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人覺來往賞析
Ⅰ 請賞析"無情有恨何人覺,月曉風清欲墮時."
這兩句詩作為全詩的中心,詩人著力描繪了白蓮的神情意態.白蓮因為不夠艷麗回,在池塘里寂寞地自答開自落.不管她有情也好,無情也罷,又有誰注意她呢?又有誰理會她呢?詩句以突兀的發問引出話題,並轉出了新意,接著借"月曉風清"的特定環境展現出一幅生動傳神的月夜蓮花圖,天還沒有放亮,池塘周圍一片寧靜,西天的曉月朦朧地照在池塘上面,欲落未落的白蓮就像在牛乳中洗過一般,靜靜地佇立在一片綠葉之間.清風徐來,花香四溢,那風中搖曳多姿的白蓮花,不就是冰清玉潔/超凡脫俗的瑤池中綽約仙子嗎?"無情有恨"和欲墮"分別用擬人手法,賦予所詠之物以超乎形外的意蘊,從而使句子在空靈的意境中含蓄著一抹愴然不盡的身世之悲,曲折地表現了唐末知識分子懷才不遇,孤芳自賞,只能退隱山林的復雜心理.
Ⅱ 「寫意東風事,筆遲句稍頓,忽覺語罷寄無人」是什麼意思
「寫意東風事,筆復遲句稍頓,忽覺語罷制寄無人」這句話意思是想要把心事寫下來,發現不知寄給何人,只能停筆作罷,表達了一種心事無人可訴的孤獨心境。
Ⅲ 寒暑數十載 南柯一夢醒 故人皆不在 飄塵以落地 幽香還暗在 只是無人覺
個人理解,時間消逝,沒有珍惜,數載過後,一朝猛然驚醒,才發覺周身已失去很多的人回與物,然而答,經過瞬間的蛻變,以然發覺很多過去不曾留意的事與物,自己已經不在是以前的自己了,懂得了更多其它人所不覺所不知的東西。
Ⅳ 當爾時覺一座無人出自哪裡
當你當兒時,覺一座無人出自哪裡此地無銀三百兩的意思?
Ⅳ 無情有恨何人覺,月曉風清欲墮時。 賞析
詠白蓮
白蓮的情致與風韻
月曉風清 將謝未謝 沒有情思 有幽怨
白蓮 陸龜蒙回 素葩多蒙答別艷欺, 此花端合在瑤池。 無情有恨何人覺, 月曉風清欲墮時。 詠物詩,描寫的是客觀存在著的具體的事物形象;然而這形象在藝術上的再現,則是詩人按照自己的主觀感覺描繪出來的,多少總帶有一種抒情的意味。以抒情的心理詠物,這樣,物我有情,兩相浹洽,才能把它活生生地寫到紙上,才是主客觀的統一體。陸龜蒙的這首《白蓮》,對我們有所啟發。 鮮紅的夏天太陽,照耀著透出波面的蓮花,明鏡里現出一片丹霞。艷麗的色彩,是有目共賞的。蓮花紅多而白少,人們一提到蓮花,總是欣賞那紅裳翠蓋,又誰注意這不事鉛華的白蓮!然而「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飾」,真正能夠見出蓮花之美的,應該是在此而不在彼。從這個意義來說,那紅蓮不過是「別艷」罷了。「素
Ⅵ 無人覺來往,疏懶意何長是什麼意思
杜甫的詩,這句話顯示了詩人閑適愉悅之情
Ⅶ 閑中立品無人覺;淡處逢緣自古難.拜託了各位 謝謝
(清)張問陶 梅花八首 其七 香雪朦朦月影殘,抱琴深夜向誰彈. 閑中立品無人覺,淡處逢時自古難. 到死還能留氣韻,有情何忍笑酸寒. 天生不合尋常格,莫與春花一例看.
Ⅷ 無情有恨無人覺出自哪裡
《白蓮》
唐
陸龜蒙
素花多蒙別艷欺,此花真合在瑤池。
無情有恨無人覺?月曉風清欲墮時。
Ⅸ 無情有恨何人覺
《白蓮》 陸龜蒙
素花多蒙別艷欺, 此花真合在瑤池。
無情有恨何人覺? 月曉風清欲墮時。
譯文:
人們都喜愛艷麗的紅荷,而很少有人欣賞素雅的白蓮。其實這冰清玉潔的白蓮花,真應該生長在西王母的仙境瑤池之中。
即使很少人賞識它,任她自開自落,然而白蓮其實是很美的,她那純潔之色,她那婷婷之態,只要有曉月清風作伴,又何損於她的美麗呢?
【賞析】
這是一首詠白蓮的詩,內容似有寄託。它描寫白蓮花含著怨恨在人們不知不覺中謝落,暗喻潔身自好的人,在黑暗的封建社會里,總是受到冷落和排擠,只能默默無聞地被埋沒掉。這也表現了封建時代知識分子的孤芳自賞、懷才不遏的心理。不過這首詩為讀者所欣賞,主要在最後兩句。最後兩句有的本子作「無情有恨何人覺,月晚風清欲墮時」。白蓮好象無情,但卻有恨,在天欲曉而殘月尚在,涼爽的晨風吹著,無人知覺的時候,這正是白蓮的花瓣將要墜落的時候。這樣的想像和描寫是既適合作者心目中的白蓮的性格的特點,而且又很有情致和餘味的。因為有詩的感覺和想像的詩人寫詩,並不是僅僅打一個比喻,借題發揮,發一點個人的牢騷,而是對他所歌詠的對象(無論是自然界還是人間的事情),總是感到了詩意,感到了有動人的地方,然後才可能寫出可以打動人的真正的詩來。
Ⅹ 張問陶(清)的「閑中立品無人覺,淡處逢時自古難」是什麼意思,如何理解
別人不會留意你的優點,但對缺點卻很斤斤計較。如果別人不是你的好朋友,你的親人,他說什麼又何必太去計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