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古詩詞句 » 還古詩注釋

還古詩注釋

發布時間: 2021-01-30 20:53:42

Ⅰ 風景的古詩還有注釋15首

孤雁
杜甫
孤雁不飲啄.飛鳴聲念群.
誰憐一片影.相失萬重雲?
望盡似猶見.哀多如更聞.
野鴉無意緒.鳴噪自紛紛.

這是一首悲傷而執著的孤雁:它不飲.不啄.只是一個勁兒飛著.叫著.追尋它的同伴.詩人同情失群的孤雁.其實也是融入了自己的思想感情.

這首詠物詩寫於大歷初杜甫居夔州時.它是一首孤雁念群之歌.體物曲盡其妙.同時又融注了作者的思想感情.堪稱佳絕.
.全詩的詩眼是(孤 ) 詩骨是(飛鳴聲念群 )
依常法.詠物詩以曲為佳.以隱為妙.所詠之物是不宜道破的.杜甫則不然.他開篇即喚出[孤雁".而此孤雁不同一般.它不飲.不啄.只是一個勁地飛著.叫著.聲音里透出:它是多麼想念它的同伴!不獨想念.而且還拚命追尋.這真是一隻情感熱烈而執著的[孤雁".清人浦起龍評曰:[`飛鳴聲念群`.一詩之骨"(<讀杜心解>).是抓住了要領的.
次聯境界倏忽開闊.高遠浩茫的天空中.這小小的孤雁僅是[一片影".它與雁群相失在[萬重雲"間.此時此際的心情該多麼惶急.焦慮.又該多麼迷茫啊!天高路遙.雲海迷漫.將往何處去找失去的伴侶?此聯以[誰憐"二字設問.這一問間彷彿打開了一道閘門.詩人胸中情感的泉流滾滾流出:[孤雁兒啊.我不正和你一樣凄惶么?天壤茫茫.又有誰來憐惜我呢?"詩人與雁.物我交融.渾然一體了.清人朱鶴齡注此詩說:[此託孤雁以念兄弟也".且詩人所思念者恐不獨是兄弟.還包括他的親密的朋友.經歷了安史之亂.在那動盪不安的年月里.詩人流落他鄉.親朋離散.天各一方.可他無時不渴望骨肉團聚.無日不夢想知友重逢.這孤零零的雁兒.寄寓了詩人自己的影子.
三聯緊承上聯.從心理方面刻畫孤雁的鮮明個性:它被思念纏繞著.被痛苦煎熬著.迫使它不停地飛鳴.它望盡天際.望啊.望啊.彷彿那失去的雁群老在它眼前晃,它哀喚聲聲.喚啊.喚啊.似乎那侶伴的鳴聲老在它耳畔響,所以.它更要不停地追飛.不停地呼喚了.這兩句血淚文字.情深意切.哀痛欲絕.浦起龍評析說:[惟念故飛.望斷矣而飛不止.似猶見其群而逐之者,惟念故鳴.哀多矣而鳴不絕.如更聞其群而呼之者.寫生至此.天雨泣矣!"(<讀杜心解>)
結尾用了陪襯的筆法.表達了詩人的愛憎感情.孤雁念群之情那麼迫切.它那麼痛苦.勞累,而野鴉們是全然不懂的.它們紛紛然鳴噪不停.自得其樂.[無意緒"是孤雁對著野鴉時的心情.也是杜甫既不能與知己親朋相見.卻面對著一些俗客庸夫時厭惡無聊的心緒.[知我者謂我心憂.不知我者謂我何求"(<詩·王風·黍離>).與這般[不知我者"有什麼可談呢?
這是一篇念群之雁的贊歌.它表現的情感是濃摯的.悲中有壯的.它那樣孤單.困苦.同時卻還要不斷地呼號.追求.它那念友之情在胸中熾烈地燃燒.它甚至連吃喝都可拋棄.更不顧處境的安危,安雖命薄卻心高.寧願飛翔在萬重雲里.未曾留意暮雨寒塘.詩情激切高昂.思想境界很高.
就藝術技巧而論.全篇詠物傳神.是大匠運斤.自然渾成.全無斧鑿之痕.中間兩聯有情有景.一氣呵成.而且景中有聲有色.甚至還有光和影.能給人以[立體感".彷彿電影鏡頭似的表現那雲間雁影.真神來之筆. (徐永端)
1.全詩的詩眼是(孤 ) 詩骨是(飛鳴聲念群 )
2.頷聯[誰憐一片影.相失萬重雲".意思是[一片孤單的雁影 .遺失在萬里雲天中.真令人心生憐意":[一片".[萬重"對比.構成極大的反差.極言其[孤",[誰憐"二字直抒胸臆.凝聚了詩人對孤雁的憐憫之情.頷聯兩句形象地寫出了路遠雁孤.同伴難尋的凄苦之情.江南春

杜牧

千里鶯啼綠映紅,
水村山郭酒旗風。
南朝四百八十寺,
多少樓台煙雨中。

賞析
杜牧在這首七絕中不僅描繪了明媚的江南春光,而且還再現了江南煙雨蒙蒙的樓台景色,使江南風光更加神奇迷離,別有一番情趣。「千里鶯啼綠映紅,水村山郭酒旗風」,首先詩人把我們帶入了江南那花紅柳綠的世界。你看,到處鶯歌燕舞,到處綠樹紅花;那帝水的村莊,那依山的城郭,尤其是那迎風招展的酒旗,多麼令人心馳神往!「千里」說明是寫整個江南,但整體又是通過一個個具體的意象表現出來的。「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台煙雨中」,這里有過渡到江南風光的重要組成部分——寺廟,揉進了滄桑之感,南朝遺留下來的許許多多佛教建築物在春風春雨中若隱若現,更增添撲朔迷離之美。燕歌行
高適

漢家煙塵在東北. 漢將辭家破殘賊.
男兒本自重橫行. 天子非常賜顏色.
摐金伐鼓下榆關. 旌旆逶迤碣石間.
校尉羽書飛瀚海. 單於獵火照狼山.
山川蕭條極邊土. 胡騎憑陵雜風雨.
戰士軍前半死生. 美人帳下猶歌舞.
大漠窮秋塞草腓. 孤城落日斗兵稀.
身當恩遇恆輕敵. 力盡關山未解圍.
鐵衣遠戍辛勤久. 玉箸應啼別離後.
少婦城南欲斷腸. 徵人薊北空回首.
邊庭飄颻那可度. 絕域蒼茫更何有.
殺氣三時作陣雲. 寒聲一夜傳刁斗.
相看白刃血紛紛.死節從來豈顧勛?
君不見沙場征戰苦.至今猶憶李將軍.
<燕歌行>是高適的代表作.也是唐朝邊塞詩中的典範作品.
詩中的前四句.概寫了唐朝開元時期東北部不斷受敵騷擾以及張守珪立功受賞的情況.它對於詩人所要表達的思想來說.並無重要意義.但它給全詩開辟了一種比較恢宏和開闊的氣勢.而這正是其時的邊塞詩所共有的特色.[男兒本自重橫行.天子非常賜顏色."從中我們可以領略到在開放向上的盛唐時期.男兒的赴身邊塞.建功立業的豪邁風采.
從[從金伐鼓下榆關"到`力盡關山未解圍`十二句.具體描寫了戰斗的整個過程.這里有逶迤不斷的行軍陣容.有蕭條凄涼的邊塞景色.還有對敵人的猛烈進攻和戰士的血灑疆場的細致描摹等等.語氣逼真.描寫及其生動.富於形象感.特別詩人借[戰士軍前半死生.美人帳下猶歌舞"一句.運用及其鮮明的對比.感情激烈地譴責了邊塞將帥的腐朽生活.
[鐵衣遠戍辛勤久"四句.描寫了徵人們因長期戍守邊防不能回家而產生的苦悶絕望的心情.[少婦城南欲斷腸.徵人薊北空回首"詩人把徵人與少婦的相互思念.運用類似蒙太奇的手法連接在一起.在形象上給人以強烈的悲劇感受.具有震撼人心的效果.
從[邊庭飄颻那可度"到全詩結束.在對邊塞生活的描寫中寄託了詩人的深切感受.在這里.詩人既表達了對戰爭的厭惡.又表現了他對李廣這樣的安邊將帥的崇拜和渴望,並譴責將帥不體恤兵士.驕奢淫逸的惡劣行為.詩人的感情基調很凝重.在褒貶中 體現了思索的痛苦.
高適的邊塞詩思想內容深刻.風格悲壯.是唐代現實主義詩歌的優秀代表.
岑參與高適都有過軍旅生活的經歷.都以七言古詩見長.他們的詩都有慷慨報國的英雄氣概和不畏艱苦的奮斗精神的共性.與高適不同的是.他更多地描繪了邊塞奇麗多姿的生活.雄奇瑰麗的浪漫色彩是岑參邊塞詩的基調.如他的名篇<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尤為突出.
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
岑參
北風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飛雪.
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
散入珠簾濕羅幕.狐裘不暖錦衾薄.
將軍角弓不得控.都護鐵衣冷難著.
瀚海闌干百丈冰.愁雲慘淡萬里凝.
中軍置酒飲歸客.胡琴琵琶與羌笛.
紛紛暮雪下轅門.風掣紅旗凍不翻.
輪台東門送君去.去時雪滿天山路.
山迴路轉不見君.雪上空留馬行處.
這首詩抒寫塞外送別.軍中送客之情.但它跳出了離愁別恨的俗套.並不令人感到傷感.而是充滿奇思異想.浪漫的理想和壯逸的情懷.使人覺得塞外風雪似乎也變成了可玩味欣賞的對象.[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以春花喻冬雪.取喻新.設想奇.比喻中含有廣闊而美麗的想像.同時字里行間又透露出蓬勃濃郁的無邊春意.[紛紛暮雪下轅門.風掣紅旗凍不翻".帳外那以白雪為背景的鮮紅一點.更與雪景相映成趣.內涵豐富.意境鮮明獨特.具有極強的藝術感染力.
唐代的邊塞詩像一部慷慨激昂的交響曲.從形式上看.有五言.有七言.有短制.有長篇,從內容上看.有的抒發慷慨之情.有的鋪敘異域之景.有的歌頌將士英勇.有的譴責戰爭殘酷,從風格上看.有的詩風淡遠.有的詩風豪放.真可謂是百花齊放.
聆聽完這篇篇不朽的詩文.讓人觸摸到了那顆顆不滅的靈魂.記憶雖是凌亂.但那昔日的蒼涼.過眼的繁華.總是盪氣回腸.感慨萬千.古風(其三) ·李白

秦王掃六合,虎視何雄哉! 揮劍決浮雲,諸侯盡西來。
明斷自天啟,大略駕群才。 收兵鑄金人,函谷正東開。
銘功會稽嶺,騁望琅邪台。 刑徒七十萬,起土驪山隈。
尚采不死葯,茫然使心哀。 連弩射海魚,長鯨正崔嵬。
額鼻象五嶽,楊波噴雲雷。 鯮鬣蔽青天,何由睹蓬萊。
徐市載秦女,樓船幾時回? 但見三泉下,金棺葬寒灰。

【賞析】

此詩主旨是借秦始皇之求仙不成,以規諷唐玄宗之迷信神仙。就思想內容而言並不算李白一人之特見卓識,但就其動盪開合的氣勢、驚心動魄的藝術效果而言,實堪稱獨步。全詩大體可分前後兩段,前段為賓,後段為主。主要手法是欲抑先揚,忽翕忽張,最後蓋棺論定。

前段從篇首至「騁望琅邪台」,頌揚秦王之雄才大略和統一業績。頭四句極力渲染秦始皇消滅六國平定天下的威風。不言平定四海,而言「掃」空「六合」(包天地四方而言之),首先就張揚了秦王之赫赫聲威。再用「虎視」形容其勃勃雄姿,更覺咄咄逼人。起二句便有「猛虎攫人之勢」。緊接著寫統一天下的具體情事,也就有如破竹了。三句「浮雲」象徵當時天下混亂陰暗的局面,而秦王拔劍一揮,則寰區大定,一人「決」字,顯得何其果斷,有快刀斬亂麻之感。於是乎天下諸侯皆西來臣屬於秦了。由於字字擲地有力,句句語氣飽滿,不待下兩句贊揚,贊揚之意已溢於言表。「明斷」句一作「雄圖發英斷」,但不管「明斷」、「英斷」也好,「雄圖」、「天啟」、「大略」也好,總算把對政治家的最高贊詞都用上了。詩篇至此,一揚再揚,預為後段的轉折蓄勢。緊接「收兵」二句寫秦始皇統一天下後所採取的鞏固政權兩大措施,亦是張揚氣派。一是收集天下民間兵器,熔鑄為十二金人,消除反抗力量,使「天下莫予毒也已」,於是秦和東方交通的咽喉函谷關便可敞開了。二是於琅邪台、會稽山等處刻石頌秦功德,為維護統一作輿論宣傳。「會稽嶺」和「琅邪台」一南一北,相距數千里,詩人緊接寫來,有如信步戶庭之間。「騁望」二字形象生動地展示出秦王當時志盈意滿的氣概。秦之統一措施甚多,擇其要者,則綱舉目張,敘得簡勁豪邁。對秦王的歌頌至此臻極,然而物極必反,這猶如《過秦論》的開篇,直是轟轟烈烈,使後來的反跌之筆更見有力。

後段十二句,根據歷史事實進行生動藝術描寫,諷刺了秦王驕奢淫侈及妄想長生的荒唐行為。先揭發其驪山修墓奢靡之事。秦始皇即位第三十五年,發宮刑罪犯七十多萬人建阿房宮和驪山墓,揮霍恣肆,窮極民力。再揭發其海上求仙的愚妄之舉。始皇二十八年,齊人徐市說海上有蓬萊等三神山,上有仙人及不死之葯,於是始皇遣徐市帶童男女數千人入海追求,數年無結果。此即「采不死葯」事。「茫然使心哀」是擔心貪欲未必能滿足的恐懼和空虛。這四句對於前段,筆鋒陡轉,真如駿馬注坡。寫始皇既期不死又築高陵,揭示出其自私、矛盾、慾令智昏的內心世界。但詩人並沒有就此草草終篇,在寫其求仙最終破產之前,又掀起一個波瀾。據史載徐市詐稱求葯不得,是因海中有大魚阻礙之故,於是始皇派人運著連續發射的強弩沿海射魚,在今山東煙台附近海面射死一條鯨。此節文字運用浪漫想像與高度誇張手法,把獵鯨場面寫得光怪陸離,有聲有色,驚險奇幻:赫然浮現海面上的長鯨,驟然看來好似一尊山嶽,它噴射水柱時水波激揚,雲霧彌漫,聲如雷霆,它鬐鬣張開時竟遮蔽了青天……。詩人這樣寫,不但使詩篇增添了一種驚險奇幻的神秘色彩,也是製造希望的假象,為篇終致命的一跌作勢。長鯨征服了,不死之葯總可求到吧。結果不然,此後不久,始皇就在巡行途中病死。「但見三泉下,金棺葬寒灰」,這是最後的反跌之筆,使九霄雲上的秦王跌到地底,真是驚心動魄,以此二句收束築陵、求仙事,筆力陡健,而口吻冷雋。想當初那樣「明斷」的英主,竟會一再被方士欺騙,仙人沒做成,只留下一堆寒冷的骨灰,而「徐市載秦女,樓船幾時回?」讓方士大討其便宜。歷史的嘲弄是多麼無情啊。

此詩雖屬詠史,但並不僅僅為秦始皇而發。唐玄宗和秦始皇就頗相類似:兩人都曾勵精圖治,而後來又變得驕侈無度,最後迷信方士妄求長生。據《資治通鑒》載:「(玄宗)尊道教,慕長生,故所在爭言符瑞,群臣表賀無虛月。」這種蠢舉,結果必然是貽害於國家。可見李白此詩是有感而發的。全詩史實與誇張、想像結合,敘事與議論、抒情結合,欲抑故揚,跌宕生姿,既有批判現實精神又有浪漫奔放激情,是李白《古風》中的力作。 江南逢李龜年 ·杜甫

岐王宅里尋常見,崔九堂前幾度聞。
正是江南好風景,落花時節又逢君。
【賞析】
這是唐代偉大詩人杜甫的作品,是他七言絕句中膾炙人口的一篇佳作。
杜甫與李龜年久別重逢,本來是一件快事,而杜甫此詩卻以嘆息出之,這是為什麼呢?細味文詞,可知究竟。
起聯,以對偶起,想當年李龜年曾以動人的歌藝,經常出入於岐王、崔九之家。兩句以一「見」一「聞」,顯出兩人的關系;以「尋常」、「幾度」,寫李氏每與皇親、達官交往,盛極一時。先作一頓,以起下文。
前人論詩,認為絕句要紆曲回環,婉轉變化,句絕而意不絕。本詩就是這樣。末聯「正是」一轉,以「又」字收束。詩以轉而意深,從「江南好風景」,可以想像出「暮春三月,江南草長,雜花生樹,群鶯亂飛」的大好境界。然而花飛春去,好景不長,於這個「時節」偏「又逢君」,「落花」象徵李的身世,這里已不是「岐王宅里」,又不是「崔九堂前」,更不是李特承恩遇時唐玄宗的宮中,而是遠離京師的「江南」——潭州(今之長沙),怎不令人低徊嘆息!
杜甫對李的遭遇深表同情,原因何在?由於他「往時文采動人主,今日飢寒趨路旁」,出峽浮江,依親靠友,無家可歸,與李之名重昔時,此際流浪「江南」,賣唱自給,處境正復相似。「同是天涯淪落人」,重逢「悲君亦自悲」,借他人的遭遇,抒自己的懷抱,寄義深遠,又妙在不肯道破。有人認為白居易的《琵琶行》,假商婦之琵琶,澆胸中之塊壘,是從此詩脫胎而來。但此詩用絕句體,「含意未申」,而白詩則用歌行體,暢發其旨,同中有異,這又是不可不知的。
這詩僅僅是感傷兩人的際遇嗎?不,它更饒有深意。開元盛世,歌舞承平,自經安史之亂,大唐帝國轉趨衰微,李與作者身世的變化,正是時代興替的縮影,「落花時節」隱喻世亂時艱,彌覺可痛。四十年後,兩人再會,年華老去,人事已非,盛極而衰,國難民困,目睹花落春殘,撫今思昔,能不慨然!用一個「又」字,寄無窮的時世今昔之感,又豈只在憐君亦自憐而已。
總的來說,全詩寥寥四句,辭短韻長,時代之治亂,人世之滄桑,境遇之否泰,已藏於其中,詩中無一字明表其情,卻已隱示其意,「見風韻於行間,寓感慨於字里」,凝重沉鬱,而又不失之晦澀,的確耐人回味。昔人評此詩為「藏詠」。 《回鄉偶書》
作者:賀知章
少小離家老大回,鄉音無改鬢毛催。
兒童相見不相識,笑問客從何處來。
【註解】:
1、鬢毛摧:兩鬢的頭發已經斑白。
【韻譯】:
少年時離鄉,到老了才回家來;
口音沒改變,雙鬢卻已經斑白。
兒童們看見了,沒有認識我的;
他們笑問:這客人是從哪裡來?
【評析】:
這是一首久客異鄉,返回故里的感懷詩。全詩抒發了山河依舊,人事不同,人生
易老,世事滄桑的感慨。一、二句,詩人置於熟悉而又陌生的故鄉環境中,心情難於
平靜。首句寫數十年久客他鄉的事實,次句寫自己的「老大」之態,暗寓鄉情無限。
三、四句雖寫自己,卻從兒童方面的感覺著筆,極富生活情趣。詩的感情自然、逼
真,內容雖平淡,人情味卻濃足。語言朴實無華,毫不雕琢,細品詩境,別有一番天
地。全詩在有問無答中作結,哀婉備至,動人心弦,千百年來為人傳誦,老少皆知。

=============================
《桃花溪》
作者:張旭
隱隱飛橋隔野煙,石礬西畔問漁船。
桃花盡日隨流水,洞在清溪何處邊。
【註解】:
1、飛橋:高橋。
2、石磯:河流中露出的石堆。
3、洞:指《桃花源記》中武陵漁人找到的洞口。
【韻譯】:
隱隱看見一座長橋,被野煙隔斷;
在石嶼的西畔,借問打漁的小船。
桃花隨著流水,終日地漂流不盡;
桃花源洞口,在清溪的哪段哪邊?
【評析】:
這是借陶潛《桃花源記》的意境而寫的寫景詩。詩由遠外落筆,寫山谷深幽,迷
離恍惚,隔煙朦朧,其境若仙。然後鏡頭移近,寫桃花流水,漁舟輕泛,問訊漁人,
尋找桃源。詩的構思婉曲,意境若畫,有景有情,趣味深遠。蘅塘退士批註:「四句
抵得一篇《桃花源記》。」這話不無道理。
=============================
《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作者:王維
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
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
【註解】:
1、登高:陰歷九月九日重陽節,民間有登高避邪的習俗。
2、茱萸:一種植物,傳說重陽節扎茱萸袋,登高飲菊花酒,可避災。
【韻譯】:
獨自流落他鄉,長做異地之客,
每逢佳節良辰,越發思念眷親。
遙想今日重陽,兄弟又在登高,
他們佩帶茱萸,發覺少我一人。
【評析】:
詩寫遊子思鄉懷親。詩人一開頭便緊急切題,寫異鄉異土生活的孤獨凄然,因而
時時懷鄉思人,遇到佳節良辰,思念倍加。接著詩一躍而寫遠在家鄉的兄弟,按照重
陽的風俗而登高時,也在懷念自己。詩意反復跳躍,含蓄深沉,既樸素自然,又曲折
有致。「每逢佳節倍思親」千百年來,成為遊子思念的名言,打動多少遊子離人之
心。

《芙蓉樓送辛漸》
作者:王昌齡
寒雨連江夜入吳,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陽親友如相問,一片冰心在玉壺。
【註解】:
1、芙蓉樓:原址在今江蘇省鎮江市西北。
2、楚山:古時吳、楚兩地相接,鎮江一帶也稱楚地,故其附近的山也可叫楚山。
【韻譯】:
迷濛的煙雨,連夜灑遍吳地江天;
清晨送走你,孤對楚山離愁無限!
朋友呵,洛陽親友若是問起我來;
就說我依然冰心玉壺,堅守信念!
【評析】:
這是一首送別詩。詩的構思新穎,淡寫朋友的離情別緒,重寫自己的高風亮節。
首兩句蒼茫的江雨和孤峙的楚山,烘托送別時的孤寂之情;後兩句自比冰壺,表達自
己開郎胸懷和堅強性格。全詩即景生情,寓情於景,含蓄蘊藉,韻味無窮。
《閨怨》
作者:王昌齡
閨中少婦不知愁,春日凝妝上翠樓。
忽見陌頭楊柳色,悔教夫婿覓封侯。
【註解】:
1、凝妝:盛妝。
2、悔教:悔使。
【韻譯】:
閨閣中的少婦,從來不知憂愁;
春來細心打扮,獨自登上翠樓。
忽見陌頭楊柳新綠,心裡難受;
呵,悔不該叫夫君去覓取封侯。
【評析】:
這是閨怨詩、描寫了上流貴婦賞春時心理的變化。詩的首句,與題意相反,寫她
「不知愁」:天真浪漫,富有幻想;二句寫她登樓賞春:帶有幼稚無知,成熟稍晚的
憨態;三句急轉,寫忽見柳色而勾起情思:柳樹又綠,夫君未歸,時光流逝,春情易
失;四句寫她的省悟:悔恨當初慫恿「夫婿覓封侯」的過錯。詩無刻意寫怨愁,但怨
之深,愁之重,已裸露無余。
=============================
《春宮曲》
作者:王昌齡
昨夜風開露井桃,未央前殿月輪高。
平陽歌舞新承寵,簾外春寒賜錦袍。
【註解】:
1、未央:漢宮殿名,也指唐宮。
2、平陽歌舞:平陽公主家中的歌女。
【韻譯】:
昨夜春風吹開了露井邊的桃花,
未央宮前殿明月高照一片光華。
平陽公主的歌女新受武帝寵幸,
簾外春正寒皇上特把錦袍賜她。
【評析】:
詩寫春宮之怨,卻無怨語怨字。作者著力於背面敷粉,以側面打光的手法,使其
明暗清晰。詩明寫新人受寵的情狀,暗抒舊人失寵之怨恨。虛此實彼,言近意遠:似
乎無怨,怨至深;似乎無恨,恨至長。實弦外有音的手法。

=============================
《涼州詞》
作者:王翰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飲琵琶馬上催。
醉卧沙場君莫笑,古來征戰幾人回。
【註解】:
1、夜光杯:一種白玉製成的杯子。
【韻譯】:
新釀成的葡萄美酒,盛滿夜光杯;
正想開懷暢飲,馬上琵琶聲頻催。
即使醉倒沙場,請諸君不要見笑;
自古男兒出征,有幾人活著歸回?
【評析】:
詩是詠邊寒情景之名曲。全詩寫艱苦荒涼的邊塞的一次盛宴,描摹了徵人們開懷
痛飲、盡情酣醉的場面。首句用語絢麗優美,音調清越悅耳,顯出盛宴的豪華氣派;
一句用「欲飲」兩字,進一層極寫熱烈場面,酒宴外加音樂,著意渲染氣氛。三、四
句極寫徵人互相斟酌勸飲,盡情盡致,樂而忘憂,豪放曠達。這兩句,蘅塘退士評
曰:「作曠達語,倍覺悲痛。」歷來評注家也都以為悲涼感傷,厭惡征戰。清代施補
華的《峴佣說詩》評說:「作悲傷語讀便淺,作諧謔語讀便妙。在學人領悟。」從內
容看,無厭惡戎馬生涯之語,無哀嘆生命不保之意,無非難征戰痛苦之情,謂是悲涼
感傷,似乎勉強。施補華的話有其深度。千古名絕,眾論殊多,見仁見智,學人自
悟。

=============================
《送孟浩然之廣陵》
作者:李白
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
孤帆遠影碧空盡,惟見長江天際流。
【註解】:
1、黃鶴樓:建在湖北武昌西邊的黃鶴磯上,下面就是長江。
2、煙花:指暮春濃艷的景色。
3、碧空盡:指船消失在水與藍天相接的地方。
【韻譯】:
老朋友孟浩然,辭別西楚的黃鶴樓;
陽春三月煙花如海,他去游歷揚州。
一葉孤舟,遠遠地消失在碧空盡頭;
只見浩浩盪盪的長江,向天際奔流!
【評析】:
這是送別詩,寓離情於寫景。首句點出送別的地點:一代名勝黃鶴樓;二句寫送
別的時間與去向:「煙花三月」的春色和東南形勝的「揚州」;三、四句,寫送別的
場景:目送孤帆遠去;只留一江春水。詩以絢麗斑駁的煙花春色和浩瀚無邊的長江為
背景,極盡渲染之能事,繪出了一幅意境開闊,情絲不絕,色彩明快,風流倜儻的詩
人送別畫。「煙花三月下揚州」,蘅塘退士評曰:「千古麗句」。在理。

=============================
《早發白帝城》
作者:李白
朝辭白帝彩雲間,千里江陵一日還。
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
【註解】:
1、白帝:今四川省奉節
2、江陵:今湖北省江寧縣。縣。
3、一日還:一天就可以到達。
【韻譯】:
清晨,我告別高入雲霄的白帝城;
江陵遠在千里,船行只一日時間。
兩岸猿聲,還在耳邊不停地啼叫;
不知不覺,輕舟已穿過萬重青山。
【評析】:
詩是寫景的。唐肅宗乾元二年(759),詩人流放夜郎,行至白帝遇赦,乘舟
東還江陵時而作此詩。詩意在描摹自白帝至江陵一段長江,水急流速,舟行若飛的情
況。首句寫白帝城之高;二句寫江陵路遙,舟行迅速;三句以山影猿聲烘托行舟飛
進;四句寫行舟輕如無物,點明水勢如瀉。
全詩鋒棱挺拔,一瀉直下,快船快意,令人神遠。難怪乎明人楊慎贊曰:「驚風
雨而泣鬼神矣!」

《逢入京使》
作者:岑參
故園東望路漫漫,雙袖龍鍾淚不幹。
馬上相逢無紙筆,憑君傳語報平安。
【註解】:
1、故園:指長安,作者在長安有別墅。
2、龍鍾:這里是沾濕的意思。
3、憑:托。
【韻譯】:
回頭東望故園千里,路途遙遠迷漫;
滿面龍鍾兩袖淋漓,涕淚依然不幹。
途中與君馬上邂逅,修書卻無紙筆;
唯有托你捎個口信,回家報個平安。
【評析】:
詩寫遊客邂逅京使,托他捎帶口信回家的情境。詩來自生活,反映生活,信手寫
去,不事雕琢,親切不味,真摯感人。「馬上相逢無紙筆,憑君傳語報平安」是生活
中常見之事,一經藝術提煉概括,多麼典雅感人,富有生氣

Ⅱ 古詩注釋。

這三首詩是李白在長安供奉翰林時所作。一日,玄宗和楊妃在宮中觀牡丹花,因命李白寫新樂章,李白奉詔而作。在三首詩中,把木芍葯(牡丹)和楊妃交互在一起寫,花即是人,人即是花,把人面花光渾融一片,同蒙唐玄宗的恩澤。從篇章結構上說,第一首從空間來寫,把讀者引入蟾宮閬苑;第二首從時間來寫,把讀者引入楚襄王的陽台,漢成帝的宮廷;第三首歸到目前的現實,點明唐宮中的沉香亭北。詩筆不僅揮灑自如,而且相互鉤帶。「其一」中的春風,和「其三」中的春風,前後遙相呼應。
第三首從仙境古人返回到現實。起首二句「名花傾國兩相歡,長得君王帶笑看」,「傾國」美人,當然指楊妃,詩到此處才正面點出,並用「兩相歡」把牡丹和「傾國」合為一提,「帶笑看」三字再來一統,使牡丹、楊妃、玄宗三位一體,融合在一起了。由於第二句的「笑」,逗起了第三句的「解釋春風無限恨」,春風兩字即君王之代詞,這一句,把牡丹美人動人的姿色寫得情趣盎然,君王既帶笑,當然無恨,恨都為之消釋了。末句點明玄宗楊妃賞花地點——「沉香亭北」。花在闌外,人倚闌干,多麼優雅風流。
這三首詩,語語濃艷,字字流葩,而最突出的是將花與人渾融在一起寫,如「雲想衣裳花想容」,又似在寫花光,又似在寫人面。「一枝紅艷露凝香」,也都是人、物交溶,言在此而意在彼。讀這三首詩,如覺春風滿紙,花光滿眼,人面迷離,不待什麼刻畫,而自然使人覺得這是牡丹,這是美人玉色,而不是別的。無怪這三首詩當時就深為唐玄宗所贊賞。

Ⅲ 古詩譯文和注釋5首

古詩十九首
《行行重行行》之一
行行重行行,與君生別離。
相去萬余里,各在天一涯。
道路阻且長,會面安可知。
胡馬依北風,越鳥朝南枝。
相去日已遠,衣帶日已緩。
浮雲蔽白日,遊子不顧反。
思君令人老,歲月忽已晚。
棄捐勿復道,努力加餐飯。
【譯文】
你走啊走啊老是不停的走,就這樣活生生分開了你我.
你與我兩人相距千萬裏遠,我在天這頭你就在天那頭.
路途那樣艱險又那樣遙遠,要見面那知道是什麽時候
北馬南來仍然依戀著北風,南鳥北飛築巢還在南枝頭.
彼此分離的時間越長越久,衣服越發寬大人越發消瘦.
飄盪盪的游雲遮住了太陽,他鄉的遊子不想再次返回.
只因為想你使我都變老了,又是一年很快地到了年關.
還有許多心裡話都不說了,只願你多保重切莫受飢寒.

《青青河畔草》之二
青青河畔草,鬱郁園中柳.
盈盈樓上女,皎皎當窗牖.
娥娥紅粉妝,纖纖出素手.
昔為倡家女,今為盪子婦.
盪子行不歸,空床難獨守.
【譯文】
河畔萋萋的芳草啊,,園中蔥蔥的高柳.
在樓上那位儀態優美的女子站在窗前,
潔白的肌膚可比明月. 打扮得漂漂亮亮,
伸出纖細的手指.從前她曾是歌舞女(*漢時倡家女和後世所謂青樓女子是不一樣的),
而今成了喜歡在外游盪的游俠妻子.
在外游盪的丈夫還沒回來,在這空盪盪的屋子裡,實在是難以獨自忍受一個人的寂寞,怎堪獨守!

《青青陵上柏》之三
青青陵上柏,磊磊澗中石.
人生天地間,忽如遠行客.
斗酒相娛樂,聊厚不為薄.
驅車策駑馬,游戲宛與洛.
洛中何鬱郁,冠帶自相索.
長衢羅夾巷,王侯多第宅.
兩宮遙相望,雙闕百餘尺.
極宴娛心意,戚戚何所迫
【譯文】
陵墓上長得青翠的柏樹,溪流里堆聚成堆的石頭.
人生長存活在天地之間,就好比遠行匆匆的過客.
區區斗酒足以娛樂心意,雖少卻勝過豪華的宴席.
駕起破馬車驅趕著劣馬,照樣在宛洛之間游戲著.
洛陽城裡是多麼的熱鬧,達官貴人彼此相互探訪.
大路邊列夾雜著小巷子,隨處可見王侯貴族宅第.
南北兩個宮殿遙遙相望,兩宮的望樓高達百餘尺.
達官貴人們雖盡情享樂,卻憂愁滿面不知何所迫
《今日良宴會》之四
今日良宴會,歡樂難具陳.
彈箏奮逸響,新聲妙入神.
令德唱高言,識曲聽其真.
齊心同所願,含意俱未申.
人生寄一世,奄忽若飆塵.
何不策高足,先據要路津.
無為守窮賤,轗軻長苦辛.
【譯文】
今天這么好的宴會真是美極了,這種歡樂的場面簡直說不完.
這場彈箏的聲調多麼的飄逸,這是最時髦的樂曲出神又妙化.
有美德的人通過樂曲發表高論,懂得音樂者便能聽出其真意.
音樂的真意是大家的共同心願,只是誰都不願意真誠說出來.
人生像寄旅一樣只有一世猶如塵土,剎那間便被那疾風吹散.
為什麽不想辦法捷足先登,先高踞要位而安樂享富貴榮華呢
不要因貧賤而常憂愁失意,不要因不得志而辛苦的煎熬自己 贊同0| 評論
鵝鵝鵝,曲項向天歌,白毛浮綠水,紅掌撥清波
遠看山有色,近聽水無聲,春去花還在,人來鳥不驚
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
牆角數枝梅,凌寒獨自開,遙知不是雪,唯有暗香來
昨日如城市,歸來淚滿巾,遍身羅綺者,不是養蠶人
如果這還需要翻譯,那還不要度古詩了、

Ⅳ 求流行古詩詞有注釋的書!!

「貧賤夫妻百事哀」

這一句呢,的確是一句詩句。此句出自於唐代元稹的《遣悲懷》(其二)。

昔日戲言身後意,今朝都到眼前來。

衣裳已施行看盡,針線猶存未忍開。

尚想舊情憐婢僕,也曾因夢送錢財。

誠知此恨人人有,貧賤夫妻百事哀。

原文中可以看得出,這是一首哀悼亡妻的詩。這里的「貧賤夫妻」說的是和一起經歷過貧困艱難的夫妻。整句的意思是「確實知道這種恨事(夫妻死別)是人人都會經歷的,但是對我們一起經歷過貧困艱難的夫妻來說就更是讓人哀痛了」。

「人不為己天誅地滅」

至於「人不為己天誅地滅」這一句,則根本沒辦法確認出處,所以也就無法說這是不是一句詩句。然後有些人就說了,這句話的意思應該是「人如果不修養自己,則天地都會誅滅他」。但我覺得這太過牽強了。而且既然春秋戰國時代能夠有楊朱這樣「一毛不拔」的道家學說,那為什麼中國文化歷史上不可以出現「人不為己天誅地滅」這樣的利己主義思想?難道歷史永遠都只記載政治正確的事情嗎?當然不是。所以「人不為己天誅地滅」,就是那個意思,就是跟你說最重要先看到自己的存在,自己的利益。當然,要不要信奉這個思想,那是你自己的事情啊!那覺得孟子是對的,楊朱是錯的,那也沒有任何問題啊!當然,其實楊朱的學說跟今天的「功利主義」其實並不是一回事。楊朱是道家學者,他只是認為「人人不損一毫,人人不利天下,天下治矣」。意思是說,如果人跟人之間都不會去損害比人分毫,每個人也不會去想要犧牲自己而讓天下得利,那天下大治就達到了。這個道理其實很簡單也很夢幻,因為如果天下所有人都不會彼此之間相互侵害一絲一毫,這樣人人都一樣好,那就沒有所謂的偉人了;而如果天下所有人多不會犧牲自己一分一毫去給天下得利,那所有人都一樣自私,那世界上也就么有所謂的壞人了。道理很簡單,就是要人丟棄「偉大」、「邪惡」、「高尚」、「卑賤」這些對人事進行分別的觀念與思想。這也是道家一直以來的論調。但為什麼夢幻呢?要所有人都一樣,那還不是夢幻是什麼?

所以要是我們把「人不為己天誅地滅」這句話跟楊朱的思想掛鉤的話,那的確就不是字面上的意思了。因為這樣的話,「為己」的目的就不是增加自己的利益,而是企圖消除人的分別心,人的高低貴賤的思維了。

然後題主既然提出了這兩句話,我就就這這兩句說吧!要我突然再舉別的例子出來,我也想不到。題主要是還有其他想問的,就追問吧!

Ⅳ 有注釋古詩

早發白帝城
唐 李白
朝辭白帝彩雲間, 千里江陵一日還。 兩岸猿聲啼不住, 輕舟已過萬重山。
注釋:
⑴發:啟程。 白帝城:故址在今重慶市奉節縣白帝山上。 ⑵朝:早晨。 辭:告別。 彩雲間:因白帝城在白帝山上,地勢高聳,從山下江中仰望,彷彿聳入雲間。
⑶江陵:今湖北荊州市。從白帝城到江陵約一千二百里,其間包括七百里三峽。
⑷猿:猿猴。 啼:鳴、叫。 住:停息。 ⑸萬重山:層層疊疊的山,形容有許多。 譯文:
清晨,朝霞滿天,我就要踏上歸程。從江上往高處看,可以看見白帝城彩雲繚繞,如在雲間,景色絢麗!千里之遙的江陵,一天之間就已經到達。兩岸猿猴的啼聲不斷,回盪不絕。猿猴的啼聲還回盪在耳邊時,輕快的小船已駛過連綿不絕的萬重山巒。

望天門山
唐 李白
天門中斷楚江開, 碧水東流至此回。 兩岸青山相對出, 孤帆一片日邊來。
注釋:
(1)天門山:位於安徽省和縣與蕪湖市長江兩岸,在江北的叫西梁山,在江南的叫東梁山。兩山隔江對峙,形同天設的門戶,所以叫「天門」。 (2)中斷:指東西兩山之間被水隔開。
(3)楚江:即長江。古代長江中游地帶屬楚國,所以叫楚江。 (4)開:開掘;開通。
(5)至此:意為東流的江水在這轉向北流。 (6)回:轉變方向,改變方向。 (7)兩岸青山:指博望山和梁山。
(8)日邊來:指孤舟從天水相接處的遠方駛來,好像來自天邊。 (9)出:突出,出現。 譯文:
天門山似乎是由於水流的沖擊而從中間豁然斷開,江水從斷口奔涌而出。浩浩盪盪的長江向東流到此處,被天門山阻擋,激起滔天的波浪,迴旋著向北流去。兩岸邊的青山,相對著不斷現出,令人有迎面撲來的感覺。一艘小船彷彿從天邊披著陽光順流而下。

別董大
唐 高適
千里黃雲白日曛, 北風吹雁雪紛紛。 莫愁前路無知己, 天下誰人不識君。
注釋:
(1)董大:指董庭蘭,是當時有名的音樂家。在其兄弟中排名第一,故稱「董大」。
(2)黃雲:天上的烏雲,在陽光下,烏雲是暗黃色,所以叫黃雲。 (3)曛 :昏暗。白日曛,即太陽黯淡無光。 (4)莫愁:請不要憂愁 。 (5)知己:知心的好朋友。 (6)誰人:哪個人。 (7)識:認識.
(8)君:你,這里指董庭蘭。 譯文:
夕陽西下,黃雲千里,日色昏昏。北風吹送著大雁,大雪紛飛。不要憂愁以後的人生道路上沒有知己。天下的人誰不知道你才藝高超的董琴師啊。

Ⅵ 古詩詞注釋的作用

1.《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 送杜少府之任蜀川》唐代:王勃

城闕輔三秦,風煙望五津。

注釋:城闕(què )輔三秦:城闕,即城樓,指唐代京師長安城。輔,護衛。三秦,指長安城附近的關中之地,即今陝西省潼關以西一帶。秦朝末年,項羽破秦,把關中分為三區,分別封給三個秦國的降將,所以稱三秦。這句是倒裝句,意思是京師長安三秦作保護。五津:指岷江的五個渡口白華津、萬里津、江首津、涉頭津、江南津。這里泛指蜀川。輔三秦:一作「俯西秦」。風煙望五津:「風煙」兩字名詞用作狀語,表示行為的處所。全句意為江邊因遠望而顯得迷茫如啼眼,是說在風煙迷茫之中,遙望蜀州。

與君離別意,同是宦遊人。

注釋:君:對人的尊稱,相當於「您」。同:一作「俱」。宦(huàn)游:出外做官。

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

注釋:海內:四海之內,即全國各地。古代人認為我國疆土四周環海,所以稱天下為四海之內。天涯:天邊,這里比喻極遠的地方。比鄰:並鄰,近鄰。

無為在歧路,兒女共沾巾。

注釋:無為:無須、不必。歧(qí)路:岔路。古人送行常在大路分岔處告別。沾巾:淚水沾濕衣服和腰帶。意思是揮淚告別。

2.《夜雨寄北》唐代:李商隱

君問歸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漲秋池。

注釋:君:對對方的尊稱,等於現代漢語中的「您」。歸期:指回家的日期。巴山:指大巴山,在陝西南部和四川東北交界處。這里泛指巴蜀一帶。秋池:秋天的池塘。 

何當共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

注釋:何當:什麼時候。共:副詞,用在謂語前,表示動作行為是由兩個或幾個施事者共同發生的。可譯為「一起」。剪西窗燭:剪燭,剪去燃焦的燭芯,使燈光明亮。這里形容深夜秉燭長談。「西窗話雨」「西窗剪燭」用作成語,所指也不限於夫婦,有時也用以寫朋友間的思念之情。 卻話:回頭說,追述。

3.《淮上與友人別》唐代:鄭谷

揚子江頭楊柳春,楊花愁殺渡江人。

注釋:揚子江:長江在江蘇鎮江、揚州一帶的幹流,古稱揚子江。楊柳:「柳」與「留」諧音,表示挽留之意。楊花:柳絮。愁殺:愁緒滿懷。殺,形容愁的程度之深。 

數聲風笛離亭晚,君向瀟湘我向秦。

注釋:風笛:風中傳來的笛聲。離亭:驛亭。亭是古代路旁供人休息的地方,人們常在此送別,所以稱為「離亭」。瀟湘(xiāo xiāng):指今湖南一帶。秦:指當時的都城長安。在今陝西境內。

4.《回鄉偶書二首·其一》唐代:賀知章

少小離家老大回,鄉音無改鬢毛衰。

注釋:少小離家:賀知章三十七歲中進士,在此以前就離開家鄉。老大:年紀大了。賀知章回鄉時已年逾八十。鄉音:家鄉的口音。無改:沒什麼變化。一作「難改」。鬢毛:額角邊靠近耳朵的頭發。一作「面毛」。衰(cui):減少,疏落。鬢毛衰:指鬢毛減少,疏落。

兒童相見不相識,笑問客從何處來。

注釋:相見:即看見我;相:帶有指代性的副詞。不相識:即不認識我。笑問:一本作「卻問」,一本作「借問」。

5.《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唐代:李白

楊花落盡子規啼,聞道龍標過五溪。

注釋:楊花:柳絮。子規:即杜鵑鳥,相傳其啼聲哀婉凄切。楊花落盡:一作「揚州花落」。龍標:詩中指王昌齡,古人常用官職或任官之地的州縣名來稱呼一個人。五溪:是武溪、巫溪、酉溪、沅溪、辰溪的總稱,在今湖南省西部。

我寄愁心與明月,隨風直到夜郎西。

注釋:與:給。隨風:一作「隨君」。夜郎:漢代中國西南地區少數民族曾在今貴州西部、北部和雲南東北部及四川南部部分地區建立過政權,稱為夜郎。唐代在今貴州桐梓和湖南沅陵等地設過夜郎縣。這里指湖南的夜郎(在今新晃侗族自治縣境,與黔陽鄰近)。李白當時在東南,所以說「隨風直到夜郎西」。

Ⅶ 100句古詩名句帶全部注釋

古詩名句分類集成,解釋自己完成吧。
詩中春
1.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孟浩然《春曉》)
2.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孟郊《遊子吟》)
3.紅豆生南國,春來發幾枝? (王維《相思》)
4.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杜甫《春夜喜雨》)
5.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白居易《賦得古原草送別》)
6.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子。(李紳《憫農》)
7.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杜甫《春望》)
8.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龔自珍《己亥雜詩》)
9.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賀知章《詠柳》)
10.春色滿園關不住,一枝紅杏出牆來。(葉紹翁《游園不值》)
詩中夏
1.力盡不知熱,但惜夏日長。(白居易《觀刈麥》)
2.深居俯夾城,春去夏猶清。(李商隱《晚晴》)
3.首夏猶清和,芳草亦未歇。(謝靈運《游赤石進帆海》)
4.仲夏苦夜短,開軒納微涼。(杜甫《夏夜嘆》)
5.農夫方夏耘,安坐吾敢食。(戴復古《大熱》)
6.人皆苦炎熱,我愛夏日長。(李昂《夏日聯句》)
7.殘雲收夏暑,新雨帶秋嵐。(岑參《休亭送華瞬王少府還縣》)
8.連雨不知春去,一晴方覺夏深。(范成大《喜晴》)
9.清江一曲抱村流,長夏江村事亭幽。(杜甫《忸村》)
10.芳菲歇去何須恨,夏木陽陰正可人。(秦觀《三月晦日偶題》)
詩中秋
1.秋風蕭瑟,洪波湧起。(曹操(觀滄海》)
2.解落三秋葉,能開二月花。(李嶠《風》)
3.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子。(李紳《憫農》)
4.常恐秋節至,煜黃華葉衰。(《漢樂府·長歌行》)
5.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里船。(杜甫(絕句》)
(初三語文)-1-
6.湖光秋月兩相和,潭面無風鏡未磨。(劉禹鍋《望洞庭》
7.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勝春朝。(劉禹錫《秋詞》)
8. 銀燭秋光冷畫屏,輕羅小扇撲流螢。(杜牧《秋夕》)
9.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李煜《虞美人》)
10.欲說還休,卻道天涼好個秋。(辛棄疾《丑奴兒·書博山遭中》
詩中冬
1.且如今年冬,未休關西卒。(杜甫《兵車行》)
2.秋月揚明暉,冬嶺秀寒松。(陶淵明《四時》)

3.南鄰更可念,布破冬未贖。(陸游《十月二十八日風雨大作》)
4.冬盡今宵促,年開明日長。(董思恭《守歲》)
5.鳴笙起秋風,置酒飛冬雪。(王繳《四氣詩》
6.隆冬到來時,百花亦已絕?(陳毅《梅》)
7.不知近水花先發,疑是經冬雪未銷。(張謂《早梅》)
8.兒童冬學鬧比鄰,據岸愚懦卻子珍。(陸游《秋日郊居》)
9.邯鄲驛里逢冬至,,抱膝燈前影伴身。(自居易《冬至夜思塞》)
10.天時人事日相催,冬至陽生春又來。(杜甫《小至》)
詩中山
1.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柳宗元《江雪》)
2.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王之渙《登鸛雀樓》)
3.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杜甫《望岳》
4.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入。(杜甫《春望》)
5.空山不見人,但聞人語響。(王維《鹿柴》)
6.明月出天山,蒼茫雲海間。(李白《關山月》)
7.相看兩不厭,只有敬亭山。(李白《獨坐敬亭山》)
8.種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陶淵明《田園田居》)
9.青山遮不住,畢竟東流去。(辛棄疾《菩薩蠻·書江西造口壁》)
10.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蘇軾《題西林壁》)
詩中水
1.所謂伊人,在水一方。(《詩經·蒹葭》)
2.水何澹澹,山島竦峙。(曹操《觀滄海》)
3.白毛浮綠水,紅掌撥清波。(駱賓王《詠鵝》)
(初三語文)-2-
4.天門中斷楚江開,碧水東流至此回。(李白《望天門山》)
5.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陸游《游山西村》)
6.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李白《贈汪倫》)
7.楊柳青青江水平,聞郎江上唱歌聲。(劉禹鍀《竹枝詞》)
8.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白居易《憶江南》)
9.泉眼無聲惜細流,樹陰照水愛晴柔,(楊萬里《小池》)
10.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蘇軾《題惠崇〈春江晚景〉》)

詩中日
1.日出東南隅,照我秦氏樓。(《漢樂府·陌上桑》)
2.白日依山盡,黃河人海流。(王之渙《登鸛雀樓))
3.遲日江山麗,春風花草香。(杜甫《絕句》)
4.日暮蒼山遠,天寒白屋貧。(劉長舞《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5.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王維《使至塞上》)
6.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常建《題破山寺後禪院》)
7.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白居易《憶江南》)
8.千門萬戶瞳瞳日,總把新桃換舊符。(王安石《元日》)
9.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另樣紅。(楊萬里《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
10.兩岸青山相對出,孤帆一片日邊來。《李白《望天門山》)
詩中月
1.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李白《靜夜思》)
2.野曠天低樹,江清月近人。(孟浩然《宿建德江》)
3.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王維《山居秋瞑》)
4.月黑雁飛高,單於夜遁逃。(盧綸《塞下曲》)

5.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李白《月下獨酌》)
6.小時不識月,呼作白玉盤。(李白《古朗月行》)
7.深林人不知,明月來相照。(王維《竹里館》)
8.月出驚山鳥,時鳴春澗中;(王維《鳥鳴澗》)
9.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蘇軾《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
10.秦時明月漢時關,萬里長徵人未還。(王昌齡《出塞》)
(初三語文)-3-
詩中風
1.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孟浩然《春曉》)
2.風勁角弓鳴,將軍獵渭城。(王維《觀獵》)
3.林暗草驚風,將軍夜引弓。(盧綸《塞下曲》)
4.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自居易《賦得古原草送別》)
5.柴門聞犬吠,風雪夜歸人。(劉長卿《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6.隨風潛入夜,滑物細無聲。《杜甫《春夜喜雨》)
7.城闕輔三秦,風煙望五津。(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8.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蘇軾《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
9.相見時難別亦難,東風無力百花殘。(李商隱《無題》)
10.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敕勒歌》)
詩中花
1.待到重陽日,還來就菊花。(孟浩然《過故人庄》)
2.花間一壺酒,獨酌無相親。(李白《月下獨酌》)
3.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孟浩然《春曉》)
4.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杜甫《春望》)
5.曉看紅濕處,花重錦官城。(杜甫(春夜喜雨》)
6.竹徑通幽處,禪房花木深。(常建《題破山寺後禪院》)
7.黃四娘家花滿蹊,千朵萬朵壓枝低。(杜甫《江畔獨步尋花》)
8,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晏殊《浣溪沙》)
9.西塞山前白鷺飛;桃花流水鱖魚肥。(張志和《漁歌子》)
10.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杜牧《清明》)
詩中雨
1.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孟浩然《春曉》)
2.空山新雨後,天氣晚來秋。(王維《山居秋螟》)

3.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杜甫《春夜喜雨》)
4.山路元無雨,空翠濕人衣。(王維《山中》)
5.青箬笠,綠蓑衣,斜風細雨不須歸。(張志和《漁歌子》)
6.夜闌卧聽風吹雨,鐵馬冰河人夢來。(陸游《十一月四日風雨大作》)
7.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杜牧《清明》)
(初三語文)-4-
8.寒雨連江夜人吳,平明送客楚山孤。(王昌齡《芙蓉樓送辛漸》)
9.渭城朝雨浥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王維《送元二使安西》)
10.水光瀲灧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蘇軾《飲湖上初晴後雨》)
詩中雪
1.草枯鷹眼疾,雪盡馬蹄輕。(王維《觀獵》)
2.欲將輕騎逐,大雪滿弓刀。(盧綸《塞下曲》)
3.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王安石《梅花》)
4.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柳宗元《江雪》)
5.柴門聞犬吠,風雪夜歸人。(劉長卿《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6.青海長雲暗雪山,孤城遙望玉門關。(王昌齡《從軍行七首其四》)
7.欲渡黃河冰塞川,將登太行雪滿山。(李白《行路難》)
8.千里黃雲白日曛,北風吹雁雪紛紛。(高適《別董大》)
9.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里船。(杜甫《絕句》)
10.北風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飛雪。(岑參《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
詩中草
1. 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敕勒歌》)
2.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白居易《賦得古原草送別》)
3.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杜甫《春望》)
4.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孟郊《遊子吟》)
5.林暗草驚風,將軍夜引弓。(盧綸《塞下曲》)
6.種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陶淵明(歸園田居》)
7.道狹草木長,夕露沾我衣。(陶淵明《歸園田居))
8.獨憐幽草澗邊生,上有黃鸝深樹鳴。(韋應物《滁州西澗》)
9.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白居易《錢塘湖春行》)
10.天街小雨潤如酥,草色遙看近卻無。(韓愈《早春呈水部張十八員外》)
詩中柳
1.春城無處不飛花,寒食東風御柳斜。(韓 《寒食》)
2.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陸游《游山西村》)
3.沾衣欲濕杏花雨,吹面不寒楊柳風。(志南《絕句》)
4.渭城朝雨浥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王維《送元二使安西》)
5.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杜甫《絕句》)
(初三語文)-5-
6.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王之渙《涼州詞》)
7.楊柳青青江水平,聞郎江上唱歌聲。(劉禹錫《竹枝詞》)
8.紅酥手,黃滕酒,滿城春色宮牆柳。(陸游《釵頭鳳》)
9.最是一年春好處,絕勝煙柳滿皇都。(韓愈《早春呈水部張十八員外二首》)
10.此夜曲中聞折柳,何人不起故園情。(李白《春夜洛城聞降)
詩中樹
1.樹木叢生,百草豐茂。(曹操《觀滄海》)
2.綠樹村邊合,青山郭外斜。(孟浩然《過故人庄》)
3.鳥宿池邊樹,僧敲月下門。(賈島《題李凝幽居》)
4.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絛。(賀知章《詠柳》)
5.忽如一夜春風來,干樹萬樹梨花開。(岑參《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
6.晴川歷歷漢陽樹,芳草萋萋鸚鵡洲。(崔灝《黃鶴樓》)
7.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劉禹錫《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
8.泉眼無聲惜細流,樹陰照水愛晴柔。(楊萬里《小池》)
9.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馬致遠《天凈沙·秋思》)
10.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晏殊《蝶戀花》)
詩中鳥
1.月出驚山鳥,時鳴春澗中。(王維《鳥鳴澗》)
2.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柳宗元《江雪》)
3.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杜甫《春望》)
4.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孟浩然《春曉》)
5.盪胸生層雲,決眥入歸鳥。(杜甫《望岳》)
6.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陶淵明《飲酒》)

7.山光悅鳥性,潭影空人心。(常建《題破山寺後禪院》)
8.眾鳥高飛盡,孤雲獨去閑。(李白《獨坐敬亭山》)
9.鳥宿池邊樹,僧敲月下門。(賈島《題李凝幽居》)
10.蟬噪林逾靜,鳥鳴山更幽。(王籍《人若耶溪》)
詩中河
1.關關雎鳩,在河之洲。(《詩經·關雎》)
2.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杜甫《春望》)
3.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王維《使至塞上》)
(初三語文)-6-
4.白日依山盡,黃河人海流。(王之渙《登鸛雀樓》)
5.旦辭黃河去,暮宿黑山頭。(《木蘭辭》)
6.無限山河淚,誰言天地寬。(夏完淳《別雲間》)
7.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李白《望廬山瀑布》)
8.蔞篙滿地蘆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時。(蘇軾《題惠崇〈春扛晚景〉》)
9.黃河遠上白雲間,一片孤城萬仞山;(王之渙《涼州詞》)
10.三萬里河東人海,五千仞岳上摩天。(陸游《秋夜將曉出籬門迎涼有感》)
詩中江
1.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李清照《夏日絕句》)
2.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柳宗元《江雪》)
3.野徑雲俱黑,江船火獨明。(杜甫《春夜喜雨》)
4.江南好,風景舊曾諳。日出江花紅勝火,
春來江水綠如藍。能不憶江南?(白居易《憶江南》)
5.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蘇軾《題惠崇〈春江晚景〉》)
6.朝辭白帝彩雲間,千里江陵—日還。(李白《早發白帝城》)
7.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李白《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
8.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張繼《楓橋夜泊》)
9.寒雨連江夜人吳,平明送客楚山孤。(王昌齡《芙蓉樓送辛漸》)
10.正是江南好風景,落花時節又逢君。(杜甫《江南逢李龜年》)
詩中雲
1.明月出天山,蒼茫雲海間。(李白《關山月》)
2.眾鳥高飛盡,孤雲獨去閑。(李白《獨坐敬亭山》)
3.只在此山中,雲深不知處。(賈島《尋隱者不遇》)
4.野徑雲俱黑,江船火獨明。(杜甫《春夜喜雨》)
5.月下飛天鏡,雲生結海樓。(李白《渡荊門送別》)
6.千里黃雲白日曛,北風吹雁雪紛紛。(高適《別董大》)
6.朝辭白帝彩雲間,千里江陵一日還。(李白《早發白帝城》)
8.遠上寒山石徑斜,白雲深處有人家。(杜牧《山行》)
9.黃河遠上白雲間,一片孤城萬仞山。(王之渙〈涼州詞》)
10.瀚海闌干百丈冰,愁雲慘淡萬里凝。(岑參《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
(初三語文)-7-
詩中別
1.與君離別意,同是宦遊人。
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2.又送王孫去,萋萋滿別情。(李白《送友人》)
3.春草明年綠,王孫歸不歸?(白居易《賦得古原草送別》)
4.渭城朝雨浥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
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王維《送元二使安西》)

5.寒雨連江夜入吳,平明送客楚山孤;(王昌齡《芙蓉樓送辛漸》)
6.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高適《別董大》)
7.桃花潭水三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李白《贈汪倫》)
8.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李白《黃鶴樓送盂浩然之廣陵》)
9.山迴路轉不見君,雪上空留馬行處。(岑參《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
10.長亭外,古道邊,芳草碧連天。晚風拂柳笛聲殘,夕陽山外山。
天之涯,海之角,知交半零落。一觚濁酒盡余歡,今宵別夢寒。 (李叔同《送別》)
詩中親情
1.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
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
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孟郊《遊子吟》)
2.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曹植《七步詩》)
3.爺娘聞女來,出郭相扶將;
阿姊聞妹來,當戶理紅妝;
小弟聞姊來,磨刀霍霍向豬羊。(《木蘭辭》)
4.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
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
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杜甫《春望》)
5.戍鼓斷人行,邊秋一雁聲。
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
有弟皆分散,無家問死生。
寄書長不達,況乃未休兵。(杜甫《月夜憶舍弟》)
6.洛陽城裡見秋風,欲作家書意萬重。
復恐匆匆說不盡,行人臨發又開封;(張籍《秋思》)
7.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
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王維《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8.邯鄲驛里逢冬至,抱膝燈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還應說著遠行人。(自居易《邯鄲冬至夜思家》)
(初三語文)-8-
9.稚子牽衣問歸來何太遲?
共誰爭歲月;贏得鬢邊絲?(杜牧《歸冢》)
詩中鄉情
1.君自故鄉來。應知故鄉事。
來日綺窗前,寒梅著花未?(王維《雜詩》)
2.少小離家老大回,鄉音無改鬢毛衰。
兒童相見不相識,笑問客從何處來?《賀知章《回鄉偶書》)
3.嶺外音書斷,經冬復立春。
近鄉情更怯,不敢問來人。《宋之文《渡漢江》)
4.客路青山外,行舟綠水前。
潮平兩岸闊,風正一帆懸。
海日生殘夜,江春 入舊年。
鄉書何處達,歸雁洛陽邊。(王灣《次北固山下》)
5.人春才七日,離家已二年。
人歸落雁後,思發在花前。(薛道衡《人日思歸》)
6.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李白《靜夜思》
7.誰家玉笛暗飛聲,散人春風滿洛城。
此夜曲中聞折柳,何人不起故國情。(李白《春夜洛城聞笛》)
8.客舍並州已十霜,歸心日夜憶咸陽。
無端更渡桑乾水,卻望並州是故鄉。(劉皂《旅次朔方》)
9.戍鼓斷人行,邊秋一雁聲。
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
有弟皆分散,無家問死生。
寄書長不達,況乃未休兵。(杜甫《月夜憶舍弟》)

Ⅷ 古詩注釋

這首詩上片寫(詞人在夢幻山路上漫遊的情景)下片寫(詞人超然塵世的心態),抒發了(消極出世的思想,置一切於不顧,似乎很超脫,達到了無我之境,實際上這是對黑暗現實一種消極的反抗)之情

Ⅸ 求古詩注釋

秋原森羽衛,夜壑掩容輝 中,「森」取代的是 林木 ;
「羽」則借喻的是 鳥禽。

《次韻王勉回夫晚春》
送春無酒未須嗟答,卻有新茶試大家。
便愜輕涼生小扇,獨憐撲蔌下薦花。
霜膚解籜初嘗筍,怒癭因誰擬問蛙。
嘉樹著行森羽葆,翠青疏密儼排衙。

我不太懂。應該也是有代指林木、鳥禽的意思。
「嘉樹著行森羽葆,翠青疏密儼排衙」這句,可以依據詩題目來大概了解她的意思:勉勵、勸解綠木長青之意。

才學疏淺,還望指教!

Ⅹ 別董大古詩的全文注釋

別董大
高 適

千里黃雲白日曛,

北風吹雁雪紛紛。

莫愁前路無知己,

天下誰人不識君。

[注釋]

1.董大:唐玄宗時著名的琴客董庭蘭。在兄弟中排行第一,故稱「董大」。

2.曛:昏暗。

3.君:指的是董大。

[簡析]

這是一首送別詩,送別的對象是著名的琴師董庭蘭。盛唐時盛行胡樂,能欣賞七弦琴這類古樂的人不多。崔珏有詩道:「七條弦上五音寒,此藝知音自古難。惟有河南房次律(盛唐宰相房官),始終憐得董庭蘭。」這時高適也很不得志,到處浪遊,常處於貧賤的境遇之中(他在《別董大》之二中寫道:「丈夫貧賤應未足,今日相逢無酒錢。」)。但在這首送別詩中,高適卻以開朗的胸襟,豪邁的語調把臨別贈言說得激昂慷慨,鼓舞人心。

前兩句「千里黃雲白日曛,北風吹雁雪紛紛」,用白描手法寫眼前之景:北風呼嘯,黃沙千里,遮天蔽日,到處都是灰濛蒙的一片,以致雲也似乎變成了黃色,本來璀璨耀眼的陽光現在也淡然失色,如同落日的余輝一般。大雪紛紛揚揚地飄落,群雁排著整齊的隊形向南飛去。詩人在這荒寒壯闊的環境中,送別這位身懷絕技卻又無人賞識的音樂家。

後兩句「莫愁前路無知已,天下誰人不識君」,是對朋友的勸慰:此去你不要擔心遇不到知己,天下哪個不知道你董庭蘭啊!話說得多麼響亮,多麼有力,於慰藉中充滿著信心和力量,激勵朋友抖擻精神去奮斗、去拼搏。

熱點內容
古代勵志的名言 發布:2021-03-16 21:50:46 瀏覽:209
形容兒孫繞膝的詩句 發布:2021-03-16 21:49:35 瀏覽:878
席慕蓉賞析印記 發布:2021-03-16 21:48:26 瀏覽:311
權力很大含有手的成語 發布:2021-03-16 21:48:22 瀏覽:584
能聽的兒童故事 發布:2021-03-16 21:48:15 瀏覽:285
關於足球的詩歌詞句 發布:2021-03-16 21:47:40 瀏覽:870
拖拉機的古詩 發布:2021-03-16 21:42:53 瀏覽:571
亮甜的詩句 發布:2021-03-16 21:42:00 瀏覽:831
廣東話生日快樂祝福語 發布:2021-03-16 21:38:55 瀏覽:409
噓的短句 發布:2021-03-16 21:38:07 瀏覽: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