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古詩詞句 » 高中語文詩歌鑒賞答題技巧

高中語文詩歌鑒賞答題技巧

發布時間: 2021-02-10 10:27:37

❶ 高中語文古詩鑒賞詳細答題技巧

1、答題總則:仔細審題,根據題目要求,問什麼,答什麼。
基本規律:1、如果問「寫了什麼」,則必答內容(可翻譯後概括)。
2、如果問「怎樣寫」,則必答手法和內容(即用了什麼手法,寫了什麼內容,順便還可以答這樣寫的效果和作者情感)。
3、如果問「作用(效果或好處)怎樣」,則必答手法、內容、作用、情感(注意:先答有什麼作用、效果或好處,接著答用了什麼手法,寫了什麼內容。這樣才完整,不至於無謂失分)。
4、如果問「為什麼這樣寫」,則必答內容(即原因,可從詩句中概括,往往是對表現詩的主旨的作用,要注意「知人論世」),還要從結構上回答(即在結構上的作用)。
5、如果題目要你「簡析」,則可按2的方式回答。
二、熟悉並分清古典詩歌的類別(從內容角度劃分)。熟悉以後,可以快速推斷出詩歌的內容,以及常用什麼手法。譬如:
1、寫景抒情類。如山水田園詩,這類詩,內容當然是寫所見所聞的自然景物,手法常從修辭角度和抒情方式角度考查。
2、即事感懷類。如送別、登高等,這類詩,不外乎即景生情,睹物思人,即事有感,譬如惜花、傷春、悲秋等等,手法多樣。
3、詠物言志類。如詠物詩,則托物抒情、托物言志(總說),懷才不遇、堅貞不屈、孤芳自賞、潔身自好、積極進取、孤傲高潔、不流於俗、不同流合污等等(思想內容),象徵、比喻、擬人、對比、襯托、雙關、比興等等(表現手法)。
4、懷古詠史類。這類詩,則懷古傷今、懷古傷己、借古諷今(總說),昔盛今衰、物是人非、憂國憂民、壯志未酬(思想內容)、用典、聯想、對比、襯托、揚抑、諷刺(表現手法)。
5、邊塞征戰類。這類詩,多著意於絕域風物的描寫,以抒寫軍旅之苦辛、戍卒之離思鄉情或表現將士浴血奮戰,保家衛國的愛國主義精神,形成「英雄氣概兼兒女心腸」的創作模式,但也有例外。喜用術語:豪邁、慷慨激昂、建功立業、保家衛國、奮勇殺敵、不怕犧牲、生活凄苦、思鄉思親、報國無門、歸家無望、苟且偷安、連年征戰、窮兵黷武、悲憤、哀痛、憤懣等等(思想內容),烘托、渲染、對比、雙關、諷刺等等(表現手法)。
三、明了考查詩歌的幾個角度:語言分析、形象分析、評價寫作技巧和風格、評價思想內容。
四、讀懂詩歌的主要途徑:從題目入手、從作者及時代入手(知人論世)、從試題提供的註解入手,然後結合詩歌的類別(見上文)、常見意象的文化內涵進行推斷。
五、常見題型的回答要點。
1、語言的考查。(多是分析「詩眼」的題目)
設問的方式及答題角度和步驟:
(1)這首詩歌在語言上有何特色(風格)?或談談這首詩歌的語言藝術。
解析:這種問題是就整首詩而言,因此記住常用術語就可無往而不勝。如:用語清新、雅緻,不落俗套;平淡質朴(樸素自然),全用白描,不加修飾,返璞歸真;凝練簡潔,絢麗多彩;委婉含蓄,清靜幽深;清新明快,如行雲流水;雄偉奇特,慷慨悲壯;使用疊字疊詞疊句,生動形象,具有音樂美、修辭美等等。注意:答題時請結合詩句具體分析,才能少扣分。
(2)找出這首詩的「詩眼」,或找出用得最傳神的實詞(虛詞)並分析其好處。
解析:答題步驟——先找出此詞,肯定其用得好,然後結合詩句解釋其表面和深層含義(即這個詞描繪出了什麼景象或展現了什麼畫面或意境),最後答使用它產生了什麼效果以及表達了什麼感情或感受。「效果」常用評價語可參見上文的解析,譬如:運用動詞、形容詞的作用或效果是准確、生動、貼切;數量詞、副詞往往是起強調或使文氣更貫通的作用;疊詞往往是增強語言韻律感或強調作用;顏色詞可以渲染氣氛,增加畫面感、色彩感,表達心情。
(3)詩中的某個字(句)為什麼用得好。(同上,只是略去第一步)
(4)詩中的某字換成別的字好不好。(屬比較異同類題,同上,稍有區別,一定要答出「好在哪裡」或「不好」在哪裡)
(5)某詞是全詩的關鍵,為什麼?
解析:古詩非常講究構思,往往一個字或一個詞就構成全詩的線索,全詩的感情基調、全詩的思想,抓住這個詞命題往往可以以小見大,考出考生對全詩的把握程度。答題步驟:一從該詞對突出主旨所起的作用,二從該詞在詩中結構上所起的作用考慮。如開頭則統領全詩,結尾則總括全詩,貫穿全詩則是全詩情線物線。
2、形象(意象)或意境的考查。客觀存在著的事物、景色、人物均能成為具體可感的藝術形象。所謂意境,是指寄託詩人情感的物象(即意象)綜合起來構建的讓人產生想像的境界。它包括景、情、境三個方面。答題時三方面缺一不可。
設問的方式及答題角度和步驟:
(1)這首詩塑造了一個什麼樣的藝術形象?請具體分析。(這是從整體上考)
解析:藝術形象主要有——豪放灑脫,憂國憂民、青衫淚濕,歸隱田園、鍾情山水的隱士,愛惜人才,兒女情長,為國戍邊的徵人,四處漂泊的遊子,品行正直、高潔的志士等。回答時,第一步,從上挑選一個(如果找不到,請自己概括),這是概述;然後結合詩句挑出描寫形象的詞語具體解說即可。以上是人物形象,如果是「物」的形象,答題時,先找出有關詩句,接著分析形象的基本含義,再結合主旨分析究竟比喻或象徵了什麼形象。
(2)此詩寫了哪些意象(景物),構成了什麼意境?具體分析意境是怎樣構成的。
解析:第一問簡單,從詩句中找出即可,注意找完整,不能抄詩句。第二問,請積累意境常用詞——雄渾壯闊,高遠遼闊,雄渾壯麗,宏闊蒼涼;孤寂冷清,蕭瑟凄涼,冷寂荒涼,清冷寥落;恬靜優美,幽美寧謐,自然和諧,細膩朦朧;熱烈高亢,繁麗奇幻,絢麗熱烈等。
第三問的格式是此詩通過描寫哪些景物,渲染了什麼環境氣氛,映襯了什麼心情,此三方面缺一不可。
3、寫作或者表達技巧(特色)的考查。
設問的方式及答題角度和步驟:
(1)問:此詩或某兩句用了什麼表現手法?有什麼作用?(有時問的委婉一點,如,此詩或某兩句是怎樣表現形象或感情的?此時,一定要答手法)
(2)答此類題請牢記常用術語:修辭方法——比喻、借代、擬人、對偶、誇張、反復、設問、反問等;抒情方式——直接抒情(直抒胸臆),間接抒情(即景抒情、寓情於景、情景交融、以景結情);表達方式——記敘、描寫,抒情、議論;表現手法——襯托(正襯、反襯)、以樂景襯哀情、對比、用典、欲揚先抑、想像聯想、虛實結合、動靜結合、遠近結合(有層次感)、白描等。
(3)答題步驟:先說運用了什麼手法,再結合詩句具體解說,接著說表達了什麼感情,產生了什麼效果。
4、思想內容(情感或主旨)的考查。
設問的方式及答題角度和步驟:
(1)詩歌描寫了什麼內容?揭示了什麼主旨?
解析:這是從整體問答的題目,內容可結合詩句具體回答,答案在詩中。只要記住常見的主旨或情感,一般都會有話可說。譬如:憂國傷時(揭露統治者的昏庸腐朽或窮兵黷武、反映離亂的痛苦、同情人民疾苦、對國家民族前途命運的擔憂、反對戰爭、追求和平),建功報國(建功立業的渴望、政治失意的苦悶、懷才不遇的郁悶、壯志難酬的感傷、報國無門的悲傷、山河淪喪的痛苦、時光易逝、人生易老等),思鄉懷人(羈旅行愁、思念親友、邊關思人、閨中懷人、宮中哀怨),生活雜感(對自然的熱愛、寄情山水田園的悠閑、昔勝今衰的感慨、懷古傷今或懷古傷人的情懷、青春易逝的感傷、仕途失意的苦悶),長亭送別(依依惜別的深情、離別的惆悵、情深意長的勉勵、坦誠心志的告白等)。
(2)其他設問方式:此詩的內容(或主旨),有人認為是這樣,有人認為是那樣,也有人認為二者兼有,你的看法如何?請簡述理由。
解析:先肯定一種說法,接著分析詩句具體寫了什麼,用了什麼手法,對表現主題有什麼作用,抒發了什麼情感,產生了什麼效果。這樣回答,很完整,失分的幾率小。
(3)分析詩中景物描寫對表現作者情感的作用。
解析:先答寫了什麼景物,接著答怎樣寫的,再答表達了什麼情感,最後答有什麼效果.
高中語文詩歌鑒賞有沒有答題技巧

❷ 高中語文詩歌和閱讀答題技巧

詩歌的語言精練,具有跳躍性,讀起來有一定的難度。怎樣才能讀懂呢?首先要大膽版想像。想像是詩歌的重要特權點。沒有想像就沒有詩歌,因此,閱讀詩歌時要展開想像的翅膀,與詩中的景物和形象融為一體,這樣才能理解詩歌。而要反復吟誦品味。詩歌語言節奏明顯,講求韻律,而詩歌音律節奏反映了作者情感的波動。再有,詩歌的形象、情感也不是一下子就能讀透的,要反復吟誦,反復品味,才能體會詩歌的意境。

理解詩歌中心意思要從兩方面著手:
1.了解作者的生平和時代背景。這首詩是誰寫的,當時的背景是什麼,為什麼要寫這首詩。只有了解了這些背景,才能加深對詩歌內容和中心的理解。
2.要充分感受和理解形象的意蘊。詩歌總是依託一個事物來表明志向,抒發情感的,只有通過反復朗讀,才能讀出詩歌的意蘊、中心及情感。

❸ 高中語文詩歌賞析的答題技巧或步驟

詩歌鑒賞答題技巧
一、答題總則:
仔細審題,根據題目要求,問什麼,答什麼。

基本規律:
1、如果問「寫了什麼」,則必答內容(可翻譯後概括)。

2、如果問「怎樣寫」,則必答手法和內容(即用了什麼手法,寫了什麼內容,順便還可以答這樣寫的效果和作者情感)。

3、如果問「作用(效果或好處)怎樣」,則必答手法、內容、作用、情感(注意:先答有什麼作用、效果或好處,接著答用了什麼手法,寫了什麼內容。這樣才完整,不至於無謂失分)。

4、如果問「為什麼這樣寫」,則必答內容(即原因,可從詩句中概括,往往是對表現詩的主旨的作用,要注意「知人論世」),還要從結構上回答(即在結構上的作用)。

5、如果題目要你「簡析」,則可按2的方式回答。

二、熟悉並分清古典詩歌的類別(從內容角度劃分)。
熟悉以後,可以快速推斷出詩歌的內容,以及常用什麼手法。譬如:

1、寫景抒情類。如山水田園詩,這類詩,內容當然是寫所見所聞的自然景物,手法常從修辭角度和抒情方式角度考查。

2、即事感懷類。如送別、登高等,這類詩,不外乎即景生情,睹物思人,即事有感,譬如惜花、傷春、悲秋等等,手法多樣。

3、詠物言志類。如詠物詩,則托物抒情、托物言志(總說),懷才不遇、堅貞不屈、孤芳自賞、潔身自好、積極進取、孤傲高潔、不流於俗、不同流合污等等(思想內容),象徵、比喻、擬人、對比、襯托、雙關、比興等等(表現手法)。

4、懷古詠史類。這類詩,則懷古傷今、懷古傷己、借古諷今(總說),昔盛今衰、物是人非、憂國憂民、壯志未酬(思想內容)、用典、聯想、對比、襯托、揚抑、諷刺(表現手法)。5、邊塞征戰類。這類詩,多著意於絕域風物的描寫,以抒寫軍旅之苦辛、戍卒之離思鄉情或表現將士浴血奮戰,保家衛國的愛國主義精神,形成「英雄氣概兼兒女心腸」的創作模式,但也有例外。喜用術語:豪邁、慷慨激昂、建功立業、保家衛國、奮勇殺敵、不怕犧牲、生活凄苦、思鄉思親、報國無門、歸家無望、苟且偷安、連年征戰、窮兵黷武、悲憤、哀痛、憤懣等等(思想內容),烘托、渲染、對比、雙關、諷刺等等(表現手法)。三、明了考查詩歌的幾個角度:語言分析、形象分析、評價寫作技巧和風格、評價思想內容。

四、讀懂詩歌的主要途徑:從題目入手、從作者及時代入手(知人論世)、從試題提供的註解入手,然後結合詩歌的類別(見上文)、常見意象的文化內涵進行推斷。

五、常見題型的回答要點。1、語言的考查。(多是分析「詩眼」的題目)設問的方式及答題角度和步驟:
(1)這首詩歌在語言上有何特色(風格)?或談談這首詩歌的語言藝術。解析:這種問題是就整首詩而言,因此記住常用術語就可無往而不勝。如:用語清新、雅緻,不落俗套;平淡質朴(樸素自然),全用白描,不加修飾,返璞歸真;凝練簡潔,絢麗多彩;委婉含蓄,清靜幽深;清新明快,如行雲流水;雄偉奇特,慷慨悲壯;使用疊字疊詞疊句,生動形象,具有音樂美、修辭美等等。注意:答題時請結合詩句具體分析,才能少扣分。

(2)找出這首詩的「詩眼」,或找出用得最傳神的實詞(虛詞)並分析其好處。解析:答題步驟——先找出此詞,肯定其用得好,然後結合詩句解釋其表面和深層含義(即這個詞描繪出了什麼景象或展現了什麼畫面或意境),最後答使用它產生了什麼效果以及表達了什麼感情或感受。「效果」常用評價語可參見上文的解析,譬如:運用動詞、形容詞的作用或效果是准確、生動、貼切;數量詞、副詞往往是起強調或使文氣更貫通的作用;疊詞往往是增強語言韻律感或強調作用;顏色詞可以渲染氣氛,增加畫面感、色彩感,表達心情。

(3)詩中的某個字(句)為什麼用......

❹ 高考語文詩歌鑒賞的答題技巧.

詩歌鑒賞技巧
表達技巧有三個層面的內容:修辭方法、表現手法(表達方式、文藝表現方法)、篇章結構。
題目類型:這首詩歌採用了何種表現手法?
變體:這首詩歌運用了怎樣的藝術手法(技巧)?詩人是怎樣來抒發自己的情感的?或就某一方面提具體問題。
答題要領:分析表達技巧,就是分析詩人表達思想感情的方法。首先要區分鑒賞要求,即試卷設題是要我們從修辭角度,還是表現手法角度,還是篇章結構,還是兼而有之。
(1)必須准確的指出用了什麼表現手法或何種技巧。 其次才是對相關表達技巧的具體的鑒賞。
(2)結合相關詩句說說這個手法的內容,在詩歌中的具體運用。
(3)說說作者採取這種手法的原因。 再次,解釋
(4)這種手法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情感,傳達怎樣的旨趣。運用該手法的好處。在鑒賞過程中的語言表述必須是將詩歌的意境解釋和形式技巧的鑒賞結合在一起的流暢優美的賞析。
解題格式:
賞析修辭方法:揭示手法+分析表達作用(句意+文意+主旨情感)
賞析表達方式:怎樣敘(描寫)+敘(描寫)什麼+抒什麼情
賞析表現手法:手法+表達作用(句意+文意+主旨情感)
常見錯誤:解答這類提問時,常犯的一個錯誤是對詩歌某個局部的修辭手法進行闡述。這是不對的。但在闡述具體某句詩時,可以談及修辭手法的運用。
例1、閱讀[唐]王勃《蜀中九日登高》,分析這首詩的藝術特色。
九月九日望鄉台,他席他鄉送客杯。
人情已厭南中苦,鴻雁那①從北地來?
[注]①那:奈何,為什麼。
【解答指導】 分析詩歌的藝術特色或表達技巧,一般從這幾方面入手,看語言有沒有特點(淺易,通俗;典雅、莊重;悲壯、豪邁;清新,質朴;委婉、生動;諷刺、詼諧等)。看有沒有用修辭。看有沒有用特別的表達手法,看結構上有無特點。頭腦中有了這幾方面的輪廓,就可以逐一對照詩句加以審視。從語言上看,出現了口語「那」,這首詩採用近似日常口語的形式,顯得淺近親切。從修辭上看,三四句採用對比,尾句還運用反問。從表達手法上看,第三句直抒胸臆、第四句卻委婉別致。經過這樣的分析篩選,就可基本把握這首詩的藝術特色了,解答起來也就有路子,有話說了。解答時先說什麼,再說什麼,一定要做到思路清晰、層次清楚。如思路不是很清,最好採用分點法,依次說。還要結合詩句來分析,這樣才顯得有根有據。
【答參考答案】這首詩在語言上運用了日常口語,如「他席他鄉」「那從」等,顯得淺近親切。手法上三句「人情已厭南中苦」直抒胸中之苦,獨在南方思念親人不得北歸,而第四句則採用反問「鴻雁那從北地來?」,與前一句形成強烈的對比,看似「無理之問」,卻使詩人的思親感情顯得特別真切動人。
例2、塞下曲 李白
五月天山雪,無花只有寒。笛中聞折柳,春色未曾看。
曉戰隨金鼓,宵眠抱玉鞍。願將腰下劍,直為斬樓蘭。
【注】折柳:即「折楊柳」,古樂曲名,多為傷春悲離之辭。樓蘭:西漢時樓蘭的一個國王,曾屢次派人攔殺漢使,後被大將軍霍光派人用計殺掉。
問:談談本詩表達技巧上的妙處。(4分)
答:額聯用典,也使用了反襯手法。「笛中聞折柳」,聽到有人吹起了曲子「折楊柳」,自然引人想起家鄉的春色和親人,但眼前春色全無,親人遙遙不能相見;就是在這樣的情況下,將士積極參戰,英勇殺敵。額聯言簡意賅,對表現戰士們對國的忠勇,起了有力的襯托作用。(要切合原詩,有觀點、有分析。)

1、修辭方法:
比喻――用一種事物或情景來比作另一種事物或情景。有突出事物特徵,把抽象的事物形象化的作用,更加生動感人。
比擬――把物當作人來描寫叫擬人,或把人當作物來描寫叫擬物。比擬有促使讀者產生聯想,使描寫的人、物、事表現的更形象、生動的作用。
設問――先提出問題,接著自己把看法說出。問題引入,帶動全篇,中間設問,承上啟下,結尾設問,深化主題,令人回味。
反問――用疑問的形式表達確定的意思。用來加強語氣,表達強烈感情。
借代―― 借用相關的事物來代替所要表達的事物。借代可用部分代表全體,具體代替抽象,用特徵代替人。借代的運用使語言簡練、含蓄。
對偶――用結構相同、字數相同的一對句子或短語來表達兩個相對或相近的意思。從形式看,語言簡練,整齊對稱;從內容看,意義集中含蓄。
誇張――對事物的形象、特徵、作用、程度等作擴大或縮小的描述。有更突出、更鮮明地表達事物的作用。
用典――用典是古詩詞中常用的一種表現方法,能夠起到含蓄、洗練、委婉和聯想翩翩等作用。既可使詩歌語言精煉,又可增加內容的豐富性,增加表達的生動性和含蓄性,可收到言簡意豐、耐人尋味的效果,增強作品的表現力和感染力,在增強了作品意蘊的同時,也給閱讀造成了一定的影響。古詩詞中的用典有以下幾種情形:①點化前人語句②引用神話故事③運用歷史故事。
點化(化用) ――對前人書面作品的語言和群眾的口頭創造,進行再加工再創造,賦予它新的內容和意境。可分三種:字詞點化、內容升華、意境開拓。
互文――「互文」即古代詩文的相鄰句子中所用的詞語互相補充,結合起來表示一個完整的意思,是古漢語中一種特殊的修辭手法,在古詩詞中的運用一般有兩種表現形式:A為了避免詞語單調重復,行文時交替使用同義詞,這種互文的特點是在相同或基本相同的片語或句子里,處於相應位置的詞可以互釋。這樣可以從已知詞義來推知另一未知詞義。B是出於字數的約束、格律的限制或表達藝術的需要,必須用簡潔的文字、含蓄而凝練的語句來表達豐富的內容,於是把兩個事物在上下文中只出現一個而省略另一個,即「兩物各舉一邊而省文」,以收到言簡意繁的效果。理解這種互文時,必須把上下文保留的詞語結合起來,使之互相補充、彼此映襯才能現出其原意,故習慣上稱之為「互文見義」。
反復――疊字疊詞疊句:作用不外兩種:增強語言的韻律感或是起強調作用,更加生動形象。思想感情的表達更為綿密曲折,音節流美,增強語言的音樂美、修辭美。
排比――把內容緊密關聯、結構相同或相似、語氣一致的幾個句子或短語接連說出來。
雙關――在有些詩歌尤其是民歌中,作者為了表達出一種委婉含蓄的情感,往往採用隱語、雙關的修辭手法。
列錦―― 所謂列錦,就是全部用名詞或名詞性短語,經過選擇組合,巧妙地排列在一起,構成生動可感的圖象,用以烘托氣氛,創造意境,表達情感的一種修辭手法。運用此修辭可達到的藝術效果是:①凝煉美。詩詞有時故意讓成分殘缺,從而達到簡潔凝煉的效果。②簡遠美。所謂簡遠,是指選取那些具有概括性的事物,經過作家巧妙的藝術處理,使之凝聚豐富深廣的思想內容和情感。③含蓄美。含蓄,就是不把意思直接完全說出來,而是委婉地道出,從而收到良好的表達效果。
2、表現手法:
⑴表達方式:記敘、議論、描寫、抒情。
表達方式詩歌的形象性與抒情性要藉助各種藝術手法來表現,我們要了解一些常見的藝術手法。詩詞中主要運用敘述、描述、議論、 抒情四種表達方式,這其中描寫、抒情是考查的重點。
情與景關系: 詩人寫詩來表達他的思想情感。為了達到這側目的,他需要寫景——自然界的或周圍闕景,來引起情,把情感傳達給讀者。情與景的處理很重要,如果處理得恰當,他就會激起讀者的感情,使讀者與他發生共鳴。這樣的詩就寫得好,能動人。
抒情手法分為直接抒情和間接抒情兩種。
直抒胸臆——直抒胸臆就是詩人在其詩作中袒露襟懷,不假掩飾地抒發激情、快意或愁緒。這種方式比較直觀。
間接抒情――詩人們往往藉助多種修辭藝術,委婉地表達自己的思想感情。分為借景抒情、托物言志,情景交融。
借景抒情:詩人對某種景象或某種客觀事物有所感觸時,把自身所要抒發的感情 、表達的思想寄寓在此景此物中,通過描寫此景此物予以抒發,這種抒情方式叫借景或借物抒情。
情景交融:這種方式將感情融匯在特定的自然景物或生活場景中,借對這些自然景物或場景的描摹刻畫抒發感情,是一種間接而含蓄的抒情方式。情景交融包括三種形式,一是景中寓情,二是以景結情,三是緣情寫景。在我國古代詩歌中,松竹梅蘭、山石溪流、沙漠古道、邊關落日、夜月清風、細雨微草、芭蕉殘荷、梧桐細雨、飛蓬浮萍、鴻雁閑鶴、長亭短亭等等,常常是詩人藉以抒情的對象,這些景物也就不再是純粹的自然之物了,而是承載傳遞了人們極為豐富復雜的思想情感。
注意樂景與哀景的關系:詩歌中只要有景語,就一定與作者的情感有關,即所謂一切景語皆情語。關於情景交融的鑒賞,關鍵在於情是何情,事實上也就是要求我們品味出景是何景了——哀景、樂景、愁景?一般情況下,是樂景寫樂情,哀景抒哀情,但也有以樂景襯哀情或哀景寫樂情的寫法。以樂景寫哀情或以哀景寫樂情,可以起到一倍增其哀樂的效果。
托物言志和借景抒情區別: 借景抒情是通過對景物的描寫,抒發的是情感,表現的是情緒,詩人在詩中表達的是含蓄的感受,所以它有樂、哀、愁,但我們絕不會把這種情緒看成是一種思想。借景抒情的「情」專指熱愛、憎惡、贊美、快樂、悲傷等感情。托物言志,更重要的是詩人要通過描寫的物來表明心跡,以及人生的態度和對人生的感悟。托物言志常常藉助於某物的一些特性,托物言志的「志」可以指感情、志向、情操、愛好、願望、要求等。
描寫技巧:烘托與對比、動靜結合、虛實結合、點面結合、明暗結合、正側結合、聲色結合、粗筆勾勒、白描工筆等。
渲染與烘托—-渲染與烘托本都是中國畫中的一種技法,渲染是指國畫中,在需要強調的地方,用水墨或淡的色彩塗抹畫面,,顯出物象陰陽向背,以加強藝術效果,這樣一種加濃形象的手法。詩歌中則是指對環境、景物等做多方面的正面描寫形容,以突出形象。烘托是用水墨或色彩在物象的輪廓上渲染襯托,使物象明顯突出。用於詩歌創作,指從側面著意描寫,作為陪襯,使所需要的事物鮮明突出。也就是不說本意,只說與此有關的其他事物,達到突出本意的目的。對同一事物,可以從正面渲染,也可以從側面烘托。
襯托與對比――襯托就是利用事物間的近似或對立的條件,用一些事物為陪襯來突出所要表現的事物的表現手法。它可以使被陪襯的事物顯得更加突出、形象。分正襯和反襯。正襯就是利用事物的相似的條件來突出主體。反襯就是主體與襯體相反,襯體從反面作背景,襯托主體。對比就是把不同的兩個事物或一個事物的兩個不同方面進行對照,使好的顯得更好,壞的顯得更壞。用對比的方法,揭示了矛盾,對比鮮明,反差強烈,具有震撼人的力量。
虛實結合――定義:在詩歌欣賞中,虛與實是相對的,如有者為實,無者為虛;有據為實,假託為虛;客觀為實,主觀為虛;具體為實,隱者為虛;有行為實,徒言為虛;當前為實,未來是虛;已知為實,未知為虛等等。在中國畫的傳統技法中,虛,是指圖畫中筆畫稀疏的部分或空白的部分。它給人以想像的空間,讓人回味無窮。詩畫同理,詩歌借鑒了中國畫的這種方法。詩歌的「虛」,是指直覺中看不見摸不著,卻又能從字里行間體味出那些虛象和空靈的境界。具體說來,詩歌中的「虛」包括以下三類:一神仙鬼怪世界和夢境。詩人往往藉助這類虛無的境界來反襯現實。這就叫以虛象顯實境。二已逝之景之境。這類虛景是作者曾經經歷過或歷史上曾經發生過的景象,但是現時卻不在眼前。設想的未來之境。這類虛境是還沒有發生的,它表現的情將一直延伸到未來而不斷絕。故寫愁,將倍增其愁;寫樂將倍增其樂。「實」是指客觀世界中存在的實象、實事、實境。簡單說,「虛」的方法,其實也就是作者想像聯想的方式,從我們讀過的作品來看,主要有兩種:一是遙想,二是夢境。而眼前之景之事則為實。「虛實相生」是指虛與實二者之間互相聯系,互相滲透與互相轉化,以達到虛中有實,實中有虛的境界,從而大大豐富詩中的意象,開拓詩中的意境,為讀者提供廣闊的審美空間,充實人們的審美趣味。虛景和實景的關系,有時是相反相成形成強烈的對比,從而突出中心的;有時則是相輔相成形成渲染烘托,從而突出中心的。
動靜結合——在中國古代詩歌里,詩人們為了創設意境,特別注意動態描寫,動靜結合是常用的一種寫景手法。在這種手法的運用中,獨出心裁,「每著一字」,而使「境界全出」。作為動靜結合的寫景方式,往往是在一種意境里描寫動態與靜態,並且往往是以靜為主,以動襯靜的方式(這里的「動」含動與聲:如「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喧」為聲,「動」為動),形成意境和形象的和諧統一。因此,動靜結合的寫景手法,與襯托又不可截然分開。
正側結合――對描寫對象進行正面的直接的描寫是正面描寫;描寫對象周圍的事物,使對象更鮮明、突出的是側面描寫。側面描寫的方式給讀者留下更多的想像餘地。
點面結合――萬事萬物都是彼此相互聯系的,不是孤立存在的,被描寫的景物也一樣,它們總是和周圍的景物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因此,我們在寫景狀物時,不能孤立地靜止地寫主體物,還必須寫主體物周圍的聯系物,點面結合,烘雲托月,使主體形象更豐滿,更有特色。往往得到指出一點,隱括全面的效果。
細節描寫――中國古典詩詞一般篇幅短小精悍,這樣就不象敘事性作品那樣有過多的細節描寫。但是,即使是短小的篇章哪怕是抒情小品,也同樣不能忽視了其中的細節描寫。這一點特別需要加以注意。文學作品中真實生動的細節描寫,也能獲得「見微而知著」的效果。
觀察角度的變化――描寫要有層次性——由遠到近或由下而上等。看同一景物,觀察者所處的方位不同,角度不同,俯視,仰視,遠眺,近看,視覺形象會呈現千姿百態,變化萬千。從不同角度描寫,會使讀者對所描寫的景物產生更加全面的認識,獲得更完美的感受。
白描工筆――原是中國繪畫的傳統技法之一,大致接近西洋畫法中的速寫或素描,其特點是用簡練的墨色線條來勾勒畫面,賦形寫意,不事烘托,不施色彩。這種畫法引入到詩歌的創作中,那就是不用形容詞和修飾語,也不用精雕細刻和層層渲染,更不用曲筆或陪襯,而是抓住描寫對象,用准確有力的筆觸,明快簡潔的語言,樸素平易的文字,干凈利素地勾畫出事物的形狀、光暗(聲響)等,以表現作者對事物的感受。工筆,原是一種繪畫的筆法,後指精雕細刻、重彩濃墨的描繪。
以少總多、以小見大―― 以少總多應具有以下特徵: 概括性:所表現的事物所具有的共性、必然性,能夠啟發讀者的聯想。具體性:指所表現的事物具有個性、偶然性,體現為感性的,能夠限制讀者的聯想。以小見大是以局部見全體、以有限見無限,通過典型和象徵,藉助於人們的生活體驗,達到以小見大的藝術效果。在古代詩歌中,常常表現了窗中觀景的藝術趣味,通過有限聯想到無限,"物小蘊大",意趣無窮。同樣,竹中觀日、鏡中映景、水中倒景,同樣具有這種藝術效果。特點:一詩歌抓住具有典型特徵的小景物,可以在讀者的腦海里喚起大的境界,所謂"以小景傳大景之情"。二寫社會生活,也是借具有典型意義的生活細節來表現重大的社會內容,絕句尤適宜用這一手法。
詩中有畫 ――就是在寫景詩歌中,運用工筆手法,描寫出一個個畫面,表現一種意境。蘇東坡稱道王維的詩是「詩中有畫」,這評語十分中肯。王維的山水田園詩,總是勾勒一個畫面,透著一股空靈微妙的意蘊,
文藝表現方法 :賦、比、興;抑揚變化、鋪陳描寫、象徵聯想等。
比興手法――比喻本是一種把一事物比成另一本質不同的事物的修辭手法,運用在詩歌當中,也稱比興。詩詞當中經常運用這一手法以達到形象生動和化實為虛的藝術效果。比喻使描寫化實為虛,形象更生動,情感更濃郁。如果通篇貫穿著這種比興的意象,則是象徵

❺ 語文古代詩歌鑒賞答題技巧要步驟

教你高考語文上130的技巧

語文答題有技巧的。當初高考語文一百三多,每次模考一百二以上,從未失手。現在給高中的學子傳授答題經驗~這些是只會念答案老師不會講的,想聽的進。保證語文成績有提高。古詩看到題之後一定先分類,分成唐詩、宋詩、豪放詞、婉約詞。不同的類型回答時內容是不一樣的。因為唐詩是以情入詩,宋詩是以理入詩。比方我們正常生活中表達思鄉,成天把思鄉掛在嘴邊是低級的表達情感的表現。寫景才是王道,比方寫明月,進而寫到家鄉的月~比方寫捧起家鄉的黃土狂吻。這比單純的語言表達強多了。請同學們記住,唐詩都是以景寫情,觸景生情的。反應到答題上,你要記得這樣幾句話。寫上了老師絕對給分:以景寫情,觸景生情,詩人通過對某某景物的描寫表達了某某感情,情景相生,使無形的人的愁思有形化,使有形的景色沾染了詩人的主觀感受下面舉例子,最後總結唐詩得分三步走「琵琶起舞換新聲,總是關山舊別情。廖亂邊愁說不盡,高高秋月照長城」這是唐詩啊!更進一步是邊塞詩,我們通過後兩句來體現怎麼答題
一般出題格式是這樣的:某句寫的好不好,好在哪裡,去掉行不行之類的。這是歷年出題的唯一套路,其他出題方法和這個是等價的,因為他讓你回答的內容是一定的。這里舉例,上詩中後兩句表達好在哪裡?,通過對本題的解答說明答題的三步走戰略答古詩題,在卷面上寫出來的東西第一步是翻譯。第二部是敘述好在哪,第三步是總述第三步綜述:這樣描寫情景相生,需的情實的景虛實相生。更富有感染力。答題完畢第一部翻譯:詩人前一句通過廖亂和邊愁兩個字描寫主觀感受,後一句秋月長城是對邊塞景物的捕捉與描寫第二部好在哪:詩人通過對秋月長城蕭索空闊景物的描寫使無形的作者的邊愁有形化,躍然紙上更富有感染力。詩有形的邊塞景物沾染了作者濃烈的愁思。總結起來,答題點得分點給分點有三個,這三部打全了,老師不敢扣分。第一個得分點就是找到詩人寫景的句子或詞,進行簡單的翻譯,說明寫的是什麼景,表達的是什麼情。例子中抓住的是秋月長城,是邊塞的景,情是廖亂的情是邊愁。緊扣邊塞的景,邊愁第一部的分就得到有形的景(答題時具體寫出是什麼景,如秋月長城)與無形的愁相結合,使作者無形的愁思有形化更形象更感人,使有形的景物沾染了詩人的主觀愁思語文的作用就是讓我們學會一個字 扯 如果多加一個字 那就是 蛋第三步更重要、告訴批卷的:總結起來,詩人的表達技巧是情景相生虛實相生,寫作方式是觸景生情我們現在進行唐詩的掃尾工作。再敘述敘述出題人的出題方式,和在三步走基礎上的不同答題技巧關於第一個題眼,就是找到寫景的最傳神的那個字唄。比方用爛了的例子春風又綠江南岸「然後翻譯這句所在的句子,然後走我的第二部和第三步」 這是從寫景上出題。下一個主觀感受,是從抒情上出題,先說明作者表達的是什麼感情。再接第二部第三步有時候更簡單,三步走里只問你一步。比方兩個詩歌的對比杜牧的包羞忍恥是男兒和王安石的江東子弟今雖在肯與君王卷土來的主題思鄉對比那就只答第一部和第三步唄,先說說全詩寫了什麼,再說寫的東西表達了什麼這正是三步走戰略的第一部與第三步表達技巧:對比,聯想,擬人,迴文,頂真比喻想像誇張,襯托我心飄搖懸似旆君意的的高如鴻。好在哪?第一部:詩人描寫了飄搖的旆和意志高昂的鴻雁,寫描(翻譯)寫了作者內心的飄搖與友人赴官的意滿第三步表達了詩人不得志的惆悵與對友人赴官的真摯祝賀與嚮往。
上邊兩個大家都會了吧。第二部:詩人通過將心情與飄搖的旆和高鴻作比喻,自己的失意與友人的得意做對比,虛實相生我們來看這道題,第二部得分點是比和對比,有了它不丟分喻我們再練個想像的「風徹紅旗凍不翻」好在哪?下面我不說想像比喻什麼的了,你們自己來說。我出題了「紅杏枝頭春意鬧」鬧字好在哪?將士軍前半死生美人帳下猶歌舞,好在哪?將軍百戰死壯士十年歸好在哪?當時更有軍中死,自始君王不動心好在哪?復恐匆匆說不盡,行人臨發又開封好在哪?貧居往往無煙火,不獨明朝為子推好在哪?垂死病重驚坐起,暗風吹雨入寒窗好在哪?第一部和第三步是不變的,找准第二部你要回答的內容套進去。最基本的那兩句最先學的有形化什麼的別忘可是唐詩總用到這樣的表達技巧。唐詩是以景生情的,表達方法有比喻、聯想、想像、誇張、對比、頂真、等做復習題時遇上了我這沒有的自己往上加。快點記筆記這句話:以樂景襯哀情而哀者更見其哀這就是烘托,這就是反襯。閱讀題碰到烘托反襯字樣的,或者明顯看出來是烘托反襯作用的都答這一句上邊有一道「將士軍前半死生美人帳下猶歌舞」的題,答對比是對的,答答上反襯也是對的。以樂景襯哀情而哀者更哀,同學們感受到封建統治階級的荒*和半死生的將士的悲哀了么?
一.高考詩歌鑒賞中常見的思想感情:● 憂國憂時1. 揭露統治者的昏庸腐朽2. 反映別離和戰亂的痛苦3. 同情人民地疾苦4. 對國家和民族前途命運的擔憂● 建功報國1. 建功立業的渴望2. 保家衛國的決心3. 報國無門的悲傷4. 山河淪喪的痛苦5. 年華消逝,壯志難酬的悲嘆6. 揭露統治者窮兵黷武7. 理想不為人知的愁苦心情● 思鄉懷人1. 羈旅思鄉之情2. 對親人友人的思念之情3. 邊塞思鄉之情4. 閨中懷人之情● 長亭送別1. 依依不捨的留念2. 情深意長的勉勵3. 坦陳(吐露)心志的告白● 生活雜感1. 寄情山水,田園的悠閑2. 昔盛今衰的感慨3. 借古諷今的情懷4. 青春易逝的感傷5. 仕途失意的苦悶6. 告慰平生的喜悅
二.六種答題模式:(一) 分析意境型:1. 提問方式:此詩有什麼樣的意境?表現了怎樣的畫面?詩人通過什麼景物表達自己的感情?2. 答題步驟:① 描寫初始中展現的途徑和畫面(翻譯——忠於原文)。② 用4個字概括景物營造氛圍特點(以下4組)孤寂冷清;蕭瑟凄涼;雄渾壯闊;恬靜優美+明凈炫麗。③ 回答表現詩人什麼感情(先答原因,後答感情)。3. 答題示例:絕句二首(其一)杜甫遲日江山麗,春風花草香。泥融飛燕子,沙暖睡鴛鴦。註:此時寫於詩人經過「一歲四行役」的奔波流離之後,暫時定居成都草堂時。問:此詩描繪了怎樣的景物?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感情?請簡要分析。答:① 此詩描繪了一派美麗的初春景象:春天陽光普照,江水映日,春風送來花草的馨香。泥融土濕,燕子正繁忙的銜泥築巢。日麗沙暖,鴛鴦在沙灘上靜睡不動。② 這是一幅明凈炫麗的圖景。③ 表現了詩人結束奔波流離生活安定後愉悅閑適的心境。(二) 分析技巧型:1. 提問方式:怎樣的表現手法?怎樣的藝術手法?怎樣的技巧(手法)?怎樣抒發感情的?2. 答題步驟:① 明確告訴其手法。② 結合詩句證明為什麼。③ 運用這種手法有效地表達出因---而產生的---情感。3. 答題示例:早行陳與義露侵駱褐曉寒輕,星斗闌干分外明。寂寞小橋和夢過,稻田深處草蟲鳴。問:此時主要用了什麼表現手法?有何效果?答:① 主要用了反襯手法。② 天位方亮,星斗縱橫,分外明亮,反襯夜色之暗;「草蟲鳴」反襯出環境的寂靜。③ 兩處反襯都突出詩人出行之早,心中由漂泊引起的孤獨寂寞。三) 分析語言型:1. 提問方式:此詩有什麼語言風格,語言特色,藝術?2. 答題步驟:① 從以下六個詞中選一個或幾個。雄渾豪放;委婉含蓄;華美絢麗;朴實簡練;運用口語;疊詞互用。② 結合相關語句說明。③ 運用這種語言表現作者因---而產生的---感情。3. 答題示例:春怨打起黃鶯兒,莫教枝上啼。啼時驚妾夢,不得到遼西。問:請分析此詩的語言特色。答:① 此詩特點是清新自然,運用口語。② 「黃鶯兒」是兒話音,顯出女子的純真嬌憨。「啼時驚妾夢,不得到遼西」用質朴的語言表明了打黃鶯兒是因為它驚擾了自己思念丈夫的美夢。③ 這樣非常自然的表現了女子對丈夫的思念之情。(四) 煉字型:1. 提問方式:最生動傳神的字是什麼?給出一字,是否同意。
2. 答題步驟:① 解釋此字在句中的含義。② 翻譯此句(忠於原文,語言優美)。③ 回答表現詩人什麼感情(先答原因,後答感情)。3. 答題示例:南浦別白居易南浦凄凄別, 西風裊裊秋。一看腸一斷, 好去莫回頭。問:前人認為「看」字看似平常,實際上非常傳神,它能真切透露出抒情主人公的形象。你同意這種說法嗎?為什麼?答:① 同意。「看」在詩中是指回望。② 離人孤獨地走了,還頻頻回望。每一次回望,都令自己肝腸寸斷。此字然我們彷彿看到抒情主人公淚眼朦朧,想看又不敢看的形象。③ 淋漓盡致地表現了離別的酸楚。(五) 詩眼型:1. 提問方式:關鍵;不能刪掉的詞。2. 答題步驟:① 解釋詞義。② 點名中心。③ 是全詩的關鍵。(位於第一段或者第二段)起到了總領全文的作用;(不在第一段或者第二段)起到了承上啟下的作用。3. 答題示例:春夜洛城聞笛李白誰家玉笛暗飛聲,散入春風滿洛城。此夜曲中聞折柳,何人不起故園情。問:「折柳」二字是全詩的關鍵,「折柳」寓意是什麼?你是否同一「關鍵」之說,為什麼?答:① 「折柳」的寓意是「惜別懷遠」,而詩歌的主旨正是思鄉之情。② 這種相思之情是從聽到「折柳」引起的。承上啟下。③ 是全詩的關鍵

【萬能答題公式】(一)某句話在文中的作用:1、文首:開篇點題;渲染氣氛(散文),埋下伏筆(記敘類文章),設置懸念(小說,但上海不會考),為下文作輔墊;總領下文;2、文中:承上啟下;總領下文;總結上文;3、文末:點明中心(散文);深化主題(記敘類文章文章);照應開頭(議論文、記敘類文章文、小說)(二)修辭手法的作用:(1)它本身的作用;(2)結合句子語境。1、比喻、擬人:生動形象;答題格式:生動形象地寫出了+對象+特性。2、排比:有氣勢、加強語氣、一氣呵成等;答題格式:強調了+對象+特性3;設問:引起讀者注意和思考;答題格式:引起讀者對+對象+特性的注意和思考反問:強調,加強語氣等;4、對比:強調了……突出了…… 5、反復:強調了……加強語氣(三)句子含義的解答:這樣的題目,句子中往往有一個詞語或短語用了比喻、對比、借代、象徵等表現方法。答題時,把它們所指的對象揭示出來,再疏通句子,就可以了。(四)某句話中某個詞換成另一個行嗎?為什麼?動詞:不行。因為該詞准確生動具體地寫出了……形容詞:不行。因為該詞生動形象地描寫了…… 副詞(如都,大都,非常只有等):不行。因為該詞准確地說明了……的情況(表程度,表限制,表時間,表范圍等),換了後就變成……,與事實不符。(五)一句話中某兩三個詞的順序能否調換?為什麼?不能。因為:(1)與人們認識事物的(由淺入深、由表入里、由現象到本質)規律不一致。(2)該詞與上文是一一對應的關系。(3)這些詞是遞進關系,環環相扣,不能互換。(六)段意的概括歸納1.記敘類文章:回答清楚(什麼時間、什麼地點)什麼人做什麼事。格式:(時間+地點)+人+事。2.說明類文章:回答清楚說明對象是什麼,它的特點是什麼。格式:說明(介紹)+說明對象+說明內容(特點)3.議論類文章:回答清楚議論的問題是什麼,作者觀點怎樣。格式:用什麼論證方法證明了(論證了)+論點(七)表達技巧在古代詩歌鑒賞中佔有重要位置,表現手法諸如用典、烘托、渲染、鋪陳、比興、托物寄情、情景交融、借景抒情、動靜結合、虛實結合、委婉含蓄、對比手法、諷喻手法、象徵法、雙關法等等。詩中常用的修辭方法有誇張、排比、對偶、比喻、借代、比擬、設問、反問、反復等。分析詩歌語言常用的術語有:准確、生動、形象、凝練、精闢、簡潔、明快、清新、新奇、優美、絢麗、含蓄、質朴、自然等。復習時要系統歸納各種表達技巧,儲備相關知識。首先要弄清這些表達技巧的特點和作用,再結合具體詩歌進行仔細體味、辨析。至於評價詩歌的思想內容和作者的觀點態度,則包括總結作品的主旨,分析作品所反映的社會現實,指出其積極意義或局限性等。總之,鑒賞古代詩詞,第一步,把握詩詞內容,可以從以下幾方面入手:1細讀標題和注釋;2分析意象;3品味意境;4聯系作者。第二步,弄清技巧:1把握形象特點;2辨析表達技巧;3說明表達作用。第三步,評價內容觀點:1概括主旨;2聯系背景;3分清主次;4全面評價。答題時,要特別注意以下幾點:一是緊扣要求,不可泛泛而談;二是要點要齊全,要多角度思考;三是推敲用語,力求用語准確、簡明、規范。易混術語區分

(一)「方式、手法」的區分藝術手法,又叫表達技巧,包括:①表達方式:記敘、描寫、抒情、議論、說明。②表現手法:起興、聯想、烘托、抑揚、照應、正側、象徵、對照、由實入虛、虛實結合、運用典故、直抒胸臆、借景抒情、寓情於景、情景交融、托物言志、借古諷今、化動為靜、動靜結合、以小見大、開門見山。③修辭:比喻、借代、誇張、對偶、對比、比擬、排比、設問、反問、引用、反語、反復。(二)「情」、「景」關系區別借景抒情、寓情於景、情景交融都是詩人把要表達的感情通過景物表達出來。「借景抒情」表達感情比較直接,讀完詩歌後的感受是見「情」不見「景」;「寓情於景」、「情景交融」。表達感情時正面不著一字,讀完詩歌後的感受是見「景」不見「情」,但是仔細分析後卻發現詩人的感情全部寓於眼前的自然景色之中,一切景語皆情語。(三)描寫的角度常見的角度有:形、聲、色、態、味。「形」、「色」是視覺角度
;「聲」是聽覺角度;「態」分為動態和靜態;「味」是觸覺角度。一、表達方式:記敘、描寫、抒情、議論、說明二、修辭手法:比喻、擬人、排比、誇張、反復、借代、反問、設問、引用、對比三、說明文分類:1、實物說明文、事理說明文、程序說明文2、科技性說明文、文藝性說明文(也叫科學小品或知識小品) 四、說明順序:1、時間順序:歷史順序、年代順序、四季交替順序、早晚(先後)順序2、空間順序:注意表方位的名詞3、邏輯順序:先總後分、由主到次、由表及裡、由簡到繁、由此及彼、由現象到本質等。五、說明方法:列數字、作比較、舉例子、打比方、分類別等說明方法的作用:打比方:生動形象說明了—————— 增強了文章的趣味性。舉例子:具體說明_____ 的特點,從而使說明更具體,更有說服力。作比較:把____ 和 ______相互比較, 突出強調了____ 的_____特點. 列數字: 用具體的數據 加以說明,使說明更准確更有說服力。六、記敘的順序:順敘、倒敘、插敘(追敘)七、人物描寫的方法:1、肖像(外貌)描寫、動作描寫、神態描寫、語言描寫、心理活動描寫; 2、正面描寫與側面烘托八、常見寫作方法、表現手法:聯想、想像、象徵、比較、對比、襯托、烘托、反襯、先抑後揚、以小見大、托物言志、借物喻理、寓理於物、借物喻人、狀物抒情、借景抒情、情景交融九、語句在文章篇章結構上的作用:總起全文、引起下文、打下伏筆、作鋪墊、承上啟下(過渡)、前後照應、首尾呼應、總結全文、點題、推動情節發展十、語句在表情達意方面的作用:渲染氣氛、烘託人物形象(或人物感情)、點明中心(揭示主旨)、突出主題(深化中心) 社會環境描寫的主要作用:1、交代作品的時代背景。2、在回答時必須結合當時當地的時代背景,指出文段中環境描寫的相關語句揭示了什麼樣的社會現實。自然環境描寫(景物描寫)句的主要作用:1、表現地域風光,提示時間、季節和環境特點; 2、推動情節發展; 3、渲染氣氛; 4、烘託人物形象(或人物心情、感情); 句子在文章結構上的作用分析:1、對上文(或全文):照應上文、首尾呼應、總結上文(或全文); 2、對下文:引起下文,打下伏筆、作鋪墊; 3、對上下文:承上啟下(過渡)。 沒有打完,但也可以了。

❻ 高考語文詩歌鑒賞的答題技巧

高考語文詩歌鑒賞的答題技巧
第一種模式分析意象、意境型

提問方式:這首詩營造了一種怎樣的意境?
提問變體:這首詩描繪了一幅怎樣的畫面?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思想感情?
解答分析:這是一種最常見的題型。所謂意境,是指寄託詩人情感的物象(即意象)綜合起來構建的讓人產生想像的境界。它包括景、情、境三個方面。答題時三方面缺一不可。
答題步驟:
①描繪詩中展現的圖景畫面。並准確概括考生應抓住詩中的主要景物,用自己的語言再現畫面。描述時一要忠實於原詩,二要用自己的聯想和想像加以再創造,語言力求優美。
②概括景物所營造的氛圍特點。一般用兩個雙音節詞即可,例如孤寂冷清、恬靜優美、雄渾壯闊、蕭瑟凄涼等,注意要能准確地體現景物的特點和情調。
③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切忌空洞,要答具體。比如光答「表達了作者感傷的情懷」是不行的,應答出為什麼而「感傷」。

*第二種模式 分析技巧型
提問方式:這首詩用了怎樣的表達技巧?
提問變體:請分析這首詩的表現手法(或藝術手法,或手法)。詩人是怎樣抒發自己的情感的?有何效果?
答題步驟:
(1)准確指出用了何種手法。
(2)結合詩句闡釋為什麼是用了這種手法。
(3)此手法怎樣有效傳達出詩人怎樣的感情。

*第三種模式 分析語言特色
提問方式:這首詩在語言上有何特色?
提問變體:請分析這首詩的語言風格。談談此詩的語言藝術。
答題步驟:
(1)用一兩個詞准確點明語言特色。
(2)用詩中有關語句具體分析這種特色。
(3)指出表現了作者怎樣的感情。

*第四種模式 煉字型
提問方式:這一聯中最生動傳神的是什麼字?為什麼?
提問變體:某字歷來為人稱道,你認為它好在哪裡?
解答分析:古人作詩講究煉字,這種題型是要求品味這些經錘煉的字的妙處。答題時不能把該字孤立起來談,得放在句中,並結合全詩的意境情感來分析。
答題步驟:
(1)解釋該字在句中的含義。
(2)展開聯想把該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
(3)點出該字烘託了怎樣的意境,或表達了怎樣的感情。

*第五種模式 一詞領全詩型
提問方式:某詞是全詩的關鍵,為什麼?
解答分析:古詩非常講究構思,往往一個字或一個詞就構成全詩的線索,全詩的感情基調、全詩的思想,抓住這個詞命題往往可以以小見大,考出考生對全詩的把握程度。
答題步驟:
(1)該詞對突出主旨所起的作用。
(2)從該詞在詩中結構上所起的作用考慮。

*第六種模式 情感、主旨型
提問方式:表達了怎樣的思想感情?這首詩的主旨是什麼
提問變體:這首詩反映了怎樣的社會現實?這首詩表現了怎樣的情趣?或者結合意境提問,或就某一句某一聯發問。
答題步驟:
(1)詩歌各句(或相關的句子)分別寫了什麼內容
(2)運用了何種表達技巧
(3)抒發什麼情感

*第七種模式 評價題型
提問方式:評價題是先列舉出一首或幾首詩詞,再引用一段古代詩詞評論家或後世人對詩詞特點的評論語,要求你先判斷這個評論是否正確,是否合理,然後闡明理由。這種題型酷似政史考試中的判斷說理題。其實這類題型只是前六類題型的變體,沒有直接提出問題,需要學生自己分析問的是內容、主旨,還是表達技巧,然後結合問題和詩歌進行恰當的表述。
答題思路:
(1)認真審題
(2)深入閱讀理解詩詞
(3)結合詩歌內容,結合評論答題
答題注意:緊扣詩文內容,點面結合地分析;闡明理由時,緊扣評論關鍵詞
答題示例:
*第八種模式 比較評價題型
提問方式:給出兩首或幾首詩詞,要求學生比較閱讀後,對其異同進行分析評價。
答題思路:
(1)要通讀這幾首詩詞,把握其思想內容和主要的寫法,包括作家作品的背景知識。
(2)要結合題干中的比較角度(思想內容、感情、藝術手法、寫法、修辭方法等)來尋求詩詞的差異性。
(3)要注意點面結合,既有總體分析,又有具體分析。表述時要注意條理清楚,層次分明。

❼ 高考語文詩歌鑒賞答題技巧

古典詩詞鑒賞題問答模式例析

一是試題切入角度小,但以對全詩的理解為基礎,且離不開專景、情、境;屬二是文字淺易,抒發的是人之常情,如山水情、故園情、別離情等。考生一般對考點比較熟悉,能比較輕松地讀懂詩歌,但答題結果卻年年失分嚴重。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答題不規范,容易漏掉一些要點,以致於只能「意會」而不能有效地「言傳」。

❽ 高中語文詩歌鑒賞題有什麼答題技巧

詩歌鑒賞答題技巧
一、詩歌的表達技巧
1、修辭方法:比喻、擬人、設問、反問、借代、對偶、誇張、襯托、用典、化用、互文、反復等。
2、表達方式:記敘、議論、描寫、抒情。
抒情:可分為直接抒情,間接抒情(借景抒情、托物言志;情景交融)。
描寫:可分為動靜結合、虛實結合、點面結合、明暗結合、正側結合、粗筆勾勒、白描工筆;樂景寫哀、哀景寫樂等。
3、表現手法:賦、比、興;抑揚變化、鋪陳描寫、象徵、聯想、襯托、對比、想像、聯想、照應、托物言志等。
4、篇章結構:開門見山、曲筆入題、卒章顯志、以景結情、總分得當、以小見大、層層深入、過渡照應、伏筆鋪墊等。
5、思想感情有:迷戀、憂愁、惆悵、寂寞、傷感、孤獨、煩悶、恬淡、閑適、歡樂、仰慕、激憤,堅守節操、憂國憂民等。
6、作用:深化意境、深化主旨、意境深遠、意境優美、意味深長、耐人尋味、言近旨遠等。

二、詩歌鑒賞表達程式
這首詩採用了(表達方式、修辭手法、表現手法)技法,寫出了(意象)的(某某)特點,表現(突出)了(某某)思想、感情,起到了(某某)作用。

鑒賞及答題
第一種模式 分析意境型
1.提問方式:這首詩營造了一種怎樣的意境?
2.提問變體:這首詩描繪了一幅怎樣的畫面?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思想感情?
3.解答分析:這是一種最常見的題型。所謂意境,是指寄託詩人情感的物象(即意象)綜合起來構建的讓人產生想像的境界。它包括景、情、境三個方面。答題時三方面缺一不可。
4.答題步驟:
①描繪詩中展現的圖景畫面。考生應抓住詩中的主要景物,用自己的語言再現畫面。描述時一要忠實於原詩,二要用自己的聯想和想像加以再創造,語言力求優美。
②概括景物所營造的氛圍特點。一般用兩個雙音節詞即可,例如孤寂冷清、恬靜優美、雄渾壯闊、蕭瑟凄涼等,注意要能准確地體現景物的特點和情調
③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切忌空洞,要答具體。比如光答「表達了作者感傷的情懷」是不行的,應答出為什麼而「感傷」。
5答題示例:
絕句二首(其一) 杜甫 遲日江山麗,春風花草香。泥融飛燕子,沙暖睡鴛鴦。
注此詩寫於詩人經過「一歲四行役」的奔波流離之後,暫時定居成都草堂時。
此詩描繪了怎樣的景物?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感情?請簡要分析。
答:此詩描繪了一派美麗的初春景象:春天陽光普照,四野青綠,江水映日,春風送來花草的馨香,泥融土濕,燕子正繁忙地銜泥築巢,日麗沙暖,鴛鴦在沙洲上靜睡不動(步驟一)。這是一幅明凈絢麗的春景圖(步驟二)。表現了詩人結束奔波流離生活安定後愉悅閑適的心境(步驟三)。
第二種模式 分析技巧型
1.提問方式:這首詩用了怎樣的表現手法?
2.提問變體:請分析這首詩的表現技巧(或藝術手法,或手法)。詩人是怎樣抒發自己的情感的?有何效果?
3.解答分析:表現手法是詩人用以抒發感情的手段方法,要准確答題,必須熟悉常用的一些表現手法。表現手法分抒情手法、描寫手法、修辭手法三大類。
抒情手法有直抒胸臆和間接抒情兩種。
「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就是直抒胸臆。

間接抒情:
1.借景抒情,如「寒蟬凄切,對長亭晚,驟雨初歇」;
2.托物言志,如《墨梅》、《石灰吟》,一般是詠物詩;
3.托物寓理,如「半畝方塘一鑒開,天光雲影共徘徊。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一般是哲理詩。
描寫手法主要有:
(1)襯托,分正襯和反襯。正襯如「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反襯又有動靜襯,如「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聲寂襯,如「日出驚山鳥,時鳴春澗中」;以樂景襯哀情,如「映階碧草自春色,隔葉黃鸝空好音」等。
(2)聯想和想像,又叫虛實結合,如「野花留寶靨,碧草見羅裙」。
(3)對比。
(4)白描。如「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籽。田野無閑田,農夫皆餓死」。

修辭手法在古詩中經常出現的有:
(1)比興。如「關關雎鳩,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先言它物引起所詠之物。

(2)比喻。(3)擬人。(4)誇張。
(5)雙關。如「東邊日出西邊雨,道是無晴卻有晴」,「晴」暗指感情的「情」。
(6)用典。如「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後庭花》」。
此外還有設問、反問、反語等。

4.答題步驟:
(1)准確指出用了何種手法。
(2)結合詩句闡釋為什麼是用了這種手法。
(3)此手法有效傳達出詩人怎樣的感情。
答題示例:
早行 陳與義 露侵駝褐曉寒輕,星斗闌干分外明。寂寞小橋和夢 過,稻田深處草蟲鳴。

此詩主要用了什麼表現手法?有何效果?
答:主要用了反襯手法(步驟一)。天未放亮,星斗縱橫,分外明亮,反襯夜色之暗;「草蟲鳴」反襯出環境的寂靜(步驟二)。兩處反襯都突出了詩人出行之早,心中由飄泊引起的孤獨寂寞(步驟三)。

第三種模式 分析語言特色
1提問方式:這首詩在語言上有何特色?
2提問變體:請分析這首詩的語言風格。談談此詩的語言藝術。
3解答分析:這種題型不是要求揣摩個別字詞運用的巧妙,而是要品味整首詩表現出來的語言風格。能用來答題的詞一般有:清新自然、朴實無華、華美絢麗、明白曉暢、多用口語、委婉含蓄、雄渾豪放、筆調婉約、簡練生動……
4答題步驟:
(1)用一兩個詞准確點明語言特色。
(2)用詩中有關語句具體分析這種特色。
(3)指出表現了作者怎樣的感情。
5答題示例:
春怨 打起黃鶯兒,莫教枝上啼。啼時驚妾夢,不得到遼西。
請分析此詩的語言特色。
答:此詩語言特點是清新自然,口語化(步驟一),「黃鶯兒」是兒化音,顯出女子的純真嬌憨。「啼時驚妾夢,不得到遼西」用質朴的語言表明了打黃鶯是因為它驚擾了自己思念丈夫的美夢(步驟二)。這樣非常自然地表現了女子對丈夫的思念之情(步驟三)。

第四種模式 煉字型
1提問方式:這一聯中最生動傳神的是什麼字?為什麼?
2提問變體:某字歷來為人稱道,你認為它好在哪裡?
3解答分析:古人作詩講究煉字,這種題型是要求品味這些經錘煉的字的妙處。答題時不能把該字孤立起來談,得放在句中,並結合全詩的意境情感來分析。
4答題步驟:
(1)解釋該字在句中的含義。
(2)展開聯想把該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
(3)點出該字烘託了怎樣的意境,或表達了怎樣的感情。
5答題示例:
南浦別 白居易 南浦凄凄別,西風裊裊秋。一看腸一斷,好去莫回頭。
前人認為,「看」字看似平常,實際上非常傳神,它能真切透露出抒情主人公的形象。你同意這種說法嗎?為什麼?
答:同意。看,在詩中指回望(步驟一)。離人孤獨地走了,還頻頻回望,每一次回望,都令自己肝腸寸斷。此字讓我們彷彿看到抒情主人公淚眼朦朧,想看又不敢看的形象(步驟二)。只一「看」字,就淋漓盡致地表現了離別的酸楚(步驟三)。

第五種模式 一詞領全詩型
1提問方式:某詞是全詩的關鍵,為什麼?
2解答分析:古詩非常講究構思,往往一個字或一個詞就構成全詩的線索,全詩的感情基調、全詩的思想,抓住這個詞命題往往可以以小見大,考出考生對全詩的把握程度。
3答題步驟:
(1)該詞對突出主旨所起的作用。
(2)從該詞在詩中結構上所起的作用考慮。
4答題示例:
春夜洛城聞笛 李白誰家玉笛暗飛聲,散入春風滿洛城。此夜曲中聞折柳,何人不起故園情?
「折柳」二字是全詩的關鍵,「折柳」寓意是什麼?你是否同意「關鍵」之說,為什麼?

答:「折柳」的寓意是「惜別懷遠」,而詩歌的主旨正是思鄉之情(步驟一)。這種思鄉之情是從聽到「折柳」曲的笛聲引起的(步驟二)。可見「折柳」是全詩的關鍵。

❾ 高中語文詩歌鑒賞技巧

1、分析意境

解答這一類的題目,首先要能抓住詩中所展現的圖景畫面,會用自己的語言再現畫面。能夠概括出景物所營造的氛圍的特點,掌握一些鑒賞的詞語,如蕭瑟悲涼,恬靜優美,壯闊雄渾,寂靜冷清等。

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一定要具體,就是要結合具體的意象或者意境來回答作者為什麼高興或者傷感。

2、分析語言

這種類型題的解題步驟,要能夠找到體現語言特點的關鍵詞語,所謂的關鍵詞語,也就是最能表現詩人感情的句子,然後結合語句,具體分析妙處。


3、分析技巧

解答這類題目,首先必須指出,運用了哪一種表現的手法,再結合具體的詩句說明為什麼使用的是這樣的表現手法,最後要說出這種手法,表達詩人感情的效果。

4、分析主旨

分析主旨往往需要關注以下幾個方面:涉及的文化常識、生活常識、歷史典故、神話傳說和自然現象;某一詩句的大意或內涵;詩人的思想傾向、政治主張、志向追求、生活經歷;⑷時代背景、社會現實。

5、煉字型

古人作詩講究煉字,這種題型是要求品味這些經錘煉的字的妙處。答題時不能把該字孤立起來談,得放在句中,並結合全詩的意境情感來分析。

肯定「好」或肯定哪一個更好;解釋該字在句中的語表義和語里義;展開聯想和想像,把這個你認為「好」的字還原句中描摹景象;點出該字表達了什麼感情或烘託了怎樣的意境。

參考資料來源:人民網——2017年高考語文全國Ⅰ卷評析

熱點內容
古代勵志的名言 發布:2021-03-16 21:50:46 瀏覽:209
形容兒孫繞膝的詩句 發布:2021-03-16 21:49:35 瀏覽:878
席慕蓉賞析印記 發布:2021-03-16 21:48:26 瀏覽:311
權力很大含有手的成語 發布:2021-03-16 21:48:22 瀏覽:584
能聽的兒童故事 發布:2021-03-16 21:48:15 瀏覽:285
關於足球的詩歌詞句 發布:2021-03-16 21:47:40 瀏覽:870
拖拉機的古詩 發布:2021-03-16 21:42:53 瀏覽:571
亮甜的詩句 發布:2021-03-16 21:42:00 瀏覽:831
廣東話生日快樂祝福語 發布:2021-03-16 21:38:55 瀏覽:409
噓的短句 發布:2021-03-16 21:38:07 瀏覽: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