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府詩歌
① 什麼是樂府詩
樂府詩是指來由朝廷樂府系統或相源當於樂府職能的音樂管理機關搜集、保存而流傳下來的詩歌。
(1)樂府詩歌擴展閱讀
1、樂府與樂府詩
樂府,中國古代民歌音樂。樂府是古代時的音樂行政機關,秦代以來朝廷設立的管理音樂的官署,到漢時沿用了秦時的名稱。公元前112年,漢王朝在漢武帝時正式設立樂府,其任務是收集編纂各地民間音樂、整理改編與創作音樂、進行演唱及演奏等。
隨著搜集的詩歌越來越多,樂府的人就把搜集到的詩歌編撰成冊,形成了『樂府詩』。
《孔雀東南飛》(又名《古詩為焦仲卿妻作》)、《木蘭辭》是漢魏以來樂府中敘事民歌的優秀代表作,稱為樂府雙璧。
2、樂府詩特點
樂府詩具有語言朴實自然,押韻靈活,用對話或獨白形式敘事,浪漫主義的色彩,排偶句,回環往復,音韻和諧等特點。
② 樂府詩歌的是什麼
《樂府詩集》是繼《詩經·風》之後,一部總括中國古代樂府歌辭總集,由北宋版郭茂倩所編。現存權100卷,是現存收集樂府歌辭最完備的一部。《樂府詩集》是漢朝、魏晉、南北朝民歌精華所在。內容十分豐富,反映社會生活面很廣,主要輯錄漢魏到唐、五代的樂府歌辭兼及先秦至唐末的歌謠,共5000多首。它搜集廣泛,各類有總序,每曲有題解。樂府原是古代掌管音樂的官署,其中就包括著名的民歌《木蘭詩》。
③ 《樂府》與《古詩》有什麼區別
1、主要是將樂府詩平易通俗的特色引入抒情古體詩中。
詩的一個重要特色就是形式上的嚴專整,平仄、押韻等屬的發展不僅是傳誦的需要,更是詩歌藝術成熟燦爛的標志,所以用形式分類,符合邏輯也便於讀者分類記誦。而樂府的重要特點是歌以抒情。
(1)漢樂府掌管的詩歌按作用主要分為兩部分,一部分是供執政者祭祀祖先神明使用的效廟歌辭,其性質與《詩經》中「頌」相同;另一部分則是採集民間流傳的無主名的俗樂,世稱之為樂府民歌。一般我們所謂樂府詩是指漢樂府,即兩漢時期由樂府機關採集並配樂而流傳下來的詩歌。其特點就是可以歌唱。
(2)古詩在時間上說指1840年鴉片戰爭前中國的詩歌作品,從格律上看,古詩可分為古體詩和近體詩。以唐朝為界限,以前詩歌均為古體詩,其後,古體詩漸漸式微,逐漸消亡。古體詩又稱古詩或古風;近體詩又稱今體詩。從《詩經》到南北朝的庾信,都算是古體詩,但唐代之後的詩歌不一定都算近體詩,具體在於格律聲韻之分。兩漢樂府是指由朝廷樂府系統或相當於樂府職能的音樂管理機關搜集、保存而流傳下來的漢代詩歌。
④ 關於《漢樂府》的詩歌
1、婦病行
作者:無名氏
婦病連年累歲,傳呼丈人前一言。
當言未及得言,不知淚下一何翩翩。
「屬累君兩三孤子,莫我兒飢且寒,
有過慎莫笪笞,行當折搖,思復念之!」
亂曰:抱時無衣,襦復無里。
閉門塞牖,舍孤兒到市。
道逢親交,泣坐不能起。
從乞求與孤兒買餌,對交啼泣,
淚不可止:「我欲不傷悲不能已。」
探懷中錢持授交。
入門見孤兒,啼索其母抱。
徘徊空舍中,「行復爾耳,棄置勿復道⒄!」
譯文
被病魔拖累的妻子,把丈夫叫到跟前,有一句應當說的話,還沒有說珠淚就不斷地流了下來。她說:「我把幾個孩子就託付給你了,不要叫孩子餓著凍著,有了過錯不要打他們。我就要死了,你要常常想著我的話。」孩子母親死去了,爸爸找不到長衣,唯有的短衣又是單的,難以禦寒。
只得關門堵窗,留兒在家,獨自上市。他遇上朋友就哭泣,淚水不止。他求朋友為孩子買糕餅,哭著對朋友說:「我是想不哭啊,但控制不住啊!」他掏出懷中的錢交給朋友。回到家,孩子們哭著找媽媽抱。他徘徊在空盪盪的屋中:「這樣下去,孩子也會像媽媽一樣死去!我不想再說下去了。」
2、上邪
作者:無名氏
上邪!
我欲與君相知,長命無絕衰。
山無陵,江水為竭。
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與君絕。
譯文
上天呀!我渴望與你相知相惜,長存此心永不褪減。除非巍巍群山消逝不見,除非滔滔江水乾涸枯竭。除非凜凜寒冬雷聲翻滾,除非炎炎酷暑白雪紛飛,除非天地相交聚合連接,我才敢將對你的情意拋棄決絕!
3、有所思
作者:無名氏
有所思,乃在大海南。
何用問遺君,雙珠玳瑁簪。
用玉紹繚之。
聞君有他心,拉雜摧燒之。
摧燒之,當風揚其灰!
從今以往,勿復相思,相思與君絕!
雞鳴狗吠,兄嫂當知之。
妃呼狶!
秋風肅肅晨風颸,
東方須臾高知之!
譯文
我所思念的人,就在大海的南邊。我拿什麼贈給你呢?這是一支玳瑁簪,上面裝飾有珍珠和玉環。聽說他有二心,心裡傷悲,拆碎它。搗毀它,燒掉它!燒掉它,風把灰塵揚起!
從今往後,不再思念你,我同你斷絕相思!當初與你約會時,不免引起雞鳴狗吠。兄嫂也可能了知道此事,哎……聽到屋外秋風聲里鳥兒飛鳴,情緒更亂,一會兒天亮了,我就會知道該怎麼做的。
4、東門行
作者:無名氏
出東門,不顧歸。
來入門,悵欲悲。
盎中無斗米儲,還視架上無懸衣。
拔劍東門去,舍中兒母牽衣啼:
「他家但願富貴,賤妾與君共哺糜。
上用倉浪天故,下當用此黃口兒。今非!」
「咄!行!吾去為遲!白發時下難久居。」
譯文
剛才出東門的時候,就不想著再回來了。回到家進門惆悵悲愁。米罐里沒有多少糧食,回過頭看衣架上沒有衣服。
拔劍出東門,孩子的母親牽著衣服哭泣說:「別人家只希望富貴,我情願和你吃粥。在上有青天。在下有年幼的孩子。你現在這樣做不對!」丈夫說:「你不要管!我去了!我已走得太晚了!我已見白發脫落了,這種苦日子誰知還能夠活幾天?」
5、十五從軍征
作者:無名氏
十五從軍征,八十始得歸。
道逢鄉里人,家中有阿誰?
遙看是君家,松柏冢累累。
兔從狗竇入,雉從樑上飛。
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
舂穀持作飰,采葵持作羹。
羹飯一時熟,不知飴阿誰?
出門東向看,淚落沾我衣。
譯文
剛滿十五歲的少年就出去打仗,到了八十歲才回來。路遇一個鄉下的鄰居,問:「我家裡還有什麼人?」「你看你家那個地方,現在已是松樹柏樹林中的一片墳墓。」
走到家門前看見野兔從狗洞進出,野雞在屋樑上飛來飛去。院子里長著野生的穀子,野生的葵菜環繞著井台。用搗掉殼的野谷來做飯,摘下葵葉來煮湯。湯和飯一會兒都做好了,卻不知送給誰吃。走出大門向著東方張望,老淚縱橫,灑落在征衣上。
⑤ 漢樂府的詩有那些
有《戰城南》、《十五從軍征》、《飲馬長城窟行》、《江南》、《上邪》等。
一、《戰城南》
《戰城南》系樂府舊題,屬漢代《鐃歌十八曲》之一,是一首民歌。這首民歌是為在戰場上的陣亡將士而作。
詩中描寫了戰爭的殘酷,道出人民只是戰爭犧牲品的社會現實,表達了人民反對並詛咒戰爭的意願。此詩以死者告語烏鴉、駑馬哀鳴的奇思妙想抒發作者的悲愴之情,極富浪漫主義精神。
1、原文
戰城南,死郭北,野死不葬烏可食。
為我謂烏:且為客豪!
野死諒不葬,腐肉安能去子逃?
水聲激激,蒲葦冥冥;
梟騎戰斗死,駑馬徘徊鳴。
梁築室,何以南?何以北?
禾黍不獲君何食?願為忠臣安可得?
思子良臣,良臣誠可思:
朝行出攻,暮不夜歸!
2、譯文
城南城北都有戰事,有許多人戰死在野外,屍體不埋葬烏鴉來啄食。
請為我對烏鴉說:「在吃我們外鄉的戰士之前請為我們悲鳴幾聲!
戰死在野外沒人會為我們埋葬,這些屍體哪能從你們口中逃掉呢?」
清澈透明的河水在不停地流淌著,茂密的蒲葦草顯得更加蔥郁。
善戰的駿馬都在戰斗中犧牲,只有劣馬還在戰場上徘徊哀鳴。
在橋樑上築直了營壘工事,那南北兩岸的人民將如何交往?
無人收獲莊稼你們吃什麼?就是想成為忠臣保衛國家都無法實現啊!
懷念那些忠誠衛國的好戰士,那些忠良將士實在令人懷念:
天剛亮他們就忙著出去打仗,可是到晚上卻未能一同回來。
二、《十五從軍征》
《十五從軍征》出自《樂府詩集·橫吹曲辭·梁鼓角橫吹曲》。此詩描繪了一位在外征戰的老兵返鄉途中與到家之後的種種場景,暴露了古代社會不合理的兵役制度對於勞動人民的殘酷奴役和對於人性的損害,具有一定的史詩意義。
詩境被一種怨愁情緒所彌漫,基調極為悲涼。全詩敘事自然流暢,語言朴實真切,具有漢樂府民歌的特點。
1、原文
十五從軍征,八十始得歸。
道逢鄉里人:「家中有阿誰?」
「遙看是君家,松柏冢累累。」
兔從狗竇入,雉從樑上飛。
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
舂穀持作飰,采葵持作羹。
羹飯一時熟,不知貽阿誰。
出門東向看,淚落沾我衣。
2、譯文
剛滿十五歲的少年就出去打仗,到了八十歲才回來。
路遇一個鄉下的鄰居,問:「我家裡還有什麼人?」
「你看你家那個地方,現在已是松樹柏樹林中的一片墳墓。」
走到家門前看見野兔從狗洞進出,野雞在屋樑上飛來飛去。
院子里長著野生的穀子,野生的葵菜環繞著井台。
用搗掉殼的野谷來做飯,摘下葵葉來煮湯。
湯和飯一會兒都做好了,卻不知送給誰吃。
走出大門向著東方張望,老淚縱橫,灑落在征衣上。
三、《飲馬長城窟行》
《飲馬長城窟行》是一首漢代的樂府詩,最早見於南朝梁蕭統所作的《昭明文選》。該詩描寫了一個獨居的思婦夢想見到她遠行的丈夫,而遠方客人送來丈夫的書信。
其意僅是「加餐飯,長相憶」六字而已,體現了女主人公從痛苦絕望到驚喜激動再到失望平靜的心情,表達了與丈夫別離的女主人公在家中「獨守」的悲苦和對丈夫的思念之情。
該詩化虛為實,通過描繪實境(藝術創造中的實境),使所要表達的真摯而深厚的思想感情,從中形象而生動地顯示出來。
1、原文
青青河畔草,綿綿思遠道。
遠道不可思,宿昔夢見之。
夢見在我傍,忽覺在他鄉。
他鄉各異縣,展轉不相見。
枯桑知天風,海水知天寒。
入門各自媚,誰肯相為言?
客從遠方來,遺我雙鯉魚。
呼兒烹鯉魚,中有尺素書。
長跪讀素書,其中意何如?
上言加餐飯,下言長相憶。
2、譯文
河邊春草青青,連綿不絕伸向遠方,令我思念遠行在外的丈夫。
遠在外鄉的丈夫不能終日思念,但在夢里很快就能見到他。
夢里見他在我的身旁,一覺醒來發覺他仍在他鄉。
他鄉各有不同的地區,丈夫在他鄉漂泊不能見到。
桑樹枯萎知道天風已到,海水也知道天寒的滋味。
同鄉的遊子各自回家親愛,有誰肯向我告訴我丈夫的訊息?
有位客人從遠方來到,送給我裝有絹帛書信的鯉魚形狀的木盒。
呼喚童僕打開木盒,其中有尺把長的用素帛寫的信。
恭恭敬敬地拜讀丈夫用素帛寫的信,信中究竟說了些什麼?
書信的前一部分是說要增加飯量保重身體,書信的後一部分是說經常想念。
四、《江南》
《江南》為漢代民歌,漢樂府作品。詩中大量運用重復的句式和字眼,表現了古代民歌樸素明朗的風格。詩歌描繪了江南采蓮的熱鬧歡樂場面,從穿來穿去、欣然戲樂的游魚中,我們似乎也聽到了采蓮人的歡笑。
1、原文
江南可采蓮,蓮葉何田田,魚戲蓮葉間。
魚戲蓮葉東,魚戲蓮葉西。魚戲蓮葉南。
魚戲蓮葉北。
2、譯文
江南又到了適宜采蓮的季節了,蓮葉浮出水面,挨挨擠擠,重重疊疊,迎風招展。
在茂密如蓋的荷葉下面,歡快的魚兒在不停的嬉戲玩耍。
一會兒在這兒,一會兒又忽然游到了那兒,說不清究竟是在東邊,還是在西邊,還是在南邊,還是在北邊。
五、《上邪》
《上邪》是產生於漢代的一首樂府民歌。這是一首情歌,是女主人公忠貞愛情的自誓之詞。此詩自「山無陵」一句以下連用五件不可能的事情來表明自己生死不渝的愛情,充滿了磐石般堅定的信念和火焰般熾熱的激情。
全詩准確地表達了熱戀中人特有的絕對化心理,新穎潑辣,深情奇想,氣勢豪放,感人肺腑,被譽為「短章中神品」。
1、原文
上邪!
我欲與君相知,長命無絕衰。
山無陵,江水為竭。
冬雷震震,夏雨雪。
天地合 ,乃敢與君絕!
2、譯文
上天呀!
我渴望與你相知相惜,長存此心永不褪減。
除非巍巍群山消逝不見,除非滔滔江水乾涸枯竭。
除非凜凜寒冬雷聲翻滾,除非炎炎酷暑白雪紛飛。
除非天地相交聚合連接,我才敢將對你的情意拋棄決絕!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樂府詩
⑥ 什麼是「樂府」詩
樂府詩原為音來樂官署,始置於西漢。掌源管朝會廟堂所用的音樂,制定樂譜,訓練樂工,採集民間詩歌和樂曲。後來,把樂府官署所採集、創作的歌辭,統稱為「樂府詩」,或簡稱為「樂府」。後世也稱魏晉至唐代可以入樂的詩歌和後人仿效樂府古題的作品為「樂府」。宋、元、明的詞、散曲和劇曲,因配合音樂,有時也稱為「樂府」。這就是舊樂府。
新樂府是指唐人自立新題而作的樂府詩。宋代郭茂倩指出:「新樂府者,皆唐世之新歌也。以其辭實樂府,而未嘗被於聲,故曰新樂府也。」(《樂府詩集》)明代胡震亨說:「樂府內又有往題新題之別。往題者,漢魏以下,陳隋以上樂府古題,唐人所擬作也。新題者,古樂府所無,唐人新制為樂府題者也。」(《唐音癸簽》)
概括的說,唐代以前的樂府詩就是舊樂府詩,唐以後詩人自立新題寫的樂府詩就是新樂府詩。
⑦ 關於樂府的詩歌
長歌行
朝代:唐代
作者:李白
原文:
桃李待日開,榮華照當年。
東風回動百物,草木盡答欲言。
枯枝無丑葉,涸水吐清泉。
大力運天地,羲和無停鞭。
功名不早著,竹帛將何宣。
桃李務青春,誰能貫白日。
富貴與神仙,蹉跎成兩失。
金石猶銷鑠,風霜無久質。
畏落日月後,強歡歌與酒。
秋霜不惜人,倏忽侵蒲柳。
白頭吟
朝代:兩漢
作者:卓文君
原文:
皚如山上雪,皎若雲間月。
聞君有兩意,故來相決絕。
今日斗酒會,明旦溝水頭。
躞蹀御溝上,溝水東西流。
凄凄復凄凄,嫁娶不須啼。
願得一心人,白頭不相離。(一心人 一作:一人心;白頭 一作:白首)
竹竿何裊裊,魚尾何簁簁!
男兒重意氣,何用錢刀為!
短歌行
朝代:魏晉
作者:陸機
原文:
置酒高堂,悲歌臨觴。
人壽幾何,逝如朝霜。
時無重至,華不再陽。
蘋以春暉,蘭以秋芳。
來日苦短,去日苦長。
今我不樂,蟋蟀在房。
樂以會興,悲以別章。
豈曰無感,憂為子忘。
我酒既旨,我餚既臧。
短歌可詠,長夜無荒。
⑧ 樂府詩歌的藝術特點
1.語言朴實自然
漢樂府民歌多用生動的口語, 親切樸素, 敘事同抒情結合, 感情真摰動人。如《孤兒行》寫孤兒受兄嫂虐待, 詩句雖參差不齊, 而情與境會, 孤兒口狀心計之狀, 活現筆端。詩句句式長短不一, 二至八言都有,有句式整齊的齊言詩, 也有錯綜參差的雜言詩。漢樂府民歌沒有固定的章法和句法, 長短隨意, 整散不拘, 靈活自由.有繼承《詩經》四言體的:如《公無渡河》,《善哉行》;有雜言體的, 句法自由多變, 整散不拘:如《鼓吹曲辭》里《鐃歌》中的《上邪》:「上邪!我欲與君相知, 長命無絕衰.山無陵, 江水為竭, 冬雷震震夏雨雪, 天地合, 乃敢與君絕。」二,三,四,五,六,七字也有, 變化極為自由。漢樂府還有不少完整的五言詩, 如《江南可采蓮》,《孔雀東南飛》等, 比四言詩多了一個音節, 適應當時社會語言的發展, 又增強了詩歌的表現力。篇幅長短均有, 最長的達三百五十餘句, 短的則數句。漢樂府民歌篇幅長短均有, 最長的如《孔雀東南飛》, 便長達三百五十餘句, 短的如《雜曲·枯魚過河泣》只得四句;《江南可采蓮》便是只有七句。
2.押韻靈活
漢樂府民歌的押韻自由, 靈活多變。有句句押韻的, 如《平陵東》:「平陵東, 松柏桐, 不知何人劫義公」,「心中惻, 血出漉, 歸告我家賣黃犢」便是;有隔句押韻的, 如《東門行》、《燕歌行》、《梁甫吟》等;也有隔兩句和三句押韻的, 如《陌上桑》的「日出東南隅」和「自名為羅敷」相隔兩句押韻, 又「照我秦氏樓」和「桂枝為籠鉤」更隔五句押韻。這都顯出押韻的變化多端。
3.用對話或獨白形式敘事
漢樂府詩巧妙地熔鑄對話刻劃人物, 聲情畢肖, 使人如聞其聲, 如見其人。如《上山采蘼蕪》甚至幾乎全由棄婦同故夫的問答構成, 表現出妻子的善良性格。也有全篇採用獨白的, 如《孤兒行》中用獨白寫出孤兒所受的痛苦。
4.浪漫主義的色彩
漢樂府民歌雖多抒寫現實, 但亦有不少作品運用了浪漫主義色彩。如《上邪》如山洪爆發似的激情和高度的誇張;《烏生》中烏鴉的魂魄向人們申訴;《枯魚過河泣》中腐臭了的魚會哭泣, 會寫信等。這些豐富奇特的幻想, 顯示了浪漫主義的特色。
5.排偶句
排偶句也可以說是漢樂府在形色方面的特色, 如《陌上桑》中的:「頭上倭角髻, 耳中明月珠。緗綺為下裙, 紫羅為上襦」便是。
6.回環往復,音韻和諧
在當日的民歌中有不少優美小詩, 如《江南可采蓮》:「江南可采蓮, 蓮葉何田田, 魚戲蓮葉間。魚戲蓮葉東, 魚戲蓮葉西, 魚戲蓮葉南, 魚戲蓮葉北。」此詩回環往復, 形象鮮明, 音韻和諧, 文字活潑, 正是民歌的本色。
⑨ 樂府詩是一種什麼樣的詩歌體裁
是樂府詩中國詩史五言詩體裁.
漢代樂府詩 定義 兩漢所謂樂府指音樂機關.它除了將文人歌功頌德的詩製成曲譜並製作, 演奏新的歌舞外, 又收集民間的歌辭入樂.《漢書 藝文志》記:「自孝武帝立樂府而采歌謠,於是有趙,代之謳,秦,楚之風,皆感於哀樂,緣事而發, 亦可以觀風俗, 知薄厚雲」.漢武帝采詩, 除為考察民隱外, 亦在豐富樂府的樂章, 以供娛樂.
魏晉六朝時, 樂府乃由機關的名稱變為一種帶有音樂性的詩體的名稱. 繼《詩經》《楚辭》之後,在漢魏六朝文學史上出現一種能夠配樂歌唱的新詩體,叫做「樂府」.
唐代指批判現實的諷刺詩.
宋元以後也稱詞,曲為樂府.
繼《詩經》《楚辭》之後,在漢魏六朝文學史上出現一種能夠配樂歌唱的新詩體,叫做「樂府」,它曾大放異彩,成為中華民族優秀文化遺產的一個有機組成部分.
「樂府」本是官署的名稱,負責制譜度曲,訓練樂工,采輯詩歌民謠,以供朝廷祭祀宴享時演唱,並可以觀察風土人情,考見政治得失.我國的采詩制度有著悠久的歷史,《夏書·胤征》已有采詩的記錄.流傳至今的《詩經》,當初就要算是一部官方頒布並為社會認可的標准選本.春秋以後,禮崩樂壞,征戰不休,采詩制度無法貫徹.到了秦代,統一時間短,百廢待興,雖然已有樂府官署之名,但仍然沒有采詩之實.漢承秦制,經濟凋敝,樂府機關也只能習常肄舊,無所增更,勉強維持而已.經過六七十年的休養生息,到漢武帝時,國力變得大為雄厚,乃擴大樂府的規模,采詩夜誦.到東漢,采詩成為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光武帝曾「廣求民瘼,觀納風謠」,和帝則派遣使者「微服單行,各至州縣,觀采風謠」.此種風尚,在南北朝皆相沿襲.蕭梁時,社會上已經把「樂府」從官署的名稱轉變而為詩體.劉勰《文心雕龍》於《明詩》之外,另有《樂府》專章.昭明《文選》、徐陵《玉台新詠》也都開辟了《樂府》專欄.其中既有文人詩歌,又有民間歌詩,亦即凡是合過樂能夠歌唱的歌詩,統統稱為「樂府」.在這兩類詩歌中,民間歌詩是精華所在,並且文人歌詩還是在民間歌詩的甘露滋潤下萌發並壯大起來的,所以我們對民間歌詩應給以高度重視.
北朝於戰亂間隙所奉行的采詩制度,與兩漢一脈相承.保存在郭茂倩《樂府詩集·梁鼓角橫吹曲》中的北朝樂府民歌,有的是用漢語創作,有的則為譯文,雖然只有六七十首,卻內容深刻,題材廣泛,反映了廣闊的社會生活,富有與南方大相異趣的粗獷豪放的氣概,呈現出另外一種風情民俗的畫卷.由於北方各族統治者長期混戰,反映戰爭的題材就要多些,有描寫戰爭和徭役帶給人民苦難的,有歌頌剽悍的尚武精神的.特別是《木蘭詩》,滿懷激情地贊美花木蘭女扮男裝,代父從軍,是個傳奇人物,與《古詩為焦仲卿妻作》一起,被譽為樂府民歌中的「雙璧」.漢魏六朝樂府是中國文學史上一支奇葩,具有強大的生命力,直接影響了我國詩壇的面貌.它不僅開拓出了五言詩的新領域,而且對七言詩、歌行體以至律絕,都起了橋梁的作用.
⑩ 所有以樂府命名的詩歌形式
漢代樂府詩的類別
從其內容來看, 大約可以分為三類:
一、貴族文人所作之頌歌
郊廟歌辭:為祀天地,太廟,明堂,社稷所用.今存者有《郊祀歌》和《安世房中歌》。
燕射歌辭:為朝廷宴饗所用。
舞曲歌辭:分雅舞,雜舞.雅舞用於郊廟,燕饗;雜舞用於宴會。
二、軍樂
鼓吹曲辭:是用短簫鐃鼓的軍樂。
橫吹曲辭:是用鼓角在馬上吹奏的軍樂。
三、民間的歌辭
相和歌辭:為漢世街陌謠謳, 起初只是人們隨意吟誦,「後漸被之管弦, 即為相和曲」。
清商曲辭:源出於相和三調, 內容多為反映當時人民的生活,思想和感情。
雜曲歌辭:有寫心志, 抒情思, 敘宴遊, 發怨憤, 言戰爭行役, 或緣於佛老, 或出於夷虜.兼收並載, 故稱雜曲。
漢代樂府詩的題材內容
一、反映戰爭的痛苦
《戰城南》反映漢代人民那種慘痛的戰爭生活非常深刻.詩的前幅描寫激戰的荒涼恐怖,後幅則寫平民為戰爭而荒廢耕作, 因而發出怨言, 誠為暴露戰爭苦痛生活的寫實詩篇。又如《東光》一篇, 反映出武帝征討南越, 軍士流露出的悲怨感情。「倉吾多腐粟, 無益諸軍糧.諸軍游盪子, 早行多悲傷」,也是一篇反戰的作品。
二、反映徭役的痛苦
《十五從軍征》詩中描寫一個在外面征戰六十五年的軍人,到了八十歲的高年, 回到家鄉來, 房屋破壞不堪, 成了鳥獸的巢穴, 親故凋零, 一無所有, 肚皮是餓了, 於是采著野谷葵草煮著作羹飯, 但是在這種情景之下, 怎能吃得下去呢 出門望著天邊, 眼淚不住地流下來了.詩中對於那種不合理的徭役制度和人民所受的苦難, 作了無情的控訴。
三、反映貧困
《婦病行》描寫一個貧民家庭的悲慘景象.詩中寫病婦臨終託孤, 丈夫對親友哭倒, 孤兒在空舍中啼號索母的情況, 真實動人, 令人凄酸。《孤兒行》描寫了孤兒受虐待的遭遇.他的兄嫂把他看成奴隸和仇人, 盡量折磨他, 必欲置之死地。
《東門行》描寫了一個窮老漢為窮困所迫, 鋌而走險, 起來造反的過程。反映遊子漂泊他鄉、遊子在外的生活艱苦, 不易還鄉。是以此類羈旅之作每多慷慨激烈之音, 表現強烈的悲痛,如《飲馬長城窟行》:「遠道不可思, 宿昔夢見之.夢見在我旁, 忽覺在他鄉。他鄉各異縣, 輾轉不相見」, 便是寫一個妻子為了尋求好的丈夫而輾轉流徙他鄉的。
四、愛情題材
《有所思》寫一個女子知道愛人有他心的時候, 恨得立刻把正要送給他的禮物摧毀了, 表示一刀兩斷的決心, 但是當好憶起當初定情幽會時的甜蜜生活時, 便又覺得不能一刀兩斷, 顯出作者的痛苦矛盾。
《上邪》抒發一個女子對愛人的熱烈表白, 表明了生死不渝的愛情.她以火一般的熱情表白: 除了山川崩竭, 天地毀滅之外, 愛情不會終止!
《上山采靡蕪》敘述一個棄婦和故夫偶然重逢時一番簡短的問答。它不從正面寫棄婦的悲哀, 反而寫故夫的念舊, 更顯出女主人家的被棄是無辜的。盡管她的勞動比人強, 顏色也不比人差, 她還是不免於被拋棄。她的不幸僅僅由於男子的喜新厭舊罷了。
《孔雀東南飛》通過焦仲卿和劉蘭芝的婚姻悲劇, 揭露了封建禮教的罪惡, 同時熱情地歌頌了二人忠於愛情, 寧死不屈的精神。
《雞鳴》,《相逢行》和《長安有狹邪行》都描寫當時富貴人家的奢侈享受, 黃金為門, 白玉為堂, 堂上置酒作樂, 中庭華燈煌煌, 舍後珍禽羅列。子弟人人做官, 貴者至二千石。年輕婦女無事可做, 調絲弄弦而已。《陌上桑》則敘述了一個太守侮弄一個採桑女子遭到嚴詞斥責的故事。詩中揭露了官吏的荒淫無恥面目, 同時塑造了堅貞,勇敢,美麗的女性形象秦羅敷。
五、人民的勞動生活
在漢樂府中, 有不少是表現當時人民的勞動生活的。如《江南可采蓮》是江南青年男女采蓮時所唱的歌謠, 一面工作, 一面歌唱, 表現了鄉村男女集體勞動生活的快樂, 和江南農村的美麗的自然風光。
六、飲酒求仙、人生無常
漢樂府詩亦有飲酒求仙的思想, 是那些受有神仙思想影響的知識分子的意識形態的反映。如《善行哉》、《西門行》、《王子喬》等篇, 都是這類作品。至於人生無常的作品, 如《怨詩行》、《驅車上東門》, 主題都是怨嘆人生無常, 鼓吹「游樂當及時」,「游心恣所欲」,宣洩頹廢沒落的情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