詠幽蘭詩句的解釋
Ⅰ 關於幽蘭的古詩
1、結幽蘭而延佇;世溷濁而不分兮
先秦
屈原
《離騷》
2、謂幽蘭其不可佩;覽察草木其猶未得兮
先秦
屈原
《離騷》
3、幽蘭間重襟
魏晉
左思
《招隱》
4、念幽蘭兮已盈園
南北朝
謝庄
《懷園引》
5、幽蘭露
唐
李賀
《蘇小小墓》
6、太息幽蘭紫
唐
杜審言
《贈崔融二十韻》
7、須信幽蘭歌斷
宋
柳永
《望遠行·長空降瑞》
8、幽蘭思楚澤
唐
杜牧
《李甘詩》
9、儻詠幽蘭曲
唐
李世民
《喜雪》
10、幽蘭不可儷
唐
駱賓王
《詠雪》
11、白雪幽蘭猶有韻
宋
李之儀
《浣溪沙》
12、幽蘭林下正芬芳
宋
向子諲
《浣溪沙》
13、賦白雪、幽蘭調
宋
王安中
《一落索·夢破池塘杳杳》
14、幽蘭偷眼
宋
朱敦儒
《眼兒媚·青錦成幃瑞香濃》
15、香壓幽蘭蘭尚淺
宋
史浩
《浣溪沙》
16、幽蘭砌下飄香暖
宋
曹冠
《滿江紅·日暖煙輕》
17、幽蘭曲徑
宋
吳儆
《滿庭芳·宿雨滋蘭》
18、幽蘭不為人芳
宋
魏了翁
《木蘭花慢·問梅花月里》
19、幽蘭旋老
宋
吳文英
《鶯啼序》
20、旋自洗幽蘭
宋
吳文英
《探芳信·暖風定》
21、幽蘭不復紉
唐
元稹
《代曲江老人百韻》
22、只小草幽蘭
元
馬熙
《摸魚子·買陂塘旋栽楊柳》
23、幽蘭新句紋箋玉唾
元
王沂
《水龍吟 和鄭彥章韻》
24、結幽蘭
元
張可久
《木蘭花慢 常熟徐氏山園》
25、幽蘭生前庭
魏晉
陶淵明
《飲酒 十七》
26、微幽蘭 之芳藹兮
魏晉
曹植
《洛神賦》
27、氣若幽蘭
魏晉
曹植
《洛神賦》
28、護得幽蘭到晚清
宋
朱熹
《蘭》
29、幽蘭春自綠
宋
黃庭堅
《丙寅十四首效韋蘇州》
30、雅舞播幽蘭
魏晉
陸機
《日出東南隅行》
31、幽蘭吐芳烈
魏晉
王粲
《詩》
32、惟有幽蘭啼月露
宋
錢惟演
《無題三首》
33、幽蘭開亦早
宋
戴復古
《梅花》
34、幽蘭延故人
宋
方回
《治圃雜書二十首》
35、香佩幽蘭開國
宋
李石
《扇子詩》
36、幽蘭懼風敗
宋
邵雍
《秋懷三十六首》
37、白雪幽蘭空再三
宋
釋大觀
《頌古十七首》
38、幽蘭里韻冬夜永
宋
宋太宗
《緣識》
39、自折幽蘭上冶城
宋
蘇泂
《金陵雜興二百首》
40、移得幽蘭幾本來
宋
張栻
《題城南書院三十四詠》
Ⅱ 詠幽蘭 婀娜花姿碧葉長,風來難隱谷中香。 不因紉取堪為佩,縱使無人亦自芳 這首詩是誰的作品
詩名《詠幽蘭》
作者:康熙(清代)
婀娜花姿碧葉長,風來難隱谷中香。
不因回紉取堪為答佩,縱使無人亦自芳。
釋義:
蘭花的花朵婀娜多姿,葉子碧綠狹長,風吹過帶來了蘭花的香氣。
蘭花不因可以被別人摘取作為佩帶裝飾而自貴,即使沒有欣賞的時候也自己發出芬芳。
(2)詠幽蘭詩句的解釋擴展閱讀:
康熙皇帝一首《詠幽蘭》,道出了「蘭花」冰清玉潔的高雅氣質。他吟詠的不是蘭的孤高隱逸,而是推崇蘭的謙和踏實,不爭虛華的品格。 蘭花也是清代康熙皇帝最喜愛的花,喜愛她的品格高潔,清香宜人,在他的書房以及養心殿內部都放置了婀娜多姿的幽蘭。
在康熙皇帝寫下的詠花詩中,也以詠蘭詩寫得最好。以詠蘭寄託了自己崇尚高潔的情愫。 自古以來,中華民族就喜愛素淡、雅緻、潔凈的風格,推崇忠貞、廉潔、質朴、堅韌的情操,而蘭花正是這種風格和情操的和諧統一。蘭花深厚的文化內涵,延續了蘭花旺盛的生命力,促進了蘭花的蓬勃發展。
Ⅲ 解釋陶淵明《幽蘭》中的詩句。
此詩作於作者53歲,應該生長在幽僻之地的蘭花在院子里生長,包含濃郁的方向等待清風的的到來。輕風輕輕吹來,蘭花散發陣陣芳香,立刻就可以從蕭艾等雜草中分辨出來。不停的向前行走會失去舊路,順應自然之道前面的道路或許才能走通。醒悟到應該回去了,非鳥沒有了,好的弓箭也就失去了用途,比喻大事已成,良將功臣無用了,可以將他們處置了。
本詩用蘭花來比喻人的高貴品格,君子應該如蘭花一樣保持高尚的節操,表現了詩人不隨波逐流,不為黑暗污垢所染的高尚品德。
此詩後半亦純是說理,然亦不入「理障」,而有「理趣」。陶淵明講的是應當急流勇退,脫離黑暗官場,隱居田園的道理。它使前四句形象描寫的寓意更加鮮明,並且深化了。所以王夫之在《古詩評選》中稱贊這首詩是「真理真詩」,「說理詩必如此,乃不愧作者」。
Ⅳ 詠幽蘭是什麼意思
《詠幽蘭》「婀娜花姿碧葉長,風來誰隱谷中香。不因紉取堪為佩,縱使無人亦自芳。」在詩中
道出了「蘭花」冰清玉潔的高雅氣質。,他吟詠的不是蘭的孤高隱逸,而是推崇蘭的謙和踏實,不爭虛華的品格。
Ⅳ 《詠幽蘭》詩句含拼音
《詠幽蘭》
清·來康熙自
婀娜花姿碧葉長
風來難隱谷中香
不因紉取堪為佩
縱使無人亦自芳
康熙大帝的《詠幽蘭》「婀娜花姿碧葉長,風來難隱谷中香,不因紉取堪為佩,縱使無人亦自芳」一首《詠幽蘭》,道出了「蘭花」冰清玉潔的高雅氣質。 蘭花也是清代康熙皇帝最喜愛的花,喜愛她的品格高潔,清香宜人,在他的書房以及養心殿內部都放置了婀娜多姿的幽蘭。在他寫下的詠花詩中,也以詠蘭詩寫得最好。以詠蘭寄託了自己崇尚高潔的情愫。 自古以來,中華民族就喜愛素淡、雅緻、潔凈的風格,推崇忠貞、廉潔、質朴、堅韌的情操,而蘭花正是這種風格和情操的和諧統一。蘭花深厚的文化內涵,延續了蘭花旺盛的生命力,促進了蘭花的蓬勃發展。
Ⅵ 古詩詠幽蘭為何人所寫
詠幽蘭
清朝:康熙
婀娜花姿碧葉長,風來難隱谷中香。
不因紉取堪為佩專,屬縱使無人亦自芳。
賞析:
婀娜花姿碧葉長,風來誰隱谷中香。不因紉取堪為佩,縱使無人亦自芳。」在詩中道出了「蘭花」冰清玉潔的高雅氣質。他吟詠的不是蘭的孤高隱逸,而是推崇蘭的謙和踏實,不爭虛華的品格。
Ⅶ 古詩詠幽蘭詩句的意思是什麼
1、古詩詠幽蘭詩句的意思是:「蘭花」冰清玉潔的高雅氣質,作者推崇蘭的謙和踏實,不爭虛華的品格。
蘭花也是清代康熙皇帝最喜愛的花,喜愛她的品格高潔,清香宜人,在他的書房以及養心殿內部都放置了婀娜多姿的幽蘭。在他寫下的詠花詩中,也以詠蘭詩寫得最好。以詠蘭寄託了自己崇尚高潔的情愫。
2、原文
《詠幽蘭》
清代:康熙
婀娜花姿碧葉長,風來難隱谷中香。
不因紉取堪為佩,縱使無人亦自芳。
3、譯文:
婀娜花姿碧葉一樣的生長,風吹來難以隱藏他的清香。
不因為被人摘取而堪作配飾,即使沒有人,它依然能夠孤芳自賞。
4、作者:
清聖祖仁皇帝愛新覺羅·玄燁,即康熙帝,清朝第四位皇帝、清定都北京後第二位皇帝。年號康熙:康,安寧;熙,興盛-取萬民康寧、天下熙盛的意思。他8歲登基,在位61年,是中國歷史上在位時間最長的皇帝。
他是我國統一的多民族國家的捍衛者,奠下了清朝興盛的根基,開創出康乾盛世的大局面,是一位英明的君主、偉大的政治家。謚號合天弘運文武睿哲恭儉寬裕孝敬誠信功德大成仁皇帝。
(7)詠幽蘭詩句的解釋擴展閱讀:
自古以來,中華民族就喜愛素淡、雅緻、潔凈的風格,推崇忠貞、廉潔、質朴、堅韌的情操,而蘭花正是這種風格和情操的和諧統一。蘭花深厚的文化內涵,延續了蘭花旺盛的生命力,促進了蘭花的蓬勃發展。
康熙大帝的《詠幽蘭》「婀娜花姿碧葉長,風來難隱谷中香,不因紉取堪為佩,縱使無人亦自芳」一首《詠幽蘭》,道出了「蘭花」冰清玉潔的高雅氣質。
《詠幽蘭》一詩清新可讀,意蘊深沉:「婀娜花姿碧葉長,風來難隱谷中香。不因紉取堪為佩,縱使無人亦自勞。」詩從「難隱谷中香」、「無人亦自芳」 兩個方面,贊揚幽蘭高尚的品德和可貴的情操。這顯然是比興之詞,詩人筆下的蘭花,正是他所敬慕的人才。
Ⅷ 朗讀詠幽蘭這首詩,並解釋
《yǐn jiǔ ·yōu lán shēng qián tíng 》wèi jìn :táo yuān míng
《飲酒·幽蘭生前庭》魏晉:陶淵明
yōu lán shēng qián tíng ,hán xūn dài qīng fēng 。
幽蘭生前庭,含熏待清風。
qīng fēng tuō rán zhì ,jiàn bié xiāo ài zhōng 。
清風脫然至,見別蕭艾中。
háng háng shī gù lù ,rèn dào huò néng tōng 。
行行失故路,任道或能通。
jiào wù dāng niàn hái ,niǎo jìn fèi liáng gōng 。
覺悟當念還,鳥盡廢良弓。
釋義:
幽蘭生長在前庭,含香等待沐清風。清風輕快習習至,雜草香蘭自分明。
前行迷失我舊途,順應自然或可通。既然醒悟應歸去,當心鳥盡棄良弓。
(8)詠幽蘭詩句的解釋擴展閱讀:
這首詩以幽蘭自喻,以蕭艾喻世俗,表現自己清高芳潔的品性。詩末以「鳥盡廢良弓」的典故,說明自己的歸隱之由,寓有深刻的政治含義。
陶淵明的組詩《飲酒二十首》並不是酒後遣興之作,而是詩人借酒為題,寫出對現實的不滿和對田園生活的喜愛,是為了在當時十分險惡的環境下借醉酒來逃避迫害。他在第二十首詩中寫道「但恨多謬誤,君當恕罪人」(釋義:但恨此言多謬誤,望君願諒醉鄉人。),可見其用心的良苦。
陶淵明的時代,是門閥士族的時代,政治黑暗,官場腐敗,且易招來殺身之禍,他痛感世道的險惡,生活的艱辛,又不願為五斗米折腰,終於在義熙元年(405年),他四十一歲時,當了八十餘日的彭澤令後棄官歸隱,長歸園田,不再出仕,親執耒耜,躬自勞作。
由於社會的長期分裂和動盪不安,再加上統治者的荒淫奢侈,許多敢於批評朝政的士大夫文人,動輒被無辜殺戮。因此,當時文人們懼談政治,盡是躲開政治,有的以遊山玩水,隱逸不仕,酗酒放浪,玄學清談等方式來表示自己沒有政治野心,免得被統治者猜忌,以招來人身傷害。
橫禍難料的黑暗現實造成的這種畸形的社會風氣,不能不影響破落貴族出身的陶淵明。他從二十九歲第一次出仕江州祭酒到四十一歲解去彭澤令,前後幾仕幾隱,實際做官時間不到三年,他的理想火花就這樣在黑暗現實里稍縱即逝。因此,他借「醉人」的語言,指責黑暗社會,揭露政治危機,鄙棄虛偽世俗。
Ⅸ 古詩詠幽蘭詩句的意思是什麼
1.
《詠幽蘭》——康熙
婀娜花姿碧葉長,
風來難隱谷中香。
不因紉取堪為佩,
縱使無人亦自專芳。
2.
意思婀娜屬花姿碧葉長,風來誰隱谷中香。不因紉取堪為佩,縱使無人亦自芳。」在詩中道出了「蘭花」冰清玉潔的高雅氣質。他吟詠的不是蘭的孤高隱逸,而是推崇蘭的謙和踏實,不爭虛華的品格。
Ⅹ 詠幽蘭詩句的大概意思
《詠幽蘭》詩句的白話意思:蘭花的花朵婀娜多姿,葉子碧綠狹長,風吹過帶來了蘭花的香氣。蘭花不因可以被別人摘取作為佩帶裝飾而自貴,即使沒有欣賞的時候也自己發出芬芳。
《詠幽蘭》是中國古代的一首詩,作者是清朝的愛新覺羅·玄燁(即康熙皇帝)。
全詩原文如下:
婀娜花姿碧葉長,風來難隱谷中香。
不因紉取堪為佩,縱使無人亦自芳。
(10)詠幽蘭詩句的解釋擴展閱讀
康熙皇帝的這首《詠幽蘭》,道出了「蘭花」冰清玉潔的高雅氣質。他吟詠的不是蘭的孤高隱逸,而是推崇蘭的謙和踏實,不爭虛華的品格。 蘭花也是清代康熙皇帝最喜愛的花,喜愛她的品格高潔,清香宜人,在他的書房以及養心殿內部都放置了婀娜多姿的幽蘭。
在康熙皇帝寫下的詠花詩中,也以詠蘭詩寫得最好。以詠蘭寄託了自己崇尚高潔的情愫。 自古以來,中華民族就喜愛素淡、雅緻、潔凈的風格,推崇忠貞、廉潔、質朴、堅韌的情操,而蘭花正是這種風格和情操的和諧統一。蘭花深厚的文化內涵,延續了蘭花旺盛的生命力,促進了蘭花的蓬勃發展。
三、四兩句盛贊蘭花的高風亮節,不因可以被別人摘取作為佩帶裝飾而自貴,即使沒有欣賞的時候也自己發出芬芳。它不想用鮮艷的色彩去吸引人,討好人,求得人們的誇獎,只願散發一股清香,讓它留在天地之間。這兩句正是詩人的自我寫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