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古詩詞句 » 雜詩二首古詩

雜詩二首古詩

發布時間: 2021-02-16 01:50:50

⑴ 陶淵明的《雜詩 其二》

雜詩 其二 陶淵明 (東晉) 白日淪西阿,素月出東嶺。
遙遙萬里輝,盪盪空中景。
風來入房戶,夜中枕席冷。
氣變悟時易,不眠知夕永。
欲言無予和,揮杯勸孤影。 日月擲人去,有志不獲騁。
念此懷悲凄,終曉不能靜。 這是陶淵明《雜詩十二首》的第二首。寫詩人中夜不眠時的情懷,抒發了事業無成的感慨。這首詩先描寫了日月更迭,萬里輝煌的景象作為鋪墊,一句「盪盪空中景」為全詩鋪下了悲涼的感情基調。然後詩人又用了晚風、冷席的意象,寫出了因為天氣的變換覺察出四時更替,更以「天寒」襯托出「心寒」,刻畫了自己「不眠」的凄寒心境。接下來的兩句陶淵明道出了「不眠」的原因,是因為沒有可以陪自己說話喝酒的知己,從而感嘆歲月如梭匆匆而過,空留一個沒有實現大志的自己。詩的結尾把悲傷推向了極致,想到自己坎坷的命途就只能暗自悲凄,到天亮的時候都不能平靜下來。全詩充滿對人生的嘆息。這是陶淵明眾多表現自己鬱郁不得志的詩作中的一首。

⑵ 求龔自珍《已亥雜詩二首》

已亥雜詩 (一)

龔自珍

九州生氣恃風雷, 萬馬齊喑究可哀。

我勸天公重抖擻, 不拘一格降人才。

[注釋]
1.這是《已亥雜詩》中的第二百二十首。九州:中國。
2.生氣:生氣勃勃的局面。
3.恃(shì):依靠。
4.喑(yīn):啞。萬馬齊喑:比喻社會政局毫無生氣。究:終究、畢竟。
5.天公:造物主。重:重新。抖擻:振作精神。
6.降:降生。
[解說]
「萬馬齊喑究可哀」一句,深刻地表現了龔自珍對清朝末年死氣沉沉的社會局面的不滿,因此他熱情地呼喚社會變革,而且認為這種變革越大越好,大得該像驚天動地的春雷一樣。他又認為實行社會變革最重要的因素是人才,所以他熱情地呼喚:天公啊!請你抖擻精神,把各式各樣的人才都賜給我們吧。
--------------------------------------------------------------------------------

《己亥雜詩》(二)

龔自珍

浩盪離愁白日斜,吟鞭東指即天涯。

落紅不是無情物,化做春泥更護花。

〔注釋〕
1.龔自珍:近代傑出文學家。
2.浩盪句:浩盪,廣闊深遠的樣子,也就是浩茫之意。白日斜,夕陽西下的黃昏時分。
3.吟鞭句:吟鞭,即馬鞭;東指,出城門向東;天涯,天邊。本句說當自己出了北京城門,便從此與朝廷隔絕,也就如遠至天涯屯。
4.落紅:落花。

⑶ 雜詩(其二)原文

雜詩二首來
(52人評分) 9.5
朝代:源魏晉
作者:曹丕
原文:
漫漫秋夜長,烈烈北風涼。
展轉不能寐,披衣起彷徨。
彷徨忽已久,白露沾我裳。
俯視清水波,仰看明月光。
天漢回西流,三五正縱橫。
草蟲鳴何悲,孤雁獨南翔。
鬱郁多悲思,綿綿思故鄉。
願飛安得翼,欲濟河無梁。
向風長嘆息,斷絕我中腸。

西北有浮雲,亭亭如車蓋。
惜我時不遇,適與飄風會。
吹我東南行,行行至吳會。
吳會非吾鄉,安能久留滯。
棄置勿復陳,客子常畏人。

收藏
參考翻譯
譯文及注釋
譯文漫漫的秋夜多麼深長,烈烈的北風吹來正涼。躺在床上輾轉不能睡,披衣而起徘徊在前堂。徘徊不定時光忽已▼
參考賞析
鑒賞
用「雜詩」做題名,開始於建安時期。《文選》李善註解釋這一題名說:「雜者,不拘流例,遇物即言,故雲雜也▼
作者介紹
曹丕
曹魏高祖文皇帝曹丕(187年冬-226年6月29日),字子桓,三國時期著名的政治家、文學家,曹魏的開國皇帝
望採納

⑷ 己亥雜詩其二古詩

己亥雜詩 其二
清代: 黃遵憲
亦曾忍死須臾坐,正用此時持事來。今午垂簾春睡起,擁壚拈箸撥寒灰。
望採納!!!

⑸ 曹丕的《雜詩二首(其二)》的翻譯及賞析

一、曹丕的《雜詩二首(其二)》的翻譯:
西北天空有一朵浮雲,聳立無依形狀如車蓋。
可惜浮雲沒遇好時機,恰巧與突起的暴風遇。
暴風吹我飄行到東南,南行來到吳郡會稽郡。
吳會二郡不是我故鄉,如何能夠在此久停留。
拋開憂愁不必說其他,客子身居異鄉畏人欺。

二、附原文如下:
雜詩二首(其二)
魏晉.曹丕

西北有浮雲,亭亭如車蓋。
惜我時不遇,適與飄風會。
吹我東南行,行行至吳會。
吳會非吾鄉,安能久留滯。
棄置勿復陳,客子常畏人。

三、賞析:
用「雜詩」做題名,開始於建安時期。《文選》李善註解釋這一題名說:「雜者,不拘流例,遇物即言,故雲雜也。」也就是說,觸物興感,隨興寓言,總雜不類。所以,題為「雜詩",等於是無題,賦物言情,都是比較自由的。曹丕這兩首雜詩則是抒寫他鄉遊子的情懷。
建安時期風氣之一,是詩人喜作代言體詩。即揣摩客觀人物的情懷代其抒情。曹丕是其中突出一個,如他的《於清河見挽船士新婚與妻別》是代新婚者抒情,《寡婦詩》是代阮璃的遺孀抒情,《代劉勛妻王氏雜詩》是代棄婦抒情。《雜詩二首》也屬於這一類,不過是代遊子抒懷而已。它的高妙在於能真切地抒寫出他鄉遊子的情懷與心境,其中自不妨有作者自身的感受,卻並不限於作者一身,這是與自抒己情的抒情詩不盡相同的。
開篇這六句詩中飽含對命運的哀怨。這哀怨固然來自遊子飄泊之感,然而在這首詩中尤其是來自他鄉難以駐足的怨憤。這就成為下文寫遊子異鄉不安之感的先行之神。詩歌運筆前文能成後文先行之神,便前後關鎖緊密,境界渾融,意濃味足。因此下文落筆便較為輕易了:「吳會非我鄉,安能久留滯「。吳郡、會稽這兩個地方不是我的家鄉,怎麼能長久呆在這里!雖只是一種態度決絕的聲音,這聲音的背後卻不知含有多少怨苦與憤懣。妙在千言萬語已經涌到嘴邊,卻沒有一宗宗傾訴出來,而只化為一句決絕的聲音,表現出極其復雜的感情,饒有餘味。末二句用了同樣的手法:「棄置莫復陳,客子常畏人。」丟開不要說了,作客他鄉是不能不「常畏人」的。遊子駐足他鄉,人地兩生,孤立無援,落腳與謀生都不能不向人乞求,看人眼色。這極為復雜的感受只用「畏人」二字表現出來,有含蘊無窮之感。
異鄉不安之感,也是遊子歌詠的老主題。《詩經·王風·葛藟》說:「謂他人父,亦莫我顧。」「謂他人母,亦莫我有。」「謂他人昆,亦莫我聞。』』寫盡了遊子處他鄉求告無門的境遇。漢樂府《艷歌行》中所寫流宕在他縣的兄弟幾人要算遭遇較好的了,碰到個熱情的女主人還為他們縫補破衣服,但已遭到男主人的猜忌與斜眼,害得他們不得不表白:「語卿且勿眄,水清石自見。」不過曹丕這一首沒有像《詩經》、漢樂府那樣,做某些細節的具體描繪,而是全用高度概括的筆墨,發揮虛筆的妙用。寫得虛了,似乎說得少了,實際上概括得更深廣,啟人想像更多,包蘊的內容更豐富了。虛、實各有其妙用,藝術的辯證法總是如此。

四、作者簡介:
曹魏高祖文皇帝曹丕(187年冬-226年6月29日),字子桓,三國時期著名的政治家、文學家,曹魏的開國皇帝,公元220-226年在位。他在位期間,平定邊患。擊退鮮卑,和匈奴、氐、羌等外夷修好,恢復漢朝在西域的設置。除軍政以外,曹丕自幼好文學,於詩、賦、文學皆有成就,尤擅長於五言詩,與其父曹操和弟曹植,並稱三曹,今存《魏文帝集》二卷。另外,曹丕著有《典論》,當中的《論文》是中國文學史上第一部有系統的文學批評專論作品。去世後廟號高祖(《資治通鑒》作世祖),謚為文皇帝,葬於首陽陵。

⑹ 古詩《雜詩(其二)》翻譯

君自故鄉來,應知故鄉事。
來日綺窗前,寒梅著花未?

朋友你從家鄉來,
應該熟知家鄉事。
來的那天花窗前,
那棵寒梅開花沒?

⑺ 王維 雜詩二首

1 家住孟漳河,門復對孟津口。常制有江南船,寄書家中否?
2 君自故鄉來,應知故鄉事。來日綺窗前,寒梅著花末?
第一首是家中之人想知道在外的親人是否有家書寄到家中,是對在外漂泊的親人的掛念。
第二首詩旅居他鄉的遊子所寫,問老鄉家中的情況,反映遊子的思鄉之情。

⑻ 古詩雜詩(其二)王維含義

譯文:
朋友你從家鄉來,
應該熟知家鄉事。
來的那天花窗前,
那棵寒梅開花回沒?

詩中的答抒情主人公(「我」,不一定是作者),是一個久在異鄉的人,忽然遇上來自故鄉的舊友,首先激起的自然是強烈的鄉思,是急欲了解故鄉風物、人事的心情。開頭兩句,正是以一種不加修飾、接近於生活的自然狀態的形式,傳神地表達了「我」的這種感情。「故鄉」一詞迭見,正表現出鄉思之殷;「應知」雲雲,跡近嚕

⑼ 雜詩其二

譯文
太陽從西山落下,白月從東嶺升起。 月亮遙遙萬里,放射著清輝,浩盪的夜空被照耀得十分明亮。 風吹入戶,在夜間枕席生涼。 氣候變化了,因此領悟到季節也變了,睡不著覺,才了解到夜是如此之長。 我要傾吐心中的愁思,卻沒有人應和,只好一個人舉杯和自己的影子對酌。 時光飛快流逝,我空有壯志卻不能得到伸展。 想起這件事滿懷悲凄,心裡通宵不能平靜。
作品鑒賞

陶淵明的詩歌,往往能揭示出一種深刻的人生體驗。這種體驗,是對生命本身之深刻省察。對於人類生活來說,其意義乃是長青的。《雜詩十二首》的第二首《雜詩·白日淪西阿》與第五首《雜詩·憶我少壯時》,所寫光陰流逝、自己對生命已感到有限,而志業無成、生命之價值尚未能實現之憂患意識,就具有此種意義。
「白日淪西阿,素月出東嶺。遙遙萬里輝,盪盪空中景。」阿者,山丘。素者,白也。盪盪者,廣大貌。景通影,輝與景,皆指月光。起筆四句,展現開一幅無限廓大光明之境界。日落月出,晝去夜來,正是光陰流逝。西阿東嶺,萬里空中,極寫四方上下。往古來今謂之宙,四方上下謂之宇。此一幅境界,即為一宇宙。而盪盪輝景,光明澄澈,此幅廓大光明之境界,實為淵明襟懷之體現。由此四句詩,亦可見淵明筆力之巨。日落月出,並為下文「日月擲人去」之悲慨,設下一伏筆。西阿不曰西山,素月不曰明月,取其古樸素淡。不妨比較李白的《關山月》:「明月出天山,蒼茫雲海間。長風幾萬里,吹度玉門關。」雖然境界相似,風格則是唐音。那「明月」二字,便換不得「素月」。「風來入房戶,中夜枕席冷。氣變悟時易,不眠知夕永。」上四句,乃是從晝去夜來之一特定時分,來暗示「日月擲人去」之意,此四句,則是從夏去秋來之一特定時節,暗示此意,深化此意。夜半涼風吹進窗戶,枕席已是寒意可感。因氣候之變易,遂領悟到季節之改移。以不能夠成眠,才體認到黑夜之漫長。種種敏銳感覺,皆暗示著詩人之一種深深悲懷。「欲言無予和,揮杯勸孤影。」和念去聲,此指交談。揮杯,搖動酒杯。孤影,即月光下自己之身影。這兩句意謂:欲將悲懷傾訴出來,可是無人與我交談。只有揮杯勸影,自勸進酒而已。借酒澆愁,孤獨寂寞,皆意在言外。李白《月下獨酌》:「花間一壺酒,獨酌無相親。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大約即是從陶詩化出。不過,陶詩澹盪而深沉,李詩飄逸而豪放(詩長不具引),風味不同。「日月擲人去,有志不獲騁。」此二句,直抒悲懷,為全詩之核心。光陰流逝不舍晝夜,並不為人停息片刻,生命漸漸感到有限,有志卻得不到施展。此題第五首雲:「憶我少壯時,無樂自欣豫。猛志逸四海,騫翮思遠翥。」《飲酒·少年罕人事》雲:「少年罕人事,游好在六經。」可見淵明平生志事,在於兼濟天下,其根源乃是傳統文化。志,乃是志士仁人之生命。生命之價值不能夠實現,此實為古往今來志士仁人所共喻之悲慨。詩中擲之一字,騁之一字,皆極具力度感。唯騁字,能見出志向之遠大;唯擲字,能寫出日月之飛逝。日月擲人去愈迅速,則有志不獲騁之悲慨,愈加沉痛迫切。「念此懷悲凄,終曉不能靜。」終曉,謂從夜間直到天亮。念及有志而不獲騁,不禁滿懷蒼涼悲慨,心情徹夜不能平靜。上言中夜枕席冷,又言不眠知夜永,此言終曉不能靜,志士悲懷,深沉激烈,一篇之中,三致意焉。一結蒼涼無盡。
淵明此詩,將素月輝景盪盪萬里之奇境,與日月擲人有志未騁之悲慨,打成一片。素月萬里之境界,實為淵明襟懷之呈露。有志未騁之悲慨,亦是心靈中之一境界。所以詩的全幅境界,自然融為一境。詩中光風霽月般的志士襟懷,光陰流逝志業未成、生命價值未能實現之憂患意識,其陶冶人類心靈,感召、激勵人類心靈之意義,乃是長青的,不會過時的。淵明此詩深受古往今來眾多讀者之喜愛,根源即在於此。
以上回答你滿意么?

⑽ 雜詩兩首(其二) 曹丕譯文

西北有浮雲,亭亭如車蓋。
惜哉時不遇,適與飄風會。
吹我東南行,行行至吳回會。
吳會非答我鄉,安得久留滯?
棄置勿復陳,客子常畏人。

譯:西北有遊子,若浮雲般飄忽無依。可憐生不逢時,生逢亂世,恰與暴風相會。暴風吹著我向東南行進,行至吳會之地。吳會之地並非我的故鄉,怎能久久的停留?還是放下心頭的思念不說了吧,遠遊客子常常是害怕遇見別人(問起他故鄉)的。

熱點內容
古代勵志的名言 發布:2021-03-16 21:50:46 瀏覽:209
形容兒孫繞膝的詩句 發布:2021-03-16 21:49:35 瀏覽:878
席慕蓉賞析印記 發布:2021-03-16 21:48:26 瀏覽:311
權力很大含有手的成語 發布:2021-03-16 21:48:22 瀏覽:584
能聽的兒童故事 發布:2021-03-16 21:48:15 瀏覽:285
關於足球的詩歌詞句 發布:2021-03-16 21:47:40 瀏覽:870
拖拉機的古詩 發布:2021-03-16 21:42:53 瀏覽:571
亮甜的詩句 發布:2021-03-16 21:42:00 瀏覽:831
廣東話生日快樂祝福語 發布:2021-03-16 21:38:55 瀏覽:409
噓的短句 發布:2021-03-16 21:38:07 瀏覽: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