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虎名人名言
❶ 關於改掉馬虎的不良習慣----用哪些名人名言開導他
歇後語:芭蕉插在古樹上——粗枝大葉
細心觀察是為了理解,透徹理解是為了行動。 ——法國諺語
踏實,是學有所成的根本;馬虎,是求知的大敵。——佚名
❷ 勸馬馬虎虎的名人名言是什麼
1、活得糊塗的人,容易幸福;活得清醒的人,容易煩惱。2、聰明難,糊塗難,由聰明而轉入糊塗更難。3、人生苦短,太精何用?4、處世懵懂似糊塗,糊塗自有糊塗福。望採納。
❸ 關於不細心的名人名言
粗心大意,漏洞出 。馬馬虎虎,細節輸 。不過不必強難己,做到認真自可為 。
❹ 關於"不馬虎″的名人名言
吾嘗終日而思矣,不如須臾之所學也.
有志者事竟成.
❺ 粗心的名人名言
1) 天才這個字本來含意極其暖昧,它的定義,決不是所謂「生而知之,不學而能」的。天地間生而知之的人沒有。不學而能的人也沒有。天才多半由於努力養成。天才多半由於細心養成。——郭沫若
2) 生活中要善於細心發現。——羅丹
3) 人生是一頭馬,輕快而健壯的馬,人要像騎手那樣大膽而細心地駕馭它。——海賽
4) 戴上墨鏡,世界在你眼前就立即失去了光彩。個人的不幸往往是脆弱者觀察生活的墨鏡。——培根(名言警句)
5) 癲狂的馬,往往容易閃失;慌張的人,時常會出亂子.(藏族)
6) 慌慌張張,打破尿缸.
7) 心忙事亂,心煩事多.
8) 只有大意吃虧,沒有小心上當.
9) 小心天下去得,大意寸步難行.
10) 馬虎失街亭,大意失荊州.
1) 一失足成千古狠.
2) 踏實,是學有所成的根本;馬虎,是求知的大敵.
3) 七次量衣一次裁.
4) 不知道渡口,千萬別下水.(赫哲族)
5) 淺水也當深水渡.摸著石頭過河.
6) 不卷褲腿不過河,不摸底細不開腔.
7) 心要熱,頭要冷.
8) 膽大心細有作為.
9) 馬至灘,不加鞭.
10) 力能勝貧,謹能勝禍.
11) 百密也有一疏.
12) 禍不入慎家之門.
13) 穩的不滾,滾的不穩.
14) 籬笆扎得緊,狐狸鑽不進.(傣族)
15) 沒有頑強的細心的勞動,即使是有才華的人也會變成綉花枕頭似的無用的玩物。——斯坦尼斯拉夫斯基
16) 合抱之木,生於毫末;九層之台,起於壘土;千里之行,始於足下。——老子
17) 觀察與經驗和諧地應用到生活上就是智慧。——岡察洛夫
18) 觀察對於兒童之必不可少,正如陽光、空氣、水分對於植物之必不可少一樣。在這里,觀察是智慧的最重要的能源。——蘇霍姆林斯基
19) 觀察,觀察,再觀察。——巴甫洛夫
20) 對微小事物的仔細觀察,就是事業、藝術、科學及生命各方面的成功秘訣。——史邁爾
望採納,謝謝!
❻ 不能偷懶,馬虎的名人名言(不要實事求是的)
失之毫釐,謬之千里。
❼ 關於不能馬虎的名言
1、最終你相信什麼就能成為什麼。因為世界上最可怕的二個詞,一個叫執著,一個叫認真,認真的人改變自己,執著的人改變命運。 —— 江南春
2、如果你在小事上苟且,那麼你在大事上、你在一生中一定也是一個苟且的人。 —— 李亦非
3、欲要看究竟,處處細留心。——宋帆
4、應當細心地觀察,為的是理解;應當努力地理解,為的是行動。——羅曼 羅蘭
5、細心觀察是為了理解,透徹理解是為了行動。——法國
❽ 有關科學來不得半點馬虎的相關名人名言
科學尊重事實,不抄能胡亂編造襲理由來附會一部學說。 —— 李四光
如果學習只在於模仿,那麼我們就不會有科學,也不會有技術。 —— 高爾基
科學是非常愛妒忌的,科學只把最高的恩典賜給專心致志地獻身於科學的人。—— 費爾巴哈
科學所以叫科學,正是因為它不承認偶像,不怕推翻過時的舊事物,很仔細地傾聽實踐和經驗的呼聲。 —— 斯大林
❾ 幹事不能馬虎的名人名言
扁擔沒扎,兩頭打塌。踏實,是學有所成的根本;馬虎,則是求知的大敵。
❿ 關於粗心的名言警句
一、失之毫釐,謬以千里。
意思是相差雖小,但是造成的誤差或錯誤極大。
毫、專厘:兩種屬極小的長度單位。稍微有一點差錯,就會造成很大的錯誤。《禮記·經解》:「《易》曰:『君子慎始,差若毫釐,謬以千里。』」
二、大意失荊州。
粗心大意、驕傲輕敵的意思。
三國時期,諸葛亮派關羽鎮守荊州。關羽出兵攻打曹操,孫權乘虛而襲荊州,導致荊州失陷。
現比喻因疏忽大意而導致失敗或造成損失。可用來勸誡他人不要「大意失荊州」;也可以用來為自己的失誤作辯解,如:我這是「大意失荊州」啊。
三、一失足成千古恨。
舊時比喻一旦犯下嚴重錯誤或墮落,就成為終身的恨事。
出自明·楊儀《明良記》:「唐解元寅既廢棄,詩雲: 『一失足成千古恨,再回頭是百年人。』」和清代魏子安的《花月痕》: 「一失足成千古恨,再回頭已百年身。」。比喻一旦犯下嚴重錯誤或墮落,就成為終身的憾事。
四、千里之堤,毀於蟻穴。
意思是一個小小的螞蟻洞,可以使千里長堤毀於一旦。比喻小事不注意會造成大亂子。
五、我們粗心的錯誤,往往不知看重我們自己所有的可貴的事物,直至喪失了它們以後,方始認識它們的真價。我們的無理的憎嫌,往往傷害了我們的朋友,然後再在他們的墳墓之前椎胸哀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