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實生活古詩
❶ 描寫日常生活的詩句
描寫日常生活的詩句:
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蘇軾《惠崇〈內春江晚景〉》)容
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白居易《賦得古原草離別》)
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陶淵明《飲酒》)
茅檐長掃凈無苔,花木成畦手自栽。(王安石《書湖陰先生壁》)
開軒面場圃,把酒話桑麻。(孟浩然《過故人庄》)
最喜小兒無賴,溪頭卧剝蓮蓬。(辛棄疾《清平樂-村居》)
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揮淚始干。(李商隱《無題》)
等閑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朱熹《春日》)
❷ 李白寫的詩現實生活中實現了的詩有哪些
李白詩中的現實主義精神
作為一個浪漫主義詩人,李白是偉大的,也是最典型的。他說自己的詩是「興酣落筆搖五嶽,詩成嘯傲凌滄州」。杜甫稱贊他的詩也說:「筆落驚風雨,詩成泣鬼神。」這種無比神奇的藝術魅力,確是他的詩歌最鮮明的特色. 李白不是一個「萬事不關心」的詩人,相反,他似乎什麼都關心,很多生活他都體驗過,表現過。盡管沒有一種生活能永遠使他滿足,但他那熾熱的感情,強烈的個性,在表現各種生活的詩篇中都打下了不可磨滅的烙印,處處留下濃厚的自我表現的主觀色彩。因此就其詩歌的內容而言,又具有鮮明的現實主義精神,他常用浪漫主義的手法來表現現實題材。《秋浦歌》十七首就是其現實主義精神的代表之作。
唐天寶初年,詩人李白來到了長安。在此後三年的生活中,他渴望施展自己遠大抱負的理想破滅了,而逐漸代之以懷才不遇和有志莫酬的感慨。《舊唐書》記載,李白「嘗沉醉殿上,引足令高力士脫靴,由是斥去,乃浪跡江湖,終日沉飲」。
其實,李白是在朝中權貴們的排斥之下,離開長安的。長安三年之後,他又開始了前後大約十二年的第二次漫遊生活。
《秋浦歌》十七首正是詩人在此次漫遊中寫下的。李白晚年的政治遭遇是不幸的,其生活道路亦愈加坎坷。他在「山水多奇蹤」的秋浦一帶漫遊吟詠,久久盤垣,抒發自己的情感。並將自己政治上的不得意、苦悶、憂愁、悲憤寄情於山水之間。這是詩人日益覺醒,對現實認識愈加深刻,創作有了新發展的時期。
《秋浦歌》十七首反映了較廣闊的社會生活,並有一定的深度,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熱愛自然,熱愛生活,與詩人前期作品相比表現得更為執著,更為熱烈。
詩人對大自然的熱愛,是與他對祖國、對生活,對自由的熱愛統一在一起的。詩人筆下的山川景物是那麼絢麗多姿,那麼氣勢豪邁那麼富有旺盛的生命力。他簡直就是一位巧奪天工的丹青手,將大自然的美、生活的美,呈現在我們面前。
詩人贊美清溪,那裡的山川景物兼有浙江會嵇與湖南洞庭湖之美,「山川如剡縣,風日似長沙。」(《秋浦歌》其六)詩人還用傳神之筆著意臨觀「天傾欲墜石,水拂寄生枝。」的水車嶺(《秋浦歌》其八),「水急客舟疾,山花拂面香。」的萬籮山(《秋浦歌》其十一),「人行明鏡中,鳥度屏風里。」的玉鏡潭,「江祖一片石,青天掃畫屏。」的江祖石(《秋浦歌》其九)。
又如《秋浦歌》其十二:
水如一尺練,此地即平天
耐可乘明月,看花上酒樓。
齊山山腳插入清溪,旁有平天湖。當年山水相連,乘舟即可登山游覽。李白曾在月夜由平天湖乘舟觀賞山景,飲酒賦詩。美麗的秋浦平天湖,月光下宛若絹素澄清鮮亮,又似天空般開闊平靜。船行水上,彷彿乘月而行。沿岸山花拂面,詩情濃郁。詩人面對這「水如一尺練」的大自然的美妙景緻,寄託了自的熱愛之情。再如《秋浦歌》其九:
江祖一片石,青天掃畫屏。
題詩留萬古,綠字錦苔生。
詩人以短短的四句,便將江祖石的雄姿展現在我們面前。字里行間,無不寄託著詩人對自然的熱愛和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同時,也驅策李白不斷追尋人生的真諦,讓自己的心靈游弋於茫茫宇宙大化之中,以獲得精神上的慰籍。正因為如此,他筆下的大自然,往往流淌著生命的底蘊。
(二)熱情歌頌勞動人民,與詩人的前期作品相比,具有更多的人民性。
詩人通過對社會的長期觀察和接觸,越來越看清了唐王朝統治集團的黑暗、腐朽,加之自己政治上累遭挫折,生活上每況愈下,使他有機會接觸到下層社會,並得以接近當時的普通的勞動人民。在李白詩集中,直接描寫勞動人民的詩篇大都是他晚年所做,《秋浦歌》十七首則是這些作品的代表。
在詩中,詩人熱情歌頌了樵夫、船工、漁民和冶煉工們的生活、愛情以及他們的美好情操,充分表現了詩人對普通勞動人民的熱愛。
如《秋浦歌》其十三:
綠水凈素月,明月白鷺飛。
郎聽采菱女,一道夜歌歸。
這是一首美好動人的愛情頌歌。水凈月明,村姑們在月下采菱,小夥子和她們一道唱著歌,踏著皎潔的月光回家。一幅純潔美好的生活圖畫,生動形象地展現在了我們面前。這與詩人所憎恨的統治階級「輕薄兒」們「日暮醉酒歸,白馬驕且馳」(《古風》其八),「斗雞金宮里,徇蹴瑤台還」(《古風》其四十六)的花天酒地,斗雞走狗,百無聊賴的腐朽糜爛生活是一個鮮明的對照。因此,這首詩不僅歌頌了勞動人民的生活和愛情,更重要的在勞動人民中間,詩人還發現了與統治階級烏煙瘴氣的生活決然不同的別一世界——一個健康明朗的美好天地。
又如《秋浦歌》其十四:
爐火照天地,紅星亂紫煙。
赧郎明月夜,歌曲動寒川。
這是一首冶煉工的頌歌。在當年秋浦銅礦冶煉場,詩人看到了一幅壯麗的圖景——冶煉工人夜間煉銅的場景。詩人滿懷豪情,以鮮明奪目的色彩,將冶煉工人在極其簡陋的工地,艱苦夜戰的情景傳神地描繪了出來,熱情歌頌了冶煉工人的美好情操。
再如《秋浦歌》其十六:
秋浦田客翁,采魚水中宿。
妻子張白鷳,結置映深竹。
丈夫捕魚,妻子捕鳥,忙忙碌碌,夜以繼日地同事勞動。這與統治階級四體不分,飽食終日的寄生生活相比,顯得多麼崇高。
由於長期漂泊不定的生活,使得詩人較多地接近了下層人民,對於他們的生活有了一定的熟悉和了解,感情上也逐漸地接近他們,因而才能夠在詩歌中較好地刻畫出他們的生活與精神面貌。
在詩人筆下,普通勞動者的形象是如此美好:那「一道夜歌歸」的采菱女和小夥子,那「歌曲動寒川」的冶銅工人,是那樣地樂觀向上。這三首絕句彷彿是美好動人的抒情歌曲,緊緊扣住了我們的心弦。可以說,李白若沒有親身深入下層社會,沒有親身接近勞動人民,是絕對寫不出如此的好詩。詩人雖然在政治上不得意而有志難騁,也曾經有過苦悶和消沉,但他始終沒有沉淪下去。相反,他對當時的黑暗現實認識得也更加深刻了。而對普通勞動者極其生活的關注,正是李白此時期心靈之思、情感之動的真實表露。
(三)對社會現實的不滿、懷才不遇的苦悶憂愁和前期作品相比,表現得更為含蓄、深沉。
李白不願與黑暗勢力同流合污,但又找不到光明正確的道路;滿懷濟世之心,卻英雄無用武之地。他的政治生涯幾乎與李隆基統治年代相始終,一方面,李白接受了當時社會的不良風氣,如求仙、施道,另一方面,又企圖掙脫這種社會風氣對自己的束縛。在詩中就可以看出這種矛盾的沖突,以及造成詩人懷才不遇,苦悶憂愁的社會背景。
如《秋浦歌》其一:
秋浦長似秋,蕭條使人愁。
客愁不可渡,行上東大樓。
正西望長安,下見江水流。
寄言向江水,汝意憶儂不。
遙傳一掬淚,為我達揚州。
《李太白詩文系年》引奚祿治說:「白時從金陵客宣,故不能忘情於揚州,然其意實在長安也。」又說:「又雲望長安矣,而結雲揚州者,蓋長安之途所經處也。」這真是畫龍點睛之筆記,道出了其詩的主旨。
詩人初到長安本來幻想的是建立一番「濟蒼生」、「定寰區」的大事業,不料唐玄宗欣賞於他的並不是什麼「游說萬乘」的「霸王略」,偏偏是李白所不安心的「蓬篙人」的生活,這不能不使他大失所望。
其實,長安三年李白不過是個為唐王朝點綴昇平的御用文人而已。然而,他是不甘心充當粉飾太平的擺設、阿諛逢迎的幫閑。因此,詩中的「愁」字,就不僅僅是因得不到當權者的重用,所發出的懷才不遇的悲嘆,同時也表露出對現實社會的強烈不滿。在這里,他的感情是十分深沉的。在此之前,他目睹了「鼻息干虹霓,行人皆怵憂」(《古風》其二十四)的權貴們的飛揚跋扈,「白日掩徂輝,浮雲無定端」(《古風》其三十九)那樣的朝政的昏庸腐敗,「珠玉買歌笑,糟糠養賢才。」(《古風》其十五)的賢士進身無門,反遭摧殘的現實。這些無不激起詩人的強烈憤慨。
但是,李白對自己親身體驗,並加以抨擊的社會腐敗沒落的本質是不理解的。因而,對自己創作中體現出來的新覺悟,也是不自覺的。表現在這首詩中,他的心情只能是苦悶、憂愁。「客愁不可渡,行上東大樓。正西望長安,下見江水流。」詩人站在高高的大樓山上,懷念自己在長安的三年生活。然而現實無情,他的面前不過是東逝的江水,思之不免心灰意冷,悲觀失望起來。接著,詩人又發出「寄言向江水,汝意憶儂不。」的願望,仍幻想自己能夠被皇帝重用。但連詩人自己都認為這種可能性是極小的,只有獨自嘆息而已。最後兩句「遙傳一掬淚,為我達揚州」詩人仍希望施展自己的遠大抱負。這「遙傳一掬淚」,說明他是何等的懇切啊。在這里,詩人的感情一唱三嘆,真切地反映出詩人內心世界的矛盾沖突以及懷才不遇的心情,說明詩人對現實生活的觀察更為透徹,對唐王朝的認識也更加深刻。
不過,對於李白這樣的封建文人來說,舊的傳統觀念猶如「抽刀斷水」,想斷也斷不了,因而,也就缺乏投入現實斗爭的勇氣,只能陷入「舉杯鎖愁」的無法排遣的苦悶之中。
我們倘若比較一下詩人公元753年南下以前和以後的詩歌,即可發現有著顯著的不同。詩人來到秋浦以後,很少有慷慨激昂之作,更多的是悲憤憂愁的低回詠嘆。游覽之作也多注重山水外貌的刻畫,而不作更多的情感抒發。所以,在《秋浦歌》中,與其說是寄情於山水,不如說是寄「愁」於山水。例如,「秋浦長似秋,蕭條使人愁」,「秋浦猿夜愁,黃山堪白頭」,可謂「愁」思綿綿。我們再看《秋浦歌》其二:
秋浦猿夜愁,黃山堪白頭。
青溪非隴水,翻作斷腸流。
欲去不得去,薄游成遠游。
何年是歸日,雨淚下孤舟。
在這里,詩人歧路彷徨的心情表達得如此混茫莫測。他所抒發的懷才不遇,已經不是前期那種「功業莫從就」(《淮南卧病抒懷》)的單純感嘆,而變成了對社會不滿的復雜情緒。
李白之所以感到政治上沒有出路,首先是他不願意和佞幸小子為伍。同時,也意味著他對宮廷權貴以及對唐玄宗本人的失望。在此詩中,一個「愁」字,讀之令人感到詩人對自己的前途是如此渺茫、如此肅殺。「青溪非隴水,翻作斷腸流」,表面上似乎沒有多大傷感之情,實際卻是歷經事故,憤怒到極點的強作鎮靜,流露的是無可奈何之感。詩中的後四句,表現出他不甘隱退,決意漫遊的思想。詩人此時已經感到自己與黑暗勢力決不相容。「何年是歸日,雨淚下孤舟」,詩人反抗的心聲此時從高昂的基調又跌落到不可解脫的苦悶之中。這憂郁、憤慨兩種感情基調的交織,最終又歸結到一個「愁」字。這即是詩人思想上無法解決的矛盾所決定的,也是那個讓詩人失望的社會投在詩人心靈上的陰影。
《秋浦歌》十七首中的政治抒情詩,除了以上所舉的較直接抒發感情的篇章外,還有的採取誇張、聯想與現實雜揉在一起的比較隱晦曲折的詩篇。
如歷來倍受贊賞的《秋浦歌》其十五:
白發三千丈,緣愁似個長。
不知明鏡里,何處得秋霜。
表現了詩人惟恐時光逝去,理想不能實現的憂愁、苦悶的心理。他希望挽留以往飛逝的時光,因為時光的逝去,就意味著理想的落空。詩人運用誇張的手法,盡情地抒發了自己的懷才不遇、愁緒萬端的復雜感情。悲嘆中透出不平,感慨中蘊寓著憂愁。這是李白政治上不得志後的慷慨悲歌。
類似的還有其四:
兩鬢入秋浦,猿聲催白發。
一朝颯已衰,長短盡成絲。
詩人苦悶的心情,表達得可謂回腸盪氣,曲折深沉。藉助「猿聲」、「白發」這一形象化的語言,我們不是可以窺探到李白那悲愁的心境嗎?
《古風》第十九也同樣表現了李白詩歌創作中的現實主義精神。
西上蓮花山,迢迢見明星。素手把芙蓉,虛步躡太清。霓裳曳廣帶,飄拂升天行。邀我登雲台,高揖衛叔卿。恍恍與之去,駕鴻凌紫冥。俯視洛陽川,茫茫走胡兵。流血塗野草,豺狼盡冠纓。
在升天神遊的美麗幻想中,突然俯見被安祿山蹂躪毀滅了的洛陽。使我們不禁想起《離騷》的結尾:「陟升皇之赫戲兮,忽臨睨乎舊鄉。」急轉直下的感情,浪漫幻想的破滅,深刻地表現出詩人無比沉痛的愛國心情。詩人在幻境中充分表現了現實與理想的對立,或是不能忘懷苦難現實的拳拳之心。把豐富的現實生活感受寄託在幻境之中,在惝恍迷離的幻覺形象中表現出清醒的抗爭意識和熱情
綜上所述,可看出李白的詩歌創作中也具有鮮明的現實主義精神。
❸ 描寫日常「生活情景」的詩句有哪些
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宋代:王安石《元日》
初升的太陽照耀著千家萬戶,他們都忙著把舊的桃符取下,換上新的桃符。
夜來城外一尺雪,曉駕炭車輾冰轍。——唐代:白居易《賣炭翁》
夜裡城外下了一尺厚的大雪,清晨,老翁駕著炭車碾軋冰凍的車輪印往集市上趕去。
婦姑荷簞食,童稚攜壺漿,相隨餉田去,丁壯在南岡。——唐代:白居易《觀刈麥》
婦女用筐挑著食物,孩子提壺盛滿水湯。相伴到田裡送飯食,男人勞作在南山岡。
小娃撐小艇,偷采白蓮回。——唐代:白居易《池上》
一個小孩撐著小船,偷偷地采了白蓮回來。
繞池閑步看魚游,正值兒童弄釣舟。 ——唐代:白居易《觀游魚》
閑下來圍著水池看著水裡的魚自由地游動,正好遇到小童擺弄釣魚船。
樑上有雙燕,翩翩雄與雌。——唐代:白居易《燕詩示劉叟》
屋樑上來了一雙燕子,翩翩飛舞,一雄一雌。
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唐代:王維《山居秋暝》
竹林喧響知是洗衣姑娘歸來,蓮葉輕搖想是上游盪下輕舟。
銀燭秋光冷畫屏,輕羅小扇撲流螢。——唐代:杜牧《秋夕》
在秋夜裡燭光映照著畫屏,手拿著小羅扇撲打螢火蟲。
開軒面場圃,把酒話桑麻。——唐代:孟浩然《過故人庄》
推開窗戶面對谷場菜園,手舉酒杯閑談莊稼情況。
劍外忽傳收薊北,初聞涕淚滿衣裳。——唐代:杜甫《聞官軍收河南河北》
劍門關外,喜訊忽傳,官軍收復冀北一帶。高興之餘,淚滿衣裳。
❹ 描述現實生活古詩詞
楓葉飄落 在哪湖面的中心睡著了
好像逝去 在那空氣中像思念凋零
灰白的天 色青花白泥
又是過去 那一份愜意停留在楓葉
清輕雨滴 默默化去了楓葉上的灰
獨自一人 輕輕復歸路
❺ 描寫現實生活的古詩詞【原創】
楓葉飄落 在哪湖面的中心睡著了
好像逝去 在那空氣中像思念凋零
灰白的天 色青花白泥
又是過去 那一份愜意停留在楓葉
清輕雨滴 默默化去了楓葉上的灰
獨自一人 輕輕復歸路
(我自己寫的,不太好)
❻ 日常生活常用的古詩句
一 常用詩句
(一)惜時,讀書
1 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樂府詩集 /長歌行》
2 莫等閑,白了少年頭,空悲切。宋/岳飛《滿江紅》
等閑:輕易。空:徒然。
3 明日復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萬事成蹉跎。
清/錢鶴鴻《明日歌》 蹉跎:時間白白過去。
4 讀書不覺已春深,一寸光陰一寸金。唐/王貞白《白鹿洞二言》
5 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 唐/杜甫《奉贈韋左丞丈二十二韻》
6 學而不厭,誨人不卷 《論語 述而》 誨:教導。
7 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 宋/ 趙恆《勸學文》
8 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吟詩也會吟 清/ 孫洙《唐詩三百首集》
(二) 寫作 藝術
1 為人性僻耽佳句:語不驚人死不休 唐/ 杜甫《江上值水如海勢聊短述》
耽:沈迷。
2 鳥宿池邊樹,僧敲月下門 唐/ 賈島《題李凝幽居》
3 筆落驚風雨,詩成泣鬼神 唐/ 杜甫《寄李白二十韻》 原贊頌詩仙李白
4 別有幽愁暗恨生,此時無聲勝有聲 唐/ 白居易《琵琶行》
5 江山代有人才出,各領風騷數百年 清/ 趙翼《論詩絕句》
風騷:泛指卓越的作品。
(三) 山川 景物
1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 唐 / 張九齡《望月懷遠》
2 月出驚山鳥,時鳴春澗中 唐/ 王 維《鳥鳴澗》
3 遠上寒山石徑斜,白雲生處有人家 唐 / 杜牧《山行》
4 明月別枝驚鵲,清風半夜鳴蟬 宋 / 辛棄疾《西江月》 別枝:斜出的小枝。
5 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 唐 / 李白,《望廬山瀑布》
6 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 宋 / 王安石《泊船瓜州》
7 天門中斷楚江開,碧水東流至此回 唐 / 李白《望天門山》
8 朝辭白帝彩雲間,千里江陵一日還 唐 / 李白《早發白帝城》
9 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 唐 / 王維《山居秋螟》
10 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 唐 / 李白《將進河》
11 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 唐 / 李白《早發白帝城》
(四) 四時 花木
1 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 唐 / 賀知章《詠柳》
2 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 宋 / 蘇 軾《惠崇春江晚景》
3 等閑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 宋 / 朱 熹《春日》
4 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 唐 / 白居易《憶江南》
5 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新燕啄春泥 唐 / 白居易《錢唐湖春行》
6 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 唐 / 岑 參《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
7 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 唐 / 杜 甫《春夜喜雨》
8 綠楊煙外曉寒輕,紅杏枝頭春意鬧 宋 / 宋 祁《玉樓春》
9 沾衣欲濕杏花雨,吹面不寒楊柳風 宋 / 志 南《絕句》
10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 唐 / 杜 牧《清明》
11 楊柳不遮春色斷,一枝紅杏出牆頭 宋 / 陸 游《馬上作》
12 春色滿園關不住,一枝紅杏出牆來 宋 / 葉紹翁《游園不值》
13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 宋 / 楊萬里《小池》
14 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 唐 / 白居易《錢唐湖春行》
15 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
唐 / 白居易《賦得古原草送別》 離離:茂盛的樣子。
16 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於二月花 唐 / 杜 牧〈山行〉 坐:因為。
17 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 清 / 龔自珍〈己亥雜詩〉落紅:落花。
(五)志向 節操
1 洛陽親友若相問,一片冰心在玉壺 唐 / 王昌齡《芙蓉樓送辛漸》
2 捐軀赴國難,視死忽如歸 三國 / 魏 / 曹植《白馬篇》
3 將相本無帥,男兒當自強 宋 / 汪洙《神童詩》
4 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 戰國 / 楚 / 屈原《離騷》
5 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 唐 / 王之煥《登鸛鵲樓》
6 粉身碎骨渾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 明 / 於謙《詠石灰》 渾:都。
7 生當作人傑,死亦為鬼雄 宋 / 李清照《絕句》
8 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宋 / 文天祥《過零丁洋》
9 天生我才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 唐 / 李白《將進酒》
10 天下無難事,只怕有心人 明 / 王驥德《韓夫人題紅記》
有心人:指有堅定志向的人 。
11 只要功夫深,鐵杵磨成針 元 / 虞韶《日記故事》
(六) 才貌 情思
1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 宋 / 楊萬里《小池》
2 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宋 / 蘇 軾 《水調歌頭》
3 白發三千丈,緣愁似個長。 唐 / 李 白《秋浦歌》
4 床前明月光,凝是地上霜。 唐 / 李 白《靜夜思》
5 白日放歌須縱酒,青春作伴好還鄉。 唐 / 杜 甫《聞官軍收河南河北》
6 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誰言寸草心,投得三春牟。 唐 / 孟 郊《遊子吟》
7 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 唐 / 杜 甫《春望》
8 兒童相見不相識,笑問客從何處來。 唐 / 賀知章《回鄉偶書》
9 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 唐 / 李 白《送孟浩然之廣陵》
10 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 唐 / 李商隱《無題》
11 相見時難別亦難,東風無力百花殘。 唐 / 李商隱《無題》
12 身無彩鳳雙飛翼,心有靈犀一點通。 唐 / 李商隱《無題 》
13 獨在異鄉為異客,每縫佳節倍思親。 唐 / 王 維《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14 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 唐 / 王 維《渭城曲》
15 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 宋 / 蘇 軾《水調歌頭》
16 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象東流。 五代 / 南唐 / 李 煜《虞美人》
17 一日不見,如三秋兮。 《詩經 / 王風 》
18 紅豆生南國,春來發幾枝?願君多采擷,此物最相思。 唐 / 王 維《相思》
19 東邊日出西邊雨,道是無晴卻有晴。 唐 / 劉禹寓《竹枝詞》
晴:與「情」諧音雙關。
20 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 宋 / 秦 觀《鵲橋仙》
(七)人事 感受
1 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 唐 / 王 勃《杜少府之任蜀州》
2 酒縫知己千杯少,話不投機半句多。 元 / 高則誠《琵琶記》
3 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 唐 / 高 適《別董大》
4 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 唐 / 劉禹錫《陋室銘》
5 同是天涯淪落人,相縫何必曾相識。 唐 / 白居易〈琵琶行〉
6 門前冷落車馬稀,老大嫁作商人婦。 唐 / 白居易〈琵琶行〉
7 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 宋 / 蘇 軾〈水調歌頭〉
8 少小離家老大回,鄉音無改鬢毛衰。 唐 / 賀知章〈回鄉偶書〉
9 不知明鏡里,何處是秋霜. 唐 / 李 白 《秋浦歌》
10 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 唐 / 李商隱《樂游原》
11 自古紅顏多薄命。 明 / 吳承恩《西遊記》
12 洛陽親友如相問,一片冰心在玉壺。 唐 / 王昌齡《芙蓉樓送辛漸》
13 月兒彎彎照九州,幾家歡樂幾家愁。 宋 / 楊萬里《竹枝詞》
(八)事理 認識
1 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 唐 / 白居易《賦得古原草送別》
2 天有不測風雲,人有旦夕禍福, 元 / 無名氏詩
3 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三國 / 魏 / 曹 植《七步詩》
4 千古興亡多少事,不盡長江滾滾流。 宋 / 辛棄疾《南鄉子登京口北國亭有懷》
5 沉舟 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 唐 / 劉禹錫《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
6 春色滿園關不住,一枝紅杏出牆來。 宋 / 葉紹翁《游園不值》
7 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 唐 / 孟浩然《春曉》
8 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宋 / 陸 游《游山西村》
9 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 唐 / 杜 甫《登高》
10 陽春布德澤,萬物生光輝。 漢 / 樂府古辭《長歌行》 德澤:恩惠。
11 不識廬山真面目 ,只緣身在此山中。 宋 / 蘇 軾《題西林壁》
12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間也。 宋 /歐陽修《醉翁亭》
二 古代名詞
(一) 德 行
A 志向
1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范仲淹 《岳陽樓記》)
2 樂以天下,憂以天下 (《孟子 梁意王下》)
3 繩鋸木斷,水滴石穿 (宋 羅大經《鶴林玉露》)
4 天將降大任於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 (《孟子 告子下》)
5 天下無難事,只怕有心人 ( 明 / 王驥德《韓夫人題紅記》)
6 天下興亡,匹夫有責 (清 / 吳趼人《痛史》)
7 燕雀安知鴻鵠之志 (《史記 陳涉世家》)
8 有志者事竟成 (《後漢書 耿 傳》)
9 志不立,天下無可成之事 (明 王守仁《教條示龍場諸生》)
❼ 描寫現實生活的古詩詞【原創】 求一首描寫現實生活的古詩詞 - - 要古詩詞
楓葉飄落 在哪湖面的中心睡著了
好像逝去 在那空氣中像思念凋零
灰白的天 色青專花白泥屬
又是過去 那一份愜意停留在楓葉
清輕雨滴 默默化去了楓葉上的灰
獨自一人 輕輕復歸路
(我自己寫的,不太好)
❽ 有哪些可以聯系生活實際的古詩
可以聯系生活實際的古詩
❾ 反應社會現實的詩句有哪些
喇叭,嗩吶,
曲兒小,腔兒大。
官聽了官愁,民聽了民怕。
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 唐·杜甫《自京赴奉先詠懷五百字》
❿ 有哪些形容「現實」的詩句
《題長安壁主人》
唐代:張謂
世人結交須黃金,黃金不多交不深。
縱令然諾暫相許,終是悠悠行路心。《送蔡山人》
唐代:李白
我本不棄世,世人自棄我。
一乘無倪舟,八極縱遠舵。
燕客期躍馬,唐生安敢譏。
採珠勿驚龍,大道可暗歸。
故山有松月,遲爾玩清暉。《詠桂》
唐代:李白
世人種桃李,皆在金張門。
攀折爭捷徑,及此春風暄。
一朝天霜下,榮耀難久存。
安知南山桂,綠葉垂芳根。
清陰亦可托,何惜樹君園。《感遇詩三十八首·其六》
唐代:陳子昂
吾觀龍變化,乃知至陽精。
石林何冥密,幽洞無留行。
古之得仙道,信與元化並。
玄感非象識,誰能測沈冥?
世人拘目見,酣酒笑丹經。
昆侖有瑤樹,安得采其英?《送崔全被放歸都覲省》
唐代:岑參
夫子不自衍,世人知者稀,
來傾阮氏酒,去著老萊衣。
渭北草新出,關東花欲飛,
楚王猶自惑,片玉且將歸。《漁父》
唐代:岑參
扁舟滄浪叟,心與滄浪清。不自道鄉里,無人知姓名。
朝從灘上飯,暮向蘆中宿。歌竟還復歌,手持一竿竹。
竿頭釣絲長丈餘,鼓枻乘流無定居。世人那得識深意,
此翁取適非取魚。《重贈二首》
唐代:柳宗元
聞道將雛向墨池,劉家還有異同詞。
如今試遣隈牆問,已道世人那得知。
世上悠悠不識真,姜芽盡是捧心人。
若道柳家無子弟,往年何事乞西賓。《峽中行》
唐代:雍陶
兩崖開盡水回環,一葉才通石罅間。
楚客莫言山勢險,世人心更險於山。《匣中琴》
唐代:於武陵
世人無正心,蟲網匣中琴。何以經時廢,非為娛耳音。
獨令高韻在,誰感隙塵深。應是南風曲,聲聲不合今。《道情偈》
唐代:貫休
草木亦有性,與我將不別。我若似草木,成道無時節。
世人不會道,向道卻嗔道。傷嗟此輩人,寶山不得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