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庚賞析
Ⅰ 林庚《夜》賞析
我只知道
這么多
林庚
(1910-2006) 男,原籍福建閩侯(今福州市),1910年2月22日生於北京,1933年畢業於清華大學中文系。中國現代作家。
1933年秋出版了第一本自由體詩集《夜》,1934年以後,他作為一名自由詩體的新詩人嘗試新的格律體,先後出版了《北平情歌》、《冬眠曲及其他》。
作為一名學者,林庚教授的研究主要涉及唐詩、楚辭、文學史等方面,顯示出詩人學者的獨有特色。他將創作新詩和研究唐詩完美地統一起來。在唐詩研究方面,他提出的最著名的論點是「盛唐氣象」。
與「盛唐氣象」緊相聯接的,是他對盛唐詩歌的另一藝術概括--「少年精神」,其研究成果匯集在《唐詩綜論》里。林庚教授的楚辭研究和他的唐詩研究可稱為雙璧,《詩人屈原及其作品研究》是他多年研究楚辭的一部論文集,其中大多數是關於屈原生平及其作品中文字、地理等問題方面的考釋,也有一些論述屈原的人格、藝術成就和作品特色的文章。林庚教授對明清小說也很關注,並提出了頗多精闢的創見。林庚先生歷任廈門大學、燕京大學、北京大學中文系教授,出版過《春野與窗》、《問路集》等六部新詩集及古典文學專著《詩人李白》、《中國文學簡史》等。
2006年10月4日林庚先生病逝於北京,享年97歲。
Ⅱ 林庚的《風箏》,作者在本文運用了哪種修辭手法,並請舉出1例句作賞析
坐著運用了比喻的修辭手法:春風正好的時候,天上的風箏常是不計其數,版龍睛魚的權尾巴如美髯公的胡須,在天上還聽得見吹拂得花拉花拉的響聲。這里把龍睛魚的尾巴比喻成胡須。
老鷹照例是會在天上打旋的,這是我小時候最羨慕的一種風箏,它只在胸上有一根線索著,飛起來身子是平的,十分的靈活,當天上許多風箏都沉靜不動的時候,獨它扶搖直上雍容迴旋著,有時忽然一放線,便會如鷹捕食一般翻身直落,但緊接著又翻回來。
Ⅲ 使至塞上的寫作背景,詩句理解,思想感情,名句賞析,作者介紹
《使至塞上》是唐代著名詩人王維於737年(開元二十五年)奉命赴邊疆慰問將士途中所做的一首紀行詩,記述出使途中所見所感。
目錄
本詩主旨
作品原文
注釋
譯文
作品鑒賞
作者簡介
展開
編輯本段
本詩主旨
《使至塞上》詩意畫
本詩通過寫詩人出使塞上的旅程以及旅程中所見的塞外風光,表達了詩人由於排擠而孤獨、寂寞感傷、飄零的孤寂心情以及在大漠雄渾的景色中,情感得到熏陶、凈化、升華後產生的慷慨悲壯之情,顯露出一種英雄本色,反映了邊塞生活,同時也流露出作者對都護的贊嘆。
編輯本段
作品原文
使②至塞上①
王維
單車③欲問邊④,屬國⑤過居延⑥。
征蓬⑦出漢塞,歸雁⑧入胡天。
大漠⑨孤煙⒂直,長河⑩落日圓。
蕭關⑾逢侯騎(jì)⑿,都護⒀在燕(yān)然⒁。
編輯本段
注釋
①使至塞上:奉命出使邊塞。這是一首五言律詩,選自《王右丞集箋注》,是737年(開元二十五年)王維以監察御史從軍赴涼州途中所作。
使至塞上圖
②使:出使。
③單車:一輛車,這里形容這次出使時隨從不多。
④問邊:到邊塞去察看,指慰問守衛邊疆的官兵。
⑤屬國:一指少數民族附屬於漢族朝廷而存其國號者。漢、唐兩朝均有一些屬國。二指官名,秦漢時有一種官職名為典屬國,蘇武歸漢後即授典屬國官職。唐人有時以「屬國」代稱出使邊陲的使臣。
⑥居延:地名,漢代稱居延澤,唐代稱居延海,在今內蒙古額濟納旗北境。又西漢張掖郡有居延縣(參《漢書·地理志》),故城在今社員濟納旗東南。又東漢涼州刺史部有張掖居延屬國,轄境在居延澤一帶。此句一般注本均言王維路過居延。然而王維此次出使,實際上無需經過居延。因而林庚、馮沅君主編《中國歷代詩歌選》認為此句是寫唐王朝「邊塞的遼闊,附屬國直到居延以外。」
⑦征蓬:隨風飄飛的蓬草,此處為詩人自喻。
⑧歸雁:因季節是春天,雁北飛,故稱"歸雁入胡天",也是詩人自喻。
⑨大漠:大沙漠,此處大約是指涼州之北的沙漠。孤煙:趙殿成注有二解:一雲古代邊防報警時燃狼糞,「其煙直而聚,雖風吹之不散」。二雲塞外多旋風,「裊煙沙而直上」。據後人有到甘肅、新疆實地考察者證實,確有旋風如「孤煙直上」。又:孤煙也可能是唐代邊防使用的平安火。《通典》卷二一八雲:「及暮,平安火不至。」胡三省註:「《六典》:唐鎮戍烽候所至,大率相去三十里,每日初夜,放煙一炬,謂之平安火。」
⑩長河:黃河。
⑾蕭關:古關名,故址在今寧夏固原東南。
⑿候騎:負責偵察、通訊的騎兵。王維出使河西並不經過蕭關,此處大概是用何遜詩「候騎出蕭關,追兵赴馬邑」之意,非實寫。
⒀都護:官名。唐朝在西北置安西、安北等六大都護府,每府派大都護一人,副都護二人,負責轄區一切事務。
⒁燕然:古山名,即今蒙古國杭愛山。這里代指前線。《後漢書·竇憲傳》:憲率軍大破單於軍,「遂登燕然山,去塞三千餘里,刻石勒功,紀漢威德,令班固作銘。」此兩句意謂在途中遇到候騎,得知主帥破敵後尚在前線未歸。
⒂煙:烽煙,報警時點的煙火
編輯本段
譯文
我輕車簡從要視察邊疆,要去的地方遠過居延。
我像蓬草飄出了漢塞,像歸雁飛入了胡人的天空。
大沙漠中孤煙直上,黃河邊上落日正圓。
走到蕭關恰好遇見騎馬的偵察兵,前敵統帥正在燕然前線。
編輯本段
作品鑒賞
作品鑒賞一
737年(開元二十五年),王維奉命赴西河節度使府慰問將士,該詩即詩人赴西河途中所作。這是一首紀行詩,詩人身負朝廷使命前往邊塞。詩即記述這次出使途中所見所感。
首二句交待此行目的和到達地點,詩緣何而作,以及寫作的地點並說明邊塞的遙遠遼闊。「欲問邊」,是出使的目的。「單車」,是說隨從少,儀節規格不高。詩於紀事寫景之中微露失意情緒,這種情緒便是從「單車」二字引發出來。而後一句說身過「居延」這特殊的地域,則成為詩中描繪的風光景物的根據。
三、四兩句包含多重意蘊。由「歸雁」一語知道,這次出使邊塞的時間是春天。蓬草成熟後枝葉乾枯,根離大地,隨風飄卷,故稱「征蓬」。這一句是詩人借蓬草自況,寫飄零之感。古詩中說到蓬草,大多是自嘆身世。如曹植的《雜詩》(其二)所謂「轉蓬離本根,飄颻隨長風」,就是著名的例子。本詩中的「出漢塞」恰與詩人此行相映照;而且,這三個字異國他鄉的情味甚為濃厚,這就加深了飄零之感。去國離鄉,感情總是復雜萬端的,不管是出於有家難奔、有國難投的情勢,還是像本詩中所寫乃是因為負有使命。大約詩人這次出使,已自心境不佳,並不同於漢司馬相如初得武帝青睞,出使西南夷那樣的威風、氣派。詩人的失意情緒或者同朝廷政治斗爭有關。一向器重詩人的宰相張九齡即於本年四月貶為荊州長史。
詩在表現上採用的是兩兩對照的寫法。「征蓬」喻詩人,是正比,而「歸雁」喻詩人則是反襯。在一派春光中,雁北歸舊巢育雛,是得其所;詩人迎著漠漠風沙像蓬草一樣飄向塞外,景況迥然不同。
五、六兩句寫景描繪了邊陲大漠中壯闊雄奇的景象,境界闊大,氣象雄渾。這一聯由兩個畫面組成。第一個畫面是大漠孤煙。置身大漠,展現在詩人眼前的是這樣一副景象:黃沙莽莽,無邊無際。昂首看天,天空沒有一絲雲影。不見草木,斷絕行旅。極目遠眺,但見天盡頭有一縷孤煙在升騰,詩人的精神為之一振,似乎覺得這荒漠有了一點生氣。那是烽煙,它告訴詩人,此行快要到目的地了。烽煙是邊塞的典型景物,「孤煙直」,突出了邊塞氣氛。從畫面構圖的角度說。在碧天黃沙之間,添上一柱白煙,成為整個畫面的中心,自是點睛之筆。《坤雅》:「古之煙火,用狼煙,取其直而聚,雖風吹之不斜。」清人趙殿成說:「親見其景者,始知『直』字之佳。」這又是從用字上說。
另一個畫面是長河落日。這是一個特寫鏡頭。詩人大約是站在一座山頭上,俯瞰蜿蜒的河道。時當傍晚,落日低垂河面,河水閃著粼粼的波光。這是怎樣美妙的時刻啊!詩人只標舉一個「圓」字,即准確地說出河上落日的景色特點。由於選取這樣一個視角,恍然紅日就出入於長河之中,這就平添了河水吞吐日月的宏闊氣勢,從而整個畫面更顯得雄奇瑰麗。
詩人把筆墨重點用在了他最擅勝場的方面——寫景。作者出使,恰在春天。途中見數行歸雁北翔,詩人即景設喻,用歸雁自比,既敘事,又寫景,一筆兩到,貼切自然。尤其是「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一聯,寫進入邊塞後所看到的塞外奇特壯麗的風光,畫面開闊,意境雄渾,近人王國維稱之為「千古壯觀」的名句。邊疆沙漠,浩瀚無邊,所以用了「大漠「的「大」字。邊塞荒涼,沒有什麼奇觀異景,烽火台燃起的那一股濃煙就顯得格外醒目,因此稱作「孤煙」。一個「孤」字寫出了景物的單調,緊接一個「直」字,卻又表現了它的勁拔、堅毅之美。沙漠上沒有山巒林木,那橫貫其間的黃河,就非用一個「長」字不能表達詩人的感覺。落日,本來容易給人以感傷的印象,這里用一「圓」字,卻給人以親切溫暖而又蒼茫的感覺。一個「圓」字,一個「直」字,不僅准確地描繪了沙漠的景象,而且表現了作者的深切的感受。詩人把自己的孤寂情緒巧妙地溶化在廣闊的自然景象的描繪中。《紅樓夢》第四十一回里說:「『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想來煙如何直?日自然是圓的。這『直』字似無理,『圓』字似太俗。要說再找兩個字換這兩個,竟再找不出兩個字來。」這就是「詩的好處,有口裡說不出來的意思,想去卻是逼真的;又似乎無理的,想去竟是有理有情的。」這段話可算道出了這兩句詩高超的藝術境界。[1]
作品鑒賞二
[2]「屬國過居延」說明出使之遠,也和末句「都護在燕然」對應:遙遠偏僻的居延國還遠遠不是終點呢!這一種情感,和《古詩十九首》裡面的《行行重行行》有類似之處,開篇一句「行行重行行」用重復的手法強調了這種終點遙遙無期的沉重嘆息。人生這條路,所有人都會殊途同歸,而終點,便是那亘古不變的一個!
注意這里的「單車欲問邊」句,車欲問,言下之意即是人不欲問。事實上,王維此次出塞是極不情願的,可縱然多麼不情願,車子還是自顧自地向塞外駛去了,帶著一個無力阻攔的人。這里也透露出了一種傷心、憂愁、苦悶的情緒。
如果說第一聯中這種低落的情緒還不是很明顯的話,那麼在頷聯中,作者便是有意將其強化了。「征蓬出漢塞」,那蓬草本深戀著故土不願遠行,可在北風的凜冽下草莖崩斷,只好身不由己地隨風而去。這個意象當然是作者的自喻。一句「征蓬」,藉助這無力、無助、無奈的物事來抒發自己的命運飄零之感,到這里那愁苦、感傷的格調已經很明顯了,可詩人的筆法還沒完。接著一句「歸雁入胡天」又與斷蓬枯草形成了強烈的對比:中土之國向以漢唐之強盛傲視周邊諸國,可那胡天之雁雖屬番邦,卻能自主歸家,比起我這身不由己、難以自主的征蓬好得多了!在這一度對比中可以看出作者的自憐、自傷、自嘲,將全詩的感情又添濃了一層色彩。這一聯毫不誇張地說,是堪與頸聯功力相當的佳句。
接下來便是那千古傳唱的「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香菱學詩時曾以此為例,可見其膾炙人口。歷代名家評至此兩句,總是將其孤立到詩人的感情之外,脫離了上下文的感情和氛圍來單獨品評。當然不可否認這也是一家之言,可那「雄渾剛毅」的評語實在距離此刻的王維甚遠。
這一道景色,悲壯,蒼涼,孤寂,寥廓。煙雖直,卻是勢單力孤;日雖圓,卻是行將落山,這分明是一分臨近黃昏的傷感惋惜……總之是負面情緒,不管看到什麼都能勾起自己悲傷的心緒,哪裡會有什麼雄豪壯麗?
「蕭關逢候騎」句。詩人離家出國,獨行多日,終於見到了本土之人,按說他鄉遇故知,該有一絲欣喜吧?可這位「候騎」全無暢談鄉情之意,只簡單報告了一身:「都護在前面的燕然山呢!」便繼續進行他的偵察巡邏去了。唉,他是這么不近人情,而我這條孤寂的羈旅還得繼續走很久呢!
反過來想一想,就算相遇的真的是個「故知」又能如何?凄苦境地之下得遇知音,不過是把那凄苦再放大一倍罷了。總之,此時的詩人,是進亦憂、退亦憂!
作品鑒賞三
開元二十五年(737)的春天,王維奉唐玄宗之命,赴西北邊塞慰問戰勝吐蕃的河西副大使崔希逸,這實際上是被排擠出朝廷。這首詩所寫的就是這次出使的情景。
詩人以簡練的筆墨寫了此次出使的經歷。「單車欲問邊」,寫自己輕車簡從,要前往邊境慰問將士。要走多遠呢?「屬國過居延」,是要到遠在西北邊塞的居延。山高路遠,詩人覺得自己好像「征蓬」一樣隨風而去,又恰似「歸雁」一般進入胡天。既言事,又寫景,更在敘事寫景中傳達出幽微難言的內心情感。經過長途跋涉,詩人終於「蕭關逢候騎」,卻沒有遇見將官。一問才知道「都護在燕然」:將官正在燕然前線呢!故事似乎還要延續下去,但詩歌卻於此戛然而止,給人留下回味的餘地。
詩人以傳神的筆墨刻畫了奇特壯美的塞外風光。「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筆力蒼勁,意境雄渾,視野開闊,被王國維贊為「千古壯觀」的名句。試想,那茫茫無邊的沙漠,只有用一個「大」字才能狀其景觀;在這純然一色、荒涼無邊的背景之上,那烽火台上燃起的一縷白煙直上雲霄,是多麼醒目,「孤煙」二字正能狀其神韻。「孤煙」之後隨一「直」字,使景物顯得單純簡凈,直入人心。「長河落日圓」,蒼茫的沙漠,沒有山,沒有樹,只有黃河橫貫其間。視野所及,大漠無邊無際,黃河杳無盡頭,「長」字便自然湧上作者心頭。而「長河」之上,是那一輪圓圓的落日,這里的「圓」字與前面的「直」字,都用得逼真傳神,難以言其妙處。
編輯本段
作者簡介
王維
王維(701-761),字摩詰,太原祁縣(今山西祁縣)人,後徒家蒲州(今山西永濟西)人,盛唐時期的著名詩人。曾官至尚書右丞。
王維在詩歌上的成就是多方面的,無論邊塞、山水詩,無論律詩、絕句等都有流傳人口的佳篇。王維又是一位著名的繪畫大師。蘇軾說他:「詩中有畫,畫中有詩」。他是唐代山水田園派的代表,並創造了水墨山水畫派。開元進士。任過大樂丞、右拾遺等官,安祿山叛亂時,曾被迫出任偽職。其詩、畫成就都很高,尤以山水詩成就為最,與孟浩然合稱「王孟」,晚年無心仕途,專誠奉佛,故後世人稱其為「詩佛」。
王維在描寫自然景物方面,有其獨到的造詣。無論是名山大川的壯麗宏偉,或者是邊疆關塞的壯闊荒寒,小橋流水的恬靜,都能准確、精煉地塑造出完美無比的鮮活形象,著墨無多,意境高遠,詩情與畫意完全融合成為一個整體,著有《王右丞集》二十八卷。[1]
本文選自《全唐文》
Ⅳ 鑒賞林庚《春天的心》
春天的心
★ 林庚來
春天的心如草的源荒蕪
隨便的踏出門去
美麗的東西到處可以揀起來
少女的心情是不能說的
天上的雨點常是落下
而且不定落在誰的身上
路上的行人都打著雨傘
車上的邂逅多是不相識的
含情的眼睛未必是為著誰
潮濕的桃花乃有胭脂的顏色
水珠斜打在玻璃車窗上
江南的雨天是愛人的
Ⅳ 王維《使至塞上》的賞析
賞析:
開元二十五年(737),王維奉命赴西河節度使府慰問將士,此詩即詩人赴西河途中所作。這是一首紀行詩,詩人身負朝廷使命前往邊塞.詩即記述這次出使途中所見所感。
首二句交待此行目的和到達地點,詩緣何而作,以及寫作的地點並說明邊塞的遙遠遼闊。「欲問邊」,是出使的目的。「單車」,是說隨從少,儀節規格不高。詩於紀事寫景之中微露失意情緒,這種情緒便是從「單車」二字引發出來。而後一句說身過「居延」這特殊的地域,則成為詩中描繪的風光景物的根據。
三、四兩句包含多重意蘊。由「歸雁」一語知道,這次出使邊塞的時間是春天。蓬草成熟後枝葉乾枯,根離大地,隨風飄卷,故稱「征蓬」。這一句是詩人借蓬草自況,寫飄零之感。古詩中說到蓬草,大多是自嘆身世。如曹植的《雜詩》(其二)所謂「轉蓬離本根,飄颻隨長風」,就是著名的例子。本詩中的「出漢塞」恰與詩人此行相映照;而且,這三個字異國他鄉的情味甚為濃厚,這就加深了飄零之感。去國離鄉,感情總是復雜萬端的,不管是出於有家難奔、有國難投的情勢,還是像本詩中所寫乃是因為負有使命。大約詩人這次出使,已自心境不佳,並不同於漢司馬相如初得武帝青睞,出使西南夷那樣的威風、氣派。詩人的失意情緒或者同朝廷政治斗爭有關。一向器重詩人的宰相張九齡即於本年四月貶為荊州長史。
詩在表現上採用的是兩兩對照的寫法。「征蓬」於詩人,是正比,而「歸雁」於詩人則是反襯。在一派春光中,雁北歸舊巢育雛,是得其所;詩人迎著漠漠風沙像蓬草一樣飄向塞外,景況迥然不同。
五、六兩句寫景描繪了邊陲打磨中壯闊雄奇的景象,境界闊大,氣象雄渾。這一聯由兩個畫面組成。第一個畫面是大漠孤煙。置身大漠,展現在詩人眼前的是這樣一副景象:黃沙莽莽,無邊無際。昂首看天,天空沒有一絲雲影。不見草木,斷絕行旅。極目遠眺,但見天盡頭有一縷孤煙在升騰,詩人的精神為之一振,似乎覺得這荒漠有了一點生氣。那是烽煙,它告訴詩人,此行快要到目的地了。烽煙是邊塞的典型景物,「孤煙直」,突出了邊塞氣氛。從畫面構圖的角度說。在碧天黃沙之間,添上一柱白煙,成為整個畫面的中心,自是點睛之筆。《坤雅》:「古之煙火,用狼煙,取其直而聚,雖風吹之不斜。」清人趙殿成說:「親見其景者,始知『直』字之佳。」這又是從用字上說。
另一個畫面是長河落日。這是一個特寫鏡頭。詩人大約是站在一座山頭上,俯瞰婉蜒的河道。時當傍晚,落日低垂河面,河水閃著粼粼的波光。這是怎樣美妙的時刻啊!詩人只標舉一個「圓」字,即准確地說出河上落日的景色特點。由於選取這樣一個視角,恍然紅日就出入於長河之中,這就平添了河水吞吐日月的宏闊氣勢,從而整個畫面更顯得雄奇瑰麗。
詩人把筆墨重點用在了他最擅勝場的方面——寫景。作者出使,恰在春天。途中見數行歸雁北翔,詩人即景設喻,用歸雁自比,既敘事,又寫景,一筆兩到,貼切自然。尤其是「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一聯,寫進入邊塞後所看到的塞外奇特壯麗的風光,畫面開闊,意境雄渾,近人王國維稱之為「千古壯觀」的名句。邊疆沙漠,浩瀚無邊,所以用了「大漠「的「大」字。邊塞荒涼,沒有什麼奇觀異景,烽火台燃起的那一股濃煙就顯得格外醒目,因此稱作「孤煙」。一個「孤」字寫出了景物的單調,緊接一個「直」字,卻又表現了它的勁拔、堅毅之美。沙漠上沒有山巒林木,那橫貫其間的黃河,就非用一個「長」字不能表達詩人的感覺。落日,本來容易給人以感傷的印象,這里用一「圓」字,卻給人以親切溫暖而又蒼茫的感覺。一個「圓」字,一個「直」字,不僅准確地描繪了沙漠的景象,而且表現了作者的深切的感受。詩人把自己的孤寂情緒巧妙地溶化在廣闊的自然景象的描繪中。《紅樓夢》第四十八回里說:「『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想來煙如何直?日自然是圓的。這『直』字似無理,『圓』字似太俗。合上書一想,倒象是見了這景的。要說再找兩個字換這兩個,竟再找不出兩個字來。」這就是「詩的好處,有口裡說不出來的意思,想去卻是逼真的;又似乎無理的,想去竟是有理有情的。」這段話可算道出了這兩句詩高超的藝術境界。
Ⅵ 山中送別的作品鑒賞
這首《山中送別》詩,不寫離亭餞別的情景,而是匠心別運,選取了與一般送別詩全然不同的下筆著墨之點。
詩的首句「山中相送罷」,在一開頭就告訴讀者相送已罷,把送行時的話別場面、惜別情懷,用一個看似毫無感情色彩的「罷」字一筆帶過。這里,從相送到送罷,跳越了一段時間。而次句從白晝送走行人一下子寫到「日暮掩柴扉」,則又跳越了一段更長的時間。詩人在把生活接入詩篇時,剪去了在這段時間內送行者的所感所想,都當作暗場處理了。
第二句「日暮掩柴扉」,不寫與友人話別的情景,也不渲染分手之際的環境氣氛,而偏寫送走友人之後日暮掩上柴扉的舉動。對離別有體驗的人都知道,行人將去的片刻固然令人黯然魂消,但一種寂寞之感、悵惘之情往往在別後當天的日暮時會變得更濃重、更稠密。在這離愁別恨最難排遣的時刻,要寫的東西也定必是千頭萬緒的;可是,詩只寫了一個「掩柴扉」的舉動。這是山居的人每天到日暮時都要做的極其平常的事情,看似與白晝送別並無關連。而詩人卻把這本來互不關連的兩件事連在了一起,使這本來天天重復的行動顯示出與往日不同的意味,從而寓別情於行間,見離愁於字里。使詩人感到一種寂寞與孤獨,自然會追憶友人的音容笑貌,眼前浮現友人在山中時朝夕相處的歡樂,同時,也一定會想像友人出山後的行蹤,而且更盼望友人早日歸來重聚。一句話,詩人身雖在柴扉之內,心卻在柴扉之外。但所有這些,詩人都沒有直接說出來,讓讀者自己從「掩柴扉」這一動作細節中體會。詩有「空白」,就耐人咀嚼。
詩的前兩句是陪襯,後兩句才是表現的主體。
詩的三、四兩句「春草明年綠,王孫歸不歸」,從《楚辭·招隱士》「王孫游兮不歸,春草生兮萋萋」兩句化來。但賦是因遊子久去而嘆其不歸,這兩句詩則在與行人分手的當天就惟恐其久去不歸。
這兩句化用《楚辭·招隱士》句意,但一點也不使人感到是用典,而覺得是從詩人內心深處自然流出的深情話語。這里用典不僅貼切,而且靈活,巧妙。《楚辭·招隱士》中的王孫是淹留山中,辭賦作者是要招其離開山中歸家,而王維詩卻反用其意,盼友人回到山中來;《楚辭·招隱士》是因遊子久去而嘆其不歸,而王維詩是在與行人分手的當天就惟恐其久去不歸;《楚辭·招隱士》用的是直接感嘆句,王維改用疑問語氣,所傳達的感情便微妙、豐富多了。
「歸不歸」,作為一句問話,照說應當在相別之際向行人提出,這里卻讓它在行人已去、日暮掩扉之時才浮上居人的心頭,成了一個並沒有問出口的懸念。這樣,所寫的就不是一句送別時照例要講的話,而是「相送罷」後內心深情的流露,說明詩中人一直到日暮還為離思所籠罩,雖然剛剛分手,已盼其早日歸來,又怕其久不歸來了。前面說,從相送到送罷,從「相送罷」到「掩柴扉」,中間跳越了兩段時間;這里,在送別當天的日暮時就想到來年的春草綠,而問那時歸不歸,這又是從當前跳到未來,跳越的時間就更長了。「歸不歸」三字,有擔心、疑惑友人去而不歸,又有盼望友人明春歸來之意緒。在王維之前,南齊謝朓《酬王晉安》詩也用了《楚辭·招隱士》的句意,寫出了「春草秋更綠,公子未西歸」的句子。
第三句「春草明年綠」,有的本子作:「春草年年綠。」比較之下,「春草明年綠」更為美妙。它是全篇詩的警句。有了這一句,描繪出了詩人在柴扉中想像的這一片春草的綠色,使整首詩有了色彩,有了畫意,有了象趣,而詩人盼望友人歸來同賞明春山色的深情,便有了藉以寓托的鮮明美麗物象。「綠」字是詩眼,「明」字也妙。
這首送別詩,不寫離亭餞別的依依不捨,卻更進一層寫冀望別後重聚。這是超出一般送別詩的所在。開頭隱去送別情景,以「送罷」落筆,繼而寫別後回家寂寞之情更濃更稠,為望其再來的題意作了鋪墊,於是想到春草再綠自有定期,離人回歸卻難一定。惜別之情,自在話外。意中有意,味外有味,真是匠心別運,高人一籌。
王維善於從生活中拾取看似平凡的素材,運用樸素、自然的語言,來顯示深厚、真摯的感情,令人神遠。這首《山中送別》詩就是這樣的。 劉辰翁《王孟詩評》:占今斷腸,理不在多。
敖英《唐詩絕句類選》:只標地寫情而不綴景。
李沂《唐詩援》:語似平淡,卻有無限感慨,藏而不露。
凌宏憲《唐詩廣選》:顧與新曰:翻用楚詞語意,脫胎換骨,更為深婉。
唐汝詢《唐詩解》:扉掩於暮,居人之離思方深;草綠有時,行子之歸期難必。
唐汝詢《匯編唐詩十集》:唐雲:得漢魏和緩氣。
吳煊《唐賢三昧集箋注》:此種斷以不說盡為妙。結得有多少妙味。
宋顧樂《唐人萬首絕句選評》:翻弄騷語,刻意扣題。
俞陛雲《詩境淺說續編》:所送別者,當是馳騖功名之士,而非棲遲泉石之人,結句言「歸不歸」者,故作疑問之詞也。
林庚《唐詩綜論》:「年年」二字它原是一個流水的感覺,……它是說明時間的,而『明』字則似乎是反時間的,歲月原如流水,而『明』字卻讓它出現在一個照眼的感覺上。這便是詩歌語言的魅力,彷彿那春草就將綠得透明了,那麼,王孫該怎麼辦呢?春天的光輝與那勃勃的生氣,它乃是一切的開始之開始。而且世界上一切的消息原都不甘於寂寞,於是遂非柴扉所能掩了。
Ⅶ 《十二月夜》賞析
深夜一支燈,
若高山流水,
有身外之海。
星之空是鳥林,
是花,是魚,
是天上的夢,
海是夜的鏡子,
思想是一個美人,
是家,
是日,
是月,
是燈,
是爐火,
爐火是牆上的樹影,
是冬夜的聲音。
廢名(1901-1967),原名馮文炳,他的詩作也別具一格,被稱為「現代派」中最晦澀的詩人之一。
《十二月十九夜》是詩人的代表之作,這首詩意象恍惚,光怪陸離,卻包含無限生機。
這首詩寫詩人在「十二月十九夜」的思緒,詩人的聯想由「一支燈」的意向延展開去,引出了一系列比喻性的意向,從而構築了一個循環往復的意向世界。
夜深了,詩人的燈還在掙扎,猶如黑暗之海中的一支曲子,慢慢的演奏「高山流水」的樂章。
詩人把「燈」的意象視為「知音」的形象,便聯想到了鍾子期聽俞伯牙演奏「高山流水」的故事。一連串的博喻都是來詮釋「思想」的,是抽象化的「思想」具體化了。
「思想」是什麼,思想是美人的外衣,是家的所在,是日月的映襯,是燈的單薄與素樸,還是爐火,是爐火的激情與熱烈,或者瞬間燃燒,不再擁有。
「星之空」是什麼,是鳥林,是花,是魚,是天上的夢;鳥、花、魚、夢,好朦朧好爛漫的遐思,令人神往無限。那麼「海」呢,「海是夜的鏡子」,映照出黑暗之中的一切,而黑暗本身就是海。
意象往往是現實生活中最普通的事物,但就是從這些普通的事物中,提煉出詩人最細膩、最完美的意境,,有物質到精神的轉化,顯示出詩人對現實世界的深刻感受玉幻美世界的非凡想像。
原來光明只是曇花一現,一切都是影子,都是夢。可悲可嘆,詩人的心隨著詩的意境變化著:「爐火溫暖著心靈,黑暗吞沒了身軀。」這便是廢名的《十二月十九夜》。
=================以下轉自孔慶東的《苦海中的孤燈》===================
廢名(馮文炳)的作品,以其出了名的生澀怪誕,在現代文學園林中獨樹一幟。就連對他最為推崇的周作人,也認為廢名的文章是「第一名的難懂」。尤其是他的詩歌,讀來簡直如同小猴吃核桃,不知從哪裡剝皮。但是,任何文學作品都蘊含著作者獨特的思維邏輯,只要找到了作者那個獨特的思維原點,順藤摸瓜,那麼,天下就只有尚未解開之作,而無絕不
可解之詩了。
廢名的詩作也是這樣,我們通讀他的作品,就會發現,他筆下最常出現的幾個意象是:海、鏡子、宇宙、樹、花、燈、魚等。這幾個意象在他的詩中並不是作為被直接描繪的對象,而是以固有的特定內涵而成為作者負載著固有思想感情的抒情工具,而且已組成了獨特的意象系統。這樣,就令人很自然地聯想到佛家思想與廢名的詩歌的關系。廢名對佛經作過許多研究,深受熏陶。文學史上大凡潛心過佛理的作家,都免不了流露出「晨鍾暮鼓」之氣。他對同受佛學影響的許地山的作品也很感興趣,頗予青睞。他在講解自己的幾首詩時,雖然是盡量用了通俗易懂的語言,但仍可看出佛理在他心靈深處的投影。另一面,文人學佛,畢竟只是借佛以悟文,真正的佛門弟子是不應該有以詩成名的俗心的,就連嚴滄浪還因此受到譏諷,卞之琳也發表過類似的見解。所以,以禪入詩並不是佈道或者圖解,而是二者結合後之獨特的表達方式,否則詩佛就不是王維而是達摩了。
這樣,我們回過頭來再看廢名的作品,就能從思想內容上把握到其思維原點,再加上一些對詩歌藝術技巧的敏銳捕捉和體會,就可以透過煙霧,參見真佛了。
廢名作品的真味究竟何在,有人曾形容道,讀廢名的作品,猶如一個扶拐杖的老僧,迎著風,飄著袈裟,循著上山幽徑,直向白雲深處走去。這種說法到底確切與否,我想根據以上我對廢名詩歌的基本認識,試解一首來稍作檢驗。廢名的《十二月十九夜》這首詩,歷來被認為不知所雲,他本人也未嘗解釋過。下面我就試著解上一解。先看原詩:
十二月十九夜
深夜一枝燈,
若高山流水,
有身外之海。
星之空是鳥林,
是花,
是魚,
是天上的夢,
海是夜的鏡子。
思想是一個美人,
是家,
是日,
是月,
是燈,
是爐火,
爐火是牆上的樹影,
是冬夜的聲音。
1936年
題目是「十二月十九夜」。有人說,不知道這個日子有什麼紀念意義。其實,以日期作題目的詩並不一定非要有什麼意義,有時僅僅是標明寫詩或產生詩興的時間。這在我國的古典詩歌中比比皆是。往往還同時起到了小注的作用。尤其廢名說過:「我的詩是天然的,是偶然的」,他在講到自己的幾首詩時幾乎都說是在一種偶然的環境中突然萌發出詩情。如《理發店》一詩就產生於他在理發店刮臉之時,《街頭》一詩就產生於他在護國寺街頭看汽車之時。所以,可以說廢名的詩作是一種「頓悟」的產物,用他自己的話,叫做「是整個的不是零星的,不寫而還是詩的」,這也就是他覺得自己的詩有別於卞之琳、林庚、馮至等人精心製作的詩歌之處。這樣,我們再來看「十二月十九夜」這個題目,它不過是說明了該詩的寫作時間或描述時間是在一個冬天的夜裡而已(由前後詩作寫作順序推知應該是公歷)。
題目弄清了,下面開頭兩行便是「深夜一枝燈/若高山流水。」
「深夜」二字緊承題目,可作上述分析之旁證。「高山流水」是一個典故,就是俞伯牙演奏古琴,聲如「高山流水」,而被鍾子期聽出,二人遂成知音的故事。以後,「高山流水」便成為千古知音的一個喻象。這樣,前兩行所表達的就是作者在深夜裡對著一枝孤燈(而不是一盞),把燈認作是惟一的知音,實際上也就是獨對孤燈的一種寂寞的氣氛。
第三行「有身外之海」。「海」在佛家的理論體系中指人世滄桑,有所謂「苦海無邊,回頭是岸」,常常比喻人生的艱難。作者這句是說,燈下獨坐,思緒萬千,想起了「自我」之外的無限廣大、無限遼遠的茫茫人世,如大海一樣,苦浪起伏,變幻不定。一個「有」字,點明了這人世感慨是自然而然地襲來,使人不得安寧。詩句從節奏到遣詞散發出一種無處排遣的沉悶之感。實際上已然確定了全詩的基調是一個孤獨的主旋律。
第四句突然一轉,「星之空是鳥林」,好像電影鏡頭在蒼茫喧囂的海面久久徘徊之後,忽而一搖,展現出一個清新明遠的星光燦爛的夜空。「鳥林」意即自由的所在。「星之空」明顯是與「身外之海」相對立的意象,那麼也就是「身內之海」,指自己的精神天地。結合上面幾行和下兩行「是花,是魚,/是天上的夢」,意思是茫茫人海使人苦惱、煩悶,而只有在自己的內心深處,靈魂才能如鳥歸林一樣地自由翱翔。內心世界如花一樣純潔美麗(佛教中「花」的本義),像魚一般自在逍遙(也可解為暗示「愛情的自由」),然而這些不過是空中的夢幻而已,美麗但是虛無。
第七行,「海是夜的鏡子」,表層意思是,大海能夠映照出夜的影像。實際上,「夜」字由於在頭兩行被納入了一個特定的思維邏輯,這里就變成了「孤獨」的象徵。這樣,這句就是說,在茫茫人海中,我看到了自己孤獨的影子,就像在一面巨大的鏡子面前,發現自己形影相弔一樣。另一解,視「夜」為一般詩中「黑暗」的象徵,內心燦爛,人海黑暗,兩解同一。全詩共三大句,「身外之海」用第一個句號,此處用第二個,旋律很分明。這句緊承上句關於空虛幻想的感嘆之後,再一次彈奏出孤獨的主旋律。
第八行,「思想是一個美人」,作者在反復咀嚼人海的苦水,孤獨的澀果之後,渴望尋找到一個安樂舒適的小島,那麼,只有回到自己的心海中來,玩賞自己意識世界的精緻之作。接下去幾行,「是家,/是日,/是月,/是燈,」這是描述在自己的思想、精神天地之中,可以出現完美無瑕的美好事物,美人是一個抽象比喻,聯想由此輻射,像家庭那樣舒適,像太陽那樣溫暖,像滿月一樣團圓,像面前這枝燈那樣是自己的知音。思緒飛騰一圈又回到眼前。這幾行對空幻的美滿境界的尋求,更加反襯出詩人在現實時空里的孤獨。
最後三行,「是爐火,/爐火是牆上的樹影/是冬夜的聲音。」「爐火」是詩人在寒冷的冬夜裡取暖的用具,「是爐火」緊承上句,說思想還能像冬夜爐火一樣,在荒漠的人海中給詩人以光和熱。但是詩人馬上看到了跳躍的火苗,以及牆壁上伴隨著火苗忽閃不定的物體的影子,由此而想到,牆上的樹影歸根到底要決定於真實的樹的存在。「樹」本來並非佛教中的基本概念,但廢名作為「俗家弟子」可能用來指一種本體存在。佛家素有「身為菩提樹」之說。「牆上的樹影」意即一種虛幻的存在,因為這里的「樹」一不能乘涼以平息孤獨,二不能使人修成正果,只能燒成虛無的記憶。詩人這句的意思是,精神世界中自造的爐火雖然也能給人以慰藉,但畢竟只是一種鏡花水月的幻影。連同下一句「是冬夜的聲音」,共同造成了一個「虛靜」的氛圍。佛家有句格言,叫做「無聲不寂,有色皆空」。這句詩可解為爐火在冬夜裡微弱的聲音,也可解為爐火如同冬夜裡微弱凄空的聲響一樣虛無縹緲。這樣,最後這三行詩就又回到孤獨的主旋律上,完成了一個「孤燈長想」的意境。
以上逐句解析了這首詩。把全詩十五行連起來看,彷彿是一支孤獨憂郁的小夜曲。寒冷的冬夜,作者獨對孤燈,浮想聯翩。一會兒在想像的世界中得到撫慰,調子舒緩、安閑;一會兒又意識到眼前的寒冷、孤寂,發出輕嘆。經過兩次反復,於抒情曲線中完成了全詩。
由此可見,詩人所表達的思想感情確實有一定深度,既是30年代知識分子的普遍情況,又是超越具體時代的群體意識,存在著與讀者發生共鳴的客觀基礎。尤其是全詩製作精巧,結構渾成,語言純熟,意象准確,節奏張弛有致,韻律舒緩自然,因而,這首詩算得上是藝術水平較高的佳作。
但是另一方面,此詩在意象上和用典等方面缺乏文學符號應有的社會性,人為地在讀者面前築起生澀之牆。其中的原因並不是作者在創作時有意雕琢,而是來源於廢名對詩歌的總體看法以及與此緊密相關的創作思維定式。比如說,廢名強調過:「詩不能不用典故,真能自由用典故的人正是情生文文生情。」廢名追求寫一種所謂「立體」的詩,這樣,他在把詩情轉化為詩文之時,就根本不會考慮接受客體。因此李健吾先生在肯定他「描繪的簡潔,情趣的雅緻,和他文筆的精煉」的同時,說他「漸漸走出形象的沾戀,停留在一種抽象的存在」,「逃逸光怪陸離的人世」,「句與句間缺乏一道明顯的『橋』」,加上愛用典,使讀者「收獲的只是綺麗的片段」,從而不能取得「更偉大」的成果等等。這些批評是十分中肯的。過分地玩賞感情世界那些精緻典雅的小「擺設」,就會使人覺得格調不夠高,境界不夠闊。魯迅先生也批評過廢名,說是「只見其有意低徊,顧影自憐之態了」。此話雖然有些過重,但聞者卻應該深以為戒。就以《十二月十九夜》這首詩來講,廢名好像精心製作了一盞宮燈,可由於他把讀者推得太遠,人們很難仔細地觀賞,只能隔著茫茫的苦海,從遠處那枝孤燈上領略到一點浮光掠影的光彩。當然,這種情趣,也別具一番美學滋味。這也許就是廢名詩作的獨特價值吧。
Ⅷ 使至塞上賞析題有哪些
使至塞上 唐·王維
單車欲問邊,屬國過居延。征蓬出漢塞,歸雁入胡天。 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蕭關選候騎,都護在燕然。
一.理解選擇:
1. 【2012年江蘇省徐州市】對這首詩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
A.「征蓬」兩句,既表述了詩人前往邊境慰問將士之事,又描寫了邊塞獨特之景,更在敘事寫景中傳達出自己被排擠出朝廷的幽微難言的內心情感。
B.詩人以傳神的筆墨刻畫了明媚秀麗的塞外風光,其中「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兩句,更是膾炙人口的千古名句。
C.詩中的「圓」字與「直」字,都用得逼真傳神,非常講究景物的畫面感,充分體現了王維「詩中有畫」的特色。
D.「都護在燕然」和前面的「屬國過居延」遙相呼應,點明了詩人此次出使路途之遠。
2.【2012年廣西南寧市】下列對這首詩歌賞析有誤的一項是( )
A.第一、二句敘事,寫詩人以使者的身份,輕車簡從,要到遙遠的西北邊塞去慰問將士。 B.第三、四句敘事兼抒情,以「蓬」「 雁」自比,暗寫詩人被排擠出朝廷的孤寂、飄零之感。 C.第五、六句「直」「 圓」兩字精煉傳神,線條簡約,描繪的景物不多,畫面開闊、意境雄渾。 D.第七、八句寫詩人經過長途跋涉到達邊塞,偵察兵蕭關卻騎馬來報:「長官正在燕然前線」
3.下列對詩歌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
A.全詩敘寫了出使的路線、沿途看到的風光以及聽到候騎報告的最新戰況,內容與題目緊緊相扣。
B.第二聯描寫塞上秋景:隨風而去的枯蓬飄出塞外,南飛的大雁掠過北方少數民族居住的上空,畫面靜謐而溫馨。
C.第三聯描繪了烽火台上筆直的狼煙,蜿蜒曲折的黃河映襯著渾圓的落日,景色雄奇壯觀,氣勢恢宏。
D.第四聯寫途中遇到偵察騎兵,得知都護愛前線打破敵軍的軍情,顯示出朝廷使臣對邊疆戰事的關心。
4.下列對詩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
A.本詩重點筆墨在於寫景,以大漠、秋景為背景,用征、歸雁、孤煙、長河、日圓等景物,組成一幅塞外風光圖
B.第二聯用「出」、「入」描繪動態景物,第三聯用「直」、「圓」描繪靜態景物,動靜結合,使畫面富於變化,意境深遠
C.黃河橫貫大漠,望不到盡頭一個「長」字,既抓住了景物的特徵,又表達了詩人獨特的審美感受
D.「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兩句雄渾開闊,詩中有畫,堪稱千古絕句,體現這首詩歌哀婉消沉的藝術特色
5.對這首詩字句的解說,不恰當的一項是( )
A.第一句交代此行的目的,第二句是說附屬國直到居延(地名)以外,點明邊塞的遼闊,路途的遙遠。
B.三、四兩句,寫眼前景物,並以「蓬」、「雁」自比。從景物特徵看,作者是春天出塞的。
C.五、六兩句繼續寫詩人在沙漠中看到的典型景物。「長河」指黃河。
D.最後兩句寫詩人在邊塞的蕭關遇到了侯騎(偵察兵),得知都護正帶兵在燕然前線。
6.對(唐)王維《使至塞上》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
A、「蓬草」在古代詩文中一般比喻故鄉水;詩人自己。詩中的「征蓬」表達了詩人懷念故鄉,熱愛故鄉感情。「蓬草」隨風飛轉,古代文學常用它來比喻漂泊不定的行蹤。
B、詩人以濃郁的筆墨寫了此次出使的經歷。「單車欲問邊」,寫自已輕車簡從,要前往邊境慰問將士。「屬國過居延」,是要到遠在西北邊塞的居延。
C、頸聯的「直」和「圓」兩字歷來為人稱道,「直」和「圓」准確地描寫了沙漠的景象,而且表現了作者深切感受。「直」字荒涼孤獨中透著挺拔雄偉,「圓」字蒼茫壯闊中顯現柔和溫暖。
D、尾聯用典流露了嚮往建功立業的心情,這個典故隱含在「燕然」兩字中。
一.1.B 2.D 3.B 4.D 5.B 6.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