碩人賞析
⑴ 詩經碩人中的名句
1、《碩人》中有兩句最有名:
(1)手如柔荑,膚如凝脂
(2)巧笑倩兮,美目盼兮。
2、原詩全文如下:
碩人其頎,衣錦褧衣。齊侯之子,衛侯之妻。東宮之妹,邢侯之姨,譚公維私。
手如柔荑,膚如凝脂,領如蝤蠐,齒如瓠犀,螓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
碩人敖敖,說於農郊。四牡有驕,朱幩鑣鑣。翟茀以朝。大夫夙退,無使君勞。
河水洋洋,北流活活。施罛濊濊,鱣鮪發發。葭菼揭揭,庶姜孽孽,庶士有朅。
3、譯文
美人身材真苗條, 穿著錦衣罩布衣。
她是齊庄公的女, 又是衛庄公的妻。
齊國太子的妹妹, 邢國諸侯的小姨,
譚公還是她妹夫。 手指柔軟如茅芽,
肌膚細滑如脂膏。 脖子雪白如蝤蠐,
齒白齊整如瓜子。 前額方正眉細彎,
輕輕一笑酒渦生, 兩眼顧盼似秋波。
美人身材好苗條, 停車休息在近郊。
四匹公馬多雄壯, 紅綢掛在馬嚼旁。
羽飾車駕到王宮, 大夫無事早退朝,
莫使新人太疲勞。 黃河之水浩盪盪,
激越奔流向北方。 撒網入河沙沙響,
蝗魚鱔魚捕在網。 初生蘆荻長又長,
隨嫁姜女盡盛裝, 陪送男子也雄壯。
4、賞析
這首寫里庄公夫人庄姜初嫁,盛贊夫人美麗絕倫。
閱遍中國千年詩歌,寫女人之美者,唯此詩堪稱千古絕唱,蓋世無雙!雖然不同時代有不同的審美標准,比如漢代以纖巧輕盈為美,唐代以豐腴卓約為美,現代以健康活力為美,但依然有一 些千古不易、人人皆以為美的東西,比如細膩幼滑、自皙柔嫩的 肌膚,比如黑白分明、大而有神、深如秋潭的雙眼,挺直的鼻樑, 潔白齊整的牙齒等等。這些東西,恐怕不會隨著時代的改變而改 變吧。
美麗是一種天賦。人的才能、智慧、知識、修養等等,可以通過後天的勤奮和努力來增加、提高、補充、發展和改變,唯有美麗不可由人為努力來改變或達到。如今已有各種整容術和化妝術,無論它們有多麼高明,都無法和天生麗質相媲美。美容化妝 可以使「齒如銀犀」,卻無法使「手如柔荑,膚如凝脂」,更無法 造出「巧笑倩兮,美目盼兮」。面對傾國傾城的天生麗質,我們不 由得不贊嘆造化的神明,上帝的不公平。他一方面造出人工不可 企及的驚人的美麗,卻又只讓少數人擁有,而我們大多數人只能嘆為觀止,自漸形穢。
因此,美麗也是一種奇跡。它像廬山的真面目,只是偶爾顯露,不能人人擁有和分享。倘若人人擁有美麗,就沒有了美麗。它也如孤本極品,不可重復和模擬。東施效譚,落得的下場是讓人 恥笑。
美麗還是一種財富。擁有了美麗,就擁有了開發它的權利,用它來使自己生活的更幸福更滋潤,可以盡情向世人驕傲地展示。如果不懂得開發和利用美麗這個資源,便是放棄了這個寶貴的權利。 台灣有個作家寫過一篇《美麗的權利》,鼓吹這一權利的價值和神聖,以為只要願意,誰都可以展示上帝賦予的美麗,哪怕這美麗 只是某一個部位(比如腿)。可以說,懂得開發和利用美麗資源, 實際上也是珍惜美麗本身。
美麗也是藝術靈感和想像力的源泉。古往今來的藝術作品,很少有同美麗無關的,即使是像波德萊爾的《惡之花》竭力展示丑惡,而它依然也是美麗開出的花朵。很難設想,藝術家的想像力和創造力能夠在沒有美麗的黑暗之中勃發升騰。沒有美麗,藝術也就沒有了生命。
⑵ 詩經裡面的名句賞析
關關雎鳩,在河之舟,窈窕淑女,君子好求。《詩經·周南·關雎專》
蒹葭蒼蒼,白露為霜。屬所謂伊人,在水一方。《詩經·蒹葭》
桃之夭夭,灼灼其華.《詩經·周南·桃夭》
巧笑倩兮,美目盼兮.《詩經·衛風·碩人》
知我者謂我心憂,不知我者謂我何求,悠悠蒼天,此何人哉? 《詩經·王風·黍離》
彼采蕭兮,一日不見,如三秋兮。《詩經·王風·采葛》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詩經·鄭風·子衿》
投我以木瓜,報之以瓊琚。《詩經·衛風·木瓜》
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今我來思,雨雪霏霏.《詩經·小雅·採薇》
風雨如晦,雞鳴不已.既見君子,雲胡不喜? 《詩經 ·鄭風·風雨》
如切如磋,如琢如磨。(《詩經·衛風·湛奧》)
言者無罪,聞者足戒。(《詩經·大序》)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詩經·小雅·鶴鳴》)
投我以桃,報之以李。(《詩經·大雅·抑》)
靡不有初,鮮克有終。(《詩經·大雅·盪》)
呦呦鹿鳴,食野之蘋。我有嘉賓,鼓瑟吹笙。《詩經·小雅·鹿鳴》
⑶ 詩經 碩人
窈窕淑女體修長,披風罩在錦衣上;齊侯女兒多嬌貴,嫁給衛侯到吾鄉。
她和太子同胞生,也版是邢侯小權姨妹,譚公是她親姐丈。
雙手白嫩如春荑,膚如凝脂細又膩;脖頸粉白如蝤蠐,齒如瓜子白又齊;
額頭方正蛾眉細,笑靨醉人真美麗,秋波流動蘊情意。
窈窕淑女身材高,駐馬停車在城郊;四匹雄馬多矯健,馬轡兩邊紅綢飄,
鳥羽飾車好上朝;諸位大夫該早退,別讓國君太操勞。
黃河之水聲勢大,奔騰向北嘩啦啦;撒開魚網呼呼響,鱣鮪跳躍潑剌剌,
蘆荻稠密又挺拔。陪嫁女子服飾美,媵臣英武又高大。
⑷ 考槃的作品賞析
這是一首隱士的贊歌。題目的解釋,自來都包涵贊美的意思。毛傳說:「考,成;槃,樂。」朱熹《詩集傳》引陳傅良的說明:「考,扣也;磐,器名。蓋扣之以節歌,如鼓盆拊缶之為樂也。」黃熏《詩解》說:「考槃者,猶考擊其樂以自樂也。」總之,題目定下一個愉悅贊美的感情調子,使讀者在接受上有了感受的提示和理解的引導。
全詩分三章,變化不大,意思連貫。無論這位隱士生活在水湄山間,無論他的言辭行動,都顯示暢快自由的樣子。詩反覆吟詠這些言行形象,用復沓的方式,加深讀者的感受。
詩集中描寫兩個內容。一是隱士形象。「碩人」一詞,本身就帶有身體高大與思想高尚雙重含義。全詩反覆強調「碩人之寬」、「碩人之薖」、「碩人之軸」,突出「寬」、「薖」、「軸」,實際上表示隱士的生活是自由舒暢的,心胸是寬廣高尚的。他遠離濁世,又使濁世景仰。因此,這個隱士雖然隱居山間水際,但仍然是受人們敬重仰羨的社會人。《詩序》說,這首詩是諷刺衛庄公的,因為衛庄公「不能繼先王之業,使賢者退而窮處」。看來,隱士是賢者,處身於窮鄉僻壤,倒是對的。至於是否直接諷刺衛庄公不用賢人,就詩本身來說,並沒有明顯的昭示。所以,碩人是隱士,是賢者,是有高尚思想寬廣胸襟的偉人,詩內詩外,都得到表現。詩歌反覆吟詠,給人印象就深刻了。詩中描寫的另一個內容,是隱居的環境。「考槃在澗」、「考槃在阿」、「考槃在陸」,無論在水澗、山丘、高原,都是人群生活較少的地方。隱士之所以叫做隱,當然並不僅僅在於遠離社會生活。雖說前人有「大隱於朝,中隱於市,小隱於山」的說法,在朝廷、市井之中做隱士不是不可以;不過,一般說來,隱士大多數指遠離人群集中活動的范圍,到山林、水際、海島等較荒僻地方去生活的一批人。也可以說是自願從社會中自我放逐者。詩歌採用了正面烘托的手法,把隱居的環境寫得幽靜雅緻。山澗、山丘、黃土高坡,都不涉一筆荒蕪、凄涼、冷落,反而成為一個符合隱士所居的幽雅環境。那麼,賢良的隱士在幽雅的環境中,就如魚得水,散步、歌唱、游賞,自得其樂,舒暢自由。於是,隱居之樂也永遠不能忘卻,更不想離去了。賢人、幽境、愉悅三者相結合,強烈地表達出碩人的隱居,是一種高尚而快樂的行為,是應該受到社會尊重贊美的。
詩歌每章一韻,使四言一句,四句一章的格式,在整齊中見出變化。特別是可歌的《詩經》,在吟唱中音韻的變化,就使歌聲抑揚有序,載著作者的贊美之情,充盈空間,不絕於耳了。
隱逸詩自六朝始盛,至淵明始大,然推其始,則在考槃。這首詩創造了一個清淡閑適的意境,文字省凈,詞興婉愜,趣味幽潔,讀之覺山月窺人,澗芳襲袂,一種怡然自得之趣,流於行間。末句」獨寐寤宿,永矢弗告「,意雋韻遠。(程俊英、蔣見元《詩經注析》)
⑸ 詩經《衛風 碩人》中描寫美人外表的詩句
一、《國風·衛風·碩人》中描寫美人外表的詩句:碩人其頎,衣錦褧衣。手如柔荑,膚如凝脂,領如蝤蠐,齒如瓠犀,螓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
二、擴展知識:
1、原詩欣賞:《國風·衛風·碩人》
碩人其頎,衣錦褧衣。齊侯之子,衛侯之妻。東宮之妹,邢侯之姨,譚公維私。
手如柔荑,膚如凝脂,領如蝤蠐,齒如瓠犀,螓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
碩人敖敖,說於農郊。四牡有驕,朱幩鑣鑣。翟茀以朝。大夫夙退,無使君勞。
河水洋洋,北流活活。施罛濊濊,鱣鮪發發。葭菼揭揭,庶姜孽孽,庶士有朅。
2、白話翻譯:
好個修美的女郎,麻紗罩衫錦綉裳。她是齊侯的女兒,她是衛侯的新娘,她是太子的阿妹,她是邢侯的小姨,譚公又是她姊丈。
手像春荑好柔嫩,膚如凝脂多白潤,頸似蝤蠐真優美,齒若瓠子最齊整。額角豐滿眉細長,嫣然一笑動人心,秋波一轉攝人魂。
好個高挑的女郎,車歇郊野農田旁。看那四馬多雄健,紅綢系在馬嚼上,華車徐駛往朝堂。諸位大夫早退朝,今朝莫太勞君王。
黃河之水白茫茫,北流入海浩盪盪。下水魚網嘩嘩動,戲水魚兒刷刷響,兩岸蘆葦長又長。陪嫁姑娘身材高,隨從男士貌堂堂!
3、作品簡介:
《國風·衛風·碩人》,為先秦時代衛國華夏族民歌。全詩四章,每章七句。描寫齊女庄姜出嫁衛庄公的壯盛和美貌,著力刻劃了庄姜高貴,美麗的形象。詩從庄姜身份家世寫起,再寫其外貌,有如一個特定鏡頭。最後一節在「河水洋洋」, 「葭菼揭揭」優美環境中,鋪寫「庶姜」「庶士」的盛況,又像是一幅畫面,鏡頭慢慢推向遠方,一行人走向遠方,給人留下無盡的回味,新鮮生動,而且意味深長。此詩描寫細致,比喻新鮮,是中國古代文學中最早刻蘧女性容貌美、情態美的優美篇章,開啟了後世博喻寫美人的先河,歷來備受人們的推崇和青睞。《詩經》是中國文學史上第一部詩歌總集。對後代詩歌發展有深遠的影響。
⑹ 《詩經》中《碩人》、《關雎》、《蒹葭》的表現手法
賦
賦,是與比興並稱的古代詩歌的基本手法。賦陳,一作鋪陳。鋪排,是鋪陳、排比的簡稱。在篇幅較長的詩作中,鋪陳與排比往往是結合在一起用的。鋪排系將一連串內容緊密關聯的景觀物象、事態現象、人物形象和性格行為,按照一定的順序組成一組結構基本相同、語氣基本一致的句群。
它既可以淋漓盡致地細膩鋪寫,又可以一氣貫注、加強語勢,還可以渲染某種環境、氣氛和情緒。 在賦體中,尤其是富麗華美的漢賦中,賦法被廣泛地採用。漢樂府和漢代某些五言詩也與漢賦互相影響,更將鋪陳與排比相結合,相得益彰。
比
賦比興是我國三種傳統的手法,比即喻,是其中最基本的手法,用得最為普遍。 一般說,用來作比的喻體事物總比被比的本體事物更加生動具體、鮮明淺近而為人們所知,便於人們聯想和想像。
興
興,先言他物以引起所詠之詞。從特徵上講,有直接起興、興中含比兩種情況;從使用上講,有篇頭起興和興起興結兩種形式
《碩人》
「比」
「手如柔荑,膚如凝脂,領如蝤蠐,齒如瓠犀,螓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
《關雎》
「興」
「關關雎鳩,在河之州。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蒹葭》
「賦、興」
「蒹葭蒼蒼,白露為霜。所謂伊人,在水一方。 」
⑺ 賦,比,興手法在碩人中的應用
手如柔荑,膚如凝脂,領如蝤蠐,齒如瓠犀,螓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
⑻ 詩經經典篇目賞析
關雎
蒹葭
採薇
七月
在水一方
桃夭
關關雎鳩,在河之舟,窈窕淑女,君子好求版。《詩經·周南·權關雎》
蒹葭蒼蒼,白露為霜。所謂伊人,在水一方。《詩經·蒹葭》
桃之夭夭,灼灼其華.《詩經·周南·桃夭》
巧笑倩兮,美目盼兮.《詩經·衛風·碩人》
知我者謂我心憂,不知我者謂我何求,悠悠蒼天,此何人哉? 《詩經·王風·黍離》
彼采蕭兮,一日不見,如三秋兮。《詩經·王風·采葛》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詩經·鄭風·子衿》
投我以木瓜,報之以瓊琚。《詩經·衛風·木瓜》
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今我來思,雨雪霏霏.《詩經·小雅·採薇》
風雨如晦,雞鳴不已.既見君子,雲胡不喜? 《詩經 ·鄭風·風雨》
蒹葭蒼蒼,白露為霜,所謂伊人,在水一方. 《詩經·秦風·蒹葭》
如切如磋,如琢如磨。(《詩經·衛風·湛奧》)
言者無罪,聞者足戒。(《詩經·大序》)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詩經·小雅·鶴鳴》)
投我以桃,報之以李。(《詩經·大雅·抑》)
靡不有初,鮮克有終。(《詩經·大雅·盪》)
呦呦鹿鳴,食野之蘋。我有嘉賓,鼓瑟吹笙。《詩經·小雅·鹿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