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古詩詞句 » 道與德的古詩

道與德的古詩

發布時間: 2021-02-11 06:17:36

A. 與"德"有關的詩句有哪些

1、牆角數枝梅,凌寒獨自開。——《梅花 / 梅》(宋代:王安石)

譯文:那牆角的幾枝梅花,冒著嚴寒獨自盛開

2、但看低昂煙雨里,不已。勸君休訴十分杯。更問尊前狂副使。來歲。花開時節與誰來。——《定風波·兩兩輕紅半暈腮》(宋代:蘇軾)

譯文:看見芙蓉在濛濛細雨中搖擺不止,勸徐守停止說喝滿杯酒的話了。進一步問酒席前的東坡醉官,明年,芙蓉花開時,我們再為誰來敬一杯?

3、江南有丹橘,經冬猶綠林。——《感遇·江南有丹橘》(唐代:張九齡)

譯文:江南丹桔葉茂枝繁,經冬不凋四季常青。

4、碧苔深鎖長門路。總為蛾眉誤。自來積毀骨能銷。何況真紅一點臂砂嬌。——《虞美人·碧苔深鎖長門路》(清代:王國維)

譯文:濃綠的苔蘚封鎖著通往長門宮的道路,只因為有著美麗的容顏而受到人們的嫉妒。從來知道,毀謗太多能使人骨也銷蝕,何況是我潔白的肌體上那一點鮮紅的守宮砂呢!

5、三顧頻煩天下計,兩朝開濟老臣心。(頻煩 一作:頻繁)——《蜀相》(唐代:杜甫)

譯文:定奪天下先主曾三顧茅廬拜訪,輔佐兩朝開國與繼業忠誠滿腔。

6、縱死俠骨香,不慚世上英。——《俠客行》(唐代:李白)

譯文:身為俠客縱死俠骨也留香,不愧為一世英豪。

7、誠既勇兮又以武,終剛強兮不可凌。——《九歌·國殤》(先秦:屈原)

譯文:實在勇敢啊富有戰鬥力,始終剛強啊沒人能侵犯。

8、花暖青牛卧,松高白鶴眠。——《尋雍尊師隱居》(唐代:李白)

譯文:溫暖的花叢中卧著青牛,高高的松枝上有白鶴在眠。

9、蕭關逢候騎,都護在燕然。 ——《使至塞上》(唐代:王維)

譯文:到蕭關遇到偵候騎士,告訴我都護已在燕然。

B. 與道德有關的詩句有哪些

  1. 《獻華陰羅復丞別》

    (唐)儲制光羲

    華山薄游者,玄發當青春。道德同仙吏,尊卑即丈人。

    縣城俯京路,獲見官舍里。淹留瓊樹枝,謔浪春泉水。

    昔余在天目,總角奉游從。寒暑遞來往,今復蓮花峰。

    別情無遠近,道別方愁予。孰想古人言,乃知悲風雨。

  2. 《列女操》唐. 孟郊

    梧桐相待老,鴛鴦會雙死。

    貞女貴徇夫,捨生亦如此。

    波瀾誓不起,妾心古井水。

  3. 《贈孟浩然》

    (唐) 李白

    吾愛孟夫子,風流天下聞。紅顏棄軒冕,白首卧松雲。

    醉月頻中聖,迷花不事君。高山安可仰,徒此揖清芬。

  4. 題劍門

    (唐) 李衍
    緩轡逾雙劍,行行躡石棱。作千尋壁壘,為萬祀依憑。

    道德雖無取,江山粗可矜。回看城闕路,雲疊樹層層。

  5. 《奉和幸白鹿觀應制》

    (唐)趙彥昭
    雲驂驅半景,星蹕坐中天。國誕玄宗聖,家尋碧落仙。
  6. 玉杯鸞薦壽,寶算鶴知年。一睹光華旦,欣承道德篇。





C. 關於道的古詩

請問樓主說的是關於道德的詩還是道教的詩呢?
以下是關於道教的:
治百萬人仙可待, 善治病者勿欺給. 樂莫樂乎長安市, 使人壽若西王母, 比若四時周反始, 九十字策傳方士. (雖然這是一種修身養性的口訣, 但作者已注意用韻, 似為七言詩的雛形)
真人至妙, 若有若無. 彷彿大淵, 乍沉乍浮.
歲月將欲訖, 毀性傷壽年, 形體為灰土, 狀若明窗塵.
白虎倡導前兮, 蒼液和於後; 朱雀翱翔戲兮, 飛揚色五彩.
六一合和相須成, 黃金鮮光入華池. 名曰金液生羽衣, 千變萬化無不宜.
據《欽定詞譜》 稱,《鳳凰台上憶吹簫》 詞牌本於《列仙傳拾遺》 所載故事. 據載: 蕭史擅長吹簫,能吹出鸞鳳之音. 秦穆公女弄玉也善於吹簫. 秦穆公將女嫁給他, 他就教弄玉學鳳鳴. 經過十多年, 鳳凰飛來止宿. 秦穆公為此修建鳳台, 供蕭史夫婦居住. 以後弄玉乘鳳, 蕭史乘龍飛升. 又如始於溫庭筠的《女冠子》 , 因詠女冠(道姑) 情態而得名. 詞曰?quot;含嬌含笑, 宿翠殘紅窈窕, 鬢如蟬. 寒玉簪秋水, 輕紗卷碧煙. 雪肌鸞鏡里, 琪樹鳳樓前. 寄語青娥伴, 早求仙. "其他如《解佩令》《望仙門》《獻仙音》《金人捧露盤 》《迷仙引》《瀟湘神》《月宮春》等等, 莫不與道教神仙故事有牽連. 從內容上看, 宋代許多詞作具有鮮明的 道教蘊含. 不少大作家也創作了一定數量的神仙詞. 諸如柳永、 韋驤、 晏幾道、 蘇軾、 李之儀、 范祖禹、 了元、 丁仙現、 黃裳、 黃庭堅、 晁端禮、 秦觀、 仲殊、 晁補之、 周邦彥等都有此類題材的詞作. 這類作品常常把仙話典故同神遊的心緒相糅合. 例如柳永一闋《巫山一段雲》 ?quot;清旦朝金母, 斜陽醉玉龜. 天風搖曳六銖衣, 鶴背覺孤危. 貪看海蟾狂戲, 不道九關齊閉. 相將何處寄良宵. 還去訪三茅. "9 該詞先寫朝夕朝拜西王母之事, 接著筆鋒一轉, 引入了求仙人穿著又輕又薄的六殊衣, 隨著天分搖曳, 騎在鶴背上升太空的情景. 作者著意刻劃了求仙人在鶴背上的心理狀態, 寫出了居高俯視下界的孤危之感; 又以貪看仙人劉海蟾"狂戲"而耽誤了行程, 結果因天門齊閉, 不得不從太空中還回, 到曲句山訪問三茅真君去了. 道教的玄歌變文別具一格. 所謂"玄歌"也就是"玄道"之歌, 其源蓋出於《老子》 "玄之又玄, 眾妙之門";不過, 它不是專以演述玄理的散文或韻文, 而是通過對道教神仙奇異故事的講述來宣傳道教的信仰. 從形式上看, 玄歌屬於道教說唱曲藝作品中的唱詞之類. 為了吸引聽眾, 玄歌作者往往以第一人稱手法敘述故事. 例如《老子化胡經》卷十所收的《化胡歌》第五首: "我昔化胡時, 西登太白山. 修身岩石里, 四向集諸仙.樂女擔漿酪, 仙人歌玉文. 天龍翼從後, 白虎口馳 . 玄武負鍾鼓, 朱雀持幢幡. 化胡成佛道, 丈六金剛身.時與決口教, 後當存經文. 吾升九天後, 克木作吾身. " 1 0 這里的"我"代表老子, 作者以敘事的口吻, 描繪了老君修道場所的仙家景色, 講述了"化胡成佛道"的故事, 具備了敘事詩的基本特徵.在《老子化胡經》 中還收有《老君十六變詞》 十八首, 此即屬於道教湮鬧詞唷K ?quot;變文"是演述神變故事囊恢中問健?quot;道教變文"即演述道教神變故事的一種體式. 適應說唱的需要, 變文往往是韻散結合.當然, 就具體篇目而論, 有的以散文為主, 有的以韻文為主; 有的則純粹是韻文, 如《老君十六變詞》 便是純韻文. 從描述老君神變的特點看, 《老君十六變詞》也和"玄歌"一樣, 具備了敘事詩的基本品格. 作者按照方位的變更來組織情節, 其場所轉換亦依據"易"的九宮八卦方位. 八卦代表八方, 輪轉兩周, 便有十六變詞. 最終兩首, 套用晉代丁令威歌, 以示一世(五百年為一世) 終了, 二世還歸之意. 除了上述種種, 仙歌道曲也是道教詩詞的重要組成部分. 仙歌道曲是一種配樂演唱的道教詩詞. 它的產生與道教齋醮儀式的建立與流行有密切的關系. 為使儀式的進行更加隆重, 道人們便將贊歌與歌詠結合起來, 於是有了各種唱詞的出現.《無上秘要》 卷二十引《道跡經》 稱: 西王母為茅盈作樂 , · · · · · · 命侍女於善賓、 李龍孫歌《玄雲之曲》. 其詞曰 : "大象雖雲廖, 我把九天戶. 披雲泛八景, 倏忽適下土. 大帝唱扶宮, 何悟風塵苦. " 盡管西王母為茅盈作樂事乃出於道教傳說, 但從《道跡經》 的描述不難看出魏晉間"仙歌"已在道門中流傳. 《無上秘要》 卷二十尚錄有仙歌若干首. 其中 有"上元無英帝君"所唱"上元洞門變真內章之曲; "中元黃老帝君"所唱"中元洞化內真章曲; "下元白元帝君"所唱《下元洞虛化真章句》 以及《陽歌九章》《陰歌六章》等等. 從體例來看, 《無上秘要》在摘錄這些"仙歌"時都略加說明, 指出其來歷及何位仙人所唱.其體裁皆為五言, 句數不一. 表現了早期道?quot;以詩為詞"的創作特點.仙歌相蓖美的是道曲. 其主要體式有步虛詞、 贊詠詞、 道情. 步虛詞是樂府文學形式之一. 唐吳競《樂府古題要解》 謂: "步虛詞, 右道觀所唱, 備言眾仙飄渺輕舉之美. " 由此可知, 步虛詞之緣起, 歷來傳說不一. 晁公武《讀書志》嘗雲: " 《步虛經》一卷. 右太極真人傳左仙公. 其章皆高仙上聖朝玄都玉京, 飛巡虛空之所諷詠, 故曰步虛. " 所謂"太極真人"系指徐來勒; "左仙公"系指葛洪從祖葛玄, 為漢末三國人. 據此, 則三國時期當有步虛詞行世. 此後, 歷代皆有人為之. 考之典籍, 影響較大的步虛詞有晉代《太上洞淵神咒經》 卷十五所列之《步虛》 以及《洞玄靈寶玉京山步虛經》 中的《空洞步虛章》 , 他如北周庚信所作步虛詞, 在文學史上亦有一定影響. 作為一種與音樂、 舞蹈緊密結合的文學樣式, 步虛詞的歌唱節奏是以《易》 的八卦九宮方位的陰陽回復韻律為本的. 步虛詞誦詠過程有一定路線, 要求精神專注, 念唱、 步法、 道具和諧統一. 與步虛詞一脈相承, 唐宋以來的贊詠詞也是一種配樂的歌詞. 在道教齋蘸儀式盛行之際, 道士、 文人乃至皇帝官宦廣制道曲, 遂有各種贊詠詞之誕生. 今所見《金錄齋三洞贊詠儀》與《玉音法事》中便收錄了不少贊詠詞. 如宋真宗的《白鶴贊》《散花詞》 , 宋微宗的《玉清樂》 等. 從形式上看, 贊詠詞雖然尚保存了步 虛詞的入樂法式, 但也具備了一些新的特點. 最重要的就是長短句的出現. 例如《金錄齋三洞贊詠儀》 卷上所錄《太清樂》?quot;太清樂, 太清樂, 太清樂處以逍遙. 太清樂, 紫微瑞色駕青龍. · · · · · · " 作者在七言詩的基礎上加入許多襯句, 這就形成了長短不一的格式, 具有獨特的風格. 與步虛詞有關的道曲還有"道情" .《太和正音譜》把道情與步虛並立, 作為唱曲的門類之一. 道情多為 遊方道士所演唱, 主要流行於民間. 故其言辭較通俗易懂. 例如張三豐《無根樹道情二十四首》 , 其一曰: "無根樹, 花正幽, 貪戀紅塵誰肯修? 浮生事, 苦海舟, 盪去飄來不自由. 無邊無岸難泊系, 長在魚龍險出遊.肯回首, 是岸頭, 莫待風波壞了舟". 作者通過一系列比喻, 以淺顯的語言啟發人悟道, 形象生動, 富有情趣.

D. 道德與法治的古詩

1、不將法律作春秋

出處:《詠史上·宣帝》,朝代:宋,作者:陳普

全文:不將法律作春秋,安得河南數國囚。莫道漢家雜王霸,十分商鞅半分周。

2、恥言法律羞丘戎

出處:《新作南門》,朝代: 宋 ,作者: 蘇轍

全文:於公決獄多陰功,自知有子當三公,高作里門車馬通。定國精明有父風,飲酒一石耳目聰。漢家宰相仍侯封,左右中興始且終。我家讀書自我翁,恥言法律羞丘戎。中年出入黃門中,智巧不足稱愚忠,雖雲寡過亦無功。

不忮不求心粗空,舉世知我惟天工。恃此知不累兒童,作門不庳亦不隆。陋巷正與顏生同,勢家笑唾儻見容。

3、惟用法律自繩己

出處:《寄盧仝》,朝代: 宋唐,作者: 韓愈

全文:玉川先生洛城裡,破屋數間而已矣。一奴長須不裹頭,一婢赤腳老無齒。辛勤奉養十餘人,上有慈親下妻子。先生結發憎俗徒,閉門不出動一紀。至今鄰僧乞米送,仆忝縣尹能不恥。俸錢供給公私餘,時致薄少助祭祀。

勸參留守謁大尹,言語才及輒掩耳。水北山人得名聲,去年去作幕下士。水南山人又繼往,鞍馬仆從塞閭里。少室山人索價高,兩以諫官征不起。彼皆刺口論世事,有力未免遭驅使。先生事業不可量,惟用法律自繩己。春秋三傳束高閣,獨抱遺經窮終始。往年弄筆嘲同異,怪辭驚眾謗不已。

4、先公法律自治身

出處:《送師道弟守德慶》,朝代: 宋, 作者: 陳宓

全文:乃父高皇侍從臣,汝今潛邸牧疲民。天低日近偏臨照,士曠人稀費撫循。得暇詩書休釋手,先公法律自治身。舟來勿寄南方物,只寄平反愜老親

E. 關於德的詩句

1.《嘲小德》來

年代: 宋自 作者: 黃庭堅

中年舉兒子,漫種老生涯。

學語囀春鳥,塗窗行暮鴉。

欲嗔王母惜,稍慧女兄誇。

解著潛夫論,不妨無外家。

2《次德先韻》

年代: 宋 作者: 魏了翁

二氣同一根,本體浩兮淵。

可見川上逝,未發心下泉。

真機亡停息,果剝根長鮮。

定理亡將迎,塵境地自偏。

形神既外發,何者操其權。

芸芸萬感通,存處元寂然。

一物一太極,不間大小年。

隨處無虧缺,井居而用遷。

至人配天德,知周物之先。

學者事何事,省察於眇綿。

3.《崇德道中》

年代: 宋 作者: 張鎡

破艇爭劃忽罷喧,野童村女闖籬邊。

令人說著蘇堤路,花滿清明畫鼓船。

4.《方務德侍郎輓詞二首》

年代: 宋 作者: 韓元吉

壯歲會符節,飛騰四十首。

吁嗟循吏傳,無復老成人。

三輔勤勞舊,西清寵數新。

青山問何許,猶與謝公鄰

5.《德壽春帖子八首》

年代: 宋 作者: 曹勛

曉來簾幕卷東風,尚有春寒下綺櫳。

德滿人間和氣浹,卯山宮殿瑞雲中。

F. 關於德行的詩詞

學必以德為本。元代哲學家 吳澄
不以一眚掩大德。 德行名言
春秋·左丘明《左傳·僖公三十三年》。眚(shěng省):眼病,引申為過失。本句大意是:不能因為一次過失而掩蓋了平紊的高尚品德和過去的功績。公元前六二七年,孟明、西乞、白乙奉秦穆公之命,勞師襲遠,攻打鄭國,歸途中被晉軍在崤山打得大敗,三人被俘。後被放回,秦穆公到郊外迎接他們,深責自己的罪過,並說:「且吾~」,也沒有解除孟明三人的職務。這句話現在常用以說明要全面地、歷史地看人,不能因為某人一時一事的過錯,就抹殺、否定他的全部功績。
春秋時期史學家,盲人 左丘明 《左傳·僖公三十三年》
其德薄者其志輕。西漢學者 戴聖 《禮記》
觀其舞,知其德。西漢學者 戴聖 《禮記》
行成於思,毀於隨。
唐·韓愈《進學解》。隨:因循隨俗。本句大意是:人的德行完成於勤思而毀損於因循。韓愈《進學解》是對增進學問、德行問題的辨析,其落腳點在於「業精」、「行成」。精於業的目的,是為了成就德行。而德行的成就離不開勤思。「思」與「隨」是兩個對立的概念,此句通過對這兩個概念肯定與否定的不同態度,表現出作者的觀點與主張,語言簡練質朴,蘊含深刻豐贍,是使用價值很高的人生格言
唐代文學家 韓愈 《進學解》
藝術乃德行的寶庫。 關於德行的名言法國作家 巴爾扎克
一德立而百善從之。宋代理學家 楊時
勤勉是德行的根本。蘇格蘭作家、歷史學家 托·卡萊爾
正德厚生,臻於至善。 《尚書》 《尚書》
惟德動天,無遠弗屆。 德行名言 《尚書》 《尚書》
黍稷非馨,明德惟馨。春秋時期史學家,盲人 左丘明 《左傳》
立德者,立言之本源也。明末清初書畫家、文學家 歸庄
植桂不在多,種德如種樹。宋代詩人 洪夢炎
學道無早晚,進德無先後。 關於德行的名言明代學者 王達
德行之力,十倍於身體之力。法國近代資產階級軍事家,政治家 拿破崙
德行善舉是唯一不敗的投資。19世紀美國作家,哲學家 梭羅
顯譽成於僚友,德行立於有志。南朝宋史學家 范曄
樹至德於生前,流遺愛於身後。 德行名言唐代史學家 吳兢
樹高者鳥宿之,德厚者士趨之。西漢經學家,文學家 劉向
德行的實現是由行為,不是由文字。捷克教育家 誇美紐斯 《大教學論》
平生德義人間通,身後何勞更立碑?唐代詩人 徐夤
德行啊!你是純朴的靈魂的崇高科學。 關於德行的名言法國啟蒙思想家,哲學家,教育家,文學家 盧梭
生有厚利,死有遺教,此盛君之德也。又稱晏子,春秋政治家、思想家 晏嬰
有大略者不問其短,有厚德者不非小疵。南朝宋史學家 范曄
一個人的各種品性之中,德行是第一位的。英國哲學家 洛克
有源之水,寒冽不凍;有德之人,厄窮不塞。 德行名言宋代文學家 胡宏
人之立身,所貴者惟在德行,何必要論富貴?唐代史學家 吳兢
其名彌消,其德彌長;其身彌退,其道彌進。隋代文人 王通
謹慎的人對自己有益,有德行的人對別人有益。法國思想家 文學家 哲學家 伏爾泰
應該熱心地致力於照道德行事,而不要空談道德。 關於德行的名言古希臘哲學家 德謨克里特 《道德思想》
廉隅貞潔者,德之令也;流逸奔隨者,行之污也。唐代政治家 魏徵

G. 關於道的詩

請問樓主說的是關於道德的詩還是道教的詩呢?
以下是關於道教的:
治百萬人仙可待, 善治病者勿欺給。 樂莫樂乎長安市, 使人壽若西王母, 比若四時周反始, 九十字策傳方士。 (雖然這是一種修身養性的口訣, 但作者已注意用韻, 似為七言詩的雛形)
真人至妙, 若有若無。 彷彿大淵, 乍沉乍浮。
歲月將欲訖, 毀性傷壽年, 形體為灰土, 狀若明窗塵。
白虎倡導前兮, 蒼液和於後; 朱雀翱翔戲兮, 飛揚色五彩。
六一合和相須成, 黃金鮮光入華池。 名曰金液生羽衣, 千變萬化無不宜。
據《欽定詞譜》 稱,《鳳凰台上憶吹簫》 詞牌本於《列仙傳拾遺》 所載故事。 據載: 蕭史擅長吹簫,能吹出鸞鳳之音。 秦穆公女弄玉也善於吹簫。 秦穆公將女嫁給他, 他就教弄玉學鳳鳴。 經過十多年, 鳳凰飛來止宿。 秦穆公為此修建鳳台, 供蕭史夫婦居住。 以後弄玉乘鳳, 蕭史乘龍飛升。 又如始於溫庭筠的《女冠子》 , 因詠女冠(道姑) 情態而得名。 詞曰?quot;含嬌含笑, 宿翠殘紅窈窕, 鬢如蟬。 寒玉簪秋水, 輕紗卷碧煙。 雪肌鸞鏡里, 琪樹鳳樓前。 寄語青娥伴, 早求仙。 "其他如《解佩令》《望仙門》《獻仙音》《金人捧露盤 》《迷仙引》《瀟湘神》《月宮春》等等, 莫不與道教神仙故事有牽連。 從內容上看, 宋代許多詞作具有鮮明的 道教蘊含。 不少大作家也創作了一定數量的神仙詞。 諸如柳永、 韋驤、 晏幾道、 蘇軾、 李之儀、 范祖禹、 了元、 丁仙現、 黃裳、 黃庭堅、 晁端禮、 秦觀、 仲殊、 晁補之、 周邦彥等都有此類題材的詞作。 這類作品常常把仙話典故同神遊的心緒相糅合。 例如柳永一闋《巫山一段雲》 ?quot;清旦朝金母, 斜陽醉玉龜。 天風搖曳六銖衣, 鶴背覺孤危。 貪看海蟾狂戲, 不道九關齊閉。 相將何處寄良宵。 還去訪三茅。 "9 該詞先寫朝夕朝拜西王母之事, 接著筆鋒一轉, 引入了求仙人穿著又輕又薄的六殊衣, 隨著天分搖曳, 騎在鶴背上升太空的情景。 作者著意刻劃了求仙人在鶴背上的心理狀態, 寫出了居高俯視下界的孤危之感; 又以貪看仙人劉海蟾"狂戲"而耽誤了行程, 結果因天門齊閉, 不得不從太空中還回, 到曲句山訪問三茅真君去了。 道教的玄歌變文別具一格。 所謂"玄歌"也就是"玄道"之歌, 其源蓋出於《老子》 "玄之又玄, 眾妙之門";不過, 它不是專以演述玄理的散文或韻文, 而是通過對道教神仙奇異故事的講述來宣傳道教的信仰。 從形式上看, 玄歌屬於道教說唱曲藝作品中的唱詞之類。 為了吸引聽眾, 玄歌作者往往以第一人稱手法敘述故事。 例如《老子化胡經》卷十所收的《化胡歌》第五首: "我昔化胡時, 西登太白山。 修身岩石里, 四向集諸仙。樂女擔漿酪, 仙人歌玉文。 天龍翼從後, 白虎口馳 。 玄武負鍾鼓, 朱雀持幢幡。 化胡成佛道, 丈六金剛身。時與決口教, 後當存經文。 吾升九天後, 克木作吾身。 " 1 0 這里的"我"代表老子, 作者以敘事的口吻, 描繪了老君修道場所的仙家景色, 講述了"化胡成佛道"的故事, 具備了敘事詩的基本特徵。在《老子化胡經》 中還收有《老君十六變詞》 十八首, 此即屬於道教湮鬧詞唷K ?quot;變文"是演述神變故事囊恢中問健?quot;道教變文"即演述道教神變故事的一種體式。 適應說唱的需要, 變文往往是韻散結合。當然, 就具體篇目而論, 有的以散文為主, 有的以韻文為主; 有的則純粹是韻文, 如《老君十六變詞》 便是純韻文。 從描述老君神變的特點看, 《老君十六變詞》也和"玄歌"一樣, 具備了敘事詩的基本品格。 作者按照方位的變更來組織情節, 其場所轉換亦依據"易"的九宮八卦方位。 八卦代表八方, 輪轉兩周, 便有十六變詞。 最終兩首, 套用晉代丁令威歌, 以示一世(五百年為一世) 終了, 二世還歸之意。 除了上述種種, 仙歌道曲也是道教詩詞的重要組成部分。 仙歌道曲是一種配樂演唱的道教詩詞。 它的產生與道教齋醮儀式的建立與流行有密切的關系。 為使儀式的進行更加隆重, 道人們便將贊歌與歌詠結合起來, 於是有了各種唱詞的出現。《無上秘要》 卷二十引《道跡經》 稱: 西王母為茅盈作樂 , · · · · · · 命侍女於善賓、 李龍孫歌《玄雲之曲》。 其詞曰 : "大象雖雲廖, 我把九天戶。 披雲泛八景, 倏忽適下土。 大帝唱扶宮, 何悟風塵苦。 " 盡管西王母為茅盈作樂事乃出於道教傳說, 但從《道跡經》 的描述不難看出魏晉間"仙歌"已在道門中流傳。 《無上秘要》 卷二十尚錄有仙歌若干首。 其中 有"上元無英帝君"所唱"上元洞門變真內章之曲; "中元黃老帝君"所唱"中元洞化內真章曲; "下元白元帝君"所唱《下元洞虛化真章句》 以及《陽歌九章》《陰歌六章》等等。 從體例來看, 《無上秘要》在摘錄這些"仙歌"時都略加說明, 指出其來歷及何位仙人所唱。其體裁皆為五言, 句數不一。 表現了早期道?quot;以詩為詞"的創作特點。仙歌相蓖美的是道曲。 其主要體式有步虛詞、 贊詠詞、 道情。 步虛詞是樂府文學形式之一。 唐吳競《樂府古題要解》 謂: "步虛詞, 右道觀所唱, 備言眾仙飄渺輕舉之美。 " 由此可知, 步虛詞之緣起, 歷來傳說不一。 晁公武《讀書志》嘗雲: " 《步虛經》一卷。 右太極真人傳左仙公。 其章皆高仙上聖朝玄都玉京, 飛巡虛空之所諷詠, 故曰步虛。 " 所謂"太極真人"系指徐來勒; "左仙公"系指葛洪從祖葛玄, 為漢末三國人。 據此, 則三國時期當有步虛詞行世。 此後, 歷代皆有人為之。 考之典籍, 影響較大的步虛詞有晉代《太上洞淵神咒經》 卷十五所列之《步虛》 以及《洞玄靈寶玉京山步虛經》 中的《空洞步虛章》 , 他如北周庚信所作步虛詞, 在文學史上亦有一定影響。 作為一種與音樂、 舞蹈緊密結合的文學樣式, 步虛詞的歌唱節奏是以《易》 的八卦九宮方位的陰陽回復韻律為本的。 步虛詞誦詠過程有一定路線, 要求精神專注, 念唱、 步法、 道具和諧統一。 與步虛詞一脈相承, 唐宋以來的贊詠詞也是一種配樂的歌詞。 在道教齋蘸儀式盛行之際, 道士、 文人乃至皇帝官宦廣制道曲, 遂有各種贊詠詞之誕生。 今所見《金錄齋三洞贊詠儀》與《玉音法事》中便收錄了不少贊詠詞。 如宋真宗的《白鶴贊》《散花詞》 , 宋微宗的《玉清樂》 等。 從形式上看, 贊詠詞雖然尚保存了步 虛詞的入樂法式, 但也具備了一些新的特點。 最重要的就是長短句的出現。 例如《金錄齋三洞贊詠儀》 卷上所錄《太清樂》?quot;太清樂, 太清樂, 太清樂處以逍遙。 太清樂, 紫微瑞色駕青龍。 · · · · · · " 作者在七言詩的基礎上加入許多襯句, 這就形成了長短不一的格式, 具有獨特的風格。 與步虛詞有關的道曲還有"道情" 。《太和正音譜》把道情與步虛並立, 作為唱曲的門類之一。 道情多為 遊方道士所演唱, 主要流行於民間。 故其言辭較通俗易懂。 例如張三豐《無根樹道情二十四首》 , 其一曰: "無根樹, 花正幽, 貪戀紅塵誰肯修? 浮生事, 苦海舟, 盪去飄來不自由。 無邊無岸難泊系, 長在魚龍險出遊。肯回首, 是岸頭, 莫待風波壞了舟"。 作者通過一系列比喻, 以淺顯的語言啟發人悟道, 形象生動, 富有情趣。
道德的:
11:1 詭 詐 的 天 平 , 為 耶 和 華 所 憎 惡 。 公 平 的 法 碼 , 為 他 所 喜 悅 。
11:2 驕 傲 來 , 羞 恥 也 來 。 謙 遜 人 卻 有 智 慧 。
11:3 正 直 人 的 純 正 , 必 引 導 自 己 。 奸 詐 人 的 乖 僻 , 必 毀 滅 自 己 。
11:4 發 怒 的 日 子 , 貲 財 無 益 。 惟 有 公 義 能 救 人 脫 離 死 亡 。
11:5 完 全 人 的 義 , 必 指 引 他 的 路 。 但 惡 人 必 因 自 己 的 惡 跌 倒 。
11:6 正 直 人 的 義 , 必 拯 救 自 己 。 奸 詐 人 必 陷 在 自 己 的 罪 孽 中 。
11:7 惡 人 一 死 , 他 的 指 望 必 滅 絕 。 罪 人 的 盼 望 , 也 必 滅 沒 。
11:8 義 人 得 脫 離 患 難 , 有 惡 人 來 代 替 他 。
11:9 不 虔 敬 的 人 用 口 敗 壞 鄰 舍 。 義 人 卻 因 知 識 得 救 。
11:10 義 人 享 福 合 城 喜 樂 。 惡 人 滅 亡 , 人 都 歡 呼 。
11:11 城 因 正 直 人 祝 福 便 高 舉 。 卻 因 邪 惡 人 的 口 就 傾 覆 。
11:12 藐 視 鄰 舍 的 , 毫 無 智 慧 。 明 哲 人 卻 靜 默 不 言 。
11:13 往 來 傳 舌 的 , 泄 漏 密 事 。 心 中 誠 實 的 , 遮 隱 事 情 。
11:14 無 智 謀 , 民 就 敗 落 。 謀 士 多 , 人 便 安 居 。
11:15 外 人 作 保 的 , 必 受 虧 損 。 恨 惡 擊 掌 的 , 卻 得 安 穩 。
11:16 恩 德 的 婦 女 得 尊 榮 。 強 暴 的 男 子 得 貲 財 。
11:17 仁 慈 的 人 , 善 待 自 己 。 殘 忍 的 人 , 擾 害 己 身 。
11:18 惡 人 經 營 , 得 虛 浮 的 工 價 。 撒 義 種 的 , 得 實 在 的 果 效 。
11:19 恆 心 為 義 的 , 必 得 生 命 。 追 求 邪 惡 的 , 必 致 死 亡 。
11:20 心 中 乖 僻 的 , 為 耶 和 華 所 憎 惡 。 行 事 完 全 的 , 為 他 所 喜 悅 。
11:21 惡 人 雖 然 連 手 , 必 不 免 受 罰 。 義 人 的 後 裔 , 必 得 拯 救 。
11:22 婦 女 美 貌 而 無 見 識 , 如 同 金 環 帶 在 豬 鼻 上 。
11:23 義 人 的 心 願 , 盡 得 好 處 。 惡 人 的 指 望 , 致 干 忿 怒 。
11:24 有 施 散 的 , 卻 更 增 添 。 有 吝 惜 過 度 的 , 反 致 窮 乏 。
11:25 好 施 舍 的 , 必 得 豐 裕 。 滋 潤 人 的 , 必 得 滋 潤 。
11:26 屯 糧 不 賣 的 , 民 必 咒 詛 他 。 情 願 出 賣 的 , 人 必 為 他 祝 福 。
11:27 懇 切 求 善 的 , 就 求 得 恩 惠 。 惟 獨 求 惡 的 , 惡 必 臨 到 他 身 。
11:28 依 仗 自 己 財 物 的 , 必 跌 倒 。 義 人 必 發 旺 如 青 葉 。
11:29 擾 害 己 家 的 , 必 承 受 清 風 。 愚 昧 人 必 作 慧 心 人 的 仆 人 。
11:30 義 人 所 結 的 果 子 , 就 是 生 命 樹 。 有 智 慧 的 必 能 得 人 。
11:31 看 哪 , 義 人 在 世 尚 且 受 報 , 何 況 惡 人 和 罪 人 呢 。

H. 關於德的詩句有哪些

1.《嘲小德》

年代: 宋 作者: 黃庭堅

中年舉兒子,漫種老生涯。

學語囀春鳥,塗窗行專暮鴉。

欲嗔王母惜,稍屬慧女兄誇。

解著潛夫論,不妨無外家。

2《次德先韻》

年代: 宋 作者: 魏了翁

二氣同一根,本體浩兮淵。

可見川上逝,未發心下泉。

真機亡停息,果剝根長鮮。

定理亡將迎,塵境地自偏。

形神既外發,何者操其權。

芸芸萬感通,存處元寂然。

一物一太極,不間大小年。

隨處無虧缺,井居而用遷。

至人配天德,知周物之先。

學者事何事,省察於眇綿。

3.《崇德道中》

年代: 宋 作者: 張鎡

破艇爭劃忽罷喧,野童村女闖籬邊。

令人說著蘇堤路,花滿清明畫鼓船。

4.《方務德侍郎輓詞二首》

年代: 宋 作者: 韓元吉

壯歲會符節,飛騰四十首。

吁嗟循吏傳,無復老成人。

三輔勤勞舊,西清寵數新。

青山問何許,猶與謝公鄰

5.《德壽春帖子八首》

年代: 宋 作者: 曹勛

曉來簾幕卷東風,尚有春寒下綺櫳。

德滿人間和氣浹,卯山宮殿瑞雲中。

I. 關於德行的名言古詩

1、博觀而約取,厚積而薄發。——蘇軾

2、三人行,必有我師焉。——《論語》

3、智者千慮,必有一失;愚者千慮,必有一得。——《史記》

4、尺有所短,寸有所長。——《楚辭》

5、倉廩實而知禮節,衣食足而知榮辱。——管子

6、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孟子

7、物以類聚,人以群分。——《易經》

8、人固有一死,或重於泰山,或輕於鴻毛。——《史記》

9、禍患常積於忽微,而智勇多困於所溺。——歐陽修

10、亡羊補牢,未為遲也。——《戰國策》

11、鞠躬盡瘁,死而後已。——諸葛亮

12、寧可玉碎,不能瓦全。——《北齊書·元景安列傳》

13、一張一弛,文武之道。——《禮記》

14、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論語·秦伯》

15、流水不腐,戶樞不蠹。——《呂氏春秋》

16、慈孝之心,人皆有之。——蘇轍

17、己所不欲,勿施於人。——《論語》

18、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諸葛亮

19、循序而漸進,熟讀而精思。——朱熹

20、公家之利,知無不為,忠也。——《左傳·僖公九年》

21、路遙知馬力,日久見人心。——無名氏

22、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惡。——《論語·顏淵》

23、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漢樂府

24、知而好問者聖傾,勇而好問者勝。——《文字·自然》

25、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論語·里仁》

26、精誠所至,金石為開。——《漢書》

27、知者不惑,仁者不憂,勇者不懼。——《論語》

28、鐵肩擔道義,妙手著文章。——楊繼盛

29、獨學而無友,則孤陋而寡聞。——《禮記》

30、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論語》

31、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朱熹

32、君子恥其言而過其行。——《論語·憲問》

33、千里之行,始於足下。——《老子》

34、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也。——《論語·子罕》

35、雖不能至,心嚮往之。——《詩經》

36、仁者見仁,智者見智。——《易經》

37、粉骨碎身渾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於謙

38、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中庸》

熱點內容
古代勵志的名言 發布:2021-03-16 21:50:46 瀏覽:209
形容兒孫繞膝的詩句 發布:2021-03-16 21:49:35 瀏覽:878
席慕蓉賞析印記 發布:2021-03-16 21:48:26 瀏覽:311
權力很大含有手的成語 發布:2021-03-16 21:48:22 瀏覽:584
能聽的兒童故事 發布:2021-03-16 21:48:15 瀏覽:285
關於足球的詩歌詞句 發布:2021-03-16 21:47:40 瀏覽:870
拖拉機的古詩 發布:2021-03-16 21:42:53 瀏覽:571
亮甜的詩句 發布:2021-03-16 21:42:00 瀏覽:831
廣東話生日快樂祝福語 發布:2021-03-16 21:38:55 瀏覽:409
噓的短句 發布:2021-03-16 21:38:07 瀏覽: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