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理名言管理
① 至理名言經典
至理名來言
1、多用心去傾源聽別人怎麼說,不要急著表達你自己的看法。
2、多講點笑話,以幽默的態度處事,這樣子日子會好過一點。
3、心是最大的騙子,別人能騙你一時,而它卻會騙你一輩子。
4、冒大險的人常常需要承擔大的責任。
5、用平常心來生活,用慚愧心來待人,用心來處事,用菩提心契佛心。
6、多一點無所謂,就少一份憂愁、少一份傷心。
7、命運捉弄人,自己何必再捉弄自己的人生。
8、愛一人好無奈,被愛徹底掩埋,愛過後才明白。
9、修行要有耐性,要能甘於淡泊,樂於寂寞。
10、有時候我們要冷靜問問自已,我們在追求什麼?我們活著為了什麼?
11、說一句謊話,要編造十句謊話來彌補,何苦呢?
12、大多數的人一輩子只做了三件事;自欺、欺人、被人欺。
13、不懂得自愛的人,是沒有能力去愛別人的。
14、白白的過一天,無所事事,就像犯了竊盜罪一樣。
15、要克服對死亡的恐懼,你必須要接受世上所有的人,都會死去的觀念。
16、刪除昨天的煩惱,確定今天的快樂,設置明天的幸福。
② 至理名言是什麼意思
③ 10條最經典的至理名言
1、 寧可小才大用,不可大材小用;
2、 尺有所短、寸有所長。用人之長,不挑人之短。善用人者,無不可用之人;
3、 靈活要有原則,原則不可靈活;
4、 不能有活無人做,也不可有人無活做。更可怕的是一件事許多人在做!遇責任則無人承擔,遇功勞則人人有份!
5、 一個好的管理者絕不是靠一張鐵青的臉、一個玄機重重的頭腦,而是靠知識與經驗造就的實力、與人為善真誠待人的心腸和人人平等的原則性,威信、威信,信是關鍵,有信自有威。
6、 沒有任何雇員能讓老闆完全滿意,沒有任何下屬能讓上級完全滿意。如果有,那麼也是暫時的,也是靠拍馬屁得來的,不能長久。因為每個人的思維方式、做事方式都不盡相同。一個好領導,要能容忍下屬犯錯,更要容忍下屬用自己的方式思考和解決問題。
因此,做上級的對下屬寬容一些,做下屬的對自己嚴格一些,一個集體才能團結和睦,才能共同做好事業。如果恰恰相反,組織則無戰鬥力。
7、 過程與結果:對基層的職員要重視過程管理,對高層的職員要重視結果管理。如果顛倒過來,管理必亂。如果一視同仁,集體的效率必下降。
8、 所謂企業文化,其實即是老闆(最高管理者)的文化。(此處的「文化」不是文化程度。)一個企業,老闆(最高管理者)正直、寬容、敬業、有遠見,那麼所有部門經理中也就極少有靠溜須拍馬過日子的人存在,同樣這個企業自上而下就會形成公正、誠實、靠努力工作獲得進步和利益的風氣,企業內部必溝通順暢,團結向上,企業定能興旺。如果一個老闆(最高管理者)好聽讒言、好聽奉承,那麼一個企業就會培養一批靠打小報告、靠「山呼萬歲」過日子的人。企業內部必勾心鬥角,互相玩權謀,四分五裂拉幫結派,企業必難發展壯大。
9、 制度是建立在對人不信任的假設上的,但企業用人必須建立在信任的基礎上。用人莫疑,但制度一定要健全。
10、 批評是管理必要的手段之一,但不是主要的手段。從不批評下屬的領導不是好領導,不會批評的領導也不是好領導。批評不是苛責和謾罵,批評應成為一種激勵方式。因此批評必須建立在所犯錯誤事件主體的基礎上,不要做任何延伸。批評要以指導、校正工作為目的。
④ 至理名言的意思
意思是最正確的道理,最精闢的言論。
成語出處
清·李綠園《歧路燈》:「俗語雲專'揭債要屬忍,還債要狠。'這兩句話不是聖經傳賢,卻是至理名言。」
白話文:「俗話說『高舉債要忍讓,還債要狠。'這兩個句話不就是聖賢經傳賢,這是至理名言。」
成語用法
偏正式,作賓語。
示例
鄒韜奮《事業管理與職業修養》:「'幹部決定一切',這是句顛撲不破的至理名言。」
(4)至理名言管理擴展閱讀
近義詞
金玉良言:
比喻可貴而有價值的勸告。
成語出處
元·王實甫《西廂記》第四本第三折:「小姐金玉之言,小生一一銘之肺腑。」
成語用法
偏正式,作主語、賓語。含褒義。
示例
老哥哥教導的話,句句是金玉良言。 ——清·李寶嘉《官場現形記》第十一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