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雷古詩朗誦
⑴ 著在古詩新雷中的讀音
「著」古詩《新雷》中,讀zhuó,同「著」,表示著落、停妥之意。
著是內一個多音字
一、拼音容:[ zhù ]
釋義:著作:名~。譯~。
二、拼音:[ zhuó ]
釋義:
1、同「著1」(zhuó)。
2、同「著2」(zhuó)。
三、拼音:[ zhe ]
釋義:同「著」(·zhe)。
筆畫:
(1)新雷古詩朗誦擴展閱讀:
相關組詞:
1、原著[ yuán zhù ]
釋義:著作的原本(對譯本、縮寫本、刪節本、改編本而言):翻譯作品要忠實於~。
2、著作[ zhù zuò ]
釋義:著作是漢語詞彙,是體例的一種,因為它是針對某專一題材的,所以又稱專著。
3、編著[ biān zhù ]
釋義:編著,一種著作方式,基本上屬於編寫。
4、著名[ zhù míng ]
釋義:有名:李時珍是明代的~葯物學家。吐魯番的葡萄很~。
5、卓著[ zhuó zhù ]
釋義:突出地好:成效~。戰功~。信譽~。
⑵ "著"在古詩《新雷》中的讀音是什麼
「著」古詩《新雷》中,讀zhuó,同「著」,表示著落、停妥之意。
基本字義:
1、(形聲。從艸,者聲。「艸」長在地面上,表示顯露。本義:明顯,顯著;突出) 同本義 [marked;remarkable]
2、顯現;顯揚 [show]
3、寫作;撰述,用文字顯明地表述 [write]
4、畫圖 [draw the pictures]
5、登記,記載 [register;record]
6、標出 [put a mark on]
組詞:
著作、原著、編著、著名、卓著、執著、昭著、專著、論著、譯著、撰著、巨著、較著、著者、顯著、土著、著述、著稱、著令、著雍、衣著、合著、要著、眾著、暴著、著意、著白、揜著、拙著、遺著、
(2)新雷古詩朗誦擴展閱讀
字形演變
字源解說
文言版《說文解字》:箸,飯攲也。從竹,者聲。
白話版《說文解字》:箸,吃飯時用來夾菜的筷子。字形採用「竹」作邊旁,採用「者」作聲旁。
組詞解釋:
1、著作:用文字表達意見、知識、思想、感情等:從事~多年。
2、原著:著作的原本(對譯本、縮寫本、刪節本、改編本而言):翻譯作品要忠實於~。
3、編著:編撰著錄。
4、著名:有名:李時珍是明代的~葯物學家。吐魯番的葡萄很~。
5、卓著:突出地好:成效~。戰功~。信譽~。
6、執著:原為佛教用語,指對某一事物堅持不放,不能超脫。後來指固執或拘泥,也指堅持不懈:性情古板~。不要~於生活瑣事。~地獻身於祖國的教育事業。也作執著。
⑶ 古詩新雷是什麼意思
新雷
清代:張維屏
造物無言卻有情,每於寒盡覺春生。
千紅萬紫安排著,只待新版雷第一權聲。
⑷ 古詩《新蕾》全文
是叫做新雷吧?
新雷 清·張維屏
造物無言卻有情,每於寒盡覺春生。內
千紅萬紫安排著,只待容新雷等一聲。
大意
大自然雖然不會說話,但有感情。這不,冬寒尚未退盡,春天已經悄悄來臨了。百花園里萬紫千紅的花朵都已各就各位,就待那新雷一聲,便會競相開放。
⑸ 有關古詩新雷
新雷 清·張維屏
造物無言卻有情,每於寒盡覺春生。
千紅萬紫安排著,只待新雷等一聲。
大意專
大自然屬雖然不會說話,但有感情。這不,冬寒尚未退盡,春天已經悄悄來臨了。百花園里萬紫千紅的花朵都已各就各位,就待那新雷一聲,便會競相開放。
⑹ 請幫我寫出元旦主持古詩朗誦的串聯詞 共六首詩
元 日 王安石
bào zhú shēng zhōng yī suì chú
爆 竹 聲 中 一 歲 除 ,
chūn fēng sòng nuǎn rù tú sū
春 風 送 暖 入回 屠 蘇 。
qiān mén wàn hù tóng tóng rì
千答 門 萬 戶 曈 曈 日 ,
zǒng bǎ xīn táo huàn jiù fú
總 把 新 桃 換 舊 符 。
⑺ 張維屏的詩《新雷》的意思。
意思是:大自來然雖然默默無言,但卻有自情,寒盡而帶來春天,悄悄地安排好萬紫千紅的百花含苞待放。大自然早已安排好了萬紫千紅,只等春雷一響,百花就將競相開放。
全詩如下:
造物無言卻有情,每於寒盡覺春生。
千紅萬紫安排著,只待新雷第一聲。
出處:《新雷》是清代文學家張維屏於道光四年(1824)年早春在松滋任上作。
(7)新雷古詩朗誦擴展閱讀
這首詩作於道光四年(1824)春初,寫春將到的喜悅。這首詩不僅表現了詩人對大自然的無限贊美,更重要的是抒發了對社會變革的熱切期待。詩人贊美大自然雖然默默無言,但卻有情,寒盡而帶來春天,悄悄地安排好萬紫千紅的百花含苞待放。
在這寂靜之中,正蘊蓄著巨大的爆發力量,就等那一聲震撼人心的春雷。春雷炸響,展現在人們面前的,將是一個春花盛開的新的世界!流露出詩人迎接新世界來臨的喜悅心情。
「千紅萬紫安排著」,說明事物具備了變化的內在根據,但沒有一定的外部條件—「新雷」,這種變化也不可能實現。此詩通過對新雷的呼喚,生動地闡明了外因對於事物變化的重要作用。與「萬事俱備,只欠東風」同出一理。
⑻ 古詩新雷的詩意
張維屏
張維屏 (1780—1859) 清廣東番禹人,字子樹,一字南山,號松心子。道光進士。署湖北黃梅知縣,後為江西南康知州。道光十六年(1836)退隱。工詩文,精書法。鴉片戰爭期間,憤英軍淫掠,支持廣州人民抗英,賦《三元里》長詩,歌頌抗英志士,斥責奕山、余保純媚敵、乞和行徑。又作《三將軍歌》,頌揚陳連升、葛雲飛、陳化成壯烈殉國的事跡。著有《松心草堂集》,另輯有《國朝詩人征略》。
字子樹,號南山,又號松心子,廣州人。其父曾任四會縣學訓導。他從小接受家庭教育,自幼能詩,道光二年(1822),得中進士,旋到湖北先後任黃梅、長陽縣知縣,後升任江西袁州府同知、吉安府通判,又擢升為南康府知府。道光十六年,他對當時的苛政和統治階層的不滿,憤而辭官歸里,在廣州的花地,租了幢房子居住,名「東園」,從此息影林下,以詩酒自樂,他與當時著名詩人香山黃培芳、陽春譚敬昭合稱嶺南三子,他與譚敬昭、段佩蘭、黃培芳等人在白雲山上築南雅詩堂一座。並與林則徐、魏源、黃爵滋等交遊。於咸豐九年病卒。
張維屏(1780—1859),字南山,清番禺(今屬廣東)人,官至江西南康知府。撰有《松心詩集、文集》等。《詩人征略》,即《國朝詩人征略》,一編六十卷,二編六十四卷。引文見二編卷九。
⑼ 古詩新雷整篇
新雷
朝代:清代
作者:張維屏
原文:
造物無言卻有情,每於寒盡覺春生。
千紅萬紫安排著,只待新雷第一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