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城詩加賞析
1. 古詩台城的翻譯
韋庄·台城
江雨霏霏江草齊, 六朝如夢鳥空啼。
無情最是台城柳,依舊煙籠十里堤。
譯文
「江雨霏霏江草齊」:暮春三月,江南的春雨,密而且細,在霏霏雨絲中,江邊綠草如茵,四望迷濛,煙籠霧罩,如夢如幻,不免引人遐思。 「六朝如夢鳥空啼」:佳木蔥蘢,草長鶯飛,處處顯出了自然界的生機。詩人在歡快婉轉的鳥啼聲中,追想起曾在台城追歡逐樂的六朝統治者,都早已成為歷史上來去匆匆的過客,豪華壯麗的台城也成了供人瞻仰憑吊的歷史遺跡。 「無情最是台城柳」:最無情的就是那台城的楊柳,它既不管人事興衰與朝代更迭,也不管詩人憑吊歷史遺跡引起的今昔盛衰的感傷與悵惘。 「依舊煙籠十里堤」:(繁茂的楊柳)依然在煙霧籠罩的十里長堤邊隨風飄曳,依舊能給人以欣欣向榮的感覺,讓人想起當年繁榮昌盛的局面。
劉禹錫《金陵五題·台城》
台城六代競豪華,結綺臨春事最奢。
萬戶千門成野草,只緣一曲後庭花。
賞析
(作者賴漢屏,來自《唐詩鑒賞大辭典》) 六朝皇帝,以奢侈荒淫著稱,最末的那位陳後主更甚。他在豪華的台城裡,營造了結綺、臨春、望仙三座高達數十丈的樓閣,整天倚翠偎紅,不理朝政,還自譜新曲《玉樹後庭花》,填上淫詞,讓數以千計的美女邊歌邊舞。可怎料笙歌未徹,隋兵已迫都門,樓上紅燈,樓下戰火,連成一片。金粉南朝就在這靡靡之音中結束了。這首懷古詩,以古都金陵的核心──台城這一六朝帝王起居臨政的地方為題,寄託了弔古傷今的無限感慨。 首句總寫台城,綜言六代,是一幅鳥瞰圖。「六代競豪華」,乍看只是敘事,但前面冠以「台城」,便立刻使人聯想到當年金陵王氣,今日斷瓦頹垣,這就有了形象。「豪華」之前,著一「競」字,直貫六朝三百多年歷史及先後登基的近四十位帝王。「競」當然不是直觀形象,但用它來點化「豪華」,使之化成了無數幅爭奇鬥巧、富麗堂皇的六代皇宮圖,它比單幅圖畫提供的形象更為豐滿。 次句在畫面上突出了結綺、臨春兩座凌空高樓(還應包括另一座「望仙閣」在內)。「事最奢」是承上「豪華」而發的議論,「最」字接「競」字,其奢為六朝之「最」,可說登峰造極,那麼陳後主的下場如何,是不難想像了。這一句看起來寫兩座高樓,而議論融化在形象中了。這兩座高樓,雖然只是靜止的形象,但詩句卻能引起讀者對樓台中人和事的聯翩浮想。似見簾幕重重之內,香霧縹緲之中,舞影翩翩,輕歌陣陣,陳後主與妖姬艷女們正在縱情作樂。詩的容量就因「結綺臨春」引起的聯想而更加擴展了。 第三句記樓台今昔。眼前野草叢生,滿目瘡痍,這與當年「萬戶千門」的繁華景象形成多麼強烈的對比。一個「成」字,給人以轉瞬即逝之感。數百年前的盛景,似乎一下子就變成了野草,其中極富深意。我們彷彿置身於慘碧凄迷的瓦礫堆中,當年粉黛青蛾,依稀可見;今日累累白骨,怵目驚心。 結句論述陳後主失國因由,詩人改用聽覺形象來表達,在「千門萬戶成野草」的凄涼情景中,彷彿隱約可聞《玉樹後庭花》的樂曲在空際回盪。這歌聲使人聯想到當年翠袖紅氈,緩歌曼舞的場面,不禁使人對這一幕幕歷史悲劇發出深沉的感嘆。 懷古詩往往要抒發議論的,但這首詩不作抽象的議論,而是把議論和具體形象結合在一起,喚起人們豐富的聯想。讓嚴肅的歷史教訓化作接目搖心的具體形象,使詩句具有無限情韻,發人深思,引人遐想。這樣,我們毫不感到是在聽詩人枯燥地譏評古人古事,只感到在讀詩中得到一種美的享受。
2. 《台城》古詩
台城
作者:韋庄
江雨霏霏江草齊,六朝如夢鳥空啼。
無情最是台城柳,依舊煙籠十里堤。
3. 劉禹錫的台城和韋庄的台城,這兩首弔古傷今的古詩所用的主要藝術手法各有特色,請結合具體詩句加以賞析
台 城
劉禹錫
六朝皇帝,以奢侈荒淫著稱,最末的那位陳後主更甚。他在豪華的台城裡,營造了結綺、臨春、望仙三座高達數十丈的樓閣,整天倚翠偎紅,不理朝政,還自譜新曲《玉樹後庭花》,填上淫詞,讓數以千計的美女邊歌邊舞。可怎料笙歌未徹,隋兵已迫都門,樓上紅燈,樓下戰火,連成一片。金粉南朝就在這靡靡之音中結束了。這首懷古詩,以古都金陵的核心——台城這一六朝帝王起居臨政的地方為題,寄託了弔古傷今的無限感慨。
首句總寫台城,綜言六代,是一幅鳥瞰圖。「六代競豪華」,乍看只是敘事,但前面冠以「台城」,便立刻使人聯想到當年金陵王氣,今日斷瓦頹垣,這就有了形象。「豪華」之前,著一「競」字,直貫六朝三百多年歷史及先後登基的近四十位帝王。「競」當然不是直觀形象,但用它來點化「豪華」,使之化成了無數幅爭奇鬥巧、富麗堂皇的六代皇宮圖,它比單幅圖畫提供的形象更為豐滿。
次句在畫面上突出了結綺、臨春兩座凌空高樓(還應包括另一座「望仙閣」在內)。「事最奢」是承上「豪華」而發的議論,「最」字接「競」字,其奢為六朝之「最」,可說登峰造極,那麼陳後主的下場如何,是不難想像了。這一句看起來寫兩座高樓,而議論融化在形象中了。這兩座高樓,雖然只是靜止的形象,但詩句卻能引起讀者對樓台中人和事的聯翩浮想。似見簾幕重重之內,香霧縹緲之中,舞影翩翩,輕歌陣陣,陳後主與妖姬艷女們正在縱情作樂。詩的容量就因「結綺臨春」引起的聯想而更加擴展了。
第三句記樓台今昔。眼前野草叢生,滿目瘡痍,這與當年「萬戶千門」的繁華景象形成多麼強烈的對比。一個「成」字,給人以轉瞬即逝之感。數百年前的盛景,似乎一下子就變成了野草,其中極富深意。我們彷彿置身於慘碧凄迷的瓦礫堆中,當年粉黛青蛾,依稀可見;今日累累白骨,怵目驚心。
結句論述陳後主失國因由,詩人改用聽覺形象來表達,在「千門萬戶成野草」的凄涼情景中,彷彿隱約可聞《玉樹後庭花》的樂曲在空際回盪。這歌聲使人聯想到當年翠袖紅氈,緩歌曼舞的場面,不禁使人對這一幕幕歷史悲劇發出深沉的感嘆。
懷古詩往往要抒發議論的,但這首詩不作抽象的議論,而是把議論和具體形象結合在一起,喚起人們豐富的聯想。讓嚴肅的歷史教訓化作接目搖心的具體形象,使詩句具有無限情韻,發人深思,引人遐想。這樣,我們毫不感到是在聽詩人枯燥地譏評古人古事,只感到在讀詩中得到一種美的享受。
台城》韋庄詩中說台城柳無情的作用是透露出人的無限傷痛
詩歌並沒有直接向讀者展示台城的破敗情狀,相反倒是呈現出了一幅頗具江南風味的圖景:江雨霏霏,江岸小草細長,鳥在清亮鳴叫,江堤楊柳茂密如同煙籠。這四樣景物的組合,便是典型的「正是江南好風景」(杜甫《江南逢李龜年》)了。然而當我們細細品味,注意到幾個能體現詩人情感態度的「關鍵詞」,就會發現本詩的內蘊並非「點染風景」 可盡。
先看「空」。最容易使我們想起詩聖杜甫《蜀相》里的 「隔葉黃鸝空好音」。為什麼「空」?杜甫言「空」,是因為丞相祠堂無人來拜,黃鸝啼聲雖美,卻無人來聽,進而叩出:諸葛武侯功業雖著,卻已為人所忘。韋庄言「空」,則是因六朝繁華早已「如夢」消逝,人事不再,啼聲雖美,同樣無人來聽。此一「空」字,立時點出了台城的不勝蕭瑟之狀。再是「無情」,草木本就無情,又何故指責它無情?可見詩人實際上是把台城柳當成有情之物來寫的。而從傳統的物象運用上來看,「柳」也的確與人情相關:在離別時分折柳相贈(蘊一「留」字),離別後睹柳傷情(如柳永詞「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而「六朝」的衰亡正是一個時代的告別,近人毛澤東有詞雲「天若有情天亦老」, 在韋庄眼中,為六朝的離別作見證的柳也該「老去」才是,但卻「依舊煙籠十里堤」,一片枝繁葉茂。要注意此句中「依舊」兩字,它使人油然想起劉禹錫《石頭城》「淮水東邊舊時月,夜深還過女牆來」中的「還」字,它們都形成了今昔對比,並在裡面蘊含了詩人對「世事變遷」的深沉感喟。恐也正因為「柳」在傳統物象中的特殊功用,才會使詩人用上了「最是」一詞。「無情最是」的正常語序是「最無情是」,倒裝的用意不言而喻,在強化台城柳「無情」的同時,又凸現了一個回顧歷史帶點「怨」氣的詩人的形象。
而如果考慮到詩人生活在晚唐,則我們會發現詩人與其說是在感喟「台城」,還不如說在感喟自己這個與當年六朝越來越相像的朝代;與其說柳對六朝「無情」,還不如說柳還將「無情」地見證又一個時代的消逝
4. 古詩台城的解釋
<<台城>>有多首不知你說的是哪一首?有【唐代張喬《台城》版詩】有權【唐代韋庄《台城》詩】有【唐代劉禹錫《金陵五題·台城》詩】給你以下網址,三位作者的詩作和解釋都有:
http://bk..com/view/635558.htm
5. 台城古詩
台城
唐代 韋庄
江雨霏霏江草齊,六朝如夢鳥空啼。
無情最是台城柳,依舊煙籠十里堤。
6. 《台城》這個古詩
台城
【唐】韋庄
江雨霏霏江草齊,六朝如夢鳥空啼。
無情最是台城柳,依舊煙籠十里堤。
白話譯文:
江上春雨霏霏岸邊青草離離,六朝往事如夢只剩春鳥悲啼。
最無情的還是台城外的楊柳,依舊輕煙般籠罩著十里長堤。
《台城》是唐代詩人韋庄創作的一首憑吊六朝古跡的詠史懷古詩。此詩通過描繪美輪美奐的江南春景反襯古城已經消失的現實,營造出一種物是人非的落寞氣氛。首句寫金陵雨景,渲染氛圍;次句寫六朝往事如夢,繁華的台城早已破敗;三、四句表現風景依舊,人世滄桑。詩人觸景生情,借景寄慨,暗寓傷今,在草木無情的感慨中流露了濃重的感傷情緒。全詩兼用情景陪襯與情景反襯兩種手法,語言含蓄,感慨深沉,空靈蘊藉,神完氣足,具有很強的藝術感染力。
賞析:
弔古詩多觸景生情,借景寄慨,寫得比較虛。這首詩則比同類作品更空靈蘊藉。它從頭到尾採取側面烘托的手法,著意造成一種夢幻式的情調氣氛,引導讀者透過這層隱約的感情帷幕去體味作者的感慨。
作為弔古之作,起筆卻在古跡之外。「江雨霏霏江草齊」,不正面描繪台城,而是著意渲染氛圍。金陵濱江,故說「江雨」「江草」。江南的春雨,密而且細,在霏霏雨絲中,四望迷濛,煙籠霧罩,如夢似幻。暮春三月,江南草長,碧綠如茵,又顯出自然界的生機。這景色即具有江南風物特有的輕柔婉麗,又容易勾起人們的迷惘惆悵。這就為下一句抒情作了准備。
「六朝如夢鳥空啼」,從首句描繪江南煙雨到次句的六朝如夢,跳躍很大,表面上看似不相屬。其實不僅「江雨霏霏」的氛圍已暗逗「夢」字,而且在霏霏江雨、如茵碧草之間就隱藏著一座已經荒涼破敗的台城。鳥啼草綠,春色常在,而曾經在台城追歡逐樂的六朝統治者卻早已成為歷史上來去匆匆的過客,豪華壯麗的台城也成了供人憑吊的歷史遺跡。從東吳到陳,三百多年間,六個短促的王朝一個接一個地衰敗覆亡,變幻之速,本來就給人以如夢之感;再加上自然與人事的對照,更加深了「六朝如夢」的感慨。「台城六代競豪華」,但眼前這一切已盪然無存,只有不解人世滄桑、歷史興衰的鳥兒在發出歡快的啼鳴。「鳥空啼」的「空」,即「隔葉黃鸝空好音」(杜甫《蜀相》)的「空」,它從人們對鳥啼的特殊感受中進一步烘托出「夢」字,寓慨很深。
「無情最是台城柳,依舊煙籠十里堤。」楊柳是春天的標志。在春風中搖盪的楊柳,總是給人以欣欣向榮之感,容易使人想起繁榮興茂的局面。當年十里長堤,楊柳堆煙,曾經是台城繁華景象的點綴;如今台城已經是「萬戶千門成野草」,而台城柳色卻「依舊煙籠十里堤」。這繁榮茂盛的自然景色和荒涼破敗的歷史遺跡,終古如斯的長堤煙柳和轉瞬即逝的六代豪華的鮮明對比,對於一個身處末世、懷著亡國之憂的詩人來說,是十分令人觸目驚心的。而台城堤柳,卻既不管人間興亡,也不管面對它的詩人會引起多少今昔盛衰之感,所以說它「無情」。說柳「無情」,正透露出人的無限傷痛。「依舊」二字,深寓歷史滄桑之慨。它暗示了一個腐敗的時代的消逝,也預示歷史的重演。堤柳堆煙,本來就易觸發往事如煙的感慨,加以它在詩歌中又常常被用作抒寫興亡之感的憑藉,所以詩人因堤柳引起的感慨也就特別強烈。詩人運用了移情的修辭手法,將自己對古跡的懷念與心痛轉移到春柳之上。「無情」「依舊」,通貫全篇寫景,兼包江雨、江草、啼鳥與堤柳;「最是」二字,則突出強調了堤柳的「無情」和詩人的感傷悵惘。
詩人憑吊台城古跡,回顧六朝舊事,免不了有今之視昔,亦猶後之視今之感。亡國的不祥預感,在寫這首詩時是縈繞在詩人心頭的。如果說李益的《汴河曲》在「行人莫上長堤望,風起楊花愁殺人」的強烈感喟中還蘊含著避免重演亡隋故事的願望,那麼此篇則在如夢似幻的氣氛中流露了濃重的傷感情緒,這正是唐王朝覆亡之勢已成,重演六朝悲劇已不可免的現實在弔古詩中的一種折光反映。
這首詩以自然景物的「依舊」暗示人世的滄桑,以物的「無情」反託人的傷痛,而在歷史感慨之中即暗寓傷今之意。思想情緒雖不免有些消極,但這種虛處傳神的藝術表現手法,仍值得後人借鑒。
7. 台城古詩
【原文】來:
台城
作者:韋庄自
江雨霏霏江草齊,六朝如夢鳥空啼。
無情最是台城柳,依舊煙籠十里堤。
【注釋】:
1.台城:舊址在南京市玄武湖旁,六朝時是帝王荒淫享樂的場所。
2.南朝陳後主在台城營造結綺、臨春、望仙三座高樓,以供遊玩,並自譜《玉樹後庭花》,中有「玉樹後庭花,花開不復久」之句。
3.六朝指東吳、東晉、宋、齊、梁、陳六個朝代。
【譯文】:
「江雨霏霏江草齊」:暮春三月,江南的春雨,密而且細,在霏霏雨絲中,江邊綠草如茵,四望迷濛,煙籠霧罩,如夢如幻,不免引人遐思。
「六朝如夢鳥空啼」:佳木蔥蘢,草長鶯飛,處處顯出了自然界的生機。人在歡快婉轉的鳥啼聲中,追想起曾在台城追歡逐樂的六朝統治者,都早已成為歷史上來去匆匆的過客,豪華壯麗的台城也成了供人瞻仰憑吊的歷史遺跡。
「無情最是台城柳」:最無情的就是那台城的楊柳,它既不管人事興衰與朝代更迭,也不管詩人憑吊歷史遺跡引起的今昔盛衰的感傷與悵惘。
「依舊煙籠十里堤」:(繁茂的楊柳)依然在煙霧籠罩的十里長堤邊隨風飄曳,依舊能給人以欣欣向榮的感覺,讓人想起當年繁榮昌盛的局面。
8. 古詩台城的解釋
水國春常在,台城夜未寒。麗華承寵渥,江令捧杯盤。宴罷明堂爛,詩成寶炬殘。兵
9. 《台城》賞析
1,因為雖然六朝的繁華已如夢遠逝,而台城柳卻依舊逢春即枝繁葉茂,不管人世滄桑、人間興亡,總是給人以欣欣向榮之感,以它的繁榮茂盛和台城的荒涼破敗,以它的終古如斯和六朝繁華如夢轉瞬即逝作鮮明對比,因此詩人說它「無情」。 (答出「六朝如夢鳥空啼」,而台城柳「依舊煙籠十里堤」,這種物是人非的對比關系,表述流暢連貫即可,錯別字、病句酌情扣分。)
2, 同意。因為詩人身處晚唐,此時的唐王朝全面走向衰落,昔日的繁華已盪然無存,如夢一場,取而代之的是兵荒馬亂民不聊生。詩人憑吊台城古跡,回顧六朝舊事,今之視昔如來者視今,六朝的先盛後衰的命運使詩人聯想到唐王朝,懷古傷今。(答出詩人懷古傷今的晚唐情結,表述流暢連貫即可,錯別字、病句酌情扣分。這里最有用的信息就是「晚唐」了。在很大程度上,學生要靠這種特定的時間信息來解決問題。題幹上又說是憑吊六朝古跡,這樣問題已能夠基本解決。詩句本身有「六朝如夢」之說,暗示了六朝如過眼雲煙之意;台城柳為什麼無情,因為它「依舊煙籠十里堤」。要害在於「依舊」上,六朝及其繁華早已破滅,你為什麼不隨它而去,還要在這里賣弄風姿?這是詩人嚴厲的責難,也是詩人痛心的緣由。其實,進一步地說,責難台城柳也不過是一個幌子而已,實在是詩人眼見晚唐國勢已日薄西山,一天不如一天,痛惜傷感之心溢於言表!)
10. 關於台城的詩句
古代守城拒敵的設備。《墨子·備高臨》:「羊黔者,將之拙者也,足以勞卒,不足以害城。守為台城,以臨羊黔,左右出,巨各二十尺,行城三十尺。」孫詒讓間詁:「台城,即行城也……此行城,編連大木,橫出兩旁,故亦謂之距。」參見行城。
指六朝時的禁城(宮城),又稱「苑城」,是當時的皇帝用於辦公居住的場所。當時建康從外到內由郭城、都城(京師)、宮城(台城,另台城內還有一道內城)幾個主要城圈構成,郭外為郊。宋·洪邁《容齋續筆·台城少城》:「晉宋間謂朝廷禁省為台,故稱禁城為台城。」按,晉之「台城」,在今南京市雞鳴山南乾河沿北,其地本三國吳後苑城,東晉成帝時咸和中改建作新宮,遂為宮城。歷宋、齊、梁、陳,皆為台省(指中央政府,晉、宋時稱朝廷禁省為台,故稱)和宮殿所在地,因專名台城。宋·陳亮 《戊申再上孝宗皇帝書》:「台城在鍾阜之側,其地據高臨下,東環平岡以為固,西城石頭以為重,帶玄武湖以為險,擁秦淮、清溪以為阻。」
「及台城陷,簡文在中書省,景帶甲將兵入朝陛見,過謁簡文。」——《陳書·不害傳》
「離離芳草滿吳宮,綠到台城舊苑東。」——唐·劉翰《石頭城》詩
「南國本瀟灑,六代浸豪奢。台城遊冶,襞箋能賦屬宮娃。」——宋·賀鑄《水調歌頭·台城游》 台城 作者張喬,唐朝,池州人,咸通中進士。黃巢之亂,罷舉,隱九華。 詩二卷。
正文
宮殿余基長草花,景陽宮樹噪村鴉。雲屯雉堞依然在,空繞漁樵四五家。 台城 別名《金陵圖》【作者】韋庄,請參見作者詞條介紹。
正文
江雨霏霏江草齊, 六朝如夢鳥空啼。無情最是台城柳,依舊煙籠十里堤。 台城 《金陵五題·台城》
作者劉禹錫,請參見作者詞條介紹。【出處】《全唐詩》卷365-35
正文
台城六代競豪華,結綺臨春事最奢。萬戶千門成野草,只緣一曲後庭花。
賞析
(作者賴漢屏,來自《唐詩鑒賞大辭典》) 台城 【台城】
秋之為氣,正一番風雨,一番蕭瑟。落日雞鳴山下路,為問台城舊跡。
老蔓藏蛇,幽花賤血,壞堞零煙碧。有人牧馬,城頭吹起篥。
當初面代犧牲,食惟菜果,恪守沙門律。何事餓來翻掘鼠,雀卵攀巢而吸?
再曰荷荷,跏趺竟逝,得亦何妨失?酸心 硬語,英雄淚在胸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