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名言名句 » 美術賞析

美術賞析

發布時間: 2020-12-19 02:46:58

❶ 美術賞析要從哪幾個地方寫起

一,內容主題與社會文化背景
二,作者的文化背景
三,美術元素。造型技能與風格,創作意圖與諸多美術語言的關系

❷ 世界美術作品賞析

一、莫奈《印象·日出》。

這幅名畫是莫奈於1872年在勒阿弗爾港口畫的一幅寫生畫。他在同一地點還畫了一張《日落》, 在送往首屆印象派畫展時, 兩幅畫都沒有標題。一名新聞記者諷刺莫奈的畫是「對美與真實的否定, 只能給人一種印象」。莫奈於是就給這幅畫起了個題目——《日出·印象》。它作為一幅海景寫生畫, 整個畫面籠罩在稀薄的灰色調中, 筆觸畫得非常隨意、零亂, 展示了一種霧氣交融的景象。

日出時, 海上霧氣迷朦, 水中反射著天空和太陽的顏色。岸上景色隱隱約約, 模模糊糊看不清, 給人一種瞬間的感受。當時有個批評家,在文章中借用莫奈《印象。日出》一畫的標題,譏諷這個畫展的畫家是「印象派」。「印象派」最基本的一個特點,是由於他們吸收了當時一些科學家對於色彩的研究成果,通過自己的寫生實踐,發現了過去長期不被人們注意的一些色彩現象,從而在繪畫的色彩上引起了一個重大革新。

❸ 西方美術作品賞析

"只有在吉維爾尼見到克勞德·莫奈,你才能了解他,了解他的個性,他的生活情趣,他的內心世界", 他的朋友和傳記作家古斯塔夫·熱弗魯瓦這樣寫道。1883年莫奈全家搬到吉維爾尼,這是一個位於巴黎和魯昂之間的村莊。之後,莫奈便著手建設一個花園。對於這個花園,他自己評價道:"這是我最美的作品。"這里是他最後的棲身地,他在此共生活了四十三年,接待過他的朋友西斯萊、畢加索、奧古斯特·羅丹、克萊蒙梭、保羅·西涅克、皮埃爾·博納爾和卡耶博特。他們都是乘船來拜訪莫奈。莫奈的最大樂趣就是夢寐以求的"水上花園",既為了"賞心悅目",也為了"給繪畫提供素材"。工程進行起來很困難,因為必須得到當局同意,將流經他房子旁邊的諾曼底的艾泊特河的一條支流改道數百米。這個1893年建成的、成不規則橢圓形的"水和倒影的花園"和日本版畫中的花園很相似。這些日本版畫掛滿了他餐廳的牆壁。畫題的日文意思翻譯過來似乎應該是:"飄浮世界的映象"。

一座漆成綠色的日本式的拱形木橋跨越池塘;水菖蒲、百子蓮、杜鵑花科的觀賞植物和綉球花環繞並保護著池塘。 水面上漂浮著粉紅色的睡蓮。柳樹和紫藤直瀉水面,使水的色調變得更深、更藍。直到1895年,莫奈才畫了第一張池塘和日本橋的畫。從1898年起,他又畫了些同一題材不同版本的方形的畫,其中十來幅曾在杜朗-盧埃爾畫廊舉辦的他的新作展中展出。

1901年,莫奈在他的池塘的延伸處又購置了一塊地,池塘面積因此擴大了三倍。周圍更精緻、更具裝飾性地種了竹子和日本櫻桃樹……他還安裝了一個水泥槽,以便保護異國情調的睡蓮不受水溫過熱的傷害。1903年至1909年,以睡蓮池塘為題材的畫重新出現。但是,如果人們在最初的畫中還能分辨前景、延伸和周圍景緻的話,那麼,在1904年後,漂浮在水面上的華麗的睡蓮則開始占據整個畫面。

1907年夏莫奈都在畫中對光線的處理做各種嘗試。 所有的豎畫都被"一條條長長的光束從上到下垂直穿過",經過畫面的兩處陰暗部分,灑滿畫的下端。《睡蓮,晚間效果》一畫,在鮮黃、桔黃和硃砂色彩的烘托下,像是一團燃燒著的火。旋風般強勁的筆觸增加了火焰在睡蓮雲間扭曲上升的感覺,呈現出一片視覺的夢幻世界。這里,沒有睡蓮,只有一個個暗暗的大圓盤,其中,時有明亮的筆觸將它們凸顯出來。再也沒有空間的標志,只有被畫筆捕捉到的光和色彩。

1909年,莫奈在杜朗-盧埃爾畫廊展出他在1903-1908年間畫的48幅畫,他自己為它們取名為:《睡蓮,水景系列》 。1907年所創作的豎畫中的14幅也在其中。畫展大獲成功。展出的作品只標明日期而沒有標題。記者和文藝評論家們立即感受到這個動感和奇特世界產生的視覺效果:"所有這些光彩奪目的畫流露出完美的和諧,既充滿活力,又溫柔寧靜。我們簡直看呆了。但我不無憂傷地想到這些實為一體、相互補充的動人作品即將分散各地,它們只是短時間地聚在一起給人們一個整體的概念,讓人們感受到它們抒發的全部詩情畫意。從此,人們再也不會在任何地方像我們現在這樣看見它們聚集在一起。它們將分散到世界各地,它們仍然精美,但每一幅畫只能展現出部分神秘……當然,我們更願意看到它們全部被收藏在博物館的某個展室,使人們可以去欣賞它們,去享受它們既壯美又寧靜的、無與倫比的畫面。"

❹ 美術作品賞析

荷蘭的蒙得里安始終想像著用最簡單的美術語言要素——直線和純色組成他的畫。他想讓他的藝術去揭示在主觀性的外形不斷變化的背後隱藏著的永恆不變的實在。他自己說:「我一步一步地排除著曲線,直到作品最後只由直線和橫線構成,形成十字形,……直線和橫線是兩相對立的力量的表現;這類對立物的平衡到處存在著,控制著一切。」他從大大小小的原色塊和矩形直角形狀的組合中尋求所謂「表裡平衡,個性和集體平衡,自然與精神、物質與意識的平衡」等。他認為這才是反映了宇宙最本質的客觀法則。人們稱他的這種抽象畫為「冷抽象」,也稱幾何風格派。《百老匯的爵士樂》是蒙德里安最著名的作品之一,也是他極少直接來自現實感受的作品之一。在這幅作品中,蒙得里安把他對紐約百老匯音樂的感受和認識用他自己的語言方式表現出來,創作出了一種視覺音樂。像銅管樂器一樣明亮的黃色線,在霓虹燈光般的紅色、藍色、灰色小點的閃爍下,呈現出一種爵士樂的節奏感。我們還能感受到紐約最繁華的百老匯夜晚的嘈雜。密如蜘蛛網的垂直和水平的線條,很容易使人聯想到百老匯街都是直角相交的道路。

❺ 美術賞析

本節課本人根據近年的實際教學經驗所進行的嘗試,希望能找到一種比較適合中學生的教學方法與手段作為欣賞課,內容上不必去求全因為45分鍾是絕對做不到的。所以更應注重的是教學的方法和態度。

首先本課課題《長河漫步》,選題也要有一定的時間導向性。所以本課決定採取以「馬」為話題漫步歷史長河通過古代的雕塑繪畫作品的欣賞,來了解中國美術的發展、了解中國古代美術作品的特點——形與神的關系。通過對幾個主要歷史時期「馬」作品的分析,使學生對中國古代繪畫的以線為主、以形寫神、注重象徵意義的表達等有一個明確的認識。關鍵是教師的介紹不能太專業、要讓學生在輕松的氛圍中主動的接受 ,培養學生的興趣放在第一位!

教學目標:

1、 通過「馬」的線索讓學生對中國古代藝術作品的主要特點有所了解、產生興趣。通過對「美」的追求激發學生的民族自信心、自豪感。

2、 中國美術作品中的以形寫神,及象徵意義的表達。

教學難點:

中國畫形與神的關系

教學設計:

教師引導,學生參與,教師總結。

教具准備:

多媒體教學課件、課本

教學過程:

長河漫步

一、 提出問題,導入新課。

二、 欣賞視屏資料,引出話題

1、 馬與人類的關系,馬在歷史發展中的地位——武力的象徵——秦始皇兵馬俑(特點,價值)

2、 馬在戰爭中的作用——名將與名馬(項羽、關羽、秦瓊等人的坐騎,學生回答)

霍去病(可以讓學生結合歷史敘述故事)---引出作品《馬踏匈奴》(地位、藝術特點、風格、)第一次提到形與神

3、 由《馬踏匈奴》引出《馬踏飛燕》重點講述優美的造型、獨特的想像力——中國旅遊標志。與外國作品的比較——想像力

4、 (設置問題) 中國古代專門考察畫家想像力的題目1踏花歸來馬蹄香,馬蹄的「香」如何體現?2野渡無人舟自橫,舟的「 橫」如何體現?3深山無人藏古寺,古寺的「藏」如何體現?——含蓄的美。——想像力

5、 小結 漢代以前的藝術特點,存在形式。

社會的進步使中國繪畫進入了新階段。(紙的發明,理論的完善等)

6、 唐朝繪畫的「馬」體現了中國繪畫的以線造型,同時傳達了時代的風貌——盛世的肥美、寬大

(設置問題) 唐朝的盛世景象如何通過美術作品來體現?

7、 宋代繪畫的「馬」對比例,神態線描、墨染這說明在技法上除繼承傳統之外,又精研馬的比例,神態,而使畫馬藝術發展到更高的水平。(以線造型與外國繪畫的光影塊面的對比)

8、 (設置問題重點討論)文人畫家介入畫馬使畫的內容寄託了人文情懷,人文情思。結合課本提示獨立欣賞元代任仁發的《二馬圖》

9、 明代畫馬有成就的不多。大多是摹擬宋,元筆法,缺少新意,缺乏獨創性。畫馬有義大利人郎士寧他的特點是形象准確,色彩鮮明,描繪細膩,一筆不苟。但其畫馬過分寫實,藝術的概括和中國畫的主要特點還運用的不夠。

❻ 急求1500字美術賞析文 急急急急

列賓油畫《伏爾加河上的纖夫》賞析

眾所周知,美術的鑒賞是運用感知、記憶、經驗、知識,對美術作品進行感受、體驗、分析、判斷而獲得審美享受和美術知識的過程。本學期,我選擇了「世界美術賞析」這門藝術學科進行了選修。原因其實很簡單,我自小非常喜歡美術方面的東西,對這些看似神秘的藝術形態十分好奇,很想從這課程當中得到一些藝術的知識與熏陶。通過選修這門課程,我逐步了解了許多關於繪畫的知識。學下來收獲很大,我逐漸可以感受到了文藝復興義大利藝壇三傑之一的拉斐爾那作品散發出一種令人愉快的篤定,那種歸屬感;義大利文藝復興時期偉大的繪畫家、雕塑家和建築師,文藝復興時期雕塑藝術最高峰的代表米開朗基羅.博那羅蒂在他的作品中的寓意;了解了被可視為法蘭德斯巴洛克風的具體象徵的魯本斯的作品;當然還有現在被我認為是世界上最美的油畫之一的倫勃朗的「泰特斯」等等這些經典的西方美術藝術。通過不斷的美術鑒賞活動,可以提高人的審美趣味、陶冶高尚情操,通過美術鑒賞,提高我的藝術品味,吸收前人優秀技法,在中國傳統美術教育中是一種重要的方法。而且在我看來從實際情況作為起點,由於經濟生活的變化,各種思潮的影響,社會活動空間的擴大,學生產生了一些需要重視和解決的問題。「高分低能 」是一種表現。學生有較多的知識和專業文化,並不一定代表他具有其他方面的素質和修養。所以要呼籲素質教育。素質教育是一個系統,而藝術教育恰恰則是素質教育的一個有效手段和一個不可或缺的方面。藝術教育不是培養專業的藝術家,不是單純地訓練吹笛子、彈鋼琴、畫畫、書法和跳舞的技術,它是要通過這種技能、知識和修養,提高審美境界,從而促進德、智、體、美、勞、生的全面發展,成為心中具有崇高理想和大目標的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的一代新人。所以要適當的培養自身的藝術修養。這也是我選擇這一課程的原因之一。在為時一學期的課程即將結束時,我經過查閱資料將結合俄國偉大現實主義畫家列賓的作品《伏爾加河上的纖夫》,按照一般鑒賞的程序對其進行簡單的藝術鑒賞:
作品:《伏爾加河上的纖夫》
作者:列賓
列賓(1844---1930)是十九世紀後期俄羅斯最偉大的藝術巨匠。這幅作品描繪的是伏爾加河上纖夫拉纖的情景。這幅作品創作於1873年,花了三年的功夫才完成。現收藏在彼得堡俄羅斯美術館內。
1、作品畫面介紹:
《伏爾加河上的纖夫》是列賓的代表作也是他的成名作。在這幅畫的構圖上,列賓利用了沙灘的地形和河灣的轉折,使十一個纖夫猶如一組雕像,被塑造在一座黃色的、高起的底座上,使這幅畫具有宏偉深遠的張力,畫中的背景運用的顏色昏暗迷濛,空間空曠奇特,給人以惆悵、孤獨、無助之感,切實深入到纖夫的心靈深處,亦是畫家心境的真實寫照,這對畫旨的體現,情感的的烘托起了極大的作用。在畫面上畫家又對伏爾加河的景色進行了巧妙的布局,以狹長的橫幅展現這群纖夫的行列。伏爾加河畔陽光酷烈,沙灘荒蕪、近景只有埋在沙里的幾只破筐作點綴。景色十分凄寂。一隊穿著破爛的纖夫在拉著貨船,步於是那樣地沉重,似乎可以聽到壓抑低沉的「伏爾加船夫曲」的回聲。因此本畫的構圖、線條、筆力等繪畫技巧都是相當成功的。
被烈日炙烤的焦黃的河岸上,一隊蓬首垢面、衣衫襤褸的纖夫拖著沉重的腳步拉著貨船,在酷日下精疲力竭的向前掙扎。他們中有老有少,個個都衣著破爛、面容憔悴。領頭的是一位胡須斑白的老者,眼睛深陷,堅毅的面孔透出飽經風霜的智慧,但愁苦的表情仍然顯示了他對於艱苦生活的無奈。
走在最後的纖夫低著頭垂著手,麻木地隨著隊伍向前挪動,似乎已經習慣了這樣日日苦役般的生活。隊伍中還有一個較為突出的形象,是處在隊伍中部的一位少年,可以看出他才開始這樣的工作不久,皺著眉頭還不太習慣,他直起腰想用手鬆一松肩頭緊勒的纖繩,畢竟年輕,還不甘心忍受這樣的苦楚。其餘的纖夫都彎著腰低著頭,似乎已沒有多餘的力氣再來表現點什麼,在他們身上剩下的,惟有貧苦、艱難與無奈。在這幅反映纖夫苦難生活的畫里,與其說是人與自然在搏鬥,不如說是人在與殘酷無情的黑暗命運和社會搏鬥。
畫中的纖夫共有11個人,約略分成三組。每一個形象都被列賓仔細推敲過,畫過人物寫生。他們的年齡、經歷、性格、體力以及他們的精神氣質各不相同。畫家把這些性格作了高度的典型化,又都統一在主題之中。現據畫家本人的記述,分別來詳細介紹這里的每一個人物的情況:
最前一組共四人,領頭的名叫岡寧,他的表情溫順,然而性格堅韌,具有一種內在的意志力,此人約有四五十歲。他那雙深陷的眼睛使他的前額更加突出,顯出了他的智慧。列賓在他的頭上添畫上一塊包頭的破布,似乎要把他塑成古希臘哲學家的樣子。他原是個神父,後來被教會革職,一度充任過教堂唱詩隊的指揮。他身體結實,兩手下垂。胸前那一條纖索綳得很緊,而身上的麻布衫卻滿是補釘。這是一個俄羅斯農民長者或智者的典型,他忍受著肉體與精神的痛苦,是這些纖夫形象中的悲劇性主角。在他右邊的一個是身材魁梧的憨直的農民漢子,他赤著腳,頭發蓬亂,滿臉濃密的鬍子,似乎在低低地向岡寧絮叨著什麼。這個形象起著襯托岡寧的前傾的身子的作用。在他後面是一個細長的瘦子,年近40,身子大部分被擋住了。他頭戴麥稈帽,叼著一隻土煙斗,頭顯得尖小一些。他挺直著身子,這樣可使纖索鬆弛,好像是想省點力氣。這個瘦子的左側,則是一個躬背彎腰的纖夫,他原來是個水手,叫伊卡爾。他的兩手向下握攏,神色嚴厲,眼神凝注,直對著前方。顯然,他的脾氣一定很倔強,是個農村硬漢於。汗水已把他的上衣腐蝕得百孔干瘡,結實的肩膀正從破洞處顯露出來。
中間一組也是四個人:穿一身粉紅色破衫褲的少年名叫拉里卡。看來這個少年是初加入這支行列,他那還未曬黑的皮膚,緊蹙的眉頭告訴觀者,這種勞動對他來說是負荷過重了。他正用於在調節壓在自己肩頭那根據痛了皮膚的纖索。畫家在這個新的受壓迫者身上似乎要找到一種希望,那就是不甘心受剝削,要反抗。令人注目的是,在這個少年頸上還掛著一隻十字架,這是父母給孩子的信物,祈求上帝能保佑他路上平安。列賓為畫這個少年纖夫,曾從他熟悉的孩童形象中挑選了一個作模特兒。少年拉纖這種現象,也如資本家利用童工榨取勞力一樣殘酷,這是沙皇俄國的農奴制度的罪惡,也是畫家所要抨擊的主要目標。緊靠在拉里卡後面的,是一個受盡風霜之苦的禿頂老漢,他皮膚助黑,臉色陰沉,一邊斜倚在纖索上,一邊在打開自己的煙袋,想偷閑抽口煙來緩解一下自己的苦悶。他和前面的少年,在色彩上構成了強烈對比。兩代人,不同的命運,卻系在一根繩索上。 少年右邊是個羸弱有病的纖夫,他步履艱難,全身虛弱,正在用袖口棕汗。頭發露在無檐帽的外邊,顴骨聳起,淚囊水腫,他未來的路程意味著更大的厄運,我們似乎可以聽到他那急促的喘息。在拉里卡與老漢之間,露出了另一個纖夫的腦袋頂,此人的臉龐發黑,鼻孔朝外,嘴唇很厚,看樣子是個韃靼人。
最後一組三人,走在前面的是個退役軍人,白色的襯衫外面加了一件坎肩,帽子壓得很低;背後一個皮膚黝黑,巡迴展覽畫派評論家斯塔索夫說他是個流浪的希臘人。最後一個人只見到了他的低垂的頭頂,此人似乎走得更加吃力,他正在往一個小坡上移動。全畫以淡綠、淡紫、暗棕等色調來描繪上半部的空白,使這條伏爾加河流顯得更為慘淡了。這是為了加強人物的悲劇性,烘托乾燥炎熱的天氣 (列賓在岡寧和伊卡爾兩個人物身上曾作過一些改動,尤以伊卡爾纏著白布的頭改動得最多)。
2、作品給讀者的感覺?
當我第一次面對俄羅斯畫家列賓的《伏爾加河上的纖夫》,首先感知的是藍藍的天、遼闊的伏爾加河,十幾個姿態各異的纖夫和他們艱難地拉著的船舶。但仔細體驗畫面中所產生的勞動者的力量卻在視覺上似乎受到一種猛烈的撞擊,產生一種說不清的瞬間直覺的審美愉悅。一般而言,感覺都是帶有一定的復雜性和微妙性,感覺的最好的接受方法是體驗,語言則往往難以傳達某種感覺。因此,人們即使產生了某種感覺,也往往難以用適當的語言表達出來,對智力成熟、語言豐富的成年人來說即為如此。但是,感覺不管再微妙,總還存在大的趨向性,那麼,具體聯繫到《伏爾加河上的纖夫》,它給人的感覺應該是壓抑、悲愴和深沉。
畫家列賓的這幅著名油畫,是他經過十多年的構思、繪制和修改才完成的。這幅油畫在反映列賓的思想感情方面很有代表性。通過仔細觀察畫面,我看出畫家的思想感情滲透在每一筆、每個人物身上,也滲透在畫面的色彩和景物的布局上。所以,只要我們細致觀察,從畫的整體上認真地體會,就會體會出畫家所要表現的思想感情,即對沙俄反動統治的不滿和對勞動人民的深切同情。畫的是人物群像,從畫中人物的不同衣著、外貌、動作以及神態,我們可以深刻領會人物的內心情感。這幅油畫是列賓到伏爾加河旅行時,仔細觀察了纖夫的生活,經過反復的思索和修改才完成的。作者在描述這幅油畫時,他的觀察是從前到後依次進行的,描述時抓住了人物的衣著、外貌、神態的特點,並展開了適當的想像,把人物的外貌特點和他們的身份、地位、個性結合起來,使每個人物都有了鮮明的個性。11名纖夫,作者著重描寫了4個,從年齡上說,有老年、中年、青年和少年,從職業上說,有破產的農民,有從事拉纖的工人,有退伍的士兵,他們代表著社會的各個方面,都承受著沙俄時代反動統治者的統治和壓迫,都過著悲慘痛苦的生活。作者這樣描述,有力地揭露了當時社會的黑暗和罪惡。
3、作者如何使觀眾產生這樣的感覺?
這一過程主要探究作品產生某種氣氛和感動力的原因。其途徑一是社會角度,一是形式角度。從社會角度探尋,指的是將畫面中的形象與我們在社會生活中已有的認識與經驗聯系起來,以此解釋畫面形象之所以給我們造成某種感覺的原因。從形式角度探尋,則是注意研究作者通過對點、線、面、體、空間、光色、材質等造形元素的處理,以及對規格、比例、均衡、對稱、反復、節奏、對比、協調、虛實等組織方法的運用,如何營造出我們所感受到的氣氛和情緒。
我第一次看到它,就因震動而再也忘不了它。我也曾經在不同的河流上背過纖。學會在河水不是太急,因而纖繩還不是過於沉重的時候,將纖板稍稍上移略略高出肩頭,並將右胸盡量前挺以緊貼纖板,使纖繩不致於扣進肩頭的肉里。但當流水很急船又滿載時,就只有聽任纖繩深深勒進皮肉,磨出血來也顧不上地身體前傾,幾乎觸及地面,靠肩胛骨拽著纖繩前進了。肩膀的骨頭是否過硬,是一位纖夫合格與否的首要標准。對這一點,我深有體會。但我並不能算是真正的纖夫,因為我並不專以背纖為生,只是偶爾背背纖而已。也正是偶爾背過纖,讓我深知真正的纖夫有著怎樣的體魄,承受的是怎樣的艱辛,從而對真正的纖夫懷有一種含有敬意的復雜感情。這也是《伏爾加河上的纖夫》一下子就打動我的一個重要原因。
但曾經以為再也忘不了那幅油畫的我,在不知不覺中卻已將它遺忘多年!直到今夜的雨聲和我幻覺中江水上漲的轟鳴聲將它送回。自責之餘,又聯想起當初喜愛這幅畫和被那纖夫形象打動的,並不僅僅是我或少數人。今天忘卻這幅畫乃至忘卻纖夫的,哪裡又僅僅只是我?忘記一幅畫當然算不了什麼,然而忘卻纖夫呢?似乎並不僅僅是因為時代的進步,已使纖夫退出了現實生活。事實上,退不退出現實生活是無關緊要的,一曲《纖夫的愛》不是風行全國,讓兩位歌手唱紅了?今天人們欣賞不已的,是《纖夫的愛》在卡拉OK中的悠閑纏綿畫面,是「在纖繩上盪悠悠」的「纖夫」了。問題並不在於這支歌中纖夫形象的虛假,而在於人們欣賞虛假,欣賞缺鈣的「美」。因此,忘卻伏爾加河上的纖夫,實質是忘卻那種有著陽剛之氣的,能夠承受一切苦難與重負的纖夫精神。

❼ 中國美術賞析

1 . 世界上規模最大、洞窟最多的佛教藝術聖地是: 敦煌莫高窟

2 . 不屬於范寬創作山水畫的過程是: 師古人
3 . 不屬於南宋的山水畫情感表現的是:對生活缺乏熱情
4 . 倪瓚的藝術思想是:不求形似,聊以自娛
5 . 雕像《聖德列薩的幻覺》作者是: 貝里尼 (貝爾尼尼)

多選題(分數: 10 分)
1 . 敦煌佛教的繁榮期藝術作品的特點有哪些:
藝術作品漢化,外來特徵減少
注重人物內心世界的表現
. 注重人物個性的表現
繁榮期的作品氣勢盛大
2 . 敦煌石窟佛教藝術興盛的原因有:
1. 世界文明發展融合的結果
2. 中原漢族藝術風格對敦煌石窟藝術的影響
3. 敦煌佛教藝術的發展是佛教東漸的結果
4. 敦煌佛教藝術的發展是絲綢之路的結果
3 . 石濤的山水畫風格是
1. 平平淡淡
2. 萬點惡墨
3. 丑怪狂掃
4 . 以下對鄭板橋的描述正確的是( ) ( 1 )分
1. 在中國繪畫歷史上第一次把畫看作明碼標價的商品
2. 「揚州八怪」之一
3. 作品表現出濃厚的人道主義思想
5 . 以下對吳昌碩的描述正確的是( ) ( 1 )分
1. 中國封建社會最後一位著名畫家
2. 鴉片戰爭後出現的第一位著名畫家
3. 海上畫派代表人物
4. 清高孤傲
6 . 吳昌碩的繪畫特點有( ) ( 1 )分
1. 善於畫紅牡丹
2. 善於畫竹
3. 雅俗共賞
4. 陽春白雪
7 . 以下對齊白石的描述正確的是( ) ( 1 )分
1. 使中國傳統藝術煥發新的青春
2. 強調繪畫要不似似之,介於似與不似之間
3. 既反對媚俗,又反對欺世
8 . 徐悲鴻對中國繪畫的貢獻( ) ( 1 )分
1. 國畫
2. 油畫
3. 素描
9 . 以下屬於閻立本的繪畫作品是:( ) ( 1 )分
1. 《步輦圖》
4. 《蕭翼賺蘭亭圖》
10 . 敦煌佛教藝術的典型代表有:( ) ( 1 )分
1. 寺廟
2. 菩薩
3. 飛天
4. 本生畫

❽ 藝術生考美術史論專業美術賞析文章怎麼寫

我當時考的是中央美院的史論,文考證拿到了就是高考沒上線。以我的經驗來看,你不必寫的很專業很學術,而是要有一定文采(又不能寫成散文這種東西),能夠體現一種美術賞析的特性(多看看就會知道這是一種什麼感覺了,一般都會從貢布里希的書入門),文章結構要清晰,有層次。
在主題上,可以圍繞著一個藝術家來寫,也可以圍繞某一個作品來寫。這個時候要注意,要理清藝術家的師承、影響他藝術的時代背景、社會背景,屬於哪個流派等;把這個作品與同時代或同主題的其他作品進行比較;最後還要針對你寫的目標,寫出他/它的個性在哪裡,進行具體深入的賞析;有關人物、作品的逸聞趣事會增加文章的可讀性,但使用的時候要有一個比較客觀的態度。如果要增色,可以引入一定的專業內容,比如賞析構圖、對藝術史的影響等。
內容上找你最感興趣最擅長的寫。一般不推薦寫現代主義、後現代主義的,除非你對當代藝術特別了解否則是不建議些的。我的老師當時說寫印象派、造型藝術比較容易過——切記不要寫像梵高這種已經被寫爛的!
最後還要注意一些論文的格式,像一樓說的字體、標題大小外,還要注意行文語氣的客觀,不要出現很多「我」字,引用別人的話要進行標注(引用的誰?出自哪本書哪個紀錄片?),字數自己把握,3000左右。
因為提交的是紙質文本,建議論文打出來後做一個簡單的封面寫上標題、姓名,裝訂好。
祝你考入好的學校~~~高考加油,不要像我一樣差一點,很遺憾的。

熱點內容
古代勵志的名言 發布:2021-03-16 21:50:46 瀏覽:209
形容兒孫繞膝的詩句 發布:2021-03-16 21:49:35 瀏覽:878
席慕蓉賞析印記 發布:2021-03-16 21:48:26 瀏覽:311
權力很大含有手的成語 發布:2021-03-16 21:48:22 瀏覽:584
能聽的兒童故事 發布:2021-03-16 21:48:15 瀏覽:285
關於足球的詩歌詞句 發布:2021-03-16 21:47:40 瀏覽:870
拖拉機的古詩 發布:2021-03-16 21:42:53 瀏覽:571
亮甜的詩句 發布:2021-03-16 21:42:00 瀏覽:831
廣東話生日快樂祝福語 發布:2021-03-16 21:38:55 瀏覽:409
噓的短句 發布:2021-03-16 21:38:07 瀏覽: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