人在樓上看你。
明月裝飾了你的窗子,
你裝飾了別人的夢。

【雨同我】

"天天下雨,自從你走了。"
"自從你來了,天天下雨。"
兩地友人雨,我樂意負責。
第三處沒消息,寄一把傘去?
我的憂愁隨草綠天涯:
鳥安於巢嗎?人安於客枕?
想在天井裏盛一隻玻璃杯,
明朝看天下雨今夜落幾寸。

❹ 卞之琳寫的現代詩

「現代詩」抄名稱,開始使用於1953年—紀弦創立「現代詩社」時確立。現代詩的含義: 1.形式是自由的 2.內涵是開放的 3.意象經營重於修辭。 「古典詩」與「現代詩」的比較:「詩」者皆為感於物而作,是心靈的映現。「古典詩」以「思無邪」的詩觀,表達溫柔敦厚、哀而不怨,強調在「可解與不可解之間」。「現代詩」強調自由開放的精神,以直率的情境陳述,進行「可感與不可感之間」的溝通。 現代詩的特點 * 有高度的概括性、鮮明的形象性、濃烈的抒情性以及和諧的音樂性,形式上分行排列。 現代詩潮的十大流派 * 現實主義 * 唯美主義 * 象徵主義 * 新浪漫主義 * 意象主義 * 未來主義 * 表現主義 * 超現實主義 * 後現代主義 * 具體主義 現代詩的發展 中國現代詩也可以分為兩個相對獨立的階段: * 中國現代詩歌:二十世紀上半葉以前的詩歌稱為中國現代詩歌 * 中國當代詩歌:二十世紀下半葉以後的詩歌稱為中國當代詩歌

❺ 如何鑒賞卞之琳的詩《斷章》

該詩是「新月派」詩人卞之琳的代表作品。本為作者抽出長詩的一節。該作品含蓄蘊藉,但語言卻極樸素、平實,蘊含著深刻的人生哲理。


《斷章》通過「看」與「裝飾」也為人們塑造了一個美麗的夢境。人畢竟是社會性的動物,在追求一種自由自在的生活的同時不可避免的與跌進別人的眼睛墜入別人的夢里。《斷章》通過幾組意象營構了豐富的詩境、詩趣、詩思,又通過意象的頂真旋復在意象之間搭設了一架「天塹變通途」的飛橋,在其邏輯結構的貫聯之下,意象的單薄骨架立即在人的視野中變得充盈與豐富,並不斷膨脹鏈接,最終形成了無限豐富、完整、飽滿的藝術世界。全詩一共四句,每句都可以作為一個獨立的事態意象:「你看風景」、「看風景人看你」、「明月裝飾了你的窗」、「你裝飾了別人的夢」。第一節中,第一句「你」是事態主體,「風景」是事態的客體;而在第二句中,曾作為客體的「風景」卻陡然一轉,成為主體的一部分,曾作為主體的「你」卻由第一句句首的位置轉至第二句句末並成為客體。第二節與此相似。這種「環中環、套中套」的意象結構方式不僅僅如同中國民間故事《老鼠嫁女》中的頂真歌謠「天怕雲、雲怕風、風怕牆、牆怕鼠、鼠怕貓……」一樣,充滿輕松的智慧,生趣盎然,令人玩味,更由於意象鏈條的串接,四個靜止的事態畫面有了視覺流動感,使它宛若電影畫面,一幕幕湧入眼簾,使靜止抽象的漢字元號變為流動具體的視覺形象,使人不得不由衷地驚嘆詩人的鬼斧神工。《斷章》的意象主幹是事態的,彼此之間呈現一種順接的流動之勢。並且,在每一個事態意象內部又分出若干物態意象,每一個事態意象之中的物態意象(如第一節「風景」,第二節「你」)又在上下兩句重復迴旋,使全詩有了貫穿之線,因此,它迥然有異於前者跳躍騰挪的斷裂感,使全詩氣脈充盈,通達舒暢。

❻ 簡評,廢名或者卞之林的一首詩歌

檐外聞鳥喚 虛空含深心———讀廢名《飛塵》

不是想說著空山靈雨/也不是想著虛空足音/又是一番意中糟粕/依然是宇宙的塵土/———檐外一聲麻雀叫喚/是的,詩稿請紙灰飛揚了/虛空是一點愛惜的深心/宇宙是一顆不損壞的飛塵。

廢名,原名馮文炳,中國現代文學史上的著名作家,其詩創作多推崇老莊禪宗的思想,又嘗試著將中國古典意象詩和西方意象主義相融合,並加入禪宗式的頓悟思維,故詩頗有深玄難解的地方。

《飛塵》一詩是借寫詩一事來言說虛空與宇宙的關系,也是表達人生的尷尬與矛盾以及人生追尋的內心痛苦。

詩的一、二句以否定的方式表達自己的探尋。詩人面對著充實而豐富的現實世界,是有詩的創作沖動的,他想去關注現實人生並作了努力,創作時並非都去「說著空山靈雨」、「想著虛空足音」的。然而,等到詩創作出來時,卻每每達不到自己追尋的境界。三、四句則借庄、佛的思想表達了他對言與意、詩的行為與塵土之間所存在的關系的看法。「意中糟粕」用的是《莊子·天道》篇桓公讀書於堂上與輪扁對話的故事,輪扁直指桓公所讀古書不過是古人之「糟粕」而已,莊子藉此故事表達以文字形式存在的「書」只是古人的糟粕,而先哲的真正本意早已隨著他形體的毀滅而帶走了。廢名此處將這一故事隨手引來,也是說自己費了好大一番功夫,做成若干詩作,但卻往往言不逮意,在無限的宇宙之中,它還不過是一粒飛揚的塵土。前四句連起來看,詩人運用的是否定之否定的表達法,從而將現實與虛空等同,將詩的創作行為與渺小的塵土等同。

第四句之後,詩人用了一個破折號,又將他的思維盪開去,「檐外一聲麻雀叫喚」有如天外一聲洪鍾,驚醒陶醉於詩作中的詩人。鳥叫之聲在佛教那裡亦是虛空的象徵,正如《五燈會元》中記載僧人在鋤地時碰擊瓦缶發出響聲而頓然開悟一樣,鳥叫的聲音也喚起了詩人的頓悟;詩稿不僅是糟粕,而且還是虛空,理應讓它隨紙灰飛揚而去。

詩的最後兩句是言理,但仍然是以具體的意象去言說深奧的玄理,使理變成可感知的形象。詩人雖然陷入虛空之中,但對虛空並不做消極的呼應,而從人在現實與虛空的轉換中間悟出了一個真理:無論是積極入世也好還是遁入空門也好,實際上都深藏著一顆深愛之心。這正如喬達摩·悉答多作為王子在閱盡人間苦難(佛教中所說的「四苦」或「八苦」)之後才離家出走,在菩提樹下苦修終於悟出大慈悲的佛理成為釋迦牟尼一樣,也如李叔同在殘酷現實面前苦無出路憤然削發為僧一樣,故虛空並不是無愛,而是深愛與大愛。而從宇宙的宏闊視野上看,不僅詩稿是飛塵,人也是渺小的飛塵,而且連宇宙亦不過一粒飛塵———一粒相對於人將逝去成為塵土而它又不會損壞的飛塵。此時的詩人已然超越了虛空而進入了永恆,獲得了一體之心的頓悟。

❼ 卞之琳的詩,其中一句是我站在橋上看風景

全詩如下:

你站在橋上看風景,

看風景的人在樓上看你。

明月裝飾了你的窗子,

你裝飾了別人的夢。

出處:《斷章》是現代詩人卞之琳於1935年創作的一首現代詩歌。

創作背景

《斷章》創作於1935年10月。據作者自雲,這四行詩原在一首長詩中,但全詩僅有這四行使他滿意,於是抽出來獨立成章,標題由此而來。

作者曾說:「這是抒情詩,是以超然而珍惜的感情,寫一剎那的意境。我當時愛想世間人物、事物的息息相關,相互依存,相互作用。人(『你』)可以看風景。

也可能自覺不自覺點綴了風景;人(『你』)可以見明月裝飾了自己的窗子,也可能自覺不自覺地成了別人夢境的裝飾。」又說:「我的意思是著重在相對上。」可見詩人主要希望表現一種相對關系,因而創作了此詩。

(7)詩歌卞之林擴展閱讀

《斷章》是中國現代文學史上文字簡短,然而意蘊豐富而又朦朧的一首短詩。詩人在詩中熔鑄了濃厚的哲學思辨意識。以「斷章」為題,看似一般,實則是妙語雙關。

其一是從一首完整的長詩中抽出來的片斷,其二是人類內心那份失落的、難以言傳的情感,而這份內心獨特的感受往往能觸動人類內心最柔軟的地方。

人們常說「好詩可耐百回讀」,而這首短短的四句《斷章》已足夠品讀一生。之所以這首詩會在產生經久不衰的藝術魅力,至今仍給人一種很強的美感,是因為詩人避去了抽象的說明,而創造了富於象徵性的美的畫面。畫面的自然美與哲理的深邃美達到了水乳交融般的和諧統一。

❽ 《斷章》這首現代詩,作者卞之琳要表現什麼

卞之琳的《斷章》是20世紀中國詩歌史上傳誦最廣的佳作之一,該詩寫於1935年10月, 《斷章》全詩只有四句,不同的讀者可以從中體驗、感悟到不同的審美意蘊。
「你站在橋上看風景」,你與「風景」的關系是互為對立的兩端,但人物、景物在相對、互換中, 都悄悄發生了轉變,因為「看風景的人在樓上看你」,你又成了「風景」。你原先看到的「風景」,在注目於你的人中,又不是「風景」了。「明月裝飾了你的窗子,你裝飾了別人的夢。」此際, 沒承想在樓上賞景的「你」,又下意識地來到窗前,欣賞明月的萬里清輝,不經意間卻又成了一道令別人夢繞魂牽的「風景,「—在別人的夢境中,「你」是他的一輪皓月,前兩句的意蘊從連環往復中得到了進一步的豐富, 升華,形成了一種無限繁富的多元開放系統。
「你」、「樓上人」,無數個「你」。無數個「樓上人」。共同組成這個世界。「你」過著自己的生活,「在橋上看風景」;「樓上人」也過著自己的生活,「在樓上看你」。在某一個偶然,或者必然,你們相逢,之後。或者離開,或者相交相知,各自做著自己的事,懷著自己的夢想,共同創造這個美好的世界。或者彼此相輔相成,相依相存,裝飾著彼此的「窗子」與「夢」。
世界上許多人和事, 貌似彼此獨立、無關, 猶如」斷章」 ,實際上卻構成了一個互有關聯、統一不分割 的系統,「斷章」本身也是相對的,任何一個系統,既是」斷章」,又是更大系統的有機組成部分。就審美而言,或許惟有「斷章」的風景,才具有欣賞性,如同斷臂維納斯。
正如作者所說,此詩是「寫一剎那的意境」,「我當時愛想世間人物、事物的息息相關,相互依存、相互作用。人(『你』)可以看風景,也可以自覺不自覺點綴了風景,人(『你』)可以見明月裝飾了自己的窗子,也可能自覺不自覺成了別人夢境的裝飾。」由此可見,詩人意在表現人與人之間、物與物之間的一種相輔相成的關系。
自然、社會、人生是一軸軸滾動的風景,人生風景, 層出不窮。

❾ 卞之琳的詩歌《斷章》具體內容是什麼

之琳的詩歌《斷章》具體內容是:
你在橋上看風景
看風景的人在樓上看你
明月裝飾了你的窗子
你裝飾了別人的夢

熱點內容
古代勵志的名言 發布:2021-03-16 21:50:46 瀏覽:209
形容兒孫繞膝的詩句 發布:2021-03-16 21:49:35 瀏覽:878
席慕蓉賞析印記 發布:2021-03-16 21:48:26 瀏覽:311
權力很大含有手的成語 發布:2021-03-16 21:48:22 瀏覽:584
能聽的兒童故事 發布:2021-03-16 21:48:15 瀏覽:285
關於足球的詩歌詞句 發布:2021-03-16 21:47:40 瀏覽:870
拖拉機的古詩 發布:2021-03-16 21:42:53 瀏覽:571
亮甜的詩句 發布:2021-03-16 21:42:00 瀏覽:831
廣東話生日快樂祝福語 發布:2021-03-16 21:38:55 瀏覽:409
噓的短句 發布:2021-03-16 21:38:07 瀏覽: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