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古詩詞句 » 明月千古詩

明月千古詩

發布時間: 2021-02-18 04:00:05

❶ 明月最神往,千古數東坡聯想到什麼詩句

水調歌頭(宋)蘇軾
小序:丙辰中秋,歡飲達旦,大醉。
作此專篇,兼懷子由。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
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屬
轉朱閣,低綺戶,照無眠。
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
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
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❷ 明月詩歌賞析

月下獨酌四首(其一)

原文

花間一壺酒,獨酌無相親。
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飲,影徒隨我身。
暫伴月將影,行樂須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亂。
醒時同交歡,醉後各分散。
永結無情游,相期邈雲漢。
千古名句: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

注釋

1.陶淵明《雜詩》:"欲言無余和,揮杯勸孤影。"
2.獨酌:酌,飲酒。指獨自飲酒。
3.三人:指月亮、作者及其身影。
4 對:朝著
.5 不解飲:不會喝酒
6 徒:徒然,白白地。
7.將:和。
8 行樂須及春:意謂趁著春天好時光及時行樂。 及春:趁著陽光明媚之時
9 月徘徊:月亮因我歌而徘徊不進。
.10 無情游:不是一般的世情,超乎世俗的情誼。指忘卻世情的交遊
.11 相期:相約會。
12 邈(miǎo):遙遠。
13雲漢:銀河。

詩詞大意

詩文解釋(1):
月下獨酌
我准備一壺美酒,擺在花叢之間,自斟自酌無親無友,孤獨一人。
我舉起酒杯邀請媚人的明月,低頭窺見身影,共飲已有三人。
月兒,你即不會喝酒?影兒,你徒然隨偎我這個孤身!
暫且伴隨月和影,這無情瘦影吧,我應及時行樂,趁著春宵良辰。
月聽我吟詩,在九天徘徊不進,影隨我舞劍,在地上蹦跳翻滾。
清醒之時,咱們盡管作樂尋歡,醉了之後,免不了要各自離散。
月呀,願和您永結忘卻世情的交遊,相約會遠的銀河,再見!
詩文解釋(2):
在花叢中擺上一壺美酒,我自斟自飲,身邊沒有一個親友。舉杯向天,邀請明月,與我的影子相對,便成了三人。明月既不能理解開懷暢飲之樂,影子也只能默默地跟隨在我的左右。我只得暫時伴著明月、清影,趁此美景良辰,及時歡娛。我吟誦詩篇,月亮伴隨我徘徊,我手舞足蹈,影子便隨我蹁躚。清醒時我與你一同分享歡樂,沉醉便再也找不到你們的蹤影。讓我們結成永恆的友誼,來日相聚在浩邈的雲天。

詩詞賞析

這首詩約作於天寶三載(744),時李白在長安。詩人寫自己在花間月下獨酌的情景。"對影成三人"句構思奇妙,表現了他孤獨而豪放的情懷。《李詩直解》:"此對月獨飲,放懷達觀以自樂也。"傅庚生《中國文學欣賞舉隅》:"花間有酒,獨酌無親;雖則無親,邀月與影,乃如三人;雖如三人,月不解飲,影徒隨身;雖不解飲,聊可為伴,雖徒隨身,亦得相將。及時行樂,春光幾何?月徘徊,如聽歌;影零亂,如伴舞。醒時雖同歡,醉後各分散;聚時似無情,情深得永結;雲漢邈相期,相親慰獨酌。此詩一步一轉,愈轉愈奇,雖奇而不離其宗。青蓮奇才,故能爾爾,恐未必苦修能接耳。"

❸ 50句古代關於明月的千古詩詞名句

1.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李白:《靜夜思》)
2.野曠天低樹,江清月近人。(孟浩然:《宿建德江》)
3.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王維:《山居秋瞑》)
4.月黑雁飛高,單於夜遁逃。(盧綸:《塞下曲》)
5.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李白:《月下獨酌》)
6.小時不識月,呼作白玉盤。(李白:《古朗月行》)
7.深林人不知,明月來相照。(王維:《竹里館》)
8.月出驚山鳥,時鳴春澗中。(王維:《鳥鳴澗》)
9.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蘇軾:《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
10.秦時明月漢時關,萬里長徵人未還。(王昌齡:《出塞》)
詠月名句積累:
1、三五明月滿,四五蟾兔缺。 蟾兔:月亮。 《古詩十九首•孟冬寒氣至》
2、明月照高樓,流光正徘徊。 三國魏•曹植《怨歌行》
3、月皎疑非夜,林疏似更秋 南朝梁•庚肩吾《奉和春夜應令》
4、明月隱高樹,長河沒曉天 唐•陳子昂《春夜別友人》
5、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 唐•張九齡《望月懷遠》
6、滅燭憐光滿,披衣覺露滋 唐•張九齡《望月懷遠》
7、灧灧隨波千萬里,何處春江無月明 唐•張若虛《春江花月夜》
8、江天一色無纖塵,皎皎空中孤月輪 唐•張若虛《春江花月夜》
9、月出驚山鳥,時鳴春澗中 唐•王維《鳥鳴澗》
10、白雲千里萬里,明月前溪後溪 唐•劉長卿《苕溪酬梁耿別後見寄》
11、明月出天山,蒼茫雲海間 唐•李白《關山月》
12、長安一片月,萬戶搗衣聲 唐•李白《子夜吳歌四首》
13、月色醉遠客,山花開欲燃 唐•李白《寄韋南陵冰,余江上乘興訪之,遇尋顏尚書,笑有此贈》
14、白雲還自散,明月落誰家 唐•李白《憶山東二首》
15、人攀明月不可得,月行卻與人相隨 唐•李白《把酒問月》
16、今人不見古時月,今月曾照古時人 唐•李白《把酒問月》
17、斫(zhuó)卻月中桂,清光應更多 唐•杜甫《一百五日夜對月》
18、江月去人只數尺,風燈照夜欲三更 唐•杜甫《漫成一首》
19、春去秋來不相待,水中月色長不改 唐•岑參《敷水歌送竇漸入京》
1/3頁

20. 月色更添春色好,蘆風似勝竹風幽。 唐 賈至 《別裴九弟》
21. 可憐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唐 白居易 《暮江吟》
22. 東船西舫悄無言,唯見江心秋月白。 唐 白居易 《琵琶行》
23. 松排山面千重翠,月點波心一顆珠。 唐 白居易 《春題湖上》
24. 萬影皆因月,千生各為秋。 唐 劉方平 《秋夜泛舟》
25. 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闌干南斗斜。 唐 劉方平 《月夜》
26. 夜深靜卧百蟲絕,清月出嶺光入扉。 唐 韓愈 《山石》
27. 晴雲如擘絮,新月似磨鐮。 唐 韓愈 《晚寄張十八助教周郎博士》
28. 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無賴是揚州。 唐 徐凝 《憶揚州》
29. 梨花院落溶溶月,柳絮池塘淡淡風。 宋 晏殊 《寓意
30. 明月卻多情,隨人處處行。 宋 張先 《菩薩蠻》
31. 雲破月來花弄影 宋 張先 《天仙子•送春》
32. 明月凈松林,千峰同一色。 宋 歐陽修 《自菩提步月歸廣化寺》
33. 可惜一溪明月,莫教踏破瓊瑤。 宋 蘇軾 《西江月》
34. 月出於東山之上,徘徊於鬥牛之間。 宋 蘇軾 《前赤壁賦》
35. 此生此夜不長好,明月明年何處看。 宋 蘇軾 《中秋月》
36. 明月別枝驚鵲,清風半夜鳴蟬。 宋 辛棄疾 《西江月》
37. 明月有情還約我,夜來相見杏花梢。 清 袁枚 《春日雜詩》
38. 一夜夢游千里月,五更霜落萬家鍾。 清 濮淙 《聞梁蘧玉已寓京口》
唐·王維: 不見鄉書傳雁足,惟見新月吐蛾眉。
唐·張若虛: 春江潮水連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晉·陶淵明: 春秋滿四澤,夏雲多奇峰,秋月揚明輝,冬嶺秀孤松。
唐·李賀: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鉤。
宋·晏幾道: 當時明月在,曾照彩雲歸。
唐·劉禹錫: 洞庭秋月生湖心,層波萬傾如熔金。
唐·白居易: 共看明月應垂淚,一夜鄉心五處同。
唐·張若虛: 江畔何人初見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無窮已,江月年年只相似。 清·蕭詩: 遼海吞邊月,長城鎖亂山。
唐·杜甫: 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
清·張惠言: 梅花雪,梨花月,總相思。自是春來不覺去偏知。
唐·杜甫: 片雲天共遠,永夜月同孤
清·梁章鉅: 清風明月本無價,近山遙水皆有情。
宋·蘇軾: 新月如佳人,出海初弄色。
宋·歐陽修: 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後。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張九齡
2/3頁

明月出天山,蒼茫雲海間。——李白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亂。——李白
秋空明月懸,光彩露沾濕。——孟浩然
小時不識月,呼作白玉盤。——李白

❹ 明月人觀千古異這句詩誰寫的

天變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王安石
人們對於復古的行動,常愛加內上一個偽造的名稱,叫做維新容.古,是個魂鬼,慣於製造假護照.我們應當提防陷肼,提高警惕.古,有一副面目,就是迷信,也有一套假面具,就是虛偽.讓我們揭發它的假面具,撕破它的假面具.——雨果

❺ 關於明月的古詩

小學期間應該就只有這兩首了。
《靜夜思》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

《楓橋夜內泊》
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父對愁眠。
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鍾聲到客船。

再給你四首:

《月下獨酌》
花間一壺酒,獨酌無相親。舉容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飲,影徒隨我身。暫伴月將影,行樂須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亂。醒時同交歡,醉後各分散。
永結無情游,相期邈雲漢。

《望月懷遠》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情人怨遙夜,竟夕起相思。
滅燭憐光滿,披衣覺露滋。不堪盈手贈,還寢夢佳期。

《霜月》
初聞征雁已無蟬,百尺樓台水接天。
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嬋娟。

《中秋月》
暮雲收盡溢清寒,銀漢無聲轉玉盤。
此生此夜不長好,明月明年何處看。

❻ 描寫明月的古詩

唐詩中有很多寫明月或月夜的句子,所表現的情感與內容範圍極為廣闊。如: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鉤。」(李賀《馬詩二十三首其五》)。
「無風雲出塞,不夜月臨關」(杜甫《秦州雜詩其七》)。
「可憐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白居易《暮江吟》)。
「滄海月明珠有淚,藍田日暖玉生煙」(李商隱《錦瑟》)。
「松風吹解帶,山月照彈琴」(王維《酬張少府》)。
「明月不歸沉碧海,白雲愁色滿蒼梧」(李白《哭晁卿衡》)。
「明月自來還自去,更無人倚玉闌干」(崔櫓《華清宮三首其一》)。
「星垂平野闊,月涌大江流」(杜甫《旅夜書懷》)。
「野曠天低樹,江清月近人」(孟浩然《宿建德江》)。
「薄雲岩際宿,孤月浪中翻」(杜甫《宿江邊閣》)。
「潮落夜江斜月里,兩三星火星瓜洲」(張祜《題金陵渡》)等等。
唐詩中的明月意象隨處可見,其中絕大部份描寫明月的詩句都是以表達離愁別緒,思鄉懷人為主旨的,這在唐以後的詩歌仍比比皆是,如「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蘇軾《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柳永《雨霖鈴》)。「二十四橋仍在,波心盪,冷月無聲」(姜夔《楊州慢》)等等。由此可以說唐詩中的明月意象已滲透了古人的思鄉懷人情緒。由於文學作品中的審美傳承,以致後來的文學作品中仍然保留和發展了這種審美意識,從而逐漸形成了我國民族文學中一種比較穩定而鮮明的審美情感和審美心理。
月亮——對月思親——引發離愁別緒,思鄉之愁。
1.「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李白《靜夜思》)
2.「小樓昨夜又東風,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李煜《虞美人》)
注釋:望月思故國,表明亡國之君特有的傷痛。
3.「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情人怨遙夜,竟夕起相思。
滅燭憐光滿,披衣覺露滋。不堪盈手贈,還寢夢佳期。」(張九齡《望月懷遠》)
注釋:這是一首月夜懷念遠人的詩。月下相思,情幽怨重;望月抒懷,思緒翩翩,自古皆然。「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背景闊大,由景入情,意境雄渾,是千古傳誦的佳句。它沒有一個華麗的字眼,卻自然天成。當我們望見一輪明月從海面上冉冉升起之時,這樣的詩句就會脫口而出,帶我們進入一個靜美的境界。也許,這就是名詩名作那經久不衰的藝術魅力之所在吧。詩人將思念遠人的相思之情寓托於月光,月光脈脈無語卻善解人意,牽人相思又給人撫慰。它把自己的光輝溫柔而均勻地灑向天涯海角的每一處,讓人在心中祈禱:「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4.「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 杜甫《月夜憶舍弟》
注釋:歷來備受人們推崇,經久不衰,成為寫月的千古絕唱。據《唐詩選注》解釋:露無夜不白,但感在今夜,又適逢白露節,故曰,露從今夜白。月無處不明,但心在故鄉,故曰,月是故鄉明。兩句詩情景交融,讀來歷歷在目。從結構上,這兩句是上一下四句式:「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頓挫抑揚極富音韻美。即使到了現在,還常常可以聽到人們發「月是故鄉明」之感慨。
5.「春江潮水連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灧灧隨波千萬里,何處春江無月明」張若虛《春江花月夜》
注釋:開始四句暗示我們所吟詠的月夜位於長江下游,因為從詩中可以看出這里水面寬闊,春潮高漲,江海相連,更有那一輪明月伴隨著海潮一同升起。月漸升高,皎潔的清輝隨春潮奔涌,光耀千萬里。這里明為寫景,其實是寓情於景的。因為潮水漲落有定時,所以在中國傳統古典詩歌中海潮往往與信誓相連。這首詩中所寫的「 明月共潮生」,應該在望日前後。潮生,使離人想起離別時的信約誓言;月圓,更使離人渴望親人團聚 。「何處春江無月明」以設問的形式,透露出了不知親人今夜飄零何處的相思之情,同時也使我們聯想到客人面對潮信明月,倍受思親之苦襲擾的情景。
展開浩如煙海的詩卷,詠月詩詞俯拾皆是,更不乏名篇佳作:或描繪其綽約嫵媚的姿影,或抒發相思和離別之情,或感傷身世和流離之苦,或傾訴曠達瀟灑之胸襟,或寄託濟世報國之壯志,或是藉以抒發對宇宙、社會人生的思考。
在中國傳統文化中,月亮這一意象常常成了人類思想情感的載體,她的意蘊十分豐富。在很多詠月詩歌中,詩人將月融於的內心思想情感之中,並使月與內心的思想情感互為輝映,創造了許多優美的審美意境,並將詩的文學品位、思想內涵與藝術造詣提升到一個極高的水平。
由於作者心境不同,在不同的古詩詞中,月亮這一意象表現出的意蘊也往往不盡相同,體現出其意蘊的豐富性。月亮這一意象在詩人們的心中有著多種不同的意蘊:幽美、自由、純潔、美好、永恆、凄涼、悲慘、悲歡離合等等,無不表達。月亮的不同意蘊,形成不同的審美意境,烘托出詩人們的不同情懷。在這方面,我們應當引導學生有所積累。否則,就容易犯囫圇吞棗、生搬硬套的錯誤。
一、以月渲染清幽氣氛,烘托悠閑自在、曠達的情懷
在恬淡閑適、樂觀曠達的人的眼裡,月亮這一意象成了清幽雅緻、悠閑自在的代名詞。
在不少古詩詞中,文人墨客常常以明月來渲染清幽氣氛,烘托悠閑自在、超脫曠達的情懷。
如王維的《山居秋暝》:「空山新雨後,天氣晚來秋。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隨意春芳歇,王孫自可留。」
「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這是一幅多麼幽雅、明凈而又充滿情趣的畫面啊!在這里,一切都顯得自在安然、新鮮活潑,洋溢著詩人對自然山水的熱愛和隱逸山水間的飄逸情懷。
又如王維的《鳥鳴澗》:「人閑桂花落,夜靜春山空。月出驚山鳥 ,時鳴春澗中。」在這首詩中,月亮以動態的形式出現,一個「驚」字打破了寧靜,喚醒了一個息息相通的世界。在這夜靜春山空中,一輪明月的出現,更加渲染了清幽與雅緻!
其它詠月渲染清幽氣氛,烘托悠閑自在、曠達的情懷的古詩詞還有很多,如:辛棄疾:「明月別枝驚鵲,清風半夜鳴蟬」(《西江月 夜行黃沙道中》);「明月未出群山高,瑞光萬丈生白毫」(蘇軾《和子由中秋見月》);「月出於東山之上,徘徊於鬥牛之間」(《前赤壁賦》)等。
二、以月寄託相思之情,抒發思鄉懷人之感
在遠離家鄉,遠離親人者的眼裡,月亮這一意象或是寄託戀人間的苦苦相思,或是蘊含對故鄉和親人朋友的無限思念。在眾多的詠月古詩詞中,這一類是最多的。
從月相的形態及其變化來看,圓月如盤,團團圓圓;殘月如勾,殘缺不全。月亮圓了又缺,缺了又圓,自然勾起人們的想像和聯想。寧靜的月夜裡,沐浴著清幽柔和的月光,人們很容易陷入沉思,展開遐想,產生纏綿而渺遠的情思。離家在外的人,仰望明月,思緒常常飛越空間,想起同在這一輪明月照耀下的故鄉、親人、朋友。
李白《靜夜思》中的鄉情,就是這樣生發出來的,「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當詩人「舉頭望明月」時,一縷鄉思便從心頭油然升起了。這樣一個鄉思引動的過程,不但人們很容易理解,而且不少人都親自體驗過,這就突破了詩人與讀者之間因生活經驗不同可能產生的感情上的隔膜,因而千百年來,深受人們的喜愛。詩中的月亮已不再是純客觀的物象,而是浸染了詩人感情的意象了。李白的詩作中,有大量都是詠月的詩歌,如:「我寄愁心與明月,隨風只到夜郎西」(李白的《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孤燈不明思欲絕,卷幃望月空長嘆」(李白《長相思》);「花間一壺酒,獨酌無相親。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李白《月下獨酌》);「月下飛天鏡,雲生結海樓。仍憐故鄉水,萬里送行舟。」(李白《渡荊門送別》)等。
其他以月寄託相思之情,抒發思鄉懷人之感的古詩詞還有很多,如: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杜甫《月夜憶舍弟》),「今夜鄜州月,閨中只獨看」(杜甫《月夜》);「滿月飛明鏡,歸心折大刀」(杜甫《八月十五夜月》);「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張九齡《望月懷遠》);「何處相思明月樓?可憐樓上月徘徊……此時相望不相聞,願逐月華流照君」(張若虛《春江花月夜》);「今夜月明人盡望,不知秋思落誰家」(王建《十五夜望月》);「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蘇軾《水調歌頭》);「明月樓高休獨倚,酒入愁腸,化作相思淚」(范仲淹的《蘇幕遮》);「江南月,如鏡復如鉤。似鏡不侵紅粉面,似鉤不掛畫簾頭,長是照離愁。」(歐陽修《望江南》);「去年元夜時,花市燈如晝。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後。今年元夜時,月與燈依舊。」(歐陽修《生查子》);「恨君不似江樓月,南北東西,南北東西,只有相隨無別離。恨君卻似江樓月,暫滿還虧,暫滿還虧,待得團圓是幾時?」(呂本中《採桑子》);「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王安石《泊船瓜洲》);「月兒彎彎照九州,幾家歡樂幾家愁?幾家夫婦同羅帳,幾家飄零在外頭?」(南宋民歌《月兒彎彎照九州》)等等,真是舉不勝舉。

❼ 形容千古明月的詩句

明月幾時有

把酒問青天
,不知
天上宮闕
今夕是何年?
天上宮闕如果
仙樂飄飄
,那麼詩人在此佳節是否圓滿如常。

❽ 有關一輪明月的千古傳誦的詩句

靜夜思
作者:李白
原文: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版
水調歌頭·丙辰中秋
作者權:蘇軾
原文:
丙辰中秋,歡飲達旦,大醉,作此篇,兼懷子由。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何似 一作:何時;又恐 一作:惟 / 唯恐)
轉朱閣,低綺戶,照無眠。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❾ 形容明月和的詩句

1、三五明月滿,四五蟾兔缺。
無名氏《古詩十九首·孟冬寒氣至》。三五:農歷十五。四五:農歷二十。蟾(chán蟬)兔:代指月亮。古代神話,嫦娥偷吃了她丈夫的長生葯奔入月宮,化為蟾蜍(chú除),即癩蛤蟆。兔,傳說月中有玉兔搗葯。這兩句大意是:十五明月圓,二十月兒缺。這本是一首懷人詩,寫望月思人,從「明月滿」一直望到「蟾兔缺」。現在多用~兩句中月的由盈轉缺,說明事物轉化的客觀規律,即世界上沒有永遠靜止、一成不變的事物。
《古詩十九首》 《古詩十九首·孟冬寒氣至》

2、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
唐·張九齡《望月懷遠》。這兩句大意是:當月亮從海上升起來時,遠在天涯的親人此刻也和自己一起共賞月色。詩句寫對著明月懷念遠方的親人。共此時,同對月,兩地相思,卻不知伊人是否安好。前句寫景雄渾闊大,點出「望月」;後句由景入情,轉入「懷遠」。寫景看似平淡無奇,實則高華渾融;抒情看似詞淺意明,實則情思悠長。兩句渾成自然,和謝庄的「隔千里兮共明月」,蘇軾的「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等都是詠月懷人的千古佳句。後人常用此兩句以寫月夜懷人之情。
唐代開元尚書丞相,詩人 張九齡 《望月懷遠》

3、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
唐·王維《山居秋暝》。兩句大意是:空中的明月,透過亭亭如蓋的青松,把它的銀輝篩落到地下,清冽的山泉在山石上流瀉,映著月色閃閃發光,如鳴琴般淙淙作響。寫出一種清幽明凈的自然美,那月下的青松和石上的清泉,正是詩人所追求的理想境界。所以詩人在詩的最後說:「隨意春芳歇,王孫自可留」,表現了他要遠離官場,久留此境的心願。這兩句詩寫景如畫,看來卻似隨手拈來,毫不費力,充分顯示出王維爐火純青的藝術功力。
唐代詩人 王維 《山居秋暝》

熱點內容
古代勵志的名言 發布:2021-03-16 21:50:46 瀏覽:209
形容兒孫繞膝的詩句 發布:2021-03-16 21:49:35 瀏覽:878
席慕蓉賞析印記 發布:2021-03-16 21:48:26 瀏覽:311
權力很大含有手的成語 發布:2021-03-16 21:48:22 瀏覽:584
能聽的兒童故事 發布:2021-03-16 21:48:15 瀏覽:285
關於足球的詩歌詞句 發布:2021-03-16 21:47:40 瀏覽:870
拖拉機的古詩 發布:2021-03-16 21:42:53 瀏覽:571
亮甜的詩句 發布:2021-03-16 21:42:00 瀏覽:831
廣東話生日快樂祝福語 發布:2021-03-16 21:38:55 瀏覽:409
噓的短句 發布:2021-03-16 21:38:07 瀏覽: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