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妙夜詩詞
① 一首很奇妙的詩
璇璣圖是相傳為前秦時期秦州刺史竇滔之妻蘇惠所做的迴文詩章。又常稱為迴文詩。
蘇惠之夫竇滔因拒不服從軍令被前秦苻堅左遷至甘肅敦煌,竇滔在這段時光中結識了了善於歌舞的小妾趙陽台,並納趙陽台為妾。這令身為原配的蘇惠與趙陽台關系頓時緊張,兩人在竇滔面前相互詆毀,結果是竇滔對蘇惠日漸不滿。在蘇惠21歲時,竇滔獲令鎮守襄陽,從甘肅動身時也將趙陽台帶在身邊,對丈夫攜小妾動身的蘇惠甚為不滿,拒絕與夫君一同前往襄陽。這一舉動使竇滔與蘇惠之間的感情關系落入冰點,隨後竇滔斷絕了與蘇惠的聯系。
不久蘇惠就對與丈夫斷絕往來的事情悔不當初,獨守空房蘇惠將對丈夫的漫長思念之情寄託在自小的愛好——詩詞歌賦上,轉眼間已寫出幾百篇詩章。蘇惠將詩篇進行了絕妙的編排,這就是璇璣圖——以五色絲線在八寸見方的錦緞上綉下了句句回穩的兩百餘首詩詞。璇璣圖無論正讀、反讀、縱橫反復都可以是一篇詩章。堪稱是一篇巧奪天工的名作。
當《璇璣圖》見世時一段時間里並沒有人能夠讀通全篇詩章,對此蘇惠笑答:「詩句章節徘徊宛轉,也依舊是一首詩賦。除了我的家人,誰也不會明白個中三味。」於是蘇惠的家人將《璇璣圖》星夜送至襄陽竇滔手中。看到妻子詩文的竇滔感受到妻子蘇氏的愛意,最終決定將趙陽台送回關中,派出精心修飾的禮車將蘇氏接回襄陽。兩人恩愛如初。
此後璇璣圖被諸多名家解讀,其中唐朝武則天曾專門為蘇惠與《璇璣圖》撰寫序文。宋代才女朱淑真著有《璇璣圖記》,成為堪與武則天所撰序文媲美的研究文章。
圖璣璇文回錦織色五蘭若蕙氏蘇
「大唐則天皇帝武則天,就「玄機圖」著意推求,得詩二百餘首。宋代高僧起宗,將其分解為十圖,得詩三千七百五十二首。前輩一位奇人,苦研一生,撰下《「玄機圖」讀法》一書,說明原圖的字跡分為五色,用以區別三、五、七言詩體,後來傳抄者都用墨書,無法分辨其體,給解讀造成困難。康萬民研究出了一套完整的閱讀方法,分為正讀、反讀、起頭讀、逐步退一字讀、倒數逐步退一字讀、橫讀、斜讀、四角讀、中間輻射讀、角讀、相向讀、相反讀等十二種讀法,可得五言、六言、七言詩四千二百零六首;每一首詩均悱惻幽怨,一往情深,真情流露,令人為之動顏。」
網上找的,應該是你說的那個才女。
② 關於奇特的古詩有哪些
1.復字詩
月缺月圓月高懸,
月暗月明月似盤。
月虧月盈月有信,
月清月淡月中天。
2.同頭同心詩
獨守一方土,
獨耕一畝田。
獨居一斗室,
獨享一朝閑。
3.嵌字詩
【三】語【三】言【三】字經,
【月】圓【月】缺【月】長明。
【桃】紅【桃】綠【桃】含笑,
【花】謝【花】開【花】舞風。
③ 含有奇特想像的詩句
關於想像力的詩詞:
1、夜闌卧聽風吹雨,鐵馬冰河入夢來。 —— 陸游《十一月四日風雨內大作》
2、醉里挑燈看劍,夢回吹角連營 —— 宋 · 辛棄疾《破陣子·為陳同甫賦壯詞以寄之》
3、庄生曉夢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鵑 —— 唐 · 李商隱《錦瑟》
4、初聞征雁已無蟬,百尺樓台水接天。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嬋娟。—容—唐 李商隱 《霜月》
5、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靜夜思》李白
6、玉階生白露,夜久侵羅襪。卻下水晶簾,玲瓏望秋月。 ——《玉階怨》【唐】李白
7、花間一壺酒,獨酌無相親。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飲,影徒隨我身。暫伴月將影,行樂須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亂。醒時同交歡,醉後各分散。——《月下獨酌》【唐】李白
……
④ 李白富含奇幻思想的詩句
夢游天姥吟留別
海客談瀛洲,煙濤微茫信難求。
越人語天姥,雲霞明滅或可睹。回
天姥連天向天橫,答勢拔五嶽掩赤城。
天台一萬八千丈,對此欲倒東南傾。
我欲因之夢吳越,一夜飛度鏡湖月。
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
謝公宿處今尚在,淥水盪漾清猿啼。
腳著謝公屐,身登青雲梯。
半壁見海日,空中聞天雞。
千岩萬轉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暝。
熊咆龍吟殷岩泉,栗深林兮驚層巔。
雲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煙。
列缺霹靂,丘巒崩摧。
洞天石扉,訇然中開。
青冥浩盪不見底,日月照耀金銀台。
霓為衣兮風為馬,雲之君兮紛紛而來下。
虎鼓瑟兮鸞回車,仙之人兮列如麻。
忽魂悸以魄動,恍驚起而長嗟。
惟覺時之枕席,失向來之煙霞。
世間行樂亦如此,古來萬事東流水。
別君去兮何時還?且放白鹿青崖間,須行即騎訪名山。
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
⑤ 含有奇妙的詩詞
《摸魚兒·竹洲西》
年代:宋作者:陳著
竹洲西、有人如玉,南柯一覺歸早。青山綠水亭軒舊,猶有未荒花草。誰信道,又自愛湖光,買屋三間小。都無長好。但鳳躍雄文,蠅書小楷,轉老轉奇妙。
人間世,如許年高是少,浮生惟有閑好。回頭翻訝磻溪叟,輕把一絲拋了。涼新到,記當日天香,露浴如今老。瑤卮壽曉。稱酒到眉間,醺醺醉也,兒女滿前笑。
《金縷曲/賀新郎》
年代:宋作者:蔡士裕
怪得梅開早。被何人、香羅剪就,天工奇巧。茅舍竹籬容不得,移向花堂深悄。別一樣、風流格調。玉質冰姿依然在,算暗中、只欠香頻到。著些子,更奇妙。
有時來伴金尊倒。幾徘徊、認成真後,又還誤了。費盡東君回護力,空把芳心縈繞。竟不解、索他一笑。夜月紗窗黃昏後,為愛花、翻被花情惱。個恩愛,負多少。
《賀新郎·瑞靄籠晴曉》
年代:宋作者:無名氏
瑞靄籠晴曉。正小春時候,和氣十分繚繞。月姊精神還窈窕,甚似星郎年少。同共入、蓬萊仙島。鸞鳳鏗鏗風縹緲,算一雙、兩好真奇妙。天上有,世間少。
橋門名姓掀張了。更那堪、榜下新婚,才名表表。便好相成勤夙夜,莫使脫簪遺笑。且早趁、青春才調。向去功名成就後,到恁時節風流好。勝今日,登科小。
《鵲橋仙·玉葉流芳》
年代:宋作者:無名氏
玉葉流芳,金枝孕秀。那更婺星臨照。果然謫降月宮仙,四葉蓂、留春半後。
雙麟奇妙,傳若速肖。彩戲萱庭右。行膺世寵更軒昂,看存錫、金花鸞誥。
《燭影搖紅·金菊初開》
年代:宋作者:無名氏
金菊初開,玉蟾新滿升天皎。重陽佳致始恢弘,圓鑒亭亭照。上界中央奮矯。桂花鮮、雲收八表。綠枝裊裊。素魄團團,於中奇妙。
細蕊繁英,洞天幽圃知多少。高台深夜最堪觀,得遇圓明了。風動清香盤繞。爛銀霞、交光池沼。一叢霜氣,萬古冰輪,沖和誰曉。
《送旴江吳守以言歸二首》
年代:宋作者:包恢
圓機珠活走盤中,已試權奇妙變通。武庫精嚴鋒莫敵,智囊沉密計難窮。
先聲已早聞風采,後實如新見事功。計日未多功不少,復剛方長轉春風。
《遺任子淵省元六首》
年代:宋作者:員興宗
平生數任李,異質苦同調。飢作一飽營,詞欲四裔照。
蟲魚慎勿箋,皇墳可敷奧。我亦玩世者,畸言期久要。
斯人竟天游,出語仍奇妙。
⑥ 關於大自然奇妙的詩句有哪些一定是詩句
有情芍葯含春淚,無力薔薇卧曉枝。
⑦ 描寫夜晚景色的詩句
《暮江吟》
唐•白居易
一道殘陽鋪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紅。
可憐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作者是唐代著名詩人白居易。這首詩描寫了深秋時候,從日落到夜晚江上的景色。前兩句抓住色彩來描繪日落時江面的瑰麗景色,後兩句抓住事物的特徵,寫出了江邊美麗的月夜景色。這首詩抒發了詩人愉悅的心情和對大自然的熱愛之情。
張若虛《春江花月夜》
張若虛《春江花月夜》
欄目:唐詩鑒賞 作者:情詩網 2004-11-12 7:52:15 瀏覽:83844 相關信息
春江潮水連海平, 海上明月共潮生。
灧灧隨波千萬里, 何處春江無月明。
江流宛轉繞芳甸, 月照花林皆似霰。
空里流霜不覺飛, 汀上白沙看不見。
江天一色無纖塵, 皎皎空中孤月輪。
江畔何人初見月? 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無窮已, 江月年年只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 但見長江送流水。
白雲一片去悠悠, 青楓浦上不勝愁。
誰家今夜扁舟子? 何處相思明月樓?
可憐樓上月徘徊, 應照離人妝鏡台。
玉戶簾中卷不去, 搗衣砧上拂還來。
此時相望不相聞, 願逐月華流照君。
鴻雁長飛光不度, 魚龍潛躍水成文。
昨夜閑潭夢落花, 可憐春半不還家。
江水流春去欲盡, 江潭落月復西斜。
斜月沉沉藏海霧, 碣石瀟湘無限路。
不知乘月幾人歸, 落月搖情滿江樹。
被聞一多先生譽為「詩中的詩,頂峰上的頂峰」(《宮體詩的自贖》)的《春江花月夜》,一千多年來使無數讀者為之傾倒。一生僅留下兩首詩的張若虛,也因這一首詩,「孤篇橫絕,竟為大家」。
詩篇題目就令人心馳神往。春、江、花、月、夜,這五種事物集中體現了人生最動人的良辰美景,構成了誘人探尋的奇妙的藝術境界。
詩人入手擒題,一開篇便就題生發,勾勒出一幅春江月夜的壯麗畫面:江潮連海,月共潮生。這里的「海」是虛指。江潮浩瀚無垠,彷彿和大海連在一起,氣勢宏偉。這時一輪明月隨潮湧生,景象壯觀。一個「生」字,就賦予了明月與潮水以活潑潑的生命。月光閃耀千萬里之遙,哪一處春江不在明月朗照之中!江水曲曲彎彎地繞過花草遍生的春之原野,月色瀉在花樹上,象撒上了一層潔白的雪。詩人真可謂是丹青妙手,輕輕揮灑一筆,便點染出春江月夜中的奇異之「花」。同時,又巧妙地繳足了「春江花月夜」的題面。詩人對月光的觀察極其精微:月光盪滌了世間萬物的五光十色,將大千世界浸染成夢幻一樣的銀輝色。因而「流霜不覺飛」,「白沙看不見」,渾然只有皎潔明亮的月光存在。細膩的筆觸,創造了一個神話般美妙的境界,使春江花月夜顯得格外幽美恬靜。這八句,由大到小,由遠及近,筆墨逐漸凝聚在一輪孤月上了。
清明澄徹的天地宇宙,彷彿使人進入了一個純凈的世界,這就自然地引起了詩人的遐思冥想:「江畔何人初見月?江月何年初照人?」詩人神思飛躍,但又緊緊聯系著人生,探索著人生的哲理與宇宙的奧秘。這種探索,古人也已有之,如曹植《送應氏》:「天地無終極,人命若朝霜」,阮籍《詠懷》:「人生若塵露,天道邈悠悠」等等,但詩的主題多半是感慨宇宙永恆,人生短暫。張若虛在此處卻別開生面,他的思想沒有陷入前人窠臼,而是翻出了新意:「人生代代無窮已,江月年年只相似。」個人的生命是短暫即逝的,而人類的存在則是綿延久長的,因之「代代無窮已」的人生就和「年年只相似」的明月得以共存。這是詩人從大自然的美景中感受到的一種欣慰。詩人雖有對人生短暫的感傷,但並不是頹廢與絕望,而是緣於對人生的追求與熱愛。全詩的基調是「哀而不傷」,使我們得以聆聽到初盛唐時代之音的回響。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見長江送流水」,這是緊承上一句的「只相似」而來的。人生代代相繼,江月年年如此。一輪孤月徘徊中天,象是等待著什麼人似的,卻又永遠不能如願。月光下,只有大江急流,奔騰遠去。隨著江水的流動,詩篇遂生波瀾,將詩情推向更深遠的境界。江月有恨,流水無情,詩人自然地把筆觸由上半篇的大自然景色轉到了人生圖象,引出下半篇男女相思的離愁別恨。
「白雲」四句總寫在春江花月夜中思婦與遊子的兩地思念之情。「白雲」、「青楓浦」托物寓情。白雲飄忽,象徵「扁舟子」的行蹤不定。「青楓浦」為地名,但「楓」「浦」在詩中又常用為感別的景物、處所。「誰家」「何處」二句互文見義,正因不止一家、一處有離愁別恨,詩人才提出這樣的設問,一種相思,牽出兩地離愁,一往一復,詩情盪漾,曲折有致。
以下「可憐」八句承「何處」句,寫思婦對離人的懷念。然而詩人不直說思婦的悲和淚,而是用「月」來烘托她的懷念之情,悲淚自出。詩篇把「月」擬人化,「徘徊」二字極其傳神:一是浮雲游動,故光影明滅不定;二是月光懷著對思婦的憐憫之情,在樓上徘徊不忍去。它要和思婦作伴,為她解愁,因而把柔和的清輝灑在妝鏡台上、玉戶簾上、搗衣砧上。豈料思婦觸景生情,反而思念尤甚。她想趕走這惱人的月色,可是月色「卷不去」,「拂還來」,真誠地依戀著她。這里「卷」和「拂」兩個痴情的動作,生動地表現出思婦內心的愁悵和迷惘。月光引起的情思在深深地攪擾著她,此時此刻,月色不也照著遠方的愛人嗎?共望月光而無法相知,只好依託明月遙寄相思之情。望長空:鴻雁遠飛,飛不出月的光影,飛也徒勞;看江面,魚兒在深水裡躍動,只是激起陣陣波紋,躍也無用。「尺素在魚腸,寸心憑雁足」。向以傳信為任的魚雁,如今也無法傳遞音訊——該又憑添幾重愁苦!
最後八句寫遊子,詩人用落花、流水、殘月來烘托他的思歸之情。「扁舟子」連做夢也念念歸家——花落幽潭,春光將老,人還遠隔天涯,情何以堪!江水流春,流去的不僅是自然的春天,也是遊子的青春、幸福和憧憬。江潭落月,更襯托出他凄苦的寞寞之情。沉沉的海霧隱遮了落月;碣石、瀟湘,天各一方,道路是多麼遙遠。「沉沉」二字加重地渲染了他的孤寂;「無限路」也就無限地加深了他的鄉思。他思忖:在這美好的春江花月之夜,不知有幾人能乘月歸回自己的家鄉!他那無著無落的離情,伴著殘月之光,灑滿在江邊的樹林之上……
「落月搖情滿江樹」,這結句的「搖情」——不絕如縷的思念之情,將月光之情,遊子之情,詩人之情交織成一片,灑落在江樹上,也灑落在讀者心上,情韻裊裊,搖曳生姿,令人心醉神迷。
《春江花月夜》在思想與藝術上都超越了以前那些單純模山范水的景物詩,「羨宇宙之無窮,哀吾生之須臾」的哲理詩,抒兒女別情離緒的愛情詩。詩人將這些屢見不鮮的傳統題材,注入了新的含義,融詩情、畫意、哲理為一體,憑借對春江花月夜的描繪,盡情贊嘆大自然的奇麗景色,謳歌人間純潔的愛情,把對遊子思婦的同情心擴大開來,與對人生哲理的追求、對宇宙奧秘的探索結合起來,從而匯成一種情、景、理水乳交溶的幽美而邈遠的意境。詩人將深邃美麗的藝術世界特意隱藏在惝恍迷離的藝術氛圍之中,整首詩篇彷彿籠罩在一片空靈而迷茫的月色里,吸引著讀者去探尋其中美的真諦。
全詩緊扣春、江、花、月、夜的背景來寫,而又以月為主體。「月」是詩中情景兼融之物,它跳動著詩人的脈搏,在全詩中猶如一條生命紐帶,通貫上下,觸處生神,詩情隨著月輪的生落而起伏曲折。月在一夜之間經歷了升起——高懸——西斜——落下的過程。在月的照耀下,江水、沙灘、天空、原野、楓樹、花林、飛霜、白去、扁舟、高樓、鏡台、砧石、長飛的鴻雁、潛躍的魚龍,不眠的思婦以及漂泊的遊子,組成了完整的詩歌形象,展現出一幅充滿人生哲理與生活情趣的畫卷。這幅畫卷在色調上是以淡寓濃,雖用水墨勾勒點染,但「墨分五彩」,從黑白相輔、虛實相生中顯出絢爛多彩的藝術效果,宛如一幅淡雅的中國水墨畫,體現出春江花月夜清幽的意境美。
詩的韻律節奏也饒有特色。詩人灌注在詩中的感情旋律極其悲慨激盪,但那旋律既不是哀絲豪竹,也不是急管繁弦,而是象小提琴奏出的小夜曲或夢幻曲,含蘊,雋永。詩的內在感情是那樣熱烈、深沉,看來卻是自然的、平和的,猶如脈搏跳動那樣有規律,有節奏,而詩的韻律也相應地揚抑迴旋。全詩共三十六句,四句一換韻,共換九韻。又平聲庚韻起首,中間為仄聲霰韻、平聲真韻、仄聲紙韻、平聲尤韻、灰韻、文韻、麻韻,最後以仄聲遇韻結束。詩人把陽轍韻與陰轍韻交互雜沓,高低音相間,依次為洪亮級(庚、霰、真)——細微極(紙)——柔和級(尤、灰)——洪亮級(文、麻)——細微級(遇)。全詩隨著韻腳的轉換變化,平仄的交錯運用,一唱三嘆,前呼後應,既回環反復,又層出不窮,音樂節奏感強烈而優美。這種語音與韻味的變化,又是切合著詩情的起伏,可謂聲情與文情絲絲入扣,宛轉諧美。
《春江花月夜》是樂府《清商曲辭·吳聲歌曲》舊題。創制者是誰,說法不一。或說「未詳所起」;或說陳後主所作;或說隋煬帝所作。今據郭茂倩《樂府詩集》所錄,除張若虛這一首外,尚有隋煬帝二首,諸葛穎一首,張子容二首,溫庭筠一首。它們或顯得格局狹小,或顯得脂粉氣過濃,遠不及張若虛此篇。這一舊題,到了張若虛手裡,突發異彩,獲得了不朽的藝術生命。時至今日,人們甚至不再去考索舊題的原始創制者究竟是誰,而把《春江花月夜》這一詩題的真正創制權歸之於張若虛了。
⑧ 有哪些特別感人的古詩詞
1 .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柳永《鳳棲梧》
2 .死生契闊,與子成悅.執子之手,與子偕老.-佚名《詩經邶風擊鼓》
3 .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秦觀《鵲橋仙》
4 .相思相見知何日?此時此夜難為情.-李白《三五七言》
5 .有美人兮,見之不忘,一日不見兮,思之如狂.-佚名《鳳求凰琴歌》
6 .這次我離開你,是風,是雨,是夜晚;你笑了笑,我擺一擺手,一條寂寞的路便展向兩頭了.-鄭愁予《賦別》
7 .入我相思門,知我相思苦,長相思兮長相憶,短相思兮無窮極.-李白《三五七言》
8 .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元稹《離思五首其四》
9 .君若揚路塵,妾若濁水泥,浮沈各異勢,會合何時諧?-曹植《明月上高樓》
10. 凄涼別後兩應同,最是不勝清怨月明中.-納蘭性德《虞美人》
11. 還君明珠雙淚垂,恨不相逢未嫁時.-張籍《節婦吟》
12 .如何讓你遇見我,在我最美麗的時刻.為這,我已在佛前求了五百年,求他讓我們結一段塵緣.-席慕蓉《一棵開花的樹》
13 .嗟余隻影系人間,如何同生不同死?-陳衡恪《題春綺遺像》
14 .相思樹底說相思,思郎恨郎郎不知.-梁啟超《台灣竹枝詞》
15 .自君之出矣,明鏡暗不治.思君如流水,何有窮已時.-徐幹《室思》
16. 相見爭如不見,有情何似無情.-司馬光《西江月》
17. 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龔自珍《己亥雜詩》
18 .天不老,情難絕.心似雙絲網,中有千千結.-張先《千秋歲》
19. 似此星辰非昨夜,為誰風露立中宵.-黃景仁《綺懷詩二首其一》
20. 直道相思了無益,未妨惆悵是清狂.-李商隱《無題六首其三》
⑨ 與夜有關的詩詞
很多啊,當然最好的我認為是春江花月夜,全詩雖然沒有強調夜,可多半是夜景:
春江潮水連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灧灧隨波千萬里,何處春江無月明。
江流宛轉繞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空里流霜不覺飛,汀上白沙看不見。
江天一色無纖塵,皎皎空中孤月輪。江畔何人初見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無窮已,江月年年只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見長江送流水。
白雲一片去悠悠,青楓浦上不勝愁。誰家今夜扁舟子?何處相思明月樓?
可憐樓上月徘徊,應照離人妝鏡台。玉戶簾中卷不去,搗衣砧上拂還來。
此時相望不相聞,願逐月華流照君。鴻雁長飛光不度,魚龍潛躍水成文。
昨夜閑潭夢落花,可憐春半不還家。江水流春去欲盡,江潭落月復西斜。
斜月沉沉藏海霧,碣石瀟湘無限路。不知乘月幾人歸,落月搖情滿江樹。
被聞一多先生譽為「詩中的詩,頂峰上的頂峰」(《宮體詩的自贖》)的《春江花月夜》,一千多年來使無數讀者為之傾倒。一生僅留下兩首詩的張若虛,也因這一首詩,「孤篇橫絕,竟為大家」。
詩篇題目就令人心馳神往。春、江、花、月、夜,這五種事物集中體現了人生最動人的良辰美景,構成了誘人探尋的奇妙的藝術境界。
詩人入手擒題,一開篇便就題生發,勾勒出一幅春江月夜的壯麗畫面:江潮連海,月共潮生。這里的「海」是虛指。江潮浩瀚無垠,彷彿和大海連在一起,氣勢宏偉。這時一輪明月隨潮湧生,景象壯觀。一個「生」字,就賦予了明月與潮水以活潑潑的生命。月光閃耀千萬里之遙,哪一處春江不在明月朗照之中!江水曲曲彎彎地繞過花草遍生的春之原野,月色瀉在花樹上,象撒上了一層潔白的雪。詩人真可謂是丹青妙手,輕輕揮灑一筆,便點染出春江月夜中的奇異之「花」。同時,又巧妙地繳足了「春江花月夜」的題面。詩人對月光的觀察極其精微:月光盪滌了世間萬物的五光十色,將大千世界浸染成夢幻一樣的銀輝色。因而「流霜不覺飛」,「白沙看不見」,渾然只有皎潔明亮的月光存在。細膩的筆觸,創造了一個神話般美妙的境界,使春江花月夜顯得格外幽美恬靜。這八句,由大到小,由遠及近,筆墨逐漸凝聚在一輪孤月上了。
清明澄徹的天地宇宙,彷彿使人進入了一個純凈的世界,這就自然地引起了詩人的遐思冥想:「江畔何人初見月?江月何年初照人?」詩人神思飛躍,但又緊緊聯系著人生,探索著人生的哲理與宇宙的奧秘。這種探索,古人也已有之,如曹植《送應氏》:「天地無終極,人命若朝霜」,阮籍《詠懷》:「人生若塵露,天道邈悠悠」等等,但詩的主題多半是感慨宇宙永恆,人生短暫。張若虛在此處卻別開生面,他的思想沒有陷入前人窠臼,而是翻出了新意:「人生代代無窮已,江月年年只相似。」個人的生命是短暫即逝的,而人類的存在則是綿延久長的,因之「代代無窮已」的人生就和「年年只相似」的明月得以共存。這是詩人從大自然的美景中感受到的一種欣慰。詩人雖有對人生短暫的感傷,但並不是頹廢與絕望,而是緣於對人生的追求與熱愛。全詩的基調是「哀而不傷」,使我們得以聆聽到初盛唐時代之音的回響。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見長江送流水」,這是緊承上一句的「只相似」而來的。人生代代相繼,江月年年如此。一輪孤月徘徊中天,象是等待著什麼人似的,卻又永遠不能如願。月光下,只有大江急流,奔騰遠去。隨著江水的流動,詩篇遂生波瀾,將詩情推向更深遠的境界。江月有恨,流水無情,詩人自然地把筆觸由上半篇的大自然景色轉到了人生圖象,引出下半篇男女相思的離愁別恨。
「白雲」四句總寫在春江花月夜中思婦與遊子的兩地思念之情。「白雲」、「青楓浦」托物寓情。白雲飄忽,象徵「扁舟子」的行蹤不定。「青楓浦」為地名,但「楓」「浦」在詩中又常用為感別的景物、處所。「誰家」「何處」二句互文見義,正因不止一家、一處有離愁別恨,詩人才提出這樣的設問,一種相思,牽出兩地離愁,一往一復,詩情盪漾,曲折有致。
以下「可憐」八句承「何處」句,寫思婦對離人的懷念。然而詩人不直說思婦的悲和淚,而是用「月」來烘托她的懷念之情,悲淚自出。詩篇把「月」擬人化,「徘徊」二字極其傳神:一是浮雲游動,故光影明滅不定;二是月光懷著對思婦的憐憫之情,在樓上徘徊不忍去。它要和思婦作伴,為她解愁,因而把柔和的清輝灑在妝鏡台上、玉戶簾上、搗衣砧上。豈料思婦觸景生情,反而思念尤甚。她想趕走這惱人的月色,可是月色「卷不去」,「拂還來」,真誠地依戀著她。這里「卷」和「拂」兩個痴情的動作,生動地表現出思婦內心的愁悵和迷惘。月光引起的情思在深深地攪擾著她,此時此刻,月色不也照著遠方的愛人嗎?共望月光而無法相知,只好依託明月遙寄相思之情。望長空:鴻雁遠飛,飛不出月的光影,飛也徒勞;看江面,魚兒在深水裡躍動,只是激起陣陣波紋,躍也無用。「尺素在魚腸,寸心憑雁足」。向以傳信為任的魚雁,如今也無法傳遞音訊——該又憑添幾重愁苦!
最後八句寫遊子,詩人用落花、流水、殘月來烘托他的思歸之情。「扁舟子」連做夢也念念歸家——花落幽潭,春光將老,人還遠隔天涯,情何以堪!江水流春,流去的不僅是自然的春天,也是遊子的青春、幸福和憧憬。江潭落月,更襯托出他凄苦的寞寞之情。沉沉的海霧隱遮了落月;碣石、瀟湘,天各一方,道路是多麼遙遠。「沉沉」二字加重地渲染了他的孤寂;「無限路」也就無限地加深了他的鄉思。他思忖:在這美好的春江花月之夜,不知有幾人能乘月歸回自己的家鄉!他那無著無落的離情,伴著殘月之光,灑滿在江邊的樹林之上……
「落月搖情滿江樹」,這結句的「搖情」——不絕如縷的思念之情,將月光之情,遊子之情,詩人之情交織成一片,灑落在江樹上,也灑落在讀者心上,情韻裊裊,搖曳生姿,令人心醉神迷。
《春江花月夜》在思想與藝術上都超越了以前那些單純模山范水的景物詩,「羨宇宙之無窮,哀吾生之須臾」的哲理詩,抒兒女別情離緒的愛情詩。詩人將這些屢見不鮮的傳統題材,注入了新的含義,融詩情、畫意、哲理為一體,憑借對春江花月夜的描繪,盡情贊嘆大自然的奇麗景色,謳歌人間純潔的愛情,把對遊子思婦的同情心擴大開來,與對人生哲理的追求、對宇宙奧秘的探索結合起來,從而匯成一種情、景、理水乳交溶的幽美而邈遠的意境。詩人將深邃美麗的藝術世界特意隱藏在惝恍迷離的藝術氛圍之中,整首詩篇彷彿籠罩在一片空靈而迷茫的月色里,吸引著讀者去探尋其中美的真諦。
全詩緊扣春、江、花、月、夜的背景來寫,而又以月為主體。「月」是詩中情景兼融之物,它跳動著詩人的脈搏,在全詩中猶如一條生命紐帶,通貫上下,觸處生神,詩情隨著月輪的生落而起伏曲折。月在一夜之間經歷了升起——高懸——西斜——落下的過程。在月的照耀下,江水、沙灘、天空、原野、楓樹、花林、飛霜、白去、扁舟、高樓、鏡台、砧石、長飛的鴻雁、潛躍的魚龍,不眠的思婦以及漂泊的遊子,組成了完整的詩歌形象,展現出一幅充滿人生哲理與生活情趣的畫卷。這幅畫卷在色調上是以淡寓濃,雖用水墨勾勒點染,但「墨分五彩」,從黑白相輔、虛實相生中顯出絢爛多彩的藝術效果,宛如一幅淡雅的中國水墨畫,體現出春江花月夜清幽的意境美。
詩的韻律節奏也饒有特色。詩人灌注在詩中的感情旋律極其悲慨激盪,但那旋律既不是哀絲豪竹,也不是急管繁弦,而是象小提琴奏出的小夜曲或夢幻曲,含蘊,雋永。詩的內在感情是那樣熱烈、深沉,看來卻是自然的、平和的,猶如脈搏跳動那樣有規律,有節奏,而詩的韻律也相應地揚抑迴旋。全詩共三十六句,四句一換韻,共換九韻。又平聲庚韻起首,中間為仄聲霰韻、平聲真韻、仄聲紙韻、平聲尤韻、灰韻、文韻、麻韻,最後以仄聲遇韻結束。詩人把陽轍韻與陰轍韻交互雜沓,高低音相間,依次為洪亮級(庚、霰、真)——細微極(紙)——柔和級(尤、灰)——洪亮級(文、麻)——細微級(遇)。全詩隨著韻腳的轉換變化,平仄的交錯運用,一唱三嘆,前呼後應,既回環反復,又層出不窮,音樂節奏感強烈而優美。這種語音與韻味的變化,又是切合著詩情的起伏,可謂聲情與文情絲絲入扣,宛轉諧美。
《春江花月夜》是樂府《清商曲辭·吳聲歌曲》舊題。創制者是誰,說法不一。或說「未詳所起」;或說陳後主所作;或說隋煬帝所作。今據郭茂倩《樂府詩集》所錄,除張若虛這一首外,尚有隋煬帝二首,諸葛穎一首,張子容二首,溫庭筠一首。它們或顯得格局狹小,或顯得脂粉氣過濃,遠不及張若虛此篇。這一舊題,到了張若虛手裡,突發異彩,獲得了不朽的藝術生命。時至今日,人們甚至不再去考索舊題的原始創制者究竟是誰,而把《春江花月夜》這一詩題的真正創制權歸之於張若虛了。
本篇文章來源於『中國古曲網 』原文鏈接:http://book.guqu.net/shicijianshang/22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