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令的詩詞
1. 表達激勵的古詩詞
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
——李白《行路難》
老驥伏櫪,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壯心不已。
——曹操《龜雖壽》
博觀而約取,厚積而薄發。
——蘇軾《稼說送張琥》
不飛則已,一飛沖天;
不鳴則已,一鳴驚人。
——司馬遷《史記》
老當益壯,寧移白首之心;
窮且益堅,不墜青雲之志。
——王勃《滕王閣序》
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
——屈原《離騷》
亦余心之所善兮,雖九死其猶未悔。
——屈原《離騷》
故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
必先苦其心志,
勞其筋骨,餓其體膚,
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
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孟子·告天下》
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
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
——《周易》
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
——《警世賢文·勤奮篇》
青春須早為,豈能長少年。
——孟郊《勸學》
丈夫志四海,萬里猶比鄰。
——曹植 《贈白馬王彪·並序》
機不可失,時不再來。
——《新五代史·晉書》
合抱之木,生於毫末;
九層之台,起於累土;
千里之行,始於足下。
——《老子》
靡不有初,鮮克有終。
——《詩經·盪》
憂勞可以興國,逸豫可以亡身。
——歐陽修《伶官傳序》
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
——王之渙《登鸛雀樓》
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
——李白《南陵別兒童入京》
博學之,審問之,
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
——《中庸》
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
——諸葛亮《誡子書》
鍥而舍之,朽木不折;
鍥而不舍,金石可鏤。
——荀子《勸學》
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
亦必有堅韌不拔之志。
——蘇軾《晁錯論》
不為外撼,不以物移,
而後可以任天下之大事。
——呂坤《呻吟語·應務》
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
——陸游《冬夜讀書示子聿》
少年易老學難成,一寸光陰不可輕。
——朱熹《偶成》
明日復明日,明日何其多。
我生待明日,萬事成蹉跎。
——錢福《明日歌》
學向勤中得,螢窗萬卷書。
——汪洙《勤學》
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
——鄭燮《竹石》
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
——劉禹錫《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
操千曲而後曉聲,觀千劍而後識器。
——劉勰《文心雕龍·知音》
勸君莫惜金縷衣,勸君惜取少年時。
花開堪折直須折,莫待無花空折枝。
——杜秋娘《金縷衣》
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
——杜甫《望岳》
業精於勤,荒於嬉;
行成於思,毀於隨。
——韓愈《進學解》
百川東到海,何時復西歸。
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
——漢樂府《長歌行》
黑發不知勤學早,白首方悔讀書遲。
——顏真卿《勸學》
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
——《論語》
生當作人傑,死亦為鬼雄。
——李清照《夏日絕句》
千淘萬漉雖辛苦,吹盡狂沙始到金。
——劉禹錫《浪淘沙》
壯心未與年俱老,死去猶能作鬼雄。
——陸游《書憤》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
——李白《將進酒》
白日不到處,青春恰自來。
苔花如米小,也學牡丹開。
——袁枚《苔》
寧為百夫長,勝作一書生。
——楊炯《從軍行》
我自橫刀向天笑,去留肝膽兩昆侖。
——譚嗣同《獄中題壁》
夜闌卧聽風吹雨,鐵馬冰河入夢來。
——陸游《十一月四日風雨大作》
時人不識凌雲木,直待凌雲始道高。
——杜荀鶴《小松》
黃沙百戰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
——王昌齡《從軍行》
安得廣廈千萬間,
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
風雨不動安如山。
——杜甫《茅屋為秋風所破歌》
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也。
——《論語·子罕》
石可破也,而不可奪堅;
丹可磨也,而不可奪赤。
——《呂氏春秋·誠廉》
積土而為山,積水而為海。
——《荀子·儒效》
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
——《孟子·盡心上》
莫等閑、白了少年頭,空悲切。
——岳飛《滿江紅》
精誠所至,金石為開。
——王充《論衡·感虛篇》
盛年不重來,一日難再晨。
及時當勉勵,歲月不待人。
——陶淵明《雜詩》
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
百二秦關終屬楚;
苦心人天不負,卧薪嘗膽,
三千越甲可吞吳。
——胡寄垣
2. 千古傳誦的古詩文名句
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 (李煜 《虞美人》 )
簾卷西風專,人比黃花瘦. (李清屬照 《醉花陰》 )
危樓高百尺,手可摘星辰.不敢高聲語,恐驚天上人.(李白 《夜宿山寺》 )
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宮粉黛無顏色. (白居易 《長恨歌》 )
夜來城外一尺雪,曉駕炭車輾冰轍. (白居易 《賣炭翁》 )
君不見高堂明鏡悲白發,朝如青絲暮成雪.(李白 《將進酒》 )
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軒轅台. (李白 《北風行》 )
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 (杜甫 《望岳》 )
霜皮溜雨四十圍,黛色參天二千尺. (杜甫 《古柏行》 )
千呼萬喚始出來,猶抱琵琶半遮面. (白居易 《琵琶行》 )
上窮碧落下黃泉,兩處茫茫皆不見. (白居易 《長恨歌》 )
3. 帶令的詩句 飛花令
吾令帝閽開關兮,倚閶闔而望予 —— 先秦 · 屈原《離騷》
莫令事不舉 —— 漢 · 佚名《孔雀東南飛》
還家十餘日,縣令遣媒來 —— 漢 · 佚名《孔雀東南飛》
不堪吏人婦,豈合令郎君 —— 漢 · 佚名《孔雀東南飛》
雲有第三郎,窈窕世無雙,年始十八九,便言多令才 —— 漢 · 佚名《孔雀東南飛》
兒今日冥冥,令母在後單 —— 漢 · 佚名《孔雀東南飛》
世味年來薄似紗,誰令騎馬客京華 —— 宋 · 陸游《臨安春雨初霽》
思君令人老,歲月忽已晚 —— 漢 · 佚名《行行重行行》
韓令偷香,徐娘傅粉,莫將比擬未新奇 —— 宋 · 李清照《多麗·詠白菊》
細看取、屈平陶令,風韻正相宜 —— 宋 · 李清照《多麗·詠白菊》
異方之樂令人悲,羌笛胡笳不用吹 —— 唐 · 孟浩然《涼州詞》
綠野堂開占物華,路人指道令公家 —— 唐 · 白居易《奉和令公綠野堂種花》
令公桃李滿天下,何用堂前更種花 —— 唐 · 白居易《奉和令公綠野堂種花》
陂中飢烏啄牛背,令我不得戲壠頭 —— 唐 · 李涉《牧童詞》
陶令籬邊色,羅含宅里香 —— 唐 · 李商隱《菊花》
富貴苦不早,令人摧心肝 —— 唐 · 陳陶《遊子吟》
假令風歇時下來,猶能簸卻滄溟水 —— 唐 · 李白《上李邕》
唐庄宗制,名憶仙姿,嫌其名不雅,故改為如夢令 —— 宋 · 蘇軾《如夢令·唐庄宗制》
夜郎萬里道,西上令人老 —— 唐 · 李白《經亂離後天恩流夜郎憶舊游書懷贈江夏韋太守良宰》
櫟翁塊坐重簾下,獨要買添令問價 —— 宋 · 范成大《賣痴呆詞》
何故深思高舉,自令放為 —— 先秦 · 佚名《漁父》
令人忽憶瀟湘渚,回唱迎神三兩聲 —— 唐 · 劉禹錫《浪淘沙九首(第四首一作張籍詩)》
已隨江令誇瓊樹,又入盧家妒玉堂 —— 唐 · 李商隱《對雪二首》
峨眉螓首聊我仇,圓紅闕白令人愁 —— 唐 · 李咸用《長歌行》
縣吏知我至,召令習鼓鞞,雖從本州役,內顧無所攜 —— 唐 · 杜甫《無家別》
母氏聖善,我無令人 —— 先秦 · 佚名《凱風》
小令尊前見玉簫 —— 宋 · 晏幾道《鷓鴣天·小令尊前見玉簫》
問何物、能令公喜 —— 宋 · 辛棄疾《賀新郎·甚矣吾衰矣》
所略有萬計,不得令屯聚 —— 漢 · 蔡文姬《悲憤詩》
容華耀朝日,誰不希令顏 —— 魏晉 · 曹植《美女篇》
花落時欲暮,見此令人嗟 —— 唐 · 李白《落日憶山中》
送子成今別,令人起昔愁 —— 唐 · 賀知章《送人之軍》
但記其首兩句,暇日尋味,豈洞仙歌令乎,乃為足之冰肌玉骨,自清涼無汗 —— 宋 · 蘇軾《洞仙歌·冰肌玉骨》
獨立揚新令,千營共一呼 —— 唐 · 盧綸《和張僕射塞下曲》
號令風霆迅,天聲動地陬 —— 宋 · 岳飛《送紫岩張先生北伐》
莫見長安行樂處,空令歲月易蹉跎 —— 唐 · 李頎《送魏萬之京》
莫令岐路頻攀折,漸擬垂陰到畫堂 —— 唐 · 薛逢《詠柳》
誓令疏勒出飛泉,不似潁川空使酒 —— 唐 · 王維《老將行》
願得燕弓射大將,恥令越甲鳴吾軍 —— 唐 · 王維《老將行》
池中此鶴鶴中稀,恐是遼東老令威 —— 唐 · 白居易《池鶴二首》
蒼蠅間白黑,讒巧令親疏 —— 魏晉 · 曹植《贈白馬王彪·並序》
自顧非金石,咄唶令心悲 —— 魏晉 · 曹植《贈白馬王彪·並序》
焉得思如陶謝手,令渠述作與同游 —— 唐 · 杜甫《江上值水如海勢聊短述》
一從陶令評章後,千古高風說到今 —— 清 · 曹雪芹《詠菊》
多言寡誠,抵令事敗 —— 魏晉 · 曹丕《煌煌京洛行》
但令無剪伐,會見拂雲長 —— 唐 · 杜甫《嚴鄭公宅同詠竹》
多令,同柳阜之、劉去非、石民瞻、周嘉仲、陳孟參、孟容,時八月五日也 —— 宋 · 劉過《唐多令·蘆葉滿汀洲》
命也可奈何,長戚自令鄙 —— 魏晉 · 潘安《悼亡詩三首》
思君令人老,軒車來何遲 —— 漢 · 佚名《冉冉孤生竹》
脊令各有思歸恨,日月相催雪滿顛 —— 宋 · 黃庭堅《次元明韻寄子由》
但令人飽我愁無 —— 宋 · 蘇軾《浣溪沙·萬頃風濤不記蘇》
閑情慾賦思陶令 —— 唐 · 牟融《寫意二首》
令德唱高言,識曲聽其真 —— 漢 · 佚名《今日良宴會》
上天有時令,四序平分別 —— 唐 · 白居易《春雪》
令人慚漂母,三謝不能餐 —— 唐 · 李白《宿五松山下荀媼家》
統豺虎,御邊幅,號令明,軍威肅 —— 宋 · 宋江《滿江紅·喜遇重陽》
昔我未生時,誰者令我萌 —— 唐 · 王績《石竹詠》
倒之顛之,自公令之——先秦·佚名《東方未明》
中天懸明月,令嚴夜寂寥 —— 唐 · 杜甫《後出塞五首》
去去莫復道,沉憂令人老 —— 魏晉 · 曹植《雜詩七首》
縱令然諾暫相許,終是悠悠行路心 —— 唐 · 張謂《題長安壁主人》
有令容淑質,歸逢佳偶 —— 宋 · 李清照《長壽樂·南昌生日》
中有一人舉令雲:「各和古詞一首 —— 宋 · 吳潛《賀新郎·言詩者》
因看崔公入葯鏡,令人心地轉分明 —— 唐 · 呂岩《七言》
君去日已遠,郁結令人老 —— 魏晉 · 徐幹《室思》
教令再舉手,誇曜餘生才 —— 唐 · 孟郊《雪》
可憐韓令功成後,辜負穠華過此身 —— 唐 · 羅隱《牡丹花》
豈弟君子,莫不令儀 —— 先秦 · 佚名《湛露》
顯允君子,莫不令德 —— 先秦 · 佚名《湛露》
紛紛紅紫已成塵,布穀聲中夏令新 —— 宋 · 陸游《初夏絕句》
閑征雅令窮經史,醉聽清吟勝管弦 —— 唐 · 白居易《與夢得沽酒閑飲且約後期》
遂令東山客,不得顧採薇 —— 唐 · 王維《送綦毋潛落第還鄉 / 送別》
遠慚句漏令,不得問丹砂 —— 唐 · 杜甫《為農》
姮娥怕鬧,銀蟾傳令,且與遮鸞翳鳳 —— 宋 · 朱敦儒《鵲橋仙·姮娥怕鬧》
隴水不可聽,嗚咽令人愁 —— 唐 · 岑參《初過隴山途中,呈宇文判官》
君不能狸膏金距學斗雞,坐令鼻息吹虹霓 —— 唐 · 李白《答王十二寒夜獨酌有懷》
吾觀蘇令綽,朱墨一何工 —— 唐 · 劉禹錫《古詞二首(一作諷古)》
但令歸有日,不敢恨長沙 —— 唐 · 宋之問《度大庾嶺》
石家蠟燭何曾剪,荀令香爐可待熏 —— 唐 · 李商隱《牡丹》
事事令人幽,停橈向餘景——唐·崔顥《入若耶溪》
... ...
4. 傳遞正能量的詩詞
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抄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堅忍不拔之志。
想干成大事,除了勤於修煉才華和能力,更重要的是要能堅持下來。
3、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仁以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後已,不亦遠乎?
心中有理想,腳下的路再遠,也不會迷失方向。
4、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雖久不廢,此謂不朽。
任何事業,學業的基礎,都要以自身品德的修煉為根基。
5、飯疏食,飲水,曲肱而枕之,樂亦在其中矣。不義而富且貴,於我如浮雲。
財富如浮雲,生不帶來,死不帶去,真正留下的,是我們對這個世界的貢獻。
6、不飛則已,一飛沖天;不鳴則已,一鳴驚人。
任何成功,都是厚積薄發,多年苦修換來的,不怕走得慢,只怕不開始。
7、去留無意,閑看庭前花開花落;寵辱不驚,漫隨天外雲卷雲舒。
走在奮斗的路上,不要過分在意一些榮辱,平常心便好。
8、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
心思澄澈,安定有力,摒除誘惑,才可成就大事業。
9、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
努力,終會有所收獲,功夫不負有心人。
10、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古為鏡,可以知興替;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
5. 《將軍令》完整的詩詞是什麼
《將軍令》曲子如下:
塞上長風 ,笛聲清冷。
大漠落日, 殘月當空。內
日夜聽駝鈴,容 隨夢入故里。
手中三尺青鋒 ,枕邊六封家書。
定斬敵將首級 ,看罷淚涕凋零。
報朝廷 ! 誰人聽?
《將軍令》並不屬於詩詞類,而是源於樂曲,其原是「四川揚琴」的開場音樂之一,是由李德才和李德元傳譜,李小元和項祖華整理得來的。
(5)傳令的詩詞擴展閱讀:
揚琴是中國民族器樂中代表性的樂器之一,它的音色清脆悅耳,悠揚動聽,藝術表現力非常豐富,尤為適合演奏歡快、活潑的樂曲。它是一種琴身呈梯形的樂器,主要由琴身、琴弦和琴鍵三部分構成。
《將軍令》常用於戲曲中的開場音樂和為擺陣等場面伴奏,民間藝人也常吹奏此曲以增加節日氣氛。另外,此曲後來被著名香港作曲家、作詞家黃沾改編為歌曲《男兒當自強》。
6. 帶傳情的古詩詞
《偶相逢/訴衷情》
年代: 宋 作者: 賀鑄
彩山湧起翠樓空。簫鼓沸春風。桂娥喚回清晝,夾路寶版芙蓉。 長步障,小權紗籠。偶相逢。艷妝宜笑,隱語傳情,半醉醒中。
《踏莎行·柳眼傳情》
年代: 宋 作者: 曾協
柳眼傳情,花心蹙恨。春風處處關方寸。朱簾卷盡畫屏間,雲鬟半嚲羅衣褪。
燕語鶯啼,日長人困。魚沈雁斷無音信。琵琶聲亂篆煙斜,寸腸欲斷無人問。
《惜奴嬌·風骨蕭然》
年代: 宋 作者: 辛棄疾
風骨蕭然,稱獨立、群仙首。春江雪、一枝梅秀。小樣香檀,映朗玉、纖纖手。未久。轉新聲、泠泠山溜。 曲里傳情,更濃似、尊中酒。信傾蓋、相逢如舊。別後相思,記敏政堂前柳。知否。又拚了、一場消瘦。
7. 將軍令詩詞
《將軍令》原文:
枯葉落,愁難拓,寒愁怎敵錦衾薄。胡未破,人離落,鬢霜不惑,歲月跎,莫,莫,莫。
殘夜半,旌旗亂,征戰沙場幾人還?佳人盼,倚闌干,橫刀仗劍,戎馬立前,戰!戰!戰!
古曲《將軍令》源於唐王朝皇家樂曲, 流傳至今一千多年,有多種曲譜和演奏形式,樂曲主要表現古代將軍升帳時的威嚴莊重、出征時的矯健輕捷、戰斗時的激烈緊張。這里介紹的是四川揚琴曲《將軍令》原是「四川揚琴」(曲藝的一種)的開場音樂,由李德才和李德元傳譜,李小元和項祖華整理。
樂曲表現古代將軍升帳時的威嚴莊重、出征時的矯健輕捷、戰斗時的激烈緊張。共分四段:散板、慢板、快板和急板。《將軍令》常用於戲曲中的開場音樂和為擺陣等場面伴奏,民間藝人也常吹奏此曲以增加節日氣氛。
(7)傳令的詩詞擴展閱讀:
古箏曲《將軍令》可分為四部分。第一部分用大段的搖指和左手彈奏技法,表現出鼓角聲聲的場景,旋律緊張而神秘;第二部分通過左手誇張的吟、滑手法勾畫出智勇雙全的將軍形象;第三部分用持續加快的「快四點」技法,表現了士兵們編隊急進的情形;第四部分描繪兩軍對壘、沙場廝殺、號角齊名、得勝回營的情景。全曲一氣呵成,節奏緊迫有度,音樂富有氣勢。《將軍令》是中央音樂學院業余考級9級曲目。
蘇南吹打樂《將軍令》是用兩支大嗩吶吹奏旋律,配以「大鑼大鼓」,渲染威武雄壯的氣派,並用招軍長鳴以壯聲勢。上海民族樂團以《將軍令》為藍本進行加工改編。在樂曲開始時加了一首曲牌,對原曲也做了一些增刪。在樂隊編制方面,仍以一對大嗩吶吹奏主旋律,另增加了笛、笙、號筒等加強旋律色彩。打擊樂器增加了定音的「十面鑼」和低音大鑼(海鑼)等。因而樂曲在速度、力度以及音色變化上造成了強烈的對比,使曲調更顯氣魄宏偉,猶如千軍萬馬簇擁主帥勝利歸來。
歌曲《將軍令》有多種版本,以吳克羣版的最為耳熟能詳。吳克群將嚴肅的國樂名曲《將軍令》拿來玩味變化,歌詞中寫到「我知道將軍說的話不一定對/我知道對或錯我自己能分辨」,描述出新的年輕華人心態:不局限於跟風、有新的流行、有自己年輕人的生活。
8. 帶有「傳情」的古詩詞有哪些
《牡丹》
《傷近者不見》
《紅窗聽·淡薄梳妝輕結束》
《踏莎行·柳眼傳情》
《惜奴嬌·風骨蕭然》
9. 千古傳誦的詩句
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10. 帶有靳令的詩句
《臘日宣詔幸上苑》:「明朝游上苑,火急報春知。花須連夜發,莫待曉風吹。」
相傳武則天登皇位,自稱聖神皇帝。一年冬天,她突然興致大發,帶著妃嬪、宮女到上苑飲酒賞雪。此時大雪剛停,只見那假山、涼亭、小橋、長廊一切景物都穿上了潔白的素裝;各種花草樹木雖說枝葉凋零,但經雪一打扮,猶如銀枝玉花,顯得格外的美麗;偶而飛來兩只小鳥,把枝條輕輕一撣,撒下團團白絮,好似一隻只飛舞的蝴蝶。
武則天看得入了迷,沒想到雪的景色竟是如此壯麗。突然,她發現在那白皚皚的雪堆里,有點點燃燒跳躍的火苗。仔細一看,原來是朵朵盛開的紅梅。武則天真是高興極了!禁不住吟詩一首,抒發她的喜悅情懷。隨同賞花的紀嬪們一看太後如此歡喜,都爭相給她敬酒。
這時,有個妃嬪說:"武後,梅花再好,畢竟是一花獨放。如果你能下道聖旨,讓這滿園百花齊開,豈不更稱心願嗎?
另一妃嬪搖搖頭說:"如今嚴冬寒月,梅花開放正適時令。若讓百花齊放,需等來年春天。"
武則天聽罷哈哈一陣大笑,說:"春時花開,不足為奇。百花斗雪競放,方合我的心意。"
妃嬪們看她已有幾分醉意,勸說道:"武後,時辰不早,快快回宮歇息了吧。若還想觀賞,待明日一早再來。"
武則天由宮女攙著回到宮里。但她酒興未消,仍想著讓百花斗雪競放的事。於是,令宮女拿來文房四寶,當即手握霜毫,蘸飽濃墨,在白絹上寫了一首五言詩:
明朝游上苑, 火速報春知
花須連夜放, 莫待曉風吹。
寫罷,她叫宮女拿到上苑焚燒,以報花神知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