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演義名句解釋
① 三國演義中的經典名句(摘抄)
人中呂布,馬中赤兔"
一共八個字卻稱贊了兩件事物,足可見微言大義的春秋筆法。而且朗朗上口,婦孺皆宜。後來關羽雖然也得到了赤兔,但也沒聽別人這么說過,估計作者肯定是呂溫侯的FANS,否則也不會這么肉麻。
"馬氏五常,白眉最良"
老馬家五個兒子,為大家熟知的只有馬良,馬謖哥倆。馬良的確才華出眾,為劉備坐穩西川出了不少力,可惜死得較早。馬謖雖說智商較高,也一度取得諸葛亮的賞識,只可惜後來一步棋走錯,丟了街亭。因此當人讀起這一句話時,一則嘆馬良死得過早,二則嘆馬謖聰明一世,糊塗一時。
"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有人說《後出師表》不是諸葛亮寫的,先不論是誰寫的,這里的"鞠躬盡瘁,死而後已"就是諸葛亮真實的寫照,也是最能表現諸葛亮後期六齣祁山無力回天時的心情,也成為現代人常掛在嘴邊的一個詞。
"既生瑜,何生亮"
在《演義》里,周瑜是心胸狹窄,永不服輸的代名詞,也只有當他病入膏肓,不久於人世時,才會由口及心地發出這樣的感慨。只不過這句話過於自卑,長了諸葛志氣,滅了自己威風。使得二人的形象在人們主中格式化了。
"子龍一身都是膽也!"
這是趙雲迷們最津津樂道的評語,原因是在《演義》里趙雲並不是作者重點描寫的對象,但由於他每回出場都是英姿颯爽,攻無不克,能得到主子這么一句肯定,當然是高興得找不到北了。不過也可以看出劉備沒有知人之能:趙雲跟了自己這么多年,到這時才知道他的膽識,平時只給他一些壓糧運草,打掃戰場,保護家屬的雜活,真是埋沒英雄。
"伏龍、鳳雛二人得一,可安天下"
司馬徽一向看好諸葛亮和龐統,曾經把諸葛亮比成姜尚,張良,所以這話從他嘴裡說出來一點也不奇怪。二人倒也有些經天緯地的本事,因此這么說也不過份。奇怪的是劉備二人皆得,反倒不能安天下了,不能不引人思考。
"內事不決問張昭,外事不決問周瑜"
孫策當政時常常霸氣有餘而策略不足,想不到他倒還有些識人之能,前者信任太史慈回城招降眾人,臨死時還給孫權留下了這樣的忠告,深刻看出了兩人的處事風格。事實也驗證了他的准確性,張昭主外事時主張投降曹操;周瑜主內事時把孫權的妹子糊里糊塗地嫁給了劉備。而二人各行其事時卻做得近乎完美。
"生子當如孫仲謀"
小時候看三國,很不明白這句話的含義,倒底是在誇孫權還是在罵孫權。稍大了一點後才知道,曹操其實和孫權他爹孫堅是一輩的,這么說沒什麼不可以。另外曹操的主要意思是誇孫權能守住父兄基業,跟袁紹和劉表的那幾個敗家子不同。怪不得辛棄疾很是欣賞孫權,並在自己的詞里引用了這句話。
"天下英雄,惟使君與操耳!"
個人認為,在曹操說過的所有的話裡面,這句話是最精闢的。難怪劉備會嚇掉勺子,連蒼天也打了個冷戰,以為泄露了天機。其實曹操也就是這么一說,試探一下而已,後來又被劉備一糊弄,否定了自己有生以來說過的最正確的一句話。
"治世之能臣,亂世之奸雄"
這一句話,不僅給曹操的一生定了性,也道出了曹操的能力,在治世是治國安邦之臣,在亂世則是獨霸一方的軍事首領。而曹操聽到這話面露喜色的原因還有一點,就是沒有說他能成為皇帝,而他也不願登基稱帝,在史書上成為王莽、董卓一類。
② 三國演義名句
、仆雖一介書生,今蒙主上托以重任者,以吾有尺寸可取,能忍辱負重故也。
59、夫君子之行回,靜以修身,儉答以養德,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
60、色厲膽薄,好謀無斷;干大事而惜身,見小利而忘命:非英雄也。
61、大丈夫處世,當努力建功立業,著鞭在先。今若不取,為他人所取,悔之晚矣
62、夫英雄者,胸懷大志,腹有良謀,有包藏宇宙之機,吞吐天地之志也。
63、劉備,人中之龍也,生平未嘗得水。今得荊州,是困龍入大海矣。孤安得不動心哉!
64、臨難仁心存百姓,登舟揮淚動三軍。至今憑吊襄江口,父老猶然憶使君。
65、丈夫處世兮立功名,立功名兮慰平生。慰平生兮吾將醉,吾將醉兮發狂吟。
66、亮志大而不見機,多謀而少決,好兵而無權,雖提卒十萬,已墮吾畫中,破之必矣。
67、束兵秣馬去匆匆,心念天言衣帶中。撞破鐵籠逃虎豹,頓開金鎖走蛟龍。
68、皆外寬內忌,好謀無決,有才而不能用,聞善而不能納,廢嫡立庶,舍禮崇愛。
69、夫處世之道,亦即應變之術,豈可偏執一端?用兵之道,亦然如此,皆貴在隨機應變。
70、曹操於黃昏時分,引軍至西寨,四面突入。寨兵不能抵擋,四散奔走,曹操奪了寨。
③ 三國演義名言名句的翻譯
鳳翱翔於千仞兮,非梧不棲;士伏處於一方兮,非主不依。樂躬耕於隴畝兮,吾愛吾廬;聊寄傲於琴書兮,以待天時。----孔明 鳳凰飛的很高,除了梧桐不棲息;名士在一方隱居,除了王不依從;寧願在田地間勞作耕種,自己喜歡自己的草房;把傲氣寄託於琴和書畫,等待天賜的時機 法正曰:「昔高祖約法三章,黎民皆感其德。願軍師寬刑省法。以慰民望。」孔明曰:「君知其一、未知其二:秦用法暴虐,萬民皆怨,故高祖以寬仁得之。今劉璋暗弱,德政不舉,威刑不肅;君臣之道,漸以陵替。寵之以位,位極則殘;順之以恩,恩竭則慢。所以致弊,實由於此。吾今威之以法,法行則知恩;限之以爵,爵加則知榮。恩榮並濟,上下有節。為治之道,於斯著矣。」 法正說:昔日漢高祖約法三章,老百姓都感激他的恩德。希望軍師把刑律放寬,以響應老百姓的願望。
孔明說:你只知其一不知其二,秦朝的刑法暴虐,老百姓都很怨恨,所以漢高祖以寬厚仁慈的方法籠絡人心。現在劉璋施政萎靡,道德和法律都推行不起來,刑法沒有威懾力,君臣之間,感情漸漸變化,寵愛誰就給誰高位,但位置達到頂峰的時候就又把人殺了。順從他,就施予恩惠,但恩惠施沒了就開始怠慢了。所以形成現在這樣的弊端,正是因為如此。我今天樹立刑法的威懾,法律實行則老百姓就會感恩戴德。限制爵位的加封,但是給誰加爵,誰就會感到很榮幸。用感恩和榮耀感一起來激勵,做官的百姓都有規范。治理的方法,應該是這樣的。
④ 三國演義中的經典名句(摘抄)
對酒當歌,
人生幾何,
慨當以康,
憂思難忘,
何以解憂,
唯有杜康.---曹操
始不垂翅,
終能奮翼.
文武雙全,
火攻破敵.
佳配小喬.
漢臣之婿,
不愧當朝.---諸葛亮。
⑤ 三國演義經典名句
1. 諸葛亮: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2. 馬超:懵懂而死,與草木同朽;悟道而生,是為永生。
3. 太史慈:大丈夫生於亂世,當戰死沙場,馬革裹屍而還!
4. 獻帝:誰敢殺朕?
5. 司馬昭:父親,你猜曹睿那小皇帝……(電視劇里的台詞,不過這句太狠了!)
6. 傅彤:我乃漢將,焉能降吳狗乎!
7. 吳質:君憂則臣辱,君辱則臣死!
8. 張飛:我乃燕人張翼德,誰敢與我決一死戰?……戰又不戰,退又不退,卻是何故?
9. 揚齡:紅臉賊!(指的是關羽)
10. 孫策臨死的時候囑咐孫權的一句話~~內事不決問張昭~外事不決問周渝~
11. 水鏡先生說的~伏龍風雛!得一可安天下~ 還有」孔明雖得其主卻不得其志...... 」
12. 劉備臨死前說的一句~~鳥之將亡!其鳴也哀!人之將死!其言也善~
13. 劉禪曰:「此間樂,不思蜀也。」
14. 姜維曰:「吾計不成,乃天命也!」
15. 曲有誤,周郎顧。
16. 生子當如孫仲謀。
17. 諸葛亮:空城計、定軍山、草船借箭
18. 趙雲:單騎救主、七進七出
19. 關羽:過五關斬六將
20. 張飛:大鬧長坂橋
21. 劉關張:桃園三結義
22. 曹操;寧教我負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負我
23. 呂布說劉備;是兒最無信者
24. 曹操對劉備說;天下英雄唯使君與操爾
25. 曹操:生兒當如孫仲謀
26. 志當存高遠。——諸葛亮
27. 不傲才以驕人,不以寵而作威。——諸葛亮
28. 非學無以廣才,非志無以成學。——諸葛亮
29. 不學者,雖存,謂之行屍走肉耳。——諸葛亮
30. 恢弘志士之氣,不宜妄自菲薄。——諸葛亮
31. 鞠躬盡瘁,死而後已。——諸葛亮
32. 夫君子之行,靜以修身,儉以養德,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諸葛亮
33. 夫英雄者,胸懷大志,腹有良謀,有包藏宇宙之機,吞吐天地之志者也。——曹操
34. 鳳翱翔於千仞兮,非梧不棲;士伏處於一方兮,非主不依。樂躬耕於隴畝兮,吾愛吾廬;聊寄傲於琴書兮,以待天時。——孔明
35. 大丈夫生於天地間,不識其主而事之,是無智也!今日受死,夫何足惜!——田豐
36. 為將之道:勿以勝為喜,勿以敗為憂。——智勇武將
37. 丈夫處世兮立功名;立功名兮慰平生。慰平生兮吾將醉;吾將醉兮發狂吟!——周瑜
38. 大丈夫生於亂世,當帶三尺劍立不世之功;今所志未遂,奈何死乎!——忠勇武將
39. 大丈夫處世,遇知己之主,外托君臣之義,內結骨肉之恩,言必行,計必從,禍福共之。——周瑜
40. 獨善其身盡日安,何須千古名不朽!——隱士
41. 為人者,有大度成大器矣!——仲達
42. 當紹之強,孤亦不能自保,況他人乎?——曹操
43. 色厲膽薄,好謀無斷;干大事而惜身,見小利而忘命:非英雄也。——評袁紹
44. (袁紹、劉表)皆外寬內忌,好謀無決,有才而不能用,聞善而不能納,廢嫡立庶,舍禮崇愛,——陳壽
45. 夫處世之道,亦即應變之術,豈可偏執一端?用兵之道,亦然如此,皆貴在隨機應變。——仲達
46. ……主公之言,雖合天理,奈離亂之時,用兵爭強,固非一道;若拘執常理,寸步不可行矣。——龐士元
47. 亮志大而不見機,多謀而少決,好兵而無權,雖提卒十萬,已墮吾畫中,破之必矣。——仲達評孔明
48. 操平生為人多疑,雖能用兵,疑則多敗。——孔明評曹操
49. 夫為治有體,上下不可相侵。譬之治家之道,………,其家主從容自在,高枕飲食而已。若皆身親其事,將形疲神困,終無一成。——楊顒諫孔明
50. (孫堅、孫策)皆輕佻果躁,隕身致敗。——陳壽
51. 將軍外托服從之名,內懷疑貳之見,事急而不斷,禍至無日矣!——孔明說孫權
52. 袁紹雖強,事多懷疑不決,何足憂乎!——曹操
53. 斬將搴旗,威振疆場,亦偏將之任,非主公所宜也。願抑賁、育之勇,懷王霸之計。——張昭諫孫權
54. (孫策)輕而無備,性急少謀,乃匹夫之勇耳,他日必死於小人之手。——郭嘉
55. 仆雖一介書生,今蒙主上托以重任者,以吾有尺寸可取,能忍辱負重故也。——陸伯言
56. 袁將軍外寬而內忌,不念忠誠。若勝而喜,猶能赦我;今戰敗則羞,吾不望生矣。——評袁紹( 勵志
吾庄後有一桃園,花開正盛;明日當於園中祭告天地,我三人結為兄弟,協力同心,然後可圖大事。——-張飛對玄德、雲長語
既生瑜,何生亮!——周瑜語
大丈夫生居天地間,豈能鬱郁久居人下!——呂布對允語
為社稷之臣,不能匡君救主,空生天地間耳!——楊彪對朱儁語
古人雲:兄弟如手足,妻子如衣服。衣服破,尚可縫;手足斷,安可續?吾三人桃園結義,不求同生,但願同死。今雖失了城池家小,安忍教兄弟中道而亡?況城池本非吾有;家眷雖被陷,呂布必不謀害,尚可設計救之。賢弟一時之誤,何至遽欲捐生耶!——劉備語
王朗負固守城,難可卒拔。會稽錢糧,大半屯於查瀆;其地離此數十里,莫若以兵先據其內:所謂攻其無備,出其不意也。——孫靜對孫策語
吾折長子、愛侄,俱無深痛;獨號泣典韋也!——曹操對眾將語
淮南袁術;江東孫策、冀州袁紹、荊襄劉表、益州劉璋、漢中張魯,皆狐兔也。——曹操語
十萬貔貅十萬心,一人號令眾難禁。拔刀割發權為首,方見曹瞞詐術深。——曹操誤入麥田,割發代罰,以示懲戒一事
生死無二志,丈夫何壯哉!不從金石論,空負棟梁材。輔主真堪敬,辭親實可哀。白門身死日,誰肯似公台!——對陳宮的贊頌
操曰:汝為清白,誰為污濁?衡曰:汝不識賢愚,是眼濁也;不讀詩書,是口濁也;不納忠言,是耳濁也;不通古今,是身濁也;不容諸侯,是腹濁也;常懷篡逆,是心濁也!吾乃天下名士,用為鼓吏,是猶陽貨輕仲尼,臧倉毀孟子耳!欲成王霸之業,而如此輕人耶?
漢朝無起色,醫國有稱平:立誓除**,捐軀報聖明。極刑詞愈烈,慘死氣如生。十指淋漓處,千秋仰異名。——後世對平的贊頌
羽少事皇叔,誓同生死;皇天後土,實聞斯言。前者下邳失守,所請三事,已蒙恩諾。今探知故主現在袁紹軍中,回思昔日之盟,豈容違反?新恩雖厚,舊義難忘。茲特奉書告辭,伏惟照察。其有餘恩未報,願以俟之異日。——關羽留書曹操,去尋劉備
血染征袍透甲紅,當陽誰敢與爭鋒!古來沖陣扶危主,只有常山趙子龍。——後世對趙子龍的評價
吾視曹操百萬之眾,如群蟻耳!但我一舉手,則皆為齏粉矣!——諸葛亮對魯肅語
內事不決問張昭,外事不決問周瑜。——孫策對孫權的遺言
大丈夫生於亂世,當帶三尺劍立不世之功;今所志未遂,奈何死乎!——太史慈語
大丈夫處世,遇知己之主,外托君臣之義,內結骨肉之恩,言必行,計必從,禍福共之。假使蘇秦、張儀、陸賈、酈生復出,口似懸河,舌如利刃,安能動我心哉!——周瑜對蔣干語
丈夫處世兮立功名;立功名兮慰平生。慰平生兮吾將醉;吾將醉兮發狂吟!——周瑜唱
拚將一死酬知己,致令千秋仰義名。——為報當日之恩情,關羽放了曹操,後世的評價
周郎妙計安天下,陪了夫人又折兵!——經典名句
劉備,人中之龍也,生平未嘗得水。今得荊州,是困龍入大海矣。孤安得不動心哉!——曹操對程昱語
卧龍南陽睡未醒,又添列曜下舒城。蒼天既已生公瑾,塵世何須出孔明!——後世對諸葛亮和周瑜的評價
犬豕何堪共虎鬥,魚蝦空自與龍爭。——關於劉岱、王忠策反劉備失利一事
矢志全忠孝,東萊太史慈:姓名昭遠塞,弓馬震雄師;北海酬恩日,神亭酣戰時。臨終言壯志,千古共嗟咨!——後世對太史慈的評價
赤壁遺雄烈,青年有俊聲。弦歌知雅意,杯酒謝良朋,曾謁三千斛,常驅十萬兵。巴丘終命處,憑吊欲傷情。——後世對的周瑜評價
⑥ 關於三國演義的名句
3、拼將一死酬知己,致令千秋仰義名。
4、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
5、恢弘志士之氣,不宜妄自菲薄。
6、為將之道:勿以勝為喜,勿以敗為憂。
7、周郎妙計安天下,陪了夫人又折兵!
8、前無去路,諸軍何不死戰?
9、馬氏五常,白眉最良。
10、寧教我負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負我。
11、強中自有強中手,用詐還逢識詐人。
12、不傲才以驕人,不以寵而作威。
13、內事不決問張昭,外事不決問周瑜。
14、既生瑜,何生亮。
15、生子當如孫仲謀!若劉景升父子,豚犬耳。
16、人中呂布,馬中赤兔。
17、吾露父母之形,以顯清白之體耳。
18、我乃燕人張翼德也!誰敢與我決一死戰。
19、勇將不怯死以苟免,壯士不毀節而求生。
20、生子當如孫仲謀。
21、為人者,有大度成大器矣!
22、皆輕佻果躁,隕身致敗。
23、子龍一身都是膽也!
24、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
25、卧龍、鳳雛二人得一,可安天下。
26、操平生為人多疑,雖能用兵,疑則多敗。
27、不學者,雖存,謂之行屍走肉耳。
28、攻心為上,攻城為下;心戰為上,兵戰為下。
29、干大事而惜身,見小利而忘命,非英雄也。
30、上盈其志,下務其功;悠悠黃河,吾其濟乎!
31、此時人困馬乏,大家面面相覷,各欲逃生。
32、萬事俱備,只欠東風。
33、大丈夫願臨陣斗死,豈可入牆而望活乎。
34、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35、大丈夫生於亂世,當帶三尺劍立不世之功。
36、汝視我之劍不利否?汝劍利,吾劍未嘗不利。
37、非學無以廣才,非志無以成學。
38、當紹之強,孤亦不能自保,況他人乎?
39、治世之能臣,亂世之奸雄。
40、大丈夫處世,不能立功建業,幾與草木同腐乎?
41、良禽擇木而棲,賢臣擇主而事。見機不早,悔之晚矣。
42、立功名兮慰平生。慰平生兮吾將醉;吾將醉兮發狂吟!
⑦ 三國演義名言名句的翻譯
三國演義的名言名句:
1.
不學者,雖存,謂之行屍走肉耳。——諸葛亮
2.
志當存高遠內。——諸葛亮
3.
鞠躬容盡瘁,死而後已。——諸葛亮
4.
夫英雄者,胸懷大志,腹有良謀,有包藏宇宙之機,吞吐天地之志者也。——曹操
5.
大丈夫生於天地間,不識其主而事之,是無智也!今日受死,夫何足惜!——田豐
6.
丈夫處世兮立功名;立功名兮慰平生。慰平生兮吾將醉;吾將醉兮發狂吟!——周瑜
7.
為將之道:勿以勝為喜,勿以敗為憂。——智勇武將
8.
不傲才以驕人,不以寵而作威。——諸葛亮
⑧ 三國演義名句賞析
搜索「老濕視頻——諸葛亮罵死王朗真相」你會聽到諸葛亮的一句名句。體會深刻。
⑨ 三國演義的名句
、玉可碎而不可改其白,竹可焚而不可毀其節。
2、大丈夫生居天地間,豈能鬱郁久居人下!
3、智者務其實,愚者爭虛名。
4、大丈夫生於亂世,當帶三尺劍立不世之功;今所志未遂,奈何死乎!
5、良禽擇木而棲,賢臣擇主而事。見機不早,悔之晚矣。
6、寧教我負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負我
7、大夢誰先覺,平生我自知。草堂春睡足,窗外日遲遲。
8、英雄者,胸懷大志,腹有良策,有包藏宇宙之機,吞吐天地之志者也。
9、血染征袍透甲紅,當陽誰敢與爭鋒! 古來沖陣扶危主,只有常山趙子龍。
10、卧龍南陽睡未醒,又添列曜下舒城。蒼天既已生公瑾,塵世何須出孔明!
《三國演義》讓人拍案叫絕的50個名句!每讀一遍,感慨萬千!
11、龍能大能小,能升能隱,大則興雲吐霧,小則隱介藏形,升則飛騰於宇宙之間,隱則潛伏於波濤之內,龍乘時之變化,可比世之英雄!
12、天下大勢,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13、紛紛世事無窮盡,天數茫茫不可逃。
14、鳳翱翔於千仞兮,非梧不棲;士伏處於一方兮,非主不依。樂躬耕於隴畝兮,吾愛吾廬;聊寄傲於琴書兮,以待天時
15、丈夫處世兮立功名,立功名兮慰平生。慰平生兮吾將醉,吾將醉兮發狂吟
16、拼將一死酬知己,致令千秋仰義名
17、三分雖然天數定,神機妙算亦刻圖;倘若當年奉孝在,豈容西蜀與東吳。
⑩ 《三國演義》中的名言警句(加解釋)
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但求同年同月同日死
2治世之能臣,亂世之奸雄
3汝視我之劍不利否?汝劍利,吾劍未嘗不利
4寧教我負天下人,莫教天下人負我
5大丈夫願臨陣斗死,豈可入牆而望活乎
6兄弟如手足,妻子如衣服。衣服破,尚可縫;手足斷,安可續?
7父精母血,不可棄也
8今天下英雄,惟使君與操耳
9吾露父母之形,以顯清白之體耳
10吾觀顏良,如插標賣首耳
11吾弟張翼德,於百萬軍中取上將之頭,如探囊取物耳
12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
13我乃燕人張翼德也! 誰敢與我決一死戰
14丈夫處世兮立功名,立功名兮慰平生。慰平生兮吾將醉,吾將醉兮發狂吟!
15大丈夫生於亂世,當帶三尺劍立不世之功
16生子當如孫仲謀!若劉景升父子,豚犬耳
17但有斷頭將軍,無降將軍
18吾手中寶刀卻不老!
19子龍一身都是膽也!
20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
21攻心為上,攻城為下;心戰為上,兵戰為下
22鞠躬盡瘁,死而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