悼英雄古詩
⑴ 有關悼念烈士英雄的詩詞
烏江 李清照
生當作人傑,死亦為鬼雄.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
易水送別 駱賓王
此地版別燕丹,壯士發沖冠權.昔時人已沒,今日水猶寒.
出塞 王昌齡
秦時明月漢時關,萬里長徵人未還.但使龍城飛將在,不叫胡馬度陰山.
八陣圖 杜甫
功蓋三分國,名成八陣圖。江流石不轉,遺恨失吞吳。
題三閭大夫廟 戴叔倫
沅湘流不盡,屈子怨何深。日暮秋風起,蕭蕭楓樹林。
岳飛《滿江紅》
[b]怒發沖冠,憑闌處、瀟瀟雨歇。抬望眼、仰天長嘯,壯同激烈。三十功名塵與土,八千里路雲和月。莫等閑、白了少年頭,空悲切。
靖康恥,猶未雪;臣子憾,何時滅。駕長車踏破、賀蘭山缺。壯志飢餐胡虜肉,笑談渴飲匈奴血。待從頭、收拾舊山河。朝天闕。
⑵ 古代追念逝人的悼詞古詩詞有哪些
一、《江城子》
朝代【宋】作者 蘇試
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千里孤墳,無處話凄涼。
縱使相逢應不識,塵滿面,鬢如霜。
昨夜幽夢忽還鄉,小軒窗,正梳妝,相顧無言,惟有淚千行。
料得年年斷腸處,明月夜,短松崗。
白話譯文:
你我夫妻訣別已經整整十年,強忍不去思念可終究難忘懷。
孤墳遠在千里之外,沒有地方能訴說心中的悲傷凄涼。
即使你我夫妻相逢怕是也認不出我來了,四處奔波早已是灰塵滿面兩鬢如霜。
昨夜在夢中又回到了家鄉,看見你正在小窗前對鏡梳妝。
你我二人默默相對無言,只有淚落千行。
料想你年年都為我柔腸寸斷,在那凄冷的月明之夜,在那荒寂的短松岡上。
二、《李白墓》
朝代【唐代】作者 白居易
採石江邊李白墳,繞田無限草連雲。
可憐荒壟窮泉骨,曾有驚天動地文。
但是詩人多薄命,就中淪落不過君。
白話譯文:
李白的墳就在採石江邊,墳地周圍的野草向著天邊肆意蔓延。
可悲的是這荒墳深穴中的枯骨,當他還在人世時,曾經寫過驚天動地的詩文。
但凡是傑出的詩人,大都命運多舛,可又有哪一個的命運,像李白一般坎坷悲慘?
三、《清明日曲江懷友 》
朝代【唐】作者 羅隱
君與田蘇即舊游,我於交分亦綢繆。
二年隔絕黃泉下,盡日悲涼曲水頭。
鷗鳥似能齊物理,杏花疑欲伴人愁。
寡妻稚子應寒食,遙望江陵一淚流。
白話譯文:
你和田蘇就是老朋友,我在交分也親熱。
二年隔絕黃泉下,整天悲涼曲水頭。
只鷗鳥似乎能齊物理,杏花懷疑想伴人愁。
我妻子小孩應寒食節,遙望江陵一淚流。
四、《清明》
朝代【唐】作者 杜牧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
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
白話譯文:
江南清明時節細雨紛紛飄灑,路上羈旅行人個個落魄斷魂。
借問當地之人何處買酒澆愁?牧童笑而不答遙指杏花山村。
五、《夏日絕句》
朝代【宋】作者 李清照
生當作人傑,死亦為鬼雄。
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
白話譯文:
活著就要當人中的俊傑,死了也要做鬼中的英雄。
人們到現在還思念項羽,只因他不肯偷生回江東。
⑶ 懷念革命先烈的古詩有哪些
1. 粉身碎骨渾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明代於謙《石灰吟》
釋義:即使粉身碎骨也毫不懼怕,甘願把一身清白留在人世間。
2.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宋代文天祥《過零丁洋》
釋義:人生自古以來有誰能夠長生不死?我要留一片愛國的丹心映照史冊。
3.壯別天涯未許愁, 盡將離恨付東流。——近代李大釗《壯別天涯未許愁》
釋義:豪邁地在遠方離別別多愁善感,應把全部離別情隨流水飄散。
4.留得子胥豪氣在,三年歸報楚王仇。——近代楊超《就義詩》
釋義:只要擁有伍子胥的勇氣,三年歸來之後一定可以報得楚王之仇。
5.頭可斷,肢可折,革命精神不可滅。——近代周文雍《絕筆詩》
釋義:頭顱可以斬斷,四肢可以肢折,但革命的精神,永不磨滅。
⑷ 悼念友人逝世的古詩詞
我的一個好友死了,想表達一下心情,可是腦袋一片空白
⑸ 悼念奶奶的古詩
頌祖母
茅屋簡陋星點綴,酣睡暖懷化秋涼;
初陽未醒祖母醒,美夢飄香飯更香;
噓寒問暖百呵護,祖孫情誼觸上蒼;
操勞一生歲月老,愛芽茁壯滿庭芳.
思祖母
祖母因病入院里,子孫滿堂無人料;
只因生計難顧家,無奈奔赴至他郊;
若思祖母養家苦,淚眼橫流雨蕭蕭;
縱使萬通電話語,難及當面陪她聊.
悼祖母
新春佳節本應樂,夜半霜寒送親人;
天人永隔星漢墜,冰淚穿腸繞斷魂;
披麻戴孝晨風泣,黃土哀鳴無歸程;
但願天堂福澤盛,錦衣玉食享天倫.
憶祖母
清明時節花滿綻,柔風細雨畫中行;
爆竹轟鳴雲霄徹,香火縈繞喚思情;
千里之外青冢駐,萬山連綿阻歸心;
不孝兒孫終忙碌,有心無力祭先人.
憶祖母
一
穹廬煙漫迷人眼,
笑語獨念碎碎事.
忽聞門外漸童語,
急起欲問孫歸否?
二
聽不見許多惆悵,
並不聞世俗煩憂.
坐看新柴燒舊柴,
余暉散盡入夢游.
風雨夜憶祖母
一
故床故夢故人憶,
風銜夜雨夢刮寒。
何人何苦苦叩窗?
夢斷腸更醒斷腸。
二
憶昨昔日霧眼昏,
萬囑慈愛笑紋深.
今夜風雨今夜淚,
舊人顫喚燈魂中.
老祖已乘仙鶴去
唯余蝴蝶當空舞
音容笑貌今猶在
慈柔聲聲滿江湖
撫襟長嘆息,不覺常沾胸,沾胸安能止,悲懷從中起。 --潘安 《悼亡詩》
這首詩比較適合悼念長輩,很多詩詞都是悼念情人的,所以,慎用哦!
⑹ 悼念剛去世長輩的古詩
一、離思五首·其四
唐代:元稹
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
取次花叢懶回顧,半緣修道半緣君。
譯文
曾經到臨過滄海,別處的水就不足為顧;除了巫山,別處的雲便不稱其為雲。
倉促地由花叢中走過,懶得回頭顧盼;這緣由,一半是因為修道人的清心寡慾,一半是因為曾經擁有過的你。
二、李白墓
唐代:白居易
採石江邊李白墳,繞田無限草連雲。可憐荒壟窮泉骨,曾有驚天動地文。但是詩人多薄命,就中淪落不過君。
釋義:李白的墳就在採石江邊,墳地周圍的野草向著天邊肆意蔓延。可悲的是這荒墳深穴中的枯骨,當他還在人世時,曾經寫過驚天動地的詩文。但凡是傑出的詩人,大都命運多舛,可又有哪一個的命運,像李白一般坎坷悲慘?
三、採桑子·當時錯
清代:納蘭性德
而今才道當時錯,心緒凄迷。紅淚偷垂,滿眼春風百事非。
情知此後來無計,強說歡期。一別如斯,落盡梨花月又西。
譯文
現在才知道那時我錯了,心中凄涼迷亂,眼淚默默落下,滿眼看到的都是春風,事物卻非於從前。後來知道這是沒有辦法的,勉強說後會有期,像這樣別離,梨花落完了 ,月亮已經在天的西方。
四、《東山吟》唐代:李白
原文:攜妓東土山,悵然悲謝安。我妓今朝如花月,他妓古墳荒草寒。白雞夢後三百歲,灑酒澆君同所歡。酣來自作青海舞,秋風吹落紫綺冠。彼亦一時,此亦一時,浩浩洪流之詠何必奇?
白話文釋義:我攜手美麗的女子來到東山古謝安的墓地,為其祭奠,悵然傷悲。我帶來的美妓如鮮花明月一樣恬美可親,謝安當年親近的美妓早已是荒草覆蓋的土墳中的寒土。至從謝安夢見白雞已有三百年了,我在你的墓前為你灑酒,咱們一起痛飲歡樂。
喝到酒酣興起的時候,我還為你獻上即興編排的青海舞,秋風吹落了我漂亮的紫色帽。你當年風光一時,我也一時風光,時光的洪流滾滾向前,有什麼可奇怪的呢?
五、《哭宣城善釀紀叟》唐代:李白
原文:紀叟黃泉里,還應釀老春。夜台無曉日,沽酒與何人?
白話文釋義:紀老在黃泉里,還會釀制老春美酒。只是陰間沒有李白,你老賣酒給何人?
⑺ 求哀悼死者的古詩詞
1、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記夢
【作者】蘇軾【朝代】宋
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千里孤墳,無處話凄涼。縱使相逢應不識,塵滿面,鬢如霜。
夜來幽夢忽還鄉。小軒窗。正梳妝。相顧無言,惟有淚千行。料得年年腸斷處,明月夜,短松岡。
譯文
你我夫妻訣別已經整整十年,強忍不去思念。可終究難相望。千里之外那座遙遠的孤墳啊,沒有地方跟她訴說心中的凄涼悲傷。縱然夫妻相逢你也認不出我,我已經是灰塵滿面,兩鬢如霜。
昨夜我在夢中又回到了家鄉,在小屋窗口。正在打扮梳妝。你我二人默默相對慘然不語,只有相對無言淚落千行。料想得到我當年想她的地方,就在明月的夜晚,矮松的山岡。
2、離思五首·其四
【作者】元稹【朝代】唐
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
取次花叢懶回顧,半緣修道半緣君。
譯文
曾經到臨過滄海,別處的水就不足為顧;若除了巫山,別處的雲便不稱其為雲。倉促地由花叢中走過,懶得回頭顧盼;這緣由,一半是因為修道人的清心寡慾,一半是因為曾經擁有過的你。
3、沈園
【作者】陸游【朝代】宋
城上斜陽畫角哀,沈園非復舊池台,
傷心橋下春波綠,曾是驚鴻照影來。
夢斷香消四十年,沈園柳老不吹綿。
此身行作稽山土,猶吊遺蹤一泫然。
譯文
城牆上的角聲彷彿也在哀痛,沈園已經不是原來的亭台池閣。那座令人傷心的橋下,春水依然碧綠,當年這里我曾經見到她美麗的側影驚鴻一現。她去世已經四十年有餘,我連夢里也見不到,沈園的柳樹和我一樣都老了。連柳綿都沒有了,我已是古稀之年,行將就木,仍然來此憑悼,淚落潸然。
4、浣溪沙·誰念西風獨自涼
【作者】納蘭性德【朝代】清
誰念西風獨自涼?蕭蕭黃葉閉疏窗。沉思往事立殘陽。
被酒莫驚春睡重,賭書消得潑茶香。當時只道是尋常。
譯文
秋風吹冷,孤獨的情懷有誰惦念?看片片黃葉飛舞遮掩了疏窗,佇立夕陽下,往事追憶茫茫。酒後小睡,春日好景正長,閨中賭賽,衣襟滿帶茶香,昔日平常往事,已不能如願以償。
5、遣悲懷三首·其二
【作者】元稹【朝代】唐
昔日戲言身後事,今朝都到眼前來。衣裳已施行看盡,針線猶存未忍開。
尚想舊情憐婢僕,也曾因夢送錢財。誠知此恨人人有,貧賤夫妻百事哀。
譯文
當年咱倆開玩笑講著身後的事;今日都成沉痛的回憶每每飄來。你生前穿的衣裳眼看施捨快完;只有針線活計還保存不忍打開。我仍念舊情更加憐愛你的婢僕;也曾因夢見你並為你送去錢財。我誠知死別之恨世間人人都有;但咱們貧賤夫妻事事更覺悲哀。
⑻ 悼念先人的古詩
湖寺清明夜復遣懷
【唐制】李群玉
柳暗花香愁不眠,獨憑危檻思凄然。
野雲將雨渡微月,沙鳥帶聲飛遠天。
久向飢寒拋弟妹,每因時節憶團圓。
餳餐冷酒明年在,未定萍蓬何處邊。
清明日曲江懷友
【唐】羅隱
君與田蘇即舊游,我於交分亦綢繆。
二年隔絕黃泉下,盡日悲涼曲水頭。
鷗鳥似能齊物理,杏花疑欲伴人愁。
寡妻稚子應寒食,遙望江陵一淚流。
清明
【唐】杜牧
清明時節雨紛紛,
路上行人慾斷魂,
借問酒家何處有?
牧童遙指杏花村。
⑼ 關於悼亡的古詩
關於悼亡的古詩:《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記夢》
作者:[ 宋 ] 蘇軾
原文:
十年生死兩茫茫。 不思量。 自難忘。千里孤墳, 無處話凄涼。 縱使相逢應不識, 塵滿面, 鬢如霜。
夜來幽夢忽還鄉。小軒窗。 正梳妝。 相顧無言, 惟有淚千行。 料得年年腸斷處, 明月夜, 短松岡。
譯文:
兩人一生一死,隔絕十年,相互思念卻很茫然,無法相見。不想讓自己去思念,自己卻難以忘懷。妻子的孤墳遠在千里,沒有地方跟她訴說心中的凄涼悲傷。即使相逢也應該不會認識,因為我四處奔波,灰塵滿面,鬢發如霜。
晚上忽然在隱約的夢境中回到了家鄉,只見妻子正在小窗前對鏡梳妝。兩人互相望著,千言萬語不知從何說起,只有相對無言淚落千行。料想那明月照耀著、長著小松樹的墳山,就是與妻子思念年年痛欲斷腸的地方。
創作背景:
蘇東坡十九歲時,與年方十六的王弗結婚。王弗年輕美貌,且侍親甚孝,二人恩愛情深。可惜天命無常,王弗二十七歲就去世了。這對東坡是絕大的打擊,其心中的沉痛,精神上的痛苦,是不言而喻的。蘇軾在《亡妻王氏墓誌銘》里說:「治平二年(1065)五月丁亥,趙郡蘇軾之妻王氏(名弗),卒於京師。六月甲午,殯於京城之西。其明年六月壬午,葬於眉之東北彭山縣安鎮鄉可龍里先君、先夫人墓之西北八步。」於平靜語氣下,寓絕大沉痛。公元1075年(熙寧八年),東坡來到密州,這一年正月二十日,他夢見愛妻王氏,便寫下了這首「有聲當徹天,有淚當徹泉 」(陳師道語)且傳誦千古的悼亡詞。
作者簡介:
蘇軾蘇軾(1037~1101),宋代文學家。字子瞻,一字和仲,號東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屬四川)人。蘇洵長子。公元1057年(嘉祐二年)進士。累除中書舍人、翰林學士、端明殿學士、禮部尚書。曾通判杭州,知密州、徐州、湖州、穎州等。公元1080年(元豐三年)以謗新法貶謫黃州。後又貶謫惠州、儋州。宋徽宗立,赦還。卒於常州。追謚文忠。博學多才,善文,工詩詞,書畫俱佳。於詞「豪放,不喜剪裁以就聲律」,題材豐富,意境開闊,突破晚唐五代和宋初以來「詞為艷科」的傳統樊籬,以詩為詞,開創豪放清曠一派,對後世產生巨大影響。有《東坡七集》、《東坡詞》、《東坡易傳》、《東坡樂府》等傳世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