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古詩詞句 » 誆的古詩

誆的古詩

發布時間: 2021-02-05 04:49:35

① 鑒賞下這首詩

樓外丐婦求乞的悲聲
將我的心從睡夢中
重重的敲碎了!
她將我的母親內帶去了
母親不在搖籃邊了
這是我第容一次感出
世界的虛空呵!

這幾句表達的思想感情,我是這么理解的:
從母親的角度而言,因為第一人稱是孩子,所以母親在這里就是灑淚的默默離開的角色。
詩歌是從正面描寫了孩子對母親的殷切盼望和期待母親,但是悲慘的現實,卻讓至親的母子無法團聚,平添了一份悲涼。

② 被坑了 用古話 怎麼說 古詩詞!

誆 詐 假託

③ 誆歌三國人物的詩歌

滾滾長江東逝水
滾滾長江東逝水
浪花淘盡英雄
是非成敗轉頭空
青山依舊在
幾度夕陽紅
白發漁樵江楮上
慣看秋月春風
一壺濁酒喜相逢
古今多少事
都付笑談中

④ 冰心春雨的詩句

"母親呵!天上的風雨來了,鳥兒躲到它的巢里;心中的風雨來了,我只躲到你的懷里回."

冰心作為五四時代的著名詩人,答她的詩名是和《繁星》、《春水》連在一起的。《繁星》共164首,《春水》182首,主要發表於1922年的《晨報副刊》上,小詩均無單獨標題,只按序號編排。1923年兩組詩歌先後結集,分別由商務印書館和新潮社出版。在當時引起了強烈的反響。

冰心(1900年10月5日-1999年2月28日),女,原名謝婉瑩,福建省福州市長樂區人 ,中國民主促進會(民進)成員。 中國詩人,現代作家、翻譯家、兒童文學作家、社會活動家、散文家。筆名冰心取自「一片冰心在玉壺」。1999年2月28日21時12分冰心在北京醫院逝世,享年99歲,被稱為"世紀老人"。

⑤ 和桂花相關的詩句有哪些

鳥鳴澗
---王維
人閑桂花落,夜靜春山空。
月出驚山鳥,時鳴春澗中。

洞宮夕
---陸龜蒙回
月午山空桂花落,華陽道士雲衣薄答。
石壇香散步虛聲,杉雲清泠滴棲鶴。

代董秀才卻扇
---李商隱
莫將畫扇出帷來,遮掩春山滯上才。
若道團圓似明月,此中須放桂花開。

月夕
---李商隱
草下陰蟲葉上霜,朱欄迢遞壓湖光。
兔寒蟾冷桂花白,此夜嫦娥應斷腸。

寄龍山道士許法棱
---劉長卿
悠悠白雲里,獨住青山客。
林下晝焚香,桂花同寂寂。

詠韓氏二子
---賈島
千岩一尺璧,八月十五夕。
清露墮桂花,白鳥舞虛碧。

雪下桂花稀,啼烏被彈歸---李賀《出城》

別浦雲歸桂花渚,蜀國弦中雙鳳語。--李賀《聽穎師琴歌》

榆莢散來星斗轉,桂花尋去月輪移。---李商隱《一片》

⑥ 關於春雨的詩句

《春水》作者:冰心

又是一年了

還這般的微微吹動。

可以再照個影兒么?

春水溫內靜的答謝我說:容「我的朋友!我從來沒留下一個影子,不但對你是如此。」

(6)誆的古詩擴展閱讀:

有關春雨的詩句:

1、山路元無雨,空翠濕人衣。——王維《山中》

2、細雨度深閨,鶯愁欲懶啼。——劉復《春雨》

3、擁被聽春雨,殘燈一點春。——陸游《春雨》

4、欹枕聞春雨,閉門見綠陰。——仇遠《題扇》

5、一宵春雨晴,滿地菜花吐。——郭仁移《村居》

⑦ 有關美玉的典故 詩句或成語

、完璧歸趙
楚國有一件叫做和氏璧的寶玉,為趙惠文王所得,秦昭王聽說後,表示願意用15城換取和氏璧。趙惠文王召見藺相如,藺相如表示願帶和氏璧去秦國,如果趙國得到秦國的城邑,就將和氏璧留在秦國,反之,一定完壁歸趙。藺相如到秦國後,將和氏璧獻上,秦昭王大喜,卻全無將城邑給趙之意。藺相如誆說玉上有一小疵點,要指給秦昭王看,拿回了寶玉。他在庭柱旁站定,說:趙王擔心秦國自恃強大,得和氏璧而不給城邑,經過我勸說方才答應。趙王齋戒5天,然後才讓我捧璧前來,以示對秦國威嚴的尊重和敬意。不料大王禮儀簡慢,毫無交割城邑的誠意,現在若大王一定要搶走寶玉,我寧可將腦袋與寶玉一起在柱子上撞碎。秦昭王無奈,只得劃出15個城邑給趙。藺相如估計秦昭王不過是假意應付,便提出要秦昭王也應齋戒5日,再鄭重其事地交換。秦昭王只好應允。藺相如便派隨從懷藏和氏璧,偷偷從小道返回趙國。秦昭王齋戒完畢,舉行交換儀式時,藺相如才把送和氏璧回趙之事告訴秦昭王,從而保全了和氏璧。
2、人物簡介
藺相如(生卒年不詳),戰國時期著名的政治家、外交家。根據《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所載,他生平最重要的事跡有完璧歸趙、澠池之會與負荊請罪這三個事件。

⑧ 聞一多和臧克家的最著名代表詩作

死 水

這是一溝絕望的死水,
清風吹不起半點漪淪。
不如多扔些破銅爛鐵,
爽性潑你的剩菜殘羹。

也許銅的要綠成翡翠,
鐵罐上銹出幾瓣桃花;
再讓油膩織一層羅綺,
黴菌給他蒸出些雲霞。

讓死水酵成一溝綠酒,
飄滿了珍珠似的白沫;
小珠笑一聲變成大珠,
又被偷酒的花蚊咬破。

那麼一溝絕望的死水,
也就誇得上幾分鮮明。
如果青蛙耐不住寂寞,
又算死水叫出了歌聲。

這是一溝絕望的死水,
這里斷不是美的所在,
不如讓給丑惡來開墾,
看他造出個什麼世界。

《死水》作於1926年,是聞一多的傑作。詩人把黑暗腐敗的舊中國現實,比喻為「一溝絕望的死水」,表達了對丑惡勢力的憎恨和對祖國深沉的摯愛。詩的最後一節,表明他一方面對死水,也就是對黑暗,不存幻想,堅信丑惡斷然產生不了美;另一方面,他沒有真的絕望,並非心如死灰,而是痛恨這溝死水,要讓它死亡。「不如讓給丑惡來開墾」,是憤激之言。朱自清說:「是索性讓『丑惡』早些『惡貫滿盈』,『絕望』里才有希望。」(《聞一多全集·序》)在絕望中飽含著希望,在冷峻里灌注著一腔愛國主義的熱情之火,是這首詩的思想特色。
聞一多在《死水》中學習和借鑒了西方現代詩的反諷方法和「以丑為美」的藝術原則。詩的中間三節,展開豐富的想像,極力把死水內在的丑惡東西,充分地塗飾以美麗的外形,以鮮明的色彩和響亮的聲音,反諷死水的骯臟、霉爛、黯淡、沉寂。美與丑的交織反差,造成令人耳目一新的藝術效果。
《死水》是聞一多實驗他的「三美」(音樂美、繪畫美、建築美)新體格律的典型。這首詩格律極嚴。全詩共五節,每節四行,每行由三個「二字(音)尺」和一個「三字(音)尺」構成,節奏相同,字數也相同,各節大體均押abcb型的二四腳韻,從內在節奏到外在形式都十分嚴整。詩人猶如「帶著鐐銬跳舞」,但跳得如此輕松自如,節奏和諧,真令人擊節贊
http://..com/question/5764145.html?si=1
紅 燭
蠟炬成灰淚始干
--李商隱

紅燭啊!
這樣紅的燭!
詩人啊!
吐出你的心來比比,
可是一般顏色?

紅燭啊!
誰是制的蠟--給你軀體?
是誰點的火--點著靈魂?
為何更須燒蠟成灰,
然後才放出光?
一誤再誤;
矛盾!沖突!

紅燭啊!
不誤,不誤!
原是要"燒"出你的光來--
這正是自然的方法。

紅燭啊!
既制了,便燒著!
燒罷!燒罷!
燒破世人的夢,
燒沸世人的血--
也救出他們的靈魂,
也搗破他們的監獄!
紅燭啊!
你心火發光之期,
正是淚流開始之日。

紅燭啊!
匠人造了你,
原是為燒的。
既已是燒著,
又何苦傷心流淚?
哦!我知道了!
是殘風來侵你的光芒,
你燒得不穩時,
才著急得流淚!

紅燭啊!
流罷!你怎能不流呢?
請將你的脂膏,
不息地流向人間,
培出慰藉底花兒,
結成快樂的果子!

紅燭啊!
你流一滴淚,灰一分心。
灰心流淚你的果,
創造光明你的因。
紅燭啊!
"莫問收獲,但問耕耘。"
這首詩寫於1923年。詩人准備出版自己的第一部詩集,在回顧自己數年來的理想探索歷程和詩作成就時,就寫下了這首名詩《紅燭》,將它作為同名詩集《紅燭》的序詩。

詩的開始就突出紅燭的意象,紅紅的,如同赤子的心。聞一多要問詩人們,你們的心可有這樣的赤誠和熱情,你們可有勇氣吐出你的真心和這紅燭相比。一個「吐」字,生動形象,將詩人的奉獻精神和赤誠表現得一覽無余。

詩人接著問紅燭,問它的身軀從何處來,問它的靈魂從何處來。這樣的身軀、這樣的靈魂為何要燃燒,要在火光中毀滅自己的身軀?詩人迷茫了,如同在生活中的迷茫,找不到方向和思考不透很多問題。矛盾!沖突!在曾有的矛盾沖突中詩人堅定了自己的信念。因為,詩人堅定地說:「不誤!不誤」。詩人已經找到了生活的方向,准備朝著理想中的光明之路邁進,即使自己被燒成灰也在所不惜。

詩歌從第四節開始,一直歌頌紅燭,寫出了紅燭的責任和生活中的困頓、失望。紅燭要燒,燒破世人的空想,燒掉殘酷的監獄,靠自己的燃燒救出一個個活著但不自由的靈魂。紅燭的燃燒受到風的阻撓,它流著淚也要燃燒。那淚,是紅燭的心在著急,為不能最快實現自己的理想而著急,流淚。詩人要歌頌這紅燭,歌頌這奉獻的精神,歌頌這來之不易的光明。在這樣的歌頌中,詩人和紅燭在交流。詩人在紅燭身上找到了生活方向:實干,探索,堅毅地為自己的理想努力,不計較結果。詩人說:「莫問收獲,但問耕耘。」

這首詩有濃重的浪漫主義和唯美主義色彩。詩歌在表現手法上重幻想和主觀情緒的渲染,大量使用了抒情的感嘆詞,以優美的語言強烈地表達了心中的情感。在詩歌形式上,詩人極力注意詩歌的形式美和詩歌的節奏,以和詩中要表達的情感相一致,如:重復句的使用、一定程度上採用中國傳統詩歌的押韻形式、前後照應和每節中詩句相對的齊整等等。詩人所倡導的中國新詩的格律化、音樂性的主張在這首詩中有一定的體現。可以說,聞一多融匯古今、化和中外的詩歌形式,以強烈的情感表達和追求精神開辟了中國一代詩風,激勵著一代代的中國詩人去耕耘和探索。
http://..com/question/4966108.html?si=1

有的人
----紀念魯迅有感

有的人活著
他已經死了;
有的人死了
他還活著。

有的人
騎在人民頭上:「呵,我多偉大!」
有的人
俯下身子給人民當牛馬。

有的人
把名字刻入石頭想「不朽」;
有的人
情願作野草,等著地下的火燒。

有的人
他活著別人就不能活;
有的人
他活著為了多數人更好地活。

騎在人民頭上的,
人民把他摔垮;
給人民作牛馬的,
人民永遠記住他!

把名字刻入石頭的,
名字比屍首爛得更早;
只要春風吹到的地方,
到處是青青的野草。

他活著別人就不能活的人,
他的下場可以看到;
他活著為了多數人更好活的人,
群眾把他抬舉得很高,很高。

這首寫於一九四九年十一月一日,是紀念魯迅逝世十三周年有感而作。感從何來?當時新中國剛剛成立一個月。一方面是「騎在人民頭上」的人已被人民推翻,另一面是從舊中國進入新中國的各色人等還不免帶著舊社會的階級和思想烙印。魯迅式的「有的人」固然很多,而處於對立面的「有的人」卻也不少。詩人面對現實,回憶魯迅生前和逝世以來的社會狀況,有感而作此詩。此詩不僅反映了生活真實,也表現了詩人的思想傾向,因此,這是一首真實性與傾向性相統一的抒情詩。

詩的第一節指出當今之世有兩種截然相反的人:一種人「雖生如死」,另一種人「雖死猶生」。「雖死猶生」的人,自然是指當時被紀念的魯迅,是對「永垂不朽」的魯迅的歌頌;但是,作為典型形象看,也不是單指魯迅,同時還暗示著與魯迅品質相同的許多人。至於作為對立面的「雖生如死」的人,當然指壞人。這節四行詩,兩句話,是全詩的總帽,統帥全篇,雖通俗易懂,但容量很大,概括力極強,耐人尋味,今人猛省!

接著三節(即詩的第二、三、四節),把「雖生如死」的人和「雖死猶生」的人從三個方面作了對比:比形象、比思想、比情操。從形象看,「騎在人民頭上」的人,雖然昂首挺腰,自詡「偉大」,實際上是藐小的:而「給人民當牛馬」的人,盡管俯下身子,毫不顯眼,卻是偉大的。這四行詩,是從魯迅《自嘲》一詩中的「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一聯生發出來的。詩人發展了魯迅的思想和詩意,形象的對立性更加突出、鮮明。再從思想看,那些「雖生如死」的人總是想「不朽」,「要把名刻入石頭」,為自己樹碑立傳。而那些「雖死猶生」的人,卻情願充當無名的野草。它們憎惡把野草當作裝飾品的「地面」,時刻等待地下的火山噴薄而出,燒盡「地面」上的野草、喬木,直到「無可朽腐」,大家同歸於盡。這一節是根據魯迅《野草·題辭》中的「我自愛的野草,但我憎惡這以野草作裝飾的地面。地火在地下運行,奔突;熔岩一旦噴出,將燒盡一切野草,以至喬木,於是並且無可朽腐」幾句話寫成。寫《野草》和《野草·題辭》時的魯迅,正處於思想「彷徨」時期,他曾經坦率承認他當時還沒有找到革命的道路,但他對於騎在人民頭上的反動派卻是痛恨,不共戴天的,因而表現了「時日曷喪,予及汝偕亡」的徹底犧牲精神。最後從情操看,那些「雖生如死」的人,「他活著別人就不能活」,是十分卑鄙、丑惡的。而那些「雖死猶生」的人,「他活著為了多數人更好地活」,情操是非常崇高、美好的。

詩的第二、三、四等三節是緊接詩的第一節進行構思的。詩人不是為了歌頌魯迅而歌頌魯迅,而是在歌頌魯迅的同時,也歌頌與魯迅品質相同的人,而且譴責那些自吹自擂比人民群眾「偉大」,要為自己樹碑立傳、不讓別人活下去的人。這樣一個對照,比單純誆歌魯迅更加顯示出詩的思想的廣度與深度。

最後三節(第五、六、七節)詩,詩人抓住頭一節詩所說的兩種人同人民群眾的關系,指出他們不同的命運、不同的影響和不同的下場,也就是指出他們各自不同的前途。這三節詩是二、三、四等三節詩的邏輯發展。第五節詩仍然從對立的形象著眼。那些「騎在人民頭上的」自詡「偉大」的人終歸被人民所推翻,從高高在上的地方摔了下來,不僅藐小,而且將從地球上消失;至於那些「給人民作牛馬」的人,卻被人民永遠緬懷他們「俯首甘為孺子牛」的光輝形象。第六節則是寫出兩種不同的主觀思想得到兩種不同的客觀效果:那些想為自己樹碑傳的人,他們的「名字比屍首爛得更早」;而那些「情願作野草」的人,卻是「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野草一年一度地生長,他們也一年一度地永遠為人民所懷念。魯迅是如此,和魯迅品質相同的人也是如此。最後一節寫出不同的情操,不同的報應。善有善報,惡有惡報,不是不報,時候未到。那班「他活著別人就不能活的人」,是決沒有好下場的人,只要時候一到,他們的下場就會讓大家看到。至於那些「他活著為了多數人更好地活著的人」,人民群眾會把他抬舉得很高。魯迅就是這樣的人的代表。

詩的主題一向認為是對魯迅的的崇高品質的歌頌或贊美,這當然是不錯的。但通過認真的分析、深入的理解,僅僅說是歌頌魯迅,還是不夠的。不少分析者其所以說詩的主題只是歌頌魯迅,可能是忽略了題目下面的副標題「紀念魯迅有感」,忽略詩的末尾「1949年11月1日於北京」,也忽略了詩句「有的人」。作者寫作此詩既不是當年十月十九日紀記魯迅的即席之作,而是在參加紀念魯迅逝世十三周年之後有感而作。如果專為魯迅而作,上述的主題思想當然是無可非議的。但作者明明說是「紀念魯迅有感」每一節又不點明魯迅,而是以「有的人」開端,自然就不單是誆歌魯迅。因此,這首詩實際上是通過紀念魯迅,歌頌真善美,鞭撻假丑惡。只有這樣認識主題,才能概括詩的整個內容,挖掘詩的廣度與深度。這是詩人的美學理想在詩歌創作中的具體反映。不論詩人自己是否察覺到這一點。他所塑造的對立形象卻流露了這一點。詩人在對兩種人的對照中,始終只是暗示魯迅,而不點明魯迅,也說明了這一點。如果只是說這首詩歌頌了魯迅,就大大縮小了詩的容量—一它的廣度與深度。

這首詩的藝術構思看似平常,卻也奇特。詩人既然是「有感」而作,就從「美感」出發。但是,什麼是真善美,什麼是假丑惡。詩人並不貼標簽,也不喊口號,只從對人世間兩種的深刻感受出發,運用通俗、親切、生動的語言,寫出自己真實的感受。一般人對這首詩的分析,都說詩人運用了對照或對比的藝術技巧,這當然也說得不錯。的確,詩的每一節都用了對比,把真的、美的、好的、和假的、丑的、壞的作了對比。但是,詩人的這種對比,並不限於某一節詩,而是貫穿整體,詩人是用「鋪陳」的方法來安排對比的。所謂「鋪陳」就是傳統的表現手法「賦」。《有的人》的作者正是為了「鋪陳善惡」而運用對比的。詩人鋪陳了三種對比:第一種對比即第一節的總帽,是兩種截然不同的人的對比,它統攝全詩。第二種對比,主要是比形象,比形象的斗爭的過程。第三種對比主要是比下場,比兩種形象在歷史風雲和時代潮流激盪下的不同結果。詩人正是把這樣三種對比鋪陳開來,成為一首既整齊又錯綜的抒情詩。
http://..com/question/3240194.html?si=2

老馬
總得叫大車裝個夠,
它橫豎不說一句話,
背上的壓力往肉里扣。
它把頭沉重地垂下!

這刻不知道下刻的命,
它的淚只有往心裡咽,
眼裡飄來一道鞭影,
它抬起頭望望前面。

《老馬》寫於1932年,是臧克家詩集《烙印》中流傳廣泛、膾炙人口的名篇之一。作者曾說:「1927年大革命失敗後,我對蔣介石政權全盤否定,而對於革命的前途,覺得十分渺茫。生活是苦痛的,心情是沉鬱而悲憤的。」作者親眼看到了一匹命運悲慘令人同情的老馬,不寫出來,心裡就有一種壓力。通過賞析這首詩,我們能夠更具體地感受到臧克家30年代新詩創作的成就和特色。
詩歌主題:詩人沒有詳細描寫老馬衰弱病殘的外形,而是著重寫它的命運、感受和心境,增強了老馬悲劇的感染力。老馬在這里可以理解為舊中國受苦受難的農民的象徵。詩人越是寫出老馬的忍辱負重、善良忠厚,就越能激發讀者對被壓迫而不深情農民的同情,激起對舊制度和剝削階級的憤怒和詛咒。
劃分層次:全詩共兩節,每節四句。
音韻:隔句押韻,即「夠」、「扣」押「ou」韻,「命」、「影」押「ing」韻,「咽」、「面」押「ian」韻。
http://..com/question/11726264.html?si=2

⑨ 古代有沒有被冤枉的古詩 不算6月飛霜的

詠懷堂詩

一九四六年的秋天,我在南京作記者。記者生涯是忙碌雜亂的,不過有時也有難得的空閑。一天下午在城裡閑走,晃到了清涼山腳下的龍蟠里。有名的國學圖書館就在這里。走進去看時,只見「逃難」歸來的大批藏書,都一疊疊用麻繩捆起,堆在地上,還沒有上架。館長柳翼謀老先生和一些館員正在忙著整理。他給我看了許多宋元舊本,顧校黃跋,告訴了我八年抗戰中間這許多善本輾轉舟車、流離顛沛的故事。後來我向他打聽丁氏八千卷樓舊藏的阮大<SPS=1764>《詠懷堂詩集》,柳先生嘆息著說,館藏舊書中,宋元本缺佚倒很少,但明本卻損失嚴重。這阮髯的詩集已經不知下落了。就連館中新印的本子也已被人偷出去當作還魂紙賣掉,沒有多餘的可供出售了。
我當時住在離秦淮不遠的地方,每次經過總免不了要想起《桃花扇》的故事;後來還在城南偶然發現了一條「庫司坊」的小巷,據說就是當年曾被老百姓呼為「褲子襠」的阮大<SPS=1764>的故居所在。那麼, 詠懷堂的故址應該也在這里了。因此想找一部阮鬍子的詩集看看。這個願望,在六年之後無意中實現了。我在上海買到了阮詩三集。
這是徐乃昌的舊藏本。計《詠懷堂詩集》四卷;《外集》甲乙部:《丙子詩》二卷。都是崇禎中原刻。《詩集》前有扉葉,題「吳門毛恆所梓行」。葉燦序第一頁版心下有「白下毛升梓」五字,與《外集》版式如一,當系同時所刻,時在祟禎八年乙亥(一六三五年)。《丙子詩》是十年丁丑(一六三七年)刻,「自序」說,「其稱詩,遂自崇禎乙亥後,系曰《詠懷堂某年詩》,而後仿此焉。」《丙子詩》後尚有《戊寅詩》(只下卷)、《辛巳詩》各二卷,有新排印本。
奇怪的是我得到的《丙子詩》二卷也是八千卷樓的舊物,卷前有「錢載」、「籜石」二印;「嘉惠堂丁氏藏書之記」印;「翁同<SPS=2323>觀」印。此本沒有隨樓書一起運往南京,我估計是被人抽下作為「禮品」送給翁常熟的。圖書館排印所據則是丁氏舊藏的另一殘本,只存卷上;後來又據丁初我的傳抄本下卷補印,作為補遺。丁初我是常熟人,他的傳抄本根據的大抵就是此本。
現存的阮大<SPS=1764>詩,還有一種《和簫集》,二十年前在寧波發現,是明刻白棉紙印本。《外集》乙部有「別退思」詩,詩後小注說「和簫予寓黃詩稿,為退思所題」。看來這個集子刻成尚早於詩集四卷。《丙子詩》卷前屬「齊安退思杜祝進較」,就是此人。
三十多年前在龍蟠里,只匆匆將《詠懷堂詩》的新印本翻了一下,記下了幾聯斷句和卷前影印的名人評語,回來寫了一篇《金陵雜記》。因為文中引了無想居士(王伯沆)的話,「乃知小人無不多才也。」曾招來過一通斥責。二十多年以後聽到《和簫集》發現的消息,又曾設法去買下或傳抄。這次的後果更為嚴重了。終於被揭發、認定為對一個歷史上的大壞蛋寄予了愛慕與同情。可見三十年來,人們的意見其實並無多少變化。當某人被判定為壞種之後,他的著作,言行……就不必也不許再去深究,只要記住貼在他頭上的標簽就好了。這是很方便的辦法,又能避免由於讀了壞種的詩文自己也會隨之變壞的危險。似乎也正是中國人的一種傳統老脾氣。不過我看辦法並不高明,採取了這種對策,壞種並不會少下去,而且還會多起來。老花樣會不斷照樣搬用,連改頭換面的手腳都可以省掉。人們只能在重新吃了一通苦頭之後,最後省悟身邊又出現了新的、其實是和陳年舊貨並無明顯區別的「新壞種」。
為什麼會經常不斷地出現這樣的悲劇,我想可能就為了人們激於義憤或別的什麼原因,把歷來一切壞種的著作和言行錄都毀棄、封存,不再過問,終於淡忘,沒有吸取必要教訓的原故。
沒有矛盾沖突就沒有戲,這道理是大家都承認的。把壞種統統趕下舞台,或只留下幾個貼著標簽並無血肉的對立面,這有利於劇情的展開、結束,是無疑的。但這樣一來,正面人物就無論如何也演不成戲,即使勉強演出也不是戲了。這個簡單的、明白無誤的道理,十分遺憾,恰恰正是人們多年來爭論不休的。
魯迅先生晚年手訂文集,總要寫一篇「後記」,有時這後記還是頗長的。好象當年就曾有人譏笑過,魯迅的編印文集其實不過是為了一條尾巴。可見這辦法一實行就立即為論敵所注意並引起了痛恨。魯迅的「後記」就是著重介紹評論所及的事件、人物的言行和社會背景,「立此存照」,並進一步闡明了自己的作意的。今天看來,這辦法的好處是顯然的,它免去了後來的研究者許多考訂與爭論,也堵死了惡意曲解、誣蔑的途徑。試想,如果看不到這些反面材料,那麼「兩間餘一卒」的,魯迅,不就和唐·吉訶德有些相象了么?
這就是我一向主張不可忽視反面教材收集的理由。
細想一下,「小人無不多才」這話是確有語病的。因為這並不是事實。應該更正為凡是不平常的壞種,總有一定作惡的本領與能量,沒有這條件,就不可能闖出大大的亂子來。也許這里所說的「才」,只是指文采而言。那麼這種例子歷史上也很不少。唐詩人中的沈<SPS=0022>期、宋之問;宋代的孫覿、方回;明代的嚴嵩、趙文華就都是好例。每逢社會發生疾遽變革的時代,這種「才子」往往就較多地出現,因為這時考驗往往是更為嚴酷的。
方虛谷(回)的選本《奎瀛律髓》是很有名的,不過並不高明。這是一部作律詩的教科書,評選的方法則是惡俗的、教條主義的。首先,他認為詩人和別的人才一樣,可以用某種機械的方法培養出來,這就是荒謬的。不過這並不妨礙方回曾寫過一些好詩。大抵也因為名聲太臭了,方回的詩集一直只有極少的抄本流傳。我第一次接觸此公的作品,是在抗戰中間的重慶。那時學校有一些存書,受了水濕,在運動場上攤開了吹風。這中間有一大批商務印書館版的《四庫珍本》,其中就有方回的《桐江續集》。在那下不完秋雨的長江邊上,讀了「每重九日例凄苦,垂七十年更亂離」這樣的句子,真是使人不易忘記。後來讀周密的《癸辛雜識》,才進一步得知這位「詩人」的真面目,
「方回為庶官時,嘗賦《梅花百詠》以諛賈相(似道),遂得朝除。及賈之貶,方時為安吉<SPS=0036>,慮禍及己,反鋒上十可斬之疏,以掩其跡,遂得知嚴州,時賈已死矣。識者薄其為人,有士人嘗和其韻雲,『百詩已被梅花笑,十斬空餘諫草存。』未幾,北軍至。回倡言死封疆之說甚壯,忽不知其所在。人皆以為踐言死矣,乃迎降於三十里外,韃帽氈裘,跨馬而還,有自得之色。」

(《別集》上)

真是沒有法子想。方回是「詩人」,同時又是一個完全失去了羞恥概念的奴才。這事實不可能有任何爭議。阮大<SPS=1764>飽讀詩書,大概也熟知並佩服方回的手段,在數百年後幾乎全同的時會依前法照辦不誤了,還有了新的發展。也確是沒有爭議的事實。看來這里似乎也是有著一種傳統的,正如韓愈所說的「道統」一般,傳來傳去,連綿不絕,是否這以後就「無傳焉」了呢?實在也難說得很。
陳寅恪的遺作《柳如是別傳》中曾有一節論及阮大鋮,
「圓海人品,史有定評,不待多論。往歲讀詠懷堂集,頗喜之,以為可與嚴惟中之鈐山,王修微之樾館兩集,同是有明一代詩什之佼佼者。至所著諸劇本中,《燕子箋》、《春燈謎》二曲,尤推佳作。其痛陳錯認之意,情辭可憫。此固文人文過飾非之伎倆,但東林少年似亦持之太急,杜絕其悔改自新之路,竟以『防亂』為言,遂釀成仇怨報復之舉動,國事大局,益不可收拾矣。夫天啟亂政,應以朱由校魏忠賢為魁首,集之(阮)不過趨勢群小中之一人。揆以分別主附,輕重定罪之律,阮氏之罪,當從末減。黃梨洲乃明清之際博雅通儒之巨擘,然囿於傳統之教訓,不敢作怨懟司馬氏之王偉元,而斤斤計較,集矢於圓海,斯殆時代限人之一例歟?……」
寅恪先生的意見是有代表性的。他承認阮大鋮是壞種,但卻欣賞他的才能。同時還提出東林人物在南明一局中的斗爭策略問題,嘆息他們沒有採取正確的統戰政策,給阮鬍子留一條改過自新之路。賢如黃梨洲也未能突破當時清議的局限,給了阮大鋮以過分的斥責。這些意見,其實也並不新鮮,寅恪先生又曾引及並認為「頗為公允」的夏完淳在《續倖存錄》中的話,就代表了當時清流人物中的另一種看法。夏存古說:
「圓海原有小人之才,且阿<SPS=0844>亦無實指,持論太苛,釀成奇禍,不可謂非君子之過。……」
照夏完淳的說法,連阮大鋮的黨於崔魏,也是冤枉的了。阮大鋮雖然以魏黨餘孽,終崇禎一朝十七年廢置不用,在安徽故鄉和南京一帶閑住,但從他的詩集中看,交往之中也頗有東林中的人物,有些還是抗敵殉難的名臣與未來的遺民義士。范景文、史可法、文震孟、杜<SPS=0713>、方文、王思任、葛一龍、茅元儀、楊補、紀映鍾、顧與治……都是曾與游宴倡和的詩友。他們中間,就頗有發出同情阮大鋮言論的人物。如以發表宣言痛斥馬士英有名的王思任,就說他「時命偶謬,丁遇人痾,觸忌招<SPS=2246>,渭涇倒置,遂放意歸田,白眼寄傲。只於桃花扇影之下,顧曲辯撾。」(《春燈謎》序)這甚至是說魏閹一案也「渭涇倒置」了。張宗子(岱)是《石匱書》的作者,是對晚明政局黨爭經過深思熟慮形成了自己見解的史家。他的《與李硯翁》一書,魯迅曾經引用過。張岱主張具體分析,不能把東林說得毫無缺點,這當然是不錯的。不過魯迅指出,「古今來無純一不雜的君子群,於是凡有黨社,必為自謂中立者所不滿,就大體而言,是好人多還是壞人多,他就置之不論了。」(《<題未定>草》)這是直到今天,也還有著深刻現實意義的見解。張宗子也是阮大鋮的朋友,曾稱贊過「阮圓海之靈奇」的。《詠懷堂戊寅詩》有「張宗子呂吉士姚簡叔嵇仲舉入山相訪」詩,張岱《<SPS=0257><SPS=0263>文集》稿本也有《阮圓海祖堂留宿》詩,這是崇禎九年阮大<SPS=1764>避居南京城外的祖堂山時,宗子往訪彼此投贈之作。張岱的詩是:
牛首同天姥,生平夢寐深。山窮忽出寺,路斷復穿林。得意難為畫,移情何必琴。高賢一榻在,雞黍故人心。
劇談中夜渴,瀹茗試松蘿。泉汲虎跑井,書讎豕渡河。無生釋子話,孰殺鄭人歌。(原註:時圓海被謗山居,故為解嘲)邊警終紫慮,尊前費揣摩。
阮詩中也有「亦有同心侶,遙遙問薜蘿」、「我法尊龍性,時情忌鳳歌」之句,可以約略知道他們在獻花岩畔夜談的內容,他們談到了政局斗爭,而張宗子的同情是在阮大<SPS=1764>這一邊的。張、王(思任)都是越人,他們的意見可以部分反映浙黨的政治見解。
稱贊阮大鋮詩的人是不少的。寅恪先生的父親、名詩人陳散原在《詠懷堂詩集》書衣上寫下的評語是「芳<SPS=1376>深徽,妙緒紛披。具體儲韋,追蹤陶謝。不以人廢言,吾當標為五百年作者。丙辰(一九一六)驚蟄,散原。」章太炎的評語是「大<SPS=1764>五言古詩,以王孟意趣,而兼謝客之精練。律詩微不逮,七言又次之。然榷論明代詩人,如大<SPS=1764>者少矣。潘岳宋之問險<SPS=1628>不後於大<SPS=1764>,其詩至今存。君子不以人廢言也。戊辰(一九二六)孟春,太炎。」胡先<SPS=1916>在長跋中甚至稱之為「有明一代唯一之詩人」。這些評論主要都是從藝術角度著眼的,而且一致提出了「不以人廢言」的意見。《中國大網路全書》的<中國文學分卷>的擬目里也列入了阮大<SPS=1764>的名字,不過是列入「清傳奇雜劇作家」,沒有注意到他的詩。
《詠懷堂詩》的風貌也確是與王孟儲韋相近,阮大<SPS=1764>自己也時時道出了他對陶謝的崇敬。奇怪的是,此外他還佩服著一個謝翱羽。有的評論說他的成就高出嚴分宜,也應是事實。其實嚴嵩詩學的功力又何嘗低於大<SPS=1764>,不過他們的處境是不同的。一個是盤據政府幾十年的權相;一個則是十七年(崇禎一朝)竄身草莽。這樣他們雖然同樣披著一件悠閑澹遠的外衣,但面目到底不一樣。內心委曲是很難掩蓋的,即使有絕大的本領也困難。
《詠懷堂詩外集》乙部有十四首「還山詩」,作於天啟甲子。「還山」就是「歸隱」,這是幾千年來士大夫十分鍾愛的題目。他們都熟練地掌握了祖傳的兩套本領,「獨善其身」與「兼善天下」,應付「窮」、「達」兩種不同處境。認真考慮一下,就會明白這似乎是矛盾著的兩面其實不過是相輔相成的手段,目的卻只有一個。實在混不下去了就「歸隱」,其實不過是避風頭,是為出山作準備。歷史上大約是有真正的隱士的吧,不過並不多。寫這樣的「還山詩」,照例還可以發一點小小的牢騷,如「不才明主棄」之類,但文章的結穴總要聲述自己對皇帝恩情的感激,好象皇帝一直是死活拉住不放要他幫忙似的,現在終於放手了,使「遂初之願」終於得到滿足,又哪能不感激。這是這類詩的一般規格,是完全符合溫柔敦厚的詩教的。
阮大<SPS=1764>苦心經營寫下的這十四首詩,確是文彩斐然,不愧佳作。太炎說他最長五古,律詩少遜,七言尤次。這十四首全是七言律,卻寫得著實不差。象「拂袖行吟歸去來,草堂猿鶴莫相猜。雲霄自愧無修翮,雨露誰為棄不材。」「十年小草溷風塵,五斗於人太苦辛。削木為鳶應是幻,以蕉覆鹿定何真。」「腐草為螢難自照,長霄與鳥幸高飛,人生豈必皆朱<SPS=1389>,下澤烏犍策亦肥。」這些句子,確是深合還山詩的要求的。雖有怨氣,但卻不多。又如「星占處士山中卧,影弄嬰兒世上名。但使榆關銷戰斗,何妨花塢有深耕。」就是在說,雖已解組歸來,也還惦記著東方的邊患,立意也是極好的。不過要想完全掩卻胸中的心事,到底不容易。「聖世何嘗分蜀洛,野心長此托巢由。」「宦海驚濤迷象馬,名場孤注奪梟盧。」「任有網羅及鴻渚,誰將柯斧指龜山。」這些,就並不隱諱地揭出了當時的政治斗爭形勢和「還山」的真正原因。阮大<SPS=1764>萬曆丙辰科中會試,不久居憂還里。同鄉左光斗是一位讜直敢言的御史,一直是大<SPS=1764>倚以自重的朋友,也是他接近東林的關系人。天啟甲子,吏科都給事中出缺,左光斗通知大<SPS=1764>來京遞補。但因東林人物意見不一而未能如願。這時阮大<SPS=1764>立即轉而投靠魏忠賢,終於達到了目的。但只一月,就告歸「還山」了。這是他背叛東林投奔閹黨的開始。
明白了這背景,再來讀「還山詩」時就可以領會得另一番滋味。他「還山」之時,曾對親近的朋友咬牙切齒地說,「我猶善歸,未知左氏何如耳。」果然,第二年左光斗就和高攀龍、楊漣等一起下獄論死了。他們都是反對大<SPS=1764>出任吏科都給事中的。
阮大<SPS=1764>這時又回到北京任太常少卿。但幾個月以後,又自請「還山」了。這回告退的原因是看出魏忠賢的日子不長了。他每次到忠賢那裡去獻殷勤,總要用「重賂」向門房買回名刺。這樣後來追查閹黨餘孽時,並抓不到他任何白紙黑字的把柄,這一手實在「高明」,是古今同類「英雄」萬萬不及的。
崇禎改元,大<SPS=1764>在家裡准備了兩本奏章。一通專劾崔、魏;另一通則分前後兩個階段指出東林、閹黨各有應負的政治責任,一並送到北京楊維垣處,請他看準氣候選一本上奏。這一手也是新鮮的創造,為前史所未有。大<SPS=1764>以光祿卿三上京華,大約也只幾個月,又被劾罷官。第二年定了「逆案」,十七年中一直不得翻身。
十七年中,阮大<SPS=1764>先是住在故鄉安徽,後來農民起義軍打了過來,就逃往南京。遊山玩水,作詩,娶妾,拍曲,演戲,同和尚相與,集子里留下的是晚明士紳「風雅」生活的寫照。來往得最多的是會試同年此刻丟了官在金陵閑住的馬士英,此外還有許多名士,貴官。阮大<SPS=1764>在詩里有不少「談兵夜雨青油幕,買笑春風錦瑟房」一類的句子,說明他念念不忘以「邊才」起用。當時邊患、「內亂」如火燎原,許多人都以此「起廢」了,這就是他忽然熱中於談兵說劍的真正原因。「丙子詩」下有「歲晏柬南高同卿」詩:
離居何必賦招魂,農圃如今道亦尊。雞肋久捐塵外夢,鴟夷況有眼前樽。一林明月碧如此,六代寒山青不言。多少軍烽連野哭,牛衣颯沓亦君恩。
詩確是寫得漂亮,也並不脫離現實,但什麼是作者的真實思想呢?另一首《張金吾以書見訊賦答》就說得明白多了。
「人事已如此,安危仗有天。誰移元<SPS=1286>碣,一為勒燕然。謠諑<SPS=1225>夔窘,憑陵蜀洛堅。不然邊徼火,何以燭甘泉。」
在無可奈何之中,阮大<SPS=1764>將國事之壞完全歸罪於東林的門戶之見。他想翻案,想「立功」。十七年中,幾乎沒有片刻放棄過這種意念。可以說,「南都防亂公揭」就是在這樣背景下產生的。
阮大<SPS=1764>和周延儒是舊友,《戊寅詩》下有「壽周相國挹齋五十」詩兩律。《辛巳詩》上又有「送周相國挹齋入京」六律,都是逢迎拍馬之作,讀 了會使人肌膚起粟的,不過這中間自有一段故事。
崇禎十四年,在籍的周延儒被召再度出任首輔。許多晚明野史都說這是復社黨魁張溥活動的結果。花村看行侍者《談往》「宜興再召」說,「宜興再召,通內而贄幣帛者,別有大力出資而任支費,霞城賀氏與虞氏侯氏兩家,又奔走而靈線索,庶常張博天如、祠祭主事吳昌時來之也。擘畫兩年,徵召之<SPS=1379>始下。」《霜<SPS=0777>集》詩注說,「無何,太倉張博為門戶計,鳩金賂要津,宜興得再召。」孟心史校記雲,一本「鳩金下有二十萬兩四字」。又說,「所謂要津,宦官宮妾而已。假吳昌時以通內,遂得奄人為內主,而綉鞋得附田妃之足矣。」這二十萬兩活動費,採用的是股份有限公司的籌款法,有的野史說股東之一就正是阮大<SPS=1764>。大<SPS=1764>送延儒入京詩第五首說,
逋客冥冥息影深,寧憂繒繳到長林。所虞朝著多堅壘,勿恤神州有陸沉。隨地孤寒為引手,何人吐握不歸心。期公盡洗荊榛劫,剩得青山與向禽。
這里盼望延儒為自己翻案並起廢的意思是刻露的。《阮大<SPS=1764>本末小記》說,
「宜興相公周延儒,為髫年昵友。既回籍,大<SPS=1764>時過其家。延儒與約曰,『倘得再出,必起君』。崇禎十四年,延儒再召。大<SPS=1764>遣候,以金杯為壽曰,『息壤在彼。』延儒召其使前,舉杯<SPS=2257>者三,仍令持歸,語使曰,『飲此如與爾主面談矣。舊約不忘。但今茲之出,實由東林,先與我約法三章,第一義即爾主也。歸語爾主,倘意中有所為一人交者,當用為督撫,侯其以邊才轉薦,我相幾圖之,必得當以報耳。』使歸,大<SPS=1764>以為無<SPS=1665>馬士英者,遂以士英請。延儒入,即拔士英為鳳督。」這就是馬士英起用的經過,自然也就是弘光一局馬阮合作的張本。
閹黨馮銓也是阮大<SPS=1764>的密友。張岱《石匱書後集》《馬阮列傳》說,
「(大<SPS=1764>)與涿州馮銓稱莫逆,醵多金力圖翻案。特以先帝蓄怒黨人,堅執不允。家居以詩酒自娛,多作傳奇,寓言解嘲。」
利用戲劇進行政治宣傳,應該說也是阮大<SPS=1764>的一種「創造」,他是早於康生三百多年,就發現了這個秘密的。據吳瞿庵跋大<SPS=1764>《雙金榜》說,
「按圓海曾列籍東林,為高攀龍弟子。後附魏黨,為劉蕺山(宗周)所劾。魏敗,坐逆案削職。此詞當是坐廢時作。記中皇甫敦又名黃輔登,攀附登龍,義取暗射,即指高攀龍。孝標隱劉字,即指蕺山。孝緒為阮,即以自指。以東洛喻東林,以東粵喻東廠,入粵後屢言番鬼,番鬼者魏也。<SPS=0023>飛竊珠,亦窺竊神器之意。『迕訐』一折,意謂己與蕺山同屬攀龍門下,不宜相煎太急。通番一案,即言逆案。總不外自表無罪,乞憐清流之意。」這里所說頗有些「索隱派」的氣味,不過也並非毫無影響。因為在晚明運用戲曲進行政治斗爭甚至私人攻訐的風氣是頗盛的,張秋水所講《綠牡丹》(不是「粲花軒」本)的故事就是好例。阮大<SPS=1764>的另一本傳奇《牟尼合》,董康曾據明刻復刻行世。後來王孝慈又收得明末刻本,發現《伶<SPS=2247>》一折兩本內容不同。董本的內容是程咬金、秦叔寶慶賀尉遲敬德生辰;王本則是內官牛承恩等慶賀舊內史裴寂生日。王氏的判斷是,
「是時南都久忘國恥,每耽戲劇。阮制諸曲,固以之自娛,亦兼以媚諸貂<SPS=0844>。……當時即刊有兩種曲本,故此本獨為白皮紙精印,所以媚宦官者至矣。其程秦本則以之宴清流及諸士人,顯有不同。」
這不只是版本學上的一種故實,也說明阮大<SPS=1764>在以戲曲為政治服務時會玩出怎樣奇特的花樣。這是過去的戲曲史研究者所沒有注意到的。王漁洋說阮大<SPS=1764>曾用綾絹朱絲闌精寫《燕子箋》送給弘光帝,野史又曾記阮大<SPS=1764>降清後在營中為清軍將領唱曲,「即起執板,頓足而唱,以侑諸公酒。諸公北人,不省吳音,乃改唱弋陽腔,始點頭稱善。皆嘆曰,『阮公真才子也』。」從新主子口中獲得「才子」的稱贊,大概是曾使阮鬍子為之歡欣鼓舞的吧。
現存阮大<SPS=1764>的編年詩集,只到崇禎十四年辛巳為止。這以後的幾年正是他大顯身手的時期,忙是比過去忙得多了,但詩總還是作的吧。也許不等編好、付雕,清兵就已渡江,終於來不及出版。果真如此,那可是太可惜了。
我們雖然不能讀到阮大<SPS=1764>辛巳以後的詩,卻能從野史中知道他的許多故事。應該說,用行動為自己勾勒出的臉譜,其真實、生動就絕非沒有「達詁」的詩所能及。在弘光一局中阮大<SPS=1764>的種種表演是人們熟知的;後來搖身一變,以「才子」的身份,歸順大清,直至「為王前驅」,死於仙霞嶺上。這許多,錢秉鐙曾據當年目擊者的口述,寫入《阮大<SPS=1764>本末小紀》,附於《所知錄》之末。這是極有益的野史,能找到原書的讀者都應該好好讀一下。
四十五年前魯迅說過,「要論中國人,必須不被搽在表面的自欺欺人的脂粉所誆騙,卻看看他的筋骨和脊樑。」這里不但指出了鑒別古今一切人物的好方法,也是堅定信心鼓舞鬥志的有效的手段。是我們應該牢牢記住的。

熱點內容
古代勵志的名言 發布:2021-03-16 21:50:46 瀏覽:209
形容兒孫繞膝的詩句 發布:2021-03-16 21:49:35 瀏覽:878
席慕蓉賞析印記 發布:2021-03-16 21:48:26 瀏覽:311
權力很大含有手的成語 發布:2021-03-16 21:48:22 瀏覽:584
能聽的兒童故事 發布:2021-03-16 21:48:15 瀏覽:285
關於足球的詩歌詞句 發布:2021-03-16 21:47:40 瀏覽:870
拖拉機的古詩 發布:2021-03-16 21:42:53 瀏覽:571
亮甜的詩句 發布:2021-03-16 21:42:00 瀏覽:831
廣東話生日快樂祝福語 發布:2021-03-16 21:38:55 瀏覽:409
噓的短句 發布:2021-03-16 21:38:07 瀏覽: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