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古詩詞句 » 者在前面古詩

者在前面古詩

發布時間: 2021-01-28 23:05:56

① 含有者字 古詩

漢以前的就不說了,雖然多,但是長,而且多無名

【美女篇】 魏晉-曹植

美女妖且閑,採桑歧路間。
柔條紛冉冉,葉落何翩翩!
攘袖見索手,皓腕約金環。
頭上金爵釵,腰佩翠琅玕 。
明珠交玉體,珊瑚間木難 。
羅衣何飄飄,輕據隨風還 。
顧盼遺光彩,長嘯氣若蘭。
行徒用息駕,休(者)以忘餐 。
借問女安居?乃在城南端。
青樓臨大路,高門結重關 。
容華耀朝日,誰不希令顏,
媒氏何所營?玉帛不時安 。
佳人慕高義,求賢良獨難。
眾人徒嗷嗷,安知彼所觀 。
盛年處房室,中夜起長嘆。

還有幾首,是名都篇、七哀、情詩

【詠懷】魏晉-阮籍

朝陽不再盛,白日忽西幽。
去此若俯仰,如何似九秋。
人生若塵露,天道邈悠悠。
齊景升牛山,涕泗紛交流。
孔聖臨長川,惜逝忽若浮。
去者余不及,來者吾不留。
願登太華山,上與松子游。
漁父知世患,乘流泛輕舟。

同上,還有兩首詠懷

【主人池前鶴】南北朝-吳均

本自乘軒者,為君階下禽 。
摧藏多好貌,清唳有奇音 。
稻粱惠既重,華池遇亦深 。
懷恩未忍去,非無江海心 。

【和陳校書省中玩雪】唐五代-包融

芸閣朝來雪,飄搖正滿空。
褰開明月下,校理落花中。
色向懷鉛白,光因翰簡融。
能令草玄者,回思入流風。

【武陵桃源送人】

武陵川徑入幽遐,
中有雞犬秦人家。
先時見者為誰耶?
源水今流桃復花。

【出關】唐五代-曹鄴

山上黃犢走避人,
山下女郎歌滿野。
我獨南征恨此身,
更有無成出關者。

建議你去下一個中華詩詞,裡面有很多,而且搜索很方便。

② 前不見古人,後不見來者出自哪一首古詩

【出 處】:唐復·陳子昂制《登幽州台歌》:「前不見古人,後不見來者。念天地之悠悠,獨愴然而涕下。」
【賞 釋】:這是一首盛時不遇的名篇。幽州台:即薊北樓,在今北京市。登上這古老的幽州台,因而想起了古代的事。當年燕昭王求士,築金台,招攬天下賢人,燕國得以興盛。但這是前不見古人,後不見來者的事。作者由此而感到自己的不遇,心中誕生了無限抑鬱悲涼之感。浩浩蒼空,茫茫曠野,而胸中之不平,又何從吐訴!想到這里,百感交集,「獨愴然而淚下」了。詩的氣魄很大,語言縱橫,有古人之風。本篇在藝術表現上也很出色。上兩句俯仰古今,寫出時間綿長;第三句登樓眺望,寫出空間遼闊。在廣闊無垠的背景中,第四句描繪了詩人孤單寂寞悲哀苦悶的情緒,兩相映照,分外動人。念這首詩,我們會深刻地感受到一種蒼涼悲壯的氣氛,面前彷彿出現了一幅北方原野的蒼茫廣闊的圖景,而在這個圖景面前,兀立著一位胸懷大志卻因報國無門而感到孤獨悲傷的詩人形象,因而深深為之激動。

③ 古詩中含有兩個「者」的詩句

宣州謝朓樓餞別校書叔雲

李白

棄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
亂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煩憂。
長風萬里送秋雁,對此可以酣高樓。
蓬萊文章建安骨,中間小謝又清發。
俱懷逸興壯思飛,欲上青天攬明月。
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銷愁愁更愁。
人生在世不稱意,明朝散發弄扁舟。

棄我而去的昨天已不可挽留,擾亂我心緒的今天使我極為煩憂。萬里長風吹送南歸的鴻雁,面對此景,正可以登上高樓開懷暢飲。你的文章就像蓬萊宮中儲藏的仙文一樣高深淵博,同時還兼具建安文學的風骨。而我的詩風,也像謝朓那樣清新秀麗、飄逸豪放。我們都滿懷豪情逸興,飛躍的神思像要騰空而上高高的青天,去摘取那皎潔的明月。然而每當想起人生的際遇,就憂從中來。好像抽出寶刀去砍流水一樣,水不但沒有被斬斷,反而流得更猛了。我舉起酒杯痛飲,本想借酒排遣煩憂,結果反倒愁上加愁。啊!人生在世竟然如此不稱心如意,還不如明天就披散了頭發,乘一隻小舟在江湖之上自在地漂流。

詞語解釋】

高樓:即題「謝朓樓」,南齊詩人謝朓官宣城(即宣州,今屬安徽)太守時所建。
蓬萊:指秘書省。李白族叔李雲官秘書校書郎。
清發:清新秀麗。
逸興:超逸的意興。
散發:不戴冠簪子。指散漫無拘束。
扁舟:小船。弄扁舟,指歸隱江湖。

身在濁世,煩惱剪不斷理還亂。當詩人的理想與黑暗的現實產生矛盾之時卻又無法發泄。可貴的是作者雖然精神上承受著苦悶的重壓,但卻並未因此放棄對理想的追求。全詩灌注了慷慨豪邁的情懷,正如在悲愴的樂曲中奏出了高昂樂觀的音調。
詩中蘊含了強烈的思想感情,如奔騰的江河瞬息萬變,波瀾迭起,和藝術結構的騰挪跌宕、跳躍發展完美結合。

我的理解是:昨天已經過去了,不管輝煌快樂與否;今日的煩惱卻如今天的時光似的怎麼也流不走

一生嗜酒的李白,與酒結下不解之緣。杜甫在《飲中八仙歌》中對李白有這樣的描寫「李白斗酒詩百篇,長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來不上船,自稱臣是酒中仙。」因此,當時世人多稱他為「詩仙」,「酒聖」。古時酒家的門外更是多懸掛「太白遺風」之類的招牌,可

④ 「者」字打頭的古詩 古詩詞都可以。。。一定是古代的

請你看看以下詩句合適嗎?

年代:宋 作者: 王千秋
《臨江仙》
者也之乎真太錯,甘心吞棘吞蓬。
有無俱盡見真空。爐錐難自薦,關捩只心通。
野鶴孤雲元自在。剛論隱豹冥鴻。
此身今在幻人宮。要將驢佛我,分付馬牛風。

年代:宋 作者: 沈瀛
《減字木蘭花》
動而思止。止即患生徒自喜。
試舉幡風。未舉之前說已通。
攜瓶沽酒。卻著衫來為我壽。
者也之何。賺卻閻浮世上多。

年代:宋 作者: 釋正覺
《禪人並化主寫真求贊》
眼深眉長,口闊面黃。
秋月破夜色,古澗含秋光。
念萌自得出沒像,功轉不落偏正方。
拈起能來應機用,者回觸處露堂堂。

年代:宋 作者: 釋心月
《偈頌一百五十首》
十一十二,無處迴避。
十四十五,充塞寰宇。
者邊那邊,或去或住。
一箭上紅心,黃金如糞土。

年代:清 作者: 朱彝尊
《洞仙歌》
書床鏡檻,記相連斜桷。
慣見修蛾遠山學。
倩青腰受簡,素女開圖,才凝盼,一線靈犀先覺。
新來窺宋玉,不用登牆,近在蛛絲畫屏角。
見了乍驚回,點屐聲頻,分明睹翠帷低擢。
旋手揭,流蘇近前看,又何處迷藏,者般難捉。

年代:宋 作者: 黃庭堅
《南山羅漢贊十六首》
駕羊超出風火宅,跨兔求度生死河。
者乘如來初方便,自徹海漩三昧底。
三乘如來悲願力,身如光影現十方。
持經不染文字相,是名第一離欲者。

年代:宋 作者: 葛郯
《滿江紅》
卷盡珠簾,楚天迥、闌干幾曲。
最好是、瑤台歸路,月翻銀屋。
深院數枰風入座,高樓一噴雲橫玉。
看橘林、霜淺未全黃,猶懸綠。
悠然意,淵明菊。真如指,國師竹。
者是非識破,都無榮辱。
不管浮生如蝶夢,從教萬事添蛇足。
坐西昆、一笑八千秋,蟠桃熟。

年代:宋 作者: 楊澤民
《漁家傲》
穠李素華曾縞晝。當年獨冠群芳秀。
今日再來眉暗鬥。誰人後。追思恰似章台柳。
先自病來遲唧溜。肌膚瘦減寬襟袖。
已是無聊仍斷酒。徘徊久。者番枉走長亭候。

年代:宋 作者: 趙佶
《宴山亭 北行見杏花》
裁剪冰綃,輕疊數重,淡著燕脂勻注。
新樣靚妝,艷溢香融,羞殺蕊珠宮女。
易得凋零,更多少、無情風雨。
愁苦,問院落凄涼,幾番春暮?
憑寄離恨重重,者雙燕何曾,會人言語?
天遙地遠,萬水千山,知他故宮何處?
怎不思量?除夢里有時曾去。
無據,和夢也新來不做。

⑤ 求古代詩詞經典語句!回答優秀者有分追加!!!

1、關關雎鳩,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詩經•周南•關雎)
2、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今我來思,雨雪霏霏。(詩經•小雅•採薇)
3、知我者,謂我心憂,不知我者,謂我何求。(詩經•王風•黍離)
4、如切如磋,如琢如磨。(詩經•衛風•淇奧)
5、一日不見,如三秋兮。(詩經•王風•采葛)
6、青青子衿,悠悠我心。(詩經•鄭風•子衿)
7、所謂伊人,在水一方。(詩經•秦風•蒹葭)
8、巧笑倩兮,美目盼兮。(詩經•衛風•碩人)
9、手如柔荑,膚如凝脂。(詩經•衛風•碩人)
10、人而無儀,不死何為。(詩經•鄘風•相鼠)
11、言者無罪,聞者足戒。(詩經•大序)
12、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詩經•小雅•車轄)
13、他人有心,予忖度之。(詩經•小雅)
14、高岸為谷,深谷為陵。(詩經•小雅)
15、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詩經•小雅•鶴鳴)
16、靡不有初,鮮克有終。(詩經•大雅•盪)
17、投我以桃,報之以李。(詩經•大雅•抑)
18、天作孽,猶可違,自作孽,不可活。(尚書)
19、滿招損,謙受益。(尚書•大禹謨)
20、防民之口,甚於防川。(國語•周語)
21、從善如登,從惡如崩。(國語)
22、多行不義必自斃。(左傳)
23、輔車相依,唇亡齒寒。(左傳)
24、皮之不存,毛將焉附。(左傳)
25、欲加之罪,何患無辭。(左傳)
26、言之無文,行而不遠。(左傳)
27、不去慶父,魯難未已。(左傳)
28、外舉不棄仇,內舉不失親。(左傳)
29、居安思危,思則有備,有備無患。(左傳)
30、人非聖賢,孰能無過?過而能改,善莫大焉。(左傳)
31、曲則全,枉則直。(老子)
32、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老子)
33、知足不辱,知止不殆。(老子)
34、信言不美,美言不信。(老子)
35、將欲取之,必先予之。(老子)
36、天網恢恢,疏而不漏。(老子)
37、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懼之。(老子)
38、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老子)
39、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辯若訥。(老子)
40、合抱之木,生於毫末;九層之台,起於累土;千里之行,始於足下。(老子)
41、言必信,行必果。(論語•子路)
42、既來之,則安之。(論語•季氏)
43、朝聞道,夕死可矣。(論語•里仁)
44、是可忍,孰不可忍。(論語•八佾)
45、不憤不啟,不悱不發。(論語•述而)
46、敏而好學,不恥下問。(論語•公冶長)
47、己所不欲,勿施於人。(論語•顏淵)
48、仰之彌高,鑽之彌堅。(論語•子罕)
49、學而不厭,誨人不倦。(論語•述而)
50、人無遠慮,必有近憂。(論語•衛靈公)
51、學而時習之,不亦樂乎。(論語•學而)
52、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論語•衛靈公)
53、往者不可諫,來著猶可追。(論語•微子)
54、君子坦盪盪,小人長戚戚。(論語•述而)
55、歲寒,然後知松柏之後凋也。(論語•子罕)
56、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論語•為政)
57、知者不惑,仁者不憂,勇者不懼。(論語•子罕)
58、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也。(論語•子罕)
59、人誰無過?過而能改,善莫大焉。(論語)
60、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論語•為政)
61、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論語•雍也)
62、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論語•子路)
63、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論語•述而)
64、一張一弛,文武之道。(禮記•雜記)
65、大道之行,天下為公。(禮記•禮運)
66、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禮記•中庸)
67、學然後知不足,教然後知困。(禮記•學記)
68、獨學而無友,則孤陋而寡聞。(禮記•雜記)
69、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道。(禮記•學記)
70、使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鰥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禮記•禮運)
71、同聲相應,同氣相求。(易經•乾)
72、仁者見仁,智者見智。(易經•系辭上)
73、物以類聚,人以群分。(易經•系辭上)
74、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屈原•離騷)
75、長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艱。(屈原•離騷)
76、亦余心之所善兮,雖九死其猶未悔。(屈原•離騷)
77、舉世皆濁我獨清,眾人皆醉我獨醒。(屈原•漁父)
78、吾不能變心以從俗兮,故將愁苦而終窮。(屈原•涉江)
79、余將董道而不豫兮,固將重昏而終身。(屈原•涉江)
80、苟余心之端直兮,雖僻遠其何傷?(屈原•涉江)
81、尺有所短,寸有所長。(楚辭•卜居)
82、黃鍾毀棄,瓦釜雷鳴。(楚辭•卜居)
83、其曲彌高,其和彌寡。(宋玉•對楚王問)
84、盡信書,不如無書。(孟子•盡心下)
85、生於憂患,死於安樂。(孟子•告子下)
86、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孟子•公孫丑)
87、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孟子•盡心上)
88、人有不為也,而後可以有為。(孟子•離婁下)
89、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孟子•盡心上)
90、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孟子•公孫丑)
91、孔子登東山而小魯,登泰山而小天下。(孟子•盡心上)
92、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滕文公)
93、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梁惠王下)
94、持之有故,言之成理。(荀子•非十二子)
95、鍥而不舍,金石可鏤。(荀子•勸學)
96、青,取之於藍,而青於藍。(荀子•勸學)
97、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荀子•勸學)
98、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莊子•養生主)
99、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若醴。(莊子)
100、知己知彼,百戰不殆。(孫子兵法•謀攻)
101、避其銳氣,擊其惰歸。(孫子兵法•軍爭)
102、靜如處女,動如脫兔。(孫子兵法•九地)
103、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中庸)
104、十年樹木,百年樹人。(管子•權修)
105、倉廩實而知禮節,衣食足而知榮辱。(管子•論積貯疏)
106、塞翁失馬,焉知非福。(淮南子•人間訓)
107、臨淵羨魚,不如退而結網。(淮南子•說林訓)
108、橘生淮南則為橘,生於淮北則為枳。(晏子春秋•內篇下)
109、流水不腐,戶樞不蠹。(呂氏春秋•盡數)
110、千里之堤,毀於蟻穴。(韓非子•喻老)
111、以子之矛,攻子之盾。(韓非子•難一)
112、亡羊補牢,未為遲也。(戰國策•楚策)
113、道不拾遺,夜不閉戶。(戰國策•秦策)
114、前事不忘,後世之師。(戰國策•趙策)
115、鷸蚌相爭,漁翁得利。(戰國策•燕策)
116、戰無不勝,攻無不克。(戰國策•齊策)
117、士為知己者死,女為悅己者容。(戰國策•趙策)
118、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還。(戰國策•荊軻刺秦王)
119、螳螂捕蟬,黃雀在後。(吳越春秋)
120、項庄舞劍,意在沛公。(史記•項羽本紀)
121、不鳴則已,一鳴驚人。(史記•滑稽列傳)
122、眾口鑠金,積毀銷骨。(史記•張儀列傳)
123、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史記•李將軍傳)
124、失之毫釐,謬以千里。(史記•太史公自序)
125、燕雀安知鴻鵠之志哉。(史記•陳涉世家)
126、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里之外。(史記•高祖本紀)
127、忠言逆耳利於行,良葯苦口利於病。(史記•留侯世家)
128、人固有一死,或重於泰山,或輕於鴻毛。(史記•報任少卿書)
129、智者千慮,必有一失;愚者千慮,必有一得。(史記•淮陰侯列傳)
130、繩鋸木斷,水滴石穿。(漢書•枚乘傳)
131、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為。(漢•枚乘•上書諫吳王)
132、水至清則無魚,人至察則無徒。(漢書•東方朔傳)
133、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漢樂府•長歌行)
134、人生有新故,貴賤不相逾。(漢•辛延年•羽林郎)
135、有志者,事竟成。(後漢書•耿弇傳)
136、疾風知勁草,歲寒見後凋。(後漢書•王霸傳)
137、失之東隅,收之桑榆。(後漢書•馮異傳)
138、精誠所至,金石為開。(後漢書•廣陵思王荊傳)
139、盛名之下,其實難副。(後漢書•黃瓊傳)
140、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後漢書•班超傳)
141、貧賤之知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後漢書•宋弘傳)
142、志士不飲盜泉之水,廉者不受嗟來之食。(後漢書)
143、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已。(三國•曹操•龜雖壽)
144、山不厭高,海不厭深;周公吐哺,天下歸心。(三國•曹操•短歌行)
145、捐軀赴國難,視死忽如歸。(三國•曹植•白馬篇)
146、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三國•曹植•七步詩)
147、鞠躬盡瘁,死而後已。(三國•諸葛亮•後出師表)
148、受任於敗軍之際,奉命於危難之間。(三國•諸葛亮•出師表)
149、非學無以廣才,非志無以成學。(三國•諸葛亮•誡子書)
150、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三國•諸葛亮•誡子書)
151、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三國•劉備)
152、讀書百遍,其義自見。(西晉•陳壽•三國志)
153、國以民為本,民以食為天。(西晉•陳壽•三國志)
154、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西晉•陳壽•三國志)
155、煢煢孑立,形影相弔。(西晉•李密•陳情表)
156、奇文共欣賞,疑義相與析。(東晉•陶淵明•移居)
157、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東晉•陶淵明•飲酒)
158、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東晉•陶淵明•飲酒)
159、羈鳥戀舊林,池魚思故淵。(東晉•陶淵明•歸園田居其一)
160、久在樊籠里,復得返自然。(東晉•陶淵明•歸園田居其一)
161、晨興理荒穢,帶月荷鋤歸。(東晉•陶淵明•歸園田居其三)
162、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東晉•陶淵明•讀山海經)
163、盛年不重來,一日難再晨。(東晉•陶淵明•雜詩)
164、不戚戚於貧賤,不汲汲於富貴。(東晉•陶淵明•五柳先生傳)
165、木欣欣以向榮,泉涓涓而始流。(東晉•陶淵明•歸去來兮辭)
166、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東晉•傅玄•太子少傅箴)
167、管中窺豹,時見一斑。(晉書•王獻之傳)
168、籠天地於形內,挫萬物於筆端。(晉•陸機•文賦)
169、餘霞散成綺,澄江靜如練。(南朝•謝朓•晚登三山還望京邑)
170、池塘生春草,園柳變鳴禽。(南朝•謝靈運•登池上樓)
171、登山則情滿於山,觀海則意溢於海。(南朝•劉勰•文心雕龍)
172、操千曲而後曉聲,觀千劍而後識器。(南朝•劉勰•文心雕龍)
173、句有可削,足見其疏;字不得減,乃知其密。(南朝•劉勰•文心雕龍)
174、黯然銷魂者,惟別而已矣。(南朝•江淹•別賦)
175、一年之計在於春,一日之計在於晨。(南朝•蕭鐸)
176、蟬噪林逾靜,鳥鳴山更幽。(南朝•王籍•入若耶溪)
177、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北朝民歌•敕勒歌)
178、萬里赴戎機,關山度若飛。(北朝民歌•木蘭詩)
179、寧為玉碎,不為瓦全。(北齊書•元景安傳)
180、城門失火,殃及池魚。(北齊•杜弼•檄梁文)
181、人歸落雁後,思發在花前。(隋•薛道衡•人日思歸)
182、相顧無相識,長歌懷採薇。(唐•王績•野望)
183、西塞山前白鷺飛,桃花流水鱖魚肥。(唐•張志和•漁父)
184、當局者迷,旁觀者清。(新唐書•元行沖傳)
185、疾風知勁草,板盪識誠臣。(唐太宗•贈蕭禹)
186、雲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唐•杜審言•和晉陵陸丞早春遊望)
187、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唐•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川)
188、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唐•王勃•滕王閣序)
189、少小離家老大回,鄉音未改鬢毛衰。(唐•賀知章•回鄉偶書)
190、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唐•賀知章•詠柳)
191、念天地之悠悠,獨愴然而涕下。(唐•陳子昂•登幽州台歌)
192、近鄉情更怯,不敢問來人。(唐•宋之問•渡漢江)
193、春江潮水連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唐•張若虛•春江花月夜)
194、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唐•張九齡•望月懷遠)
195、思君如滿月,夜夜減清輝。(唐•張九齡•賦得自君之出矣)
196、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唐•王之渙•登鸛雀樓)
197、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唐•王之渙•涼州詞)
198、綠樹村邊合,青山郭外斜。(唐•孟浩然•過故人庄)
199、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唐•孟浩然•春曉)
200、野曠天低樹,江清月近人。(唐•孟浩然•宿建德江)
201、黃沙百戰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唐•王昌齡•從軍行)
202、秦時明月漢時關,萬里長徵人未還。(唐•王昌齡•出塞)
203、洛陽親友如相問,一片冰心在玉壺。(唐•王昌齡•芙蓉樓送辛漸)
204、江流天地外,山色有無中。(唐•王維•漢江臨泛)
205、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唐•王維•山居秋暝)
206、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唐•王維•山居秋暝)
207、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唐•王維•終南別業)
208、草枯鷹眼疾,雪盡馬蹄輕。(唐•王維•觀獵)
209、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唐•王維•使至塞上)
210、月出驚山鳥,時鳴春澗中。(唐•王維•鳥鳴澗)
211、勸君更進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唐•王維•送元二使安西)
212、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唐•王維•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213、蜀道之難,難於上青天。(唐•李白•蜀道難)
214、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唐•李白•靜夜思)
215、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飾。(唐•李白•論詩)
216、此地一為別,孤蓬萬里征。(唐•李白•送友人)
217、浮雲遊子意,落日故人情。(唐•李白•送友人)
218、相看兩不厭,只有敬亭山。(唐•李白•獨坐敬亭山)
219、春風知別苦,不遣柳條青。(唐•李白•勞勞亭)
220、山隨平野盡,江入大荒流。(唐•李白•渡荊門送別)
221、秋風吹不盡,總是玉關情。(唐•李白•子夜吳歌)
222、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唐•李白•月下獨酌)
223、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唐•李白•早發白帝城)
224、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唐•李白•贈汪倫)
225、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唐•李白•望廬山瀑布)
226、大鵬一日同風起,扶搖直上九萬里。(唐•李白•上李邕)
227、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軒轅台。(唐•李白•北風行)
228、俱懷逸興壯思飛,欲上青天攬明月。(唐•李白•宣州謝朓餞別校書叔雲)
229、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唐•李白•南陵別兒童入京)
230、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消愁愁更愁。(唐•李白•宣州謝朓餞別校書叔雲)
231、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唐•李白•將進酒)
232、兩岸青山相對出,孤帆一片日邊來。(唐•李白•望天門山)
233、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唐•李白•送孟浩然之廣陵)
234、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唐•李白•行路難)
235、興酣落筆搖五嶽,詩成笑傲凌滄海。(唐•李白•江上吟)
236、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劍四顧心茫然。(唐•李白•行路難)
237、欲渡黃河冰塞川,將登太行雪滿山。(唐•李白•行路難)
238、黃河捧土尚可塞,北風雨雪恨難裁。(唐•李白•北風行)
239、我寄愁心與明月,隨風直到夜郎西。(唐•李白•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
240、請君試問東流水,別意與之誰短長。(唐•李白•金陵酒肆留別)
241、三山半落青山外,一水中分白鷺洲。(唐•李白•登金陵鳳凰台)
242、此夜曲中聞折柳,何人不起故園情。(唐•李白•春夜洛城聞笛)
243、雲想衣裳花想容,春風拂檻露華濃。(唐•李白•清平調)
244、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唐•李白•將進酒)
245、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唐•李白•夢游天姥吟留別)
246、潮平兩岸闊,風正一帆懸。(唐•王灣•次北固山下)
247、晴川歷歷漢陽樹,芳草萋萋鸚鵡洲。(唐•崔顥•黃鶴樓)
248、縱使晴明無雨色,入雲深處亦沾衣。(唐•張旭•山中留客)
249、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唐•高適•別董大)
250、戰士軍前半死生,美人帳下猶歌舞。(唐•高適•燕歌行)
251、拜迎長官心欲碎,鞭撻黎庶令人悲。(唐•高適•封丘縣)
252、今夜偏知春意暖,蟲聲新透綠窗紗。(唐•劉方平•夜月)
253、柴門聞狗吠,風雪夜歸人。(唐•劉長卿•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254、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唐•杜甫•自京赴奉先縣詠懷五百字)
255、射人先射馬,擒賊先擒王。(唐•杜甫•前出塞)
256、細雨魚兒出,微風燕子斜。(唐•杜甫•水檻遣心)
257、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唐•杜甫•奉贈韋左丞二十二韻)
258、香霧雲鬟濕,清輝玉臂寒。(唐•杜甫•月夜)
259、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唐•杜甫•春夜喜雨)
260、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唐•杜甫•春夜喜雨)
261、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唐•杜甫•春望)
262、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唐•杜甫•春望)
263、吳楚東南坼,乾坤日夜浮。(唐•杜甫•登岳陽樓)
264、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唐•杜甫•望岳)
265、白也詩無敵,飄然思不群。(唐•杜甫•春日憶李白)
266、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唐•杜甫•月夜憶舍弟)
267、筆落驚風雨,詩成泣鬼神。(唐•杜甫•寄本十二白二十)
268、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唐•杜甫•偶題)
269、敏捷詩千首,飄零酒一杯。(唐•杜甫•不見)
270、星隨平野闊,月涌大江流。(唐•杜甫•旅夜書懷)
271、新松恨不高千尺,惡竹應須斬萬竿。(唐•杜甫)
272、萬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台。(唐•杜甫•登高)
273、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唐•杜甫•登高)
274、為人性僻耽佳句,語不驚人死不休。(唐•杜甫•江上值水如海勢聊短述)
275、爾曹身與名俱滅,不廢江河萬古流。(唐•杜甫•戲為六絕句)
276、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里船。(唐•杜甫•絕句)
277、此曲只應天上有,人間那得幾回聞。(唐•杜甫•贈花卿)
278、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沾襟。(唐•杜甫•蜀相)
279、思家步月清宵立,憶弟看雲白日眠。(唐•杜甫•恨別)
280、正是江南好風景,落花時節又逢君。(唐•杜甫•江南逢李龜年)
281、流連戲蝶時時舞,自在嬌鶯恰恰啼。(唐•杜甫•江畔獨步尋花)
282、別裁偽體親風雅,轉益多師是汝師。(唐•杜甫•戲為六絕句)
283、江間波浪兼天涌,塞上風雲接地陰。(唐•杜甫•秋興)
284、穿花蛺蝶深深見,點水蜻蜓款款飛。(唐•杜甫•曲江)
285、酒債尋常行處有,人生七十古來稀。(唐•杜甫•曲江)
286、白日放歌須縱酒,青春作伴好還鄉。(唐•杜甫•聞官軍收河南河北)
287、花徑不曾緣客掃,蓬門今始為君開。(唐•杜甫•客至)
288、馬上相逢無紙筆,憑君傳語報平安。(唐•岑參•逢入京使)
289、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唐•岑參•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
290、今夜偏知春氣暖,蟲聲新透綠窗紗。(唐•劉方平•月夜)
291、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鍾聲到客船。(唐•張繼•楓橋夜泊)
292、春城無處不飛花,寒食東風御柳斜。(唐•韓翃•寒食)
293、春潮帶雨晚來急,野渡無人舟自橫。(唐•韋應物•滁州西澗)
294、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唐•孟郊•登科後)
295、若待上林花似錦,出門俱是看花人。(唐•楊巨源•城東早春)
296、人面不知何處去,桃花依舊笑春風。(唐•崔護•題都城南庄)
297、今夜月明人盡望,不知愁思落誰家。(唐•王建•十五夜望月)
298、問姓驚初見,稱名憶舊容。(唐•李益•喜見外弟又言別)
299、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唐•孟郊•遊子吟)
300、曲徑通幽處,禪房花木深。(唐•常建•題破山寺後禪院)

⑥ 求古詩幾首,會者請來

詩中春
1.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孟浩然《春曉》)
2.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孟郊《遊子吟》)
3.紅豆生南國,春來發幾枝? (王維《相思》)
4.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杜甫《春夜喜雨》)
5.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白居易《賦得古原草送別》)
6.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子。(李紳《憫農》)
7.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杜甫《春望》)
8.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龔自珍《己亥雜詩》)
9.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賀知章《詠柳》)
10.春色滿園關不住,一枝紅杏出牆來。(葉紹翁《游園不值》)
詩中夏
1.力盡不知熱,但惜夏日長。(白居易《觀刈麥》)
2.深居俯夾城,春去夏猶清。(李商隱《晚晴》)
3.首夏猶清和,芳草亦未歇。(謝靈運《游赤石進帆海》)
4.仲夏苦夜短,開軒納微涼。(杜甫《夏夜嘆》)
5.農夫方夏耘,安坐吾敢食。(戴復古《大熱》)
6.人皆苦炎熱,我愛夏日長。李昂《夏日聯句》
7.殘雲收夏暑,新雨帶秋嵐。(岑參《休亭送華瞬王少府還縣》)
8.連雨不知春去,一晴方覺夏深。(范成大《喜晴》)
9.清江一曲抱村流,長夏江村事亭幽。(杜甫《忸村》)
10.芳菲歇去何須恨,夏木陽陰正可人。(秦觀《三月晦日偶題》)
詩中秋
1.秋風蕭瑟,洪波湧起。(曹操《觀滄海》)
2.解落三秋葉,能開二月花。(李嶠《風》)
3.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子。(李紳《憫農》)
4.常恐秋節至,煜黃華葉衰。(《漢樂府•長歌行》)
5.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里船。(杜甫《絕句》)
6.湖光秋月兩相和,潭面無風鏡未磨。(劉禹鍋《望洞庭》
7.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勝春朝。(劉禹錫《秋詞》)
8. 銀燭秋光冷畫屏,輕羅小扇撲流螢。(杜牧《秋夕》)
9.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李煜《虞美人》)
10.欲說還休,卻道天涼好個秋。(辛棄疾《丑奴兒•書博山遭中》
詩中冬
1.且如今年冬,未休關西卒。(杜甫《兵車行》)
2.秋月揚明暉,冬嶺秀寒松。(陶淵明《四時》)
3.南鄰更可念,布破冬未贖。(陸游《十月二十八日風雨大作》)
4.冬盡今宵促,年開明日長。(董思恭《守歲》)
5.鳴笙起秋風,置酒飛冬雪。(王繳《四氣詩》
6.隆冬到來時,百花亦已絕?(陳毅《梅》)
7.不知近水花先發,疑是經冬雪未銷。(張謂《早梅》)
8.兒童冬學鬧比鄰,據岸愚懦卻子珍。(陸游《秋日郊居》)
9.邯鄲驛里逢冬至,,抱膝燈前影伴身。(自居易《冬至夜思塞》)
10.天時人事日相催,冬至陽生春又來。(杜甫《小至》)
詩中山
1.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柳宗元《江雪》)
2.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王之渙《登鸛雀樓》)
3.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杜甫《望岳》
4.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入。(杜甫《春望》)
5.空山不見人,但聞人語響。(王維《鹿柴》)
6.明月出天山,蒼茫雲海間。(李白《關山月》)
7.相看兩不厭,只有敬亭山。李白《獨坐敬亭山》
8.種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陶淵明《歸園田居》
9.青山遮不住,畢竟東流去。(辛棄疾《菩薩蠻•書江西造口壁》)
10.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蘇軾《題西林壁》
詩中水
1.所謂伊人,在水一方。(《詩經•蒹葭》)
2.水何澹澹,山島竦峙。(曹操《觀滄海》)
3.白毛浮綠水,紅掌撥清波。(駱賓王《詠鵝》)
4.天門中斷楚江開,碧水東流至此回。李白《望天門山》
5.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陸游《游山西村》)
6.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李白《贈汪倫》
7.楊柳青青江水平,聞郎江上唱歌聲。(劉禹鍀《竹枝詞》)
8.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白居易《憶江南》)
9.泉眼無聲惜細流,樹陰照水愛晴柔。(楊萬里《小池》)
10.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蘇軾《題惠崇〈春江晚景〉》)
詩中日
1.日出東南隅,照我秦氏樓。《漢樂府•陌上桑》
2.白日依山盡,黃河人海流。王之渙《登鸛雀樓》)
3.遲日江山麗,春風花草香。(杜甫《絕句》)
4.日暮蒼山遠,天寒白屋貧。(劉長舞《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5.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王維《使至塞上》)
6.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常建《題破山寺後禪院》)
7.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白居易《憶江南》)
8.千門萬戶瞳瞳日,總把新桃換舊符。王安石《元日》
9.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另樣紅。(楊萬里《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
10.兩岸青山相對出,孤帆一片日邊來。(李白《望天門山》)
詩中月
1.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李白《靜夜思》)
2.野曠天低樹,江清月近人。(孟浩然《宿建德江》)
3.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王維《山居秋瞑》)
4.月黑雁飛高,單於夜遁逃。(盧綸《塞下曲》)
5.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李白《月下獨酌》)
6.小時不識月,呼作白玉盤。(李白《古朗月行》)
7.深林人不知,明月來相照。(王維《竹里館》)
8.月出驚山鳥,時鳴春澗中;(王維《鳥鳴澗》)
9.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蘇軾《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
10.秦時明月漢時關,萬里長徵人未還。(王昌齡《出塞》)
詩中風
1.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孟浩然《春曉》)
2.風勁角弓鳴,將軍獵渭城。(王維《觀獵》)
3.林暗草驚風,將軍夜引弓。(盧綸《塞下曲》)
4.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自居易《賦得古原草送別》)
5.柴門聞犬吠,風雪夜歸人。(劉長卿《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6.隨風潛入夜,滑物細無聲。《杜甫《春夜喜雨》)
7.城闕輔三秦,風煙望五津。(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8.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蘇軾《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
9.相見時難別亦難,東風無力百花殘。(李商隱《無題》)
10.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敕勒歌》
詩中花
1.待到重陽日,還來就菊花。孟浩然《過故人庄》
2.花間一壺酒,獨酌無相親。(李白《月下獨酌》)
3.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孟浩然《春曉》)
4.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杜甫《春望》)
5.曉看紅濕處,花重錦官城。(杜甫(春夜喜雨》)
6.竹徑通幽處,禪房花木深。常建《題破山寺後禪院》
7.黃四娘家花滿蹊,千朵萬朵壓枝低。(杜甫《江畔獨步尋花》)
8,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晏殊《浣溪沙》)
9.西塞山前白鷺飛;桃花流水鱖魚肥。(張志和《漁歌子》)
10.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杜牧《清明》
詩中雨
1.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孟浩然《春曉》)
2.空山新雨後,天氣晚來秋。(王維《山居秋螟》)
3.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杜甫《春夜喜雨》)
4.山路元無雨,空翠濕人衣。(王維《山中》)
5.青箬笠,綠蓑衣,斜風細雨不須歸。(張志和《漁歌子》)
6.夜闌卧聽風吹雨,鐵馬冰河人夢來。(陸游《十一月四日風雨大作》)
7.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杜牧《清明》
8.寒雨連江夜人吳,平明送客楚山孤。(王昌齡《芙蓉樓送辛漸》)
9.渭城朝雨浥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王維《送元二使安西》)
10.水光瀲灧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蘇軾《飲湖上初晴後雨》)
詩中雪
1.草枯鷹眼疾,雪盡馬蹄輕。(王維《觀獵》)
2.欲將輕騎逐,大雪滿弓刀。(盧綸《塞下曲》)
3.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王安石《梅花》)
4.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柳宗元《江雪》)
5.柴門聞犬吠,風雪夜歸人。(劉長卿《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6.青海長雲暗雪山,孤城遙望玉門關。(王昌齡《從軍行七首其四》)
7.欲渡黃河冰塞川,將登太行雪滿山。(李白《行路難》)
8.千里黃雲白日曛,北風吹雁雪紛紛。(高適《別董大》)
9.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里船。杜甫《絕句》
10.北風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飛雪。(岑參《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
詩中草
1. 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敕勒歌》)
2.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白居易《賦得古原草送別》
3.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杜甫《春望》)
4.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孟郊《遊子吟》)
5.林暗草驚風,將軍夜引弓。(盧綸《塞下曲》)
6.種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陶淵明(歸園田居》)
7.道狹草木長,夕露沾我衣。陶淵明《歸園田居》
8.獨憐幽草澗邊生,上有黃鸝深樹鳴。(韋應物《滁州西澗》)
9.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白居易《錢塘湖春行》)
10.天街小雨潤如酥,草色遙看近卻無。(韓愈《早春呈水部張十八員外》)
詩中柳
1.春城無處不飛花,寒食東風御柳斜。韓愈《寒食》
2.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陸游《游山西村》)
3.沾衣欲濕杏花雨,吹面不寒楊柳風。(志南《絕句》)
4.渭城朝雨浥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王維《送元二使安西》)
5.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杜甫《絕句》
6.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王之渙《涼州詞》)
7.楊柳青青江水平,聞郎江上唱歌聲。(劉禹錫《竹枝詞》)
8.紅酥手,黃滕酒,滿城春色宮牆柳。(陸游《釵頭鳳》)
9.最是一年春好處,絕勝煙柳滿皇都。(韓愈《早春呈水部張十八員外二首》)
10.此夜曲中聞折柳,何人不起故園情。(李白《春夜洛城聞降》
詩中樹
1.樹木叢生,百草豐茂。(曹操《觀滄海》)
2.綠樹村邊合,青山郭外斜。(孟浩然《過故人庄》)
3.鳥宿池邊樹,僧敲月下門。(賈島《題李凝幽居》)
4.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絛。賀知章《詠柳》
5.忽如一夜春風來,干樹萬樹梨花開。(岑參《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
6.晴川歷歷漢陽樹,芳草萋萋鸚鵡洲。(崔灝《黃鶴樓》)
7.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劉禹錫《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
8.泉眼無聲惜細流,樹陰照水愛晴柔。楊萬里《小池》
9.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馬致遠《天凈沙•秋思》)
10.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晏殊《蝶戀花》)
詩中鳥
1.月出驚山鳥,時鳴春澗中。(王維《鳥鳴澗》)
2.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柳宗元《江雪》)
3.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杜甫《春望》)
4.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孟浩然《春曉》)
5.盪胸生層雲,決眥入歸鳥。(杜甫《望岳》)
6.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陶淵明《飲酒》)
7.山光悅鳥性,潭影空人心。(常建《題破山寺後禪院》)
8.眾鳥高飛盡,孤雲獨去閑。(李白《獨坐敬亭山》)
9.鳥宿池邊樹,僧敲月下門。(賈島《題李凝幽居》)
10.蟬噪林逾靜,鳥鳴山更幽。(王籍《人若耶溪》)
詩中河
1.關關雎鳩,在河之洲。(《詩經•關雎》)
2.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杜甫《春望》)
3.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王維《使至塞上》)
4.白日依山盡,黃河人海流。王之渙《登鸛雀樓》
5.旦辭黃河去,暮宿黑山頭。(《木蘭辭》)
6.無限山河淚,誰言天地寬。(夏完淳《別雲間》)
7.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李白《望廬山瀑布》)
8.蔞篙滿地蘆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時。(蘇軾《題惠崇〈春扛晚景〉》)
9.黃河遠上白雲間,一片孤城萬仞山;(王之渙《涼州詞》)
10.三萬里河東人海,五千仞岳上摩天。(陸游《秋夜將曉出籬門迎涼有感》)
詩中江
1.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李清照《夏日絕句》
2.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柳宗元《江雪》)
3.野徑雲俱黑,江船火獨明。(杜甫《春夜喜雨》)
4.江南好,風景舊曾諳。日出江花紅勝火,
春來江水綠如藍。能不憶江南?白居易《憶江南》
5.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蘇軾《題惠崇〈春江晚景〉》)
6.朝辭白帝彩雲間,千里江陵—日還。(李白《早發白帝城》)
7.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李白《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
8.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張繼《楓橋夜泊》)
9.寒雨連江夜人吳,平明送客楚山孤。(王昌齡《芙蓉樓送辛漸》)
10.正是江南好風景,落花時節又逢君。(杜甫《江南逢李龜年》)
詩中雲
1.明月出天山,蒼茫雲海間。(李白《關山月》)
2.眾鳥高飛盡,孤雲獨去閑。(李白《獨坐敬亭山》)
3.只在此山中,雲深不知處。(賈島《尋隱者不遇》)
4.野徑雲俱黑,江船火獨明。(杜甫《春夜喜雨》)
5.月下飛天鏡,雲生結海樓。(李白《渡荊門送別》)
6.千里黃雲白日曛,北風吹雁雪紛紛。(高適《別董大》)
6.朝辭白帝彩雲間,千里江陵一日還。(李白《早發白帝城》)
8.遠上寒山石徑斜,白雲深處有人家。(杜牧《山行》)
9.黃河遠上白雲間,一片孤城萬仞山。王之渙《涼州詞》
10.瀚海闌干百丈冰,愁雲慘淡萬里凝。(岑參《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
詩中別
1.與君離別意,同是宦遊人。
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2.又送王孫去,萋萋滿別情。(李白《送友人》)
3.春草明年綠,王孫歸不歸?(白居易《賦得古原草送別》)
4.渭城朝雨浥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
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王維《送元二使安西》)
5.寒雨連江夜入吳,平明送客楚山孤;(王昌齡《芙蓉樓送辛漸》)
6.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高適《別董大》)
7.桃花潭水三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李白《贈汪倫》)
8.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李白《黃鶴樓送盂浩然之廣陵》)
9.山迴路轉不見君,雪上空留馬行處。(岑參《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
10.長亭外,古道邊,芳草碧連天。晚風拂柳笛聲殘,夕陽山外山。
天之涯,海之角,知交半零落。一觚濁酒盡余歡,今宵別夢寒。 (李叔同《送別》)
詩中親情
1.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
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
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孟郊《遊子吟》)
2.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曹植《七步詩》)
3.爺娘聞女來,出郭相扶將;
阿姊聞妹來,當戶理紅妝;
小弟聞姊來,磨刀霍霍向豬羊。(《木蘭辭》)
4.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
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
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杜甫《春望》)
5.戍鼓斷人行,邊秋一雁聲。
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
有弟皆分散,無家問死生。
寄書長不達,況乃未休兵。(杜甫《月夜憶舍弟》)
6.洛陽城裡見秋風,欲作家書意萬重。
復恐匆匆說不盡,行人臨發又開封;張籍《秋思》
7.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
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王維《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8.邯鄲驛里逢冬至,抱膝燈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還應說著遠行人。(自居易《邯鄲冬至夜思家》)
9.稚子牽衣問歸來何太遲?
共誰爭歲月;贏得鬢邊絲?杜牧《歸冢》
詩中鄉情
1.君自故鄉來。應知故鄉事。
來日綺窗前,寒梅著花未?王維《雜詩》
2.少小離家老大回,鄉音無改鬢毛衰。
兒童相見不相識,笑問客從何處來?《賀知章《回鄉偶書》)
3.嶺外音書斷,經冬復立春。
近鄉情更怯,不敢問來人。《宋之文《渡漢江》
4.客路青山外,行舟綠水前。
潮平兩岸闊,風正一帆懸。
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
鄉書何處達,歸雁洛陽邊。王灣《次北固山下》
5.人春才七日,離家已二年。
人歸落雁後,思發在花前。(薛道衡《人日思歸》)
6.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李白《靜夜思》
7.誰家玉笛暗飛聲,散人春風滿洛城。
此夜曲中聞折柳,何人不起故國情。(李白《春夜洛城聞笛》)
8.客舍並州已十霜,歸心日夜憶咸陽。
無端更渡桑乾水,卻望並州是故鄉。(劉皂《旅次朔方》)
9.戍鼓斷人行,邊秋一雁聲。
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
有弟皆分散,無家問死生。
寄書長不達,況乃未休兵。(杜甫《月夜憶舍弟》)
魯迅名句
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薦軒轅。《自題小像》
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自嘲》
心事浩渺連廣宇,於無聲處聽驚雷。《無題》
毛澤東詩詞名句
紅軍不怕遠征難,萬水千山只等閑。《七律•長征》
不到長城非好漢,屈指行程二萬。《清平東•六盤山》
中華兒女多奇志,不愛紅妝愛武裝。《為女民兵題照》
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間正道是滄桑。《七律•人民解放軍佔領南京》
為有犧牲多壯志,敢叫日月換新天。《七律•到韶山》
金猴奮起千鈞棒,玉宇澄清萬里埃。《七律•和郭沬若同志》
一萬年太久,只爭朝夕。《滿江紅•和郭沬若同志》
牢騷太盛防腸斷,風物長宜放眼量。《七律•和柳亞子先生》
紅雨隨心翻作浪,青山著意化為橋。《七律•送瘟神》

⑦ 尋隱者不遇 古詩什麼人物在什麼地方什麼情景

【尋隱者不遇】作者:賈島
內容
松下問童子,言師采葯去。
只在此山中,雲深不知處。
【出處】:唐五代-賈島
注釋:
[1]尋隱者:尋訪隱居在山路山中的人。本詩一作孫革詩,題為《訪羊尊師》,無根據。
[2]松下:指隱者居住的地方。童子:男孩,隱者的徒弟。
[3]言:說。
[4]處:去處。
解譯;
蒼松下,我詢問了年少的學童;
他說,師傅已經采葯去了山中。
他還對我說:就在這座大山裡,
可山中雲霧繚繞,不知他的行蹤。
賞析
賈島是以「推敲」兩字出名的苦吟詩人。一般認為他只是在用字方面下功夫,其實他的「推敲」不僅著眼於錘字煉句,在謀篇構思方面也是同樣煞費苦心的。此詩就是一個例證。
這首詩的特點是寓問於答。「松下問童子」,必有所問,而這里把問話省略了,只從童子所答「師采葯去」這四個字而可想見當時松下所問是「師往何處去」。接著又把「采葯在何處」這一問句省掉,而以「只在此山中」的童子答辭,把問句隱括在內。最後一句「雲深不知處」,又是童子答復對方采葯究竟在山前、山後、山頂、山腳的問題。明明三番問答,至少須六句方能表達的,賈島採用了以答句包賅問句的手法,精簡為二十字。這種「推敲」就不在一字一句間了。
然而,這首詩的成功,不僅在於簡練;單言繁簡,還不足以說明它的妙處。詩貴善於抒情。這首詩的抒情特色是在平淡中見深沉。一般訪友,問知他出,也就自然掃興而返了。但這首詩中,一問之後並不罷休,又繼之以二問三問,其言甚繁,而其筆則簡,以簡筆寫繁情,益見其情深與情切。而且這三番答問,逐層深入,表達感情有起有伏。「松下問童子」時,心情輕快,滿懷希望:「言師采葯去」,答非所想,一墜而為失望:「只在此山中」,在失望中又萌生了一線希望;及至最後一答:「雲深不知處」,就惘然若失,無可奈何了。
然而詩的抒情要憑借藝術形象,要講究色調。從表面看,這首詩似乎不著一色,白描無華,是淡妝而非濃抹。其實它的造型自然,色彩鮮明,濃淡相宜。鬱郁青松,悠悠白雲,這青與白,這松與雲,它的形象與色調恰和雲山深處的隱者身份相符。而且未見隱者先見其畫,青翠挺立中隱含無限生機;而後卻見茫茫白雲,深邃杳靄,捉摸無從,令人起秋水伊人無處可尋的浮想。從造型的遞變,色調的先後中也映襯出作者感情的與物轉移。
詩中隱者采葯為生,濟世活人,是一個真隱士。所以賈島對他有高山仰止的欽慕之情。詩中白雲顯其高潔,蒼松贊其風骨,寫景中也含有比興之義。惟其如此,欽慕而不遇,就更突出其悵惘之情了。
詳解如下

⑧ 古詩句:好之者不如樂之者的前一句

【原文】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
【譯文】
孔子說:「懂得版它的人,權不如愛好它的人;愛好它的人,又不如以它為樂的人。」
【評析】
孔子這句話為我們揭示了一個怎樣才能取得好的學習效果的秘密,那就是對學習的熱愛。不同的人在同樣的學習環境下學習效果不一樣,自身的素質固然是一個方面,更加重要的還在於學習者對學習內容的態度或感覺。正所謂「興趣是最好的老師」,當你對一門科目產生了興趣之後,自然會學得比別人好。
《論語》中的「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句,主要講學習的三個層次,以知之者突出好之者,再緊承好之者突出樂之者。這就如同數學中的邏輯推導,層層推進,使說理更加透徹,令人信服。
使用了頂針的修辭。頂針是一種較為常見的修辭。它是用前一句的結尾做後一句的開頭,使鄰接的兩個句子上遞下接、首尾蟬聯。在古詩文中使用甚多。

⑨ 古詩出自哪裡合作者

說到最早的詩歌,在小學時,我以為是《詩經》,因為《詩經》是我國最早的詩歌總集,具體那一首詩歌是最早的,不知道,查了查,收入總集中的第一首是《關雎》。於是便以為中國最早的一首詩是詩經里的《關雎》:
關關雎鳩,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參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輾轉反側。
參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參差荇菜,左右毛之。窈窕淑女,鍾鼓樂之。
上了中學,看到《史記·帝王世紀》記載:「帝堯之世,天下大和,百姓無事。有八九十老人,擊壤而歌。」這位老人所歌的就是我們今天所看到的《擊壤歌》。擊壤,是古代的一種游戲。至今在臨汾古城的東北五里處,有一個叫康莊的地方,村東有塊古老的石碑,上書「擊壤處」。清人沈德潛《古詩源》注釋說:「帝堯以前,近於荒渺。雖有《皇娥》、《白帝》二歌,系王嘉偽撰,其事近誣。故以《擊壤歌》為始。」於是我認為中國最早的詩歌是《擊壤歌》:
日出而作,日入而息。
鑿井而飲,耕田而食。
帝力於我何有哉!
讀師范時,文選書上有篇文章介紹了中國詩歌簡史,文中記載最早的詩歌是《彈歌》。《彈歌》見諸《吳越春秋》之《勾踐陰謀外傳》。范蠡「進善射者陳音」,於是就有了陳音和越王的對話。陳音曰:「古者人民朴質,飢食鳥獸,渴飲霧露,死則裹以白茅,投於中野。孝子不忍見父母為禽獸所食,故作彈以守之,絕鳥獸之害.故歌曰『斷竹,續竹,飛土,逐宍』之謂也……」民間向來有「船歌」、「山歌」之類,上古時期,人們群居洞野,經常受禽獸的威脅,「彈」成為一種驅逐禽獸的工具,被廣泛採用。有弦的「彈」的出現,大大提高了安全防禦功能,受到了先民們的喜愛,因而宣揚製作和使用的話語象歌謠一樣到處相傳,經過不斷修改、凝煉,最後才經先民紀錄為今天我們所見的八字《彈歌》流傳了下來,至少已經7000年。至此我相信《彈歌》是世界上最早的詩歌:
斷竹,續竹,飛土,逐肉。
工作之後,因為個人對古代文學的興趣,通過對一些史料的對比研究,我對最早的詩歌又產生了自己的一些想法。《淮南子·造應訓》中說:「今夫舉大木者,前呼『邪許』,後亦應之,此舉重勸力之歌也。」先民的歌謠發生於勞動的韻律,因此最初的形態常與原始的音樂、舞蹈結合為一體,其內容大都是生產行為的重演模擬,或是勞動過程的回憶。而在《尚書·堯典》中也說:予擊石拊石,百獸率舞。它描寫了人們敲石器之類的工具作為樂器,然後模仿野獸的姿態跳舞。通過這兩則記述,我們說最早的詩歌,是歌舞樂三位一體的原始詩歌,大概是不錯的。魯迅先生在論述詩歌的起源時說得很清楚:「人類是在未有文字之前,就有了創作的,可惜沒有人記下,也沒有法子記下。我們的祖先的原始人,原是連話也不會說的,為了共同勞作,必須發表意見,才漸漸的練出復雜的聲音來。假如那時大家抬木頭,都覺得吃力了,卻想不到發表。其中有一個叫道『杭育杭育』,那麼這是創作……倘若用什麼記號留存了下來,這就是文學;他當然就是作家,也是文學家,是『杭育杭育』派」。如果這么解釋,那麼第一首詩歌將永遠是一個謎,因為誰也沒有辦法找到第一個尖叫當詩的類人猿。因此,這種解釋是一種極端化錯誤。古詩歌有兩個特性:1、葉韻;2、可歌。判斷古詩歌應該兼具這兩個特性,葉韻是古詩歌的基礎,那麼古韻文可能是古詩歌的源頭,但是有另外一種可能:古詩歌之前沒有其他形式也就是不可歌的古韻文。
現在,我已經搞不清楚到底哪首才是最古老的詩歌了。只能提出幾點思考供大家選擇。因為以下所有的古詩辭,准確的製作年代還沒有發現,每一條都有人認為是後人托偽。
可能之一:神農氏伊耆氏《蠟辭》。據《三禮圖考》記載,伊耆氏早巳祭祀八蠟。據東漢經學家鄭玄所註:「四方,方有祭也,蠟有八者:先嗇一也;司嗇二也;農三也,郵表畷四也;貓虎五也;坊六也;水庸七也、昆蟲八也」。《禮記》中載有一首伊耆氏《蠟辭》:「土反其宅!水歸其壑!昆蟲毋作!草木歸其澤!土反其宅!水歸其壑!昆蟲無作!豐年若土,歲取千百!」由於伊耆氏可能指神農氏、堯或周代設置的職官,所以八蠟最遲源於周代。唐代司馬貞《史記》載:「始教耕,故號神農氏,於是作蠟祭,以赭鞭鞭草木。」一般相信伊耆氏所祀的八蠟,是指上古時代。無論如何,八蠟之祭發展到漢、唐時,蠟祭的活動巳變得隆重;但於明、清時期,卻時行時止。
可能之二:虞舜《卿雲歌》。《卿雲歌》是虞帝舜大宴群臣百工時的集體唱和之作,其原意是對五帝禪讓制度的歌頌,但由於其氣象高渾而成為超越流俗的精品。《尚書大傳?虞夏傳》說舜登位的第十五年,「卿雲聚,俊義集,百工相和而歌卿雲,帝乃倡之曰:卿雲爛兮,糺縵縵兮,日月光華,旦復旦兮。」「爛」即燦爛。「糺」即糾,「糺縵縵」指縈繞飄浮狀。「旦」即日出,「旦復旦」即日復一日。整句的意思是:祥雲燦爛,延綿不絕,日月光輝,永駐人間。據說舜唱完《卿雲歌》嘆息道:「時哉夫,天下非一人之天下也。」1913年4月8日中華民國第一屆正式國會開會典禮時,將《卿雲歌》作為臨時國歌,歌詞略改:卿雲爛兮,糺縵縵兮,日月光華,旦復旦兮,日月光華,旦復旦兮。時哉夫,天下非一人之天下也。袁世凱時期廢止。1916年袁世凱死後,段祺瑞政府教育部於1920年徵集國歌。北京大學音樂傳習所的作曲家肖友梅將《尚書》中的《卿雲歌》選作歌詞並作曲。教育部下令於1921年7月在全國傳唱。國民政府上台後廢止。歌詞:卿雲燦兮,糺縵縵兮,日月光華,旦復旦兮。日月光華,旦復旦兮。以上四句均出典自《尚書大傳.虞夏傳》,末句即復旦大學得名由來。《卿雲歌》:
卿雲爛兮,糺縵縵兮。明明上天,爛然星陳。
日月光華,旦復旦兮。日月有常,星辰有行。
四時從經,萬姓允誠。遷於賢聖,莫不咸聽。
鼚乎鼓之,軒乎舞之。日月光華,弘於一人。
於予論樂,配天之靈。精華已竭,褰裳去之。
可能之三:商湯《盤銘》。《大學》一書有:湯之《盤銘》曰:「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之語。據說,盤是商湯洗臉或洗澡的大盤子。沒有更多關於其它的記載。
可能之四:《周易》。《楚辭》說:「伏戲架辨,楚勞商只。」意謂伏羲曾創作《架辨》之曲,楚人因之作《勞商》之歌。《周易》之卦爻辭頗多意境濃郁的詩歌和來自民間的謠諺。《周易》中的卦爻辭詩歌,取涉十分廣泛。卦爻辭詩歌,素樸粗糙。盡管如此,我們仍然可以把《周易》卦爻辭看作是詩歌的萌芽,因為它不僅在形式上呈現出詩歌的特徵,而且在內容上也初步具備了詩歌的意境,它標志著中國詩歌原初狀態的萌芽。
得敵,或鼓,或罷,或泣,或歌。《中孚·六三》
困於石,據於蒺藜。入於其宮,不見其妻。《困·六三》
候人兮猗!《候人歌》
可能之五:葛天氏頌《八闋歌》。葛天氏頌《八闋歌》,作歌八闋以志頌揚伏羲自西向東開創文明史績的偉世功勛。《呂氏春秋·古樂》所記述的「昔葛天氏之樂,三人操牛尾,投足以歌八闋。」八闋歌的題名曰「載民、玄鳥、遂草木、奮五穀、敬天常、達帝功、依地德、總禽獸之極」,全是頌神祭祖、祝禱豐年的內容。這些都可以說是表達了先民的意向,不過並非後代詩歌里常見的個人抒情,而是具有切實的群體功利性能的情意指向,正代表著那個階段人們的普遍的「懷抱」。
可能之六:黃帝《渡漳歌》。《水經注》載有《渡漳歌》,據說是黃帝大戰蚩尤時,大軍追擊到了漳河畔,士兵無法渡河,黃帝便命伶倫製作此歌,由於其節奏雄壯,振奮了士氣,大軍很快渡過漳河,擊敗了蚩尤。這首歌當作為軍歌的最古者。
可能之七:黃帝《棢鼓之曲》。《歸藏·啟筮》載有黃帝所作《棢鼓之曲》十章:一曰雷震驚,二曰猛虎駭,三曰鷙鳥擊,四曰龍媒蹀,五曰靈夔吼,六曰雕鶚爭,七曰壯士奪志,八曰熊羆哮峪,九曰石盪崖,十曰波■壑。這首歌傳為黃帝所作,屬軍歌戰歌之類。
可能之八:歧伯《饒歌》。《漢書·禮樂志》載有黃帝使岐伯作短篇《饒歌》,用以揚德建武,勸士諷敵。
可能之九:伏羲氏《駕辯曲》。伏羲氏有《駕辯曲》(《楚辭·王逸注》屈原《楚辭·大招》中寫到「伏羲駕辯、楚勞商只」漢王逸註:「伏羲作瑟,造《駕辯》之曲」。據古籍《路史》載:「伏羲生於讎夷,長於成紀」。讎夷即仇池在今隴南西和境內,成紀即今天水一帶,兩地緊連。近年考古發現,西和、禮縣早在新石器時代就有人類定居,與秦安大地灣時代大體相當,距今約七千年時間,在我國史前文化中佔有重要地位。如今每年農歷五月十三日在緊鄰隴南的天水市有全國最大的伏羲文化節,並舉行隆重的公祭活動。2007年國家領導人李鐵映在公祭文章中有伏羲「始造《駕辯》,諧世八音」之句。《駕辯曲》古已失傳。
可能之十:伏羲氏《綱罟歌》。《綱罟歌》(見《隋唐樂志》,《夏侯玄·辨樂論》,《元結·補樂》)。也作《蹁罟歌》,不可考。
可能之十一:有炎氏《有炎氏頌》。《莊子》曰:北門城問於黃帝曰:帝張咸池之樂於洞庭之野雲雲。帝曰:天機不張而五官皆備。此之謂天樂無言而心說。故有炎氏為之頌曰:聽之不聞其聲。視之不見其形。充滿天地。苞裹六極。
可能之十二:虞舜《南風歌》。《孔子家語》:「舜彈五弦之琴,歌南風之詩。」《文選·琴賦注》則引述《屍子》言:「舜作五弦之琴以歌南風:『南風之熏兮,可以解吾民之慍。』是舜歌也。」說明詩的作者就是舜。這首《南風歌》,應是他南巡之時所作,是我國第一首反映南方人民生活的詩。《南風歌》:
陟彼三山兮商岳嵯峨,天降五老兮迎我來歌。
有黃龍兮自出於河,負書圖兮委蛇羅沙。
案圖觀讖兮閔天嗟嗟,擊石拊韶兮淪幽洞微;
鳥獸蹌蹌兮鳳皇來儀,凱風自南兮喟其增嘆。
南風之薰兮,可以解吾民之慍兮。南風之時兮,可以阜吾民之財兮。
可能之十三:皋陶《元首歌》。書經·皋陶謨:
元首起哉!股肱喜哉!百工熙哉!
首明哉!股肱良哉!庶事康哉!
元首叢脞哉!股肱惰哉!庶事隳哉!
可能之十四:無名氏《塗山歌》。
《吳越春秋》曰:禹年三十未娶,行塗山,恐時暮失嗣,辭雲:『吾之娶也,必有應也。』乃有白狐九尾造於禹,禹曰:『白者,吾之服也;九尾者,王之證也。』於是塗山之人歌之。禹因娶塗山,謂之女嬌。《塗山歌》:
綏綏白狐,九尾龐龐。我家嘉夷,來賓為王。
成於家室,我都攸昌。天人之際,於茲則行,明矣哉!
可能之十五:太康《五子之歌》。《尚書·夏書》載:夏後太康失國,五位公子作五子之歌以悼。太康屍位,以逸豫滅厥德,黎民咸貳,乃盤游無度,畋於有洛之表,十旬弗反。有窮後羿因民弗忍,距於河,厥弟五人御其母以従,徯於洛之汭。五子咸怨,述大禹之戒以作歌。
其一曰:「皇祖有訓,民可近,不可下,民惟邦本,本固邦寧。予視天下愚夫愚婦一能勝予,一人三失,怨豈在明,不見是圖。予臨兆民,懍乎若朽索之馭六馬,為人上者,奈何不敬?」
其二曰:「訓有之,內作色荒,外作禽荒。甘酒嗜音,峻宇雕牆。有一於此,未或不亡。」
其三曰:「惟彼陶唐,有此冀方。今失厥道,亂其紀綱,乃厎滅亡。」
其四曰:「明明我祖,萬邦之君。有典有則,貽厥子孫。關石和鈞,王府則有。荒墜厥緒,覆宗絕祀!」
其五曰:「嗚呼曷歸?予懷之悲。萬姓仇予,予將疇依?鬱陶乎予心,顏厚有忸怩。弗慎厥德,雖悔可追?」
可能之十六:殷商甲骨文《卜辭通篡》。現在已經很少已經有人把甲骨文的卜辭當作詩歌來看待了。說甲骨文不算文學,理由不充分;說它是,也覺得很難理直氣壯,總是說不清道不明的。《卜辭》:
今日雨,其自西來雨?其自東來雨?其自北來雨?其自南來雨?
可能之十七:箕子《麥秀歌》。箕子過殷,見宮室毀壞荒涼,遍地野生麥黍,心甚傷之,欲哭則不可,欲泣則近於婦人,乃作《麥秀歌》:
麥秀漸漸兮,禾黍油油;彼狡童兮,不與我好兮。
可能之十八:伯夷《採薇歌》。武王克商後,天下宗周,而伯夷、叔齊恥食周粟,逃隱於首陽山,採集野菜而食之,及餓將死,作採薇歌,遂死。
登彼西山兮,采其薇矣。以暴易暴兮,不知其非矣。
神農虞夏,忽焉沒兮。吾適安歸矣。吁嗟徂兮,命之衰矣。
可能之十九:西周《白雲謠》。《穆天子傳》載:周穆王西遊至昆侖山見「西王母」,西王母在「瑤池」宴請了他。臨別時,西王母做此歌,為之祝福:
白雲在天,丘陵自出。
道里悠遠,山川間之。
將子無死,尚復能來。
可能之二十:西周《大東》。此為周代東方諸侯小國怨刺西周王室誅求無已、勞役不息的詩。《毛詩序》說明作者是譚國大夫。譚國在今山東濟南市東南,對照《魯頌》「遂荒大東」,那一帶地區屬大東。這首詩寫作的時間,據《左傳·庄公十年》所記「齊師滅譚」,即在公元前684年齊國因為譚國對它「失禮」而出兵滅亡這個小國,時在東周初期,它只能寫在譚國滅亡之前。
有饛簋飧,有捄棘匕。周道如砥,其直如矢。
君子所履,小人所視。眷言顧之,潸焉出涕。
小東大東,杼柚其空。糾糾葛屨,可以履霜。
佻佻公子,行彼周行。既往既來,使我心疚。
有冽氿泉,無浸獲薪。契契寤嘆,哀我憚人。
薪是獲薪,尚可載也。哀我憚人,亦可息也。
東人之子,職勞不來。西人之子,粲粲衣服。
舟人之子,熊羆是裘。私人之子,百僚是試。
或以其酒,不以其漿。鞙鞙佩璲,不以其長。
維天有漢,監亦有光。跂彼織女,終日七襄。
雖則七襄,不成報章。睆彼牽牛,不以服箱。
東有啟明,西有長庚。有捄天畢,載施之行。
維南有箕,不可以簸揚。維北有斗,不可以挹酒漿。
維南有箕,載翕其舌。維北有斗,西柄之揭。
可能之二一:春秋《滄浪水之歌》、《孺子歌》。滄浪歌早在春秋時期已經傳唱,孔子孟子都提到它了。孟子曰:「有孺子歌曰:『滄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纓;滄浪之水濁兮,可以濯我足。』孔子曰:『小子聽之!清斯濯纓,濁斯濯足矣,自取之也。』」
在楚地流傳久遠的《孺子歌》不是屈原首創,也不是「漁父」首創。這是漁夫勸屈原的話,意思是當滄浪之水清的時候就洗我的冠發,滄浪之水濁的時候就洗我的腳,屈原寧死也不肯違背自己的原則,而漁夫勸屈原審時度勢,隨波逐流。滄浪歌」正確解讀應該是「君子處世,遇治則仕,遇亂則隱。」這也就是「達則兼濟天下,窮則獨善其身」的另一種說法。《孺子歌》:滄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纓。滄浪之水濁兮,可以濯我足。
可能之二二:春秋《越人歌》。中國古代使用壯侗語族語言民族的古老民歌。公元前528年,楚國令尹鄂君子皙舉行舟游盛會,百官縉紳,冠蓋如雲。在盛會上,越人歌手對鄂君擁楫而歌。一位懂得楚語的越人給子皙翻譯歌辭,子皙被這真誠的歌聲所感動,按照楚人的禮節,雙手扶了扶越人的雙肩,又莊重地把一幅綉滿美麗花紋的綢緞被面披在他身上。還有一種說法:鄂君子皙泛舟河中,打槳的越女愛慕他,用越語唱了一首歌,鄂君請人用楚語譯出,就是這一首美麗的情詩。有人說鄂君在聽懂了這首歌,明白了越女的心之後,就微笑著把她帶回去了。《越人歌》:
今夕何夕兮,搴舟中流。今日何日兮,得與王子同舟。
蒙羞被好兮,不訾詬恥。心幾煩而不絕兮,得知王子。
山有木兮木有枝,心悅君兮君不知。
可能之二三:神農氏《扶持歌》。孝經·鉤命訣
可能之二四:黃帝時無名氏《金人銘》。
可能之二五:歧伯《短簫饒歌》。漢書·禮樂志
可能之二六:黃帝《上邪歌》。偽歸藏
可能之二七:黃帝《趓鼓十曲》。偽歸藏
可能之二八:黃帝《輿幾箴》。劉勰·文心雕龍
可能之二九:黃帝《祝邪文》。劉勰·文心雕龍
可能之三十:無名氏《堯戒》。淮南子
可能之三一:無名氏《康衢謠》。列子
可能之三二:虞舜《股肱歌》。書經
可能之三三:虞舜《載歌》。書經
可能之三四:無名氏《夏諺》。孟子
可能之三五:無名氏《夏箴》。逸周書
可能之三六:無名氏《刺桀歌》。劉向·新序
可能之三七:無名氏《桀代有唐歌》。偽歸藏
可能之三八:商湯《桑林禱雨辭》。荀子
可能之三九:無名氏《商湯誓》。尚書
可能之四十:《宰甫卣銘》。商代晚期,三言詩。刻在青銅器皿上,銘文至今尚未完全破譯。

⑩ 古詩:後不見來者的前一句是什麼

《登幽洲台歌》 陳子昂 前不見古人,後不見來者。 念天地之悠悠,獨愴然而涕下。 陳子昂(661——702),字伯玉,梓洲射洪(今四川射洪)人。唐睿宗文明元年(684年)進士。武後時,官右拾遺。萬歲通天元年(696年),隨武攸宜征契丹,屢進良策不為所用。後解職歸里,為縣令段簡陷害,死於獄中。其詩上繼建安風骨(揚慎《升庵詩話》:「其詞簡直,有漢魏之風」 ),力掃齊梁頹風。這首短詩,「由於深刻地表現了詩人懷才不遇、寂寞無聊的情緒,語言蒼勁奔放,富有感染力,成為歷來傳誦的名篇。」(王運熙語) 本詩作於隨武攸宜北征契丹而不為所用之時而降職之時,詩人懷著深沉的人生憂憤而來到幽洲台。此時,詩人獨自登台遠眺,寰宇蒼茫、地老天荒與自己的孤單渺小產生強烈對比,自是感慨萬千,胸中塊壘層積,仕途的坎坷、懷才不遇,步入中年而一事無成,遲暮之感與怨憤之情交織於心,怎麼能不悲從中來,凄然淚下呢? 詩的一、二句寫俯仰古今,覺時間的綿長;第三句寫登台遠眺感時空的遼闊。在時空無限的背景中,最後直抒胸襟,傾瀉郁積內心深處的悲愴。時間的無窮無盡,空間無邊無際,而人類永遠只能把握「現在」。與沒有窮盡的時間相比,人只是朝生暮死的螻蟻;同浩瀚無垠的宇宙相比,人只不過是隨風飄浮的一介塵埃。在永恆無涯的時空之中,人不過是須臾過客。詩人因感到時空的無限與人生的有限和微小,繼而派生出人生的孤獨與悲涼。於是,「獨愴然而涕下」不能自已。 本詩似乎脫胎於《楚辭》屈原的《遠游》。《遠游》:「惟天地之無窮兮,哀人生之長勤。往者余弗及兮,來者我不聞。」雖同為揭示了一種深邃的時空意識,然而陳的詩更蒼茫遒勁。其詩高妙在於:舍棄了一切個人人生不幸遭遇的具體描寫,把人們引入「純粹」的宇宙時空中。因此,對宇宙的浩淼、人生的無常的喟嘆進行了高度概括,從而上升到最能激盪人心的「同人類感受」。因此而獲得了超越時空的審美價值,成為震古爍今的千古絕句

熱點內容
古代勵志的名言 發布:2021-03-16 21:50:46 瀏覽:209
形容兒孫繞膝的詩句 發布:2021-03-16 21:49:35 瀏覽:878
席慕蓉賞析印記 發布:2021-03-16 21:48:26 瀏覽:311
權力很大含有手的成語 發布:2021-03-16 21:48:22 瀏覽:584
能聽的兒童故事 發布:2021-03-16 21:48:15 瀏覽:285
關於足球的詩歌詞句 發布:2021-03-16 21:47:40 瀏覽:870
拖拉機的古詩 發布:2021-03-16 21:42:53 瀏覽:571
亮甜的詩句 發布:2021-03-16 21:42:00 瀏覽:831
廣東話生日快樂祝福語 發布:2021-03-16 21:38:55 瀏覽:409
噓的短句 發布:2021-03-16 21:38:07 瀏覽: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