朗讀古詩詞
① 優美的古詩詞朗誦
1.相見復歡(李煜)
無言獨上西樓,制月如鉤。
寂寞梧桐深院鎖清秋。
剪不斷,理還亂,是離愁,
別是一番滋味在心頭。
適合朗誦的古詩(2):
水龍吟
次韻章質夫楊花詞(蘇軾)
似花還似非花,也無人惜從教墜。
拋家傍路,思量卻是,無情有思。
縈損柔腸,困酣嬌眼,欲開還閉。
夢隨風萬里,尋郎去處,又還被、鶯呼起。
不恨此花飛盡,恨西園,落紅難綴。
曉來雨過,遺蹤何在?一池萍碎。
春色三分,二分塵土,一分流水。
細看來,不是楊花,點點是離人淚。-
適合朗誦的古詩(3):
聲聲慢(李清照)
尋尋覓覓,冷冷清清凄凄慘慘戚戚。
乍暖還寒時候,最難將息。
三杯兩盞淡酒,怎敵他、晚來風急?
雁過也,正傷心,卻是舊時相識。 滿地黃花堆積。
憔悴損,如今有誰堪摘?
守著窗兒,獨自怎生得黑?
梧桐更兼細雨,到黃昏、點點滴滴。
這次第,怎一個、愁字了得!
適合朗誦的古詩(4):
祝英台近 晚春(辛棄疾)
寶釵分,桃葉渡,煙柳暗南浦。
怕上層樓,十日九風雨。
斷腸片片飛紅,都無人管,更誰勸啼鶯聲住?
鬢邊覷。試把花卜歸期,才簪又重數。
羅帳燈昏,哽咽夢中語:是他春帶愁來,春歸何處?
卻不解帶將愁去
② 古詩詞朗誦訓練什麼
詩歌朗誦和其他文體的朗誦一樣,要自然, 決不可以做作。詩歌的感情雖然比其他文體來得強烈,但仍然是 發自內心的真情流露。要朗誦好一首詩,首先要認真閱讀,領會作者的感情。
一、以真摯的情感為基礎
真正好的朗誦者是以聲音傳達出內心真摯的情感來感動聽眾的。朗誦時的聲音情感要出自內心的深處,適切地傳達出朗誦者真正所體悟到的詩意。並不是故意地誇張吼叫或嬌柔造作,更不是聲情太過泛濫,使聽眾被氣氛濃厚的聲音「表演」形式所感染,反而造成「喧賓奪主」的現象。因此,朗誦者在朗誦准備前,一定要先清楚了解朗誦的主要歷程與目的.摒棄做作、誇張、惡心的聲音表現
朗誦者應以真摯的情感來深刻感受詩人的感情,再呈現出適當聲情技巧。可由以下三個步驟來達到:
解詩:所謂「解詩」,就是正確分析和深入理解詩的思想感情,探索詩人的創作動機及詩篇的構思。可由以下步驟來達到:
1、熟讀詩——掌握作者:把握作者對詩篇的創作理念及構思,是最好且最直接的方式。——
2、深刻解詩:「解詩」並不是照著字面上的意義分析一下就夠了,除了掌握作者外,而是要用自己的思想感情做基礎,努力探索作者的創作意圖和動機。進而分析每段,每句,甚至每個字的內在意義。不僅這樣,而且要把詩內所含的思想情感,逐漸變成自己思想情感的沖動,直到情不自禁不能不說的時候,再開始朗誦。
3、掌握基調:「基調」就是朗誦時整首詩的「主題意識」、「主題呈現」的整體方式。詩的基調可能是憂傷的、愉快的、勵志的、哀慟的等等,
4、入詩
首先入詩的應是朗誦者。朗誦者因著深刻理解詩句而深受詩意感動,而後藉由豐富且適切的聲情表達方式,感動了自己,最後感動了聽者,雙雙進入詩境之中。
為了不使朗誦者誤解詩人、詩意,因此,朗誦者在朗誦前有三項功課:一為字音正確,二為根據詩作的主旨,揣摹作者所要表達此字詞的狀態。譬如「冷」,是「寒風刺骨」的冷?還是「冰天雪地」的冷?抑或是「春寒料峭」的冷?至於第三層次的抽象體會,朗誦者則需要更多練習,試著把握其中的精微之處。譬如「身冷但心不冷」的雪中送炭的「感激之情」,或是「身不冷心卻冷」的世態炎涼的「絕望之情」,思索這兩種截然不同的情感該如何用聲音來呈現。透過這三項功課,用心的朗誦者便可以適切地用聲音來傳達他所體會到的深層情感的部分。
③ 朗讀古詩詞的軟體有哪些
朗讀古詩詞的軟體有:
一、古詩詞典
這是一款拯救文藝退化症的古詩詞應用,幫你秒懂古詩詞;在學習詩詞時可閱讀數十萬首詩詞,涵蓋各類詩詞場景,幫助你全方位掌握詩詞的註解和譯文。
二、喜馬拉雅聽書
喜馬拉雅聽書是一款聽書軟體,軟體大小為13.74MB,適用於android2.2以上手機,喜馬拉雅聽書內容全、極方便、不耗流量不花錢、沒有信號也能聽。
三、懶人聽書
懶人聽書是由深圳市懶人在線科技有限公司開發運營的一款移動有聲閱讀應用,提供免費聽書、聽電台、聽新聞等有聲數字收聽服務,用戶規模上億,是國內受歡迎的有聲閱讀應用。
四、爬梯朗讀
爬梯朗讀 (Pati)是神州佳教(北京)信息服務股份有限公司推出的一款少兒朗讀學習產品。通過朗讀錄音並打分的形式,給朗讀帶入快樂元素,幫小朋友們提高朗讀興趣,
五、掌閱
掌閱成立於2008年9月,專注於數字閱讀,是移動閱讀分發平台。一直秉承專注、務實的企業精神,與國內國際600家優質的版權方合作,引進高質量的海量圖書數字版權,為全球15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數億用戶提供高品質的圖書內容和智能化的用戶體驗。
④ 古詩詞朗誦要領
古詩來詞朗誦要領
1,古詩詞源的朗誦。
(1),感情充沛。古體詩詞大多是作者有感而發,語言凝練。因此,在朗誦前要了解作者的心境,以作者的身份去朗誦,才能找到鮮明的情感與節奏。我們善於寫古體詩,且詩朗誦自己的作品。感情充沛是沒有問題的。關鍵是分好音部。
(2),分好音部。音部是指詞或片語間,因表達語意,而拖長語音形成的間隔。分析好詩詞的音部是古詩詞朗誦的基本環節。音部確定後,即產生節奏。如王之渙的 ; 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音部是這樣分的:王之渙的 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欲窮—千里—目,更上—— 一層 —樓。
(3),平仄相映。平聲字一般聲調高昂而稍長:仄聲字一般聲調降抑而急促。在古詩詞里,平仄搭配都遵循一定規律的。朗誦時平聲字悠揚綿長:仄聲字頓挫收斂。由此形成高低升降、互為映襯,使音調鏗鏘、語氣優美聽起來就非常好聽、和諧悅耳。
(4),節奏鮮明。古詩詞是講究合輒押韻。在朗誦時要把韻腳讀得稍重一些,然後再根據作品內容,和所要體現的思想感情、將詩句的語調、語速合理安排,就會節奏鮮明的朗誦出來。
⑤ 關於「朗讀」的詩詞有哪些
關於「朗誦」的詩詞有很多,比如: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版少。念到「權曉、鳥、少」時,字音要適當延長,略帶吟誦的味道,使聽眾能感覺出詩的音韻美和節奏感。
⑥ 急求適合5分鍾朗誦的古詩詞! 最好氣勢磅礴一點的 注意,是古詩詞
蜀道難
李白
噫(yi)吁嚱(xi),危乎高哉!
蜀道之難,難於上青天!
蠶叢及魚鳧(fu),開國何茫內然!
爾來四萬八千歲,不與秦塞(se)通人煙容.
西當太白有鳥道,可以橫絕峨嵋巔.
地崩山摧壯士死,然後天梯石棧(zhan)相鉤連.
上有六龍回日之高標,下有沖波逆折之回川.
黃鶴之飛尚不得過,猿猱(nao)欲度愁攀援.
青泥何盤盤,百步九折縈(ying)岩巒.
捫(men)參(shen)歷井仰脅息,以手撫問君西遊何時還?畏途巉(chan)岩不可攀.
但見悲鳥號古木,雄飛雌從繞林間.
又聞子規啼夜月,愁空山.
蜀道之難,難於上青天,使人聽此凋朱顏!
連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掛倚絕壁.
飛湍(tuan)瀑流爭喧豗(hui),砯(ping)崖轉石萬壑(he)雷.
其險也如此,嗟(jie)爾遠道之人胡為乎來哉膺(ying)坐長嘆.
劍閣崢嶸而崔嵬(wei),一夫當關,萬夫莫開.
所守或匪(通"非")親,化為狼與豺.
朝避猛虎,夕避長蛇,
磨牙吮(shun)血,殺人如麻.
錦城雖雲樂,不如早還家.
蜀道之難,難於上青天,側身西望長咨嗟.
⑦ 適合朗誦的古詩文,不要常見的,三四分鍾左右
適合朗誦的古詩文列舉如下:
1、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
宋 蘇軾
丙辰中秋,歡飲達旦,大醉,作此篇,兼懷子由。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
轉朱閣,低綺戶,照無眠。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白話譯文
丙辰年的中秋節,高興地喝酒直到第二天早晨,喝到大醉,寫了這首詞,同時思念弟弟蘇轍。
明月從什麼時候才開始出現的?我端起酒杯遙問蒼天。不知道在天上的宮殿,今天晚上是何年何月。我想要乘御清風回到天上,又恐怕在美玉砌成的樓宇,受不住高聳九天的寒冷。翩翩起舞玩賞著月下清影,哪像是在人間?
月兒轉過朱紅色的樓閣,低低地掛在雕花的窗戶上,照著沒有睡意的自己。明月不該對人們有什麼遺憾吧,為什麼偏在人們離別時才圓呢?人有悲歡離合的變遷,月有陰晴圓缺的轉換,這種事自古來難以周全。只希望這世上所有人的親人能平安健康,即便相隔千里,也能共享這美好的月光。
2、綺羅香·詠春雨
宋 史達祖
做冷欺花,將煙困柳,千里偷催春暮。盡日冥迷,愁里欲飛還住。驚粉重、蝶宿西園,喜泥潤、燕歸南浦。最妨它、佳約風流,鈿車不到杜陵路。
沉沉江上望極,還被春潮晚急,難尋官渡。隱約遙峰,和淚謝娘眉嫵。臨斷岸、新綠生時,是落紅、帶愁流處。記當日、門掩梨花,翦燈深夜語。
白話譯文
春雨挾著冷氣,欺凌早開的花朵,霧氣漫著煙縷,困疲垂拂的柳樹,千里煙雨暗暗地催促著晚春的遲暮。整日里昏暗迷濛,像憂愁滿腹,想要飄飛又忽然停住。
蝴蝶吃驚自己的翅膀濕重,落在西園棲息;春燕喜歡用濕潤的春泥築巢,飛來飛去。最無奈,是道路的泥濘,妨礙了風流男女的約會佳期,使他們華麗的車輛到不了杜陵路。
極目眺望,江面上煙霧沉沉。再加上春潮正在迅急,令人難以找到官家的渡口。遠山全都隱隱約約,宛如佳人那含情的眼睛和眉峰。臨近殘斷的河岸,可見綠綠的水波漲起,使水面上漂著片片落紅,帶著幽愁漂流向東。
記得當日,正是因為有你,我怕梨花被吹打才掩起院門。正是因為有你,我才和那位佳人在西窗下秉燭談心。
3、擊鼓
先秦佚名
擊鼓其鏜,踴躍用兵。土國城漕,我獨南行。
從孫子仲,平陳與宋。不我以歸,憂心有忡。
爰居爰處?爰喪其馬?於以求之?於林之下。
死生契闊,與子成說。執子之手,與子偕老。
於嗟闊兮,不我活兮。於嗟洵兮,不我信兮。
白話譯文
擊鼓的聲音震響(耳旁),兵將奮勇操練。(人們)留在國內築漕城,只有我向南方行去。跟隨孫子仲,平定陳、宋(兩國)。不允許我回家,(使我)憂心忡忡。於是人在哪裡?於是馬跑失在哪裡?到哪裡去尋找它?在山間林下。
生死聚散,我曾經對你說(過)。拉著你的手,和你一起老去。唉,太久。讓我無法(與你)相會。唉,太遙遠,讓我的誓言不能履行。
4、沁園春·雪
近代 毛澤東
北國風光,千里冰封,萬里雪飄。
望長城內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頓失滔滔。
山舞銀蛇,原馳蠟象,欲與天公試比高。
須晴日,看紅裝素裹,分外妖嬈。
江山如此多嬌,引無數英雄競折腰。
惜秦皇漢武,略輸文采;唐宗宋祖,稍遜風騷。
一代天驕,成吉思汗,只識彎弓射大雕。
俱往矣,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
白話譯文
北方的風光,千萬里冰封凍,千萬里雪花飄。遠望長城內外,只剩下無邊無際白茫茫一片;寬廣的黃河上下,頓時失去了滔滔水勢。山嶺好像銀白色的蟒蛇在飛舞,高原上的丘陵好像許多白象在奔跑,它們都想試一試與老天爺比比高。
要等到晴天的時候,看紅艷艷的陽光和白皚皚的冰雪交相輝映,分外美好。江山如此媚嬌,引得無數英雄競相傾倒。只可惜秦始皇、漢武帝,略差文學才華;唐太宗、宋太祖,稍遜文治功勞。
稱雄一世的人物,成吉思汗,只知道拉弓射大雕。這些人物全都過去了,數一數能建功立業的英雄人物,還要看今天的人們。
5、聲聲慢·尋尋覓覓
宋 李清照
尋尋覓覓,冷冷清清,凄凄慘慘戚戚。乍暖還寒時候,最難將息。三杯兩盞淡酒,怎敵他、晚來風急!雁過也,正傷心,卻是舊時相識。
滿地黃花堆積,憔悴損,如今有誰堪摘?守著窗兒,獨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細雨,到黃昏、點點滴滴。這次第,怎一個愁字了得!
白話譯文
空空盪盪無主張,冷冷清清好凄涼,悲悲慘慘好心傷。一時覺暖一時覺涼,身子如何得休養?飲三杯兩盞淡酒,怎能抵禦它、傍晚之時來的冷風吹的緊急。向南避寒的大雁已飛過去了,傷心的是卻是原來的舊日相識。不認當年舊同鄉。
菊花委地盡枯黃,我引憂傷憔悴無心賞花惜花、如今花兒將敗還有誰能採摘?守著窗前挨時光,盼不到天黑好挹怏。梧桐葉上細雨淋漓,到黃昏時分、那雨聲還點點滴滴。此情此景,用一個愁字又怎麼能說的夠?
⑧ 古詩詞朗誦有那些形式
1、直接朗誦;
2、男女輪誦;
3、配樂朗誦加段背景音樂;
4、配樂配景朗誦;
5、舞台朗誦;
6、視頻朗誦;
7、多人朗誦;
8、情景式朗誦;
(8)朗讀古詩詞擴展閱讀:
朗誦,指清清楚楚的高聲誦讀。就是把文字作品轉化為有聲語言的創作活動。朗,即聲音的清晰、響亮;誦,即背誦。朗誦,就是用清晰、響亮的聲音,結合各種語言手段來完善地表達作品思想感情的一種語言藝術。
朗誦是口語交際的一種重要形式。朗誦不僅可以提高閱讀能力,增強藝術鑒賞,更為重要的是,通過朗誦,讀者可以陶冶性情,開闊胸懷,文明言行,增強理解;小者,可以有效地培養對語言詞彙細致入微的體味能力,以及確立口語表述最佳形式的自我鑒別能力。
朗誦類型:
1、范讀法
示範性的朗讀,方式有兩種:一種是教師讀給兒童聽,然後由兒童仿讀。一種是由朗讀得特別好的同學進行范讀。范讀可以讀全文,也可以讀一段或一句。主要是給學生示範,所以必須做到正確、清楚,流利而帶有感情。齊讀法:是全班或全組兒童,同時齊聲朗讀。
2、伴讀法
教師或優等生伴著兒童讀,兒童可隱隱約約聽出自己的毛病而有所改進。
3、輪讀法
每個兒童輪流讀,這種讀法有比賽的性質。低年級的課文短,可以一個小朋友讀完全文後,再請另一個讀。
4、接讀法
一篇課文分由幾個兒童接著讀的方式。教師可指名一個兒童讀,讀到中途沒有到一段落,再指另一個兒童接著讀下去。這種讀法可隨時喚起兒童的注意力,同時充滿趣味性。
5、領導讀
由教師或朗讀得特別好的學生,帶領朗讀的方式。教師或優等生先讀一句,或先讀一小段,兒童跟著讀一句或一小段。如此繼續進行,直到全文讀完為止。
6、交互讀
甲組讀第一句,乙組讀第二句,甲組再讀第三句,乙組再讀第四句,依次輪流,周而復始。
7、分組讀
分組、分行或分排讀,並互相矯正錯誤。
8、自由讀
全班同學每人同時自由地低聲朗讀。由於不必與別人配合,因此速度不拘,可邊讀邊思考。
9、指名讀
由教師指名一個兒童來讀,讀完了一段或兩段以後,另請一個同學接讀。
10、表情讀
課本如為韻文,可讓兒童依字句的長短,音樂的節奏,用姿勢、動作、表情的方法朗讀。
11、抽簽讀
在全體兒童的名簽中,誰被抽中,就由誰站起來朗讀。
12、對話讀
兒童劇要用對話讀,也就是分角色讀,此方式較活潑而有助理解。
13、高低音讀
甲兒童高音朗讀,乙兒童低音相和。這是一種靠聲音高低產生變化的方式,兒童可在興味盎然中變化音調朗讀,感覺新鮮而有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