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名言名句 » 古代漢語中許行中的名句

古代漢語中許行中的名句

發布時間: 2021-01-24 21:57:00

Ⅰ 古代漢語雙賓語句特點

雙賓語 在句子中,謂語動詞所帶的兩個賓語叫雙賓語。其中離動詞近的叫近賓語,也叫間接賓語;離動詞遠的叫遠賓語,也叫直接賓語。近賓語往往指事物。現代漢語中具有給予、告知、教示義的動詞往往可以帶雙賓語,如「給我一本書」、「告訴大家一個好消息」,「趙老師教我們英語」。古漢語中具有同樣意義的動詞也可以帶雙賓語。這種情況的雙賓語,可以說古今基本一致,比較容易理解。但在古漢語中有一些能帶雙賓語的動詞,到了現代漢語中不能帶雙賓語了。這種雙賓語與現代漢語出入較大,值得特別加以注意。 (一)古漢語中具有給予義的動詞「賜」、「與」、「予」、「遺」(wèi)、「貽」等可以帶雙賓語。它們所帶的賓語,近賓表示給予的物件,遠賓表示給予的內容。例如: ①公賜之食。(《鄭伯克段於鄢》) ②賜趙夙耿,賜畢萬魏。(《史記·晉世家》)——趙夙、畢萬,人名;耿、魏,地名。 ③文公與之處。(《許處》) ④秦亦不以城予趙,趙亦終不予秦璧。(《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 ⑤湯使遺之牛羊。(《孟子·滕文公下》)——湯,指商湯,商代國君;之,代葛國國君葛伯。 ⑥李斯遣人遺非葯。(《史記·老子韓非列傳》) ⑦貽我彤管。(《詩·邶風·靜女》) (二)古漢語中具有告知、教示義的動詞「語」、「告」、「教」、「示」等可以帶雙賓語。它們所帶的雙賓語,近賓表示告語、教示的物件,遠賓表示告語、教示的內容。例如: ①公語之故,且告之悔。(《鄭伯克段於鄢》) ②於是逡巡而卻,告之海曰„„(《莊子·秋水》)——之,代井蛙。 ③後稷教民稼穡,樹藝五穀。(《許行》) ④於是乎我原以示之信。(《城償濮之戰》) ⑤上指示慎夫人新豐道。(《張釋之列傳》) 動詞「問」在古今漢語中都能帶雙賓語。古漢語的例子,如: 上問上林尉諸禽蓋薄。(《張釋之列傳》) (三)古代漢語中有不少能帶雙賓語的動詞,到了現代漢語中不能帶雙賓語了。這種雙賓語結構在理解和翻譯上都非常值得注意。例如: ①晉飢,秦輸之粟;秦飢,晉閉之。(《韓之戰》) ②天生民而立之君。(《左傳·襄公十四》) ③紾之臂而奪之食。(《孟子·告子下》)——紾(zhèn):扭轉。) ④欲見賢人而不以其道,猶欲其入而閉之門也。(《孟子·

Ⅱ 以"以"為例,說明古代漢語中介賓結構跟現代漢語介賓結構有何區別

介詞「以」的介賓結構在古代漢語中與現代漢語的不同之處有兩點:回
1、「以」的賓語的位置。一般答說來,「以」的賓語是在「以」之後出現,但有時也出現在「以」字之前。這又有兩種情況:(1)當賓語是疑問代詞時,置於「以」字之前。(2)非疑問代詞作賓語放在介詞「以」的前面。這種情況比較少見,可能是遠古時代語法形式的殘留。例如:
① 楚國方城以為城,漢水以為池。(《左傳•僖公四年》)

② 江漢以濯之,秋陽以暴之,皜皜乎不可尚已!(《許行》)
此外,代詞「是」字作「以」的賓語,一般也置於「以」之前。
2、「以」的賓語的省略,當介詞「以」的賓語是上文中已出現過的事物,這個賓語常常省略。例如:
① 衣食所安,弗敢專也,必以( )分人。(《左傳•庄公十年》)
② 小有人母,皆嘗小人之羹,未嘗君之羹。請以( )遺之。(《鄭伯克段於鄢》)
③ 泚固致大綾三百匹。在尉婿韋晤堅持,不得命。……太尉曰:「然終不以( )在吾第。」(《段太尉逸事。》
例① 省略了賓語「衣食」;例②省略了賓語「君之羹」;例③省了上文出現過的「大綾」。

Ⅲ 09秋學期《古代漢語(1)》第二次在線作業

1.B.
2.B.
3.同1一樣.B.
4.A,隱:痛,憐惜.
5.B.
6.B.
7.A.快步走
8.A.省略了主語,「百乘」應理解為「從車百乘之使」回,句子的意思應理解為「擁有百答輛車的使者是地位顯赫的使者」
9.同7一樣.A.
10.B.

Ⅳ 古代漢語副詞中「有點」的古今意義對比。最好能舉幾個例子。

「有點」是副詞嗎?裡面好像沒有?不信你看看
一、 程度副詞
表示動作行為或狀態的程度。例如表示最高程度的主要有「最、絕、極」等,表示較高程度的主要有「太、殊、尤、甚」等,表示程度加深的主要有「彌、益、俞」等。這些比較容易理解,不再舉例。下面的兩個詞值得注意。
1、 少,是「稍微」、「略微」的意思,例如:
今予病少痊,予又且復游於六合之外。 (莊子·徐無鬼)
太後之色少解。 (戰國策·觸龍說趙太後)
2、頗,在古代有兩種意義:一是程度偏高,略近「很、甚」。例如:
唯袁盎明絳侯無罪,絳侯得釋,盎頗有力。 (史記·袁盎晁錯列傳)
另一個意思是「稍、略」。例如:
其頗深者察魚鱉,其尤深者觀蛟龍。 (論衡·別通)
臣願頗采古禮,與秦儀雜就之。 (史記·劉敬叔孫通列傳)
二、范圍副詞
表示動作行為的主體或客體的范圍。
1、表示總括全部的有「皆、悉、盡、咸」等。相當於現代漢語的「全」「都」「總共」。這些比較容易理解,下面各舉一例。
小人有母,皆嘗小人之食矣,未嘗君之羹。 (左傳·隱公元年)
齊悉復得其故城。 (史記·燕召公世家)
周禮盡在魯矣。 (左傳·昭公2年)
使天下咸安土樂業,亡有動搖之心。 (漢書·元帝紀)
2、古漢語中,「但、徒、特、第、直」常用來表示「只」的意思。例如:
不聞爺娘喚女聲,但聞黃河流水鳴濺濺。 (樂府詩集·木蘭詩)
徒善不足為政,徒法不能以自行。 (孟子·離婁上)
然則人之所以為人者,非特以二足而無毛也。以其有辨也。 (荀子·非相)
君第重射,臣能令君勝。 (史記·孫臏)
不可,直不白步耳,是亦走也。 (孟子·梁惠王)
3、僅,表示「只、才、剛夠」的意思時,古今是一致的。例如:
齊王遁而走莒,僅以身免。 (史記·樂毅列傳)
一旦臨小利害,僅如毛發比,反眼若不相識。 (韓愈·柳子厚墓誌銘)
注意:在唐代詩文中,「僅」還可以表示「幾乎、將近、差不多達到」的意思。一般只用在數目字前面,讀去聲。例如:
初守睢陽時,士卒僅萬人,城中居人戶亦且數萬。 (韓愈·張中丞傳後敘)
夾澗有古松老杉,大僅十人圍。 (白居易·廬山草堂記)
三、時間副詞
表示動作行為發生的時間。例如:「且、將」等表示動作行為將要發生;「方、適」等表示正在進行;「嘗、曾」等表示已經過去;「長、常」表示經常發生;「稍」表示緩慢地發生變化等等。
1、曾: 作副詞主要有兩種用法:一是表示時間,相當現代漢語的「曾經」。例如:
孟嘗君曾待客夜食。 (史記·孟嘗君列傳)
一是表示情態,相當於現代漢語的「居然、竟」。這種用法今天已經消失,值得注意。例如:
誰謂河廣,曾不容刀。 (詩經·衛風·河廣)
2、嘗: 相當於現代漢語的「曾經」。例如:
公亦嘗聞天子之怒乎? (戰國策·魏策四)
陳涉少時,嘗與人佣耕。 (史記·陳涉世家)
四、情態副詞
(有的教材把表示語氣的副詞另立一類,叫語氣副詞。)放在動詞或形容詞前面表示一定的情態或語氣的副詞。和現代意義差別較大的有「且、固、蓋」等等。
1、且: 在古代漢語常作連詞用,和現代漢語「而且」意義相當。此外,還常作副詞表示情態,有「姑且、尚且」的意思。例如:
先生且休矣,我將念之。 (史記·淮陰侯列傳)
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辭。 (史記·鴻門宴)
2、固: 作為情態副詞是「本來、當然」的意思,和現代漢語的「固然」意思完全不同。例如:
百工之事,固不可耕且為也。 (孟子·許行)
人固有一死,或重於泰山,或輕於鴻毛。 (司馬遷·報任安書)
3、蓋: 是表示語氣的情態副詞,常放在句首表示提示和推測性論斷的語氣,起引出下文的作用。例如:
蓋均無貧,和無寡,安無傾。 (論語·季氏將伐顓臾)
蓋天下萬物之萌生,靡不有死。 (史記·孝文本紀)
4、表示反問語氣的有「豈、其、寧」等。意思是「難道、怎麼」。例如:
子不我思,豈無他人? (詩·鄭風·褰裳)
欲加之罪,其無辭乎? (左傳·僖公十年)
十人而從一人者,寧力不勝、智不若耶? (戰國策·趙策)
五、否定副詞
常用的有「不、弗、毋、勿、未、非、否」等。下面分別舉例說明。
1、不和弗:都是表示一般的否定。古代「不」的用法基本和現代相同:既可以否定動詞,又可以否定形容詞。例如:
昭王南征而不復,寡人是問。 (左傳·齊桓公伐楚)
風之積也不厚,則其負大翼也無力。 (莊子·逍遙游)
在秦漢以前,「弗」字的使用范圍非常狹窄,一般來說,「弗」字後面的動詞只能是及物動詞,但動詞後面卻不帶賓語。這是和「不」的用法顯著不同的。例如:
功成而弗居。 (老子)
不知亂之所自起,則弗能治。 (墨子·兼愛上)
「弗」字後面動詞帶賓語的例子,在先秦非常少見。例如:
雖與之俱學,弗若之矣。 (孟子·告子上)
2、毋(無)和勿 :都經常用於祈使句,表示禁止或勸阻,意思是「不要」或「別」。這是和「不、弗」的重要區別。「無」和「毋」是一個詞的不同寫法。例如:
大毋侵小。 (左傳·襄公十九年)
梁掩其口曰:「毋妄言,族矣。」 (史記·項羽本紀)
苟富貴,無相忘。 (史記·陳涉起義)
百畝之田,勿奪其時。 (孟子·梁惠王上)
有時「毋」和「勿」用於陳述句,則表示一般的否定。這種用法頻率較低。例如:
欲無獲民,將焉避之。 (左傳·晏嬰論季氏)
文公非不欲得原也,以不信得原不若勿得也。 (呂氏春秋·為欲)
3、未: 表示對尚未實行的某種動作、行為或狀況的否定。
宋人既成列,楚人未既濟。 (左傳·僖公22年)
有時,「未」字只表示一般的否定,和「不」的意義比較接近。例如:
君未知戰。 (左傳·僖公22年)
見兔而顧犬,未為晚也;亡羊而補牢,未為遲也。 (戰國策·楚策4)
4、非和否: 「非」和「否」都是特殊的否定副詞。「非」所否定的不止是動詞,而是後面整個謂語。例如:
夫仁義辯智,非所以持國也。 (韓非子·五蠹)
吾非至於子之門,則殆矣。 (莊子·秋水)
前例是否定謂語和主語的關系,後例是否定敘述句中的謂語,表示對某一事實的否認。
「否」也是一個用法特殊的否定副詞,它和表肯定的應答之詞「然」對立,相當於「不」或「不是的」。例如:
孟子曰:「許子必種粟而後食乎?」曰:「然。」「許子必織布而後衣乎?」曰:「否。許子衣褐。」 (孟子·許行)
「否」用在肯定否定迭用的句子里,表示否定的一面。例如:
吾得見與否,在此歲也。 (左傳·襄公30年)
不問可否,不論曲直。 (李斯·諫逐客書)
六、表敬副詞
是古代漢語特有的一類副詞,一般是從動詞虛化來的。表敬副詞可以分尊人和自謙兩類。
1、尊人的有「請、幸、謹、敬、惠、辱」等。下面各舉一例:
城不入,臣請完璧歸趙。 (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
先生不幸教寡人乎? (戰國策·范雎說秦王)
韓信曰:「夫人深信我,我倍之不祥,雖死不易。辛為信謝項王。」 (史記·淮陰侯列傳)
今主君欲一天下,收諸侯,存危國,寡人謹奉社稷以從。 (史記·蘇秦列傳)
太後曰:「敬諾。年幾何矣?」 (戰國策·觸龍說趙太後)
君惠吊亡臣,一重有命。 (國語·晉語二)
君若惠顧諸侯,矜哀寡人而賜之盟,則寡人之願也。 (左傳·成公13年)
子,一國太子,辱在此。 (史記·晉世家)
2、自謙的表敬副詞,常用的有「竊、忝、猥」等。例如:
臣聞吏議逐客,竊以為過矣。 (李斯·諫逐客書)
老臣竊以為媼之愛燕後,賢於長安君。( 戰國策·趙策4)
太守忝荷重任,當選士報國。 (後漢書·史弼傳)
臣受恩偏特,忝任師傅。 (後漢書·楊賜傳)
猥以微賤,當侍東宮。 (李密·陳情表)
七、指代性副詞
指代性副詞「相」和「見」,是兩個特殊的副詞,它們用在及物動詞前面作狀語,意義上指代賓語,動後面語不再出現。
(一) 相:1、作一般副詞用,表示互指。
(1)表示「互相」。
今梁趙相攻,輕兵銳卒必竭於外。 《史記·孫吳列傳》
鄰國相望,雞犬之聲相聞,民至老死不相往來。 《老子·小國寡民》
趙王竊聞秦王善為秦聲,請奉盆缶秦王,以相娛樂。 《廉頗藺相如列傳》
(2)表示「遞相」。
操軍方連船艦,首尾相接,可燒而走也。 《赤壁之戰》
吾本寒家,世以清白相承。 司馬光《訓儉示康》
帝王不相復,何禮之循? 《商君書·更法》
2、 作指代性副詞用,指代第一、二、三人稱,表示動作偏指一方。
(1)指代第一人稱。
始吾與公為刎頸交,今王與耳旦暮且死,而公擁兵數萬,不肯相救。 《史記·張耳陳余列傳》
兒童相見不相識,笑問客從何處來。 賀知章《回鄉偶書》
時時為安慰,久久莫相忘。(莫相忘,即不要忘掉我) 《孔雀東南飛》
(2)指代第二人稱。
若望仆比相師,而用流俗人之言。(不相師,即不以你為師) 《報任安書》
子敬,孤持鞍下馬相迎,足以顯卿未?(相迎,即迎接你) 《三國志·魯肅傳》
(3)指代第三人稱。
從許子之道,相率而為偽者也。(相率,即率領他們) 《孟子·許行》
即不幸有方二三千里之旱,國胡以相恤?(相恤,即救助他們) 《論積貯疏》
稍出近之,憖憖然莫相知。(莫相知,即不知道它是什麼) 《三戒·黔之驢》
(二)見。1、作助動詞,用在及物動詞前,表被動。
百姓之不見保,為不用恩焉。(不見保,即得不到保護) 《孟子·盡心》
人皆以見侮為辱。 《荀子·正論》
2、 南北朝以後,用作副詞,在動詞前,表對我怎麼樣。
生孩六月,慈父見背。(見背,即背棄我,言死去) 李密《陳情表》
府吏見丁寧,結誓不別離。(見丁寧,即叮嚀我) 《孔雀東南飛》
家叔以余貧苦,遂見用於小邑。(見用,即用我在小邑干臨時工)
總結:重點和難點
1、 掌握幾個副詞的主要用法。(1)曾,(2)且,(3)非、勿、毋、弗。
2、了解幾個兼類詞。
(1)「且」,除了作副詞外,更多的是作連詞。區別副詞和連詞的方法,是考察它同別的詞的組合情況。位於動詞、形容詞前的是副詞,位於動詞、形容詞或分句之間的是連詞。
(2)「焉」, 作為特殊的指示代詞,有時兼有語氣詞的性質,要注意分辨。

Ⅳ 古代漢語中的介詞由有什麼轉化而來

古代漢語介詞,有的是由動詞轉換而來的。例如「以」,[它本來是動詞。《說文解字》:「以,用也。」動詞「以」的意思是「用」,或「認為」、「以為」。「以」作「用」、「根據」講,例如:
① 小大之獄,雖不能察,必以情。(《左傳•庄公十年》)
② 桓公九合諸侯,不以兵車,管仲之力也。(《論語•憲問》)
當「認為」、「以為」講的「以」,可以單用「以」,也可以使用「以為」或「以……為……」的格式。例如:
① 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有求於臣,皆以美於徐公。(《戰國策•齊策》)
② 陛下以絳侯周勃何如人也?(《張釋之列傳》)
③ 寡人之囿方四十里,民猶以為大,何也?(《孟子•梁惠王下》)
④ 管仲富擬於公室,有三歸、反坫,齊人不以為侈。(《管晏列傳》)
⑤ 鮑叔不以我為貪,知我貧也。(《管晏列傳》)
⑥ 於是焉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為盡在己。(《莊子•秋水》)
有時「以為」或「以……為……」是「任命……為……」的意思。例如:
① 乃以賈生為長沙王太傅。(《史記•屈原賈生列傳》)
② 丞相御史舉遂可用,上以為渤海太守。(《龔遂傳》)
介詞「以」是由動詞「以」衍化而來。介詞「以的」主要用法有以下四種:
第一種用法,是介紹動作行為所使用的工具,憑借的條件、相當於現代漢語的「用」、「拿」、「憑」等。介紹所使用的工具的例子如:
① 許子以釜甑爨,以鐵耕乎?(《許行》)
② 我實不德,而以隸人之垣以贏諸侯,是吾罪也。(《子產壞晉館垣》)
③ 以家量貸,而以公量收之。(《齊侯使晏嬰請繼室於晉》)
④ 晞軍士十七人入市取酒,又以刃刺酒翁,壞釀器,酒流溝中。(《段太尉逸事狀》)
介紹了出動作行為憑借的條件的例子,如:
① 子金教之曰:「朝國人而以君命賞。」(《韓之戰》)
② 以五十步笑百步,則何如?(《寡人之於國也》)
③ 汾陽王以副元帥居蒲。(《段太尉兔事狀》)
第二種用法是介紹動作行為所涉及的對象,相當於現代漢語的「用」或「把」。例如:
① 天子以生人付公理,公見人被暴害,因恬然,且大亂,若何?(《段太尉逸事狀》)
② 公誠以都虞侯命某者,能為公已亂,使公之人不得害。(《段太尉逸事狀》)
第三種用法是介紹動作行為形成的原因,相當於現代漢語的「因」、「因為」、「由於」。例如:
① 釋之事是帝歲余,為淮南相,猶尚以前過也。(《張釋之列傳》)
② 王即位二十七日,卒以淫亂廢。(《龔遂傳》)
③ 其後以不能媚權貴失御史。(《柳子厚慕志銘》)
第四種用法是介紹出動作行為發生的時間。例如:
① 文以五月五日生。(《史記•孟嘗君列傳》)——文:田文,即孟嘗君。
② 子厚以元和十四年十一月八日卒。(《柳子厚墓誌銘》)

Ⅵ 什麼是語氣詞,請舉例說古代漢語句首,句中,句尾語氣詞的用法

語氣詞是表示種種語氣的虛詞,它常常用在句尾,有時也用在句首,也可以用在句中表示停頓。古漢語中常用的語氣詞有也、矣、乎等。
一、也
語氣詞「也」從在句中的位置上看,經常地、大量地用在句尾,有時也用在句中;從句式上看,「也」字經常用在判斷句句尾,但也可以用在陳述句句尾。
判斷句句尾使用「也」字,作用是幫助判斷,加強判斷的肯定語氣,使聽者或讀者對判斷深信不疑。這是「也」字的基本用法。這種用法的「也」字現代漢語中沒有和它對應的詞。一般可以不譯出。例如:
①陳勝者,陽城人也。(《史記•陳涉世家》)
②廉頗者,趙之良將也。(《史記•廉破藺相如列傳》)
③成安君,儒者也。(《史記•淮陰侯列傳》)
正因為「也」字有加強肯定的作用,所以也常用在陳述句句尾,以加強陳述語氣,使讀者或聽者堅信所陳述的內容。用在陳述句句尾的「也」字,和用在判斷句句尾的「也」字,在用法上仍然是相通的。這種用法的「也」字可譯成「啊」或「呢」,或不譯出。例如:
①越國以鄙遠,君知其難也。(《燭之武退秦師》)
②廉頗者,趙之良將也。(《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
③朽木不可雕也,糞土之牆不可圬也。(《論語•公冶長》)
「也」字用在因果或假設復句的後一分句句尾,也含有肯定和確認、加強全句語氣的作用。因為解釋原因,說明真相,預測結果,進行推理都帶有論斷性質,而論斷本身必然有所肯定和確認,「也」字正好表達了這種語氣。例如:
①小惠未遍,民弗從也。(《左傳•庄公十年》)
②晉侯秦伯圍鄭,以其無禮於晉且貳於楚也。(《燭之武退秦師》)
③古之人與民偕樂,故能樂也。(《孟子•梁惠王上》)
以上是因果復句中後一個分句句尾使用「也」字。
④若潛師以來,國可得也。(《左傳•僖公三十二年》)
⑤距關毋內諸侯,秦也可盡王也。(《史記•項忌本紀》)
⑥聖人之文,雖不可及,然大抵道勝者文不難自至也。(歐陽修《答吳充稱才書》)
以上是假設、讓步復句中後一分句名尾使用「也」字。
「也」字用在祈使句和感嘆句尾,使祈使、感嘆語氣更加堅決、肯定和強烈。「也」字的這種用法是跟上述的基本用法相一致的。可譯成「吧」或「啊」。例如:
①戰也,戰而捷,必得諸侯。(《城濮之戰》)
②攻之不克,圍之不繼,吾其還也。(左傳•僖公三十三年》)
以上是祈使句句尾使用「也」字。
③吾乃今日知為皇帝之貴也!(《史記•劉敬叔孫通列傳》)
④拔劍割肉,壹可壯也!(《漢書•東方朔傳》)
以上是感嘆句句尾使用「也」字。
「也」字有時也出現在疑問句句尾。「也」字所在的疑問句往往有「問」、「問曰」等明確表示問話的詞語,或者有疑問代詞、疑問語氣詞。「也」字在疑問句句尾出現,並不是說「也」有疑問語氣詞的用法,「也」字仍然是表示確認的語氣。由於「也」字的使用,就便得這種疑問是在確認的基礎上表達出來的,往往是對已經確認的某種事實提出的疑問。例如:
①子張問:「十世可知也?」(《論語•為政》)
②二世問左右:「此乃鹿也?」(《史記•李斯列傳》)
③夫子何哂由也?(《論語•先進》)
④君王舍甲兵之威以臨使之,而胡重鬼神而自輕也?(《諸稽郢行成於吳》)
⑤唯求則非邦也與?(《論語•先進》)
⑥我果是也,而果非也邪?(《莊子•齊物論》)
例①、②的疑問語氣由「問」表達出來;例③、④的疑問語氣由「何」、「胡」這樣的疑問代詞表達;例⑤、⑥「也」字後出現疑問語氣詞「與」和「邪」,足以說明「也」字並不表示疑問語氣。
句中的「也」字表示頓宕,兼有強調和提示作用。這種「也」字往往用在句中的主語、狀語後,表示語氣上的停頓和隔斷,對上文是強調,對下文是提示。例如:
①大隧之中,其樂也融融。(《鄭伯克段於鄢》)
②赤也為之小,孰能為之大?(《論語•先進》)
③斯人也,而有斯疾也!(《論語•雍也》)
以上諸例是主語後面使用「也」字。
④今也滕有倉廩府庫,則是厲民而以自養也。(《許行》)
⑤當是時也,禹八年於外,三過其門而不入,雖欲耕,得乎?(同④)
以上二例是狀語後面使用「也」字。
二、矣
「矣」字經常用在敘述句句尾,把事物發展變化的情況告訴別人,含有運動過程和時間因素,是個表示動態的直陳語氣詞,相當於現代漢語中的「了」。
「矣」字所表示的動態有兩種情況。
一是原來或從前就有這種情況,說話人把它當作一種新情況提出來加以陳述,或告知別人。例如:
①使陽處父追之,及諸河則在舟中矣。(《左傳•僖公三十三年》)
②其子趨而往視之,苗則槁矣。(《孟子•公孫丑上》)
③秦王以為然,下吏治非……秦王後悔之,使人赦之,非已死矣。(《史記•老子韓非列傳》)
二是現在還沒有出現某種情況,但預料、推斷這種情況將必然出現,說話人也可以用「矣」字把這必將出現的新情況提示出來。例如:
①公子即合符,而晉鄙不受公子兵,事必危矣。(《史記•魏公子列傳》)
②吾且柔之矣。(《城濮之戰》)
③司馬子反曰:「子之國何如?」華元曰:「憊矣。」(《公羊傳•宣公十五年》)
第一例是表示可能的倒述句,含有原來不可以,現在可以了。後二例是描寫句,含有原來沒有那種狀態,現在出現了,都屬新情況。
「矣」字用在祈使句句尾,是說話人希望對方實現某種行為或完成某種事情,因為是希望實現或完成,所以都帶有將然的性質。例如:
①君無疑矣。(《商君書•更法》)
②豹曰:「廷掾起矣。」(《史記•滑稽列傳補》)
「矣」字還可用在疑問句和感嘆句句尾,但它所表示的仍然是陳述語氣,疑問語氣和感嘆語氣是靠別的手段來表示的。例如:
①危而不持,顛而不扶,則將焉用彼相矣?(《論語•季氏》)
②德何如則可以王矣?(《孟子•梁惠王上》)
以上是疑問句句尾用「矣」字,句中一般都另有疑問詞表示疑問,「矣」可譯為「呢」。
③久矣,吾不復夢見周公!(《論語•述而》)
④甚矣,汝之不惠!(《列子•湯問》)
以上是感嘆句句尾用「矣」字,感嘆語氣是用謂語提前表示的,「矣」可譯作「了」。
「也」和「矣」這兩個語氣詞可以通過比較來把握它們的用法。從主要功能上看,「也」字往往用在判斷句句尾,表靜態的事實;「矣」字主要用在敘述句句尾,表動態的事實。
三、乎
語氣詞「乎」既可以用在疑問句句尾表示疑問語氣,也可以用在感嘆句句尾表示感嘆語氣。
疑問句中的「乎」字表示疑問語氣時,按提問的出發點和疑問的性質不同,可分為詢問、反問和推測三種情況。
詢問 詢問是說話人提出問題,要求對方回答,這類疑問多見於是非問句、特指問句和選擇問句。這是一種純粹的疑問,「乎」可譯為「嗎」或「呢」。例如:
①(王日)「戰乎?」(伯州犁)曰:「未可知也。」(《左傳•成公十六年》)
②許子必種粟而後食乎?(《許行》)
以上二例是是非問句,要求對方作肯定或否定的回答,「乎」譯作「嗎」。
③事齊乎?事楚乎?(《孟子•梁惠王下》)
④子以秦將救韓乎?其不乎?(《戰國策•韓策》)
以上二例是選擇疑問句,說話人把兩種可能提出來,要求對方選擇一種作答。「乎」字可譯作「呢」。
⑤何傷乎?亦各言其志也。(《論語•先進》)
⑥我則無禮,何以戰乎?(《載流之戰》)
以上是特指問句,句中有「何」這樣的疑問代詞特別提出疑點。「乎」字可譯作「呢」。
反問 反問是無疑而問,用疑問的形式表示毫無疑義的意見,所以不要求對方回答。因為是無疑而問,故在句尾用「乎」字的同時,句中還要用別的反詰語氣詞等來配合。這種「乎」字也可以譯成「嗎」或「呢」。例如:
①天之所置,其可廢乎?(《城漢之戰》)
②聖人之憂民如此,而暇耕乎?(《許行》)
③王侯將相,寧有種乎?(《史記•陳涉世家》)
以上三例用肯定形式表示否定的內容。其中1、3兩例與「乎」字呼應的是語氣詞「其」和副詞「寧」。
如果句中使用「不」「無」等否定詞,就構成否定形式,表達的也是肯定的內容。例如:
④喜賂怒頑,能無戰乎?(《城漢之戰》)
⑤計中國之在海內,不似稊米之在太倉乎?(《莊子•秋水》)
「乎」與「不亦」構成「不亦……乎」,是一種比較委婉的反問說法,其反問語氣比帶其他反詰詞語的反問句要輕緩一些。例如:
①夫子嘗與吾言於楚也,必是故也。不亦識乎?(《左傳•成公十六年》)
②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論語•學而》)
③求劍若此,不亦惑乎?(《呂氏春秋•察今》)
推測 推測是說話人已有了答案,對答案是否正確可靠還沒有十分把握,於是就用基本相信而有些不定的語氣把自己的意見提出來,也不要求對方回答,是一種疑信參半的問話形式。因為是推測,所以句中常有「其、無乃(毋乃)、得無(得毋、得微、得非)」等表示委婉的詞語相配合,以增加推測的委婉語氣。這種句子里的「乎」一般可譯為「呢」。例如:
①仲尼曰:「始作俑者,其無後乎?」為其象人而用之也。(《孟子•梁惠王上》)
②今君王既棲於會稽之上,然後乃求謀臣,無乃後乎?(《國語•越語上》)
③日飲食得無衰乎?(《戰國策•趙策》)
④袁盎曰:「我所謂袁將軍者也。公得毋誤乎?」(《史記•梁孝王世家》)
感嘆句句尾的「乎」多表示呼喚或表示感嘆語氣,大都可以譯作「啊」。例如:
①參乎!吾道一以貫之。(《論語•里仁》)
②惜乎•吾見其進也,未見其止也。(《論語•子罕》)
③君子慎其所立乎!(荀子•勸學》)
「乎」字還可以用在形容詞後,做形容詞的詞尾,給形容詞增加形象化的色彩。例如:
①曾子曰:「堂堂乎張也,難與並為仁矣。」(《論語•子張》)
②子曰:「巍巍乎舜禹之有天下也,而不與焉。」(《論語•泰伯》)
四、歟(與)
語氣詞「歟」先秦多寫作「與」,「歟」是後起字。「歟」(與)和「乎」一樣,既可以表示疑問語氣,也可以表示感嘆語氣。
「歟」(與)表示疑問語氣時,在是非問句句尾一般不表示純粹的疑問,而是說話人心目中已有了某種看法,但還不能深信不疑,提出來要求證實。這是「歟」(與)和「乎」在表疑問語氣時的主要不同之處。這樣的「歟」(與)可譯為「嗎」或「么」。例如:
①曰:「是魯孔丘與?」曰:「是也。」(《論語•微子》)
②「許子冠乎?」曰:「冠。」曰:「奚冠?」曰:「冠素。」曰「自織之與?」曰:「否,以粟易之。」(《許行》)
③子非三閭大夫歟?(《史記•屈原列傳》)
「歟」(與)用在特指問句,幫助表達疑問語氣,句中也另有疑問詞,疑問的重點落在疑問詞上。可譯為「呢」。例如:
①虎兕出於柙,龜玉毀於櫝中,是誰之過與?(《論語•季氏》)
②誰與,哭者?(《禮記•檀弓》)
③大閹之亂,縉紳而不易其志者,四海之大,有幾人歟?(張溥《五人墓碑記》)
「歟」(與)用在選擇問句句尾,是表示無法肯定或否定某項或某幾項事情,要求對方選擇而發出的疑問語氣。可譯成「呢」,分句中常有「抑」來配合。例如:
①求之與?抑與之與?(《論語•學而》)
②南方之強與?北方之強與?抑而強與?(《禮記•中庸》)
③豈得之難而失之易歟?抑本其成成敗之跡,而皆自於人歟?(歐陽修《五代史•伶官傳序》)
「歟」(與)用在反問句,表示不要求對方回答無疑而問的反詰語氣,可譯為「嗎」,有時也跟「也」連用,或跟「豈」、「得非」等配合。例如:
①管仲以其君霸,晏子以其君顯,管仲晏子猶不足為與?(《孟子•公孫丑上》)
②得非急於求道,不擇其人而問焉者歟?(韓愈《答吳充秀才書》)
③唯求則非邦也與?(《論語•先進》)
表感嘆的「歟」(與)可譯作「啊」,例如:
①子在陳曰:「歸與•歸與!」(《論語•公冶長》)
②坎進之蛙謂東海之鱉曰:「吾樂與!」(《莊子•秋水》)
五、哉
語氣詞「哉」的基本用法是在句末表示比較強烈的感嘆,相當於今天的「啊」。例如:
①楚國若有大事,子其危哉!(《左傳•昭公二十七年》)
②管仲之器小哉!(《論語•八佾》)
③為法之敝,一至此哉!(《史記•商君列傳》)
如果「哉」跟它前面的謂語一起提到句首,所表示的感嘆語氣就更為強烈。例如:
④大哉,堯之為君!(《許行》)
⑤快哉此風!(《史記•太史公自序》)
⑥上怒曰:「烹之!」通曰:「嗟呼!冤哉烹也!」(《史記•淮陰侯列傳》)
「哉」用在祈使句句尾,表示祈使語氣,並略帶感嘆意味,這是從上述其本用法引申出來的一種用法,可譯作「啊」或「吧」。例如:
①振振君子,歸哉歸哉!(《詩•召南•殷其雷》)
②汝其念哉!(《史記•太史公自序》)
③而為賈生者,亦謹其所發哉!(蘇軾《賈誼論》)
「哉」字還可以跟疑問詞配合用於詢問句和反問句,句子的詢問語氣和反問語氣由疑問詞來表達,「哉」字則給它們帶上感嘆色彩,可譯為「嗎」、「呢」。例如:
①此何鳥哉?(《莊子•山木》)
②曹丘至,即揖季布曰:「楚人諺曰:『得黃金百,不如得季布一諾。』足下何以得此聲於梁楚間哉?」(《史記•季布欒布列傳》)
③夫當今生民之患,果安在哉?(蘇軾《教戰守策》)
以上諸例是詢問句,「哉」譯為「呢」或「啊」。
④晉,吾宗了也,豈害我哉?(《左傳•僖公五年》)
⑤燕雀安知鴻鵠之志哉?(《史記•陳涉世家》)
以上二例是反問句,「哉」譯作「嗎」或「呢」。
語氣詞「夫」可用於句首,也可用於句尾。用於句首,表示將要發表議論,引出議論的內容。如果是用在復句的最後一個分句的句首,則常常表示對上文的結語或推論。例如:
①夫如是,則能補過者鮮矣。(《晉靈公不君》)
②堯以不得舜為己憂,舜以不得禹、皋陶這己憂。夫以百畝之不易為己憂者,農夫也。(《許行》)
③慮必先事而申之以敬,慎終如始,終始如一,夫是之謂大吉。(《荀子•議兵》)
前三例都是引出議論的內容,後一例是對上文的總結。

Ⅶ 古代漢語中「之」字的用法

「之」在文言文中常當代詞、助詞、動詞用,其作用各不相同。 一、 作代詞 1、 代人,如《項脊軒志》中的「先妣撫之甚厚」,「之」可譯作「她」,代老嫗。 2、 代物,如《燭之武退秦師》中的「若不闕秦,將焉取之」,「之」代「土地」。 3、 代事,如《鄒忌諷齊王納諫》中的「與坐談,問之客曰」,「之」代「與徐公孰美這件事」。 4、 指示代詞,如《寡人之於國也》中的「無如寡人之用心者」,「之」可譯作「這,這樣」指上文「河內凶……亦然」。「不若長安君之甚」《觸龍說趙太後》,「之」譯作「那樣」。 二、 作助詞 1、 定語的標志,如《諫太宗十思疏》中的「代百司之職役哉」,這里的「之」連結名詞性定語「百司」和中心語「職役」,可譯作「的」,表示限制的偏正關系。此句可譯為「代管百官的職事呢?」。《過秦論》中的「東割膏腴之地,北收要害之郡」兩個「之」分別連結形容詞性定語「膏腴」、「要害」和中心詞「地」、「郡」,表示修飾的偏正關系。 2、 補語的標志。如《捕蛇者說》中的「未若復吾賦不幸之甚也」,「之」在這里作補語的標志,可譯作「得」,表示連結中心詞「不幸」和補語「甚」。 3、 賓語前置的標志(不譯)。如《燭之武退秦師》中的「夫晉,何厭之有」,這里「何厭」是「有」的賓語,提前了。此句可譯為「晉國(的慾望),有什麼滿足的(可能)呢?」 4、 定語後置的標志(不譯),如《勸學》中的「蚓無爪牙之利,筋骨之強」,兩個「之」都作定語後置的標志,「之」字前是中心語,「之」字後是定語。此句可譯為「蚯蚓(雖然)沒有銳利的爪牙,強健的筋骨」。 5、 用在主謂之間,取消句子獨立性(不譯)。如《歸去來兮辭》中的「善萬物之得時,感吾生之行休」,這里兩個「之」用在主謂片語之間,表示這一片語不能單獨成句。此句可譯為「(我)羨慕一切生物得到復甦的時節其時,感嘆自己的年華行將結束。」 6、 用在主語和介詞結構之間,表示它們已經成為一個整體,強調、突出這個介詞結構的意義。(不譯),如《寡人之於國也》中的「寡人之於國也,盡心焉耳矣」中的「之」,接在主語「寡人」與介詞結構「於國」之間,強調「於國」的意義,此句可譯為「我對於治理國家,可算是盡了心的了。」 7、 襯音助詞(不譯),用在表示時間的詞或某些動詞的後面,湊足一個音節,它沒有實際意義,只是起著協調音節的作用。如《勸學》中的「不如須臾之所學也」,「之」嵌在時間詞「須臾」的後面,協調音節,作詞綴,此句譯作「比不上片刻學到的東西多」。《諫逐客書》中的「由此觀之」,這里的「之」接在動詞「觀」後面,協調音節,無義,此句可譯作「從這看來」 8、 嵌在姓名中間,無實義。如「佚之狐言於鄭伯曰」、「若使燭之武見秦君」、「介之推不言祿」、「宮之奇諫假道」中的「佚之狐」、「燭之武」、「介之推」、「宮之奇」。 9、 嵌在專用名詞之間,無義。如《病梅館記》中的「辟病梅之館以貯之」。前一個「之」用在「病梅館」這個專用名詞中,不譯。 三、 作動詞 用在處所句詞前,可譯作「到、往、去」。如《鴻門宴》中的「項伯乃夜馳之沛公軍」,「之」用在處所名詞「沛公軍」前,作動詞。 四、 另外,在現代漢語中,「之」有時用在時間詞「前、後」的前面,組成雙音詞,表示在某個時間或處所的前面或後面。如「吃飯之前要洗手。」「媽媽走了之後,你要好好照顧自己。」「他們站在隊旗之前舉手宣誓。」

Ⅷ 古代漢語副詞可以分為哪幾類,各有什麼意義和用法

依據古代漢語副詞的意義,可以將副詞分為程度副詞、范圍副詞、時間副詞、否定副詞、表態副詞、謙敬副詞六類。它們的意義和用法分別是:
1、程度副詞:表示動作行為或狀態、性質的程度。可分為三種:
(1)有的程度副詞表示某種情況的最高程度。這樣的程度副詞有「最」、「甚」、「極」、「絕」、「殊」、「太」、「尤」等。例如:
①群臣爭功,歲余不決。高祖以蕭何功最盛,封為酇侯。(《史記 蕭相國世家》)
②生之者甚少,而靡之者甚多,天下財產,何得不蹶?(賈誼《論積貯疏》)
③便舍船,從口入,初極狹,才通人。(陶淵明《桃花源記》)
④嫪毒遂得侍太後,太後私與通,絕愛之。(《史記 呂不韋列傳》)
⑤老臣今者殊不欲食。(《戰國策 趙策》)
⑥臣愚以為陛下法太明,賞太輕,罰太重。(《史記 主父偃列傳》)
⑦蒼本好書,無所不觀,無所不通,而尤善律歷。(《史記 張丞相列傳》)
(2)有的程度副詞表示在原來的基礎上更進一層。這樣的程度副詞有愈、益、彌、加等。例如:
①承相發病死,錯以此愈貴。(《晁錯傳》)
②漢矢且盡,廣乃令持滿勿發,而廣身自以大黃射其裨將,殺數人,胡虜益解。(《史記 李將軍列傳》)
③退而修《詩》《書》《禮》《樂》,弟子彌眾。(《史記 孔子世家》)
④鄰國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孟子 梁惠王上》)
(3)有的程度副詞表示程度較輕。這樣的程度副詞有「差」、「少」、「略」、「頗」等。例如:
①今軍士屯田,糧儲差積。(《後漢書 光武紀》)
②太後之色少解。(《戰國策 趙策》)
③於是項梁乃教籍兵法,籍大喜。略知其意,又不肯竟學。(《史記 項羽本紀》)
④臣願頗采古禮,與秦儀雜就之。(《史記 劉敬叔孫通列傳》)
2、范圍副詞:表示動作行為范圍的副詞。可分為兩種:
(1)有的表范圍的全部,如「皆」、「盡」、「悉」、「悉」、「舉」、「徧(遍)、「咸」、「畢」等。例如:
①盎調為隴西都尉,仁愛士卒皆爭為死。(《史記 袁盎晁錯列傳》)
②沛公欲王關中,使子嬰為相,珍寶盡有之。(《史記 項羽本紀》)
③叔孫通因進曰:「諸弟子儒生隨臣久矣!與臣共為儀。願陛下官之。」高帝悉以為郎 。(《叔孫通列傳》)
④今王鼓樂於此,百姓聞王鍾鼓之聲,管籥之音,舉欣欣然有喜色……(《孟子 梁惠王下》)
⑤公疾,徧賜大夫。(《左傳 昭公三十二年》)
⑥群賢畢至,少長咸集。(王羲之《蘭亭集序》)
(2)有的表全部范圍中限定的一部分,如「唯」、「獨」、「但」、「僅」、「第」、「特」、「直」、「徒」等。例如:
①唯天為大,唯堯則之。(《論語 泰伯》)
②江山之外,第見風帆、沙鳥、煙雲、竹樹而已。(王禹偁《黃岡竹樓記》)
③匈奴匿其壯士肥牛馬,量見老弱及羸畜。(《史記 劉敬叔孫通列傳》)
④至秦,焚書,書散亡益我,於今獨有士禮。(《史記 儒林列傳》)
⑤曹參雖有野戰略地之功,此特一時之事。(《史記 儒林列傳》)
⑥寡人非能好先王之樂也,直好世俗之樂耳!(《孟子 梁惠王下》)
⑦孫子曰:「王徒好其言,不能有其實。」(《孫子吳起列傳》)
3、時間副詞:用在動詞謂語前或句首,表示動作發生的時間,以及與時間有關的各種情況。可分為四種:
(1)表示動作已經或曾經發生的時間副詞有「既」、「已」、「嘗」、「曾」等。例如:
①鮑叔既進管仲,以身下之。(《管晏列傳》)
②胡亥已聞扶蘇死,即欲釋蒙恬。(《史記 蒙恬列傳》)
③且君嘗為晉君賜矣,許君焦、瑕,朝濟而夕版焉。(《燭之武退秦師》)
④梁王以此怨盎,曾使人刺盎。(《史記 袁盎傳》)
(2)表示動作將要發生的時間副詞有「將」、「且」等。例如:
①今人乍見孺子將入於井,則必有怵惕惻隱之心。(《孟子 公孫丑上》)
②胡急擊之,矢下如雨。漢兵死者過半,漢矢且盡。(《史記 李將軍列傳》)
(3)表示動作正在進行的時間副詞有「方」、「正」、「適」等。例如:
①上方踞床洗,召市入見。(《史記•黥布列傳》)
②禹夢車騎聲正讙,來捕禹,舉家憂愁。(《漢書 霍光傳》)
③此時魯仲連適游趙。(《史記 魯仲連鄒陽列傳》)
(4)表示動作終究發生了的時間副詞有「終」、「竟」、「卒」等。例如:
①然韓非知說之難,為《說難》書甚具,終死於秦,不能自脫。(《史記 老子韓非列傳》)
②陳涉雖已死,其所置遺侯王將相竟亡秦。(《史記 陳涉世家》)
③景帝立,釋之恐,稱病,欲免去,懼大誅至。用王生計,卒見謝,景帝不過也。(《張釋之列傳》)
④王即位二十七日,卒以淫亂廢。(《龔遂傳》)
4、情態副詞:表示強調、估量、推測的副詞。可以分為兩種:
(1)表示強調或認定的情態副詞,常見的有「固」、「必」、「誠」、「信」等。例如:
①百工之事,固不可耕且為也。(《許行》)
②重怒難任,背天不祥,必歸晉君。(《韓之戰》)
③臣誠恐見欺於王而負趙,故令人持璧歸,間至趙矣。(《史記 廉藺列傳》)
④臣北方之鄙人也,聞大王將攻宋,信有之乎?(《呂氏春秋 愛類》)
(2)表估量、推測情態的有「蓋」、「殆」等。例如:
①玉之言蓋有諷焉。(蘇轍《黃州快哉亭記》)
②此殆天所以資將軍,將軍豈有意乎?(《三國志 諸葛亮傳》)
5、否定副詞:表示否定的副詞。常見的有「不」、「弗」、「毋」、「勿」、「未」、「非」等。例如:
①卻子曰:「人不難以死免君,我戮之不祥。赦之,以勸事君者。「(《鞍之戰》)
②晉侯謂慶鄭曰:「寇深矣,若之何?」對曰:「君實深之,可若何?」公曰:「不孫。」(《韓之戰》)
③ 宋人有閔其苗之不長而揠之者。(《孟子 公孫丑上》)
④緣木求魚,雖不得魚,無後災。(《孟子 梁惠王上》)
6、謙敬副詞:用來表示自謙或尊人的副詞。可以分為三種:
(1)表示尊敬別人的謙敬副詞常見的有「請」、「敬」、「幸」、「謹」、「蕙」、「辱」等。例如:
①為之請制。(《鄭伯克段於鄢》)
②天子為動,改容式車,使人稱謝:「皇帝敬勞將軍。」(《史記 絳侯周勃世家》)
③臣從其計,大王幸赦臣。(《史記 廉頗藺相如列傳》)
④誠若先生之言,謹奉社稷而以從。(《史記 平原君列傳》)
⑤君惠吊群臣,又重命。(《國語 晉語》)
⑥曩者辱賜書,教以慎於接物,推賢進士為務。(司馬遷《報任安書》)
(2)表示自謙的副詞有「敢」、「伏」、「竊」、「忝」、「愚」等。例如:
①既不獲命矣,敢煩大夫謂二三子,戒爾車乘,敬爾君事,詰朝請見。(《城濮之戰》)
②臣伏計之,大王奉高祖宗廟最相宜稱。(《漢書 文帝紀》)
③臣聞吏議逐客,竊以為過矣。(李斯《諫逐客書》)
④臣忝當大任,義在安國。(《三國志 魏書 三少帝紀》)
⑤愚以為營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陣和睦,優劣得所。(諸葛亮《出師表》)

Ⅸ 中央廣播電視大學古代漢語(2)形成性考核冊答案

古代漢語(2)形成性考核冊答案

作業1
一、 說明下列句中黑體字的詞性和意 1、 庖丁為文惠君解牛。 介詞,表示對象。
2、 雖然,不可不為生言之。 介詞,表示行為對象
3、 衛太子為江充所敗。 介詞,表示被動。
4、 今不取,後世必為子孫憂。 動詞,變成。
5、 吳廣素愛人,士卒多為用者。 助動詞,表示被動。
6、 父母宗族皆為戮沒。 助動詞,表示被動。
7、 奚以之九萬里而南為? 語氣詞,與何組成固定格式"何......為"
8、 兵破於陳涉,地奪於劉氏。 介詞,引進行為主動者。
9、 冰,水為之而寒於水。 介詞,介紹比較的對象。
10、先發制人,後發制於人。 介詞,引進行為主動者,表示被動。
11、京叛大叔段,段入於鄢,公伐諸鄢。 介詞,表示動作行為發生處所。
12、吾長見笑於大方之家。 助動詞,表示被動。
13、寡人不祥,被於宗廟之崇。 動詞,遭受。
14、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 直:副詞,僅僅,只是;是:指示代詞,這
15、樹成陰而眾鳥息焉。 指示代詞兼語氣詞。
16、孔子曰:"求,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不必為之辭"。 指示代詞
17、受時與治世同,而殃禍與治世異,不可以怨天,其道然也。 代詞,這樣
18、即不幸有方二三千里之旱,國胡以相恤? 疑問詞,怎麼能。
19、之二蟲又何如? 用作定語,只指示、不稱代,這
20、向其先表之時可導也,......此其所以敗也。 代詞,與"以"結合,錶行為發生的原因。
21、吾知所以距子矣。 代詞,與"以"結合,錶行為發生的處所。

二、解釋下列詞意義,說明與現代漢語中詞性是否相同。
(一)莫:1、疑問代詞,沒有誰,不同。 2、疑問代詞,沒有什麼,不同。
(二)或:1、無定代詞,不同。 2、無定代詞,不同。
(三)是:1、指示代詞,這樣,不同。 2、指示代詞,這,不同。 3、判斷詞,正確,對,相同。
(四)非:1、動詞,非難,不同。 2、形容詞,不正確,相同。
3、動詞,責怪,不同。 4、副詞,表否定,不同。
(五)以:1、連詞,表關聯,不同。 2、副詞,將近,不同。 3、動詞,認為,相同。
4、介詞,憑借,不同。 5、連詞,表原因,不同。 6、介詞,表時間。

三、說明下面字的意義
1、竟:副詞,終於。2、少:副詞,稍微。3、頗:副詞,稍微。4、特:副詞,但,僅僅。
5、稍:副詞,逐漸。6、既:副詞,已經。7、第:程度副詞,但,只。8、但:范圍副詞,都。
9、曾:情態副詞,竟然。

作業2
一、 解釋下列名詞
1、文體:文章的體裁、樣式。
2、封事:關涉機密政事,防止泄漏,使用皂帛作囊封板,所以叫"封事"。
3、檄文:是詔令的一個附件,多用於徵召、曉喻、申討,屬軍用文書。
4.箴銘:用於規戒的文章。
5、奏議:是臣子寫給皇帝的書信或公文。
6、編年體:以時間為經,歷史事件為緯的一種編排體裁。
7、詔令:是皇帝寫給臣下的書信,命令。
8、箚子:就是札子,用於臣子給皇帝解答某問題。
9、行狀:提供給禮官為死者議定謚號或提供史官作立傳的資料。
10、騷賦:摹擬《楚辭》而寫的賦。
11、文賦:散文化的一種賦體,是在唐代古文運動推動下產生的。
12、紀傳體:集中全面地描寫歷史人物的一種體裁。
13、駢文:在辭賦的影響下所產生的一種特殊文體。
14、對策:皇帝就某一問題要求臣子回答。
15、頌贊:歌頌贊揚的文章。
16、古賦:騷賦以外的喊賦。
17、墓誌銘:為了長久地悼念死者所刻的碑文。
18、記事本末體:以歷史事件為主線,把某一專題的記錄集中起來。

三、解釋下列術語
1、 傳:傳述的意思,傳述經文的文義。
2、 正義:也叫"疏",唐人採用的一種注經兼通漢人註解的新方法。
3、 疏:也叫"正義",唐人採用的一種注經兼通漢人註解的新方法。
4、 箋:表識的意思,指讀書時有所頓悟用筆標識在一側。
5、 註:是注釋的通稱,取義於灌注。
6、 章句:每章之後用韻語寫成的"章旨",總括全章大意。
7、 集解:匯集眾說的一種體例。
8、 曰、為、謂之:用來釋義的,而且是用來區分同義詞和近義詞之間的細微差別
9、 謂:被釋詞置前,解釋詞放後,常以具體解釋抽象,以分體解釋總體。
10、猶、猶言:一般用於近義詞作注,或引申義解釋本義。
11、貌、之貌:一般用於動詞或者形容詞後,表示某種情貌,被釋詞是表示某種性質或狀態的形容詞。
12、讀為、讀曰:註明音讀的,一般用本字註明假借字。
13:之言、之為言、之猶言:一般用音義相同的詞語來訓釋。
14、讀如、讀若:用來注音的,但有時也用來註明假借字。

三、給下列古文加標點,並說明黑體字意義,在句中作用或用法。
1、齊景公問政於孔子。孔子對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公曰:善哉!信如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雖有粟,吾得而食諸?
"君"、"臣"、"父"、"子"是名詞活動動詞,意為"做好國君的本份,做好官員各自的本份,像個父母,像個子女"的意思。

2、孟子謂戴不勝曰:"子欲子之王之善與?我明告子。有楚大夫於此,欲其子之齊語也,則使齊人傅諸?使楚人傅諸?"曰:"使齊人傅之。"曰:"一齊人傅之,眾楚人咻之,雖日撻而求其齊也,不可得矣。引而置之庄岳之間數年,雖日撻而求其楚,亦不可得矣。子謂薛居州,善士也,使之居於王所。在於王所者,長、幼、卑、尊皆薛居州也,王誰與為不善?在王所者,長、幼、卑、尊皆非薛居州也,王誰與為善?一薛居州獨如宋王何?"
"之":助詞; "之齊語":名詞活用動詞,說齊國的語言; "傅":名詞作動詞,作師傅; "雖日":名詞作狀語,雖然每日; "誰":疑問代詞作賓語前置。意為"王與誰為善"。

3、人有盜高廟座前玉環,得。文帝怒,下廷尉治。按盜宗廟服御物者為奏,當棄市。上大怒曰:"人亡道,乃盜先帝器,吾屬廷尉者,欲致之族,而君以法奏之,非吾所以共承宗廟意也。"釋之免冠頓首謝曰:"法如是足也。今盜宗廟器而族之,假令愚民取長陵一土,陛下且何以加其法乎?"文帝與太後言之,乃許廷尉當。
"當":動詞一般用法,應當; "乃":副詞,於是,就; "族":宗族"謝":謝意; "許"贊許。

4、魏其謝病,屏居藍田南山之下數月,諸賓客辯士說之,莫能來。梁人高遂乃說魏其曰:"能富貴將軍者,上也;能親將軍者,太後也。今將軍傅太子,太子廢而不能爭;爭不能得,又弗能死。自引謝病,擁趙女,屏閑處而不朝。相提而論,是自明揚主上之過。有如兩宮螫將軍,則妻子毋類矣。"魏其侯然之,乃遂起,朝請如故。
"謝"動詞一般用法,推託有病; "說":一般用法,游說; "來":一般用法,到來; "富貴":使動用法,使......富貴; "死":一般用法,死亡; "然":指示代詞,這樣。

四、給下列各段加上標點,如有錯誤請分析原因。
1、魯哀公問於孔子曰:"吾聞夔一足,信乎?"曰:"夔,人也,何故一足?彼其無他異他異,而獨通於聲,堯曰:'夔一而足矣。'使為樂正樂正,故君子曰:'夔有一,足。'非一足也。"

2、陽貨欲見孔子,孔子不見,歸孔子豚。孔子時其亡也,而往拜之。遇諸塗。謂
孔子曰:"予與爾言。"曰:"懷其寶而迷其邦,可謂仁乎?"曰:"不可。好從事而亟失時,可謂知乎?"曰:"不可。日月逝矣,歲不我與。"孔子曰:諾,吾將仕矣。"

3、定公問:"一言而可以興邦,有諸?"孔子對曰:"言不可以若是其幾也。人之言曰:'為君難,為臣不易。'如知為君之難也,不幾乎一言而興邦乎?"曰:"一言而喪邦,有諸?"孔子對曰:"言不可以若是其幾也。人之言曰:'予無樂乎為君,唯其言而莫予違也。'如其善而莫之違也,不亦善乎?如不善而莫之違也,不幾乎一言而喪邦乎?"

五、按姚鼐的分類,下列文章各屬於哪一類
1、《孟子》 論辨類; 2、段太尉逸事狀 傳狀類 3、柳子厚墓誌銘 碑誌類
4、答李翊書 書說類 5、《韓非子》 論辯類 6、滕王閣序 序跋類
7、荊軻贊 頌贊類 8、黃岡竹樓記 雜記類 9、藝文志序 序跋類 10、陋室銘 箴銘類 11、論積貯疏 奏議類 12、赤壁賦 辭賦類 13、祭十二郎文 哀祭類 14、諫逐客書 奏議類 15、送薛存義序 贈序類

作業3
一、閱讀下列原文和譯文,譯文如有錯誤改正並說明屬於哪方面錯誤
1、原文:(漁人)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處處志之,及郡下,詣太守,說如此。太守即遣人隨其往,尋向所志,遂迷,不復得路。(桃花源記)
譯文:漁人既然出來了,就的得到了一條船,於是沿著來時的路返回,一處一處地做了標志。到了武陵郡,找到了太守,報告了這個(情況)。太守馬上派人跟著他前往,尋找前進方向的標志。找不到,沒有再找到路。
錯誤:
既:終於。 其:代詞,他的。 所志:所標志的地方。

2、原文:予嘗求古仁人之心,或異二者之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是進亦憂,退亦憂;然則何時而樂耶?其必曰:"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矣!"噫!微斯人,吾誰與歸!
譯文:我曾經探求古代仁人的心情,他們或許跟上面說的兩種情況的不同,這是為什麼呢?他們不因為環境好而高興,也不因為自己失意而悲傷;在朝庭里做官就擔憂他的百姓;處在僻遠的民間就擔憂他的君王。這就是上進業憂愁,後退也憂愁。那麼,什麼時候才快樂呢?他們一定會說:"在天下人的憂愁之先就憂愁,在天下人的快樂之後才快樂"吧。唉!不是這樣人,我和誰一道呢?
錯誤:
進:在朝廷做官; 退:辭官隱居

3、原文:夫物不產於秦,可寶者多;士不產於秦,而願忠者觽。今逐客以資敵國,損民以益讎,內自虛而外樹怨於諸侯,求國無危,不可得也。
譯文:物品不出產在秦國,但是值得寶愛的很多;士不出生在秦,但願意效忠的很多。現在驅逐賓客來資助敵國,損害百姓來使仇敵得到好處,對內自己空虛而對外和諸侯中構築怨恨,這樣要謀求國家沒有危難,是不可能的啊。
錯誤:
士:賢士。

4、原文:陳相見孟子,道許行之言曰:"滕君則誠賢君也;雖然,未聞道也。賢者與民並耕而食,饔飧而治。今也,滕有倉廩府庫,則是厲民而以自養也,惡得賢?"
譯文:陳相來看孟子,轉述許行的話說:"滕君倒確實是賢明的君主;雖然沒聽到過道理。賢明的人與人民一起耕作養活自己,一面燒火做飯,一面治理天下。如今,滕國有堆滿糧食錢財的倉庫,存在物的府庫,這是損害人民來供養自己,哪能稱得上賢明呢?"
錯誤:
雖然:雖然如此,他還不懂得(賢君治國的)道理。

二、將下列古文翻譯成現代漢語
1、慈母之於弱子也,愛不可為前。然而弱子有僻行,使之隨師;有惡病,使之事醫。不隨師則陷於刑,不事醫則疑於死。慈母雖愛,無益於振刑救死,則存子者非愛也。子母之性,愛也;臣主之權,策也。母不能以愛存家,君安能以愛持國?明主者通於富強,則可以得欲矣。故謹於聽治,富強之法也。明其法禁,察其謀計。法明則內無變亂之患,計得於外無死虜之禍。故存國者,非仁義也。仁者,慈惠而輕財者也;暴者,心毅而易誅者也。慈惠,則不忍;輕財,則好與。心毅,則憎心見於下;易誅,則妄殺加於人。不忍,則罰多宥赦;好與,則賞多無功。憎心見,則下怨其上;妄誅,則民將背叛。故仁人在位,下肆而輕犯禁法,偷幸而望於上;暴人在位,則法令妄而臣主乖,民怨而亂心生。故曰:仁暴者,皆亡國者也。

翻譯:慈母對於幼子的愛是任何其他的愛都無法超過的。但是孩子有不良行為,就得讓他受老師管教;有了重病,就得讓他就醫治療。不受老師管教,就會犯法受刑:不就醫治療,就會臨近死亡。母子之間的天性,是愛;君臣之間慮的,是近利遠害。母親尚且不能用愛來保全家庭,君主怎能用愛來維護國家呢?明君通曉富國強兵的辦法,就可以達到自己的目的。所以慎重地處理政事,就是富國強兵的方法。君主應該嚴明法令,明察計謀。法令嚴明,內部就沒有動盪叛亂的禍患;計謀得當,對外就沒有國破為虜的災難。所以保全國家不是靠的仁義道德。講究仁義道德,也就是要博愛慈惠並輕視財利;為人暴戾,也就是心地殘忍並輕易殺伐。博愛慈惠,就不會下狠心;輕視財利,就樂善好施。心地殘忍,憎惡態度就會在下屬面前暴露;輕易殺伐,就會胡亂地屠戮無辜。不下狠心,就會赦免許多該受處罰的人;樂善好施,就會賞賜許多沒有功勞的人。憎惡態度表露出來,就會使臣民怨恨君主;胡亂地屠戮無故,民眾就會背叛君主。所以仁人處在君位上,臣下就會胡作非為而輕易犯法,以僥幸的心理希望得到君主的恩惠;暴人處在君位上,法令就會妄行,君臣就會離心離德,民眾就會怨聲載道而產生叛亂心理。所以說:仁愛和殘暴,二者都能導致國家滅亡。

2、葉公子高問政於仲尼,仲尼曰:"政在悅近而來遠悅近而來遠,使近者悅遠者來。"哀公問政於仲尼,仲尼曰:"政在選賢。"齊景公問政於仲尼,仲尼曰:"政在節財。"三公出,子貢問曰:"三公問夫子政一也。夫子對之不同,何也?"仲尼曰:"葉都大而國小,民有背心,故曰'政在悅近而來遠'。魯哀公有大臣三人,外障距通"拒"。障距,拒斥諸侯四鄰之士,內比周而以愚其君,使宗廟不掃除,社稷不血食血食,殺牲祭祀者,必是三臣也,故曰'政在選賢'。齊景公築雍門雍門,齊都城西,為建造路寢路寢,台名,一朝而以三百乘之家賜者三,故曰'政在節財'。"
翻譯:葉公子高向孔子詢問政事,孔子說:"政事在於使近者高興,遠者歸順。"魯哀公向孔子詢問政事,孔子說:"政事在於選用賢才。"齊景公向孔子詢問政事,孔於說:"政事在於節約財力"。這三個人走了,子貢問道;"三個人間您同樣問的是政事,您回答他們的話卻不同,為什麼?"孔子說:"葉地附城大而都城小,民眾有背叛之意,所以我說政事在於使近者高興,遠者則幀。魯哀公有三個大臣,他們對外阻擋四鄰諸侯的士人到魯國來,對內結黨營私來愚弄君主。使宗廟得不到灑掃,社稷得不到血祭的,一定是這三個大臣。所以我說政事在於選用賢才。齊景公修築雍門,建造路寢高台,一個早上就賞賜了三個人,每個人都得到可以出三百套馬車的戶數,所以我說政事在於節約財力。"

三、標點和翻譯下列古文
1、子曰:"君子易事而難說也:說之不以道,不說也;及其使人也,器之。小人難事而易說也;說之雖不以道,說也;及其使人也,求備焉。"

翻譯:孔子說:"為君子做事容易,但討他歡喜卻很難。不用正當的方式去討他歡喜,他是不會高興的;等到他任用人的時候,卻衡量各人的才德去分配任務。為小人做事難,但討他歡喜很容易。不用正當的方式去討他歡喜,他也會高興的;等到他使用人的時候,卻會百般挑剔,總是要求十全十美。"

2、子曰:"好學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恥近乎勇。"知斯三者,則知所以修身。知所以修身,則知所以治人;知所以治人,則知所以治天下國家矣。凡為天下國家有九經,曰:修身也,尊賢也,親親也,敬大臣也,體群臣也,子庶民也,來百工也,柔遠人也,懷諸侯也。修身則道立,尊賢則不惑,親親則諸父昆弟不怨,敬大臣則不眩,體群臣則士之報禮重,子庶民則百姓勸,來百工則財用足,柔遠人則四方歸之,懷諸侯則天下畏之。

翻譯:孔子說:"努力學習就接近明智了,盡力行善,就接近仁了,知道廉恥就接近剛勇了。"知道了這三條,就知道了修身的方法,知道了修身的方法,就知道了治理百姓的方法,知道了治理百姓的方法,就知道了治理國家天下的方法了。大凡是治理國家,一般有九條原則。這就是:修養自身,尊重賢人,愛護親族,敬重大臣,體恤眾臣,關心百姓;勸勉工匠,善待外人,安撫諸侯。修養自身,就能樹立起符合周禮的道德;尊重賢人,就不至於在某些事情面前迷惑不解;愛護親族,伯叔兄弟之間就不會產生怨恨;敬重大臣,治理的事就不至於糊塗;體恤群臣,士就會盡力前來報答;愛護百姓,他們就會受到勉勵;勸勉各種工匠,財貨就會充足;優待遠方來的人,四方就會歸順;安撫諸侯,天下就會敬服。

3、所謂平天下在治其國者,上老老而民興孝,上長長而民興弟,上恤孤而民不倍,是以君子有絜矩之道也。所惡於上,毋以使下,所惡於下,毋以事上;所惡於前,毋以先後;所惡於後,毋以從前;所惡於右,毋以交於左;所惡於左,毋以交於右;此之謂絜矩之道。《詩》雲:"樂只君子,民之父母。"民之所好好之,民之所惡惡之,此之謂民之父母。

翻譯:之所隊說平定天下要治理好自己的國家,是因為,在上位的人尊敬老人,老百姓就會孝順自己的父母,在上位的人尊重長輩,老百姓就會尊重自己的兄長;在上位的人體恤救濟孤兒,老百姓也會同樣跟著去做。所以,品德高尚的人總是實行以身作則,推已及人的"絜矩之道"。如果厭惡上司對你的某種行為,就不要用這種行為去對待你的下屬;如果厭惡下屬對你的某種行為,就不要用這種行為去對待你的上司;如果厭惡在你前面的人對你的某種行為,就不要用這種行為去對待在你後面的人;如果厭惡在你後面的人對你的某種行為,就不要用這種行為去對待在你前面的人;如果厭惡在你右邊的人對你的某種行為,就不要用這種行為去對待在你左邊的人;如果厭惡在你左邊的人對你的某種行為,就不要用這種行為去對待在你右邊的人。這就叫做"絜矩之道"。《詩經》說:"使人心悅誠服的國君啊,是老百姓的父母。"老百姓喜歡的他也喜歡,老百姓厭惡的他也厭惡,這樣的國君就可以說是老百姓的父母了。

作業4
一、 簡要回答下列問題
1、什麼是古體詩?什麼是近體詩?近體詩的主要特點及其與古體詩的主要區別是什麼?
唐代以前的詩歌或者唐代不講究格律的詩歌叫作"古體詩";將唐代以後按照詩律創作的詩叫作近體詩;二者主要區別:一是句數,二是押韻,三是平仄,四是對仗。

2、什麼是平仄?什麼是粘對?什麼是拗救?
平仄是平聲和仄聲,是個聲調的問題;同一聯中的出句與對句的平仄(主要是第二字)
相反稱為"對",上一聯對句與下一聯出局平仄(主要是第二字)相同的稱為"粘"。

3、什麼是三平調?什麼是犯孤平?
句尾連續出現三個平聲字稱為"三平調";在五言"平平仄仄平"中第一個字,七言"仄仄平平仄仄平"第三個字應用平聲,如改仄聲,全句除尾句外,只有一個平聲,就叫"犯孤平"/

4、根據首句平仄推演五律、七律平仄式的原則是什麼?
一句之中平仄交替。同聯出句與對句平仄相對(主要是第二字)成為"對,上一聯對句與下一聯出局平仄(主要是第二字)相同的稱為"粘",按照粘對進行平仄推演。此外,偶數句最後一字是韻腳,因此必然是平聲,奇數句除入韻首句尾字是平聲字外,其餘尾字都是仄聲,格律上不出現三個平聲尾和三個仄聲尾。

5、分析近體詩的平仄應採取什麼步驟?
一要根據首句第二字與尾字平仄推出首句平仄句型;二要根絕首句平仄依照"對"、"粘"規律推出全詩平仄格式;三是找出實際字音與格式不一致的地方。

6、什麼是對仗?什麼是工對、寬對?什麼是借對?什麼是流水對?
對仗又稱"駢偶"、"對偶",兩兩相對。
工對是指意義范疇相一致的詞的對仗。
寬對指詞義並不相同,而只是詞性相對的對仗。
借對指利用漢字一字多義和同音字特點,巧妙進行對仗,可分為"借義"和"借音"兩種。
流水對指相對的兩句是由一個意思連貫而下,也就是一句話分兩句說,去掉上句或下句意思便不完整。

7、什麼叫詞調、詞牌、詞譜?
詞調是寫詞是寫詞是依據的樂譜。
詞牌是個匯總詞調的名稱,來源各不相同。
詞譜是輯錄各種詞調,說明詞的格律的著作。

8、詞的用韻、平仄、對仗與近體詩有什麼不同?
一是詞可以同部上去通押,近體詩不能通押;二是詞可以異部平仄換韻,近體詩不能。

9、在詞牌上要注意的問題是什麼?
詞牌來源各不相同;出現一調數名和數調同名情況。

10、在詞牌後面加令、近、引、慢、偷聲、減字、攤破等字後,與本調是什麼關系?
他們與詞的字數多少有關,"令"是詞牌通稱,許多詞牌尾加"令"字與原調並無區別;詞牌尾加"引"、"近"的詞,字數比原調多;加"慢"字的則增加更多。詞牌上加"攤破"的不僅比本調字數有所增加,而是個別句子還分為兩句;加"減字"、"偷聲"則字數比本調有多減少。

二、根據下列平仄式,每種續寫出十韻,如發生錯誤則分析原因。
(甲)仄仄平平仄 (乙)仄仄平平仄仄平 (丙)平平平仄仄 (丁)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 平平仄仄仄平平 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仄平平 平平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 平平仄仄仄平平 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仄平平 平平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 平平仄仄仄平平 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仄平平 平平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 平平仄仄仄平平 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仄平

三、分析下列律詩的平仄,如有失粘、失對和拗救請指出
(用O表示平仄不拘)
送杜少府之任蜀川
王勃
城闕輔三秦,風煙望五津 o 仄 仄 平 平,平 平 仄 仄 平。
與君離別意,同是宦遊人。 仄 平 平 仄 仄,平 仄 仄 平 平。
海內存知已,天涯若比鄰。 仄 仄 平 平 仄,平 平 仄 仄 平。
無為在歧路,兒女共沾巾 平 平 仄 平 仄,平 仄 仄 平 平。
(尾聯出句的第三字"在"拗,第四字"歧"救)
春 望
杜甫
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 O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 O平平仄仄,O仄仄平平
晚 情
李商隱
深居俯夾城,春去夏猶清。 平平仄O平,O仄仄平平
天意憐幽草,人間重晚晴。 O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並添高閣迥,微注小窗明。 O平平仄仄,O仄仄平平
越鳥巢干後,歸飛體更輕。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無 題(李商隱)
相見時難別亦難,東風無力百花殘。 O仄平平仄仄平,平平O仄仄平平。
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曉鏡但愁雲鬢改,夜吟應覺月光寒。 仄仄O平平仄仄,平平仄O仄平平。
蓬山此去無多路,青鳥殷勤為探看。 平平仄仄平平仄,O仄平平仄仄平。
聞官軍收河南河北
劍外忽傳收薊北,初聞涕淚滿衣裳。 仄仄O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卻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詩書喜欲狂。 平O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白日放歌須縱酒,青春作伴好還鄉。 仄仄O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即從巴峽穿巫峽,便下襄陽向洛陽。 O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錢塘湖春行
白居易
孤山寺北賈亭西,水面初平雲腳低。 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O仄平。
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新燕啄春泥。 仄仄O平平仄仄,平平O仄仄平平。
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 O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最愛湖東行不足,綠楊陰里白沙堤。 仄仄平平平仄O,平平O仄仄平平。

Ⅹ 古代漢語副詞可以分為哪幾類,各有什麼意義和用法,分別舉例說明

依據意義把全部副詞分為六類,即程度副詞、范圍副詞、時間副詞、否定副詞、表態副詞、謙敬副詞。
一、 程度副詞
程度副詞表示動作行為或狀態、性質的程度。有的程度副詞表示某種情況的最高程度。這樣的程度副詞有「最」、「甚」、「極」、「絕」、「殊」、「太」、「尤」等。例如:
① 群臣爭功,歲余不決。高祖以蕭何功最盛,封為酇侯。(《史記•蕭相國世家》)
② 生之者甚少,而靡之者甚多,天下財產,何得不蹶?(賈誼《論積貯疏》)
③ 便舍船,從口入,初極狹,才通人。(陶淵明《桃花源記》)
④ 嫪毒遂得侍太後,太後私與通,絕愛之。(《史記•呂不韋列傳》)
⑤ 四面險絕,無由升陟矣。(《水經注•清水》)
⑥ 老臣今者殊不欲食。(《戰國策•趙策》)
⑦ 臣愚以為陛下法太明,賞太輕,罰太重。(《史記•主父偃列傳》)
⑧ 蒼本好書,無所不觀,無所不通,而尤善律歷。(《史記•張丞相列傳》)
以上八例中⑤「絕」充當補語,其他諸例中的程度副詞充當狀語。這一組七個程度副詞中,「最」、「太」可以不譯;「甚」、「極」、「絕」、「殊」、「尤」等相當於現代漢語中的「非常」、「特別」義。
有的程度副詞表示在原來的基礎上更進一層。這樣的程度副詞有愈、益、彌、加等。例如:
① 承相發病死,錯以此愈貴。(《晁錯傳》)
② 漢矢且盡,廣乃令持滿勿發,而廣身自以大黃射其裨將,殺數人,胡虜益解。(《史記•李將軍列傳》)
③ 退而修《詩》《書》《禮》《樂》,弟子彌眾。(《史記•孔子世家》)
④ 鄰國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孟子•梁惠王上》)
⑤ 朕親率天下農,十年於今,而野不加辟。(《漢書•文帝紀》)
這些例句中的程度副詞可以譯成「更」、「更加」等。
① 天子業出兵誅宛,宛小而不能下,則大夏之屬漸輕漢。(《漢書•李廣利傳》)
② 其後小吏畏誅,雖有盜 ,不敢發。……故盜賊寖多。(《史記•酷吏列傳》)
③ 春秋之時,王道寖『壞。(《漢書•刑法志》)
④ 項王乃疑范增與漢有私,稍奪之權。(《史記•項羽本紀》)
這些例子中的「漸」、「浸(寖)」、「稍」都是逐漸、漸漸的意思。但「稍」字又有稍微、略微義,例如:
益習其聲,又近出前後,終不敢搏;稍近益狎,盪倚沖冒。(柳宗元《黔之驢》)
古漢語中表示稍微、略微、程度不深的副詞有「差」、「少」、「略」、「頗」等。例如:
① 今軍士屯田,糧儲差積。(《後漢書•光武紀》)
② 太後之色少解。(《戰國策•趙策》)
③ 於是項梁乃教籍兵法,籍大喜。略知其意,又不肯竟學。(《史記•項羽本紀》)
④ 臣願頗采古禮,與秦儀雜就之。(《史記•劉敬叔孫通列傳》)
例① 的「差」是略微的意思;例②「少」,不是多少之少,也是稍微、略微義;例③的「略」也是略微義;例④的「頗」亦表程度較輕,可譯為約略、稍微。但是,「頗」有時也表示程度之高,相當於今天的「很」,例如:
① 唯袁盎明絳侯無罪,絳侯得釋,盎頗有力。(《史記•袁盎晁錯列傳》)
② 魯周霸、孔安國,洛陽賈嘉,頗能言《尚書》事。(《史記•儒林列傳》)
大體來說,在程度副詞中,表進一層意思的「加」是現代漢語中沒有的;「稍」表逐漸,「少表」略微與今用法不同;「頗」字的二義中,今天現代漢語中只保留下表程度之高一義。
二、 范圍副詞
范圍副詞修飾動詞或形容詞時,有的表范圍的全部,如「皆」、「盡」、「悉」、「悉」、「舉」、「徧(遍)、「咸」、「畢」等;有的表全部范圍中限定的一部分,如「唯」、「獨」、「但」、「僅」、「第」、「特」、「直」、「徒」等。表范圍的全部副詞相當於現代漢語的「都」、「全」。例如:
① 盎調為隴西都尉,仁愛士卒皆爭為死。(《史記•袁盎晁錯列傳》)
② 沛公欲王關中,使子嬰為相,珍寶盡有之。(《史記•項羽本紀》)
③ 叔孫通因進曰:「諸弟子儒生隨臣久矣!與臣共為儀。願陛下官之。」高帝悉以為郎 。(《史記•叔孫通列傳》)
④ 今王鼓樂於此,百姓聞王鍾鼓之聲,管籥之音,舉欣欣然有喜色……(《孟子•梁惠王下》)
⑤ 公疾,徧賜大夫。(《左傳•昭公三十二年》)
⑥ 群賢畢至,少長咸集。(王羲之《蘭亭集序》)
表限定范圍的副詞或用在動詞前,或用在名詞或名詞性謂語前,所限定的對象或動作行為,或是人物、事物。這一類范圍副詞有「唯」、「僅」、「第」、「但」、「獨」、「特」、「直」、「徒」等,大體相當於現代漢語的「只」、「只有」。例如:
① 唯天為大,唯堯則之。(《論語•泰伯》)
② 江山之外,第見風帆、沙鳥、煙雲、竹樹而已。(王禹偁《黃岡竹樓記》)
③ 匈奴匿其壯士肥牛馬,量見老弱及羸畜。(《史記•劉敬叔孫通列傳》)
④ 至秦,焚書,書散亡益我,於今獨有士禮。(《史記•儒林列傳》)
⑤ 曹參雖有野戰略地之功,此特一時之事。(《史記•儒林列傳》)
⑥ 寡人非能好先王之樂也,直好世俗之樂耳!(《孟了•梁惠王下》)
⑦ 孫子曰:「王徒好其言,不能有其實。」(《史記•孫子吳起列傳》)
這幾個表限定的范圍副詞中,第、但、獨、特、直、徒不但意義和用法基本相同,而且語音也相同或相近,是一組音同或音近的通用字。這幾個字上古聲母均屬定母,具有雙聲關系;韻部,「徒」屬魚部,「特」「直」屬職部,「獨」屬屋部,「第」屬脂部,「但」屬元部,主要元產時相同或相近。
副詞「僅」在古漢語中有二義,一是表示少,相當於「只」。例如:
① 狡兔有三窟,僅得免其死耳。(《戰國策•齊策》)
② 一旦臨小利害,僅如毛發比,反眼若不相識……(《柳子厚墓誌銘》)
另一義是表示多,有「幾乎」、「將近」的意思。這一用法在中古開始出現。例如:
① 自兵興六十餘日,戰所殺害僅十萬人。(《晉書•趙王倫列傳》)
② 佛之生也,遠中國僅二萬里,其沒也,距今茲僅二千歲。(柳宗元《龍安海禪師碑》)
③ 槐花滿田地,僅絕行人跡。(白居易《昭國閑居》)
後面這一意義的「僅」,讀音是jìn。
表分別、共同、相互主的詞有「各」、「共」、「相」等。這幾個詞都有稱代作用,是稱代性副詞,一並在范圍副詞中加以介紹。例如:
① 顏淵季路侍。子曰:「盍各言爾志!」(《論語•公冶長》)
② 父老乃帥子弟共殺沛令。(《漢書•高帝紀》)
③ 君何不 太尉,深相結。(《漢書•陸賈例傳》)
但是「相」字除具有相互義外,很早就用於偏指,起偏指一方的稱代性副詞的作用。例如:
① 其能降以相從也,無滋他族,以與我鄭國爭土地。(《左傳•隱公十一年》)
② 始吾與公為刎頸交,今王與耳旦墓旦暮且死,而公擁兵數萬,不肯相效。(《史記•張耳陳余列傳》)
例①「相從」是說讓許國服從鄭國,而不是兩國互相服從;例②是說陳余不肯救張耳,而不是說二人不肯互相救助。
三、 時間副詞
時間副詞用在動詞謂語前或句首,表示動作發生的時間,以及與時間有關的各種情況。
表示動作已經或曾經發生的時間副詞有「既」、「已」、「嘗」、「曾」等。例如:
① 鮑叔既進管仲,以身下之。(《管晏列傳》)
② 胡亥已聞扶蘇死,即欲釋蒙恬。(《史記•蒙恬列傳》)
③ 且君嘗為晉君賜矣,許君焦、瑕,朝濟而夕版焉。(《燭之武退秦師》)
④ 梁王以此怨盎,曾使人刺盎。(《史記•袁盎傳》)
表示動作將要發生的時間副詞有「將」、「且」等。例如:
① 今人乍見孺子將入於井,則必有怵惕惻隱之心。(《孟子•公孫丑上》)
② 胡急擊之,矢下如雨。漢兵死者過半,漢矢且盡。(《史記•李將軍列傳》)
表示動作正在進行的時間副詞有「方」、「正」、「適」等。例如:
① 上方踞床洗,召市入見。(《史記•黥布列傳》)
② 禹夢車騎聲正讙,來捕禹,舉家憂愁。(《漢書•霍光傳》)
③ 此時魯仲連適游趙。(《史記•魯仲連鄒陽列傳》)
表示動作終究發生了的時間副詞有「終」、「竟」、「卒」等。例如:
① 然韓非知說之難,為《說難》書甚具,終死於秦,不能自脫。(《史記•老子韓非列傳》)
② 陳涉雖已死,其所置遺侯王將相竟亡秦。(《史記•陳涉世家》)
③ 景帝立,釋之恐,稱病,欲免去,懼大誅至。用王生計,卒見謝,景帝不過也。(《張釋之列傳》)
④ 王即位二十七日,卒以淫亂廢。(《龔遂傳》)
四、 情態副詞
情態副詞有的用在謂語前表示對情況的強調和認定,有的表示一種不敢十分肯定的估量。
表示強調或認定的情態副詞常見的有「固」、「必」、「誠」、「信」等。例如:
① 百工之事,固不可耕且為也。(《許行》)
② 重怒難任,背天不祥,必歸晉君。(《韓之戰》)
③ 臣誠恐見欺於王而負趙,故令人持璧歸,間至趙矣。(《史記•廉藺列傳》)
④ 臣北方之鄙人也,聞大王將攻宋,信有之乎?(《呂氏春秋•愛類》)
例① 的「固」可譯作「本來」;例②的「必」可譯作「一定」;例③的「誠」可譯作「的確」;例④的「信」可譯作「確實」。
表估量、推測情態的有「蓋」、「殆」等。例如:
① 有能一日用其力於仁矣乎?我未見力不足者。蓋有之矣,我未之見也。(《論語•里仁》)
② 玉之言蓋有諷焉。(蘇轍《黃州快哉亭記》)——玉,指宋玉。言,指宋玉《風賦》中的話。
③ 此殆天所以資將軍,將軍豈有意乎?(《三國志•諸葛亮傳》)
④ 酈元之所見聞,殆與余同,而言之不詳。(蘇軾《石鍾山記》)
表估量的「蓋」、「殆」大致相當於現代漢語的「或許」、「大概」。
五、 否定副詞
古漢語常用的否定副詞有「不」、「弗」、「毋」、「勿」、「未」、「非」等。這些否定副詞語音相近,用法相通。
「不」「弗」同屬幫紐,韻部上「不」屬微部,「弗」屬物部,為陰入對轉。「不」的用法古今變化不大,它是一個一般的否定副詞,既可否定動詞,也可以否定形容詞;既可以否定及物動詞,也可以否定不及物動詞。例如:
① 卻子曰:「人不難以死免君,我戮之不祥。赦之,以勸事君者。「(《鞍之戰》)
② 晉侯謂慶鄭曰:「寇深矣,若之何?」對曰:「君實深之,可若何?」公曰:「不孫。」(《韓之戰》)
③ 宋人有閔其苗之不長而揠之者。(《孟子•公孫丑上》)
④ 緣木求魚,雖不得魚,無後災。(《孟子•梁惠王上》)
例①②的「不祥」「不孫」中的「不」作飾形容詞;例③「不」修飾不及物動詞;例④「不」修飾及物動詞。
「弗」相當於「不」。但先秦時「弗」後的及物動詞一般不帶賓語,所以有的語言學家認為「弗」相當於「不+之」,即「弗」是由「不」和置於動詞前的賓語「之」壓縮而成。用「弗」否定的動詞不帶賓語的例子如:
① 愛共叔段欲立之。亟請於武公,公弗許。(《鄭伯克段於鄢》)
② 衛侯請盟,晉人弗許。衛侯欲與楚,國人不欲。(《城濮之戰》)
③ 雖有至道,弗學,不知其善也。(《禮記•學記》)
④ 司馬夜引袁盎起,曰:「君可以去矣!吳王期旦日斬君。」盎弗信,曰:「公何為者?」(《史記•袁盎晁錯列傳》)
先秦時,「弗」後動詞也有帶賓語的,如「雖與俱學,弗若之矣。」(《孟子•告子上》)這種用法的「弗」看不出與「不」有什麼不同。兩漢及兩漢以後不但「弗」後動詞帶賓語的多起來,而且「弗」還可以用在形容詞前,表示對事物性狀的否定,也譯成「不」。例如:
① 上以灌夫為中郎將,數月,坐法去。後家居長安,長安諸公莫弗稱之。(《史記•魏其武安侯列傳》)
② 吳起乃自知弗如田父。(《史記•孫子吳起列傳》)
③ 今呂氏王,大臣弗平。(《史記•呂後本紀》)
「毋」和「勿」同屬明母,與「不」、「弗」同為唇音字。「毋」、「勿」和「不」、「弗」的區別在於,「不」、「弗」表示一般的否定,「毋」、「勿」用在祈使句命令句中著力於表示對某種行為的禁止或勸阻,前人稱之為「禁戒之辭。「毋」又寫作「無」。「毋」(無)、「勿」表禁止或勸阻可譯為「不要」、「別」。例如:
① 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論語•顏淵》)
② 已所不欲,勿施於人。(《論語•選進》)
③ 大毋侵小。(《左傳•誤用公十九年》0
④ 文帝曰:「卑之,毋甚高論,令今可行也。」(《張釋之列傳》)
⑤ 盟曰:「我無爾詐,爾無我虞。」(《左傳•宣以十五年》)
⑥ 王無罪歲,斯天下之民至焉。(《寡人之於國》)
「毋」(無)、「勿」用在敘述句中的動詞前,表示不實行某種動作行為,可譯為「不」或「不用」。例如:
① 若又勿壞,是無所 以重罪也。(《子產壞晉館垣》)
② 欲人勿知,莫若勿為。(枚乘《上書諫吳王》)
③ 用臣之計,毋戰而略地,不攻而下城,傳檄而千里定。(《以書•蒯通傳》)
④ 君了食無求飽,居無求安。(《論語•學而》)
⑤ 子貢問曰:「貧而無諂,富而無驕,何如?」(《論語•學而》)
「未」屬明母物部,與上述各字音亦相近。在用法上,「未」表示事情還沒有實現,相當於現代漢語的「沒有」。例如:
① 小有人母,皆嘗小人之食矣,未嘗君之羹,請以遺之。(《鄭伯克段於鄢》)
② 卻克傷於矢,流血及屨,未絕鼓音。(《鞍之戰》)
有時「未」也用來表示一般的否定,與「不」用法相同。例如:
③ 君未知戰。(《左傳•僖公二十二年》)
④ 夫以疲病之卒御狐疑之眾,眾數雖多,甚未足畏。(《赤壁之戰》)
「非」屬幫母微部。它的用法上的特點是:不只是否定後面的動詞,而是否定整個謂語,尤以否定名詞性詞哀思為多。例如:
① 今京不度,非制也。(《鄭伯克段於鄢》)
② 臣侍君宴,過三爵,非禮也。(《晉靈公不君》)
③ 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求以求之者也。(《論語•學而》)
④ 我非愛其財而易之以羊也。(《孟子•梁惠王上》)
⑤ 寡人非能好先王之樂也,直好世俗之樂耳。(《孟子•梁惠王下》)
⑥ 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堅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孟子•公孫丑下》)
例①②③是否定名詞性謂語,翻譯時,可譯成「不」加上適當的動詞,或譯成「不是」;例④⑤⑥是否定以動詞、形容詞為中心的誤用語,可譯成「不是」。應當注意的是,不管是譯成「不是」,還是譯成「不」加上其他動詞,「非」都不是系詞(判斷詞)或動詞,而只是一個表否定的副詞而已。
六、 謙敬副詞
謙敬副詞是文言文中用來表示自謙或尊人的副詞。這類副詞往往由動詞或形容詞演變而來。當它們是動詞或形容詞時,詞義具體、實在;當它們成為表謙敬的副詞時,實際意義弱化或消失,僅僅表示一種客氣或委婉。
表示尊敬別人的謙敬副詞常見的有「請」、「敬」、「幸」、「謹」、「蕙」、「辱」等。
「請」原本是動詞,是請求義,所帶賓語可以是名詞性的,也可以是動詞性的。例如:
① 為之請制。(《鄭伯克段於鄢》)
② 欲與大叔,臣請事之;若弗與,則請除之。(《鄭伯克段於鄢》)
③ 衛侯請盟,晉人弗計。(《城濮之戰》)
副詞「請」的請求義已弱化,用在動詞或動詞性片語前,表示對方的尊敬。例如:
① 對曰:「忠之屬也,可以一戰。戰則請從。」(《左傳•庄公十年》)
② 城不入,臣請完璧歸趙。(《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
「敬」本屬動詞,是尊敬義,往往帶名詞性賓語。例如:
① 敬鬼神而遠之。(《論語•雍也》)
② 敬老慈幼。(《孟子•告子下》)
副詞「敬」用在動詞前,表示對對方的尊敬,往往用在對自豪感中。例如:
① 孔子下車而前,見謁者曰:「魯人孔丘,聞將軍高義,敬再拜謁者。」(《莊子•盜跖》)
② 天子為動,改容式車,使人稱謝:「皇帝敬勞將軍。」(《史記•絳侯周勃世家》)
「幸」用在動詞前表示敬重,是對說方的行為動作使自己感到幸運,是自己所希望的。例如:
① 臣從其計,大王幸赦臣。(《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
② 於為河伯娶婦時,……幸來告語之。(《史記•滑稽列傳》)
「謹」原本形容詞,是謹慎小心義。用在動詞前表示敬理對方時,表示發出動作的一主是認真而審慎的。例如:
① 誠若先生之言,謹奉社稷而以從。(《史記•平原君列傳》)
② 臣敞等謹與博士臣霸……議。(《漢書•截光傳》)
③ 元和九年月日,永州司馬員外置同正柳宗元謹上史館。(《段太尉逸事狀》)
「惠」的謙敬副詞用法由恩惠義的名詞「惠」演化而來。副詞「惠」加在動詞前,表示對方施的某種動作行為對己方是一種恩惠。例如:
① 君惠吊群臣,又重命。(《國語•晉語》)
② 今在夫不忘文、襄之意,而惠立桓叔之後。(《史記•晉世家》)
「惠」經常用在動詞「顧」前,「惠顧『是施恩顧眷義。例如:
① 君若不忘先君之好,惠顧齊國……(《齊侯使晏嬰請繼室於晉》)
② 若惠顧敝邑,撫有晉國,賜之內主,豈惟寡君,舉君臣實受其貺。(《齊侯使晏嬰請繼室於晉》)
副詞「辱「亦由動詞演化而來,用在動詞前表示對方發出的某一動作行為是屈尊而為。例如:
① 君若不忘先君之好,惠顧齊國,辱收寡人……(《齊侯使晏嬰請繼室於晉》)
② 敝邑以政刑之脩,寇益充誅,無若諸侯之屬辱在寡君者何,是以令吏人完客所館。(《子產壞晉館垣》)
③ 秦女曰:「子,一國太子,辱在此。」(《史民•晉世家》)——子,指晉惠太子圉,時為質於秦。
④ 曩者辱賜書,教以慎於接物,推賢進士為務。(司馬遷《任安書》)
表示自謙的副詞有「敢」、「伏」、「竊」、「忝」、「愚」等。「敢」用在動詞前,表示發出動作的一方自謙是冒昧而為,似乎本不當如此。「伏」往往用於臣對君的言辭中,以示臣對君的敬意。「竊」作副詞,有「私下」之意,以示發表意見的一方所發議論或見解乃個人不成熟之私見。「忝」用在動詞前,表示有愧於任某職或進行某事,以表自謙。「愚」字表自謙自抑己方為闇昧不聰。例如:
① 既不獲命矣,敢煩大夫謂二三子,戒爾車乘,敬爾君事,詰朝請見。(《城濮之戰》)
② 臣伏計之,大王奉高祖宗廟最相宜稱。(《漢書•文帝紀》)
③ 臣聞吏議逐客,竊以為過矣。(李斯《諫逐客書》)
④ 臣忝當大任,義在安國。(《三國志•魏書•三少帝紀》)
⑤ 愚以為營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陣和睦,優劣得所。(諸葛亮《出師表》)

熱點內容
古代勵志的名言 發布:2021-03-16 21:50:46 瀏覽:209
形容兒孫繞膝的詩句 發布:2021-03-16 21:49:35 瀏覽:878
席慕蓉賞析印記 發布:2021-03-16 21:48:26 瀏覽:311
權力很大含有手的成語 發布:2021-03-16 21:48:22 瀏覽:584
能聽的兒童故事 發布:2021-03-16 21:48:15 瀏覽:285
關於足球的詩歌詞句 發布:2021-03-16 21:47:40 瀏覽:870
拖拉機的古詩 發布:2021-03-16 21:42:53 瀏覽:571
亮甜的詩句 發布:2021-03-16 21:42:00 瀏覽:831
廣東話生日快樂祝福語 發布:2021-03-16 21:38:55 瀏覽:409
噓的短句 發布:2021-03-16 21:38:07 瀏覽: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