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自道臨如
Ⅰ 古詩:自緣身在此山中的上句
《題西林壁》
橫看成嶺側成峰,
遠近高低各不同;
不識廬山真面目,
只緣身在此山中。
簡析]
蘇軾由黃州貶赴汝州任團練副使時經過九江,游覽廬山。瑰麗的山水觸發逸興壯思,於是寫下了若干首廬山記游詩。《題西林壁》是游觀廬山後的總結,它描寫廬山變化多姿的面貌,並借景說理,指出觀察問題應客觀全面,如果主觀片面,就得不出正確的結論。
開頭兩句「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實寫游山所見。廬山是座丘壑縱橫、峰巒起伏的大山,遊人所處的位置不同,看到的景物也各不相同。這兩句概括而形象地寫出了移步換形、千姿萬態的廬山風景。
後兩句「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是即景說理,談游山的體會。為什麼不能辨認廬山的真實面目呢?因為身在廬山之中,視野為廬山的峰巒所局限,看到的只是廬山的一峰一嶺一丘一壑,局部而已,這必然帶有片面性。游山所見如此,觀察世上事物也常如此。這兩句詩有著豐富的內涵,它啟迪我們認識為人處事的一個哲理——由於人們所處的地位不同,看問題的出發點不同,對客觀事物的認識難免有一定的片面性;要認識事物的真相與全貌,必須超越狹小的范圍,擺脫主觀成見。
這是一首哲理詩,但詩人不是抽象地發議論,而是緊緊扣住游山談出自己獨特的感受,藉助廬山的形象,用通俗的語言深入淺出地表達哲理,故而親切自然,耐人尋味。
廬山面目:廬山真面目
【出處】語見(宋•蘇軾《題西林壁》):「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
【用例】(清•夏敬渠《野叟曝言•第四十七回》):「李老先生說,善作詩兮只一家,真屬夫子自道;待野拙細細解出,方見『廬山真面目』也!首二句點題,猶人所能。」
【解說】自正面而觀廬山,山嶺綿延起伏,由側面而望之,則峰巒巍然聳立;復自遠而視或趨近而看,處高而俯瞰或處低而仰望,千姿百態,所見不同。何為難辨廬山真面目哉?只緣置身於此山中之故也。
亦作【廬山面目】(明•徐弘祖《徐霞客游記•卷十下•附編•舊序•奚序》):「痛遺文缺殘,訪得於義興之故家,塗抹刪改,非復『廬山面目』。」
亦作【廬山真面】(蔡東藩《後漢演義•第八一回》):「劉氏乃推起少婦,囑令道謝。不留心注視,已哭得花容狼藉,脂粉模糊,但一種嬌羞情態,已是欲蓋彌彰,動人伶惜;當下攬袖近前,替她拂拭,一經去垢,露出『廬山真面』,端的是桃腮杏臉,妖艷絕倫。」
【釋義】① 嶺:相連之山。② 峰:高而尖之山巔。③ 廬山:位於江西省九江市南。三面臨水,西臨陸地,萬壑千岩,煙雲彌漫。中有白鹿洞、墨池、玉淵等名勝;西北有牯嶺,為避暑勝地。據傳周武王時,有匡俗兄弟七人結廬此山,後登仙而去,徒留空廬而得名;一說以廬江得名。④緣:緣故。
【廬山真面目】原指廬山三面臨水,煙雲彌漫,千岩萬壑,氣象萬千,人在山中,難窺其全貌。後喻不易窺知事物之真相或原貌,常用此語。
東坡這首詩最早見於他的游記《記游廬山》,在這篇三百來字的游記很有特色,它沒有記述詩人在廬山十多天里所見所聞,山川景觀,卻重點記述了他初游廬山所寫的五首詩(在漱玉亭,三峽橋所作詩只是提起沒有記入)。古人寫詩當時大多沒有題目,以後整理詩縞時再補上,東坡的這首詩也不例外,在當時也無題,後來給它加的題是《廬山》(見廬山歷代詩存)。當然,此詩寫的不是某一景點而是對廬山總的印象,以《廬山》為題到也恰當,只是中規中矩,毫無詩意,其中詩的第二句原為「到處看山了不同」,到此處已改為「遠近看山各不同」了。此詩以《題西林壁》為題並最終將第二句改為「遠近高低各不同」,最早見於明人程宗始編的《東坡七集》中。
Ⅱ 「腹有詩書氣自華,讀書萬卷始通神。」出自蘇軾的哪首詩
和董傳留別
宋代:蘇軾
粗繒大布裹生涯,腹有詩書氣自華。
厭伴老儒烹瓠葉,強隨舉子踏槐花。
囊空不辦尋春馬,眼亂行看擇婿車。
得意猶堪誇世俗,詔黃新濕字如鴉。
譯文
生活當中身上包裹著粗衣劣布,胸中有學問氣質自然光彩奪人。
不喜歡陪伴著老儒一塊清談過「烹瓠葉」那樣的苦日子,決定隨從舉子們參加科舉考試。
口袋裡沒有錢不置辦那「看花」的馬,但會看取令人眼花繚亂的「擇婿車」。
考試得中仍然可以向世俗的人們誇耀,詔書上如鴉的黑字新寫著俺的名字。
注釋
董傳:字至和,洛陽(今屬河南)人。曾在鳳翔與蘇軾交遊。宋神宗熙寧二年(1069)卒。
麤(cū)繒:粗製的絲織品。麤:同「粗」。大布:古指麻制粗布。《左傳·閔公二年》:「衛文公大布之衣,大帛之冠。」杜預註:「大布,粗布。」裹:經歷。生涯:人生的境遇過程 。語本《莊子·養生主》:「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
腹有:胸有,比喻學業有成。詩書:原指《詩經》和《尚書》。此泛指書籍。氣:表於外的精神氣色。華:豐盈而實美。
老儒:舊謂年老的學人。唐牟融《寄周韶州》詩 :「 十年學道困窮廬 , 空有長才重老儒。」瓠葉:《詩經·小雅》的篇名。共四章。根據詩序:瓠葉,大夫刺幽王也。或以為燕飲之詩。首章二句為:幡幡瓠葉,采之亨之。
舉子:指被推薦參加考試的讀書人。槐花:豆科植物槐的乾燥花及花蕾。夏季花開放或花蕾形成時採收,及時乾燥,除去枝、梗及雜質。前者習稱「槐花」,後者習稱「槐米」。踏槐花:唐代有「槐花黃,舉子忙」俗語,槐花落時,也就是舉子應試的時間了,後因稱參加科舉考試為「踏槐花」。
(2)古詩自道臨如擴展閱讀:
創作背景
《和董傳留別》是蘇軾寫給朋友董傳的一首留別詩,作於蘇軾從鳳翔回到長安時。蘇軾在鳳翔,董傳曾與蘇軾相從。
董傳當時生活貧困,衣衫樸素,但他飽讀詩書,滿腹經綸,平凡的衣著掩蓋不住他樂觀向上的精神風骨。
Ⅲ 臨江仙的古詩
臨江仙·滾滾長江東逝水
明 · 楊慎
《廿一史彈詞》第三段說秦漢開場詞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
是非成敗轉頭空。
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
白發漁樵江渚上,慣看秋月春風。
一壺濁酒喜相逢。
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
譯文及注釋
譯文
滾滾長江向東流,多少英雄像翻飛的浪花般消逝。不管是與非,還是成與敗(古今英雄的功成名就),到現在都是一場空,都已經隨著歲月的流逝消逝了。當年的青山(江山)依然存在,太陽依然日升日落。
在江邊的白發隱士,早已看慣了歲月的變化。和老友難得見了面,痛快地暢飲一杯酒。古往今來的多少事,都付諸於(人們的)談笑之中。
注釋
淘盡:盪滌一空。
漁樵:此處並非指漁翁、樵夫,聯系前後文的語境而為動詞:隱居。此處作名詞,指隱居不問世事的人。
渚(zhǔ):原意為水中的小塊陸地,此處意為江岸邊
Ⅳ 「本自無心出靈秀,勝似霞光千萬道」的出處 古詩詞中有沒有此句的原文或者類似的詩句請將原文相告!
有句類似的:"流水下灘非有意,白雲出岫本無心"
Ⅳ 古詩《三衢道中》的全文是什麼
古詩《三衢道中》的全文摘錄如下:
三衢道中
作者:曾幾
梅子黃時日日晴,小溪泛盡卻山行。
綠陰不減來時路,添得黃鸝四五聲。《三衢道中》是南宋詩人曾幾創作的一首七言絕句。首句寫出行時間,次句寫出行路線,第三句寫綠陰那美好的景象仍然不減登山時的濃郁,第四句寫黃鶯聲,路邊綠林中又增添了幾聲悅耳的黃鶯的鳴叫聲,為三衢山的道中增添了無窮的生機和意趣。全詩明快自然,極富有生活韻味。
作品鑒賞
詩寫初夏時寧靜的景色和詩人山行時輕松愉快的心情。
這是一首紀行詩,全詩明快自然,極富有生活韻味。寫詩人行於三衢山道中的見聞感受。首句點明此行的時間,「梅子黃時」正是江南梅雨時節(黃梅天),難得有這樣「日日晴」的好天氣,因此詩人的心情自然也為之一爽,游興愈濃。詩人乘輕舟泛溪而行,溪盡而興不盡,於是舍舟登岸,山路步行。一個「卻」字,道出了他高漲的游興。三四句緊承「山行」,寫綠樹蔭濃,爽靜宜人,更有黃鸝啼鳴,幽韻悅耳,渲染出詩人舒暢愉悅的情懷。「來時路」將此行悄然過渡到歸程,「添得」二字則暗示出行歸而興致猶濃,故能注意到歸途有黃鸝助興,由此可見出此作構思之機巧、剪裁之精當。
曾幾雖然是江西詩派的一員,但這首絕句寫得清新流暢,沒有江西詩派生吞活剝、拗折詰屈的弊病。他的學生陸游就專學這種,蔚成大家。
Ⅵ 古詩五言絕句大全
1、唐·王建《新嫁娘抄詞》
原文選段:
三日入廚下,洗手作羹湯。
未諳姑食性,先遣小姑嘗。
釋義:
新婚三天來到廚房,洗手親自來作羹湯。不知婆婆什麼口味,做好先讓小姑品嘗。
2、唐·王維《竹里館》
原文選段:
獨坐幽篁里,彈琴復長嘯。
深林人不知,明月來相照。
釋義:
獨自閑坐幽靜竹林,時而彈琴時而長嘯。密林之中何人知曉我在這里?只有一輪明月靜靜與我相伴。
3、唐·賈島《尋隱者不遇 / 孫革訪羊尊師詩》
原文選段:
松下問童子,言師采葯去。
只在此山中,雲深不知處。
釋義:
蒼松下,我詢問隱者的童子他的師傅到哪裡去了?他說,師傅已經采葯去了。還指著高山說,就在這座山中,可是林深雲密,我也不知道他到底在哪。
4、唐·王之渙《登鸛雀樓》
原文選段:
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
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
釋義:
夕陽依傍著西山慢慢地沉沒,滔滔黃河朝著東海洶涌奔流。若想把千里的風光景物看夠,那就要登上更高的一層城樓。
5、唐·李白《靜夜思》
原文選段: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
釋義:
明亮的月光灑在床前的窗戶紙上,好像地上泛起了一層白霜。我禁不住抬起頭來,看那天窗外空中的一輪明月,不由得低頭沉思,想起遠方的家鄉。
Ⅶ 古詩翻譯
樓上的好長,但是沒看見翻譯呃。。。
鳥鳴澗 ·王維
人閑桂花落,夜專靜春山空。
月出驚山屬鳥,時鳴春澗中。
翻譯:人心閑淡,有桂花輕輕地落下。深夜寂靜,春夜的山谷空靈。新月升起,驚飛了山中的小鳥,不時的聽見它鳴叫在這春天的山澗之中。
Ⅷ 尋找帶有「道」字的古詩詞句,多多益善。
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
中歲頗好道,晚家男山陲.王維<終南別業>
明日巴陵道,秋山有幾重.李益<喜見外弟有言別>
遠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白居易<草>
聞道欲來相問訊,西樓望月幾回圓.韋應物<寄李元錫>
直道相思了無益,未妨惆悵是輕狂.李商隱<無題>
念奴嬌.赤壁懷古
蘇軾
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故壘西邊,人道是,三國周郎赤壁。亂石穿空,驚濤拍岸,捲起千堆雪。江山如畫,一時多少豪傑!
遙想公瑾當年,小喬初嫁了,雄姿英發,羽扇綸巾,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故國神遊,多情應笑我,早生華發。人間如夢,一樽還酹江月。
行道遲遲,中心有違。(《詩經·谷風》)
周道如砥,其直如矢。(《詩經·大東》)
顧瞻周道,中心怛兮。(《詩經·匪風》)
溯洄從之,道阻且長;溯游從之,宛在水中央。(《詩經·蒹葭》)
隱隱何甸甸,俱會大道口。(漢無名氏《孔雀東南飛》)
青青河畔草,綿綿思遠道。(漢無名氏《飲馬長城窟行》)
棄捐篋笥中,恩情中道絕。(漢無名氏《怨歌行》)
父兮母兮,道里悠長。嗚呼哀哉,憂心惻傷。(王嬙《怨曠思惟歌》)
干戈日尋兮道路危,民卒流亡兮共哀悲。(蔡琰《胡笳十八拍》)
斗雞東郊道,走馬長楸間。(曹植《名都篇》)
人生若塵露,天道邈悠悠。(阮籍《詠懷》)
死去何所道,托體同山阿。(陶淵明《擬輓歌辭 其三》)
寄言攝生客,試用此道推。(謝靈運《石壁精舍還湖中作》)
相迎不道遠,直至長風沙。(李白《長干行》)
漢下白登道,胡窺青海灣。(李白《關山月》)
噫吁嚱,危乎高哉!蜀道之難,難於上青天!(李白《蜀道難》)
楊花落盡子規啼,聞道龍標過五溪。(李白《聞王昌齡》)
樂游原上清秋節,咸陽古道音塵絕。(李白《憶秦娥》)
華亭鶴唳詎可聞,上蔡蒼鷹何足道。(李白《行路難》)
一道殘陽鋪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紅。(白居易《暮江吟》)
遠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白居易《賦得古原草送別》)
聞道漢家天子使,九華帳里夢魂驚。(白居易《長恨歌》)
不道江南春不好,年年衰病減心情。(白居易《南湖春早》)
牽衣頓足闌道哭,哭聲直上干雲霄。道傍過者問行人,行人但雲點行頻。(杜甫《兵車行》)
才高心不展,道屈善無鄰。(杜甫《寄李十二白二十韻》)
士卒何草草,築城潼關道。(杜甫《潼關吏》)
客行新安道,喧呼聞點兵。(杜甫《新安吏》)
聞道河陽近乘勝,司徒急為破幽燕。(杜甫《恨別》)
世道劇頹波,我心如砥柱。(劉禹錫《詠史》)
莫道讒言如浪深,莫道遷客似沙沉(劉禹錫《浪淘沙》)
紫陌紅塵拂面來,無人不道看花回;(劉禹錫《玄都觀桃花》)
東邊日出西邊雨,道是無晴卻有晴。(劉禹錫《竹枝》)
道人庭宇靜,苔色連深竹。(柳宗元《晨詣超師院讀禪經》)
置酒長安道,同心與我逢。(王維《送綦毋潛落第還鄉》)
明日巴陵道,秋山又幾重。(李益《喜見外弟又言別》)
登臨出世界,磴道盤虛空。(岑參《與高適薛據登慈恩寺浮圖》)
道是樊川輕薄殺,猶將萬戶比千詩。(楊萬里《寄陸務觀》)
天明獨去無道路,出入高下窮煙霏。(韓愈《山石》)
直道相思了無益,未妨惆悵是清狂。(李商隱《無題二首》)
政爾清和還在道,為誰辛苦不歸田?(楊萬里《過楊村》)
迴廊遠砌生秋草,夢魂千里青門道。(馮延巳《菩薩蠻》)
聞道梅花坼曉風,雪堆遍滿四山中。(陸游《梅花》)
曾遊方外見麻姑,說道君山自古無。(程賀《君山》)
道人不作陽台夢,興入前山翠幾重。(朱熹《九曲棹歌》)
東籬把酒黃昏後,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李清照《醉花陰》)
昨夜雨疏風驟,濃睡不消殘酒,試問卷簾人,卻道海棠依舊。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李清照《如夢令》)
道人憔悴春窗底,悶損闌干愁不倚,要來小酌便來休,未必明朝風不起。(李清照《玉樓春》)
故壘西邊,人道是,三國周郎赤壁。(蘇軾《念奴嬌·赤壁懷古》)
古道西風瘦馬,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馬致遠《天凈沙·秋思》)
疏影
世間何處尋奇葩?
一剪寒梅凌天涯。
仙客對此欲歸俗,
農夫嘆絕忘桑麻。
流芳千載任風雪,
獨呈丹心報中華。
誰道三冬無春色,
冰山高處萬里霞。
送別
無邊愁緒系蒼天,
琵琶聲殘歌亦殘。
舉杯欲語淚先流,
道聲珍重心已寒。
半卷詩書訴憂憤,
一支鐵筆寫流年。
今宵話盡離別意,
不知何日話凱旋?
冠軍侯
莫道小小少年狂,
早有英名題金榜。
口誅筆伐多少事?
再度揮師上疆場。
千古蓋世一忠良,
笑傲老賊是草莽。
強者為尊本屬我,
獨占鰲頭又何妨?
3.故鄉
小小山村,
雞犬聲相聞。
披衣起,
開柴門。
迎佳賓,
邀故人。
花香鳥語中,
沐春風,
度良辰。
吟古詩,
鳴古瑟,
奏弦琴。
窗前閑坐,
賞盡那一片,
藍天白雲。
山澗清流水,
坡上松樹林。
遠遠近近,
有羊群。
雖戰書中,
無戰功。
蜀山下,
做平民。
一盤棋,
一杯茶,
論古今,
說帝秦。
有歌聲相伴,
不憂道,
不憂貧。
多少情?
多少恨?
不記存。
世間五彩繽紛,
又何必,
苦苦追尋?
神州山水美,
何處不銷魂?
此情最淳。
2. 馭龍人物帛畫
還我英雄本色,
殺盡姦邪無數。
我勸天公再相肋,
天公勸我息怒。
天以天道酬勤,
我以厚德載物。
如煙往事再回顧,
已隨秋風而去。
廿七、桂枝香
·輞川別業圖
雲淡風輕,
幾番送來了,
暮鼓晨鍾。
聲聲訴說不盡,
萬事皆空。
紅塵依舊遮古道,
只不見,
白發老翁。
老翁曾道:
年少時候,
也唱大風。
想當年一介書生,
詩詞歌賦罷,
滿座皆驚。
三間破茅屋裡,
多少豪英?
孤舟今隨流水去,
只留下,
風搖古松。
可曾知道:
昔日壯歌,
今朝誰聽?
Ⅸ 求50首七言絕句古詩!!!
七言絕句是絕句的一種,屬於近體詩范疇,絕句是由四句組成,有嚴格的格律要求。常見的絕句有五言絕句、七言絕句,還有很少見的六言絕句。每句七個字的絕句即是七言絕句。七言絕句出現於六朝時期,成熟於唐代,盛唐時期著名邊塞詩人王昌齡被稱為'七絕聖手'。
李白
李白(701年—762年) ,字太白,號青蓮居士,又號「謫仙人」。是唐代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被後人譽為「詩仙」。在盛唐詩人中,王維、孟浩然長於五絕,王昌齡等七絕寫得很好,兼長五絕與七絕而且同臻極境的,只有李白一人。
1. 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
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
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
2. 望廬山瀑布
日照香爐生紫煙,遙看瀑布掛前川。
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
3. 贈汪倫
李白乘舟將欲行,忽聞岸上踏歌聲。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
4. 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
楊花落盡子規啼,聞道龍標過五溪。
我寄愁心與明月,隨風直到夜郎西。
5. 望天門山
天門中斷楚江開,碧水東流至此回。
兩岸青山相對出,孤帆一片日邊來。
6. 春夜洛城聞笛
誰家玉笛暗飛聲,散入春風滿洛城。
此夜曲中聞折柳,何人不起故園情。
7. 早發白帝城
朝辭白帝彩雲間,千里江陵一日還。
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
8. 山中問答
問余何意棲碧山,笑而不答心自閑。
桃花流水窅然去,別有天地非人間。
9. 清平調·其一
雲想衣裳花想容,春風拂檻露華濃。
若非群玉山頭見,會向瑤台月下逢。
10. 客中行
蘭陵美酒鬱金香,玉碗盛來琥珀光。
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處是他鄉。
王昌齡
王昌齡 ,盛唐著名邊塞詩人,後人譽為「七絕聖手」。其詩以七絕見長,尤以登第之前赴西北邊塞所作邊塞詩最著,有「詩家夫子王江寧」之譽。
11. 芙蓉樓送辛漸
寒雨連江夜入吳,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陽親友如相問,一片冰心在玉壺。
12. 出塞二首·其一
秦時明月漢時關,萬里長徵人未還。
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
13. 從軍行七首·其四
青海長雲暗雪山,孤城遙望玉門關。
黃沙百戰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
14.采蓮曲
荷葉羅裙一色裁,芙蓉向臉兩邊開。
亂入池中看不見,聞歌始覺有人來。
15. 閨怨
閨中少婦不知愁,春日凝妝上翠樓。
忽見陌頭楊柳色,悔教夫婿覓封侯。
16. 送柴侍御
沅水通波接武岡,送君不覺有離傷。
青山一道同雲雨,明月何曾是兩鄉。
17. 西宮秋怨
芙蓉不及美人妝,水殿風來珠翠香。
誰分含啼掩秋扇,空懸明月待君王。
18. 青樓怨
香幃風動花入樓,高調鳴箏緩夜愁。
腸斷關山不解說,依依殘月下簾鉤。
19. 出塞行
白花原頭望京師,黃河水流無盡時。
窮秋曠野行人絕,馬首東來知是誰。
20. 重別李評事
莫道秋江離別難,舟船明日是長安。
吳姬緩舞留君醉,隨意青楓白露寒。
杜甫
杜甫,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在中國古典詩歌中的影響非常深遠,被後人稱為「詩聖」,他的詩被稱為'詩史'。杜甫的思想核心是儒家的仁政思想,他有「致君堯舜上,再使風俗淳」的宏偉抱負。
21. 絕句
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
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里船。
22. 江畔獨步尋花·其六
黃四娘家花滿蹊,千朵萬朵壓枝低。
留連戲蝶時時舞,自在嬌鶯恰恰啼。
23. 江南逢李龜年
岐王宅里尋常見,崔九堂前幾度聞。
正是江南好風景,落花時節又逢君。
24. 江畔獨步尋花·其五
黃師塔前江水東,春光懶困倚微風。
桃花一簇開無主,可愛深紅愛淺紅?
25. 贈花卿 / 杜甫
錦城絲管日紛紛,半入江風半入雲。
此曲只應天上有,人間能得幾回聞。
26. 戲為六絕句·其二
王楊盧駱當時體,輕薄為文哂未休。
爾曹身與名俱滅,不廢江河萬古流。
27. 絕句漫興九首·其五 / 杜甫
腸斷春江欲盡頭,杖藜徐步立芳洲。
顛狂柳絮隨風去,輕薄桃花逐水流。
李商隱
李商隱,晚唐著名詩人,晚唐乃至整個唐代,為數不多的刻意追求詩美的詩人。他擅長詩歌寫作,其詩構思新奇,風格穠麗,尤其是一些愛情詩和無題詩寫得纏綿悱惻,優美動人,廣為傳誦。但部分詩歌過於隱晦迷離,難於索解,至有「詩家總愛西昆好,獨恨無人作鄭箋」之說。
28. 嫦娥
雲母屏風燭影深,長河漸落曉星沉。
嫦娥應悔偷靈葯,碧海青天夜夜心。
29. 夜雨寄北
君問歸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漲秋池。
何當共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
30. 霜月
初聞征雁已無蟬,百尺樓高水接天。
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嬋娟。
31. 賈生
宣室求賢訪逐臣,賈生才調更無倫。
可憐夜半虛前席,不問蒼生問鬼神。
32. 宿駱氏亭寄懷崔雍崔袞
竹塢無塵水檻清,相思迢遞隔重城。
秋陰不散霜飛晚,留得枯荷聽雨聲。
33. 端居
遠書歸夢兩悠悠,只有空床敵素秋。
階下青苔與紅樹,雨中寥落月中愁。
34. 暮秋獨游曲江
荷葉生時春恨生,荷葉枯時秋恨成。
深知身在情長在,悵望江頭江水聲。
杜牧
杜牧,唐代傑出的詩人、散文家,是宰相杜佑之孫。杜牧的詩歌以七言絕句著稱,內容以詠史抒懷為主,其詩英發俊爽,多切經世之物,在晚唐成就頗高。
35. 清明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
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
36. 秋夕
銀燭秋光冷畫屏,輕羅小扇撲流螢。
天階夜色涼如水,卧看牽牛織女星。
37. 江南春
千里鶯啼綠映紅,水村山郭酒旗風。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台煙雨中。
38. 泊秦淮
煙籠寒水月籠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後庭花》。
39. 山行
遠上寒山石徑斜,白雲深處有人家。
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於二月花。
40. 赤壁
折戟沉沙鐵未銷,自將磨洗認前朝。
東風不與周郎便,銅雀春深鎖二喬。
41. 寄揚州韓綽判官
青山隱隱水迢迢,秋盡江南草未凋。
二十四橋明月夜,玉人何處教吹簫?
42. 贈別
多情卻似總無情,唯覺樽前笑不成。
蠟燭有心還惜別,替人垂淚到天明。
43. 題烏江亭
勝敗兵家事不期,包羞忍恥是男兒。
江東子弟多才俊,卷土重來未可知。
44. 過華清宮絕句三首 其一
長安回望綉成堆,山頂千門次第開。
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
45. 紫薇花
曉迎秋露一枝新,不佔園中最上春。
桃李無言又何在,向風偏笑艷陽人。
46. 遣懷
落魄江南載酒行,楚腰纖細掌中輕。
十年一覺揚州夢,贏得青樓薄倖名。
47. 嘆花
自是尋春去校遲,不須惆悵怨芳時。
狂風落盡深紅色,綠葉成陰子滿枝。
48. 送人
鴛鴦帳里暖芙蓉,低泣關山幾萬重。
明鏡半邊釵一股,此生何處不相逢。
白居易
白居易,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唐代三大詩人之一。白居易與元稹共同倡導新樂府運動,世稱「元白」,與劉禹錫並稱「劉白」。白居易的詩歌題材廣泛,形式多樣,語言平易通俗,有「詩魔」和「詩王」之稱。
49. 暮江吟
一道殘陽鋪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紅。
可憐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50. 大林寺桃花
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
長恨春歸無覓處,不知轉入此中來。
51. 采蓮曲
菱葉縈波荷颭風,荷花深處小船通。
逢郎欲語低頭笑,碧玉搔頭落水中。
52. 村夜
霜草蒼蒼蟲切切,村南村北行人絕。
獨出門前望野田,月明蕎麥花如雪。
53.奉和令公綠野堂種花
綠野堂開占物華,路人指道令公家。
令公桃李滿天下,何用堂前更種花。
54. 浪淘沙
借問江潮與海水,何似君情與妾心?
相恨不如潮有信,相思始覺海非深。
55. 白雲泉
天平山上白雲泉,雲自無心水自閑。
何必奔沖山下去,更添波浪向人間。
56. 青門柳
青青一樹傷心色,曾入幾人離恨中。
為近都門多送別,長條折盡減春風。
57. 後宮詞
淚濕羅巾夢不成,夜深前殿按歌聲。
紅顏未老恩先斷,斜倚薰籠坐到明。
王維
王維,唐朝著名詩人、畫家,參禪悟理,學庄信道,精通詩、書、畫、音樂等,以詩名盛於開元、天寶間,尤長五言,多詠山水田園,有「詩佛」之稱。
58.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
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
59. 渭城曲
渭城朝雨浥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
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
60. 送沈子歸江東
楊柳渡頭行客稀,罟師盪槳向臨圻。
唯有相思似春色,江南江北送君歸。
61. 伊州歌
清風明月苦相思,盪子從戎十載餘。
徵人去日殷勤囑,歸雁來時數附書。
62. 戲題盤石
可憐盤石臨泉水,復有垂楊拂酒杯。
若道春風不解意,何因吹送落花來。
劉禹錫
劉禹錫,唐代文學家、哲學家,有「詩豪」之稱。劉禹錫的詩,無論短章長篇,大都簡潔明快,風情俊爽,有一種哲人的睿智和詩人的摯情滲透其中,極富藝術張力和雄直氣勢。
63. 秋詞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勝春朝。
晴空一鶴排雲上,便引詩情到碧霄。
64. 浪淘沙
九曲黃河萬里沙,浪淘風簸自天涯。
如今直上銀河去,同到牽牛織女家。
65. 望洞庭
湖光秋月兩相和,潭面無風鏡未磨。
遙望洞庭山水色,白銀盤里一青螺。
66. 烏衣巷
朱雀橋邊野草花,烏衣巷口夕陽斜。
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
67. 竹枝詞二首·其一
楊柳青青江水平,聞郎江上踏歌聲。
東邊日出西邊雨,道是無晴卻有晴。
68. 賞牡丹
庭前芍葯妖無格,池上芙蕖凈少情。
唯有牡丹真國色,花開時節動京城。
69. 竹枝詞
山桃紅花滿上頭,蜀江春水拍山流。
花紅易衰似郎意,水流無限似儂愁。
70. 望夫山
終日望夫夫不歸,化為孤石苦相思。
望來已是幾千載,只似當時初望時。
71. 寄人 / 張泌
別夢依依到謝家,小廊回合曲闌斜。
多情只有春庭月,猶為離人照落花。
72. 游園不值 / 葉紹翁
應憐屐齒印蒼苔,小扣柴扉久不開。
春色滿園關不住,一枝紅杏出牆來。
73. 宮詞 / 朱慶餘
寂寂花時閉院門,美人相並立瓊軒。
含情慾說宮中事,鸚鵡前頭不敢言。
74. 桃花溪 / 張旭
隱隱飛橋隔野煙,石磯西畔問漁船。
桃花盡日隨流水,洞在清溪何處邊。
75. 逢入京使 / 岑參
故園東望路漫漫,雙袖龍鍾淚不幹。
馬上相逢無紙筆,憑君傳語報平安。
76. 楓橋夜泊 / 張繼
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
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鍾聲到客船。
77. 詠柳 / 賀知章
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絛。
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
78. 回鄉偶書二首·其一 / 賀知章
少小離家老大回,鄉音無改鬢毛衰。
兒童相見不相識,笑問客從何處來。
79. 隴西行四首·其二 / 陳陶
誓掃匈奴不顧身,五千貂錦喪胡塵。
可憐無定河邊骨,猶是春閨夢里人!
80. 秋思 / 張籍
洛陽城裡見秋風,欲作家書意萬重。
復恐匆匆說不盡,行人臨發又開封。
81. 南歌子詞二首 其二 / 溫庭筠
井底點燈深燭伊,共郎長行莫圍棋。
玲瓏骰子安紅豆,入骨相思知不知。
82. 初春小雨 / 韓愈
天街小雨潤如酥,草色遙看近卻無。
最是一年春好處,絕勝煙柳滿皇都。
83. 元日 / 王安石
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
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
84. 春日 / 朱熹
勝日尋芳泗水濱,無邊光景一時新。
等閑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
85. 小池 / 楊萬里
泉眼無聲惜細流,樹陰照水愛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
86. 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 / 楊萬里
畢竟西湖六月中,風光不與四時同。
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
87. 題西林壁 / 蘇軾
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
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
88. 己亥雜詩·其五 / 龔自珍
浩盪離愁白日斜,吟鞭東指即天涯。
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
89. 泊船瓜洲 / 王安石
京口瓜洲一水間,鍾山只隔數重山。
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
90. 示兒 / 陸游
死去元知萬事空,但悲不見九州同。
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
91. 飲湖上初晴後雨二首·其二 / 蘇軾
水光瀲灧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
92. 涼州詞二首·其一 / 王翰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飲琵琶馬上催。
醉卧沙場君莫笑,古來征戰幾人回?
93. 月夜 / 劉方平
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闌干南斗斜。
今夜偏知春氣暖,蟲聲新透綠窗紗。
94. 春雪 /韓愈
新年都未有芳華,二月初驚見草芽。
白雪卻嫌春色晚,故穿庭樹作飛花。
95. 秋思 / 張籍
洛陽城裡見秋風,欲作家書意萬重。
復恐匆匆說不盡,行人臨發又開封。
96. 石灰吟 / 於謙
千錘萬鑿出深山,烈火焚燒若等閑。
粉骨碎身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
97. 竹石 / 鄭燮
咬定青山不放鬆,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
98. 涼州詞二首·其一 / 王之渙
黃河遠上白雲間,一片孤城萬仞山。
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
99. 雪梅·其一 / 盧梅坡
梅雪爭春未肯降,騷人閣筆費評章。
梅須遜雪三分白,雪卻輸梅一段香。
100. 冬夜讀書示子聿 / 陸游
古人學問無遺力,少壯工夫老始成。
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