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俠詩句
Ⅰ 唐詩的任俠精神 開頭是」漢魏以來,游俠形象開始在詩歌里嶄露頭角「。那篇文章的作者和題目,跪求。。。。
錯錯錯
Ⅱ 有哪些很江湖很武俠的詩句
1、白馬篇
唐代:李白
龍馬花雪毛,金鞍五陵豪。
秋霜切玉劍,落日明珠袍。
斗雞事萬乘,軒蓋一何高。
弓摧南山虎,手接太行猱。
酒後競風采,三杯弄寶刀。
殺人如剪草,劇孟同游遨。
發憤去函谷,從軍向臨洮。
叱吒經百戰,匈奴盡奔逃。
歸來使酒氣,未肯拜蕭曹。
羞入原憲室,荒淫隱蓬蒿。
譯文
你騎著白雪花毛的龍馬,金鞍閃耀,好一個五陵豪俠。
你所佩之劍,色如秋霜,切玉如泥;你所穿之袍,綴有明珠,耀如落日。
原來你是侍奉皇上斗雞徒,乘坐的馬車軒蓋高高。
你張弓可摧南山虎,伸臂手接太行飛猱。
你酒
2、野田黃雀行
魏晉:曹植
高樹多悲風,海水揚其波。
利劍不在掌,結友何須多?
不見籬間雀,見鷂自投羅。
羅家得雀喜,少年見雀悲。
拔劍捎羅網,黃雀得飛飛。
飛飛摩蒼天,來下謝少年。
譯文
高高的樹木不幸時常受到狂風的吹襲,平靜的海面被吹得不住地波浪迭起。
寶劍雖利卻不在我的手掌之中,無援助之力而結交很多朋友又有何必?
你沒有看見籬笆上面那可憐的黃雀,為躲避兇狠的鷂卻又撞進了網里。
張設羅網的人見到黃雀是多麼歡喜,少年見到掙扎的黃雀不由心生憐惜。
拔出利劍對著羅網用力挑去,黃雀才得以飛離那受難之地。
振展雙翅直飛上蒼茫的高空,獲救的黃雀又飛來向少年表示謝意。
3、逢俠者
唐代:錢起
燕趙悲歌士,相逢劇孟家。
寸心言不盡,前路日將斜。
譯文
趙、燕兩地多慷慨悲歌的俠士,今天我們相逢於俠士劇孟的故鄉洛陽。
心中悲壯不平之事向你訴說不完,無奈太陽西斜,只好再次分手而去。
送鄭少府入遼共賦俠客遠從戎
4、唐代:駱賓王
邊烽警榆塞,俠客度桑乾。
柳葉開銀鏑,桃花照玉鞍。
滿月臨弓影,連星入劍端。
不學燕丹客,徒歌易水寒。
譯文
邊塞外族入侵挑起了戰爭,豪傑將士夜渡桑乾遠赴國難。
柳葉被雪亮的箭鏃撥開,桃花對映著鑲玉的馬鞍。
天空圓月把弓影投射到地上,大片星斗映在劍的項端。
不要學那過河行刺的荊軻,空唱一曲《易水寒》。
5、塞上曲·其一
唐代:王昌齡
蟬鳴空桑林,八月蕭關道。
出塞入塞寒,處處黃蘆草。
從來幽並客,皆共塵沙老。
莫學游俠兒,矜誇紫騮好。
譯文
知了在枯禿的桑林鳴叫,
八月的蕭關道氣爽秋高。
出塞後再入塞氣候變冷,
關內關外盡是黃黃蘆草。
自古來河北山西的豪傑,
都與塵土黃沙伴隨到老。
莫學那自恃勇武游俠兒,
自鳴不凡地把駿馬誇耀。
後風采飛揚,三杯下肚,笑弄寶刀。
你殺人如剪草,與劇孟一同四海遨遊。
你終於想起改變自己的游盪生活,要爭取功名。
你於是發憤去了函谷關,跟隨大軍去到臨洮前線。
叱吒風雲經百戰,匈奴如鼠盡奔逃。
你歸來豪氣不改,終日飲酒,不肯給蕭曹宰相下拜。
羞於學原憲,居住荒僻蓬蒿的地方。
Ⅲ 任俠的相關詩歌
道之所在,雖千萬人吾往矣;
義之所當,千金散盡不後悔;
情之所鍾,世俗禮法如糞土;
興之所在,與君痛飲三百杯。
李白《俠客行》:
趙客縵胡纓,吳鉤霜雪明。銀鞍照白馬,颯沓如流星。十步殺一人,千里不留行。
事了拂衣去,深藏身與名。閑過信陵飲,脫劍膝前橫。將炙啖朱亥,持觴勸侯嬴。
三杯吐然諾,五嶽倒為輕。眼花耳熱後,意氣素霓生。救趙揮金槌,邯鄲先震驚。
千秋二壯士,烜赫大梁城。縱死俠骨香,不慚世上英。誰能書閣下,白首《太玄經》?
俠客形象,虎虎有生氣。它歌頌了侯嬴捨生取義、朱亥揮槌救趙的俠義精神,更強調了功成身退的高風亮節,表現了對皓首窮經的儒生的鄙視。《太玄經》是揚雄模仿《周易》的哲學著作,傳說揚雄在撰寫此書時,曾夢見自己口吐鳳凰,集於《太玄經》上,可見他是很自負的。當時的著名學者桓譚對《太玄經》的評價也很高 。但李白卻不以為然,在《行行且游獵篇》中,他更直截了當地說:儒生不及游俠人,白首下帷復何益!如果我們再看看李白《嘲魯儒》對迂腐儒生的無情嘲笑,就不難發現:李白對腐儒的鄙棄,與他對俠客的禮贊,形成了鮮明的對比。這不僅體現了李白的個性,而且顯示出盛唐時代的人生價值取向。
李白的《行行且游獵篇》
邊城兒,生年不讀一字書,但知游獵誇輕趫。
胡馬秋肥宜白草,騎來躡影何矜驕。
金鞭拂雪揮鳴鞘,半酣呼鷹出遠郊。
弓彎滿月不虛發,雙鶬迸落連飛髇。
海邊觀者皆辟易,猛氣英風振沙磧。
儒生不及游俠人,白首下帷復何益。
王維《少年行》
新豐美酒斗十千,咸陽游俠多少年。相逢意氣為君飲,系馬高樓垂柳邊。
出身仕漢羽林郎,初隨驃騎戰漁陽。孰知不向邊庭苦,縱死猶聞俠骨香。
一身能擘兩雕弧,虜騎千重只似無。偏坐金鞍調白羽,紛紛射殺五單於。
這三首詩,描述了咸陽游俠從意氣相傾、暢飲高樓到從軍邊塞、殺敵立功的過程,表現出少年俠客風流倜儻的浪漫生活,為國殺敵的英雄氣概,回盪著一種豪邁奔放的青春旋律,洋溢著朝氣蓬勃的少年精神。
王維、李白這類的作品,在初盛唐時期絕不是孤立的存在,而是當時詩壇普遍的歌唱。在他們之前,有虞世南《從軍行》,盧照鄰《劉生》、《結客少年場行》,駱賓王《送鄭少府入遼共賦俠客遠從戎》、《從軍中行路難》,陳子昂《感遇詩》其三十四朔風吹海樹、其三十五本為貴公子,虞羽客《結客少年場行》等等;與他們同時或稍前稍後者,有崔顥《古游俠呈軍中諸將》,王昌齡《少年行》、《塞下曲》,高適《邯鄲少年行》,杜甫《後出塞五首》之四,李益《從軍有苦樂行》等等。即以王維、李白而論,此類作品也遠不止上面引述的幾首,王維還有《隴頭吟》、《隴西行》、《燕支行》、《榆林郡歌》等,李白還有《幽州胡馬客歌》、《行行且游獵篇》、《白馬篇》、《少年行》、《扶風豪士歌》等。詩人們如此普遍而熱烈地歌頌游俠,這在中國文學史上是空前絕後的。正是這些作品,形成了時代的大合唱,唱出了唐人昂揚激越的俠義精神,從軍報國的愛國熱忱,建功立業的豪情壯志,為國捐軀的慷慨情懷,一往無前的英雄氣概,從而構成了盛唐氣象的重要內容。
杜甫《少年行》
馬上誰家白面郎?臨街下馬坐人床。
不通姓字粗豪甚,指點銀瓶索酒嘗。
高適《邯鄲少年行》
邯鄲城南遊俠子,自矜生長邯鄲里。
千場縱博家仍富,幾處報仇身不死。
宅中歌笑日紛紛,門外車馬如雲屯。
未知肝膽向誰是,令人卻憶平原君。
君不見今人交態薄,黃金用盡還疏索。
以茲感嘆辭舊游,更於時事無所求。
且與少年飲美酒,往來射獵西山頭。
孟雲卿《行行且游獵篇》
少年多武力,勇氣冠幽州。何以縱心賞,馬啼春草頭。
遲遲平原上,狐兔奔林丘。猛虎忽前逝,俊鷹連下韝。
俯身逐南北,輕捷固難儔。所發無不中,失之如我讎。
豈唯務馳騁,猗爾暴田疇。殘殺非不痛,古來良有由。
唐詩高潮本是建安風骨更為豐富的展開,初盛唐的游俠詩與邊塞詩也正是曹植《白馬篇》的繼承和發展。但不同的時代特徵,使初盛唐的游俠詩與邊塞詩,比起曹植的《白馬篇》來,更加豪放,更加浪漫,更富有朝氣,也更加樂觀自信,而且,詩人從軍的切身經驗,也使得詩歌的內容更加豐富,形象更加豐滿了。
Ⅳ 經典十大江湖詩句
《俠客行·趙客縵胡纓》
【唐代】李白
趙客縵胡纓,吳鉤霜雪明。
銀鞍照白馬,颯沓如流星。
十步殺一人,千里不留行。
事了拂衣去,深藏身與名。
閑過信陵飲,脫劍膝前橫。
將炙啖朱亥,持觴勸侯嬴。
三杯吐然諾,五嶽倒為輕。
眼花耳熱後,意氣素霓生。
救趙揮金錘,邯鄲先震驚。
千秋二壯士,烜赫大梁城。
縱死俠骨香,不慚世上英。
誰能書閣下,白首太玄經。
▶賞析:《俠客行》是詩人李白以誇張的筆墨,從游俠的服飾開始:「趙客縵胡纓,吳鉤霜雪明。銀鞍照白馬,颯沓如流星。」
僅二十個字,彷彿全是寫物而不寫人。但當時游俠兒的氣勢、風貌,就栩栩如生的展現在目前了。因為詩人並不是為物而誇張的寫物,而是處處著眼於人的精神氣勢而寫物。
「縵胡」的「纓』,「霜雪明」的」吳鉤」,「颯沓如流星」的「白馬」這些當時流行的任俠服飾,不僅具有典型性,而且流露出主人豪縱、慷慨之氣,把物都寫活了。
《寄黃幾復》
【宋代】黃庭堅
我居北海君南海,寄雁傳書謝不能。
桃李春風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燈。
持家但有四立壁,治病不蘄三折肱。
想見讀書頭已白,隔溪猿哭瘴溪藤。
▶賞析:試想,要用七個字寫出兩人離別和別後思念之殷,不那麼容易。詩人卻選了「江湖」、「夜雨」、「十年燈」,作了動人的抒寫。
「江湖」一詞,能使人想到流轉和飄泊:兩個朋友,各自飄泊江湖,每逢夜雨,獨對孤燈,互相思念,深宵不寐。而這般情景,已延續了十年
Ⅳ 關於專心的詩句有什麼
如切如磋,如琢如磨——《詩經.衛風.淇奧》
學非探其花,要自撥其根——唐.杜牧《留誨曹師等詩》
十年磨一劍——唐.賈島《劍客》
不是虛心豈得賢——宋.王安石《諸葛武侯》
少年辛苦終身事,莫向光陰惰寸功——唐.杜荀鶴
古人學問無遺力,少壯工夫老始成——宋.陸游《冬夜讀書示子聿》
故書不厭百回讀,熟讀深思子自知——宋.蘇軾《送安驚落第詩》
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宋.朱熹《觀書有感》
百川東到海,何時復西歸?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漢樂府民歌《長歌行》
志士惜日短,愁人知夜長——晉.傅玄《雜詩》
盛年不重來,一日難再晨。及時當勉勵,歲月不待人。——晉.陶淵明《雜詩》
青春須早為,豈能長少年——唐.孟郊《勸學》
莫等閑,白了少年頭,空悲切——宋.岳飛《滿江紅》
逢事獨為貴,歷代非無才——唐.陳子昂《郭槐》
黃金無足色,白璧有微瑕.求人不求備,妾原老君家——宋.戴復古《寄興二首》
南山棟梁益稀少,愛材養育誰復議——唐.柳宗元《行路難》
試玉要燒三日滿,辨材須待七年期——唐.白居易《放言》
世上豈無千里馬,人中難得九方皋——宋.黃庭堅《過平輿懷李子先時在並州》
我勸天公重抖擻,不拘一格降人才——清.龔自珍《己亥雜詩》
Ⅵ 有哪些很江湖很武俠的詩句呢
千古文人俠客夢,肯將碧血寫丹青。俠客夢自古是中國人三夢之一:江湖之遠,起於草莽,立於周身。江湖武俠便成了千古文人筆下,別樣的風景。
「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
詞句出自蘇軾的《定風波》,其意境深邃,內蘊豐富。風風雨雨擋不住我行我素,一往無前不畏坎坷,一種曠達超逸胸襟,清曠豪放之氣油然而生。詞中另一句「回首向來蕭瑟處,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和此句一起,給我一種無畏無懼,天地任我行的豪邁!
Ⅶ 關於俠客的詩句
關於俠客的詩句
1.《俠客行·趙客縵胡纓》
【唐代】李白
趙客縵胡纓,吳鉤霜雪明。
銀鞍照白馬,颯沓如流星。
十步殺一人,千里不留行。
事了拂衣去,深藏身與名。
閑過信陵飲,脫劍膝前橫。
將炙啖朱亥,持觴勸侯嬴。
三杯吐然諾,五嶽倒為輕。
眼花耳熱後,意氣素霓生。
救趙揮金錘,邯鄲先震驚。
千秋二壯士,烜赫大梁城。
縱死俠骨香,不慚世上英。
誰能書閣下,白首太玄經。
《俠客行》是詩人李白以誇張的筆墨,從游俠的服飾開始:「趙客縵胡纓,吳鉤霜雪明。銀鞍照白馬,颯沓如流星。」僅二十個字,彷彿全是寫物而不寫人。但當時游俠兒的氣勢、風貌,就栩栩如生的展現在目前了。因為詩人並不是為物而誇張的寫物,而是處處著眼於人的精神氣勢而寫物。「縵胡」的「纓』,「霜雪明」的」吳鉤」,「颯沓如流星」的「白馬」這些當時流行的任俠服飾,不僅具有典型性,而且流露出主人豪縱、慷慨之氣,把物都寫活了。
2.《劍客 / 述劍》
【唐代】賈島
十年磨一劍,霜刃未曾試。
今日把示君,誰有不平事?
這是一把什麼樣的劍呢?「十年磨一劍」,是劍客花了十年工夫精心磨製的。側寫一筆,已顯出此劍非同一般。接著,正面一點:「霜刃未曾試。」寫出此劍刃白如霜,閃爍著寒光,是一把鋒利無比卻還沒有試過鋒芒的寶劍。說「未曾試」,便有躍躍欲試之意。現在得遇知賢善任的「君」,便充滿自信地說:「今日把示君,誰有不平事?」今天將這把利劍拿出來給你看看,告訴我,天下誰有冤屈不平的事?一種急欲施展才能,干一番事業的壯志豪情,躍然紙上。
3.《定風波·莫聽穿林打葉聲》
【宋代】蘇軾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狽,余獨不覺,已而遂晴,故作此。
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
料峭春風吹酒醒,微冷,山頭斜照卻相迎。
詞人竹杖芒鞋,頂風沖雨,從容前行,以「輕勝馬」的自我感受,傳達出一種搏擊風雨、笑傲人生的輕松、喜悅和豪邁之情。進而由眼前風雨推及整個人生,有力地強化了作者面對人生的風風雨雨而我行我素、不畏坎坷的超然情懷。無兵無劍無刀更無招式,可是字字是滄浪俠客的氣度。
4.南園十三首·其五
【唐代】李賀
男兒何不帶吳鉤,收取關山五十州。
請君暫上凌煙閣,若個書生萬戶侯
吳鉤是春秋時期的一種兵器,後世用以代表利劍,代表馳騁沙場,勵志報國。這首詩可以說是李賀的霸氣豪放之言,也可以說是李賀對自己文人之身的一種惱怒。堂堂七尺男兒,豈能終日吟詩作對?應該手持長劍,「收取關山五十州」!這就是文人的俠客夢。
5.《夜坐二首》
清朝 龔自珍
功高拜將成仙外,才盡回腸盪氣中。
萬一禪關砉然破,美人如玉劍如虹。
美人如玉劍如虹,這句詩充滿了美人作伴,仗劍江湖的武俠氣息,很難想像它居然出自文人之手。龔自珍是一個有著俠客夢的文人,他渴望改變,渴望通過一己之力扭轉乾坤。但長劍在手,志向就可以實現嗎?「一簫一劍平生意,負盡狂名十五年」,縱然英雄遲暮,劍氣卻絲毫不減。這,也就足夠了。
Ⅷ 有關「專注」的詩句
1.讀書良有感,學劍慚非智。 ——《來從竇車騎行 自朔方行作》唐. 李益
2.早知今日讀書是,悔作從來任俠非。 ——《雜曲歌辭·緩歌行》唐. 李頎
3.有才不肯學干謁,何用年年空讀書。 ——《雜曲歌辭·行路難二首》唐. 高適
4.昨日鄰家乞新火,曉窗分與讀書燈。——《清明》宋. 王禹
5.身名不問十年餘,老大誰能更讀書。——《與盧員外象過崔處士興宗林亭》唐. 王縉
6.意欲捕鳴蟬,忽然閉口立。——所見
Ⅸ 有關俠義講義氣的詩句
1、意氣平生事俠游。——唐·蔡孚《打球》
【出處】:德陽宮北苑東頭,雲作高台月作樓。金錘玉鎣千金地,寶杖雕文七寶球。竇融一家三尚主,梁冀頻封萬戶侯。容色由來荷恩顧,意氣平生事俠游。共道用兵如斷蔗,俱能走馬入長楸。紅鬣錦鬃風騄驥,黃絡青絲電紫騮。奔星亂下花場里,初月飛來畫杖頭。自有長鳴須決勝,能馳迅走滿先籌。薄暮漢宮愉樂罷,還歸堯室曉垂旒。
2、少年曾任俠。——唐·王維《濟上四賢詠·崔錄事》
【出處】:解印歸田裡,賢哉此丈夫。少年曾任俠,晚節更為儒。遁跡東山下,因家滄海隅。已聞能狎鳥,余欲共乘桴。
3、少年喜任俠。——宋·陸游《村飲》
【出處】:少年喜任俠,見酒氣已吞,一飲但計日,斗斛何足論。綠草滿雉場,紅旗植球門,三叫落烏幘,倒瀉黃金盆。銀爐熾獸炭,狐兔紛炮燔。浩歌撼空雲,壯志排帝閽。
回首今幾時,去日如車奔,朱顏辭曉鏡,白發老孤村。鄰翁勸黍酒,稚子供魚飧。功名信已乎,萬事付乾坤!
4、壯心易盡彘肩酒,義氣肯貪熊掌魚?。——宋·陸游《遣興》
【出處】:學廢文章傳世少,身閑車馬過門疏。壯心易盡彘肩酒,義氣肯貪熊掌魚?列聖仁恩深雨露,兩京宮闕尚丘墟。素懷華渭嗟誰問,且作狂歌楚接輿。
5、平日五陵多任俠,可能推刃報王孫。——宋·王安石《郭解》
【出處】:藉交唯有不貲恩,漢法歸成棄市論。平日五陵多任俠,可能推刃報王孫。
Ⅹ 一些有名的古詩
七步詩
曹植
煮豆持作羹(1),漉菽以為汁(2)。
萁在釜下燃(3),豆在釜中泣(4)。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5)。
1:拿。羹:用煮,蒸等方法作成的糊狀食品。2漉;過濾。菽:豆類的統稱。這句話得意思是蒸煮過的豆子過濾後做的調味汁水。3萁:豆的徑干。釜:古代的一種鍋。燃:燒。4:泣:小聲的哭。煎:煎熬。
這首詩是表達淺淺顯生動來比喻,諷刺了哥哥曹不的不寬容和殘忍,表現了曹植內心的悲傷和憂郁,節;揭露統治階級內部的矛盾和互相之間的殘害。
煮了豆子做豆羹,濾去豆渣做豆汁。豆萁鍋下使勁燃,豆子鍋里悲哭泣,我們本是同根生,你為何煎熬的我這么急!
夏日絕句
李清照
生當作人傑,
死亦為鬼雄。
至今思項羽,
不肯過江東。
[注釋]
1. 人傑:人中的豪傑。漢高祖曾稱贊開國功臣張良、蕭何、韓信是「人傑」。
2. 鬼雄:鬼中的英雄。屈原《國殤》:「身既死兮神以靈,魂魄毅兮為鬼雄。」
3. 項羽(公元前232-前202):秦末下相(今江蘇宿遷)人。曾領導起義軍消滅秦軍主力,自立為西楚霸王。後被劉邦打敗,突圍至烏江(在今安徽和縣),自刎而死。
[今譯]
活著的當作人中的豪傑,
死了也應是鬼中的英雄。
人們到現在還思念項羽,
只因他不肯偷生回江東。
[解說]
這首詩起調高亢,鮮明地提出了人生的價值取向:人活著就要作人中的豪傑,為國家建功立業;死也要為國捐軀,成為鬼中的英雄。愛國激情,溢於言表,在當時確有振聾發聵的作用。但南宋統治者不管百姓死活,只顧自己逃命;拋棄中原河山,但求苟且偷生。因此,詩人想起了項羽。項羽突圍到烏江,烏江亭長勸他急速渡江,回到江東,重整齊鼓。項羽自己覺得無臉見江東父老,便回身苦戰,殺死敵兵數百,然後自刎。詩人鞭撻南宋當權派的無恥行徑,借古諷今,正氣凜然。全詩僅二十個字,連用了三個典故,但無堆砌之弊,因為這都是詩人的心聲。如此慷慨雄健、擲地有聲的詩篇,出自女性之手,實在是壓倒須眉了。
靜夜思
唐-李白
床前明月光,
疑是地上霜。
舉頭望明月,
低頭思故鄉。
注釋:這是一首膾炙人口的遊子思鄉名詩。靜靜的夜晚,床前被明月的光輝照得一片潔白,幾乎使人以為是地上鋪了一層霜。仰頭看看明月,不由得低頭深深懷念遙遠的家鄉。
靜夜思 : 寧靜的夜晚所引起的鄉思。
疑 : 懷疑,以為。
舉 : 抬、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