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關山月的意思
A. 關山月意思
作者:李白
明月出天山,蒼茫雲海間。
長風幾萬里,吹度玉門關。
漢下白登道,胡窺青回海灣。
由來征戰地答,不見有人還。
戍客望邊邑,思歸多苦顏。
高樓當此夜,嘆息未應閑。
譯文:
巍巍天山,蒼茫雲海,一輪明月傾瀉銀光一片。浩盪長風,掠過幾萬里關山,來到戍邊將士駐守的邊關。漢高祖出兵白登山征戰匈奴,吐蕃覬覦青海大片河山。這些歷代征戰之地,很少看見有人慶幸生還。戍邊兵士仰望邊城,思歸家鄉愁眉苦顏。當此皓月之夜,高樓上望月懷夫的妻子,同樣也在頻頻哀嘆,遠方的親人呵,你幾時能卸裝洗塵歸來。
注釋:
關山月:樂府《橫吹曲》調名。白登:今山西大同市東有白登山。漢高祖劉邦曾親率大軍與匈奴交戰,被圍困七日。
①關山月:古樂府詩題,多抒離別哀傷之情。
②天山:指祁連山,位於今青海、甘肅兩省交界。
③玉門關:在今甘肅敦煌西,古代通向西域的交通要道。
④白登:白登山,在今大同東北。匈奴曾圍困劉邦於此。胡:此指吐蕃。窺:有所企圖。
⑤戍客:指戍邊的兵士。
⑥高樓:古詩中多以高樓指閨閣,這里指戍邊兵士的妻子。
B. 關山月古詩的意思
巍巍天山,蒼茫雲海,一輪明月傾瀉銀光一片。浩盪長風,掠過幾萬里關山,專來到戍邊將士駐守的邊關。漢屬高祖出兵白登山征戰匈奴,吐蕃覬覦青海大片河山。這些歷代征戰之地,很少看見有人慶幸生還。戍邊兵士仰望邊城,思歸家鄉愁眉苦顏。當此皓月之夜,高樓上望月懷夫的妻子,同樣也在頻頻哀嘆,遠方的親人呵,你幾時能卸裝洗塵歸來。
望採納
C. 關山月含義
[原文]關山月
明月出關山,蒼茫雲海間。
長風幾萬里,吹度玉門關。
漢下白登道,胡窺青海灣。
由來征戰地,不見有人還。
戍客望邊色,思歸多苦顏。
高樓當此夜,嘆息未應閑。
【古詩賞析】
李白的《關山月》描繪了一幅清冷蒼茫的月夜圖,將關山邊塞風光和戍邊將士思鄉情懷融入月夜高樓,表達了詩人對徵人的關切和嚮往和平的思想感情。
開頭四句尤如影視文學的蒙太奇手法,將「詩題」一一化出。「關」「山」「月」三個既相互獨立又相互聯系的詩的物象,奠定了全詩邊塞苦寒的蒼涼基調。「月」,出於天山雲霧間,一派雲海蒼茫、氣勢磅礴、雄偉壯闊的景象。「風」,漫天遍野的大漠朔風,猶如虎嘯狼嗥,吹遍玉門關內關外,氣勢多麼龐大,異域何其粗獷。詩人巧借「長風」把「關」與「月」有機地聯系在一起。
明月依舊、關隘依舊,而歷代的長征遠戍的男兒卻都一去不再生還。沒完沒了的戰爭,何時才能停息?因此詩人將「長風、明月、天山、玉門關」這些廣闊無垠的物象淋漓盡致地渲染,營造出雄偉壯闊而又蒼涼悲壯的意境。詩人通過對邊塞巨幅畫卷的描繪,為下文將士翹首故里編織了「思鄉」的情結。
中間四句在寫景的基礎上,抒發出「由來征戰地,不見有人還」的主旨。「漢下白登道,胡窺青海灣」,詩人引用典故,在「關山」自然邊塞風光之上迭印出沙場點兵征戰的宏大場景。據史料載:漢高祖劉邦曾領兵征戰匈奴,在白登山一帶(今山西大同市西)展開了殊死搏鬥,劉邦的將士被匈奴於此圍困了七天七夜。而青海灣一帶也是唐軍與吐蕃連年征戰之地。歷代這種無休止的戰爭使得出征將士幾乎難以生還故鄉。那無奈的開懷痛飲,也許就成為未來沙場征戰的最後訣別。此種痛苦的心情,惟有一醉解之。
最後四句描寫戰士「望歸」的愁苦心情。「戍客」「思歸」愁腸百結,望著邊塞荒涼景色,滿面愁容,難以名狀。想家中高樓上的妻子、滿頭白發的親娘和瘦骨伶仃的兒郎,一定也在這清冷的茫茫月夜裡或站立樓頭,或折柳門前。他們舉目遠眺,思念著「我」這個也許永不能生還的徵人。此情此景,似乎可以聽到他們一聲聲揪人心肺的惆悵嘆息。詩人將戰士的思鄉、家人的思親融於廣闊蒼茫的景色里,使得景因情而怨,情因景更傷。
綜觀全詩,李白用廣闊蒼茫、深沉磅礴的圖景抒發戍人思鄉的意境,其實就是詩人博大的胸懷的自然流露。如果說李白的詩大多用「月」「旅」「酒」來排泄個人的憤懣的話,那麼這首寫「關」「山」「月」的詩,就表現了他關心民生、悲天憫人的另一種情操。
此詩氣勢博大,意境深遠,讀來哀婉凄涼而又雄渾悲壯,正如任華在《雜言寄李白》中所說的:「奔逸氣,聳高格,清人心神,驚人魂魄」。
D. 唐詩關山月如何解釋
唐詩《關山月》的解釋如下:
巍巍天山,蒼茫雲海,一輪明月傾瀉銀光一片。
浩盪長風,掠過幾萬里關山,來到戍邊將士駐守的邊關。
漢高祖出兵白登山征戰匈奴,吐蕃覬覦青海大片河山。
這些歷代征戰之地,很少看見有人慶幸生還。
戍邊兵士仰望邊城,思歸家鄉愁眉苦顏。
當此皓月之夜,高樓上望月懷夫的妻子,同樣也在頻頻哀嘆,遠方的親人呵,你幾時能卸裝洗塵歸來。
《關山月》是唐代偉大詩人李白借樂府舊題創作的一首五古。此詩寫遠離家鄉的戍邊將士與家中妻室的相互思念之情,深刻地反映了戰爭帶給廣大民眾的痛苦。
原文如下:
明月出天山,蒼茫雲海間。
長風幾萬里,吹度玉門關。
漢下白登道,胡窺青海灣。
由來征戰地,不見有人還。
戍客望邊邑,思歸多苦顏。
高樓當此夜,嘆息未應閑。
譯文如下:
一輪明月從祁連山升起,穿行在蒼茫的雲海之間。
浩盪的長風吹越幾萬里,吹過將士駐守的玉門關。
當年漢兵直指白登山道,吐蕃覬覦青海大片河山。
這里就是歷代征戰之地,出征將士很少能夠生還,
戍守兵士遠望邊城景象,思歸家鄉不禁滿面愁容。
此時將士的妻子在高樓,哀嘆何時能見遠方親人。
(4)古詩關山月的意思擴展閱讀:
賞析:
詩人放眼於古來邊塞上的漫無休止的民族沖突,揭示了戰爭所造成的巨大犧牲和給無數徵人及其家屬所帶來的痛苦,但對戰爭並沒有作單純的譴責或歌頌,詩人像是沉思著一代代人為它所支付的沉重代價。
在這樣的矛盾面前,詩人,徵人,乃至讀者,很容易激起一種渴望。這種渴望,詩中沒有直接說出,但類似「乃知兵者是凶器,聖人不得已而用之」(《戰城南》)的想法,是讀者在讀這篇作品時很容易產生的。
離人思婦之情,在一般詩人筆下,往往寫得纖弱和過於愁苦,與之相應,境界也往往狹窄。但李白卻用「明月出天山,蒼茫雲海間。長風幾萬里,吹度玉門關」的萬里邊塞圖景來引發這種感情。這只有胸襟如李白這樣浩渺的人,才會如此下筆。
這幾句並不是局促於一時一事,而是帶著一種更為廣遠、沉靜的思索。用廣闊的空間和時間做背景,並在這樣的思索中,把眼前的思鄉離別之情融合進去,從而展開更深遠的意境,這是其他一些詩人所難以企及的。
E. 唐詩《關山月》如何解釋
唐詩《關山月》的解釋如下:
巍巍天山,蒼茫雲海,一輪明月傾瀉銀光一片。版
浩盪長風,掠過幾萬權里關山,來到戍邊將士駐守的邊關。
漢高祖出兵白登山征戰匈奴,吐蕃覬覦青海大片河山。
這些歷代征戰之地,很少看見有人慶幸生還。
戍邊兵士仰望邊城,思歸家鄉愁眉苦顏。
當此皓月之夜,高樓上望月懷夫的妻子,同樣也在頻頻哀嘆,遠方的親人呵,你幾時能卸裝洗塵歸來。
F. 李白的《關山月》的意思
關山月 李白
李白
明月出天山,蒼茫雲海間。
長風幾萬里,吹度玉門關。
漢下白登道,胡窺青海灣。
由來征戰地,不見有人還。
戍客望邊色,思歸多苦顏。
高樓當此夜,嘆息未應閑。
名人名句:【明月出天山,蒼茫雲海間】
名人名句:【長風幾萬里,吹度玉門關】
名人名句:【由來征戰地,不見有人還】
【客中作 李白賞析】
--------------------------------------------------------------------------------
【詩文解釋】
明月從天山升起,出沒在蒼茫的雲海之中。長風吹過幾萬里,一直吹過玉門關。漢武帝曾經出兵白登,胡人窺視著青海湖。自古以來征戰的地方,看不到幾個人能夠生還。戰士們看到這一片凄涼景象,思念家鄉多是滿臉愁苦。想家中的妻子在高樓上,一定是嘆息聲不斷。
【詞語解釋】
天山:甘肅祁連山。因漢時匈奴稱「天」為「祁連」,所以祁連山也叫做天山。
玉門關:古代通西域要道,故址在敦煌西邊。
下:出兵。
白登道:指漢高祖與匈奴交戰,在白登山被困事。
胡:指吐蕃。
由來:從來。
戍客:駐守邊塞的士兵。
苦顏:愁苦的容顏。
高樓:指高樓中的思婦。
未應閑:該是不會停止的。
【詩文賞析】
在本詩中,詩人李白沒有把徵人思婦之情寫得纖弱和過於愁苦,而是用「明月出天山,蒼茫雲海間。長風幾萬里,吹度玉門關。」的萬里邊塞圖景來引發這種感情。反映出了詩人浩渺的胸襟。用寬廣的時空做背景,把眼前的離愁別緒融合進去,從而產生更加深遠的意境,這是一種高超的藝術手筆。詩人在本詩中描寫了征戰邊疆的苦楚,展示了戰爭給廣大人民帶來的痛苦及所付出的巨大犧牲,從而揭示出本詩反戰的主題。本詩層次分明,結構緊湊,意境深遠,感人肺腑。
【賞析1】
這首詩描繪了邊塞的風光,戍卒的遭遇,更深一層轉入戍卒與思婦兩地相思的痛苦。開頭的描繪都是為後面作渲染和鋪 墊,而側重寫望月引起的情思。
【賞析2】
在本詩中,詩人李白沒有把徵人思婦之情寫得纖弱和過於愁苦,而是用「明月出天山,蒼茫雲海間。長風幾萬里,吹度玉門關。」的萬里邊塞圖景來引發這種感情。反映出了詩人浩渺的胸襟。用寬廣的時空做背景,把眼前的離愁別緒融合進去,從而產生更加深遠的意境,這是一種高超的藝術手筆。詩人在本詩中描寫了征戰邊疆的苦楚,展示了戰爭給廣大人民帶來的痛苦及所付出的巨大犧牲,從而揭示出本詩反戰的主題。本詩層次分明,結構緊湊,意境深遠,感人肺腑。
【賞析3】
李白這首用樂府古題寫戍客、思婦互相熱切思念的詩歌,與其他詩人相同題材的詩作相比較,有其顯著特色。詩人先從闊遠處落墨,大得寸進尺揮酒,用四句詩描繪了河西邊地蒼茫遼闊、雄渾壯偉的景色。明月從天山後湧出,掩映在茫茫雲海之中,畫面上有巍峨的祁連山,有碧空皓月,還有明月之下的雲海,構成一幅祁連月夜圖。「長風」兩句則是以誇張的手法,寫出了迅風勁吹,縱橫萬里,度越玉癯關的景象,超越時間、空間,抒發由古及今邊地征戰生少亡多的感嘆之情。由古代征戰無幾人生還,再寫到眼前徵人、思婦的無限愁苦和相互深切懷念,表現了詩人對久戍士兵及其妻子的同情。在藝術表現上,最後四句是景中含情,情中見景,二者渾然融合。全詩由景到情,情景交融,層層遞進,不僅從另一側面烘托出徵人的深沉嘆息,而且在遙遙呼應明月之夜與萬里長風中,把詩的意境開拓得更為宏闊,因而使得詩情更能感動人心,詩意也更深沉悠遠。縱觀全詩,氣勢豪邁,筆力雄渾,意境深遠。
G. 古詩關山月
關山月 ·李白
明月出天山,蒼茫雲海間.
長風幾萬里,吹度玉門關.
漢下白登道,胡窺青海灣.
由來征戰地,不見有人還.
戍客望邊色,思歸多苦顏.
高樓當此夜,嘆息未應閑.
是這首不?叫關山月的太多了
H. 《關山月》詩意
一、《關山月》
作者:李白
原文:
明月出天山,蒼茫雲海間。
長風幾萬里,吹度玉門關。
漢下白登道,胡窺青海灣。
由來征戰地,不見有人還。
戍客望邊邑,思歸多苦顏。
高樓當此夜,嘆息未應閑。
注釋:
1、關山月:樂府《橫吹曲》調名。白登:今山西大同市東有白登山。漢高祖劉邦曾親率大軍與匈奴交戰,被圍困七日。
2、關山月:古樂府題,多抒離別哀傷之情。
3、天山:指祁連山,位於今青海、甘肅兩省交界。
4、玉門關:在今甘肅敦煌西,古代通向西域的交通要道。
5、白登:白登山,在今大同東北。匈奴曾圍困劉邦於此。胡:此指吐蕃。窺:有所企圖。
5、戍客:駐守邊疆的戰士。
6、高樓:古詩中多以高樓指閨閣,這里指戍邊兵士的妻子。
詩意:
巍巍天山,蒼茫雲海,
一輪明月傾瀉銀光一片。
浩盪長風,掠過幾萬里關山,
來到戍邊將士駐守的邊關。
漢高祖出兵白登山征戰匈奴,
吐蕃覬覦青海大片河山。
這些歷代征戰之地,很少看見有人慶幸生還。
戍邊兵士仰望邊城,思歸家鄉愁眉苦顏。
當此皓月之夜,高樓上望月懷夫的妻子,
同樣也在頻頻哀嘆,遠方的親人啊,
你幾時能卸甲洗塵歸來。
二、《關山月》
作者:陸游
原文:
和戎詔下十五年,將軍不戰空臨邊。
朱門沉沉按歌舞,廄馬肥死弓斷弦。
戍樓刁斗催落月,三十從軍今白發。
笛里誰知壯士心,沙頭空照徵人骨。
中原干戈古亦聞,豈有逆胡傳子孫!
遺民忍死望恢復,幾處今宵垂淚痕。
注釋:
1、關山月:樂府舊題,《樂府解題》雲「《關山月》,傷離別也」。
2、和戎:原意是與少數民族和睦相處,實指宋朝向金人屈膝求安。宋孝宗隆興元年(1163年)下詔與金人第二次議和,至作者作此詩時,歷時為十五年。
3、邊:邊防,邊境。
4、「朱門」句:紅漆大門,借指豪門貴族。沉沉:形容門房庭院深邃。按:擊節拍。
5、「廄(iù)」句:馬棚。肥死:馬棚里的馬不用,漸漸死去。弓斷弦:弓很久不用,綳的弦都斷了。
6、「戍樓」句:邊界上用以守望的崗樓。刁斗:軍用銅鍋,可以做飯,也可用來打更。
7、笛里:指以笛吹奏的曲調聲。
8、沙頭:邊塞沙漠之地。徵人:出征戍守邊塞的戰士。
9、逆胡傳子孫:指金人長期佔領中原。金自太宗完顏晟進佔中原,至此時已有四世,故雲傳子孫。又可理解為南宋當今君臣不思恢復。將它留給後代去處理。
10、「遺民」句:指金國佔領下的中原百姓。恢復:恢復中原故土。
詩意:
與金人議和的詔書已經下了十五年,
將軍不作戰白白地來到邊疆。
深廣、壯麗的貴族府里按著節拍演歌舞,
馬棚里的肥馬默默死去、弓弦朽斷。
守望崗樓上報更的刁斗催月落,
三十歲參軍到如今已經白了發。
從笛聲里誰人知道壯士的心思。
月亮白白地照射著出征將士的骨頭。
中原一帶的戰爭古代也聽說有,
但哪有異族統治者能在中原傳子傳孫?
淪陷的人民忍痛生存盼復國,
今天晚上有多少地方的民眾在流淚!
I. 李白的關山月的意思
關山月⑴
明月出天山⑵,蒼茫雲海間。
長風幾萬里,吹度玉門關⑶。
漢下白登道⑷,胡窺青海灣⑸。
由來征戰地⑹,不見有人還。
戍客望邊色⑺,思歸多苦顏。
高樓當此夜,嘆息未應閑⑻。[1]
注釋譯文
聽語音
詞句注釋
⑴關山月:樂府舊題,屬橫吹曲辭,多抒離別哀傷之情。《樂府古題要解》:「『關山月』,傷離別也。」
⑵天山:即祁連山。在今甘肅、新疆之間,連綿數干里。因漢時匈奴稱」天「為」祁連「,所以祁連山也叫做天山。
⑶玉門關:故址在今甘肅敦煌西北,古代通向西域的交通要道。此二句謂秋風自西方吹來,吹過玉門關。
⑷下:指出兵。白登:今山西大同東有白登山。漢高祖劉邦領兵征匈奴,曾被匈奴在白登山圍困了七天。《漢書·匈奴傳》:「(匈奴)圍高帝於白登七日。」顏師古註:「白登山在平城東南,去平城十餘里。」
⑸胡:此指吐蕃。窺:有所企圖,窺伺,侵擾。青海灣:即今青海省青海湖,湖因青色而得名。
⑹由來:自始以來;歷來。《易·坤》:「臣弒其君,子弒其父,非一朝一夕之故,其由來者漸矣。」
⑺戍客:徵人也。駐守邊疆的戰士。邊色:一作「邊邑」。
⑻高樓:古詩中多以高樓指閨閣,這里指戍邊兵士的妻子。曹植《七哀詩》:「明月照高樓,流光正徘徊。思婦高樓上,悲嘆有餘哀。」此二句當本此。[2][3][4]
白話譯文
一輪明月從祁連山升起,穿行在蒼茫的雲海之間。
浩盪的長風吹越幾萬里,吹過將士駐守的玉門關。
當年漢兵直指白登山道,吐蕃覬覦青海大片河山。
這里就是歷代征戰之地,出征將士很少能夠生還,
戍守兵士遠望邊城景象,思歸家鄉不禁滿面愁容。
此時將士的妻子在高樓,哀嘆何時能見遠方親人。[2]
J. 關山月 內容是什麼意思
1、樂府名曲
〖概述〗漢代樂府琴歌,「鼓樂橫吹曲」之一。當時戍邊將士經常在馬上唱奏此曲。現行歌詞為唐代大詩人李白填寫,揭示了古代戰爭所造成的巨大犧牲和給無數徵人帶來的痛苦,藉以抒發作者對唐代統治者窮兵黷武的感慨。最早在《關山月》曲譜刊於《魏氏樂譜》。1931年刊行的《梅庵琴譜》中有《關山月》一曲,無歌詞,旋律也不同於《魏氏樂譜》,但調式,氣韻相近。50年代初,夏一峰、楊蔭瀏等將李白的歌詞重新填入《梅庵琴譜》的《關山月》中,得以廣泛流傳。這首歌曲純朴自然,曲調舒展、寬廣,既有琴歌的特色,又貼切地抒發了感傷的情懷。
2、李白名作
原文
作者:李白
明月出天山,蒼茫雲海間。
長風幾萬里,吹度玉門關。
漢下白登道,胡窺青海灣。
由來征戰地,不見有人還。
戍客望邊邑,思歸多苦顏。
高樓當此夜,嘆息未應閑。
譯文
巍巍天山,蒼茫雲海,一輪明月傾瀉銀光一片。浩盪長風,掠過幾萬里關山,來到戍邊將士駐守的邊關。漢高祖出兵白登山征戰匈奴,吐蕃覬覦青海大片河山。這些歷代征戰之地,很少看見有人慶幸生還。戍邊兵士仰望邊城,思歸家鄉愁眉苦顏。當此皓月之夜,高樓上望月懷夫的妻子,同樣也在頻頻哀嘆,遠方的親人呵,你幾時能卸甲洗塵歸來。
3、陸游詩詞
原文
關山月 陸游
和戎詔下十五年,將軍不戰空臨邊。
朱門沉沉按歌舞,廄馬肥死弓斷弦。
戍樓刁斗催落月,三十從軍今白發。
笛里誰知壯士心,沙頭空照徵人骨。
中原干戈古亦聞,豈有逆胡傳子孫!
遺民忍死望恢復,幾處今宵垂淚痕。
翻譯
與金人議和的詔書已經下了十五年,將軍不作戰白白地來到邊疆。
深廣、壯麗的貴族府里按著節拍演歌舞,馬棚里的肥馬默默死去、弓弦朽斷。
守望崗樓上報更的刁斗催月落,三十歲參軍到如今已經白了發。
從笛聲里誰人知道壯士的心思。月亮白白地照射著出征將士的骨頭。
中原一帶的戰爭古代也聽說有,但哪有異族統治者能在中原傳子傳孫?
淪陷的人民忍痛生存盼復國,今天晚上有多少地方的民眾在流淚!
4、徐陵《關山月》
關山三五月,客子憶秦川。
思婦高樓上,當窗應未眠。
星旗映疎勒,雲陣上祁連。
戰氣今如此,從軍復幾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