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古詩詞句 » 校場的詩句

校場的詩句

發布時間: 2021-02-11 03:07:20

『壹』 這詩名叫什麼,誰能告訴我。

這是唐代李商隱《無題》,以下是詩意,看看吧:
譯文1
聚首多麼不易,離別更是難舍難分;
暮春作別,恰似東風力盡百花凋殘。
春蠶至死,它才把所有的絲兒吐盡;
紅燭自焚殆盡,滿腔熱淚方才涸乾。
清晨對鏡曉妝,唯恐如雲雙鬢改色;
夜闌對月自吟,該會覺得太過凄慘。
蓬萊仙境距離這里,沒有多少路程,
殷勤的青鳥信使,多勞您為我探看。
譯文2
見面的機會真是難得,分別時也難舍難分,況且又兼東風將收的暮春天氣,百花殘謝,更加使人傷感。 春蠶結繭到死時絲才吐完,蠟燭要燃完成灰時像淚一樣的蠟油才能滴干。女方早晨妝扮照鏡,只擔憂豐盛如雲的鬢發改變顏色,青春的容顏消失。男子晚上長吟不寐,必然感到冷月侵人。對方的住處就在不遠的蓬萊山,卻無路可通,可望而不可即。希望有青鳥一樣的使者殷勤地為我去探看情人,來往傳遞消息。
題解
就詩而論,這是一首表示兩情至死不渝的愛情詩。然而歷來頗多認為或許有人事關繫上的隱托。起句兩個「難」字,點出了聚首不易,別離更難之情,感情綿邈,語言多姿,落筆非凡。頷聯以春蠶絳臘作比,十分精彩,既纏緬沉痛,又堅貞不渝。接著頸聯寫曉妝對鏡,撫鬢自傷,是自計;良夜苦吟,月光披寒,是計人。相勸自我珍重,善加護惜,卻又苦情密意,體貼入微,可謂千回百轉,神情燕婉。最終末聯寫希望信使頻傳佳音,意致婉曲,柳暗花明,真是終境逢生,別有洞天。春蠶兩句,千秋佳絕。

『貳』 文化老北京古詩有哪些

、老字型大小: 八大祥綢布店(瑞蚨祥、瑞林祥、瑞增祥、謙祥益等)、慶豐包子鋪、同仁堂興隆街總店、小腸陳、南來順、仿膳等等 2、名人故居: 譚嗣同故居(宣武區北半截胡同)、康有為故居(宣武區米市胡同)、齊白石故居(西城區辟才胡同)、紀曉嵐故居(宣武區珠市口西大街)、茅盾故居(東城區後圓恩寺街)、李大釗故居(西城區文華胡同) 3、寺廟: 法源寺(宣武區法源寺前街)、禮拜寺(宣武區牛街)、萬松老人塔(西城區磚塔胡同)、天寧寺塔(宣武區天寧寺前街)、白雲觀(西城區白雲觀)、白塔寺(西城區阜成門內大街)、廣濟寺(西城區阜成門內大街)、慈壽寺塔(海淀區西八里庄)、報國寺(宣武區報國寺前街)、崇效寺藏經閣(宣武區崇效胡同)、袁崇煥祠(崇文區東花市斜街)、文天祥祠(東城區府學胡同) 4、胡同: 宣武區的: 校場口胡同、校場頭條-五條、金井胡同、車子營胡同、上斜街、下斜街、達智橋胡同、定居胡同、前孫公園胡同、後孫公園胡同、教佳胡同、鐵門胡同、鐵鳥胡同、海柏胡同、北柳巷、南柳巷、果子巷、魏染胡同、紅線胡同、梁家園胡同、西磚胡同、爛漫胡同、醋章胡同、永慶胡同等等 5、帝王建築: 皇史宬、大高懸殿、天壇、地壇、日壇、月壇、先農壇、社稷壇、太廟等等 茶葉庄 北京茶行,十之九皆為安徽人,所謂「茶葉某家」的便是,有名者為:吳家、汪家、方家、羅家、胡家、程家凡姓,而安徽人中尤以歙縣為主,所以北京的歙縣義地便由茶葉吳家負責典守。外省外縣人極難經營茶行,即使有人開茶店,亦須請皖歙人幫忙,如慶隆茶莊就是由皖人相助而由河北安次縣人開的。近年更有山西人在京經營茶店的,以前是海味店代營茶葉,後又改為茶店代營海味,一切采辦、嘗樣、主持全是山西人。因安徽為產茶名區,歙縣附近尤盛,所以歙人多業茶。北京的大茶店在茶山附近設「坐莊」采辦新茶,也有包一角茶山的。小一點的茶店在天津坐莊,更小一點的便向津方茶行批購。天津是北方幾省最大的茶葉集散地。到茶山坐莊的人一定要懂得各色茶葉的好壞,價值的漲落,在京銷售情形,以定采辦數目。更需與茶山廝熟,道途通曉,周轉資金靈活。每年要往來京皖或京津,所以皖歙人業此最宜。

『叄』 睹雪思情的詩句,每年這個時候看到學,都會想到曾經的摯愛

婆,在那裡燒化紙錢。小旋風卷著煙在墓田裡立起,像與一棵棵黑色的樹混在一起的白色的樹。俺乾爹的儀仗終於出了南門,鞦韆架下的看客們都掉轉了頭。縣官大老爺來了!有人喊叫。乾爹的儀仗圍著校場轉了一圈,衙役們抖起了狗精神,一個個挺胸疊肚,眼珠子瞪得滴溜溜圓。乾爹,隔著竹編的轎簾,俺看到了您的頂戴花翎,和您那張紫紅色的方臉。您下巴上留著一匹胡須,又直又硬賽鋼絲,插到水裡也不漂散。您的胡須就是咱倆的連心鎖,就是月老拋下來的紅絲線,沒有您的胡須和俺親爹的胡須,您到哪裡去找俺這樣一個糖瓜也似的干閨女?
衙役們擺夠了威風,其實是乾爹您擺夠了威風,把轎子停在了校場邊緣。校場西邊是一片桃園,桃花盛開,一樹接著一樹,在迷濛的細雨中,成了一團團粉嘟嘟的輕煙。一個胯骨上掛著腰刀的衙役上前打開了轎簾,放俺乾爹鑽了出來。俺乾爹正正頭上的頂戴花翎,抖抖腕上的馬蹄袍袖,雙手抱拳,放在胸前,對著我們,作了一個揖,用他洪亮的嗓門,喊道:"父老們,子民們,節日好!"
乾爹,您這是裝模作樣呢,想起他在西花廳里跟俺玩耍的樣子,俺就憋不住地要笑。想起了這個春天裡乾爹遭受的苦難,俺就忍不住想哭。俺停住鞦韆,手扶著繩索,站在鞦韆板上,抿著嘴兒,水著眼兒,心裡翻騰著苦辣酸甜的浪花兒,看著乾爹演戲給猴看。乾爹說:"本縣一貫提倡種樹,尤其提倡種桃樹——"
屁顛兒屁顛兒地跟隨在乾爹身後的城南社裡正大聲喊叫:
"縣台大老爺以身作則,率先垂範,趁著這清明佳節雨紛紛,親手栽下了一棵蟠桃樹,為咱們老百姓造福……"
俺乾爹白了這個搶話說的里正一眼,繼續說:
"子民們,爾等回去,在那房前屋後,田邊地頭,都栽上桃樹。子民們啊,'少管閑事少趕集,多讀詩書多種桃'。用不了十年,我高密一縣,就是'干樹萬樹桃花紅,人民歌舞慶太平'的美好日子!"

『肆』 古人游清明上河園留下的詩詞有哪些

大哥,告訴你古人沒游過「清明上河園」怎麼會有詩?

「清明上河版園」於1992年開始策劃建設,權按照《清明上河圖》做原始布局,1998年建成並開放。全園佔地500畝,其中水面120畝,大小船隻50多艘,房屋400餘間,總建築面積10000餘平方米;設綜合服務、休閑購物、驛棧、民俗風情、特色食街、宋文化展示、花鳥蟲魚、繁華京城等八個功能區,並設有校場、虹橋、民俗、宋都等四個文化廣場,總投資1.1億人民幣。

『伍』 自己寫一首古詩

羅成贊
燕風無度,幽莽無垠,捲起萬里雲飄,推出九仞海潮。金戈鐵馬,銀弓內鋼刀。迷盡無數紅顏,羨容煞多少英豪。看盡古今榮辱,鑒證興衰王朝。飛沙走石,激起怒吼狂濤,大漠戈壁,刻畫雄霸風騷。颯颯涼風,咧咧寒氣,劍鋒刺傲骨,針利痛心脾。落日照斜樹,華光鋪滿地。狼嘯山深,鷹俯林密。大漠茫茫無覓處,暗藏濟濟真傑士。
寥寥塵海,寂寂寒鴉。孤身獨影,傲然矗立。白盔銀袍,冷槍霜馬。舉首望遠,悵然淚下:
數千載大好河山,十幾年間國不成國,家不成家。
忠義掩埋心間,壯志暗藏胸下,欲展曠世才,欲成千古俠,欲使雙手撼乾坤,欲用單臂撐危廈。
縱橫馳騁,往來沖殺,雄風誰敢凌,霸氣哪敢煞,傲然仰天嘯,聲震萬軍馬。單槍下校場,勇奪狀元花,雄關擒五王,威名播華夏。
風流儒雅智勇全,冷麵寒槍古今罕。瓦崗寨內數英豪,大唐營中稱好漢。真傑士,渾身是膽,笑走刀山火海如平地,何時曾把它虎穴龍潭放在眼。
彎鉤銀槍,斬盡紅塵傷悲,龍駒寶馬,踏破黃河絕淚。殘陽如血,撒英雄身,一輪彎月,惹多少過客行人心憔悴

『陸』 描寫「羅成」的詩句有哪些

羅成,出於《隋唐系列小說》

1、銀槍染塵大漠寒,彎刀如雪冷亦然。 槍挑長蛇榮歸返,刀破屠馬載譽還。揚鞭策馬赴戰場,少年英雄志氣長。無奈冬日歲歲寒,孤魂獨葬紫金關。

2、冷麵俊俏熱心腸,手執銀蛇羅家槍。結交義士名聲廣,熱血舍家保大唐。

3、燕風無度,幽莽無垠,捲起萬里雲飄,推出九仞海潮。金戈鐵馬,銀弓鋼刀。迷盡無數紅顏,羨煞多少英豪。看盡古今榮辱,鑒證興衰王朝。飛沙走石,激起怒吼狂濤,大漠戈壁,刻畫雄霸風騷。颯颯涼風,咧咧寒氣,劍鋒刺傲骨,針利痛心脾。落日照斜樹,華光鋪滿地。狼嘯山深,鷹俯林密。大漠茫茫無覓處,暗藏濟濟真傑士。

寥寥塵海,寂寂寒鴉。孤身獨影,傲然矗立。白盔銀袍,冷槍霜馬。舉首望遠,悵然淚下:
數千載大好河山,十幾年間國不成國,家不成家。

忠義掩埋心間,壯志暗藏胸下,欲展曠世才,欲成千古俠,欲使雙手撼乾坤,欲用單臂撐危廈。

縱橫馳騁,往來沖殺,雄風誰敢凌,霸氣哪敢煞,傲然仰天嘯,聲震萬軍馬。單槍下校場,勇奪狀元花,雄關擒五王,威名播華夏。

風流儒雅智勇全,冷麵寒槍古今罕。瓦崗寨內數英豪,大唐營中稱好漢。真傑士,渾身是膽,笑走刀山火海如平地,何時曾把它虎穴龍潭放在眼。

彎鉤銀槍,斬盡紅塵傷悲,龍駒寶馬,踏破黃河絕淚。殘陽如血,撒英雄身,一輪彎月,惹多少過客行人心憔悴!

『柒』 辛棄疾《破陣子》中描寫將軍犒勞天下,軍中奏樂歡娛,以及校場上列隊檢閱場景的詩句是

八百里分麾下炙

『捌』 現代人寫的古詩詞

本人忠熱於寫詩,我不僅自己造了很多兩字詞語,而且還自創了詩集。下面我來分享幾首原創的詩詞:
⒈一剪梅•遺花香斷垂簾秋
遺花香斷垂簾秋,冷夢初覺,兩面蕭條。
銅溪雲流登仙閣,無意休愜,心事難消。
萬千辰影隨弦起,驚得鴻雁,青鯤淵遙。
遲晝續日一頭霜,猶望天霄,惘然失憀。
⒉浪淘沙•遠渡尋黃流
遠渡尋黃流,風痕滿舟。縱望雲際颺盡秋。一江濁浪擊濃愁,燭煙未休。
月殘影蕭蕭,鴻辰零落。引幾許雄驕故留。塵酌酒色醉熏時,惟情心頭。
⒊浣溪沙•山簾卷影
山簾卷影理閑文,沉語薄風寄論新。斷飲無食望功績。
殘陽傾落暗無聲,滿箋孤寂千萬縷。遲夢幽幽無限深。
⒋失時
谷際窺星鵲,斷水雲流馳。
玉簾卷蠟影,初晝遠暮回。
⒌七夕•秋
秋蕭風月銀光暗,牽牛織女穿河漢。
斷得星橋幾痴情?娟仙還暮佳期盼。
⒍猶思
錦弦一卷雲,纖扇一涼秋。
鳳虎圓長夢,玉樓遮水簾。
⒎春花秋月•有感
空夜睹星河,忘卻星無跡。
要問愁誰知,春水東流去。
⒏夏夜東花
清風引春水,天境映辰汐。
峭險西樓舍,綺流丈滿情。
⒐獨酒
長安暮色深,寒蒼離水渾。
孤樓望京影,泮樹拂酒人。
⒑獨居聞樂(情詩哦~)
寒簾卷弦樂,單衣梳林尋。
殘風動孤影,青發拂伊人。

『玖』 敬邀下聯 上聯是; 書香門第,琴棋書畫略知一二。 夜來,枕畫、擁詩、摟棋、抱琴

下聯,傾聽心扉,喜怒哀樂大顯身手。
寂來,沉思,懷想,詠嘆,哀傷
恰似一粒豆與我私定終身,橫睡之處三夢純真。

『拾』 唐詩中的節令風俗

隋唐五代是中國節令風俗劃時代的大變革時期。節令的特性發生了重大
變化,自漢魏以來的以禁忌、迷信、祓禊、禳除為主要特徵的節令風俗,開
始轉變為娛樂型和禮儀型,成為名符其實的「佳節良辰」。隨著這一特性的
轉變,節令風俗的許多內容也發生了變化,在元旦,爆竹的驅鬼之意漸趨淡
漠,而成為人們除舊歲慶新年的娛樂喜慶活動。擊鼓驅鬼除瘟疫的祭祀形式
——驅儺,雖然仍含有濃厚的宗教色彩,但娛樂的成分大大加強,成為一種
「娛神又娛人」的歌舞。元宵節祭神燈火變成了人們游觀的花燈。上巳節的
祓禊已為踏青游春所替代。中秋節的拜月禮儀變成了文人墨客玩月、賞月的
消遣。每逢佳節,宮廷中大擺宴席,歌舞通宵徹夜,歡度良宵美景。民間則
是「士女如雲,車馬塞路」。《隋書·柳彧傳》說:隋文帝時,京城及外州,
每正月望夜,「高棚跨路,廣幕陵雲,袨服靚妝,車馬填噎。餚醑肆陳,絲
竹繁會,竭貲破產,競此一時」。這段文字反映了隋代長安元宵之夜的盛況,
也體現了節令習俗在性質上的轉變。
這一時期,不僅節令風俗中原有的內容向娛樂型轉變,而且產生出許多
新的風俗,極大地豐富了古代節令風俗的內容。比如,大量的娛樂活動出現
在節令風俗中,盪鞦韆、放風箏、打馬球、步打、拔河、射箭、走馬、斗雞、
鬥百草、乞巧等等,形式各種各樣,內容絢麗多彩。這些娛樂活動在不同季
節、不同的節日中進行,具有鮮明的季節性,極大地增加了當時節令習俗中
的娛樂性因素。
唐代還產生了一些新的節日,如千秋節、中和節等。此外,將元宵賞燈
的時間正式定為正月十五。晦日送窮、清明掃墓、改「端五」為「端午」、
中秋賞月、重陽正式定為節日等都始於隋唐時代。
隋唐五代時期,有關節日的神話傳說故事,不再籠罩在一片神秘的迷霧
中,原來充滿妖異、災變、吉凶、忌諱、卜筮等迷信色彩的內容開始被具有
人情味和浪漫氣息的內容所代替,體現了節令的愈加生活化。比如,唐代出
現了鍾馗捉鬼的傳說故事,並迅速在民間廣泛傳播,於是到晚唐五代時,滑
稽有趣的鍾馗取代了漢魏時的凶神神荼、郁壘,成為家家戶戶驅鬼避邪的門
神。再如,起源於自然崇拜的拜月習俗,演變為賞月、玩月等娛樂活動。人
們仰望皓潔的月亮,產生出無窮的憧憬和遐想,於是便產生了吳剛砍桂樹、
唐玄宗夜遊月宮等美麗的傳說。這都反映了這一時期中秋節賞月習俗的盛
況,同時也反映了隋唐五代時期人們豐富的生活情趣和節令風俗的新面貌。
中國節令風俗的特點之一,就是禮俗與風俗緊密結合。這一特點在隋唐
五代時期表現得很充分。比如,清明祭掃本是民間習俗,到唐玄宗時列入禮
典,就變成了禮俗。在隋唐兩朝的禮典中,元旦時舉行迎春、迎神之儀,社
日的祭社神,上巳日的春禊,千秋節的慶典,改換年號,冊立太子,公主出
嫁及吉兆等國家大喜慶,舉行的大酺等都是重要的禮俗,同時,這些又是節
令風俗中必不可少的內容。
下面就隋唐五代節令風俗中的新內容分別加以論述。
門神鍾馗 「門神」一詞,始見於《禮記·喪大記》鄭玄註:「君釋菜,
禮門神」。古代祀典中有五祀之說,所謂「五祀」,即祭祀門、戶、井、灶、
土地等五神。門神就是其中之一。周朝時,門神無名又無姓,雖然《禮記》
中已有門神的記載,但此時門神並無具體物象可指。到戰國、兩漢時,才逐

漸形象化,出現了圖繪的司門之神——神荼和郁壘。
大約到晚唐及五代時候,門神由神荼、郁壘換成了鍾馗。宋代沈括《補
筆談》卷三引吳道子的鍾馗畫上唐人題記及高承《事物紀原》說:開元年間,
唐玄宗從驪山校場回來,忽然得了惡性瘧疾,巫師們用盡了心計,忙活了一
個多月也未能治好。一天深夜,玄宗夢見一大一小兩個鬼,小鬼身穿絳色衣,
一腳著靴,一腳赤足,腰間掛著一靴,來盜竊楊貴妃的紫香囊和玄宗皇帝的
玉笛。這時一大鬼「戴帽,衣藍裳,袒一臂,鞹雙足,乃捉其小者,刳其目,
然後擘而啖之。」唐玄宗驚問道:「你是誰?」大鬼回答:「臣鍾馗氏,即
武舉不捷之進士也。誓與陛下除天下之妖孽。」唐玄宗大夢醒來,病一下好
了。於是召大畫家吳道子,告訴他夢中所見形象。吳道子不愧為一代畫壇大
師,聽完後揮灑丹青,一會便畫成了。玄宗皇帝瞠視很久,說道:「真想不
到與我夢里的形象一樣!」賞給吳道子百金,並題詩一首。
這雖是一則傳說故事,但它是有史實根據的。唐代吳道子確實畫過鍾馗
像。唐張彥遠《歷代名畫記》卷九說:「吳道子有《十指鍾旭》傳於代」。
「鍾旭」當是「鍾馗」。宋人黃休復《益州名畫錄》記載,吳道子的鍾馗圖
在唐亡以後,曾被蜀後主王衍所得。吳道子畫鍾馗圖之後,唐玄宗下令將鍾
馗像「因圖異狀,頒顯有司」,使鍾馗開始成為辟邪驅鬼的門神。這一點還
可以從張說《謝賜鍾馗及歷日表》、劉禹錫《為李中丞謝賜鍾馗歷日表》、
《為淮南杜相公謝賜鍾馗歷日表》等文中得到印證。當時,每逢新年,唐朝
皇帝便將鍾馗像和新歷日賜給近臣,而賜予鍾馗像的目的是「圖寫威神,驅
除群厲,⋯⋯增門戶之貴。」可見,鍾馗已經具有門神的職能了。
唐代敦煌流行一種六言體歌謠,稱作《兒郎偉驅儺》,是每年十二月民
間驅儺時所唱。在敦煌石室遺書中有一首《兒郎偉》,題目是《除夕鍾馗驅
儺文》。儺文唱道:「親主歲領十萬,熊羆爪硬,銅頭銀額,魂(渾)身總
著豹皮,盡使硃砂染赤,感稱我是鍾馗,捉取江游浪鬼。」唐代除夕的驅儺
儀式中,鍾馗作為驅鬼的神而受到尊重,這從另一個角度說明鍾馗在唐代民
間的流行程度。
總之,鍾馗從唐代確立門神地位,經過幾百年,至宋代才廣泛流傳開來。
唐代敦煌春聯 春聯,又名對聯、楹聯、門對。它也源於古代的桃符。最
初,人們在桃符上畫門神或寫神荼和郁壘四字,後來,人們又在桃符上寫一
些驅災避邪、保佑平安的詞。關於中國最早春聯的記載很不一致。據黃休復
《茅亭客話》記載:五代後蜀每到除歲,諸宮門各給桃符一對,一般都寫「元、
亨、利、貞」四字。當時蜀太子長於文詞,在本宮策勛府桃符上題了「天垂
余慶,地接長春」八個字,「以為詞翰之美」。有人認為這是中國最早的一
副春聯。據《蜀檮杌》和《宋史·西蜀孟氏世家》記載:後蜀孟昶在歸宋的
前一年,乾德元年(963 年)歲除日,自命筆題桃符,其辭為:
「新年納余慶,嘉節號長春。」後人大都認為「楹帖始於桃符,蜀孟昶
『余慶、長春』一聯最古。」①後人大都認為春聯源於五代時的後蜀。
本世紀40 年代,在莫高窟藏經洞里的敦煌遺書中,發現了我國最早的春
聯。卷號是斯坦因0610,錄文如下:
歲日:三陽始布,四序初開。
福慶初新,壽祿延長。

又三陽□始,四序來祥。
福延新日,慶壽無疆。
立春日:銅渾初慶墊,王律始調陽。
五福除三禍,萬古□(殮)百殃。
寶雞能辟惡,瑞燕解呈祥。
立春□(著)戶上,富貴子孫昌。
又三陽始布,四孟初開。
□□故往,逐吉新來。
年年多慶,月月無災。
雞□辟惡,燕復宜財。
門神護衛,厲鬼藏埋。
書門左右,吾儻康哉!①
以上文句從內容、形式上分析確為春聯無疑。首先,時間上吻合。「歲
日」、「立春日」正是我國春節書寫春聯的時候。第二,文句對偶,為聯句
格式。春聯源於對偶句,經漢魏時代的駢體文、隋唐律詩的長期影響,逐漸
形成以文句對偶對仗為特徵的春聯文體。敦煌春聯大部聯句工對,名詞、副
詞與動詞對偶相當,符合春聯的文體。第三,內容多為祈福禳災之言。對偶
句、聯語起源很早,但不能算做春聯,這是因為它們沒有新春喜慶的內容。
而敦煌春聯中「福慶初新,壽祿延長」「年年多慶,月月無災」等內容都反
映了人們對新年的美好祝願。第四,敦煌春聯最後明確指出:「書門左右,
吾儻康哉!」表明這些文句是寫於門之左右的,所以,當為春聯無疑。
敦煌春聯寫在斯0610 卷的背面,前後均無題記,其正面是《啟顏錄》的
抄本,尾題:「開元十一年捌月五日寫了,劉丘子投二舅。」這可以確定春
聯的年代,在開元十一年(723 年)左右,比孟昶寫春聯早240 年。這樣,
我們可以說敦煌春聯是迄今為止,得以保存下來的我國最早的春聯。
晦日送窮 農歷每月的最後一日,叫「晦」,其中正月的「晦日」被視為
一年的開始,所以受到古人的重視,形成節日,稱作「晦節」。
在唐代的晦日風俗中,有一個重要的內容——送窮。隨著唐代社會生產
的發展和經濟的繁榮,帶來了貧富矛盾的進一步激化;人們希冀能擺脫貧窮
困苦的生活,過上美滿富裕的日子,所以,送窮習俗應運而生。
送窮習俗源於有關「窮神」(窮鬼)的傳說。《唐四時寶鑒》記載:「高
陽氏子好衣弊食糜,正月晦日巷死。世作糜,棄破衣,是日祝於巷,曰除貧
也。」高陽氏,即傳說中炎黃聯盟的首領顓頊。宋陳元靚《歲時廣記》卷十
三「號窮子」條引《文宗備問》雲:「昔顓帝時,宮中生一子,性不著完衣,
作新衣與之,即裂破以火燒穿著,宮中號為窮子。其後以正月晦日死,宮人
葬之,相謂曰:『今日送窮子也』。」可見,傳說中的「窮神」是顓頊的兒
子,生性喜穿破爛衣服,喝稀飯,即使做了新衣服給他,也要用火燒破了才
肯穿,人們叫他「窮子」。後來,「窮子」在正月晦日死去。人們祭祀他,
逐漸相承成俗,稱之為「送窮子」、「除貧」。
送窮的具體日期,有說是人日(農歷正月初七)前一天;有說是正月二
十九(稱「窮九」);但多數說法是在正月晦日,因為唐人記載「窮神」死
於該日。送窮的習俗反映了古代人民希望在年節交關、辭舊迎新之際,送

舊日歲月的貧窮、辛酸和苦難,迎來幸福美好生活的心態。正如唐代詩人姚
合《晦日送窮三首》中所描述的那樣:「年年到此日,瀝酒拜街中。萬戶千
門看,無人不送窮。」每年的晦日,家家戶戶都要在街中灑酒祭送窮神,希
望給自家帶來富裕。但是封建社會階級壓迫的現實,使「窮神」只光顧貧苦
的勞動人民。因此,年年送窮神,卻年年送不走。姚合以辛辣的筆鋒揭示了
這一現實。他在詩中說:「送窮窮不去,相泥欲何為?今日官家宅,淹留又
幾時。古人皆恨別,此別恨消魂。只是空相送,年年不出門。」
送窮的具體做法,是把「送窮」和「灑掃庭除」結合在一起。據《唐四
時寶鑒》所記,當時的人們根據「窮子」「好衣弊食糜」的特點,於正月晦
日這一天「作糜,棄破衣」,「糜」就是粥。《唐六典》膳部有「節日食料」
一節,雲:「晦日,膏糜。」「膏糜」就是現在的肉粥。「棄破衣」是將陳
舊破爛的衣物棄掉,表示送別窮困。唐代大文學家韓愈十分注意對當時世俗
民風的記述,他寫了一首《送窮文》,真實地記述了唐代送窮這一歲時風俗。
他說:「元和六年(811 年)正月乙丑晦,主人使奴星結柳作車,縛草為船,
載糗與粻,牛系軛下,引帆上檣。三揖窮鬼而告之曰:『聞子行有曰矣』。」
①送窮還要為窮鬼上路准備「交通工具」,即用柳條、青草編縛的車船,而「糧」
(干糧)和「粻」(米)便是給窮神路上食用的「干糧點心」了。經過一番
拜祭後,燒掉車船,表示送去了「窮神」。
晦日送窮的習俗一直流傳到明清,成為正月里的一項重要習俗。
中和節 農歷二月初一的中和節是唐代中葉時才出現的節日。它的出現很
有趣。唐中葉以前,人們重視三月三日上巳節和九月九日的重陽節。唐德宗
貞元元年(785 年)九月二日下詔,以「方今邊隅無事,烝庶小康」為由,
定正月晦日、三月三日、九月九日為「三令節」。每逢三令節,都要舉行盛
大的宴會,皇帝與百官同樂。到貞元五年(789 年),德宗又決定另置新的
節日。據《李蘩鄴侯家傳》記載:貞元五年的一天,德宗對宰相李泌說:以
往上巳和重陽都有宴會,但上巳往往與寒食節的時間相近,而春季沒有節日
可以宴飲一番,想在二月創置一節,哪天合適呢?李泌回答道:二月十五日
以後,雖然春暖花開,但與寒食節相近。二月初一桃李花開,又與晦日相近。
晦日,名字不佳,不宜為節。所以,我請以二月初一日為中和節。德宗十分
贊成,下詔以二月初一日為中和節,取代晦日,內外官員休假一日,並舉行
宴會。「三令節」改由中和節、三月三日上巳節和九月九日重陽節組成。
為祝賀德宗皇帝御置中和節,皇帝在曲江池大擺宴席,宴請百官。席間,
君臣飲酒賦詩,同慶佳節。德宗《中和節賜群臣宴賦七韻》詩曰:「東風變
梅柳,萬匯生春光。中和紀月令,方與天地長。」描繪了中和節春暖花開的
景象。李泌等諸臣也紛紛賦詩奉和。李泌《奉和聖制中和節曲江宴百寮》詩
雲:「風俗時有變,中和節惟新。軒車雙闕下,宴會曲江濱。」呂渭《皇帝
移晦日為中和節》詩寫得最為精彩,詩雲:「皇心不向晦,改節號中和。淑
氣同風景,嘉名別詠歌。湔裙移舊俗,賜尺下新科。歷象千年正,酺醵四海
多。花隨春令發,鴻度歲陽過。天地齊休慶,歡聲欲盪波。」詩中的「賜尺
下新科」、「酺醵四海多」兩句說的是中和節時的「賜尺」和「釀中和酒」
的風俗。宋陳元靚《歲時廣記》卷十三引《唐書》記載:「以是日,進農書,
司農獻穜稑;王公戚里上春服,士庶以刀尺相遺;村社作中和酒,祭勾芒,

聚會宴樂,名為享勾芒,祈年穀。」每逢中和節,朝廷里都要舉行盛大的儀
式,百官進獻農書,負責管理農田水利事務的司農寺進獻穜稑(禾名),以
表示務農之意。而皇帝則要舉行耕種儀式,並象徵性地賜給人民百穀果實,
以示勸民努力從事耕織。同時,將刀尺、中和酒賜給臣下,以示恩寵。《新
唐書》卷一三九《李泌傳》:「泌渭:「廢正月晦,以二月朔為中和節,因
賜大臣戚里尺,謂之裁度。」皇帝將尺賜給臣下的用意是希望臣子裁斷自己
的言行是否正確。皇帝所賜的尺是由掌郊祀圭璧及天子器玩、後妃服飾等事
務的中尚署負責提供,有「鏤牙尺及木畫柴檀尺」。在民間,人門則互相以
刀尺相送。
製作和飲用中和酒,也是中和節主要的風俗之一。中和酒,又名宜春酒,
有許多種。在貞元六年(790 年)百官慶賀中和節的曲江宴上,大臣權德輿
作《奉和聖制中和節賜百官宴集因示所懷》詩,中有「賡歌武弁側,永荷玄
化醇」句。玄化醇是唐代官宴上所飲的一種中和酒。
中和節之所以能夠設立,除了唐德宗的個人因素外,還與農歷二月春分
自古就有祭祀勾芒神的風俗有關。勾芒,是傳說中的日神和春神。日神勾芒
之所以也兼作春季之神,這是由於上古時有一種流行的觀點,認為春夏為陽、
為天、為日,秋季為陰、為地、為月。所以日神又兼作春季之神了。孔穎達
注《禮記·月令篇》說:「其神勾芒者,謂自古以來主春立功之臣,其祀以
為神。是勾芒者,主木之官,木初生之時,勾屈而有芒角,故言勾芒。」可
見,勾芒一名,是帶有物候意義的名詞,是春季作物初生的象徵。
隋唐五代時期祭勾芒的具體方法,由於缺乏資料,難於表述。據後代的
習俗,推想當時的祭勾芒的活動是製作太陽糕,並用以祭日。太陽糕的製作
方法是:用江米製成糕,在糕上用米面做一隻一寸長的小雞,或在糕上印戳
象徵雞的圖形。太陽糕採用雞的形象是根源於古人相信日中有三足鳥(金雞)
的觀念。民間在祭太陽日神勾祭時,除供太陽糕,還要誦讀《太陽星君經》,
經文中有關農業的內容,說明了中和節與農業的關系,表明唐代創置「中和
節」實為祈求農作物豐收的節日。
賜火、掃墓之俗 寒食和清明是農歷三月里的兩個節日。寒食節期間只能
吃涼東西,故又稱「冷節」。又因有禁火的習俗,也稱「禁煙節」。禁火習
俗傳到唐代更加盛行,而且十分嚴格。唐玄宗天寶十載(751 年)三月詔敕,
嚴申寒食禁火。當時官府執行禁火甚嚴,每到此節,村社的里正用雞毛翎到
各家灶灰中去掃掠,如果毛翎變焦了,就要治罪,可見唐人對寒食節的重視。
雖然如此,如經皇帝特許,豪門權貴在寒食節的晚上即可燃火。韓翃《寒
食》詩借古喻今,諷刺了這種不公。詩曰:「春城無處不飛花,寒食東風御
柳斜。日暮漢宮傳蠟燭,輕煙散入五侯家。」
在唐代的寒食、清明風俗中,除禁煙更加嚴格之外,又產生出一種新的
風俗,即在清明這一天,重新鑽木取火,稱作「取新火」。據《唐輦下歲時
記》載:「長安每歲清明,(尚食)內園官小兒於殿前鑽火,先得上進者,
賜絹三匹,金碗一口。」皇帝每年清明日要舉行隆重的賜火儀式,把新的火
種賜給群臣,以示皇恩浩盪。宋陳元靚《歲時廣記》卷十七引《迂叟詩話》
雲:「唐時唯清明取榆柳之火,以賜近臣戚里之家。」唐詩中對禁火賜火的
景況有真實的描繪。韓溶《清明日賜百僚新火》詩雲:「朱騎傳紅燭,天廚
賜近臣,火隨黃道見,煙繞白榆新。榮耀分他日,恩光共此辰。」王濯《清
明日賜百僚新火》詩亦雲:「御火傳香殿,華光及侍臣。星流中使馬,燭耀

九衢人。」在清明節,能得到皇帝所賜新火是很榮幸的,所以得到新火的近
臣無不感激涕零,特別那些小官。唐代宗時,溧水(今屬江蘇)縣令竇叔向
忽然得到皇帝賜給的新火,使他倍感榮耀。他作《寒食日恩賜火》詩:「恩
光及小臣,華燭忽驚春。電影隨中使,星輝拂路人。幸因榆柳暖,一照草茅
貧。」從這些詩中看出,唐朝皇帝除了把新火賜給身旁的近臣外,還常派宦
官(中使)用蠟燭將新火送到外地賜給地方官,以示勉勵和恩寵。得到新火
的官員用柳條接得中使傳來的新火,插在門前,以炫耀於人。後來人們爭相
仿效,相沿成俗,每逢寒食、清明,便在家門前插有楊柳枝條。
掃墓祭墳是寒食、清明節期間的重要活動。雖然這種掃墓風俗起源甚早,
但在寒食、清明節時進行掃墓則開始於唐代。據《舊唐書·玄宗紀》載:開
元二十年(732 年)四月二十九日,唐玄宗鑒於當時「寒食上墓,禮經無文,
近代相傳,浸以成俗」的現狀,下詔「士庶之家,宜許上墓,編入五禮,永
為常式」。自此,寒食掃墓用詔令形式正式確定下來,並列入五禮中。值得
注意的是唐代的寒食節和清明節已逐漸合二為一,所以,在這兩個節日都有
掃墓的活動,到宋代時,掃墓主要在清明節里進行。
唐代的掃墓之風很盛。每逢寒食、清明節到來,「田野道路,士女遍滿,
皂隸佣丐,皆得上父母丘墓。」①遠在他鄉的人,時遇寒食也要想辦法趕回家
鄉為祖輩掃墓。劉禹錫貶為永州司馬後,無法回家掃墓,他感嘆道:「先墓
在城南,⋯⋯近世禮重拜掃,今闕者四年矣,每遇寒食,則北向長號。」到
唐中期以後,朝廷更主動地為官員寒食上墓提供方便。如長慶三年(823 年)
規定「文武百官有墓塋在城外並京畿內者,任往拜掃。」在外州者,「任准
令貳年限請假」,並可「銜恩乘驛」,前往祭掃。①
掃墓,包括為墓加土、剪除雜草、修整樹木、在墓前焚紙祭祖等。掃墓
是對死者的懷念,親人亡故,生離死別,心情總是悲痛的,因此,掃墓總是
帶有傷感的情懷。白居易《寒食野望吟》詩描寫了清明掃墓的凄涼情景。詩
寫道:「烏啼鵲噪昏喬木,清明寒食誰家哭。風吹曠野紙錢飛,古墓壘壘春
草綠。棠梨花映白楊樹,盡是死生別離處。冥冥重泉哭不聞,蕭蕭暮雨人歸
去。」從詩中可以看出唐代在掃墓上寒食與清明是一回事。同時也表明當時
掃墓已有制紙錢和燒紙錢的習俗,這種紙錢是特製的,又叫「冥錢」或「瘞
錢」,是送給鬼神或死人在冥世間使用的。先秦時代多用實際流通的帛布,
到漢代則用按流通錢幣鑄制的「瘞錢」,到唐代才開始有剪紙為錢的習俗。
《舊唐書·王嶼傳》說:「漢以來,葬者皆有瘞錢,後俚俗稍以紙剪錢為鬼
事。」關於掃墓燒紙錢的習俗,唐詩中也多有涉及。王建《寒食行》雲:「三
日無火燒紙錢,紙錢那得到黃泉。」張籍《北邙行》亦雲:「寒食家家送紙
錢,鴟鳶作窠銜上樹。」到五代時,燒紙錢不僅十分普遍,而且進入了宮廷,
成為皇家禮樂的內容。《新五代史》卷九,記載了天福八年(943 年),晉
出帝「寒食,望祭顯陵於南庄,焚御衣、紙錢。」注曰:「焚衣野祭之類,
皆間巷之事也,用之天子,見禮樂壞甚。」《清異錄》亦記載:「周世宗發
引之日,金銀錢寶皆寓以形,而楮帛大如盞口,其印文為:黃曰『帛台上寶』,
白曰『冥游亞寶』。」可見,焚紙錢之俗已被皇家接受,而且紙錢的花樣形
制也日益增多。
唐代出現的燒紙錢習俗一直沿襲至今,成為清明掃墓的主要內容之一,
而紙錢風俗實質上反映了中國傳統的事死如生的觀念。
千秋節與帝王生日節 中國帝王以生日為節始於唐玄宗開元十七年(729
年)設置的「千秋節」。《唐會要》卷二十九記載:開元十七年八月五日,
尚書左丞相乾曜、右丞相張說率文武百官上表,請以玄宗生日八月五日為「千
秋節」。玄宗同意,並布告天下。天寶二年(743 年)改「千秋節」為「天
長節」。自玄宗起,唐、五代皇帝除代宗至穆宗及文宗未專起節日名稱外,
都有自己的生日節名稱。現列簡表如下:
帝王姓名生 日節日名稱
唐玄宗李隆基八月五日千秋節(天長節)
唐肅宗李亨九月三日天成地平節
唐敬宗 李湛十月十日慶成節
唐武宗李炎六月一日慶陽節
唐宣宗李忱六月二十二日壽昌節
唐懿宗李漼十一月十四日延慶節
唐僖宗 李儇五月八日應天節
唐昭宗 李曄三月二十二日嘉會節
唐哀帝李柷九月三日乾和節
後梁太祖朱溫十月二十一日大明節
後梁末帝 朱瑱九月十二日明聖節
後唐庄宗李存勖十月九日萬壽節
後唐明宗李嗣源九月九日應聖節
後唐末帝李從珂正月二十三日千春節
後晉高祖石敬瑭二月二十八日天和節
後晉出帝石重貴六月二十七日啟聖節
後漢高祖劉知遠二月四日聖壽節
後漢隱帝劉承祐三月九日嘉慶節
後周太祖郭威七月二十八日/永壽節
後周世宗柴榮九月二十四日天清節
後周恭帝柴宗訓八月四日天壽節
每逢皇帝生日,全國休假三日,舉行盛大慶祝活動,「朝野同歡」。在
宮廷,群臣向皇帝祝壽,獻上甘露、醇酎和「萬歲壽酒」。此外,王公、外
戚、士庶等都奉獻壽禮,各道節度使為博得皇帝歡心,也進獻大量的珍物寶
玩。永泰二年(766 年),代宗生日,「諸道節度使進獻珍玩、衣服、名馬
二十餘萬計。」①大和四年(830 年),鹽鐵使王涯進降誕綾羅錦彩等共14800
匹,銀器100 件。據《新唐書·禮樂志》記載:群臣上壽時,一般由侍中代
表群臣跪奏:「稱千秋令節,臣等不勝上慶,謹上千萬歲壽。」皇帝則舉酒
答道:「得卿等所獻壽酒,與卿等內外同慶。」然後,皇帝按等級賞給王公
大臣金鏡、珠囊、縑彩、絹帛、銀器等,並且賜宴百官,觀賞歌舞百戲。酒
酣之時,君臣們紛紛賦詩助興。唐代詩人鄭嵎作有一首長詩《津陽門詩》,
描寫了唐玄宗過「千秋節」的盛況。詩中雲:「千秋御節在八月,會同萬國
朝華夷。花萼樓南大合樂,八音九奏鸞來儀。都盧尋橦誠齷齪,公孫劍伎方
神奇。馬知舞徹下床榻,人惜曲終更羽衣。」詩人註解說:「上始以誕聖日
為千秋節。每大酺會,必於勤政樓下使華夷縱觀。有公孫大娘舞劍,當時號
為雄妙。又設連塌,令馬舞其上。⋯⋯又令宮妓梳九騎仙髻,衣孔雀翠衣,
佩七寶瓔珞,為霓裳羽衣之類。」②由此可窺見唐代帝王過誕聖日的盛況。在
民間,百姓們要作「壽酒宴」,並配以名叫「賽白帝」、「報田神」的樂曲,
然後相對歡飲。唐玄宗《千秋宴》詩中:「處處祠田祖,年年宴杖鄉」之句
就反映了民間過千秋節的風俗。
唐朝五代是佛教發展的鼎盛時期,所以其影響更加廣泛而深刻。佛教節
日很多,其中以「佛誕日」為盛。唐玄宗開始以生日作為節日,恐與佛教的
影響有關系。這一點從帝王生日節帶有濃重的佛教色彩也可以反映出來。從
代宗大歷四年(769 年),「降誕日,百僚於章敬寺修齋、行香、陳樂大會。」
起,後代的皇帝在生日這天,都要「廣集緇黃,多為法會」,文武百官,各
道進奉官,沙門道士齊赴寺廟內修齋行香,講道論佛。皇帝本人還經常邀請
沙門道士進宮講論儒、佛、道三教的異同或講論佛道經典。如後唐明宗「應
聖節」,百官於敬愛寺設僧齋,召緇黃眾於中興殿論難經義。在誕聖日內皇
帝大多下令禁止屠宰牲畜,只能吃素或肉乾和肉醬(古代分別叫「脯」和
「醢」),目的是宣揚佛教「不殺生」的教義。此外,皇帝誕聖日這天還剃
度僧尼,如大歷八年(773 年)代宗生日,曾「度僧尼凡二百餘人」。
唐玄宗始置的帝王生日節對後代影響很大。宋代皇帝及一部分掌權參政
的皇太後都將生日命名為某某節。明清兩朝,皇帝、皇太後生日統統叫「聖
壽節」或「萬壽節」,皇後、皇太子生日則稱「千秋節」,不再單起節日名
稱。
帝王生日節具有濃厚的封建色彩,是中國封建專制統治的產物,但它也
豐富了中國節令風俗文化內涵,體現了中國節令風俗受到統治階級影響的特
點。

熱點內容
古代勵志的名言 發布:2021-03-16 21:50:46 瀏覽:209
形容兒孫繞膝的詩句 發布:2021-03-16 21:49:35 瀏覽:878
席慕蓉賞析印記 發布:2021-03-16 21:48:26 瀏覽:311
權力很大含有手的成語 發布:2021-03-16 21:48:22 瀏覽:584
能聽的兒童故事 發布:2021-03-16 21:48:15 瀏覽:285
關於足球的詩歌詞句 發布:2021-03-16 21:47:40 瀏覽:870
拖拉機的古詩 發布:2021-03-16 21:42:53 瀏覽:571
亮甜的詩句 發布:2021-03-16 21:42:00 瀏覽:831
廣東話生日快樂祝福語 發布:2021-03-16 21:38:55 瀏覽:409
噓的短句 發布:2021-03-16 21:38:07 瀏覽: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