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古詩詞句 » 教育孩子詩句

教育孩子詩句

發布時間: 2021-02-12 10:54:32

㈠ 教育孩子的詩句

志當存高遠。」(諸葛亮)

「志不強者智不達。」(墨翟)

「諺雲:世界無難事,只畏有心人。有心之人,即立志之堅者也,志堅則不畏事之不成。」(任弼時)

「一個人追求的目標越高,他的才力就發展得越快,對社會就越有益;我確信這也是一個真理。」(高爾基)

「立志、工作、成功是人類活動的三大要素。立志是事業的大門,工作是登堂入室的旅程,這旅程的盡頭就有成功在等著,來慶祝你的努力結果……」(巴斯德)

「拋棄時間的人,時間也拋棄他。」(莎士比亞)

「光景不待人,須叟發成絲。」(李白)

「最浪費不起的是時間。」(丁肇中)

「我以為世間最可寶貴的就是『今』,最易喪失的也是『今』。因為它最容易喪失,所以更覺得它寶貴。」(李大釗)

「盛年不重來,一日難再晨,及時當勉勵,歲月不待人。」(陶淵明)

「真正美麗的人是不多施脂粉,不亂穿衣服的。」(老舍)

「樸素是美的必要條件。」(列夫·托爾斯泰)

「真正的美,是美在它本身能顯出奕奕的神采,愛好時髦是一種不良的風尚,因為她的容貌是不因她愛好時髦而改變的……」(盧梭)

「人的美並不等於外貌、衣服和發式,而在他的心。要是人沒有內心的美,我們常常會厭惡他漂亮的外表。」(奧斯特洛夫斯基)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傅玄)

「人世間最美的東西,莫過於有幾個頭腦和心地都很嚴正的朋友。」(愛因斯坦)

「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莊子)

「即使一個人天分再高,如果他不艱苦操勞,他不僅不會做出偉大的事業,就是平凡的成績也不可能做到。」(柴可夫斯基)

「千里之行,始於足下。」(老子)

㈡ 杜甫的教育孩子的詩有哪些

1、《江南逢李龜年》

唐朝 杜甫

岐王宅里尋常見,崔九堂前幾度聞。

正是江南好風景內,落花時節又容逢君。

2、《八陣圖》

唐朝 杜甫

功蓋三分國,名成八陣圖。

江流石不轉,遺恨失吞吳。

3《蜀相 》

唐朝 杜甫

丞相祠堂何處尋,錦官城外柏森森。

映階碧草自春色,隔葉黃鸝空好音。

三顧頻煩天下計,兩朝開濟老臣心。

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

4、《客至》

唐朝 杜甫

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見群鷗日日來。

花徑不曾緣客掃,蓬門今始為君開。

盤飧市遠無兼味,樽酒家貧只舊醅。

肯與鄰翁相對飲,隔籬呼取盡餘杯。

5、〈野望》

唐朝 杜甫

西山白雪三城戍,南浦清江萬里橋。

海內風塵諸弟隔,天涯涕淚一身遙。

惟將遲暮供多病,未有涓埃答聖朝。

跨馬出郊時極目,不堪人事日蕭條!

㈢ 教育孩子的詩

詩詞:覓句知新律,攤書解滿床。試吟青玉案,莫羨紫羅囊,假日從時飲,明年共我長。應須飽經術,已似愛文章。十五男兒志,三千弟子行。曾參與游夏,達者得升堂。直譯:你最近已經懂得按律寫詩,也會攤開書本坐在桌前看書了。你應該吟誦像張衡《四愁詩》那樣的古詩,而不要羨慕謝玄玩香囊一類的嬉戲。只有休假的日子才能偶爾飲一次酒,明年你就長得和我一般高了。你還應該飽學經術,似乎也已經酷愛讀寫文章了。十五歲,正是男兒志於學的時候,在孔子三千弟子年輕輩的學生中,只有像曾參、子夏、子游這樣學得通達的人,才能登堂入室;分析:這是杜甫寫給最喜歡的次子宗武的詩。詩中包含著杜甫對孩子的無限期望。他看到宗武學習作詩,在興奮之餘,叮囑孩子學習要專心,不要玩物喪志,生活要有節律,更重要的,應當勤學儒家經典著作,要以曾參那樣的先賢為楷模,持之以恆。

㈣ 關於「教育孩子」的詩句有哪些

1、宗武生日

唐代:杜甫

詩是吾家事,人傳世上情。

熟精文選理,休覓綵衣輕。

凋瘵筵初秩,欹斜坐不成。

流霞分片片,涓滴就徐傾。

譯文

詩是我家祖輩相傳的事業,而人們以為這只是世間尋常的父子情。你要熟精《文選》,以紹家學,不要效仿老菜子年老還以綵衣娛親。病中為你的生日開筵,側著身子斜靠在椅子上,慢慢倒酒以細飲。

2、陳萬年教子

兩漢:班固 撰

陳萬年乃朝中重臣也,嘗病,召子咸教戒於床下。語至三更,咸睡,頭觸屏風。萬年大怒,欲杖之,曰:「乃公戒汝,汝反睡,不聽吾言,何也?」咸叩頭謝曰:「具曉所言,大要教咸諂也。」萬年乃不復言。

譯文

陳萬年是朝中顯赫的大官,有一次陳萬年病了,把兒子陳咸叫來跪在床邊訓話。一直說到半夜,陳咸打了瞌睡,頭碰到了屏風。陳萬年很生氣,想要拿棍子打他,說:「我作為父親教育你,你反而打瞌睡,不聽我的話,這是什麼道理?」

陳咸趕忙跪下叩頭認錯,說:「我完全明白您所說的話,主要的意思是教我要對上司要奉承拍馬屁罷了!」陳萬年沒有再說話。

3、冬夜讀書示子聿

宋代:陸游

古人學問無遺力,少壯工夫老始成。

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

譯文

古人做學問是不遺餘力的,往往要到老年才取得成就。從書本上得來的知識,畢竟是不夠完善的。如果想要深入理解其中的道理,必須要親自實踐才行。

4、責子

魏晉:陶淵明

白發被兩鬢,肌膚不復實。

雖有五男兒,總不好紙筆。

阿舒已二八,懶惰故無匹。

阿宣行志學,而不愛文術。

雍端年十三,不識六與七。

通子垂九齡,但覓梨與栗。

天運苟如此,且進杯中物。

譯文

白發覆垂在兩鬢,我身已不再結實。身邊雖有五男兒,總不喜歡紙與筆。阿舒已經十六歲,懶惰無人能相比。阿宣快到十五歲,也是無心去學習。阿雍阿端年十三,竟然不識六與七。通兒年齡近九歲,只知尋找梨與栗。天命如果真如此,姑且飲酒莫論理。

5、題弟侄書堂

唐代:杜荀鶴

何事居窮道不窮,亂時還與靜時同。

家山雖在干戈地,弟侄常修禮樂風。

窗竹影搖書案上,野泉聲入硯池中。

少年辛苦終身事,莫向光陰惰寸功。

譯文

雖然住的屋子簡陋但知識卻沒有變少,我還是與往常一樣,盡管外面已經戰亂紛紛。故鄉雖然在打仗,可是弟侄還在接受儒家思想的教化。窗外竹子的影子還在書桌上搖擺,硯台中的墨汁好像發出了野外泉水的叮咚聲。

年輕時候的努力是有益終身的大事,對著匆匆逝去的光陰,不要絲毫放鬆自己的努力。

5、

㈤ 教育孩子的古詩

誡子詩

漢·東方朔

明者處世,莫尚於中。

優哉游哉,於道相從。

首陽版為拙,柳下為工。

飽食安步,以仕權代農。

依隱玩世,詭時不逢。

才盡身危,好名得華。

有群累生,孤貴失和。

遺余不匱,自盡無多。

聖人之道,一龍一蛇。

形見神藏,與物變化。

隨時之宜,無有常家。

賞析:東方朔的《誡子詩》是把自己對人生的態度告訴孩子,希望孩子懂得「與物變化」,「合於世宜」,做一個隱於朝廷,而不是隱於山林的隱士(這種隱士被稱為「仕隱」)。

㈥ 贊美教育的詩句和名言

1、一個人的價值,應該看他貢獻什麼,而不應當看他取得什麼。——愛因斯坦

2、教師與畫家不同的是他要創造真善美的活人。

3、學者必求師,從師不可不謹也。

4、有人把教師比喻成蠟燭,照亮了別人燃燒了自己。我認為只有此時,我們才真正擁有了一切。

5、太陽底下最光輝的職業,人類靈魂的工程師。

6、片言之賜,皆我師也。

7、您的工作在今朝,卻建設著祖國的明天;您的教學在課堂,成就卻是在祖國的四面八方。

8、能得到家長和孩子的尊敬和喜愛,這是教師的價值所在。

9、人的一生可能燃燒也可能腐朽,我不能腐朽,我願意燃燒起來!——奧斯特洛夫斯基

10、在我們從幼稚走向成熟,從愚昧走向文明的路上,您用生命的火炬,為我們開道。

11、老師,感謝您用自己的生命之光,照亮了我人生的旅途

12、學貴得師,亦貴得友。

13、老師,我們身上散發的智慧之光,永遠閃爍著您親手點燃的火花。

14、無貴無賤,無長無少,道之所存,師之所存也。

15、老師,人說您在培育祖國的棟梁,不如說您就是祖國的棟梁,正是您,支撐起我們一代人的脊樑。

16、人非生而知之,孰能無惑?惑而不從師,其為惑也,終不解矣。

17、天荒地老,教師的童心不泯。

18、老老實實做人,認認真真教書。

19、園丁,崇高的稱號,祝您桃李滿天下,春暉遍四方。

20、教師的工作是激發孩子對人生無限的好奇心。

望採納謝謝!

㈦ 老師教育孩子常用詩句

1 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
2 莫等閑,白了少年頭,空悲切!
3 百川東到海,何時復西歸?

㈧ 教孩子說話的詩句

一.必須選擇那些能夠為兒童樂於接受,容易為他們理解的詩篇。在這方面,我們可以學習黃遵憲的曾祖母 的教育經驗。相傳近代卓越的愛國詩人黃遵憲自三歲開始就由曾祖母撫養。黃遵憲的曾祖母出身知識分子家庭 ,酷愛民間文學,尤其喜歡聽當時流行的彈詞。她在黃遵憲剛剛學會說話時就開始用兒歌對黃遵憲進行啟蒙。 「月光光,秀才娘,騎白馬,過蓮塘。蓮塘背,種韭菜,韭菜花,結親家。親家門前一口塘。放個鯉魚八尺長 。」這樣格調明快,輕松而又富有想像力、充滿生活情趣的兒歌,給童年黃遵憲留下了深刻影響。對啟發他的 智力,陶冶他的情操都有積極作用。黃遵憲的父親是一位在當時頗有名氣的詩人,他不但以自己詩人氣質和性 格給幼年黃遵憲以「潤物細無聲」的影響,而且特別注意用詩歌啟發孩子的智慧。他有意選擇與搜集像《千家 詩》那樣的琅琅上口而又通俗易懂的詩讓兒子學習和背誦。在曾祖母和父親的啟蒙教育下,黃遵憲很小就酷愛 詩歌。他在十歲那年,塾師以詩句「一路春鳩啼落花」與「一覽眾山小」為題讓學生作詩,黃遵憲即寫下「春 從何處去?鳩亦盡情啼」以及「天下猶為小,何論眼底山」這樣令當時家鄉一帶名士們有口皆碑的詩句。
二.必須選擇內容健康, 能夠促進兒童身心健康成長的詩篇進行啟蒙。清代的鄭板橋為了對兒子進行啟蒙 教育,曾經特意為兒子抄錄了一些思想進步、內容健康的民謠,用做教材。例如:
「二月賣新絲,五月糶新谷;醫得眼前瘡,剜卻心頭肉。」
「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
「昨日入城市,歸來淚滿巾;遍身羅綺者,不是養蠶人。」
「九九八十一,窮漢受罪畢;才得放腳眠,蚊蟲葛蚤出。」
鄭板橋抄錄這些具有人民性的民謠用以教育子女,目的是讓兒子了解民眾疾苦,自小培養關心群眾改造社 會的報國之志,懂得怎樣做人。
宋代王安石常常用抄詩的形式,規勸子弟奮發努力。他的弟弟王安國小時喜歡騎馬擊劍,不愛讀書,王安石多次勸他珍惜年華,可是他依然成天游盪,無心學業。因此,王安石就抄錄了一首前人所作《時光》詩,貼 在弟弟的書房裡。詩中寫道:
江無回頭浪,人無再少年。
年華若虛度,老來恨不淺。
時光容易逝,歲月莫消遣。
碌碌而無為,生命不值錢。
王安國看了這首詩,痛悔自己過去虛度年華,碌碌無為,決心從此振奮起精神,使生命更有意義。在 哥哥王安石的鼓勵與幫助下,他一心寒窗苦讀,終於中了進士,受到朝廷重用。
還有一次,王安石為了鼓勵外孫勤奮學習,就在外孫的書案上抄寫了兩句樂府歌辭:「少壯不努力,老大 徒傷悲!」王安石的外孫看了這兩句詩,從此抓緊時間學習,學問大進,後來成為一個博學多才的人。
另一種詩教形式是師長親自為子女創作「教育詩」,這種形式較選用前人詩作更具有針對性和靈活性。相 傳大詩人陸游就經常使用這種方式,對子女進行教育。翻開陸游的詩集,在他留下的九千多首詩中,大約有一 百多首都是寫給孩子的。為了教育孩子認真讀書,繼承他的詩風,當他看到七歲的兒子創作了一首詩時,欣喜 地寫詩對兒子進行鼓勵:
喜見吾家玉雪兒,
今朝竹馬繞廊嬉;
也知笠澤家風在,
七歲能吟病起詩。
為了向孩子們介紹自己的學習經驗,傳授學習方法,陸游用詩告訴孩子們:「通經本訓詁,講字極聲形。 」「文能換骨余無法,學但窮源自不疑。」為了教育兒子明確學習目的,告訴他們讀書不是為了作官,而是為 了救國救民,他寫道:「萬鍾一品不足論,時來出乎蘇元元。」他特別注意用詩教陶冶孩子性格,使他們形成 良好的思想品德。他告訴孩子,一定要學以致用,身體力行:「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古人 學問無遺力,少壯功夫老始成。」「書生事業期千載,得喪從來未易評」。有一次,當他的兒子子@①向他請 教作詩方法時,他特意創作一首《示子@①》的教育詩,總結了自己學詩的體會。詩中講到他開始學詩,只注 意技巧和辭藻,走過一段彎路。直到中年以後才漸漸窺見到廣闊的意境,有了深刻體會。他明確地指示兒子: 「汝果欲學詩,工夫在詩外。」意思是說:你果真要學習寫詩,應該首先在詩歌以外,書本以外多下功夫。這 是大詩人陸游留給後代的至理名言。
陸游還經常教誨孩子要保持和發揚陸家的優良家風:「汝曹切勿墜家風。」在他的詩里,多次把他的家風 內容向子孫交代,還希望能為諸孫作出榜樣:「夙夜常相勉,諸孫待典型。」
尤為可貴的是,陸游一生堅持不懈地用愛國思想教育子孫後代,直到病危還寫下一首《示兒詩》:「死去 原知萬事空,但悲不見九州同。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七百年後的今天,當我們重讀這首《示 兒詩》時,仍然為詩人的偉大愛國思想所感動,可以想見,它對於陸遊子女的教育是何等深刻了。

㈨ 求一些關於父母對孩子的早期教育的古詩文句

人生小幼,精神專利,長成已後,思慮散逸;固須早教,勿失機也。 北朝·北齊·顏之推《顏氏家訓·勉學》專利:集中,散逸:分散。這是顏之推強調早期教育的重要。 ●教婦初來,教兒嬰孩。 北朝·北齊·顏之推《顏氏家訓·教子》要教導媳婦最好在初入門,要教好兒子最好在孩提時。 ●天下之本在家。 漢·荀悅《申鑒·政體》天下的根基在於家庭。 ●愛其子,擇師而教之。 唐·韓愈《師說》如果愛護自己的孩子,那就要選擇老師來教育他。 ●人生百年,立於幼學。 清·梁啟超《論幼學》人生百年,建樹立足在於幼年所受的教育。 ●父善教子者,教於孩提。 宋·林逋《省心錄》孩提:幼兒。善於教育兒女的人,必須從小做起。 ●強國之基在養蒙,兒童智慧須開爽,方能凌駕於人上。 清·林紓《閩中新樂府》養蒙:教育、啟蒙。 ●少成若天性,習慣之為常。 《大戴禮記·保傅》年輕時養成的習性如天然生成的一樣,一旦成為習慣就不易改變了。這里指出抓年輕時的教育對於後來的成長極為重要。 ●人材之成,自兒童起。 清·陳宏謀《序》起:開始 ●居身務其儉朴,教子要有義方. 清·朱柏廬《治家格言》居身:對自身生活行為的操守。義方:道義和思想行為的一定標准。 ●愛子教之以義方。 《左傳·隱公三年》慈愛子女,要教育他們行事應遵守的規矩法度。 ●愛其子而不教,猶為不愛也。 明·方孝孺《行善戒》猶:仍然。意指疼愛兒女但不能忽視教育。 ●父母之愛子,則為之計深遠。 《戰國策·趙策》父母愛子女,就得替子女作長遠的打算。 ●愛之不以道,適所以害之也。 《資治通鑒》道:道義,正道。適:正是。不從道義上愛護一個人,正是害了他。 ●君子之於子,愛之而勿面,使之而勿貌,導之以道而勿強。 《荀子·大略》君子對於自己的子女,喜愛他們而不表現在臉上,使喚他們而不優以辭色,用道理誘導他們而不強制壓服。 ●賢人智士之於子孫也,厲之以志,弗厲以詐;勸之以正,弗勸以詐;示之以儉,弗示以奢;貽之以言,弗貽以財。 漢·王符《潛夫論·遏利》賢明的人和有識之士教育子孫,總是勉勵他們立志,而不是教以花言巧語;勸導他們正直,而不是從事奸詐;示範他們儉約,而不是示範以奢侈;贈送他們以訓誡,而不是贈送以財產。 ●童蒙無先入之雜,以正導之而無不順受棗故養正當於蒙。 明·王延相《雅述·上篇》 蒙:無知。童蒙,指兒童無知的時期。 ●今教童子棗則宜誘之歌詩以發其意志,導之習禮以肅其威儀,諷之讀書以開其知覺。 明·王守仁《訓蒙大意》諷:勸告。 ●今教童子,必使其趨向鼓舞,中心喜悅,則其進自不能已。 明·王守仁《訓蒙大意》不能已:不會停止。 ●教子工夫,第一在齊家,第二在擇師。 明·陸世儀《思辨錄輯要》卷十齊:整治。 ●子弟童稚之年,父母師傅賢者,異日多賢;寬者,多至不肖。 清·張履祥《訓子語》童稚:年幼時期。異日:日後。 ●至樂無如讀書,至安無如教子。 《史曲·願體集》至:最。 ●愛之必以其道。 清·鄭燮《濰縣署中與舍弟墨第二書》愛惜子女必須講究方法。 ●內無賢父兄,外無嚴師友,而能有成者少矣。 宋·朱熹《宋名臣言行錄》成:成才。要想成就功業,必須家裡有好的父兄,外有嚴格的師友。 ●教子須是以身率先。 明·陸世儀《思辨錄輯要》卷十教導兒子必須自己帶頭去做。 ●人各欲善其子,而不知自修,惑矣! 清·張履祥《願學記》人們都想教好子女,但不懂得從我做起,這真大惑不解了。 ●子弟教不率從,必是教之不盡其道,為父兄師長者,但當反求諸已,未可全責子弟也。 清·張履祥《備忘一》率從:服從。反求諸己:自己要反思。 ●母欺子,子而不信其母,非以成教也。 《韓非子·外儲說》做母親的欺騙兒子,做兒子的不相信自己的母親,這樣的家教還成什麼樣子。 ●父母威嚴而有慈,則子女畏慎而生孝矣。 北朝·北齊·顏之推《顏氏家訓·教子》威嚴:既有使人敬畏的氣魄而又嚴格要求。慈:仁愛。畏慎:敬畏而謹慎。 ●人以孝悌忠信是教,家惟禮義廉恥是尚。 清·西周生《醒世姻緣傳》第23回為人應教以孝悌忠信的道理,治家應崇尚禮義廉恥的風氣。 ●賢母使子賢也。 漢·韓嬰《韓詩外傳》卷九 賢良的母親會教育孩子學好。 ●子孫若賢,不待多富;若其不賢,則多以征怨。 漢·王符《潛夫論·遏利》子孫如果是有才德的,不須財富多;如果他們沒有才德,財富多了反而會招來怨恨。 ●有偏寵者,雖欲以厚之,更所以禍之。 北朝·北齊·顏之推《顏氏家訓·教子》如果對子女偏頗寵愛,看來雖是優待他們,實際上是更危害他們。 ●無葯可延卿相壽,有錢難買子孫賢。 元·〈冤家債主·梆子》延:延長。卿:古代君對臣、長輩對晚輩的稱謂,朋友、夫婦也以「卿」為愛稱。賢:德行好,也指多才。 ●父否母然,子無適從。 宋·宋祁《雜說》 否:不是這樣。然:是這樣。意即在教育子女上,父母的意見不一致,那麼子女就無適從,教育效果就很差。 ●慈母有敗子,小不忍也。 漢·桓寬《鹽鐵論·周秦》仁慈的母親出了敗家子,原因是從小就不忍嚴加管教。 ●愛之太殷恩,憂之太勤棗雖曰愛之,其實害之;雖曰憂之,其實讎之。 唐·柳宗元《種樹郭橐駝傳》寵愛得太過分,操心得太多,棗雖說是愛護它,其實是傷害它;雖說是操心它,其實是恨它。 ●寵子未有不驕,驕子沒有不敗。 清·吳楚材、吳調侯《注》對子女的寵愛和驕縱正是害了他們。 ●禍不出所憎,常出所愛。 漢·傅干《皇後箴》禍患不產生於自己所憎恨的人,而常常產生於自己所寵愛的人。 ●打是疼,罵是愛。 《醒世姻緣注》指有時候的打罵,實際上是疼愛。 ●恨鐵不成鋼。 清·曹雪芹《紅樓夢》第96回借代對所期望的人不爭氣感到焦急不滿。 ●父剛母柔,教養道合。 清·王夫之《周易內傳》父剛:父親剛嚴。母柔:母親寬柔。 ●努笞廢於家,則豎子之過立見。 北朝·北齊·顏之推《顏氏家訓·治家》家中沒有怒責和鞭打,那麼孩子的過錯就出現。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苟不教,性乃遷。教之道,貴以專。 宋·王應麟《三字經》苟不教,性乃遷:如果不加教導,性情就會變化。 ●孔子家兒不知罵,曾子家兒不知怒;所以然者,生而善教也。 《蘇氏家語》孔子家的兒子不挨罵,曾子家的兒子不耍脾氣,這是家庭善於教育的結果。 ●我教子,惟一經。勤有益,勸無功。 宋·王應麟《三字經》我教育兒子的,就靠一本經書。勤奮才有所成就,只知遊玩兒戲是沒有益處的。 ●遺子黃金寶,如何教一經。 《神童詩》留給子孫金銀財寶,不如教他們熟讀經書。 善教·利導 ●視其所以,觀其所由,察其所要,人焉庚哉! 《論語·為政》看看他的動作、行為、觀察他處理經手的事情,細審他的習性和存心,那麼他什麼都顯露出來了。 ●中人以上,可以語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語上也。 《論語·雍也》中等水平以上的人,可以講高深的學問;中等水平以下的人,就不能講過於高深的學問。說明教學要因材施教。 ●善待問者如撞鍾,叩之以小則小鳴。 《禮記·學記》善於回答別人的問題的人,象敲鍾一樣:輕輕地敲就小聲響;重重地敲就大聲響。比喻回答問題要難易適度。 ●使人不由其誠,教人不盡其材。其施之也悖,其求之也佛。 《禮記·學記》悖:背理。佛:通「弗」,不。「佛」,又作「拂」,相逆的意思。 ●君子之所以教者五:有如時雨化之者,有成德者,有達財者,有答問者,有私淑艾者。 《孟子·盡心上》君子的教育方式有五種:有如及時雨

熱點內容
古代勵志的名言 發布:2021-03-16 21:50:46 瀏覽:209
形容兒孫繞膝的詩句 發布:2021-03-16 21:49:35 瀏覽:878
席慕蓉賞析印記 發布:2021-03-16 21:48:26 瀏覽:311
權力很大含有手的成語 發布:2021-03-16 21:48:22 瀏覽:584
能聽的兒童故事 發布:2021-03-16 21:48:15 瀏覽:285
關於足球的詩歌詞句 發布:2021-03-16 21:47:40 瀏覽:870
拖拉機的古詩 發布:2021-03-16 21:42:53 瀏覽:571
亮甜的詩句 發布:2021-03-16 21:42:00 瀏覽:831
廣東話生日快樂祝福語 發布:2021-03-16 21:38:55 瀏覽:409
噓的短句 發布:2021-03-16 21:38:07 瀏覽: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