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思維導圖圖片大全
Ⅰ 十首古詩思維導圖怎麼畫
喜遷鶯·清明節
唐代:薛昭蘊
清明節,雨晴天,得意正當年。馬驕泥軟錦連乾,香袖半籠鞭。
花色融,人竟賞,盡是綉鞍朱鞅。日斜無計更留連,歸路草和煙。
Ⅱ 用思維導圖的方式梳理三首古詩分別表達了詩人什麼志向
《馬詩》表達了詩人迫切希望報效國家的雄心壯志及對施展抱負的廣闊空間的渴望;《回石灰吟》表達了詩人答不畏艱難、不怕犧牲、忠誠卓絕的意志和追求高尚人格的志向;《竹石》表達了詩人不屈服外界壓力,堅持自己高尚追求的人格理想以及永不屈服的堅強意志和骨氣。
Ⅲ 古詩思維導圖望廬山瀑布
唐·李白
日照香爐生紫煙,
遙看瀑布掛前川。
飛流直下三千尺,
疑回是銀河落九天。
注答釋:
1、廬山:我國名山之一,在今江西省九江市北部的鄱陽湖盆地,九江市廬山區境內。
2、香爐:即香爐峰,在廬山西北,因形狀像香爐且山上籠罩煙雲而得名。
3、紫煙:指日光照射的雲霧水氣呈現出紫色的雲霧水氣。
4、川:河流,這里指瀑布。
5、三千尺:形容山高,這里是誇張的說法,不是實指。
6、銀河:又稱天河。古人指銀河系構成的帶狀星群。
7、九天:古人認為天有九重,九天是天的最高層,此處指極高的天空。
8、遙:從遠處看。
譯文:
太陽照射的香爐峰生起紫色煙霧,
遠遠看去瀑布像匹白練掛在山前。
水流從三千尺的高處直瀉而下,
好像是璀璨的銀河水落自九天。
Ⅳ 村晚古詩的思維導圖
這首詩展示的是一幅牧童騎牛晚歸圖,真正達到了「詩中有畫」的境界。這是一首描寫農村晚景的詩:在四周長滿青草的池塘里,池中的水灌得滿滿的,太陽正要落山,紅紅的火球好像被山吃掉一樣(是落山後),倒映在冰涼的池水波紋中。放牛回家的孩子橫坐在牛背,他拿著短笛隨意的吹奏。詩人即景而寫,構成了一幅饒有生活情趣的農村晚景圖。
詩前兩句寫背景。首句「草滿池塘」是說節令已在春末,池塘里的青草已經長滿,借鑒謝靈運《登池上樓》名句「池塘生春草」,但以「滿」字易「生」字,顯出節令的不同。「水滿陂」,是說正逢多雨季節,因此水漲得很高。次句寫遠山落日。用一個「銜」字,形象地現出落日掛在山頭上的情況,與杜甫「四更山吐月」的「吐」字同見煉字之工。又用一個「浸」字,寫落日青山倒映水中,與王安石「北山輸綠漲橫陂」句情景非常相似。詩圍繞池塘為中心,以池塘中的綠草與澄凈的池水,帶出青山與落日,中間以一「浸」字作維系,使池塘顯得很熱鬧,色彩也十分絢麗。
在這樣寧靜優美的背景中,主人公——牧童登場了。他騎著牛兒,走向村莊,手中拿著支短笛,隨意吹著。與上兩句的恬靜相比,這兩句描繪得非常生動活潑。牧童騎著牛,不是規規矩矩地騎,而是橫坐著;他吹笛也不是認真地吹,而是「無腔信口吹」。於是,牧童調皮天真的神態,活生生地呈現在讀者面前,使人為之耳目一新。
詩攝取的畫面不大,寫景則集中在池塘上,寫人則集中在牧童上,又都緊緊圍繞著「村晚」二字落筆,把人引入了江南優美的田園之中,使人對悠然恬靜的鄉村生活充滿著嚮往。在此之前,張舜民《村居》詩有「夕陽牛背無人卧,帶得寒鴉兩兩歸」句,與這首詩比,畫面中少了個天真爛漫的牧童,代之以牛背的烏鴉,以顯出村晚的蕭瑟。同樣的農村景色,因詩人的心情不同,攝取的畫面便不同,一是充滿情趣,一是惆悵落寞,因此詩家有「一切景語皆情語」的說法。
Ⅳ 詩歌發展史 思維導圖
發展順序:詩經——楚辭——樂府——賦——辭——唐詩——宋詞——元曲——明清詩歌——現代詩、新詩。
(5)古詩思維導圖圖片大全擴展閱讀:
近現代詩歌的主要流派有:五四派、新月派、現代派、湖濱派、九葉派等。
1、「五四」派
現代詩歌是五四以來的詩歌。現代詩歌的主體是以打破舊格律形式的白話新詩。最早嘗試和提倡新詩的雜志是《新青年》,它在1917年2月第6卷第二卷發表了胡適的八首白話詩。1920年,《胡適嘗試集》出版,這是第一部新白話詩集。
浪漫主義詩人郭沫若是早期新詩最高成就的代表人物。他在《女神》中的大部分作品創作於1920年左右,傳達了當時的時代精神,開啟了當時的詩風。
2、新月派
近代新詩史上一個重要的詩派,一般以1927年為界分為兩個時期。成立初期,從1926年春開始,以《北京晨報·詩娟》副刊為位置,主要成員有聞一多、徐志摩、朱翔、饒夢康、孫道東、柳夢偉等。
3、現代派
「現代派」是指1932年以後在《現代》雜志周圍出現的一群詩人,包括戴望舒、何其芳、卞之琳、費明、林耕等。何其芳的《預言》等詩歌華麗而細膩。
4、湖畔派
它是中國最早的新詩流派,因為它的詩人大多聚集在西湖附近。愛是湖濱學校歌唱的主要內容。
有代表性的詩人有馮雪峰、王敬之、應樹人、潘墨華等。代表作:馮雪峰《一仔》、《花女》、王靜之《慧峰》、《我是死海》、英秀《芽》、潘默華《離家》等。
5、九葉派
「九葉派」是20世紀40年代的又一詩派(又稱「中國新詩派」),其代表詩人有辛迪、穆旦、鄭敏、杜雲謝、陳景榮、杭約和、唐琦、唐詩、袁克家等。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中國詩歌史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詩歌
Ⅵ 如何用思維導圖背古詩詞
以崔顥的「黃鶴樓」為例:
昔人已乘黃鶴去,此地空餘黃鶴樓;
黃鶴一去不復內返,白雲千載空容悠悠;
晴川歷歷漢陽樹,芳草萋萋鸚鵡洲;
日暮鄉關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
1、先了解內容的意思:
古代的仙人已經乘著黃鶴離去,只留下一座空盪的黃鶴樓,黃鶴一去不再回頭,而白雲卻千年不變悠悠地飄飛在空中。晴天時,可以清晰地看到川水流經漢陽的林樹,而鸚鵡洲上方的芳草也隨著風搖曳著。傍晚時,暮色昏暗,看不清我的故鄉,只見江上蒼茫的煙波,讓人徒增感傷。
2、畫出詩中的關鍵詞:
昔人已乘黃鶴去,此地空餘黃鶴樓;
黃鶴一去不復返,白雲千載空悠悠;
晴川歷歷漢陽樹,芳草萋萋鸚鵡洲;
日暮鄉關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
3、接著把這些關鍵字的意義,用思維導圖分段表達出來:
4、再來,練習看著思維導圖把文章內容背出來。
5、最後,不看思維導圖,而是根據腦海中思維導圖的印象把文章背出來。
比較長的詩詞可以用另一種「句首字」的技巧來幫助我們快速記憶。同樣的必須先將文章大聲朗讀、熟悉內容,接著按照順序取每一句的第一個字,利用意義或諧音的聯想方法,把這些字串成一個故事。
Ⅶ 絕句古詩遲日江山麗思維導圖
絕句·遲日江山麗
作者:杜甫
遲日江山麗,春風花草香。
泥融飛燕子,沙暖睡鴛鴦。
注釋
①遲日:指春天。
②泥融:春日來臨,凍泥融化,又軟又濕。
③鴛鴦:一種漂亮的水鳥,雄鳥與雌鳥常雙雙出沒。
譯文
江山沐浴著春光多麼秀麗,春風送來花草的芳香。
燕子銜著濕泥忙築巢,鴛鴦睡在沙上。
賞析
明人王嗣爽在其《杜臆》中予以反駁說:「余曰:上二句兩間(指天地間)莫非生意,下二句見萬物莫不適性。豈不足以感發吾心之真樂乎?」王氏的意見是對的。此抓住景物特點寫春色,畫面優美,格調柔和,很能引發讀者的喜春之情。
「遲日」,出自《詩經·七月》:「春日遲遲。」春天光照時間漸長,天氣趨暖,正所謂「天初暖,日初長」(歐陽炯《春光好》)。詩人以「遲日」領起全篇,突出了春天日光和煦、萬物欣欣向榮的特點,並使詩中描寫的物象有機的組合為一體,構成一幅明麗和諧的春色圖。你看:陽光普照,水碧山青,草木復甦,萬象更新。清風拂面,送來百花的芳香,帶來春草的清馨。河灘上,溪岸邊,冰雪融盡,泥土潮濕而松軟,燕子輕盈地飛來飛去,銜泥築巢,呢呢喃喃。水暖沙溫,美麗多情的鴛鴦相依相偎,恬然靜睡,十分嬌慷可愛。燕子是侯鳥,詩人描寫它是有意突出春天的特徵。前二句的「遲日」、「江山」、「春風」、「花草」組成一幅粗線勾勒的大場景,並在句尾以「麗」、「香」突出詩人強烈的感覺;後二句則是工筆細描的特定畫面,既有燕子翩飛的動態描繪,又有鴛鴦慵睡的靜態寫照。飛燕的繁忙蘊含著春天的勃勃生機,鴛鴦的閑適則透出溫柔的春意,一動一靜,相映成趣。而這一切全沐浴在煦暖的陽光下,和諧而優美,確實給人以春光旖旎之感。
清人陶虞開稱杜甫筆法高妙,能「以詩為畫」(《說杜》),此詩可為印證。但這首五絕之妙並不止於「以詩為畫」,詩人著意傳達的還是他感受到的柔和春意。如果說春日遲遲、江山秀麗、清風徐徐、花草芬芳以及燕子、鴛鴦,都是詩人的視覺、觸覺(風)、嗅覺所感,那麼泥土之「融」、沙礫之「暖」,便不是五官的直接感覺了。只因為對春天的陽光明麗、惠風和暢、鳥語花香感受至深,詩人無須觸摸就能想像出泥土的松濕和沙礫的溫暖;而泥之融、沙之暖的體會又加深了對飛燕的輕盈、鴛鴦嬌慵的視覺印象,從而使詩人的整個身心都沉浸於柔美和諧和春意之中。
Ⅷ 思維導圖有什麼用,能不能用來學習背誦古詩名句
思維導圖有什麼用,能不能用來學習背誦古詩名句?
答案:當然。
Ⅸ 古詩《從軍行》。的思維導圖流程圖
古詩《從軍行》來的思維導圖流源程圖。怎麼畫?
古詩《從軍行》
青海/長雲/暗雪山,孤城/遙望/玉門關。
黃沙/百戰/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
「流程圖說」
小圖標:
黑色方塊『■』代表『暗』的意思;『望遠鏡』代表『遙望』;『長矛+叉』代表打仗的意思;『腳印』代表『還』。
右上是一座雪山,旁邊有雲朵,表示出遠和高的意思。右下是一座古城邊關要塞的城門,呼應詩句;左下是一位戰士,他身上的盔甲已經有點破了、透出裡面衣衫的顏色;左下是黃沙地,天空飄著些黃色的葉子。
❈ 注〔圖文摘施贇婭老師·寫在前面的話〕謝謝1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