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古詩詞句 » 詩詞出題人

詩詞出題人

發布時間: 2021-01-28 21:25:36

1. 求詩詞分別5首高考原題帶賞析 原文不要太長

2015年高考各地語文卷古典詩詞鑒賞真題及解析匯編

2015年高考語文新課標全國1卷
古代詩歌閱讀(11分)閱讀下面這首唐詩,完成8-9題。
閱讀下面這首唐詩,完成8-9題。
發臨洮將赴北庭留別① 岑參
聞說輪台路②,連年見雪飛。
春風不曾到,漢使亦應稀。
白草通疏勒,青山過武威。
勤王敢道遲,私向夢中歸。
[注]①臨洮:在今甘肅臨潭西。北庭:唐六都護府之一,治所為庭州(今新疆吉木薩爾北。②輪台:庭州厲縣.在今新魯木齊。
8.與《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相比,本詩描寫塞外景物的角度有何不同?誚簡要分析。(5分)
《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是直接描寫,如「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直接描寫了「胡天八月即飛雪」的壯美;《發臨洮將赴北庭留別》則是間接描寫,如「春風不曾到,漢使亦應稀。白草通疏勒,青山過武威」描寫了連年見雪飛的惡劣環境。
9.詩的尾聯表達了作者什麼樣的思想感情?對全詩的情感抒發有怎樣的作用?(6分)
尾聯表達了作者思鄉的思想感情。對全詩的抒發有點染和升華的作用。報效祖國當然不能因為距離遙遠、環境惡劣而有所報怨,但思念家鄉和親人的感情卻難以控制。

2015年高考語文新課標全國II卷
古代詩歌閱讀(11分)
閱讀下面這首唐詩。完成8~9題。
殘春旅舍 韓偓①
旅舍殘春宿雨晴,恍然心地憶咸京②。
樹頭蜂抱花須落,池面魚吹柳絮行。
禪伏詩魔歸凈域,酒沖愁陣出奇兵。
兩梁免被塵埃污③,拂拭朝簪待眼明④。
[注]①韓偓(約842~923):字致堯,京兆萬年(今陝西西安)人,這首詩是作者流徙閩地時所作。②咸京:這里侑指都城長安。③梁:官帽上的橫脊,古代以梁的多少區分官階。④朝簪: 朝廷官員的冠飾。
8.古人認為這首詩的頷聯「乃晚唐巧句」,請指出這一聯巧在哪裡,並簡要賞析。(5分)
【答案】
頷聯巧妙之處在於用了「抱」「吹」兩個動詞。
【解析】
解答此題,要在讀懂詩句大意的基礎上進行,並且抓住「巧」子進行分析。
9.這首詩的後兩聯表達了作者什麼樣的感情?請簡要分析。(6分)
【答案】後兩聯表達了作者悲憤的情懷以及詩人兢兢業業,力求盡職,無負朝冠的心情。

2015年高考語文江蘇卷
古詩詞鑒賞(11分)
10.閱讀下面這首唐詩,回答問題。
秋日題竇員外崇德里新居
劉禹錫
長愛街西風景閑,到君居處暫開顏。清光門外一渠水,秋色牆頭數點山。
疏種碧鬆通月朗,多栽紅葯待春還。莫言堆案無餘地,認得詩人在此間。
注:堆案,堆積案頭,謂文書甚多。
(1)聯系全詩,概括作者「開顏」的原因。(4分)
【命題立意】本題考查考生提煉和概括詩歌中相關信息的能力。能力層級C級。
【答案】朋友新居落成;周圍景色優美;自己心情閑適;主人品味高雅;賓主志同道合。
【解析】此題的解答方法與前面第9題相同。詩人「開顏」原因詩中一再提到,要仔細篩選相關信息,再作適當的聯想、引申、整合,如題目中的「新居」可聯想到朋人新居剛剛落成;頷聯與頸聯描繪的景色很迷人;首聯中點出的風景之「閑」可襯托詩人心境的「悠閑」;頷聯與頸聯新居環境描寫中選取的典型物象——山、水、松、紅葯,可暗示主人的品味高雅;尾聯「認得」一詞,此處意思為「能夠確定某一人或事物是這個人或事物而不是別的」,相當於說「只有老朋友你能長處此間」,表達詩人對朋友的仰慕、認同,說明二人是志同道合、心靈相通。再對上面內容加以提煉整合即可。
【點評】此題表面看是考查提煉和概括詩歌中相關信息,實質考查對全詩內容的理解與把握,如同2014年的第⑵小題,鑒賞詩歌首先要理解詩歌,這江蘇詩歌鑒賞題一貫的命題風格。
(2)簡要賞析頷聯、頸聯的寫景藝術。(4分)
【命題立意】本題考查考生「鑒賞詩歌藝術技巧」的能力。能力層級D級。
【答案】選取景物,鋪陳描摹(一渠水、數點山、碧松、紅葯);移步換景,富有層次(由遠及近、由外而內);虛實結合,寓情於景(通月朗、待春還)。
【解析】解答此題首先要審清題目問的是什麼,「賞析寫景藝術」換一種問法就是:「寫景手法是什麼?產生怎樣的藝術效果?」描寫景物的手法通常有:(1)描寫景物的角度(空間、色彩、感覺器官等);(2)表現手法的角度(抒情方法:寓情於景、借景抒情、情景交融、樂景寫哀情等;描寫方式:動靜結合、虛實結合、鋪陳描摹等);(3)結構特點的角度(一句一景、句句寫景、景語作結等);(4)錘煉字詞的角度(一字傳神,惟妙惟肖再現景物特點等);(5)修辭手法的角度(考綱列出的七種)。「賞析題」答題時要具備三方面內容:一是「用了什麼手法」、二是「如何用這種手法」、三是「產生怎樣的藝術效果或表達什麼樣情感」。具備以上的知識儲備,解答此題就一定思路。困難的是點難以找全,特別是第一點——「選取景物,鋪陳描摹」,考生難以想到。
【點評】賞析題是傳統考題,每年都考,但每年選擇的文本與賞析的角度並不一樣,今年這道考題貼近考生生活,貼近考生實際,是一道不錯的考題。但提供的答案如「選取景物,鋪陳描摹」值得商榷,篇幅所限,不再展開論述。
(3)尾聯表達了作者什麼樣的情感?(3分)
【命題立意】本題考查考生評價作者觀點態度的能力。能力層級為D級。
【答案】贊美恭維之意;羨慕嚮往之情;志趣相同之感。
【解析】解答此題的難點在對「認得」一詞的理解(見第1小題解析),再聯系首聯中的「暫」字,可以看出詩人十分羨慕竇員外鬧中有靜、忙中有閑、優雅閑適的生活情趣。注意這其中既有贊美、羨慕之意,又有認同之感。
【點評】該題設置與第(1)小題有交叉之嫌。
【總評】今年的選材與去年賞析兩首詩相比有一定變化,但仍屬「唐宋詩詞」范疇,且三個題目依然是平時訓練比較多的題目,屬常規題型。從寫什麼到怎麼寫,再到為什麼寫,題目層次清晰,有區分度。

2015年高考語文湖南卷
10.閱讀下面的古詩,完成題目。(8分)
君不見魏武草創爭天祿,群雄睚眥相馳逐。晝攜壯士破堅陣,夜接詞人賦華屋。都邑繚繞西山陽,桑榆漫漫漳河曲。城郭為墟①人改代,但有西園明月在。鄴傍高冢多貴臣,蛾眉曼睩共灰塵。試上銅台歌舞處,唯有秋風愁殺人。(張說《鄴都引》,選自《全唐詩》)
江天一色無纖塵,皎皎空中孤月輪。江畔何人初見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無窮已,江月年年只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見長江送流水。(選自普通高中語文選修教材《中國古代詩歌散文欣賞》)
【注】虛:廢墟。
(1)第二段詩句節選自唐代詩人張若虛的《 》。(2分)
(2)請賞析兩詩中劃橫線詩句所抒發的人生感悟的差異。(6分)
答:
【答案】(1)春江花月夜
(2)「城郭為墟人改代,但有西園明月在」,以都邑變為廢墟,人世盛衰更替與月之千秋永照對比,突顯人非物換,抒發了世事滄桑,人生如寄的感慨。「人生代代無窮已,江月年年只相似」,將人類的代代相續與月之永恆不變對舉,表現宇宙的永恆和生命的無限,強調人類的綿延不絕,抒發了一種豁達樂觀的情懷。
【解析】張說的《鄴都引》是借憑弔古跡而抒發胸臆的懷古之作,詩分兩層。前六句為第一層,主要是緬懷和描述曹操生前的非凡業績,以寄託自己的凌雲壯志。詩的後六句為第二層,主要敘述魏武身後的歷史變遷,流露出詩人哀嘆時光易逝、英雄業績無繼的感慨。「城郭為墟人代改,但見西園明月在」二句,是通過曹魏時代的城郭建築今已凋蔽頹敗揭示鄴都環境的今昔變遷。「城郭」和「西園」淪為廢墟,標志著魏武的時代已成為歷史的陳跡,明月依舊,卻照不見曹操在西園「夜接詞人賦華屋」,更襯托出今日鄴都的凄涼冷落。張若虛的《春江花月夜》張若虛感嘆江月長明而人生短促,人生一代代地無窮無盡,只有江上的月亮一年年地總是相像。人生一代又一代地綿延著,無窮無盡;人們年復一年地眺望江上的月亮,也亘古不變。這是詩人從大自然的美景中感受到的一種欣慰。詩人雖有對人生短暫的感傷,但並不是頹廢與絕望,而是緣於對人生的追求與熱愛。
試題分析:本題選材又有新突破,考的是唐代的歌行體——盛唐七古。第一空文學常識比較簡單,第二問是賞析兩首詩句的理趣與人生感悟,回到了詩歌內容的考查。抓住「人生感悟的差異」這一命題暗示,結合詩句分析作答即可。
考點:評價文章的思想內容和作者的觀點態度。能力層級為鑒賞評價D。

2015年高考語文福建卷
古代詩歌閱讀(6分)
6.閱讀下面的詩歌,完成後面的題目。(6分)
秋夜紀懷
[宋]陸游
北斗垂莽蒼,明河①浮太清②。
風林一葉下,露草百蟲鳴。
病入新涼減,詩從半睡成。
還思散關③路,炬火驛前迎。④
(選自《四庫全書》本《放翁詩選》)
[注]①眀河:銀 河。②太清:指天空。③散關:即大散關。④炬火驛前迎:舉著火把到驛館前迎接。
(1)第二聯寫景精細,請簡要分析。(3分) 答:__________
(2)三、四兩聯抒發了詩人怎樣的情懷?請簡要分析。(3分)答:____________
【答案】
(1)(3分)[要點]①上句寫微風穿過樹林,葉子悄然落下;②下句寫露水沾濕秋草,百蟲呼叫;③全聯細致地寫出了秋夜的寂靜,營造出一種凄清的氛圍。(其他看法,言之成理亦可。)
(2)(3分)抒發了詩人的愛國情懷:詩人雖秋夜病卧,仍壯心不已,念念不忘昔年在大散關的戰斗生活,還想重返戰場,報效國家。(意思對即可。)
【考點定位】本題考查詩歌技巧中的寫景技巧。
(2)試題分析:本題考查詩歌的情感。題干問的是「第三、四兩聯」,就要奔向詩歌的最後兩聯。
【考點定位】本題考查詩人的情感。

2015年高考語文浙江卷
閱讀下面這首詞,完成21——22題。(7分)
木蘭花慢
贈彈琵琶者
愛當壚年少,將雅調,寄幽情。盡百喙春和,群喧夜寂,老鳳孤鳴。都來四條弦里,有無窮、舊譜與新聲。寫出天然律呂,掃空眼底蓁箏。
落紅。天氣暖猶輕。洗耳為渠聽。想關塞風寒,潯陽月色,似醉還醒。軒窗靜來偏好,到曲終、懷抱轉分明。相見今朝何處,語溪乍雨初晴。
註:律呂,此指樂律或音律。蓁,一種弦樂器,如箏。 語溪,溪水名,在今浙江桐鄉。
21.下片「潯陽月色」語出白居易《琵琶行》,寫出白詩中與此句匹配的相關詩句。(2分)
(1) (2)
22.分析上片與下片對琵琶演奏描寫角度的差異。(5分)
【答案】
21.①潯陽江頭夜送客(謫居卧病潯陽城/潯陽地僻無音樂)
②別時茫茫江浸月(唯見江心秋月白/繞船月明江水寒/春江花朝秋月夜)
22.①上片從樂曲方面來描寫(樂曲的演奏者、樂曲旋律的復雜變化、樂曲聲律的高雅等),側重正面描寫、直接描寫。
②下片從聽者方面來描寫(氣氛感受、典 故聯想、景色渲染等),側重側面描寫、間接描寫。
【解析】
21.
試題分析:解答此題,要熟悉白居易《琵琶行》的相關語句,從中找出和「潯陽」「月」相關的詩句。
【考點定位】理解識記詩句的內容。能力層級為理解B。
22.
試題分析:解答此題,要在讀懂詩句大意的基礎上進行,注意根據詞的上下闕描寫的內容進行分析,注意直接描寫和間接描寫。
【考點定位】鑒賞詩歌的表現手法。能力層級為鑒賞評價D。

2015年高考語文上海卷
(四)閱讀下面的作品,完成第13—15題。(8分)
隱凈山中大雨 (南宋)張孝祥
青峰度雲氣,幽壑舞回風。山神助我奇觀,喚起碧霄①龍。電掣金蛇千丈,霆震靈鼉②萬疊,洶洶欲崩空。誰瀉銀河水,傾入寶蓮宮。 坐中客,凌積翠,看奔洪。人間應失匕箸③,高處獨從容。洗盡從來塵垢,潤及無邊焦槁,造物不言功。天宇忽開霽,日在五雲東。
[注]①碧霄:隱凈山有碧霄泉。②鼉:鼉龍,揚子鱷。③匕箸:羹匙和筷子。
13.這首詞的詞牌應是( )。(1分)
A.沁園春 B.水調歌頭 C.雨霖鈴 D.八聲甘州
14.對上闋中的景色描寫賞析不恰當的一項是( )(3分)
A.「青嶂」句寫山中大雨來臨之前風起雲涌的情景。
B.「山神」句用碧霄龍喻雨,展現山中奇特的景觀。
C.「電掣」句用金蛇、靈鼉來比喻電閃雷鳴的景象。
D.「誰瀉」句想像豐富,寫出山中大雨的磅礴氣勢。
15.下闋畫線句借雨寫懷,生動形象,請加以賞析。(4分)
13.(1分)B
14.(3分)B
15.(4分)答案示例:畫線句借雨寫懷,借眼前大雨洗塵垢、潤焦槁的景象,形象地表現作者滌污穢、惠天下的抱負,達到情景交融的效果;又以「造物不言功」,寄託作者不以功自居的寬闊胸襟。這樣寫言近旨遠,物我渾然。
評分說明:雨景的特點1分,情懷2分,效果的分析1分。

2015年高考語文北京卷
三、本大題共4小題,共18分。
閱讀下面這首詞,完成16-19題。
醉翁操【1】
蘇軾
琅然,清圓,誰彈?響空山。無言,惟翁醉中知其天。月明風露娟娟,人未眠。荷蕢過山前,曰有心也哉此賢【2】。醉翁嘯詠,聲和流泉。醉翁去後,空有朝吟夜怨。山有時而童巔【3】,水有時而回川。思翁無歲年,翁今為飛仙。此意在人間,試聽徽外三兩弦【4】。
注釋:【1】據本詞序,歐陽修喜愛琅琊幽谷的山川奇麗、泉鳴空澗,常把酒臨聽,欣然忘歸。後沈遵作琴曲《醉翁操》,崔閑記譜,請蘇軾填詞。【2】蕢:草筐。《論語·憲問》:「子擊磬於衛,有荷蕢而過孔氏之門者,曰:『有心哉,擊磬乎!』」【3】童巔:山頂光禿,山無草木曰童。【4】徽:琴徽,系弦之繩。此處代指琴。
16.下列對本詞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 「響空山」與王維《山居秋暝》「空山新雨後」的「空山」,都寫出了山的空寂。
B. 「荷蕢」兩句以《論語》中荷蕢者對孔子擊磬的評價,贊賞醉翁懂得鳴泉之妙。
C. 「醉翁去後」兩句描寫醉翁離開琅琊後,作者空對流泉,以吟誦表達思念之情。
D. 詞作最後三句是說醉翁雖已離世,聲和流泉的美妙意境卻仍然得以留存人間。
【參考答案】C
【解析】本詞主要借對流泉聲音的描寫來贊美歐陽修在琅琊山寄情山水,感受天籟的悠然自得之情。所以選項C說是對醉翁的思念之情不準確。

17.詞作開篇幾句運用了以聲寫聲的手法,用玉聲形容泉聲的清亮圓潤。按照要求,完成下列各題。(5分)
①下列詩句,沒有運用這種手法的一項是(3分)
A. 龍吟虎嘯一時發,萬籟百泉相與秋。(李頎《聽安萬善吹觱篥歌》)
B. 商聲寥亮羽聲苦,江天寂歷江楓秋。(劉長卿《聽笛聲留別鄭協律》)
C. 蜂簇野花吟細韻,蟬移高柳迸殘聲。(韋庄《聽趙秀才彈琴》)
D. 寒敲白玉聲偏婉,暖逼黃鶯語自嬌。(王仁裕《荊南席上詠胡琴妓》)
【參考答案】B
【解析】A用龍吟虎嘯的聲音和萬籟百泉的秋音來寫觱篥聲;C是蜂和蟬來寫琴聲;D用白玉和黃鶯寫琴聲。
②在橫線處填寫作品原句。(2分)
白居易《琵琶行》同樣運用了這種手法來寫琵琶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間關鶯語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難。」
【參考答案】嘈嘈切切錯雜彈,大珠小珠落玉盤。
18.在橫線處填寫作品原句。(4分)
①古代文人常常喜歡「嘯詠」,除了本詞中的醉翁,陶淵明寫曾寫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聊乘化以歸盡,樂夫天命復奚疑!」(《歸去來兮辭》)(2分)
②這首詞與歐陽修《醉翁亭記》有密切關聯。詞中「唯醉翁中知其天」「醉翁嘯詠,聲和流泉」,呼應了《醉翁亭記》中「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間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寄情山水的名句
【參考答案】①登東皋以舒嘯,臨清流而賦詩。②山水之樂,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19. 歐陽修《醉翁亭記》描寫了琅琊山的四時景色,表現了作者以山水自適、與民同樂的情懷。與之相比,蘇軾這首《醉翁操》所描寫的景色和表現的情懷有何不同?(6分)
【參考答案】
蘇軾的《醉翁操》上闋主要是通過描寫流泉的自然聲響帶來的美妙效果來贊美醉翁在醉中感悟自然的妙趣及對歐陽修追求絕妙意境做法得以流傳的欣慰。如首句「琅然,清圓,誰彈,響空山」。寫琅琊幽谷,山水奇麗,泉鳴空澗,聲若環佩,詞人創造了一個美好意境。「月明風露娟娟,人未眠。」從聲響所產生的巨大感人效果來寫流泉聲響之美妙:此明月之夜,人們因為受此美妙樂曲所陶醉,遲遲未能入眠。下片寫鳴泉雖不復存,醉翁也已化為飛仙,但鳴泉之美妙樂曲,醉翁所追求之絕妙意境,卻仍然留人間。《醉翁亭記》則是通過描寫琅琊山的四時景色抒發作者寄情山水的悠然自得之情。
【詩歌解析】
詞的上片寫流泉之自然聲響及其感人效果。「琅然,清圓,誰彈,響空山」。四句為鳴泉飛瀑之所謂聲若環佩,創造出一個美好意境。琅然,乃玉聲。《楚辭·九歌》曰:「撫長劍兮玉珥,璆鏘鳴兮琳琅。」此用以狀流泉之聲響。清圓兩字,這里是用來說泉聲的清越圓轉。在這十分幽靜的山谷中,是誰彈奏起這一絕妙的樂曲?如此以來,動靜之趣立現。
「無言,惟翁醉中知其天。」是對上面設問的回答:這是天地間自然生成的絕妙樂曲。這一絕妙的樂曲,很少有人能得其妙趣,只有醉翁歐陽修能於醉中理解其天然妙趣。此句依然是寫流泉聲響之無限美妙。「月明風露娟娟,人未眠。」從聲響所產生的巨大感人效果來寫流泉聲響之美妙:在此明月之夜,人們因為受此美妙樂曲所陶醉,遲遲未能入眠。「荷蕢過山前,曰有心也哉此賢。」二句說這一樂曲如何打動了荷蕢者。詞作將此流泉之聲響比作孫子之擊磬聲,用荷蕢者對擊磬聲的評價,頌揚流泉之自然聲響。
下片寫醉翁的嘯詠聲及琴曲聲。「醉翁嘯詠,聲和流泉。」二句照應上片之只有醉翁歐陽修才能得其天然妙趣的意思。寫歐陽修曾作醉翁亭於滁州,在琅琊幽谷聽鳴泉,且嘯且詠,樂而忘還,天籟人籟,完全融為一體。「醉翁去後,空有朝吟夜怨。」說醉翁離開滁州,流泉失去知音,只留下自然聲響,但此自然聲響,朝夕吟詠,似帶有怨恨情緒。「山有時而童顛,水有時而回川。」說時光流轉,山川變換,琅琊諸峰,林壑尤美,並非永遠保持原狀。童顛,指山無草木。而水,同樣也不是永遠朝著一個方嚮往前流動的。這句的意思是,琅琊幽谷之鳴泉也就不可能完美地保留下來。「思翁無歲年,翁今為飛仙。」說,山川變換,人事變換,人們因鳴泉而念及醉翁,而醉翁卻已化仙而去。此處用「飛仙」之典,謂醉翁化為飛仙,一去不復返,鳴泉之美妙,也就再也無人聆賞了。
結句「此意在人間,試聽徽外三兩弦」說,鳴泉雖不復存在,醉翁也已化為飛仙,但鳴泉之美妙樂曲,醉翁所追求之絕妙意境,卻仍然留在人間。詞作最後將著眼點落在琴聲上,突出了全詞的主旨。
這首詞句式及字聲配搭非常奇特。開頭四句,「琅然,清圓,誰彈,響空山。」只有一個仄聲字(「響」),其餘都是平聲。接著二句亦然。這樣的安排,與此曲所屬宮調有關。同時,上下兩結句作七言拗句,也是特意安排的。故鄭文焯曰:「讀此詞,髯蘇之深於律可知。」(《鄭文焯手批〈東坡樂府〉》)

2015年高考語文四川卷
13.閱讀下面這首唐詩,然後回答問題。(8分)
夏日游山家同夏少府
駱賓王
返照下層岑,物外狎招尋。蘭徑薰幽碾,槐庭落暗金。
谷靜風聲徹,山空月色深。一遣樊籠累,唯餘松桂心。
解析:四川卷的詩歌鑒賞題,詩詞曲都有所涉及,當然主要是詩與詞,朝代大多為宋元,2014為清代,但幾乎沒有考查過唐代的詩歌。今年考查初唐駱賓王的作品,表明了對詩歌盛世大唐的致敬。駱賓王的詩歌難度不大,學生理解不難。駱賓王曾入蜀,與四川很有淵源,選他的詩歌也算體現地方特色。
詩人簡介:駱賓王(約619—約687年)字觀光,漢族,婺州義烏人(今浙江義烏)。唐初詩人,與王勃、楊炯、盧照鄰合稱「初唐四傑」。又與富嘉謨並稱「富駱」。曾入蜀,居姚州道大總管李義軍幕,平定蠻族叛亂,文檄多出其手。在蜀時,與盧照鄰往還唱酬。高宗永徽中為道王李元慶府屬,歷武功、長安主簿,儀鳳三年,入為侍御史,因事下獄,次年遇赦,調露二年除臨海丞,不得志,辭官。有集。駱賓王於武則天光宅元年,為起兵揚州反武則天的徐敬業作《代李敬業傳檄天下文》,敬業敗,亡命不知所之,或雲被殺,或雲為僧。
詩歌分析:此意境深邃,內蘊豐厚,為唐詩優秀之作。屬於借景抒情的詩歌。詩歌描繪夏日山中幽靜空明的景色,抒發了作者對大自然的熱愛與對官場的厭倦之情。首聯點明題旨,月夜下游山,頷聯寫山裡山路、花木的幽香,頸聯寫山中的寂靜幽深,這三聯描繪游山所見所聞,成一幅幽靜深遠的夏夜山景;尾聯卒章顯志,「樊籠累」(陶淵明「久在樊籠里」)表明對官場、俗世的厭倦,「松桂心」(陶淵明「復得返自然」)表明對自然的喜好,對歸隱生活的嚮往。
(1)請簡要賞析「谷靜風聲徹,山空月色深」。(3分)
解析:【參考答案】運用對比襯托的手法,用風聲襯托山谷的幽靜,用月光深遠襯托山谷的空闊。描繪出一幅風聲劃破山谷的寂靜,月光遍灑山谷的幽寂景色。
此題考查詩歌的綜合鑒賞能力,雖然僅僅是對頷聯的賞析。注意賞析,需要理解這一聯所寫的內容和表達的思想情感,更要把握其藝術手法,甚至語言的精妙。即抓住內容、思想情感和藝術手法來做分析。這句是寫景,所以要從寫景的手法出發,抓主要意象,描繪出畫面。
技巧點撥:唐人寫靜,常以動相制,譬如賈島句「鳥宿池邊樹,僧敲月下門」,可謂是這方面的著名典故了。駱賓王的「谷靜風聲徹」亦是以動制靜。而後半句「山空月色深」,「深」字用得尤其高妙,反復吟詠,想著若身臨其境,必將有恍若隔世之覺了。
(2)本詩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情感和志向?結合全詩簡要分析。(5分)
解析:【參考答案】作者通過記敘夏日游山的所見所聞,描繪出山中幽寂空明的景色,表達出作者厭倦世俗,嚮往寧靜,喜好山水,渴望歸隱的心情志向。
此題考查詩歌的情感和志向——主題,並要求簡要分析。屬於「鑒賞詩歌的情感」考點,學生解答時需要注意幾點:一是讀懂詩歌,理解情感;二是要會逐聯分析,明了內容(畫面及其特點)和主題;三要語言准確優美,表達出詩人的心境,鑒賞出詩歌的美感。難度較高。抓住關鍵詞句把握主旨,如尾聯是卒章顯志。
技巧點撥:理解詩歌主題在於讀懂詩歌,讀懂詩歌在於能夠從意象出發理解詩歌描繪的畫面,並結合詩歌的情思語(關鍵詞)來理解。

2015年高考語文重慶卷
11.閱讀下面這首詞,然後回答問題。
好事近
清 黃之雋
高卧小船梢,仰看插江峰色。都被綠痕皴斷,是叢篁幽石。 天開十折畫屏風,遮住半江黑。仔細亂篙撐處,怕懸崖崩坼。
(1)開頭兩句表現了作者怎樣的心情?「插」字有何表達效果?(4分)
(2)末尾兩句中的「懸崖」「崩坼」分別指什麼?作者為何說「亂篙撐處」「怕懸崖崩坼」?
【答案】(1)表現了作者乘船觀看山水時悠閑自得的心情。用一「插」字,把江邊山峰的尖峭、挺拔形象地表現出來。
(2)「懸崖」指倒映江中的陡峭山崖。「崩坼」本指倒塌斷裂,此指江中的山影破碎散亂。作者擔心竹篙一撐,江面激起水波,把江中的山影漾亂,美景被破壞。

【考點定位】鑒賞文學作品的形象、語言和表達技巧。能力層級為鑒賞評價D。

2015年高考語文天津卷
14.閱讀下面這首詩,按要求作答。(9分)
雨過至城中蘇家
宋 黃庭堅
飄然一雨灑青春,九陌凈無車馬塵。
漸散紫煙籠帝闕,稍回晴日麗天津。
花飛衣袖紅香濕,柳拂鞍韉綠色勻。
管領風光唯痛飲,都城誰是得閑人。
注 此詩作於宋哲宗元祐元年(1086),黃庭堅時任秘書省校書郎,是年,長期貶謫外放的蘇軾被授予翰林學士、知制誥等要職。
(1)詩中描寫了春雨後的哪些景象?(2分)
(2)結合詩句說明頸聯運用了哪些藝術手法?(4分)
(3)全詩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情感?(3分)
【答案】土滌凈 紫煙漸散 雨過日麗 紅花沾雨 柳色蔥翠
(2)①對仗,如「花飛」對「柳拂」,「紅香濕」對「綠色勻」。
②比擬,如「柳拂」。
③從視覺、嗅覺、觸覺等多角度(運用通感)進行描寫,如「衣袖紅 香濕」。
(3)雨後天晴訪友喜悅之情;
仕途上的躊躇滿志或忙中偷閑的快樂。

2. 高二下學期古詩詞默寫出題

春江花月夜

張若虛

春江潮水連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灧灧隨波千萬里,何處春江無月明。江流宛轉繞芳甸
,
月照花
林皆似霰。空里流霜不覺飛,汀上白沙看不見。江天一色無纖塵,皎皎空中孤月輪。江畔何人初見
月,
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無窮已,
江月年年只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
但見長江送流水。


雲一片去悠悠,青楓浦上不勝愁。誰家今夜扁舟子,何處相思明月樓?可憐樓上月徘徊,應照離人
妝鏡台。玉戶簾中卷不去,搗衣砧上拂還來。此時相望不相聞,願逐月華流照君。鴻雁長飛光不度,
魚龍潛躍水成文。昨夜閑潭夢落花,可憐春半不還家。江水
流春去欲盡,江潭落月復西斜。斜月沉
沉藏海霧,碣石瀟湘無限路。不知乘月幾人歸,落月搖情滿江樹。

山居秋暝

王維

空山新雨後,天氣晚來秋。

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

隨意春芳歇,
王孫自可留。

燕歌行

高適

漢家煙塵在東北,漢將辭家破殘賊。男兒本自重橫
行,天子非常賜顏色。

金伐鼓下榆關,旌旆逶
迤碣石間。校尉羽書飛瀚海,單於獵火照狼山。山川蕭條極邊土,胡騎憑陵雜風雨。戰士軍前半死
生,美人帳下猶歌舞!大漠窮秋塞草腓,孤城落日斗兵稀。身當恩遇恆輕敵,力盡關山未解圍。鐵
衣遠戍辛勤久,玉應啼別離後。少婦城南欲斷腸,徵人薊北空回首。邊庭飄搖那可度,絕域蒼茫更
何有。殺氣三時作陣雲,寒聲一夜傳刁斗。相看白刃血紛紛,死節從來豈顧勛?君不見沙場征戰苦,
至今猶憶李將軍。

夢游天姥吟留別

李白

海客談瀛洲,煙濤微茫信難求;越人語天姥,雲霞明滅或可睹。天姥連天向天橫,勢拔五嶽掩赤城。
天台四萬八千丈,對此欲倒東南傾。我欲因之夢吳越,一夜飛渡鏡湖月。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
謝公宿處今尚在,淥水盪漾清猿啼。腳著謝公屐,身登青雲梯。半壁見海日,空中聞天雞。千岩萬
轉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暝。熊咆龍吟殷岩泉,栗深林兮驚層巔。雲
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煙。

列缺霹靂,丘巒崩摧。洞天石扉,訇然中開。青冥浩盪不見底,日月照耀金銀台。

霓為衣兮風為
馬,雲之君兮紛紛而來下。虎鼓瑟兮鸞回車,仙之人兮列如麻。忽魂悸以魄動,恍驚起而長嗟。惟
覺時之枕席,失向來之煙霞。

世間行樂亦如此,古來萬事東流水。別君去兮何時還?且放白鹿青
崖間,須行即騎訪名山。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

將進酒

李白

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君不見,高堂明鏡悲白發,朝如青絲暮成雪。人生得
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烹羊宰牛且為樂,會須一飲三百
杯。岑夫子,丹丘生,

將進酒,

杯莫停。與君歌一曲,請君為我傾耳聽。鍾鼓饌玉不足貴,但願
長醉不復醒。古來聖賢皆寂寞,惟有飲者留其名。陳王昔時宴平樂,斗酒十千恣歡謔。主人何為言
少錢?徑須沽
(gu)
取對君酌。五花馬,千金裘,呼兒將出換美酒,與爾同銷萬古愁。

旅夜書懷

杜甫

細草微風岸,危檣獨夜舟。星垂平野闊,月涌大江流。名豈文章著,官應老病休。飄飄何所似?天
地一沙鷗。

左遷至藍關示侄孫湘

韓愈

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貶潮陽路八千。欲為聖明除弊事,肯將衰朽惜殘年
!
雲橫秦嶺家何在?雪擁藍
關馬不前。知汝遠來應有意,好收吾骨瘴江邊。

登柳州城樓寄漳汀封連四州刺史

柳宗元

城上高樓接大荒,海天愁思正茫茫。驚風亂颭芙蓉水,密雨斜侵薜荔牆。嶺樹重遮千里目,江流曲
似九回腸。共來百越文身地,猶自音書滯一鄉。

3. 怎樣鑒賞詩詞揣摩出題人出題意圖

首先了解作者,及其背景,生活環境等等。再根據詩詞本身的意義來猜想作者的真實意圖。

4. 「讀詩詞隨想」命題作文【模擬文題】閱讀下面材料,根據要求作文。詩詞膾炙人口,百讀不厭。讀詩詞,可知


【考場佳作1】
吟古詩詞斷想
懷著幾分對行吟詩人的嚮往,夢想能在古老渡口駐足,輕撫殘斷的石碑,拂去故紙上的塵埃,去感知遙遠的時代;夢想能將精神放牧遠方,化為風中草葉、河邊頑石,抑或空谷幽蘭,而這一切卻在博大精深的古詩詞中實現。
當蘇軾「一點浩然氣,千里快哉風」吹到我耳中,當王勃「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撲到我眼前,當林逋「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浸入我鼻中,我心馳神往地被詩詞所征服,心裡萌發了莫名的信念,身為炎黃子孫,便與詩詞簽下了亘古不變的契約:受她潤澤,對她篤信。
詩詞是文字的韻律,奇瑰、精巧、流暢。每句詩、每首詞,都是一幅蘊涵著情感、境界、哲理的圖畫。品詩,就是含英咀華;讀詞,就是探驪得珠,而人的思想也為詩詞之智慧所凈化。
「大江東去」是豪情,「曉風殘月」是傷懷,「紅樓青衫夜讀詩」是悠然,「才下眉頭,卻上心頭」是憂愁,「對酒當歌,人生幾何」是無奈,「秋陰不散霜飛晚,留得殘荷聽雨聲」是蕭瑟。但人的感情細膩紛繁,詩詞的感情變幻莫測,怎可一言以蔽之。
同樣是春天,丘遲說「草長鶯飛,雜花生樹」,李白吟「燕草碧如絲,秦桑低綠枝」,柳永卻嘆「望極春愁,黯黯生天際」。同樣是門,薛寶釵說「珍重芳姿晝掩門」,以示她的大家風范;林黛玉卻說「半卷湘簾半掩門」,一派個性的解放;而史湘雲提筆便是「神仙昨日降都門」,一絲仙氣,一絲風塵,何嘗不是她人生態度的寫照。
不同的人,口中吟著不同的詩詞;不同的態度,對同一事物的認識也不盡相同,這也許便是中國詩詞的精髓所在。
當「明月如霜,好風如水」時,手持書卷,心被理智的輕風撫摸,可以清醒地認識自己,思考大地人生,智慧與哲思由此萌發。詩詞帶給人的不只是感性的沖動,更多的是理性的思考。
詩人詞人以俯瞰歷史的魅力,把詩詞的文化內涵呈現給後人。這些佳句與歲月共存,昭示著滄桑,讓後人痛悟民族步履的蹣跚;展現著美麗,讓後人為祖國的大好河山而驕傲。「閉一閉眼睛,平一平心跳,回歸於歷史的冷漠,理性的嚴峻」,詩頁中閃爍著文人的哲思。
詩詞,不僅僅是用來讀的,還要用心去品味。讀著這些文字所區分的是與非、包含的愛與恨,咀嚼著它們所表達的領悟與困頓,我便也初探了厚重的人生,分享了古人律動的青春,叩問了獨抒性情的靈魂。詩詞讓人覺得似有炙熱之火要點燃起全部激情,又覺得如同清涼之水柔和地滋養心靈。也許詩人拾起飄忽腦中的遐想、抓住若隱若現的思緒時,並未有意地雕琢粉飾,卻在無意中流露了真情,使後人為之怦然心動。而其中豐富的文字底蘊,又不得不使人為之嘆服——而非龍的傳人,習染中華思想,豈能體會其中之神妙之萬一!
大江東去,雄渾一族;小橋流水,婉約一派。滴泉飛瀑,柔波驚濤,如同天上的星星,只是表面的點綴,而深邃的夜幕後還隱含著浩瀚的寰宇,等待著我們去發現。
詩詞使燥熱的心變得寧靜,使貧瘠的心變得豐富,使平庸的人生多姿多彩。何不以三分易安的婉約、三分東坡的豪放、三分老莊的淡泊、一分板橋放浪形骸的心情,循著古人的詩詞之路,去詮釋生命的韻律。
【批閱意見】
讀完這篇散文,首先讓人叫絕的是作者的詩詞素養,作者選用詩句真是信手拈來,恰到好處。可以看出,作者既重視課文中出現的古詩詞,又閱讀了不少課外詩詞。
「散文如詩」,本文意境幽遠,韻味雋永。作者選取了豐富的意象,展示了詩詞的美的境界,引起讀者無限遐想。
優美生動的文學語言像一曲深情的歌,一股清澈的泉。該文注意煉詞煉字,大量運用排比、對偶等修辭手法,句式整齊、上口。
【考場佳作2】
傷尋覓
常常是,幸福著李清照的幸福,悲苦著李清照的悲苦。——題記
上天成全,李清照與趙明誠相遇,一段美麗而凄苦的愛情故事由此誕生。
趙明誠的父親是朝廷重臣,李清照父親李格非為當時著名學者。但是,趙明誠是淡泊功名,鄙視仕途的,這也是李清照敬重他的一個原因。他們有著共同的追求,共同的秉性,共同的愛好。他們可以合二為一,他們共同致力於金石研究,他們還搜集大量的古董名畫,常常坐在一起細細品味,共同賞玩。可以說,他們的愛情是萬人不可匹及的,那是真正的愛情,愛情中的知己,知己中的愛情。也只有這樣的愛情,才有真正的快樂,才誕生了李清照的千古絕唱《如夢令》:
常記溪亭日暮,沉醉不知歸路。興盡晚回舟,誤入藕花深處。爭渡,爭渡,驚起一灘鷗鷺。
但是,隨著宋朝的衰落,戰爭頻起,這對溫文爾雅的夫妻也難逃此劫。他們過上了顛沛流離的生活。走散的丈夫使她牽腸掛肚,失去的幸福使她痛斷肝腸。而這一切留下的,只有千年的思念,萬年的愁。一年後,趙明誠逝世,李清照一下子從天堂落到了地獄。「莫道不銷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思念的痛苦多麼煎熬人!
她想尋回那段生活,她也在不斷地尋找,於是留下了凄美的《聲聲慢》。
不斷地尋覓,卻去哪裡找?天下如此之大,只有一個趙明誠!迫於生計,李清照曾被迫改嫁,但終又散去。畢竟,「黃金萬兩容易得,知己一個也難求」,「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
天寒心更寒,當年飛過的大雁今又來,牽起多少回憶。可眼前卻是凄風冷雨,滿地憔悴的黃花,竟與自己同命相連!「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語淚先流」,為一段完美的愛情溢出了今生無語的淚水。
黃昏時分,曾經聚在一起,賞花飲酒。轉眼間,天昏地暗,陰雨連綿,天也哭了,地也慟了。滿地黃花是相思淚,是傷心雨,是日日夜夜的思念聚到一起,梧桐點滴細雨,雨凄凄,梧桐寂寞,人憔悴。
幸福與凄苦的李清照啊,她擁有了人間最美好的愛情故事,卻又承受了最凄慘的牽腸掛肚。而她對趙明誠的無限思念,只好寫在《醉花陰》里,《聲聲慢》中。
但是,沒有這樣的生活,也就不會有如此絕美的易安之詞,我們只好說,是上天安排了這一切,造就了才華橫溢、凄美絕倫的李清照。
【批閱意見】
這是一篇語言優美、飽含摯情的作文。作者從真摯的情感出發,抒真情,寫實境,極力渲染李清照的幸福與悲苦。在對李清照一生的回憶中,巧妙地穿插了她的詩詞,二者相得益彰。

5. 關於語文古詩鑒賞答題模式。

詩詞鑒賞題、問答模式例析

答題自然要根據試題的要求給出相應的答案。就古詩鑒賞題而言,大體上可歸納出五種問答模式,本文對之加以例析,供大家參考。
第一種模式 分析意境型
提問方式:這首詩營造了一種怎樣的意境? 提問變體:這首詩描繪了一幅怎樣的畫面?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思想感情?
解答分析:這是一種最常見的題型。所謂意境,是指寄託詩人情感的物象(即意象)綜合起來構建的讓人產生想像的境界。它包括景、情、境三個方面。答題時三方面缺一不可。
答題步驟:①描繪詩中展現的圖景畫面。考生應抓住詩中的主要景物,用自己的語言再現畫面。描述時一要忠實於原詩,二要用自己的聯想和想像加以再創造,語言力求優美。
②概括景物所營造的氛圍特點。一般用兩個雙音節詞即可,例如孤寂冷清、恬靜優美、雄渾壯闊、蕭瑟凄涼等,注意要能准確地體現景物的特點和情調。
③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切忌空洞,要答具體。比如光答「表達了作者感傷的情懷」是不行的,應答出為什麼而「感傷」。
答題示例: 答:此詩描繪了一派美麗的初春景象:春天陽光普照,四野青綠,江水映日,春風送來花草的馨香,泥融土濕,燕子正繁忙地銜泥築巢,日麗沙暖,鴛鴦在沙洲上靜睡不動(步驟一)。這是一幅明凈絢麗的春景圖(步驟二)。表現了詩人結束奔波流離生活安定後愉悅閑適的心境
絕句二首(其一)
杜甫
遲日江山麗,春風花草香。
泥融飛燕子,沙暖睡鴛鴦。
注此詩寫於詩人經過「一歲四行役」的奔波流離之後,暫時定居成都草堂時。
此詩描繪了怎樣的景物?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感情?請簡要分析。
第二種模式 分析技巧型
提問方式:這首詩用了怎樣的表現手法?提問變體:請分析這首詩的表現技巧(或藝術手法,或手法)。詩人是怎樣抒發自己的情感的?有何效果?
解答分析:表現手法是詩人用以抒發感情的手段方法,要准確答題,必須熟悉常用的一些表現手法。表現手法分抒情手法、描寫手法、修辭手法三大類。
抒情手法有直抒胸臆和間接抒情兩種。「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就是直抒胸臆。間接抒情又分借景抒情,如「寒蟬凄切,對長亭晚,驟雨初歇」;托物言志,如《墨梅》、《石灰吟》,一般是詠物詩;托物寓理,如「半畝方塘一鑒開,天光雲影共徘徊。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一般是哲理詩。
描寫手法主要有:(1)襯托,分正襯和反襯。正襯如「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反襯又有動靜襯,如「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聲寂襯,如「日出驚山鳥,時鳴春澗中」;以樂景襯哀情,如「映階碧草自春色,隔葉黃鸝空好音」等。(2)聯想和想像,又叫虛實結合,如「野花留寶靨,碧草見羅裙」。(3)對比。(4)白描。如「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籽。田野無閑田,農夫皆餓死」。
修辭手法在古詩中經常出現的有:(1)比興。如「關關雎鳩,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先言它物引起所詠之物。(2)比喻。(3)擬人。(4)誇張。(5)雙關。如「東邊日出西邊雨,道是無晴卻有晴」,「晴」暗指感情的「情」。(6)用典。如「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後庭花》」。此外還有設問、反問、反語等。
答題步驟:(1)准確指出用了何種手法。(2)結合詩句闡釋為什麼是用了這種手法。(3)此手法有效傳達出詩人怎樣的感情。
答題示例:
早行 答:主要用了反襯手法(步驟一)。天未放亮,星斗縱橫,分外明亮,反襯夜色之暗;「草蟲鳴」 反襯出
陳與義 環境的寂靜(步驟二)。兩處反襯都突出了詩人出行之早,心中由飄泊引起的孤獨寂寞(步驟三)。
露侵駝褐曉寒輕,星斗闌干分外明。
寂寞小橋和夢過,稻田深處草蟲鳴。
此詩主要用了什麼表現手法?有何效果?
第三種模式 分析語言特色
提問方式:這首詩在語言上有何特色?提問變體:請分析這首詩的語言風格。談談此詩的語言藝術。
解答分析:這種題型不是要求揣摩個別字詞運用的巧妙,而是要品味整首詩表現出來的語言風格。能用來答題的詞一般有:清新自然、朴實無華、華美絢麗、明白曉暢、多用口語、委婉含蓄、雄渾豪放、筆調婉約、簡練生動……
答題步驟:(1)用一兩個詞准確點明語言特色。(2)用詩中有關語句具體分析這種特色。(3)指出表現了作者怎樣的感情。
答題示例:
春怨 答:此詩語言特點是清新自然,口語化(步驟一),「黃鶯兒」是兒化音,顯出女子的純真嬌憨。「啼時驚妾夢,
打起黃鶯兒,莫教枝上啼。 不得到遼西」用質朴的語言表明了打黃鶯是因為它驚擾了自己思念丈夫的美夢(步驟二)。這樣非常自然地表現了女子
啼時驚妾夢,不得到遼西。 對丈夫的思念之情(步驟三)。
請分析此詩的語言特色。
第四種模式 煉字型
提問方式:這一聯中最生動傳神的是什麼字?為什麼?提問變體:某字歷來為人稱道,你認為它好在哪裡?
解答分析:古人作詩講究煉字,這種題型是要求品味這些經錘煉的字的妙處。答題時不能把該字孤立起來談,得放在句中,並結合全詩的意境情感分析。
答題步驟:(1)解釋該字在句中的含義。(2)展開聯想把該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3)點出該字烘託了怎樣的意境,或表達了怎樣的感情。
答題示例:
南浦別
白居易 答:同意。看,在詩中指回望(步驟一)。離人孤獨地走了,還頻頻回望,每一次回望,都令自己肝腸寸斷。
南浦凄凄別,西風裊裊秋。 此字讓我們彷彿看到抒情主人公淚眼朦朧,想看又不敢看的形象(步驟二)。只一「看」字,就淋漓盡其所有致
一看腸一斷,好去莫回頭。 地表現了離別的酸楚(步驟三)。
前人認為,「看」字看似平常,實際上非常傳神,它能真切透露出抒情主人公的形象。你同意這種說法嗎?為什麼?
第五種模式 一詞領全詩型
提問方式:某詞是全詩的關鍵,為什麼?
解答分析:古詩非常講究構思,往往一個字或一個詞就構成全詩的線索,全詩的感情基調、全詩的思想,抓住這個詞命題往往可以以小見大,考出考生對全詩的把握程度。
答題步驟:(1)該詞對突出主旨所起的作用。(2)從該詞在詩中結構上所起的作用考慮。
答題示例:
春夜洛城聞笛
李白
誰家玉笛暗飛聲,散入春風滿洛城。 答:「折柳」的寓意是「惜別懷遠」,而詩歌的主旨正是思鄉之情(步驟一)。這種思鄉之情是從聽到「
此夜曲中聞折柳,何人不起故園情? 折柳」曲的笛聲引起的(步驟二)。可見「折柳」是全詩的關鍵。
「折柳」二字是全詩的關鍵,「折柳」寓意是什麼?你是否同意「關鍵」之說,為什麼?(2002年高考題)
古典詩歌鑒賞答題模式
1、分析意境型
提問方式:這首詩營造了一種怎樣的意境?
提問變體:這首詩描繪了一幅怎樣的畫面?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思想感情?
或作者的思想意趣是如何體現出來的?
☆答題步驟:
①描繪詩中展現的圖景畫面。抓住詩中的主要景物,用自己的語言再現畫面。描述時一要忠實於原詩,二要用自己的聯想和想像加以再創造,語言力求優美。
②概括景物所營造的氛圍特點。一般用兩個雙音節詞即可,例如孤寂冷清、恬靜優美、雄渾壯闊、蕭瑟凄涼等,注意要能准確地體現景物的特點和情調。
③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切忌空洞,要答具體。比如光答「表達了作者感傷的情懷」是不行的,應答出為什麼而「感傷」。
絕句二首(其一) 杜甫
遲日江山麗,春風花草香。泥融飛燕子,沙暖睡鴛鴦。
【注】此詩寫於詩人經過「一歲四行役」的奔波流離之後,暫時定居成都草堂時。
此詩描繪了怎樣的景物?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感情?請簡要分析。
答:
步驟 ①此詩描繪了一派美麗的初春景象:春天陽光普照,四野青綠,江水映日,春風送來花草的馨香,泥融土濕,燕子正繁忙地銜泥築巢,日麗沙暖,鴛鴦在沙洲上靜睡不動(步驟一)。
步驟 ②這是一幅明凈絢麗的春景圖。
步驟 ③表現了詩人結束奔波流離生活安定後愉悅閑適的心境。

2、分析技巧型
提問方式:這首詩用了怎樣的表現手法?
提問變體:請分析這首詩的表現技巧(或藝術手法,或手法)。
詩人是怎樣抒發自己的情感的?有何效果?
解答分析:表現手法分抒情手法、描寫手法、修辭手法三大類。
抒情手法有直抒胸臆和間接抒情兩種。
間接抒情又分借景抒情;托物言志;托物寓理。其他見前面講義內容。
☆答題步驟:
①准確指出用了何種手法。
②結合詩句闡釋為什麼是用了這種手法。
③此手法有效傳達出詩人怎樣的感情。
早行 陳與義
露侵駝褐曉寒輕,星斗闌干分外明。寂寞小橋和夢過,稻田深處草蟲鳴。
此詩主要用了什麼表現手法?有何效果?
答:
步驟① 主要用了反襯手法。
步驟② 天未放亮,星斗縱橫,分外明亮,反襯夜色之暗;「草蟲鳴」反襯出環境的寂靜。
步驟③ 兩處反襯都突出了詩人出行之早,心中由飄泊引起的孤獨寂寞。

3、分析語言特色型
提問方式:這首詩在語言上有何特色?
提問變體:請分析這首詩的語言風格。談談此詩的語言藝術。
解答分析:
這種題型不是要求揣摩個別字詞運用的巧妙,而是要品味整首詩表現出來的語言風格。能用來答題的詞一般有:清新自然、朴實無華、華美絢麗、明白曉暢、多用口語、委婉含蓄、雄渾豪放、筆調婉約、簡練生動……
☆答題步驟:
①用一兩個詞准確點明語言特色。
②用詩中有關語句具體分析這種特色。
③指出表現了作者怎樣的感情。
春怨
打起黃鶯兒,莫教枝上啼。啼時驚妾夢,不得到遼西。
請分析此詩的語言特色。
答:
步驟① 此詩語言特點是清新自然,口語化。
步驟② 「黃鶯兒」是兒化音,顯出女子的純真嬌憨。「啼時驚妾夢,不得到遼西」用質朴的語言表明了打黃鶯是因為它驚擾了自己思念丈夫的美夢。
步驟③ 這樣非常自然地表現了女子對丈夫的思念之情。

4、煉字型
提問方式:這一聯中最生動傳神的是什麼字?為什麼?
提問變體:某字歷來為人稱道,你認為它好在哪裡?
解答分析:
古人作詩講究煉字,這種題型是要求品味這些經錘煉的字的妙處。答題時不能把該字孤立起來談,得放在句中,並結合全詩的意境情感來分析。
☆答題步驟:
①解釋該字在句中的含義。
②展開聯想把該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
③點出該字烘託了怎樣的意境,或表達了怎樣的感情。
南浦別 白居易
南浦凄凄別,西風裊裊秋。一看腸一斷,好去莫回頭。
前人認為,「看」字看似平常,實際上非常傳神,它能真切透露出抒情主人公的形象。你同意這種說法嗎?為什麼?
答:
步驟① 同意。看,在詩中指回望只一「看」字。
步驟② 離人孤獨地走了,還頻頻回望,每一次回望,都令自己肝腸寸斷。此字讓我們彷彿看到抒情主人公淚眼朦朧,想看又不敢看的形象。
步驟③ 只一「看」字,就淋漓盡其所有致地表現了離別的酸楚。

5、 一詞領全詩型
提問方式:某詞是全詩的關鍵,為什麼?
提問變體:人們認為某詞是這首詩的詩眼,是什麼原因?
解答分析:
古詩非常講究構思,往往一個字或一個詞就構成全詩的線索,全詩的感情基調、全詩的思想,抓住這個詞命題往往可以以小見大,考出對全詩的把握程度。
☆答題步驟:
①解釋該詞在詩中的寓意。
②指出突出了什麼主旨。
③從構思上考慮。也就是詩人是怎樣把該詞與主旨聯系起來的。
春夜洛城聞笛 李白
誰家玉笛暗飛聲,散入春風滿洛城。此夜曲中聞折柳,何人不起故園情?
「折柳」二字是全詩的關鍵,「折柳」寓意是什麼?你是否同意「關鍵」之說,為什麼?
答:
步驟① 「折柳」的寓意是「惜別懷遠」。
步驟② 詩歌的主旨正是思鄉之情。
步驟③ 這種思鄉之情是從聽到「折柳」曲的笛聲引起的。可見「折柳」是全詩的關鍵。

6、鑒賞景物型
提問方式:這首詩是怎樣描寫景物的?
提問變體:這首詩在我們面前展示了一幅什麼畫面?是如何展示的?
解答分析:
古代詩人常用一定的描寫方法和修辭手法來描繪景物(參見題型1);同時注意十分寫景的角度,或動靜結合,或由遠到近,或形、聲、色兼俱,或視覺、聽覺、嗅覺綜合運用,使畫面富有層次感、立體感和諧感,體現出「詩中有畫,畫中有詩」的特點。
☆答題步驟:
①准確說出表現手法和寫景的角度。
②抓住主要景物具體描述畫面,要適當展開聯想與想像。
③概括畫面特徵或分析思想感情。
木 蘭 花 宋祁
東城漸覺風光好,觳皺波紋迎客棹。綠揚煙外曉寒輕,紅杏枝頭春意鬧。
浮生長恨歡娛少,肯愛千金輕一笑。為君持酒勸斜陽,且向花間晚照。
這首詞的上半闕是如何描寫春色的?試對此進行分析。
答:
步驟① 運用擬人、比喻的修辭手法,寫景由近到遠,富有層次感。
步驟② 詩人首先看到了東風乍起,春波綠水,波光粼粼,如細皺沙紋;然後是綠楊初醒,嫩黃淺翠,遙望一片輕煙薄霧;再望去杏花怒放,如噴火蒸霞。
步驟③ 這些景物描繪出一幅生機盎然的春景圖。

7、體會詩句型
提問方法:這句詩好在哪裡?
提問變體:這句詩有何含義和作用?表達上有何特點?或簡析這句詩的作用和藝術效果。
解答分析:
一句詩可能是寫景的,可能是抒情的,可能是寫人的。
寫人的方法包括動作描寫、語言描寫、心理描寫、外貌描寫,以及細節描寫等。理解一句詩一定要聯繫上下句結合全詩進行。
☆答題步驟:
①指明表現手法。
②分析詩句在寫景或抒情或寫人方面的表達作用。
③簡要說明藝術效果。
謁金門 馮延已
風乍起,吹皺一池春水。閑引鴛鴦香徑里,手按紅杏蕊。
斗鴨闌干獨倚,碧玉搔頭斜,舉頭聞鵲喜。
試簡析「碧玉搔頭斜墜」的好處。
答:
步驟① 通過描寫女子頭上的裝飾(細節描寫)。
步驟② 反映女子久等情人不來的心緒不寧和慵懶。
步驟③ 詩人沒有直接刻畫人物心理 ,而是藉助形象的描寫,因此使這首詞含蓄而不直白,令人產生無限遐。

8、分析構思(結構思路)型
提問方法:這首詩是怎樣構思的?
提問變體:請分析這首詩的構思之妙。
解答分析:
詩歌思有路,一首詩句與句之間存在密切的聯系。那麼,分析詩的結構思路,必須把握詩句的關系。有的詩先寫景後抒情,有的先敘事後抒情,還有鋪墊、過渡、烘托、起承轉合之說。
☆答題步驟:
①逐句概述詩句的內容。
②揭示詩句之間的聯系。
③指出這種構思傳達出什麼思想感情。
山房春事 岑參
梁園日暮亂飛鴉,極目蕭條三兩家。庭樹不知人去盡,春來還發舊時花。
請簡析本詩的構思之妙。
答:
步驟① 一、二句寫梁園的繁盛不在--仰望空中亂鴉翻飛,遙望前方一片蕭條;三、四句以「舊時花開」反襯現在的人去園空。
步驟② 這樣,一、二句烘托出凄涼的氣氛,為全詩奠定了感情的基調,三、四句就在此基礎上抒發感慨,顯示主旨。
步驟③ 從而表達了物是人非世事滄桑的悲涼之感。

關於高考的現代散文閱讀(從命題看答題)
現代散文閱讀無疑是影響學生高考得分的瓶頸,也是高考復習備考的重點與難點。在平常的復習中,常用的指導學生閱讀的思路主要有兩種:一是從「考點」的角度逐一指導閱讀訓練,二是從「閱讀」的角度指導學生閱讀訓練。
多年的教學實踐,我們一直在探討第三種思路,從「命題」的角度歸類來指導答題,即以審讀題干為起點進行閱讀,因為題干中至少包含了四個信息:答什麼、怎麼答、答多少、在哪裡找答題的依據。從這里入手,可以迅速把握命題的方向,抓住命題的關鍵,使答題更快捷,也更准確。下面以部分高考試卷現代散文閱讀試題為例,談談我們對「命題歸類答題」作的一些探討:
【命題類型一】 如何理解文中加點的詞語的含義或作者為什麼要用這個詞?如何理解文章標題?為什麼要以此為題或以此為題有什麼作用?
【答題要旨】 理解文中加點的詞語的含義,一是要結合上下文語境,做到詞不離句,從所在及相關語句中去尋找答題的依據。二是要注意詞語的多義性(如虛實義、雙關義、象徵義、比喻義等)和修辭手法(比喻、比擬、誇張等),必要時還要結合文章的主旨來答題。
鑒賞所用詞語,則應結合語句,理解詞語的意思,然後從准確性、形象性、生動性和感染力等方面著手賞析其妙處。文章標題的理解或賞析,一般來說重點也是對詞語的理解,即使是短語,也要從理解詞語著手。
同時要掌握標題的意義和作用:①有的標題作為「文眼」有揭示文章中心或主題的作用;
②有的標題從結構上看有文章線索的作用;
③有的標題對文中的人物和主題有象徵作用;
④有的標題有比喻作用;
⑤有的標題有虛實或雙關兩層含義。
因此,理解或鑒賞標題時,一是要分析詞語,二是要注意修辭,三是要注意虛實,四是要聯系全文內容和結構,五是要結合文章主旨和背景。做到了這幾點,也就不難了。

【命題類型二】 理解文中句子的含義或對文中的句子進行賞析。
【答題要旨】 理解句子的含義,要抓住句子中的關鍵詞、所用修辭和句式特點結合上下文加以分析。
同時要注意被理解的句子有什麼特點,不同特點的句子有不同的理解重點。
哲理句:含義深刻,耐人尋味,讀後能給人以啟迪,有時有畫龍點睛的作用。
感情句:即明顯地表達出作者的喜怒哀樂和對事物的褒貶抑揚,則要把握住作者感情的突破口,有時還要結合文章的主旨來理解。
變式句:根據句式變換的特點,這樣的句子往往有強調意味,強調的點就在位置改變的那一部分上。
修辭句:結合作者所使用的修辭手法來判斷作者要表達的意思。
矛盾句:貌似矛盾,實際上卻寄寓了作者深刻的用意。這樣的句子往往含有兩方面的意思,但卻側重一面。
含蓄句:要通過句子的字面意義來思考它沒有明說出來的意義。
賞析句子則應在抓住句子的關鍵性詞語的同時從句式特點、修辭手法、內容和情感等方面欣賞其妙處或表達效果。答題時,先作具體分析然後進行整合。

【命題類型三】 指出文中某個句子,然後問為什麼這樣說或這樣說的原因(根據、依據、理由等)是什麼?
【答題要旨】 這種「句子」類題目與理解句子的含義題不同,這類題目,一般都能夠在原文中找到答題的依據,但其答題依據不在句子本身,而在其上下文中。
作答時先分析「句子」的性質,觀點句還是結論句(主要有這兩種)。
觀點句,理由在後;結論句,理由在前。其次分析該句子所涉及(或管轄)的范圍,確定信息的來源。
然後在有效區內捕捉、篩選信息並對信息進行整合。一般不要直接抄寫句子。

【命題類型四】 文中引用某些文字或詩詞有何作用或為什麼要引用這些文字或詩詞?
【答題要旨】 答此類題重要的是掌握引用的作用。
引用,可證明觀點,使說理更具有說服力;
充實論據,豐富內容,深化文章主題;
增添文章意趣、文采和文化底蘊,增強文章感染力;
點明題意,文題相應,鋪墊對比,結構嚴謹;
詩文相間,生動活潑,文采斐然,使語言更雅趣或更具文采和文化底蘊。

【命題類型五】 文章用第幾人稱,有什麼作用或為什麼要用第幾人稱?用了什麼表現手法(包括表達技巧、修辭手法),有何作用?
【答題要旨】 前者要了解所使用的人稱和不同的人稱在行文中起到的不同作用或效果,並結合文章內容作答。
第一人稱:親切自然,能自由地表達思想感情;
給讀者以真實生動之感。
第二人稱:拉近與讀者的距離,顯得親切;
便於對話,自由靈活;
便於抒情,加強感染力;
有時具有呼告的作用;
用於對外物,有擬人化的效果。
第三人稱:能比較直接地展現豐富的生活,不受時間和空間的限制,反映現實比較靈活自由。
後者首先要了解一些常用的表達技巧(象徵、鋪墊與照應、烘托和襯托、對比與對照,抑揚、細節、白描等)和修辭手法(比喻、比擬、對比、排比、借代、誇張、反復、反語、雙關等)及其作用,然後結合具體內容作答。(常見表達技巧和修辭手法及其作用可以印發給學生)

【命題類型六】 文章如何安排結構?為什麼要寫某事物或從某事物寫起?或指出文章結構上的某一點(開頭、結尾)有何作用或能否刪去?
【答題要旨】 文章結構安排常常與全文的總體思路及各個部分有關系,與文章內容及其所用表現手法也有一定的聯系。
因此既要分析表現手法上有什麼特點(如對比、抑揚、鋪墊、烘托等),又要注意文章的主體內容和線索。
就其作用而言,用在開頭導入正題或引起下文,有鋪墊、烘托、反襯、抑揚、形成對比等作用;
放在中間主要起承上啟下、自然過渡的作用;
放在結尾呼應開頭或文題,使結構嚴謹;
畫龍點睛,卒章顯志,總結深化或進一步強調突出主題,直接表達思想感情。
至於開頭或結尾是否有必要,決定因素是表達主題是否需要。
如果具有上面所說的作用,則是必要的;如果與主題關系不大,不要也未嘗不可,它可以使行文更簡潔,主題更集中;文意更含蓄,言有盡而意無窮,有時還可以給讀者留下再創造的空間。注意對於「好不好」「要不要」之類的問題,一般應正面回答,如果從反面回答,一定要找到充足的理由。

【命題類型七】 文中寫某句話或某事物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情感?作者寫某事物或某段落表達了怎樣的意思(內涵)?
【答題要旨】 「情感」與文章主題有著密切的聯系。
解答此類題目首先要對所寫的內容做具體的分析,看它本身寫的是什麼,是用來說明(或證明)什麼的,與文章主旨是什麼關系,再結合所在段落、前後段內容、作者所處的壞境以及文章主旨分析其寫作的目的、用意。
「表達的意思」的確定既要抓住段落的中心,又要抓住段落中的關鍵句並且要結合上下文才能准確把握。
要注意的是「情感」是就作者而言,而「意思」是就文章而言的。

【命題類型八】 文章寫某事物具體表現在哪些方面?或從哪幾方面來寫某事(物)的?或概括文章寫某事物的內容和特點。
【答題要旨】 這一類考題,既涉及到篩選信息,又涉及到歸納概括。
總體來說要做兩方面的思考准備:①所寫內容如果有幾個方面就從內容方面分析概括;
②如果內容集中寫某一方面,無法從內容上分成幾個方面時,則應考慮從手法(正反、虛實、點面)方面分店概括。
具體答題時,先要「定位」,即找准閱讀有效區,然後確定答題對應點。
信息篩選出來以後,根據具體的情況採用相應的歸納與概括的方法——
中心完善法(原文本身有中心句,只要我們根據需要加以整理和提煉)、
摘要整合法(摘取文中關鍵詞語、重要語句進行整合)、
分層歸納法(先弄清文章每個層次的內容要點,然後抓住它們的共同點和不同點,從全局角度進行綜合行整合)、
揣摩提煉法(如果需要概括的內容是形象的、隱晦含蓄的,找不到能夠直接用來概括的詞語,就需要就需要在揣摩的基礎上進行概括提煉)
——進行整合,擬寫答案時,要注意用詞的准確性,有時還應講究句式的一致性。

【命題九類型】 對作者的觀點進行評價,就文章形象、語言、表達技巧等進行賞析。
【答題要旨】 評價作者觀點態度,作者的觀點就是作者的見解和主張,作者的態度就是作者的思想感情傾向。
對作者的觀點態度進行評價,通常指對作者的觀點態度作出中肯的適當的評述,判斷其正誤,分析其意義和價值。
因此在評價時要進行辯證的、全面的、發展的分析,並體現考生的態度和認識。
鑒賞首先是明確鑒賞點,或形象、或語言、或表達技巧、或布局謀篇、或作品主題等。
其次是抓住特點,找出實例並賞析其妙處。鑒賞形象要抓住典型特徵、刻畫方法和典型意義等進行。
鑒賞語言,要區別語言特色和語言風格。語言特色主要從准確、鮮明、生動、形象方面賞析,並注意修辭手法的運用及其效果;語言風格帶有作者本人語言運用方面的明顯的特徵,主要有平實、華麗、明快、自然、含蓄、深沉、幽默、辛辣等。
鑒賞內容,要抓住主題,從深刻、透徹以及給人的啟示等方面賞析。
鑒賞構思,要抓住結構特點(一波三折、首尾呼應、伏筆、照應)和表達技巧(烘托、鋪墊、抑揚、映襯、象徵等)。
總之用語要講究分寸、態度要辯證。
如果要求寫鑒賞短文,結構安排上採用「總—分—總」的形式,總說明確提出觀點;分說結合原文對中心觀點進行分解並各自舉一到兩例進行分析;最後總說再次點題。
當然,這只是我們就現代散文閱讀試題中的帶共性的命題所作的歸納和分析,它肯定不能覆蓋所有命題,因為命題是不受「規律」限制的。這也就要求我們在教學實踐中不斷地思考、探究、總結。倘能如此,也許會為突破「現代散文閱讀」這一難點尋找出一條新的路徑。

6. 成年人高考的語文科目內容是不是就是在成考復習材料出題,是古詩詞文言文和現代文這些么

成人高考的學歷現在已經在逐步淘汰了,如果你已經工作了,建議不要上這種形式的,成回人高考的學歷分為三答種:脫產、函授、業余。其中脫產的基本上已經全部取消了,函授和業余的是每學期集中授課一到兩周,但是現在的面授課已經被扭曲了,老師根本不講課,都是給你畫一下考試重點就完了,你根本學不到東西。而且成人高考的學歷畢業也慢,從你成人高考名開始到你開學就要經過大半年的時間了,然後從入學時間算起,還要學兩年半才能畢業。等你拿到畢業證還要再拖幾個月,所以全部耗時下來要三年半的時間了。太浪費時間了。
如果還沒考,建議改自考
另外你的問題,是誰在敷衍誰?成年人高考是什麼意思?成人高考中間啥時候多了個人字?現在參加普通高考的很多都是滿18周歲的成年人,而且社會青年參加高考沒有年齡限制
而且你的復習材料是指什麼?有些好的參考復習材料覆蓋所有考點,可是看你意思貌似又是說課本考綱之類的
語文除了文言文和現代文還有什麼?生字生詞?
提問題先寫清楚,謝謝

7. 用詩詞命題好不好

這個不好說。
有的詩詞短小,適合做題目
但有的詩句不適宜完全照搬,你可以經過加工後再作為標題。

8. 有的詩詞命題為,一剪梅,怎麼解釋

一剪梅是詞牌名,簡單地說這是一個叫做一剪梅的寫作格式。一般有它固定的平仄格律和韻調,這樣填出來的詞會有他所獨有的音律美。諸如浣溪沙、江城子、西江月、臨江仙等等。

9. 關於詩歌鑒賞的題型

詩詞鑒賞常考題型答題思路指導

高考詩歌鑒賞由客觀題變為主觀題後,重視了閱讀理解能力,也加大了答題的難度。每年高考考生在這一板塊上失分相當嚴重。盡管各種教材、資料對詩歌鑒賞方法歸納很系統,但或過於理性,或過於詳盡,缺乏針對性和可操作性。筆者擬定從高考常考題型的答題思維角度來簡單談一下,希望能對學生答題有所啟示和幫助。

題型一 分析「詩眼」型

【題型評點】

「詩眼」是指詩句中最精練傳神的一個字或詞,一般指句子中的動詞、形容詞、副詞。有時也指能傳達主旨的一個句子或關鍵詞。 「詩眼」分析題型,命題角度小巧,主要從語言角度來考查詩句中煉字、煉句的技巧。這種題型在2003年高考全國卷中考查了。在以後的幾年中,因其命題角度小巧、難度適中而成了高考命題的重點和熱點。

【命題特點】

在題干中有兩種問法:一是先要求找出詩句中用得生動傳神的字或詞,然後要求結合全詩闡發理由;二是預設一種前人評點(「詩眼」已指明),要求你先判斷這個觀點,再闡發理由。題量上一般只有一個,包含兩個問題。

常見的提問方式有:

1、某一聯中最生動傳神的是什麼字詞?為什麼?請結合詩歌簡析。(如2003年高考全國卷)

2、提問變體有:①某字歷來被人稱道,你同意這種說法嗎?為什麼?

②本詩某句用的甲字,在其它版本上用的是乙字,你覺得甲、乙兩字哪個更好?為什麼?(如2004年高考湖北卷和遼寧卷)

【簡易思維】

1、讀詩句,定「詩眼」。若問字詞則抓句中動詞、形容詞和副詞;若問句子則抓詩歌情感句、議論句、警策句。

2、闡發理由,注意層次。先解釋字詞的字面意義(概念意義),再回歸原詩分析所用修辭及其效果(語法意義),最後聯繫上下文整體感知煉字效果(語境意義)。分析既聯系整體又著眼於細節,點面結合。

3、答案表述格式:判斷¬¬—解釋(本意)—分析(手法及效果)—總述(效果)。

【典型題例】

閱讀下面一首詩,完成後面題目。

高冠谷口招鄭鄠 (岑參)

谷口來相訪,空齋不見君。澗花然暮雨,潭樹暖春雲。門徑稀人跡,檐峰下鹿群。衣裳與枕席,山靄碧氤氳。

「詩眼」指的是詩句中最生動傳神的一個字。你認為這首詩第二聯中詩眼分別是哪一個字?為什麼?請結合全詩簡析。

簡析:此題為「詩眼」分析型,主要形式是先判斷再評析,共兩問。題干中已把「詩眼」定位在第二聯寫景的句子,只要抓住句子中的動詞或形容詞即可找出「詩眼」來。

參考答案:「詩眼」分別是「然」、「暖」。(判斷)「然」通「燃」,意思是說暮雨中的澗花開得很紅火,像烈火燃燒似的;「暖」是指春雲低垂,潭邊樹木與其相接,好像要為它們送去溫暖,多麼富有人情味兒。(字面意義)該聯中作者用擬人手法,繪形繪色,精練傳神地描寫了朋友居住之地的環境優美、高雅、溫馨而富有生機,抒發了詩人對朋友這種恬淡閑適隱居生活的渴望之情。(語境意義)

題型二 分析意境型

【題型評點】

借景抒情、托物言志類的詩詞占據了古詩詞的半壁江山。無論是寫景、借景抒懷,還是托物言志,都要注意景、境、情的有機統一。一切景語皆情語。情是依託景物(意象)、環境(意境)而存在的,因此鑒賞詩歌要從景、境入手去分析詩人的形象和思想感情。分析意境是詩歌鑒賞中最為常見的題型。

【命題特點】

命題時一般從兩個方面來考查:一是分析詩中景、詩中境、詩中形象,並能概括其特點。主要考查學生對內容的整體把握情況;一是對詩歌的藝術特色作深層地理解分析。題量為1-2個,命題點主要有:意象特點概括,意境再現與特點概括,形象及其情感的分析。

常見提問方式有:「這首詩營造了一種什麼意境?」「這首詩所寫的景物有什麼特點?表達了作者什麼樣的思想感情?請結合全詩作具體分析。」

【簡易思維】

1、解讀全詩,勾其玄要。要總體把握意象、形象的特徵 (什麼景、什麼地、什麼時令、什麼人、什麼特徵) 。

2、理清景與景、景與人、景與情的關系。有時詩中所描寫景物比較復雜,要分清景物間的主從、詳略、先後、虛實、動靜、點面等關系,分清景與情之間的並列、因果、互襯、交融或交叉等關系。

3、分析寫景技巧,主要從三方面考慮:層次角度(時空順序、動靜虛實、色調冷暖、正反點面等),遣詞造句(煉字及修辭手法),具體技巧(渲染、烘托、白描、對比、象徵、比興等)。

4、體會意境的作用:渲染氣氛,烘托心情,表達志向,抒發情感等。

5、語言組織:先分後總,聯系詩句,分條作答。

注意問題:

1)描繪詩中圖景、形象,不能翻譯詩句,要用自己語言再現。既要忠於原文又要適當創新。

2)概括意境氣氛和形象的特點用語要全面准確。

3)分析思想感情要具體,要突出題干中的「怎麼樣」,而不是「是什麼」。

4) 分析純寫景詩時,就詩論詩,不必牽強附會地向作者境遇和時代背景上靠。

【典型題例】

閱讀下面這首詩,回答後面問題

日 暮 (杜甫①)

牛羊下來久,各已閉柴門。風月自清夜,江山非故園。石泉流暗壁。草露滴秋根。頭白燈明裡,何須花燼②繁。

註:①大歷二年秋晚年杜甫流寓夔州,寫下此詩。②花燼:燈芯結花,民俗中有「預報喜兆」之意。

1、詩中第一、二句描繪了怎樣一幅圖景?

2、在全詩中杜甫表達了怎樣復雜的思想感情?

簡析:本詩首聯化用《詩經》中的「日之夕矣,羊牛下來」之句,另創新的意境,為我們展現了一幅山村寂靜的圖畫。「牛羊下來久,各已閉柴門」,夕陽淡淡的余暉灑滿偏僻的山村,一群群牛羊早已從田野歸來,家家戶戶深閉柴扉,各自團聚。自然 讓人從闃寂冷清的村落想到家戶內人們享受天倫之樂,隱隱透出詩人思鄉戀家之情。

參考答案:1、詩中第一、二句描繪了一幅牛羊歸來,農家柴扉緊閉,寂靜清冷的山村日暮圖景。

2、杜甫在詩中表達了自己懷念故園、思鄉戀親之情,以及暮年濟世渺茫的人生悲涼之感。

題型三 對前人評點再評價型

【題型評點】

對前人的評價或詩論進行再評價是一種開放性的題型,它自由性、綜合性、創新性都較強。答題時著重在闡發理由,考生只要言之有理,均可得分。

【命題特點】

一般先引用前人或詩論中有關該詩在思想內容和表達技巧上的評論,然後要求你去判斷(是否同意),並闡發理由。題干文字表述格式:前人評論(詩論引文)—要求判斷(是否同意)—闡發理由(為什麼)--要求(結合全詩)。

常設立的評價角度有:評「詩眼」,評關鍵詞句,評思想內容,評藝術手法等等。

【簡易思維】

1、解讀題目,明確要求。即弄清前人評論的具體角度(內容、技巧、煉字、感情基調、語言特色等),詩論引文中已知的信息(評論角度、對象、已告知的特點概括等)。

2、精讀詩歌,整體感知其主旨、情感、抒情方式和寫法上最明顯的特點。

3、對第一問「是否同意」原則上要順應命題者的意圖(同意),但也不絕對,然後回歸原詩闡發理由。

4、恰當選用詩歌鑒賞術語、概念作理性分析,不能就詩論詩。

注意問題:

1)切忌以術語、概念代替分析,分析要有原文意識,應有理有據。

2)分析要有條理,有幾問就答幾問,其提問順序一般不能更換。具體表達時,內容與技巧兩個角度不要交叉表達。

3)運用術語要准確,切忌張冠李戴,答非所問。

4)高考只答第一問,一般是不給分的,必須有分析。

5)答案語言表述上要注意邏輯性和文采性。

【經典題例】

閱讀下面這首詩,回答後面問題

送李端 (盧綸)

故關衰草遍,離別自堪悲。路出塞雲外,人歸暮雪時。少孤為客早,多難識君遲。掩淚空相向,風塵何處期?

有人說,本詩以一個「悲」字貫穿全篇。你同意這個說法嗎?為什麼?請結合全詩進行賞析之。

解析:本題考查的是對詩歌基調的評價。由題目可知,這是一首送別詩,自古多情傷離別,本詩以「悲」字統領全文自然言之有理。首聯第二句直言離別之「悲」,有提挈全篇之作用;頷聯描寫了一幅嚴寒送別圖,淡雅中有幾分沉鬱,暗含其「悲」;頸聯回憶往事身世,更見其「悲」;尾聯也收束在「悲」字之上。

參考答案:同意。(第一小問)本詩以一個「悲」字統領全文:首聯寫送別環境,直擊「悲」字;頷聯又寫送別,抒依依不捨之情,「寒雲」「暮雪」緊扣「悲」字;頸聯回憶往事,感喟身世,更顯其「悲」。少孤漂泊,知音難求,剛遇知己,卻又要別離,能無悲乎!尾聯寫故人遠走,只盼早日相見,可風塵紛擾,何時才能相見?前途一片茫然,仍「悲」情不斷。(具體分析)總之,全詩將惜別、孤寂、感時傷懷復雜情感融合在一起,給人以盪氣回腸之悲涼。(總述)

題型四 比較鑒賞型

【題型評點】

這種題型命題者往往給出在題材、感情、寫法、風格上相似甚至對象相同的兩首詩詞,要求學生比較閱讀後,對其異同進行分析評價。這種題型也具有一定的開放性,考查點多,易於考查學生的求異思維能力和綜合鑒賞能力。因此,這種題型會成為高考命題的重點和熱點,應該引起高度重視。

【命題特點】

一般選取的兩首詩歌在內容和寫法上有某種相似點。命題的方式是要求學生從異同兩個方面來思考,具體設立為1-2比較點,指向性明確,沒有大而全的題目出現。比較中綜合考查了「形象」「語言」「表達技巧」相關知識和能力。提問方式有:

①設二問:一問內容或寫法的異(同),二問具體分析其差異性。

②變體一:比較更改前後的優劣。如詩歌順序打亂後,比較改變前後的效果的不同;就詩句中關鍵字詞更換後,比較更換前後的效果的不同。

③列舉兩首詩,問你更喜歡哪一首,並闡明你的理由。這種題目十分開放,答案一般是一則短小的鑒賞文,目前高考中尚未出現過,備考中要適當訓練。

【簡易思維】

1、通讀詩歌、題目,把握考查重點,做到胸有成竹。

2、分別解讀每首詩,把握其內容和形式方面的信息。

3、結合題干要求,從相同或相異角度去整合兩首詩的信息。

4、分條作答,組織語言要簡明、連貫、准確。

注意:分析不能顧此失彼,要兼顧兩詩;對比分析要具體,突出差異性。

【典型題例】

閱讀下面兩首詩歌,回答後面的問題

塞上聽吹笛 (高適)

雪盡胡天牧馬還,月明羌笛戍樓間。借問梅花何處落?風吹一夜滿關山。

夜上受降城聞笛 (李益)

回樂峰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不知何處吹蘆管,一夜徵人盡望鄉。

1、這兩首詩都是邊塞詩,但所表達的思想感情並不相同。請結合兩首詩的內容簡要說明。

2、這兩首詩所採用的表現手法也不相同,請任選一個鑒賞角度分析這種不同。

簡析:這是兩首邊塞詩的比較鑒賞題目。所擬的兩道題目帶有較強的綜合性,但命題角度指向性很明確:第1題是要求從內容角度比較抒發情感的差異性;第2題是從一個小角度比較藝術手法的差異性,雖然是一個開放性題目,但作答角度單一,要求很低。考生一般能作答的。只要把握了題目考什麼,怎麼考,再讀詩歌就有的放矢了,輕松多了。

參考答案:1、高詩寫景,表現了將士牧馬歸來,胡馬北去的和平寧謐的圖畫;寫笛聲,表現了盛唐豪情和一些人的懷鄉之情。李詩寫景,表現了邊塞環境的險惡和景象的荒涼;寫笛聲,表現了懷鄉的迷惘和無限的悲涼。兩詩所選景物不同,傳達出來的感情基調自然不同。高詩婉,李詩哀。

2、煉字角度:高詩中的一個「滿」字就寫出了牧馬時節梅花凋零的合理性,洋溢著一種盛唐豪情,更隱喻著全體將士懷鄉的不傷之思。李詩中一個「盡」字,寫出了全體戍邊戰士的綿綿不斷的鄉思。

或:修辭角度:高詩中妙用通感,將《梅花落》的笛曲的聽覺轉化為梅花飄落的視覺形象,由邊地無梅而引發戰士對家鄉梅的思念。李詩用恰當的比喻,如「沙似雪」「月如霜」,寫出了邊塞環境的險惡和荒寒。

或:技巧角度:高詩虛實結合,象徵暗示。「雪凈」寫春來,象徵邊危化解後的和平,「月明」暗示邊塞的安靜,「牧馬」暗示胡馬北退和戍邊戰士牧歸,「羌笛」暗示邊烽暫息的安閑。前二句實寫邊塞和平生活,後二句虛寫,抒發將士心志。而李詩則用烘托鋪墊,以「沙似雪」「月如霜」來渲染環境險惡,襯托戰士的鄉思之情。

10. 小學古詩文怎麼出題

詩詞是中文獨有的來一種文體,有特自殊的格式及韻律。詩按音律分,可分為古體詩和近體詩兩類。古體詩和近體詩是唐代形成的概念,是從詩的音律角度來劃分的。

按內容可分為敘事詩、抒情詩、送別詩、邊塞詩、山水田園詩、懷古詩(詠史詩)、悼亡詩,詠物詩,軍旅詩等。古體詩有《詩經》《楚辭》《樂府》《漢賦》《南北朝民歌》等。近體詩一般是絕句,律詩,排律(長律)。

熱點內容
古代勵志的名言 發布:2021-03-16 21:50:46 瀏覽:209
形容兒孫繞膝的詩句 發布:2021-03-16 21:49:35 瀏覽:878
席慕蓉賞析印記 發布:2021-03-16 21:48:26 瀏覽:311
權力很大含有手的成語 發布:2021-03-16 21:48:22 瀏覽:584
能聽的兒童故事 發布:2021-03-16 21:48:15 瀏覽:285
關於足球的詩歌詞句 發布:2021-03-16 21:47:40 瀏覽:870
拖拉機的古詩 發布:2021-03-16 21:42:53 瀏覽:571
亮甜的詩句 發布:2021-03-16 21:42:00 瀏覽:831
廣東話生日快樂祝福語 發布:2021-03-16 21:38:55 瀏覽:409
噓的短句 發布:2021-03-16 21:38:07 瀏覽: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