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名言名句 » 靜夜思古詩名句

靜夜思古詩名句

發布時間: 2021-01-21 22:56:12

A. 靜夜思這首詩是幾句話

《靜夜思》是唐代詩人李白所作的一首五絕小詩。此詩描寫了秋日夜晚,詩人於屋內抬頭望月的所感。詩中運用比喻、襯托等手法,表達客居思鄉之情,語言清新樸素而韻味含蓄無窮,歷來廣為傳誦。
前兩句寫詩人在作客他鄉的特定環境中一剎那間所產生的錯覺。一個作客他鄉的人都會有這樣的感:白天奔波忙碌,倒還能沖淡離愁,到了夜深人靜的時候,思鄉的情緒,就難免一陣陣地在心頭泛起波瀾。在月明之夜,尤其是月色如霜的秋夜更是如此。「疑是地上霜」中的「疑」字,生動地表達了詩人睡夢初醒,迷離恍惚中將照射在床前的清冷月光誤作鋪在地面的濃霜。「霜」字用得更妙,既形容了月光的皎潔,又表達了季節的寒冷,還烘托出詩人飄泊他鄉的孤寂凄涼之情。
後兩句通過動作神態的刻畫,深化思鄉之情。「望」字照應了前句的「疑」字,表明詩人已從迷朦轉為清醒,他翹首凝望著月亮,不禁想起,此刻他的故鄉也正處在這輪明月的照耀下,自然引出了「低頭思故鄉」的結句。「低頭」這一動作描畫出詩人完全處於沉思之中。「思」字給讀者留下豐富的想像:那家鄉的父老兄弟、親朋好友,那家鄉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那逝去的年華與往事,無不在思念之中。一個「思」字所包涵的內容實在太豐富了。
短短四句詩,寫得清新樸素,明白如話。構思細致而深曲,脫口吟成、渾然無跡。內容是單純,卻又是豐富的;內容是容易理解的,卻又是體味不盡的。詩人所沒有說的比他已經說出來的要多得多,體現了「自然」、「無意於工而無不工」的妙境。[

B. 李白寫句靜夜思

1、《靜夜思》是唐代詩人李白所作的一首五絕小詩。此詩描寫了秋日夜晚,詩人回於屋內抬頭望月的答所感。詩中運用比喻、襯托等手法,表達客居思鄉之情,語言清新樸素而韻味含蓄無窮,歷來廣為傳誦。
2、《靜夜思》 唐 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
3、該詩大意:
明亮的月光灑在窗戶紙上,好像地上泛起了一層霜。我禁不住抬起頭來,看那天窗外空中的一輪明月,不由得低頭沉思,想起遠方的家鄉。
4、《靜夜思》沒有奇特新穎的想像,沒有精工華美的辭藻,只是用敘述的語氣,寫遠客思鄉之情,然而它卻意味深長,耐人尋繹,千百年來,如此廣泛地吸引著讀者。全詩從「疑」到「舉頭」,從「舉頭」到「低頭」,形象地揭示了詩人內心活動,鮮明地勾勒出一幅生動形象的月夜思鄉圖,抒發了作者在寂靜的月夜思念家鄉的感受。客中深夜不能成眠、短夢初回的情景。
短短四句詩,寫得清新樸素,明白如話。構思細致而深曲,脫口吟成、渾然無跡。內容是單純,卻又是豐富的;內容是容易理解的,卻又是體味不盡的。詩人所沒有說的比他已經說出來的要多得多,體現了「自然」、「無意於工而無不工」的妙境,詩仙的魅力展示的淋漓盡致!

C. 靜夜思古詩每句詩

靜夜思






光,




霜。




月,




鄉。
【注釋】:
1.靜夜思:在靜靜的夜晚所引起的思念。
2.疑:懷疑,以為。
3.舉頭:抬頭。
【韻譯】:
皎潔的月光灑到床前,迷離中疑是秋霜一片。
仰頭觀看明月呵明月,低頭鄉思連翩呵連翩。
賞析一】:
這首詩寫的是在寂靜的月夜思念家鄉的感受。
詩的前兩句「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是寫詩人在作客他鄉的特定環境中一剎那間所產生的錯覺。一個獨處他鄉的人,白天奔波忙碌,倒還能沖淡離愁,然而一到夜深人靜的時候,心頭就難免泛起陣陣思念故鄉的波瀾。何況是在月明之夜,更何況是月色如霜的秋夜。「疑是地上霜」中的「疑」字,生動地表達了詩人睡夢初醒,迷離恍惚中將照射在床前的清冷月光誤作鋪在地面的濃霜。而「霜」字用得更妙,既形容了月光的皎潔,又表達了季節的寒冷,還烘托出詩人飄泊他鄉的孤寂凄涼之情。
詩的後兩句「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則是通過動作神態的刻畫,深化思鄉之情。「望」字照應了前句的「疑」字,表明詩人已從迷朦轉為清醒,他翹首凝望著月亮,不禁想起,此刻他的故鄉也正處在這輪明月的照耀下。於是自然引出了「低頭思故鄉」的結句。「低頭」這一動作描畫出詩人完全處於沉思之中。而「思」字又給讀者留下豐富的想像:那家鄉的父老兄弟、親朋好友,那家鄉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那逝去的年華與往事……無不在思念之中。一個「思」字所包涵的內容實在太豐富了。
這首五言絕句從「疑」到「望」到「思」形象地揭示了詩人的內心活動,鮮明地勾勒出一幅月夜思鄉圖。詩歌的語言清新樸素,明白如話;表達上隨口吟出,一氣呵成。但構思上卻是曲折深細的。詩歌的內容容易理解,但詩意卻體味不盡。
明人胡應麟說:「太白諸絕句,信口而成,所謂無意於工而無不工者」(《詩藪·內編》)。這首《靜夜思》可以說是李白詩歌的「自然」和「無意於工而無不工」的藝術特色的極好說明。

D. 靜夜詩的千古名句是什麼

靜夜思的千古名句:
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
說出了多少遊子的心聲,也是多少年輕人的共鳴,回不去的地方叫家鄉。

E. 巜靜夜思》一詩中,表達作者思鄉之情的名句是:

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
詩的後兩句,則是通過動作神態的刻畫,深化思鄉之版情。「望權」字照應了前句的「疑」字,表明zd詩人已從迷朦轉為清醒,他翹首凝望著月亮,不禁想起,此刻他的故鄉也正處在這輪明月的照耀下。於是自然引出了「低頭思故鄉」的結句。「低頭」這一動作描畫出詩人完全處於沉思之中。而「思」版字又給讀者留下豐富的想像:那家鄉的父老兄弟、親朋好友,那家鄉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那逝去的年華與往事……無不在思念之中。一個「思」字所包涵的內容實在太豐富了。
明人胡應麟說:「太白諸絕句,信口而成,所謂無意於工而無不工者。」(《詩藪·內編》卷六)王世懋認為:「(絕句)盛唐惟青蓮(李白)、龍標(王昌齡)二家詣極。李更自然,故居王上。」(《藝圃擷餘》)怎樣才算「自然」,才是「無意於工而無不工」呢權?這首《靜夜思》就是個樣榜。所以胡氏特地把它提出來,說是「妙絕古今」。

F. 古詩中的古詩名句

古詩名句精選
古詩名句
1、它山之石,可以攻玉。 《詩經.大雅.鶴鳴》
2、月明星稀,烏鵲南飛。 曹操《短歌行》
3、春潮帶雨晚來急,野渡無人舟自橫。韋應物《滁州西澗》
4、風雨如晦,雞鳴不已。《詩經.鄭風.風雨》
5、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 李商隱《無題》
6、荷盡已無擎雨蓋,菊殘猶有傲霜枝。 蘇軾《贈劉景文》
7、天生一個仙人洞,無限風光在險峰。毛澤東《題廬山仙人洞照》
8、剪不斷,理還亂。 李煜《烏夜啼》
9、巧笑倩兮,美目盼兮。《詩經.衛風.碩人》
10、與天地兮比壽,與日月兮齊光。屈原《涉江》
11、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李白《將進酒》
12、生當作人傑,死亦為鬼雄。李清照《烏江》
13、莫等閑,白了少年頭,空悲切。岳飛《滿江紅》
14、如切如磋,如琢如磨。《詩經.衛風、淇澳》
15、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屈原《離騷》
16、郎騎竹馬來,繞床弄青梅。李白《長干行》
17、風咋起,春皺一池春水。馮延已《謁金門》
18、天地有正氣,雜然賦流形。文天祥《正氣歌》
19、為山九仞,功虧一 。《尚書.旅獒》
20、禮之用,和為貴。《論語.學而》
21、飛鳥盡,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司馬遷《史記.越王勾踐世家》
22、暮春三月,江南草長,雜花生樹,群鶯亂飛。《與陳伯之書》
23、不塞不流,不止不行。韓愈《原道》
24、雖鞭不長,不及馬腹。《左傳.宣公十五年》
25、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論語.雍也》
26、強駑之末,力不能穿魯縞。劉向《新序.善謀》
27、水能載舟,亦能覆舟。吳兢《貞觀政要.政體》
28、孔曰成仁,孟曰取義。惟其義盡,所以仁至。《寧史.文天祥傳》
29、君子坦盪盪,小人長戚戚。《論語.述而》
30、黃鍾毀棄,瓦釜雷鳴。屈原《卜居》
31、不飛則已,一飛沖天;不嗚則已,一嗚驚人。
司馬遷《史記.滑稽列傳》
32、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雲稹《離思》
33、虎踞龍盤今勝昔,天翻地覆慨而慷。毛澤東《人民解放軍佔領南京》
34、水至清則無魚,人至察則無徒。《大戴禮記.子張問入宮》
35、人誰無過,過而能改,善莫大焉。《左傳.宣公二年》
36、歷覽前賢國與家,成由勤儉破由奢。李商隱《詠史》
37、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王勃《滕王閣序》
38、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杜甫《月夜憶舍弟》
39、昔我往矣,楊柳依依。《詩經.小雅.採薇》
40、皮之不存,毛將安附?《左傳.僖公十四年》
41、一葉蔽目,不見泰山。《 冠子.天則》
42、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李白《行路難》
43、紅了櫻桃,綠了芭蕉。蔣捷《一剪梅.舟過吳江》
44、千呼萬喚始出來,猶抱瑟琶半遮面。白居易《琵琶行》
45、機關算盡太聰明,反誤了卿卿性命。曹雪芹《紅樓夢》
46、貧賤之交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後漢書.宋弘傳》
47、清風徐來,水波不興。蘇軾《赤壁賦》
48、春城無處不飛花,寒食東風御柳斜。韓 《寒食》
49、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杜甫《春望》
50、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輝。孟郊《遊子呤》
51、莫道不消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李清照《醉花陰》
52、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白居易《憶遼南》
53、眾心成城,眾口爍金。《國語.周語下》
54、大勇若怯,大智若愚。蘇軾《賀歐陽少師致仕啟》
名言警句精選(音序排列)
B
百川東到海,何時復西歸?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漢樂府《長歌行》)
百學須先立志。(朱熹)
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
筆落驚風雨,詩成泣鬼神。(杜甫)
別裁偽體親風雅,轉益多師是汝師。(杜甫)
博觀而約取,厚積而薄發。(蘇軾)
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禮記》)
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臨深溪,不知地之厚也。(《荀子》)
不飛則已,一飛沖天;不鳴則已,一鳴驚人。(司馬遷)
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孔子)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後漢書)
不塞不流,不止不行。(韓愈)
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蘇軾)
不畏浮雲遮望眼,自緣身在最高層。(王安石)
不以規矩,無以成方園。(孟子)

C

採得百花成蜜後,為誰辛苦為誰甜。(羅隱)
倉廩實則知禮節,衣食足則知榮辱。(《管子》)
操千曲而後曉聲,觀千劍而後識器。(劉勰)
察己則可以知人,察今則可以知古。(《呂氏春秋》)
差以毫釐,謬以千里。(《漢書》)
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李白)
臣心一片磁針石,不指南方不肯休。(文天祥)
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劉禹錫)
吃一塹,長一智。(古諺語)
尺有所短,寸有所長。(屈原)
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沾襟。(杜甫)
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李商隱)
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孟郊)
春色滿園關不住,一枝紅杏出牆來。(葉紹翁)
春宵一刻值千金。(蘇軾)
從善如登,從惡如崩。(《國語》)

D

大丈夫寧可玉碎,不能瓦全。(北齊書)
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辯若訥。(《老子》)
丹青不知老將至,富貴於我如浮雲。(杜甫)
但願人長久,千里共蟬娟。(蘇軾)
當斷不斷,反受其亂。(漢書)
當局者迷,旁觀者清。(新唐書)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孟子》)
登山則情滿於山,觀海則意溢於海。(劉勰
東邊日出西邊雨,道是無晴卻有晴。(劉禹錫)
讀書百遍,其義自現。(三國志)
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杜甫)
讀書之法,在循序而漸進,熟讀而精思。(朱熹)
讀萬卷書,行萬里路。(劉彝)
多行不義必自斃。(左傳)

E
爾曹身與名俱滅,不廢江河萬古流。(杜甫)

F

凡事豫(預)則立,不豫(預)則廢。(《禮記》)
防民之口,甚於防川。(國語)
非學無以廣才,非志無以成學。(諸葛亮)
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還。(《戰國策》)
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

G

感時思報國,拔劍起蒿萊。(陳子昂)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詩經》)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孔子
古之成大事者,不惟有超士之才,亦有堅忍不拔之志。(蘇軾)
觀眾器者為良匠,觀眾病者為良醫。(宋·葉適)
光陰似箭,日月如梭。(明《增廣賢文》)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三國演義》)

H

海闊憑魚躍,天高任鳥飛。(古詩詩話)
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王勃)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張九齡)
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岑參)
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杜甫)
禍兮,福之所倚;福兮,鍋之所伏。(《老子》)

J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論語)
兼聽則明,偏信則暗。(《資治通鑒》)
見兔而顧犬,未為晚也;亡羊而補牢,未為遲也。(《戰國策》)
見義不為,非勇也。(論語)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領風騷數百年。(趙翼)
金玉其外,敗絮其中。(劉基)
近水樓台先得月,向陽花木易為春。(蘇麟)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傅玄)
鏡破不改光,蘭死不改香。(孟郊)
九州生氣恃風雷,萬馬齊喑究可哀。我勸天公重抖擻, 不拘一格降人才。(龔自珍)
鞠躬盡瘁,死而後已。(諸葛亮《後出師表》)
捐軀赴國難,視死忽如歸。(曹植)
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惡。(論語)
君子坦盪盪,小人長戚戚。(孔子)
君子憂道不憂貧。(論語)
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莊子》)

L

老當益壯,寧知白首之心;窮且益堅,不墜青雲之志。(王勃)
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已。(曹操)
梨花院落溶溶月,柳絮池塘淡淡風。(晏殊)
流水不腐,戶樞不蠹。(呂氏春秋)
路漫漫其修遠今,吾將上下而求索。(屈原)
路遙知馬力,日久見人心。(元曲·爭報恩)
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龔自珍)
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王勃)

M

滿招損,謙受益。(尚書)
梅須遜雪三分白,雪卻輸梅一段香。(羅梅坡)
靡不有初,鮮克有終。(詩經)
敏而好學,不恥下問。(孔子)
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高適)
莫道桑榆晚,微霞尚滿天。(劉禹錫)
莫等閑,白了少年頭,空悲切!(岳飛)
木秀於林,風必摧之。(舊唐書)
N
濃綠萬枝紅一點,動人春色不須多。(王安石)
P
皮之不存,毛將焉附?(左傳)
蚍蜉撼大樹,可笑不自量。(韓愈)
Q
其曲彌高,其和彌寡。(宋玉)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論語)
奇文共欣賞,疑義相與析。(陶淵明)
千古興亡多少事,悠悠,不盡長江滾滾流。(辛棄疾)
千里之行,始於足下。(老子)
前不見古人,後不見來者。念天地之悠悠,獨愴然而涕下。(陳子昂)
前車之覆,後車之鑒。(漢書)
前事不忘,後事之師。(《戰國策》)
鍥而不舍,金石可鏤。(荀子·勸學)
青,取之於藍而青於藍。(荀子)
青山遮不住,畢竟東流去。(辛棄疾)
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飾。(李白)
窮則變,變則通,通則久。(易經)
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善天下。(《孟子》)

R

人固有一死,或重於泰山,或輕於鴻毛,用之所趨異也。(司馬遷)
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
人誰無過,過而能改,善莫大焉。(《左傳》)
仁者見之謂之仁,智者見之謂之智。(《周易》)
S

塞翁失馬,焉知非福?(淮南子)
三更燈火五更雞,正是男兒發憤時。黑發不知勤學早,白首方悔讀書遲。(顏真卿)
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也。(孔子)
莫等閉,白了少年頭,空悲切。(岳飛)
山不厭高,水不厭深。(曹操)
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劉禹錫)
山高月小,水落石出。(蘇軾)
山河破碎風飄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文天祥)
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陸游)
少年辛苦終身事,莫向光陰惰寸功。(杜荀鶴)
身既死兮神以靈,子魂魄兮為鬼雄。(屈原)
身無彩鳳雙飛翼,心有靈犀一點通。(李商隱)
生當作人傑,死亦為鬼雄。(李清照)
生也有涯,知(智)也無涯。(莊子)
繩鋸木斷,水滴石穿。(宋·羅大京)
聖人千慮,必有一失;愚人千慮。必有一得。(《晏子春秋》)
盛名之下,其實難副。(後漢書)
盛年不重來,一日難再晨,及時當勉勵,歲月不待人。(陶淵明)
失之東隅,收之桑榆。(《後漢書》)
十年樹木,百年樹人。(《管子·權修》)
時危見臣節,世亂識忠良。(鮑照)
士不可不弘毅,任重而道遠。(論語)
士為知己者死。(史記)
世事洞明皆學問,人情練達即文章。(《紅樓夢》)
試玉要燒三日滿,辨材須待七年期。(白居易)
書到用時方恨少,事非經過不知難。(陸游)
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林逋)
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盂郊)
水至清則無魚,人至察則無徒。(《禮記》)
歲寒,然後知松柏之後凋也。(孔子)

T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詩經·小雅》)
踏破鐵鞋無覓處,得來全不費功夫。(《水滸傳》)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史記)
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孟子》)
天下事有難易乎,為之,則難者亦易矣;不為,則易者亦難矣。(彭端叔)
天下興亡,匹夫有責。(顧炎武)
天行有常,不為堯存,不為桀亡。《苟子》)
天意憐幽草,人間重晚晴。(李商隱)

W
玩物喪志。(書經)
往者不可諫,來者猶可追。(《論語》)
為人性僻耽佳句,語不驚人死不休。(杜甫)
位卑未敢忘憂國。(陸游)
文武之道,一張一弛。(禮記)
文章合為時而著,歌詩合為事而作。(白居易)
聞道有先後,術業有專攻。(韓愈)
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李煜)
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朱熹)
我自橫刀向天笑,去留肝膽兩昆侖。(譚嗣同)
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杜甫)
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晏殊)
無意苦爭春,一任群芳妒。(陸游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莊子》)
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劉備)
物以類聚,人以群分。(易經)

X

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李商隱)
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范仲淹)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楊萬里)
心事浩茫連廣宇,於無聲處聽驚雷。(魯迅)
新沐者必彈冠,新浴者必振衣。(屈原)
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辯,辯者不善。(老子)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尚書)
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孔子)
學而不厭,誨人不倦。(孔子)
學然後知不足。(禮記)
學無止境。(荀子)
血沃中原肥勁草,寒凝大地發春華。(魯迅)

Y

言者無罪,聞者足戒。(毛詩序)
《陽春》之曲,和者必寡;盛名之下,其實難副。(《後漢書》)
業精於勤,荒於嬉,行成於思,毀於隨。(韓愈)
一年之計,莫如樹谷;十年之計,莫如樹木;百年之計,莫如樹人。(《管於》)
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孟子》)
衣莫若新,人莫若故。(晏子春秋)
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古為鏡,可以知興替;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孫昭遠)
憂勞可以興國,逸豫可以亡身。(歐陽修)
有情芍葯含春淚,無力薔薇卧曉枝。(秦觀)
有志者,事竟成。(後漢書)
與善人居,如入蘭芷之室,久而不聞其香;與惡人居。如入鮑魚之肆,久而不聞其(劉向)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道。(《禮記》)
欲加之罪,何患無辭。(左傳)
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王之渙)
欲速則不達,見小利則大事不成。(論語)

Z

早歲那知世事艱,中原北望氣如山。(陸游)
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元稹)
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元稹)
張而不弛,文武弗能也;弛而不張,文武弗為也,一張一弛,文武之道也。(《禮記》)
知不足,然後能自反也;知困,然後能自強也。(《禮記》)
知己知彼,百戰不殆。(孫子兵法)
知識就是力量。(培根)
知無不言,言無不盡。(蘇洵)
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陸游)
至長反短,至短反長。(呂氏春秋)
智者千慮,必有一失;愚者千慮,必有一得。(晏子春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古詩名句(補充)
(晉)陶淵明
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飲酒》二十首之五)
奇文共欣賞,疑義相與析。(《移居》)
木欣欣以向榮,泉涓涓而始流。(《歸去來兮辭》)
(晉)鮑照
時危見臣節,世亂識忠良。(《代出自薊北門行》)
(西漢)司馬遷
人固有一死,或重於泰山,或輕於鴻毛。(《報任少卿書》)
士為知己者用,女為說己者容。(《報任安書》)
(三國)諸葛亮
非學無以廣才,非志無以成學。(《誡子書》)
夫君子之行,靜以修身,儉以養德。(《誡子書》)
(漢)劉邦
鴻鵠高飛,一舉千里。(《鴻鵠歌》)
(南朝)劉勰
登山則情滿於山,觀海則意溢與海。(《文心雕龍》)
操千曲而後曉聲,觀千劍而後識器。(《文心雕龍》)
(戰國)李斯
是以泰山不讓土壤,故能成其大;
河海不擇細流,故能就其深;
王者不卻眾庶,故能明其德。(《諫逐客書》)
(魏)曹植
捐軀赴國難,視死忽如歸。(《白馬篇》)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七步詩》)
杜甫
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月夜憶舍弟》)
新松恨不高千尺,惡竹應須斬萬竿。(《將赴成都草堂有作,先寄鄭公五首》之四)
正是江南好風景,落花時節又逢君。(《江南逢李龜年》)
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絕句》)
細雨魚兒出,微風燕子斜。(《水檻遣心二首》之二)
酒債尋常行處有,人生七十古來稀。(《曲江二首》)
射人先射馬,擒賊先擒王。(《前出塞》)
落日照大旗,馬鳴風蕭蕭。(《後出塞》)
星垂平野闊,月涌大江流。(《旅夜抒懷》)
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登高》)
萬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台。(《登高》)
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奉贈韋左丞丈二十二韻》)
白日放歌須縱酒,青春作伴好還鄉。(《聞官軍收復河南河北》)
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望岳》)
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春望》)
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春望》)
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春望》)
爾曹身與名俱滅,不廢江河萬古流。(《論詩》)
筆落驚風雨,詩成泣鬼神。(《寄李十二白二十韻》)
為人性僻耽佳句,語不驚人死不休。(《江上值水如海勢,聊短述》)
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蜀相》)
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春夜喜雨》)
詞源倒流三峽水,筆陣獨掃千人軍。(《醉歌行》)
此曲只應天上有,人間能得幾回聞。(《贈花卿》)
賀知章
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詠柳》)
裴休
不是一番寒徹骨,怎得梅花撲鼻香。
李白
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夢游天姥吟留別》)
人煙寒橘柚,秋色老梧桐。(《秋登宣城謝朓北樓》)
陸游
山窮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游西山村》)
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文章》)
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示兒》)
夜闌卧聽風吹雨,鐵馬冰河入夢來。(《十一月四日風雨大作》)
位卑不敢忘憂國,事定猶須待闔棺。(《病起抒懷》)
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冬夜讀書示子聿》)
逆胡未滅心未平,孤劍床頭鏗有生。(《三月十七日夜醉作》)
葉紹翁
春色滿園關不住,一支紅杏出牆來。(《游園不值》)
蘇軾
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題西林壁》)
只恐夜深花睡去,放燒高燭照紅妝。(《海棠》)
清風徐來,水波不興。(《赤壁賦》)
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後赤壁賦》)
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惠崇〈春江晚景〉》)
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念奴嬌 赤壁懷古》)
亂石穿空,驚濤拍岸,捲起千堆雪。(《念奴嬌 赤壁懷古》)
退筆如山未足珍,讀書萬卷始通神。(《酬柳氏二外甥求筆跡》)
大勇若怯,大智若愚。(《賀歐陽修改仕啟》)
舊書不厭百回讀,熟讀深思子自知。(《送安敦秀才失解西歸》)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飲湖上初晴後雨》)
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水調歌頭》)
枝上柳綿吹又少,天涯何處無芳草。
元代
王冕
不要人誇顏色好,只留清氣滿乾坤。(《墨梅》)
張養浩
興,百姓苦;忘,百姓苦。(《山坡羊》)
明代
湯顯祖
良辰美景奈何天,賞心樂事誰家園?(《牡丹亭》)
馮夢龍
一著不慎,滿盤皆輸。
戚繼光
繁霜盡是心頭血,灑向千峰秋葉丹。(《望闕台》)
王夫之
國憂今未釋,何用慰平生!(《悲風動中夜》)
於謙
活水源流隨處滿,東風花柳逐時新。(《觀書》)
粉身碎骨渾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石灰吟》)
鄭成功
縞素臨江誓滅胡,雄師十萬氣吞吳。(《出師討滿夷自瓜洲至金陵》)
張家玉
裹屍馬革英雄事,縱死終令汗竹香。(《軍中夜感》)

清代
趙翼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領風騷數百年。(《論詩》)
孫洙
熟讀唐詩三百首,

G. 請問古詩《靜夜思》全文

靜夜思
唐 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

注釋:回
靜夜思:題一作「夜思」。答
一二句:就寢時床前灑滿月光,如同降了一地白霜。
三四句:抬頭一望,一輪皓月,千里清光,月是故鄉明,安能不思鄉?
賞析:
那透過窗戶映照在床前的月光,起初以為是一層層的白霜。仰首看那空中的一輪明月,不由得低下頭來沉思,愈加想念自己的故鄉。

詞語解釋】

舉頭:抬頭。

【詩文賞析】

平淡的語言娓娓道來,如清水芙蓉,不帶半點修飾。完全是信手拈來,沒有任何矯揉造作之痕,正是平平淡淡才是真。本詩從「疑」到「舉頭」,從「舉頭」到「低頭」,形象地表現了詩人的心理活動過程,一幅鮮明的月夜思鄉圖生動地呈現在我們面前。
客居他鄉的遊子,面對如霜的秋月怎能不想念故鄉、不想念親人呢?如此一個千人吟、萬人唱的主題卻在這首小詩中表現得淋漓盡致,以致千年以來膾炙人口,流傳不衰!
本詩簡明地描繪了月夜的美景,真切地抒發了遊子思念故鄉的深情。明代胡應麟《少室山房筆叢》譽《靜夜思》為「絕妙古今」。

H. 古詩1首——靜夜思

《靜夜思》
李白
chuáng qián míng yuè guāng
床前明月光,
yíshìdì shàngshuāng
疑是地上霜。
jǚtóu wàng míng yuè
舉頭望明月,
dī tóu sī gù xiāng
低頭思故鄉。
【作者簡介】
李白(701—762年),生於701年,漢族,身高六尺六,字太白,號青蓮居士,四川江油人,唐代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其詩風豪放飄逸,想像豐富,語言流轉自然,音律和諧多變。他善於從民歌、神話中汲取營養素材,構成其特有的瑰麗絢爛的色彩,是屈原以來積極浪漫主義詩歌的新高峰,與杜甫並稱「大李杜」,是華夏史上最偉大的詩人之一,又稱為「詩仙」。 李白祖籍隴西成紀(今甘肅省靜寧縣成紀鄉),隋朝末年,遷徙到中亞碎葉城(今吉爾吉斯斯坦北部托克馬克附近),李白即誕生於此。五歲時,其家遷入綿州彰明縣(今四川江油)。二十歲時隻身出川,開始了廣泛漫遊,南到洞庭湘江,東至吳、越,寓居在安陸(今湖北省安陸市)。他到處游歷,希望結交朋友,干謁社會名流,從而得到引薦,一舉登上高位,去實現政治理想和抱負。可是,十年漫遊,卻一事無成。他又繼續北上太原、長安,東到齊、魯各地,並寓居山東任城(今山東濟寧)。這時他已結交了不少名流,創作了大量優秀詩篇,詩名滿天下。天寶初年,由道士吳人筠推薦,唐玄宗召他進京,命他供奉翰林。不久,因權貴的讒悔,於天寶三、四年間(公元744或745年),被排擠出京。此後,他在江、淮一帶盤桓,思想極度煩悶。天寶十四年(公元755年)冬,安祿山叛亂,他這時正隱居廬山,適逢永王李遴的大軍東下,邀李白下山入幕府。後來李遴反叛肅宗,被消滅,李白受牽連,被判處流放夜郎(今貴州省境內),中途遇赦放還,往來於潯陽(今江西九江)、宣城(今安徽宣城)等地。代宗寶應元年(公元762年),病死於安徽當塗縣。李白生活在唐代極盛時期,具有「濟蒼生」、「安黎元」的進步理想,畢生為實現這一理想而奮斗。他的大量詩篇,既反映了那個時代的繁榮氣象,也揭露和批判了統治集團的荒淫和腐敗,表現出蔑視權貴,反抗傳統束縛,追求自由和理想的積極精神。在藝術上,他的詩想像新奇,感情強烈,意境奇偉瑰麗,語言清新明快,形成豪放、超邁的藝術風格,達到了我國古代積極浪漫主義詩歌藝術的高峰。存詩900餘首,有《李太白集》。其詩想像豐富,構思奇特,氣勢雄渾瑰麗,風格豪邁瀟灑,是盛唐浪漫主義詩歌的代表人物。
編輯本段【史書傳記】
《新唐書·卷202·李白傳》
興聖皇帝九世孫。其先隋末以罪徙西域,神龍初,遁還,客巴西。白之生,母夢長庚星,因以命之。十歲通詩書,既長,隱岷山。州舉有道,不應。蘇頲為益州長史,見白異之,曰:「是子天才英特,少益以學,可比相如。」然喜縱橫術,擊劍,為任俠,輕財重施。更客任城,與孔巢父、韓准、裴政、張叔明、陶沔居徂徠山,日沈飲,號「竹溪六逸」。
天寶初,南入會稽,與吳筠善,筠被召,故白亦至長安。往見賀知章,知章見其文,嘆曰:「子,謫仙人也!」言於玄宗,召見金鑾殿,論當世事,奏頌一篇。帝賜食,親為調羹,有詔供奉翰林。白猶與飲徒醉於市。帝坐沈香亭子,意有所感,欲得白為樂章;召入,而白已醉,左右以水靧面,稍解,援筆成文,婉麗精切無留思。帝愛其才,數宴見。白嘗侍帝,醉,使高力士脫靴。力士素貴,恥之,擿其詩以激楊貴妃,帝欲官白,妃輒沮止。白自知不為親近所容,益驁放不自修,與知章、李適之、汝陽王璡、崔宗之、蘇晉、張旭、焦遂為「酒八仙人」。懇求還山,帝賜金放還。白浮游四方,嘗乘舟與崔宗之自採石至金陵,著宮錦袍坐舟中,旁若無人。
安祿山反,轉側宿松、匡廬間,永王璘辟為府僚佐。璘起兵,逃還彭澤,璘敗,當誅。初,白游並州,見郭子儀,奇之。子儀嘗犯法,白為救免。至是子儀請解官以贖,有詔長流夜郎。會赦,還尋陽,坐事下獄。時宋若思將吳兵三千赴河南,道尋陽,釋囚辟為參謀,未幾辭職。李陽冰為當塗令,白依之。代宗立,以左拾遺召,而白已卒,年六十餘。
《舊唐書·列傳第一百四十·文苑下·李白傳》
山東人。少有逸才,志氣宏放,飄然有超世之心。父為任城尉,因家焉。少與魯中諸生孔巢父、韓沔、裴政、張叔明、陶沔等隱於徂徠山,酣歌縱酒,時號「竹溪六逸」
天寶初,客游會稽,與道士吳筠隱於剡中。既而玄宗詔筠赴京師,筠薦之於朝,遣使召之,與筠俱待詔翰林。白既嗜酒,日與飲徒醉於酒肆。玄宗度曲,欲造樂府新詞,亟召白,白已卧於酒肆矣。召入,以水灑面,即令秉筆,頃之成十餘章,帝頗嘉之。嘗沉醉殿上,引足令高力士脫靴,由是斥去。乃浪跡江湖,終日沉飲。時侍御史崔宗之謫官金陵,與白詩酒唱和。嘗月夜乘舟,自採石達金陵,白衣宮錦袍,於舟中顧瞻笑傲,傍若無人。
初,賀知章見白,賞之曰:「此天上謫仙人也。」祿山之亂,玄宗幸蜀,在途以永王璘為江淮兵馬都督、揚州節度大使,白在宣州謁見,遂辟為從事。永王謀亂,兵敗,白坐長流夜郎。後遇赦得還,竟以飲酒過度,醉死於宣城。有文集二十卷,行於時。
《唐才子傳·李白》
白,字太白,山東人。母夢長庚星而誕,因以命之。十歲通五經,自夢筆頭生花,後天才贍逸,名聞天下。喜縱橫,擊劍為任俠,輕財好施。更客任城,與孔巢父、韓准、裴政、張叔明、陶沔居徂徠山中,日沉飲,號「竹溪六逸」。
天寶初,自蜀至長安,道未振,以所業投賀知章,讀至《蜀道難》,嘆曰:「子謫仙人也。」乃解金龜換酒,終日相樂,遂薦於玄宗,召見金鑾殿,論時事,因奏頌一篇,帝喜,賜食,親為調羹,詔供奉翰林。嘗大醉,上前草詔,使高力士脫靴,力士恥之,摘其《清平調》中飛燕事,以激怒貴妃,帝每欲與官,妃輒沮之。白益傲放,與賀知章、李適之、汝陽王琎、崔宗之、蘇晉、張旭、焦遂為「飲酒八仙人」。懇求還山,賜黃金,詔放歸。
白浮游四方,欲登華山,乘醉跨驢經縣治,宰不知,怒,引至庭下曰:「汝何人,敢無禮!」白供狀不書姓名,曰:「曾令龍巾拭吐,御手調羹,貴妃捧硯,力士脫靴。天子門前,尚容走馬;華陰縣里,不得騎驢?」宰驚愧,拜謝曰:「不知翰林至此。」白長笑而去。嘗乘舟,與崔宗之自採石至金陵,著宮錦袍坐,傍若無人。祿山反,明皇在蜀,永王璘節度東南,白時卧廬山,辟為僚佐。璘起兵反,白逃還彭澤。璘敗,累系潯陽獄。初,白游並州,見郭子儀,奇之,曾救其死罪。至是,郭子儀請官以贖,詔長流夜郎。
白晚節好黃、老,度牛渚磯,乘酒捉月,遂沉水中。初,悅謝家青山,今墓在焉。有文集二十卷,行世。
或雲:白,涼武昭王暠九世孫也。
編輯本段【作者小傳】
李白(701-762),字太白,唐代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他寫了大量歌頌祖國河山、揭露社會黑暗和蔑視權貴的詩歌。他的詩對後人有深遠的影響,被稱為詩仙。
編輯本段【格律】
○平聲 ●仄聲 ⊙可平可仄 △平韻 ▲仄韻 本作的韻腳是:七陽;可"三江七陽"通押。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 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 ●○⊙○●,○○⊙●△
編輯本段【注釋】
1.靜夜思:在靜靜的夜晚所引起的思念。
2.疑:懷疑,以為。
3.舉頭:抬頭。
編輯本段【譯文】
坐在井床上看天上明月灑在地上的月光,宛如層層的白霜。
仰首看那空中的一輪明月,不由得低下頭來沉思,愈加想念自己的故鄉。
【床前明月光中的「床」】

指井台
參考資料:《新課堂作文》
已經有學者撰文考證過。退休教師重解李白「床前明月光」,中國教育家協會理事程實將考證結果寫成論文發表在刊物上,還和好友創作了《<靜夜思>詩意圖》 。
關於「床」釋義的爭鳴
一解:魏明倫表示,《靜夜思》家喻戶曉,但研究者對這首詩卻一直爭論不休,焦點就集中在「床前明月光」的「床」上。有的認為「床」應作坐具解釋,有的認為「床」應作睡眠之床,學者認為「床」應作井欄解。其實,《靜夜思》中的「床」確為井欄,而且「井」這一民俗意象是全詩的核心意象。從考古發現來看,中國最早的水井是木結構水井。古代井欄有數米高,成方框形圍住井口,防止人跌入井內,這方框形既像四堵牆,又像古代的床。因此古代井欄又叫銀床,說明井和床有關系,其關系的發生則是由於兩者在形狀上的相似和功能上的類同。古代井欄專門有一個字來指稱,即「韓」字。《說文》釋「韓」為「井垣也」,即井牆之意。
二解:「床」即「窗」的通假字
三解 :這里「床」作井沿、井欄桿講更合理些。理由如下:
1、我國古代的窗子還未能安裝上玻璃,人們為了防風禦寒,一般都要給窗戶蒙上一層紙。這在一些武俠片中可以看到,一些江湖俠客在漆黑的夜晚,用手指沾一點唾液,輕輕把窗戶紙戳一個洞……請問月亮能穿過窗戶紙在床前的地上灑下一片銀霜般的月光嗎?
2、倘若窗戶沒有蒙窗戶紙,但古代的窗戶一般有窗格子,月光透過這樣的窗格子,在床前的地上只會留下參差斑駁的光斑,不會形成大片的月光,恐怕難以讓詩人「疑是地上霜」。
3、倘若詩人住的是一所簡陋的房子,窗戶沒有窗格子,窗子正打開著。但古時人們一般把床靠房屋北牆安放,詩人躺在床上舉頭一定望不到明月,看到的只能是屋頂,當然低頭的動作也無法做了。
4、倘若床是靠南牆靠窗戶安放的。該詩題目叫《靜夜思》,說明此時應是夜深人靜,月到中天。詩人躺在床上無須舉頭就能望到明月;而且依據月照的角度,月光可能照在床上而不是床前。
5、詩人深夜不眠,是否點燈?若點燈,恐怕月光不會在床前如銀霜潔白一片。
6、倘若詩人夜深難寢,並未點燈,也未躺在床上,而是站在窗前,憑窗遠眺。這時詩人如果舉頭看明月:其一,由於月已中天,詩人看到的恐怕只能是屋檐;其二,詩人站在窗前,身後必定留下身影,床前是否有足夠的月光讓詩人「疑是地上霜」。
7、井欄桿的周圍是供人們蹲著洗衣洗菜的光滑的空地。詩人夜深難寐,月下在井欄外的空地上獨自踱步。在這樣的井欄周圍,詩人才能夠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抬頭、低頭,動作自如。銀色的月光灑在這樣的開闊地上,自然讓他覺得「疑是地上霜」。更主要的是「井」在古代是家鄉的代稱。古時人們為了生活的方便總喜歡圍水而居,井的四周總聚集著住戶,人們便把八家住戶叫做井;通往水井的街道里弄就叫做市井(北京的王府井就因井而得名)。這從井在古代的寫法就能看出來。在井邊幹活的小人物被叫做市井之徒。孩子們喜歡圍著水井嬉戲玩水,南京長干里的男孩 「郎騎竹馬來,繞床弄青梅」則是再自然不過的事了。農村人也喜歡圍井而居,男子在井邊打水邊對話,村婦們在井沿四周空地上邊洗衣洗菜邊拉扯家常(原人教版小學語文教材中的《古井》也反映了這種情況);夏夜月下人們也喜歡在井沿四周一邊納涼,一邊聊天。水井成了當時人們公共活動場所、信息發布中心。井也逐漸就成了故鄉、鄉里的代名詞。否則成語「背井離鄉」中「背對著井」就不能表示「離開家鄉」的意思了。詩人舉頭望著天上的一輪圓月,低頭看著這樣有著家鄉文化內涵的井,說不定已想起家鄉老井邊熱鬧的場景,想起自己在井邊玩耍的快樂。我想,富於想像、善於聯想的詩人看著能夠借代家鄉的井當然容易引起對家鄉的思念,看著作為卧具的床只怕會讓詩人想起夢鄉而不是家鄉。
四解:駁以上觀點床之本義即坐卧的器具,《詩經·小雅·斯干》有「載寐之牀」,《易·剝牀·王犢注》亦有「在下而安者也。」之說,講得即是卧具。
至於唐詩中說床者比比皆是,至少有點地位的唐朝人多睡在床上,何來「席地而居」?如膾炙人口的《杜甫·茅屋為秋風所破歌》中「布衾多年冷似鐵,驕兒惡卧踏里裂。床頭屋漏無干處,雨腳如麻未斷絕。自經喪亂少睡眠,長夜沾濕何由徹!」;《白居易·小台》詩中的「六尺白藤床」;《白居易·竹窗》「是時三伏天,天氣熱如湯。獨此竹窗下,朝回解衣裳。輕紗一幅巾,小簟六尺床。無客盡日靜,有風終夜涼。」;《李白·雜曲歌辭·長相思三首》「床中綉被卷不寢,至今三載猶聞香。」;《李嶠·床》「傳聞有象床,疇昔獻君王。玳瑁千金起,珊瑚七寶妝。桂筵含柏馥,蘭席拂沉香。願奉羅帷夜,長乘秋月光。」《白居易·燕子樓三首》「滿窗明月滿簾霜,被冷燈殘拂卧床。燕子樓中霜月夜,秋來只為一人長。」唐詩中還說到各色床,什麼象床、牙床、翡翠床、黃金床、玳瑁床等。明明有被,有帳,有枕,並用於睡覺,何雲「當時並沒有床這個名詞」?再說窗,如《白居易·竹窗》詩雲:「今春二月初,卜居在新昌。未暇作廄庫,且先營一堂。開窗不糊紙,種竹不依行。意取北檐下,窗與竹相當。」;《駱賓王·帝京篇》雲:「寶蓋雕鞍金絡馬,蘭窗綉柱玉盤龍。綉柱璇題粉壁映,鏘金鳴玉王侯盛。」;《杜甫·絕句四首》亦雲「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里船。」《毛文錫·紗窗恨》有:「後園里、看百花發,香風拂、綉戶金扉。月照紗窗,恨依依。」唐代的窗戶式樣有大有小,有高有低,絕非僅僅是「牆上的直欞窗或高處設置的瓮窗」。 其實,李白詩中的「床前明月光」講的就是月照床前。唐詩中寫「床前月」太多了,其中有哪一條能改成井欄?為什麼有些人不把「床」當床,非要說成是井欄?原來他們懷疑唐代的人睡覺不用床。白居易在新昌蓋的房子,其窗幾乎和竹子齊高,怎麼不能透過窗子「看到庭院的事物」?這真是令人啼笑皆非!唐代有關明月照床的詩句也為數不少。如:
《元稹·春月》
春月雖至明,終有靄靄光。不似秋冬色,逼人寒帶霜。
纖粉澹虛壁,輕煙籠半床。分暉間林影,余照上虹梁。
《元稹·夜閑》
感極都無夢,魂銷轉易驚。風簾半鉤落,秋月滿床明。
悵望臨階坐,沉吟繞樹行。孤琴在幽匣,時迸斷弦聲。
《韋庄·清平樂》
夢覺半床斜月,小窗風觸鳴琴。
月光既然可以照在床上,躺在床上的人當然可以看到外邊的月亮,這有什麼好奇怪的?又有人提出這里的床指的是「胡床」,也就是椅子。按此說法,詩人是坐在院中的椅子上看明月思故鄉的。「胡床」系東漢後期從北方少數民族地區傳入中原,故曰「胡」。隋代改稱「交床」,唐代稱為「繩床」。胡床是一種可以折疊的輕便坐具,由八根木棍組成,坐面其上為棕繩聯結以為床面,床足斜向相交時可以放穩。胡床可以折疊,取放方便。漢以後,有許多關於胡床用於野外郊遊、野外作戰攜用的記載,魏晉以後被廣泛使用。《漢·應劭·風俗通義佚文·服妖》:「靈帝好胡服、胡帳、胡床,京師競為之。」《宋·陶谷·清異錄·陳設門》:「胡床施轉關以交足,穿便絛以容坐,轉縮須叟,重不數斤。相傳明皇行幸頗多,從臣或待詔野頓,扈駕登山,不能跋立,欲息則無以寄身,遂創意如此,當時稱『逍遙座』。」《宋·程大昌·演繁露》卷十四:「今之交床,制本自虜來始名『胡床』,桓伊下馬據胡床取笛三弄是也。隋以讖有『胡』,改名『交床』。唐穆宗長慶二年十二月,見群臣於紫宸殿,御大繩床,則又名『繩床』矣。」《明·高濂·遵生八箋》記載:「滕床,藤製,上有倚圈靠背,後有活動撐腳,便於調節高低。」《清·阮葵生·茶餘客話》:「交木兩支,如交椅之稱。胡床,即交椅。」再細究一下,詩人是坐在椅上的感覺應是「身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才對!而且唐朝詩人所言此物,一般都不單獨稱「床」,不是說「胡床」,就是言「繩床」。「床」和「胡床」這兩個概念他們分得很清楚。全唐詩中涉及「床」這個物品的詩近九百首,幾乎都是這樣。如 :
《李白·草書歌行》
箋麻素絹排數廂,宣州石硯墨色光。
吾師醉後倚繩床,須臾掃盡數千張。
編輯本段「床前明月光」疑似李白坐在馬紮上
「床前明月光」,疑是「李白坐在馬紮上」?青蓮居士作古千年,詩作名句如今卻引來爭議無數,收藏家馬未都的一席驚人話語,讓學界紛紛祭出各自觀點,「床」這個人生中不可或缺的意象頓成風暴眼。
1、李白詩中的「床」引發一片爭議。
「床」,李白的原意到底是指什麼呢?想必十人中有八九位會解釋成「睡床」。小時候老師就是這樣教的:詩人躺在床上,看見床前的月光,以為是秋霜。幾年前,中國教育家協會理事程實發表論文認為,李白所言的「床」應為井床。《辭海》對「床」一詞的注釋,其中就有一項釋義為「井上圍欄」。但馬未都又提出了新觀點:在一千多年前的唐朝,現在的人們坐的馬扎被稱為胡床,因此,李白詩中的床就是馬扎。
2、熱心讀者來信探討「床」之新解。
我們一篇報道登出之後,也引來無數讀者爭議,上師大的曾維華老師更是殷殷寄來學術大作,使我們深感被信任之情。
「繩床是由東漢時期從西域傳入中原的『胡床』演變而來的,胡床(即繩床、交床)的形制,最初為類似現今還在使用的『馬扎兒』,大約到唐明皇時期對胡床進行了改進,成為類似現今使用的折疊式躺椅。如李白詩雲:『吾師醉後倚繩床』。李白生活在唐代社會環境中,使用當時頗為流行的繩床是很自然的。因此,將《靜夜思》中的『床』釋作『 繩床』之『床』,當更符合實際……」
而與此同時,首開這股學術討論風的馬未都,以「胡床馬扎」為名注冊了博客,對於外界的眾說紛紜,他在博客上表示:「外圍爭議比圈內大,始料不及。采訪咄咄逼人,有備而來。虛心使人進步,我幾歲時就知這句名言,好久不說了,關鍵時刻還是這個管用。另外,有刺自己不好挑,得別人幫著挑。」
無論如何,讓文藝話題圍轉在「床」之為何物,大約總比每每糾結於聚光燈下俊男美女情事分合要顯得高一點,再者,馬未都也藉此讓大家知道了他家的「觀復博物館」,這會兒,連「博物館」的地圖和交通路線都擺上網了。

【賞析】
這首詩寫的是在寂靜的月夜思念家鄉的感受。
詩的前兩句「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是寫詩人在作客他鄉的特定環境中一剎那間所產生的錯覺。一個獨處他鄉的人,白天奔波忙碌,倒還能沖淡離愁,然而一到夜深人靜的時候,心頭就難免泛起陣陣思念故鄉的波瀾。何況是在月明之夜,更何況是月色如霜的秋夜。「疑是地上霜」中的「疑」字,生動地表達了詩人睡夢初醒,迷離恍惚中將照射在床前的清冷月光誤作鋪在地面的濃霜。而「霜」字用得更妙,既形容了月光的皎潔,又表達了季節的寒冷,還烘托出詩人飄泊他鄉的孤寂凄涼之情。
詩的後兩句「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則是通過動作神態的刻畫,深化思鄉之情。「望」字照應了前句的「疑」字,表明詩人已從迷朦轉為清醒,他翹首凝望著月亮,不禁想起,此刻他的故鄉也正處在這輪明月的照耀下。於是自然引出了「低頭思故鄉」的結句。「低頭」這一動作描畫出詩人完全處於沉思之中。而「思」字又給讀者留下豐富的想像:那家鄉的父老兄弟、親朋好友,那家鄉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那逝去的年華與往事……無不在思念之中。一個「思」字所包涵的內容實在太豐富了。

I. 古詩名句

古今詩詞名句

1.關關雎鳩,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詩經)
2.殷鑒不遠,在夏後之世。(詩經)
3.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詩經)
4.黃鍾毀棄,瓦釜雷嗚。(屈原)
5.言者無罪,聞者足戒。(毛詩序)
6.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已。(曹操)
7.捐軀赴國難,視死忽如歸。(曹植)
8.山不厭高,水不厭深。周公吐哺,天下歸心。(曹操)
9.蜀道之難,難於上青天。(李白)
10.萬里赴戎機,關山度若飛。(木蘭詩)
11.何以解憂,唯有杜康。(曹操)
12.杞國無事憂天傾。(李白)
13.菊殘猶有傲霜枝。(蘇軾)
14.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陶淵明)
15.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陶淵明)
16.晨興理荒穢,戴月荷鋤歸。(陶淵明)
17.奇文共欣賞,疑義相與析。(陶淵明)
18.盛年不重來,一日難再晨。及時宜自勉,歲月不待人。(陶淵明)
19.山隨平野近,江入大荒流。(李白)
20.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飾。(李白)
21.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杜甫)
22.筆落驚風雨,詩成泣鬼神。(杜甫)
23.前不見古人,後不見來者。(陳子昂)
24.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孟郊)
25.青山遮不住,畢竟東流去。(辛棄疾)
26.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張九齡)
27.野曠天低樹,江清月近人。(孟浩然)
28.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杜甫)
29.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杜甫)
30.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杜甫)
31.星垂平野闊,月涌大江流。(杜甫)
32.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杜甫)
33.窮年憂黎元,嘆息腸內熱。(杜甫)
34.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杜甫)
35.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白居易)
36.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王維)
37.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王維)
38.兩句三年得,一吟雙淚流。(賈島)
39.聖人不利己,憂濟在元元。(陳子昂)
40.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
41.莫道桑榆晚,為霞尚滿天。(劉禹錫)
42.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曹植)
43.鳥宿池邊樹,僧敲月下門。(賈島)
44.無意苦爭春,一任群芳妒。(陸游)
45.竹死不變節,花落有餘香。(唐,邵謁)
46.江流天地外,山色有無中。(王維)
47.蟬噪林愈靜,鳥嗚山更幽。(王維)
48.羈鳥戀舊林,池魚思故淵。(陶淵明)
49.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李商隱)
50.生當作人傑,死亦為鬼雄。(李清照)
51.氣蒸雲夢澤,波撼岳陽城。(孟浩然)
52.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張九齡)
53.黃金若糞土,肝膽硬如鐵。(石達開)
54.疾風知勁草,板盪識忠臣。(李世民)
55.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
56.枝上柳綿吹又少,天涯何處無芳草。(蘇軾)
57.東邊日出西邊雨,道是無晴卻有晴。(劉禹錫)
58.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柳永)
59.在天願作比翼鳥,在地願為連理枝。(白居易)
60.天長地久有時盡,此恨綿綿無盡期。(白居易)
61.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白居易)
62.溪雲初起日沉閣,山雨欲來風滿樓。(唐,許渾)
63.爾曹身與名俱滅,不廢江河萬古流。(杜甫)
64.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李白)
65.三山半落青天外,一水中分白露洲。(李白)
66.花開堪折直須折,莫待無花空折枝。(杜秋娘)
67.我勸天公重抖擻,不拘一格降人才。(龔自珍)
68.雲橫秦嶺家何在,雪擁藍關馬不前。(韓愈)
69.千呼萬喚始出來,猶抱琵琵半遮面。(白居易)
70.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領風騷數百年。(清,趙翼)
71.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王昌齡)
72.我自橫刀向天笑,去留肝膽兩昆侖。(譚嗣同)
73.近水樓台先得月,向陽花木易逢春。(宋,蘇麟)
74.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消愁愁更愁。(李白)
75.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杜甫)
76.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杜甫)
77.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宮粉黛無顏色。(白居易)
78.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王維)
79.身無彩鳳雙飛翼,心有靈犀一點通。(李商隱)
80.何當共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李商隱)
81.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李商隱)
82.黑雲壓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鱗開。(李賀)
83.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劉禹錫)
84.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劉禹錫)
85.請君莫奏前朝曲,聽唱新翻楊柳枝。(劉禹錫)
86.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後庭花。(杜牧)
87.空床卧聽風吹雨,誰復挑燈夜補衣。(宋,賀鑄)
88.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王安石)
89.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孟郊)
90.春色滿園關不住,一枝紅杏出牆來。(宋,葉紹翁)
91.春江潮水連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唐,張若虛)
92.春城無處不飛花,寒食東風御柳斜。(唐,韓)
93.春潮帶雨晚來急,野流無人舟自橫。(韋應物)
94.相見時難別亦難,東風無力百花殘。(李商隱)
95.舉世皆濁我獨清,眾人皆醉我獨醒。(屈原)
96.洛陽親友如相問,一片冰心在玉壺。(王昌齡)
97.粉身碎骨渾不怕,要留青白在人間。(於謙)
98.戰士軍前半死生,美人帳下猶歌舞。(高適)
99.莫怪春來便歸去,江南雖好是他鄉。(明,王慕)
100.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杜牧)
101.東風不與周郎便,銅雀春深鎖二喬。(杜牧)
102.濁酒一杯家萬里,燕然未勒歸無計。(范仲淹)
103.春宵一刻值千金,花有清香月有陰。(蘇軾)
104 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 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鍾聲到客船。(張繼)
105.沾衣欲濕杏花雨,吹面不寒楊柳風。(宋,志南)
106.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朱熹)
107.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秦觀)
108.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陸游)
109.縱橫自有凌雲筆,俯仰隨人亦可憐。(元好問)
110.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楊萬里)
111.著意栽花花不發,無心插柳柳成陰。(關漢卿)
113.等閑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朱熹)
114.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高適)
115.梅須遜雪三分白,雪卻輸梅一段香。(宋,盧梅坡)
116.綠楊煙外曉寒輕,紅杏枝頭春意鬧。(宋,宋祁)
117.欲把西湖比西子,濃裝淡抹總相宜。(蘇軾)
118.欲寄彩箋兼尺素,山長水闊知何處,(曼殊)
119.黃沙百戰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王昌齡)
120.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元稹)
121.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林逋)
122.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王勃)
123 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 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蘇軾)
124.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為國戌輪台。(陸游)
125.平生不解藏人善,到處逢人說項斯。(唐,楊敬之)
126.千里鶯啼綠映紅,水村山廓酒旗風。(杜牧)
127.一片丹心圖報國,千秋青史勝封侯。
128.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陸游)
129.遺民淚盡胡塵里,南望王師又一年。(陸游)
130.九州生氣恃風雷,萬馬齊喑究可哀。(龔自珍)
131.三十功名塵與土,八千里路雲和月。(岳飛)
132.壯志飢餐胡虜肉,笑談渴飲匈奴血。(岳飛)
133.萬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台。(杜甫)
134.上窮碧落下黃泉,兩處茫茫皆不見。(白居易)
135.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陸游)
136.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晏殊)
137.千門萬戶瞳瞳日,總把新桃換舊符。(王安石)
138.不要人誇顏色好,只留清氣滿乾坤。(王冕)
139 咬定青山不放鬆,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萬擊還堅韌,任你東南西北風。(鄭板橋)
140.青山處處埋忠骨,何須馬革裹屍還。
141.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龔自珍)
142.他年我若為青帝,報與桃花一處開。(黃巢)
143.苟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林則徐)
144.採得百花成蜜後,為誰幸苦為誰甜。(唐•羅隱)
145.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岑參)
146.夜闌卧聽風吹雨。鐵馬冰河入夢來。(陸游)
147.嫦娥應悔偷靈葯,碧海青天夜夜心。(李商隱)
148.庄生曉夢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鵑。(李商隱)
149.獨上江樓思渺然,月光如水水如天。(唐•趙嘏)
150.苦恨年年壓金線,為他人作嫁衣裳。(唐•秦韜玉)
151.今年縣宰加朱紱,便是生靈血染成。(杜荀鶴)
152.二十萬人齊解甲,寧無一個是男兒。(唐•花蕊夫人徐氏)
153.美人首飾侯王印,盡是沙中浪底來。(劉禹錫)
154.大風起兮雲飛揚,威加海內兮歸故鄉。安得猛士兮守四方。(劉邦)
155.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屈原)
156.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還。(戰國策)
157.力拔山兮氣蓋世,時不利兮騅不逝。騅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史記)
158.眾里尋他千網路,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辛棄疾)
159.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間。(李煜)
160.莫道不消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李清照)
161.剪不斷,理還亂,是離愁,別是一番滋味在心頭。(李煜)
162.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李煜)
163.莫等閑,白了少年頭,空悲切。(岳飛)
164.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晏殊)
165 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 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蘇軾)
165.花褪殘紅青杏小,燕子來時,綠水人家繞。○宋·蘇軾《蝶戀花》
166.月明星稀,烏鵲南飛,繞樹三匝,何枝可依。○三國魏·曹操《短歌行》
167.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新燕啄春泥。○唐·白居易《錢塘湖春行》
168.雲中誰寄錦書來,雁字回時,月滿西樓。○宋·李清照《一剪梅》
169.但見悲鳥號古木,雄飛雌從繞林間。○唐·李白《蜀道難》
170.啼鳥有時能勸客,小桃無賴已撩人。○宋·辛棄疾《鷓鴣天·鵝湖歸,病起作》
171.魚在深泉鳥在雲,從來只得影相親○唐·項斯《贈別》
172.螟蛉有子,蜾蠃負。○《詩經·小雅·小宛》
173.寂寞小橋和夢過,稻田深處草蟲鳴。○宋·陳與義《早行》
174.穿花蛺蝶深深見,點水蜻蜓款款飛。○唐·杜甫《曲江二首》
175.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宋·楊萬里《小池》
176.倚杖柴門外,臨風聽暮蟬。○唐·王維《輞川閑居贈裴秀才迪》
177.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北齊民歌《敕勒歌》
178.亂鴉投落日,疲馬向空山○唐·劉長卿《恩敕重推使牒追赴蘇州次前溪館作》
179.巴東三峽巫峽長,猿鳴三聲淚沾裳。○北魏·酈道元《水經注·江水》引漁歌
180.風急天高猿嘯哀,渚清沙白鳥飛回。○唐·杜甫《登高》
181.秋風蕭瑟,洪波湧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漢燦爛,若出其里。○三國魏·曹操《步出夏門行》
182清氣澄余滓,杳然天界高。○晉·陶淵明《己酉歲九月九日》
183.野曠天低樹,江清月近人。○唐·孟浩然《宿建德江》
184.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唐·杜甫《登高》
185.星垂平野闊,月涌大江流○唐·杜甫《旅夜書懷》
186.獨上高樓雲渺渺,天涯一點青山小。○宋·王詵《蝶戀花》
187.夕陽一片寒鴉外,目斷東南四百州。○宋·汪元量《湖州歌》
188.蟬噪林逾靜,鳥鳴山更幽。○南朝梁·王籍《入若耶溪詩》
189.空山不見人,但聞人語響,返景入深林,復照青苔上。唐·王維《鹿柴》
190.曲徑通幽處,禪房花木深。○唐·常建《題破山寺後禪院》
191.獨憐幽草澗邊生,上有黃鸝深樹鳴。春潮帶雨晚來急,野渡無人舟自橫。○唐·韋應物《滁州西澗》
192.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於二月花。○唐·杜牧《山行》
193.鳥宿池邊樹,僧敲月下門。○唐·賈島《題李凝幽居》
194.絕頂人來少,高松鶴不群絕頂:○唐·賈島《宿山寺》
195.清風徐來,水波不興。○宋·蘇軾《前赤壁賦》
196.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宋·蘇軾《後赤壁賦》
197.風泠泠,露泠泠,一葉扁舟深處橫,垂楊鷗不驚。○宋·王質《長扁相思》
198.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元·馬致遠《天凈沙·秋思
199.寒鴉飛數點,流水繞孤村。○隋·楊廣《失題》
200.綠樹村邊合,青山郭外斜。村邊合:環繞在村外。○唐·孟浩然《過故人庄》
http://www.ywtd.com.cn/mypage/page1.asp?pid=55320&pgid=47845

熱點內容
古代勵志的名言 發布:2021-03-16 21:50:46 瀏覽:209
形容兒孫繞膝的詩句 發布:2021-03-16 21:49:35 瀏覽:878
席慕蓉賞析印記 發布:2021-03-16 21:48:26 瀏覽:311
權力很大含有手的成語 發布:2021-03-16 21:48:22 瀏覽:584
能聽的兒童故事 發布:2021-03-16 21:48:15 瀏覽:285
關於足球的詩歌詞句 發布:2021-03-16 21:47:40 瀏覽:870
拖拉機的古詩 發布:2021-03-16 21:42:53 瀏覽:571
亮甜的詩句 發布:2021-03-16 21:42:00 瀏覽:831
廣東話生日快樂祝福語 發布:2021-03-16 21:38:55 瀏覽:409
噓的短句 發布:2021-03-16 21:38:07 瀏覽: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