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名言名句 » 項羽名言成語

項羽名言成語

發布時間: 2021-01-21 00:57:03

『壹』 關於項羽的成語

1取而代之
秦始皇巡遊經過會稽,項羽也隨眾人前往觀看。觀望中,項羽不禁脫口而出:「彼可取而代之也。」
2先發制人
陳勝起義後,會稽太守殷通也想乘機反秦,召見項羽時說:「現在是滅秦的好時機。我聽說先發制人,後發則被人所制,我想和你早點共同起兵。」出身貴族的項羽豈肯委身於人下,按照計劃,項羽殺死了聲稱「先發制人」的殷通,收集了他的部下,公開樹起了起義大旗。
3破釜沉舟
以一當十
秦將章邯指揮秦軍主力合圍巨鹿,項羽率兵前往解救。為了表現置之死地而後生的決心,項羽帶領全部軍隊渡過漳河,「皆沉船,破釜甑,燒廬舍,持三日糧,以示士卒必死,無一還心」。項羽率軍斷秦軍糧道,與秦軍進行了九次激烈的較量,「楚戰士無不以一當
十」
。秦損兵折將,項羽乘勝追擊,逼使章邯率其殘部投降。
4項庄舞劍,意在沛公
秦朝被推翻後,項羽在鴻門設宴招待漢高祖。在宴會上,項羽的謀士——亞父范增幾次示意項羽擊殺漢高祖,但項羽因不忍而不予理會。於是,范增便讓項庄以舞劍助興為名,想借機刺殺漢高祖。漢高祖的謀臣張良看到形勢緊迫,就出外召樊噲說:「現在項庄拔劍舞,其意常常在沛公。」於是樊噲帶劍擁盾進入宴會廳,指斥項羽不守信義,項羽被樊噲的氣勢所折服,漢高祖借機脫離險境。
沐猴而冠
滅秦之後,項羽引軍入咸陽,大肆燒殺,咸陽火三日不絕。謀臣勸項羽說:「關中山河四塞險阻,土地肥美,可以作為霸王之都。」而項羽以「富貴不歸故里,如同夜間穿錦綾走路,沒有人知道」為借口加以拒絕。勸他的人感嘆道:「人們說楚人是沐猴而冠,果真不假。」項羽聞聽此言,就殺了說這話的人。
四面楚歌
因剛愎自用和性情殘暴而失去謀臣和百姓的支持,項羽最終在「楚漢之爭」中敗下陣來,在垓下被漢高祖軍隊圍得水泄不通。夜間軍營四面皆楚歌,項羽大驚,見大勢已去,率眾殺出重圍,逃至烏江邊,因自覺「無顏見江東父老」,項羽有船不渡,自刎身亡。

『貳』 關於項羽的成語

霸王別姬啊
這么經典都沒說
霸王硬上弓
呵呵
無顏見江東父老
破釜沉舟

『叄』 有關項羽的名句或成語

成語:
〖暗度陳倉〗 成語典故: ……項王使卒三萬人從,楚與諸侯之慕從者數萬人,從杜南入蝕中。去輒燒絕棧道,以備諸侯盜兵襲之,亦示項羽無東意……八月,漢王用韓信之計,從故道還,襲雍王章邯。邯迎擊漢陳倉,雍兵敗,…《史記·高祖本紀》
〖悲歌慷慨〗 成語典故: 於是項王乃悲歌慷慨。《史記·項羽本紀》慷慨獨悲歌,鍾期信為賢。晉·陶潛《怨詩楚調示龐主簿鄧治中》
〖杯羹之讓〗 成語典故: 今不急下,吾烹太公。《史記·項羽本紀》載,楚漢相爭,漢軍斷絕楚軍糧草,項羽把劉邦的父親放在高高的肉案上,對劉邦說劉邦說:「吾與項羽俱北面受命懷王,曰『約為兄弟』,吾翁即若翁,必欲烹而翁,則幸分我一桮羹。」
〖搏牛之虻〗 成語典故: 夫搏牛之(虻),不可以破蟣虱。《史記·項羽本紀》
〖不勝杯杓〗 成語典故: 張良入謝曰:『沛公不勝杯杓,不能辭。』《史記·項羽本紀》
〖壁上觀〗 成語典故: 及楚擊秦,諸將皆從壁上觀。西漢·司馬遷《史記·項羽本紀》
〖拔山扛鼎〗 成語典故: 力能扛鼎,才氣過人。《史記·項羽本紀》又:「於是項王乃悲歌慷慨,自為詩曰:『力拔山兮氣蓋世,時不利兮騅不逝。』」
〖拔山蓋世〗 成語典故: 於是項王乃悲歌慷慨,自為詩曰:『力拔山兮氣蓋世,時不利兮騅不逝。』《史記·項羽本紀》
〖不勝桮杓〗 成語典故: 張良入謝曰:『沛公不勝桮杓,不能辭。』《史記·項羽本紀》
〖霸王別姬〗 成語典故: 《史記·項羽本紀》記載:霸王項羽在和劉邦奪封建統治權的戰爭中,最後兵敗,自知大勢已去,在突圍前夕,不得不和虞姬決別。
〖不足與謀〗 成語典故: 豎子不足與謀。奪項王天下者,必沛公也,吾屬今為之虜矣。《史記·項羽本紀》
〖從壁上觀〗 成語典故: 及楚擊秦,諸將皆從壁上觀。《史記·項羽本紀》
〖村哥里婦〗 成語典故: 今天下自衣冠以至村哥里婦,自七十老翁以至三尺童子,談及劉季起豐沛,項羽不渡烏江,王莽篡位,光武中興等事,無不能悉數顛末,詳其姓氏里居。明·袁宏道《東西漢通俗演義序》
〖沖冠眥裂〗 成語典故: 噲即帶劍擁盾入軍門……瞋目視項王,頭發上指,目眥盡裂。語出《史記·項羽本紀》
〖才氣過人〗 成語典故: 力能扛鼎,才氣過人。西漢·司馬遷《史記·項羽本紀》
〖楚雖三戶,亡秦必楚〗 成語典故: 故楚南公曰:『楚雖三戶,亡秦必楚』也。西漢·司馬遷《史記·項羽本紀》
〖沉舟破釜〗 成語典故: 焚舟破釜,若驅羊而往。《孫子·九地》項羽乃悉引兵渡河,皆沉船,破釜甑,燒廬舍,持三日糧,以示士卒必死,無一還心。《史記·項羽本紀》
〖妒能害賢〗 成語典故: 項羽妒賢嫉能,有功者害之,賢者疑之。《史記·高祖本紀》妒賢嫉能,御下蔽之。《史記·范雎蔡澤列傳》
〖大逆無道〗 成語典故: 今項羽放殺義帝於江南,大逆無道。《史記·高祖本紀》

名句:力拔山兮氣蓋世。 時不利兮騅不逝。 騅不逝兮可奈何! 虞兮虞兮奈若何!

『肆』 與項羽有關的成語典故

明修棧道,暗度陳倉。

具體內容:

當時劉邦、項羽一起爭奪天下。誰先進入關中,誰為天版下王,劉權邦,聽取大將韓信的話,假意去故意明修棧道,迷惑對方,暗中繞道奔襲陳倉,進入關中,取得勝利。

(4)項羽名言成語擴展閱讀:

啟示

明修棧道,暗度陳倉是一個漢語成語,是指將真實的意圖隱藏在表面的行動背後,用明顯的行動迷惑對方,使敵人產生錯覺,並忽略自己的真實意圖,從而出奇制勝。

有時也可將「明修棧道」省略掉,把「暗度陳倉」單獨來使用。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明修棧道,暗度陳倉

『伍』 形容項羽的成語

破釜沉舟
釋義:比喻不留退路,非打勝仗不可,下決心不顧一切地干到底。釜:鍋。把飯鍋打破,把渡船鑿沉。 項羽前鋒軍救巨鹿,初戰少利,項羽便率大軍渡過漳河,破釜沉舟以激厲士氣。終於殺蘇角,虜王離,大敗秦軍於巨鹿之野。 後以「破釜沉舟」表示下定決心,義無反顧。 出典:《史記·項羽本紀》:「項羽乃悉引兵渡河,皆沉船,破釜甑,燒廬舍,持三日糧,以示士卒必死,無一還心」。 相關史事: 公元前207年,項羽的起義軍與秦將章邯率領的秦軍主力部隊在巨鹿(今河北邢台市)展開大戰;項羽不畏強敵,引兵渡漳水(由巨鹿東北流向東南的一條河)。渡河後,項羽命令全軍:「皆沉船,破釜甑,燒廬舍,持三日糧,以示士卒必死,無一還心。」巨鹿一戰,九戰九捷,大破秦軍,項兵威震諸侯。

沐猴而冠
釋義 :亦作「沐猴冠冕」。比喻虛有其表,形同傀儡。常用來諷刺投靠惡勢力竊據權位的人。 出典:《史記·項羽本紀》記載:「人言楚人沐猴而冠耳,果然。」 相關史事:項羽據關中後,韓生獻計於羽曰:「關中地勢險要,有山河為屏障,土地肥沃,可建都立霸業。」羽見秦宮悉已燒殘,又心欲東歸,曰:「富貴不歸故鄉,如穿錦綉之衣於夜間步行,有誰知之!」生竊曰:「人雲楚人為獼猴戴帽,果然如此。」項羽聞知,便將之烹死。

四面楚歌
釋義:比喻陷入四面受敵,處於孤立無援的窘迫境地。 出典:《史記·項羽本紀》:「項王軍壁垓下,兵少食盡,漢軍及諸侯兵圍之數重。夜聞漢軍四面皆楚歌,項王乃大驚,曰:'漢皆已得楚乎?是何楚人之多也。」 相關史事:項羽被漢軍緊緊地圍在垓下(在今安徽靈璧縣東南)。手下的兵士已經很少,糧食又沒有了。夜間聽見四面圍住他的軍隊都唱起楚地的民歌,不禁非常吃驚地說:「劉邦已經得到了楚地了嗎? 為什麼他的部隊裡面楚人這么多呢?」說著,心裡已喪失了鬥志,便從床上爬起來,在營帳裡面喝酒,以酒解憂,自己吟了一首詩,詩曰:「力拔山兮氣蓋世,時不利兮騅不逝,騅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意思是:「力量能搬動大山啊氣勢超壓當世,時勢對我不利啊駿馬不能賓士。駿馬不能賓士啊如何是好,虞姬虞姬啊我怎樣安排你!」,並和他最寵愛的妃子虞姬一同唱和。歌數闕,直掉眼淚,在一旁的人也非常難過,都低著頭一同哭泣。唱完,虞姬自刎於項羽的馬前,項羽英雄末路,帶了800餘名騎士突圍,最終只餘下28人。他感到無顏面對江東父老,最終自刎於江邊,劉邦獨攬天下。

霸王別姬
釋義 姬:指西楚霸王項羽的寵妾虞姬。形容英雄末路的悲壯情景。現多比喻獨斷專行,脫離群眾,最終垮台。 出處《史記·項羽本紀》記載:霸王項羽在和漢高祖劉邦爭奪封建統治權的戰爭中,最後兵敗,自知大勢已去,在突圍前夕,不得不和虞姬訣別。 事例 不是有一出戲叫《~》嗎?這些同志如果總是不改,難免有一天要「別姬」就是了。 ★毛澤東《在擴大的中央工作會議上的講話》 用法 作賓語、定語;指強行辦事。故事:楚漢相爭時,西楚霸王項羽在和劉邦為了爭奪帝位,進行長達十幾年的戰爭。最後項羽在烏江兵敗,自知大勢已去,在突圍前夕,不得不和虞姬決別,最後自刎身亡。

『陸』 關於項羽的成語

同意請採納哦,謝謝。破釜沉舟秋毫無犯所向披靡蜂擁而來四面楚歌內沐猴而冠暗度陳倉容取而代之作壁上觀異軍突起勞苦功高力能扛鼎霸王別姬披堅執銳一決雌雄衣錦夜行彘肩斗酒決一雌雄養虎遺患以一當十嫉賢妒能相持不下江東父老判若鴻溝秋毫不犯發指眥裂天下洶洶不勝桮杓各自為戰

『柒』 有關項羽的成語

作壁上觀
取而代之
楚河漢界
婦人之仁
人為刀俎,我為魚肉
背水一戰
破釜沉舟
項庄舞劍,意在沛公
沐猴而冠
四面楚歌
儒子可教
江東父老
盟訂三生
約法三章
自欺欺人

『捌』 項羽,項羽有關的,成語

與楚霸王項來羽有關的成語:源
霸王別姬
四面楚歌
破釜沉舟
力能扛鼎
四面埋伏
項庄舞劍,意在沛公
明修棧道,暗渡陳倉
沐猴而冠(《史記·項羽本紀》:「人言楚人沐猴而冠耳,果然。」)
以一當十 (《史記·項羽本紀》:「楚戰士無不一以當十,楚兵呼聲動天,諸侯軍無不人人惴恐。」 )
先發制人 (:《漢書·項籍傳》:「先發制人,後發制於人。」 )
一決雌雄(:《史記·項羽本紀》:「願與漢王挑戰,決雌雄。」)
所向披靡(:《史記·項羽本紀》:「於是項王大呼馳下,漢軍皆披靡。」 )
匹馬單槍 (五代·楚·汪遵《烏江》詩:「兵散弓殘挫虎威,單槍匹馬突重圍。」 )
人為刀俎,我為魚肉(《史記·項羽本紀》:「如今人方為刀俎,我為魚肉。」 )
膝行而前(釋 義:跪著用膝蓋向前移動。形容敬畏恭謹之極。 出 處:《史記•項羽本紀》:「項羽召見諸侯將,入轅門,無不膝行而前。」 )

『玖』 帶有項羽的成語

項庄舞劍,意在沛公 秦朝被推翻後,項羽在鴻門(今陝西臨潼附近)設宴招待漢高內祖。在宴會上,項羽容的謀士——亞父范增幾次示意項羽擊殺漢高祖,但項羽因不忍而不予理會。於是,范增便讓項庄以舞劍助興為名,想借機刺殺漢高祖。漢高祖的謀臣張良看到形勢緊迫,就出外召樊噲說:「現在項庄拔劍舞,其意常常在沛公。」於是樊噲帶劍擁盾進入宴會廳,指斥項羽不守信義,項羽被樊噲的氣勢所折服,漢高祖借機脫離險境。
打字不易,如滿意,望採納。

『拾』 關於劉邦,項羽的成語

破釜沉舟、項庄舞劍、四面楚歌、霸王別姬、楚界漢河等。
1、破釜沉舟
【解釋】:比喻下決心不顧一切地干到底。
【出自】:漢·司馬遷《史記·項羽本紀》:「項羽乃悉引兵渡河,皆沉船,破釜甑,燒廬舍,持三日糧,以示士卒必死,無一還心。」
【譯文】:項羽便率兵渡過黃河,船都沉,破釜甑,燒毀房屋,攜帶三天的干糧,用以表示一定死,沒有一個還心。
2、項庄舞劍
【解釋】:比喻說話和行動的真實意圖別有所指。同「項庄舞劍,意在沛公」
【出自】:清·劉坤一《致張香濤書》:「[定興]乃於署督篆任內,奏參銀元局及淮山鹽務,牽涉敝署,不無激射之詞,論者謂為項庄舞劍,而弟因未嘗稍存芥蒂也。」
【譯文】:定興就在署監督總監任期內,奏參銀元局及淮山鹽務,牽涉敝署,不沒有噴的詞,議論的人認為是項庄舞劍,而弟弟就不曾稍存芥蒂的。
3、四面楚歌
【解釋】:比喻陷入四面受敵、孤立無援的境地。
【出自】:漢·司馬遷《史記·項羽本紀》:「項王軍壁垓下,兵少食盡,漢軍及諸侯兵圍之數重。夜聞漢軍四面皆楚歌,項王乃大驚,曰:『漢皆已得楚乎?是何楚人之多也。』」
【譯文】:項羽的軍隊在垓下,兵少,糧食也吃完了,漢軍會同諸侯軍隊包圍了一層又一層。夜裡聽到漢軍四面都唱起楚歌,項羽就大吃一驚,說:「漢軍已經全部得到楚國嗎?怎麼楚人這么多呢。」
4、霸王別姬
【解釋】:姬:指西楚霸王項羽的寵妾虞姬。形容英雄末路的悲壯情景。現多比喻獨斷專行,脫離群眾,最終垮台。
【出自】:漢·司馬遷《史記·項羽本紀》:「霸王項羽在和劉邦奪封建統治權的戰爭中,最後兵敗,自知大勢已去,在突圍前夕,不得不和虞姬決別。」
【譯文】:霸王項羽和劉邦奪取在封建統治權的戰爭中,最後失敗,自知大勢已去,在突圍前夕,不得不和虞姬訣別。
5、楚界漢河
【解釋】:楚、漢相爭中雙方控制地區之間的地界與河流。後常比喻戰爭的前線。
【出自】:清·蔡東藩、許廑父《民國通俗演義》第十六回:「霎時間煙焰沖霄……彷彿槍林彈雨,依稀楚界漢河。」
【譯文】:霎時之間火焰沖霄……彷彿槍林彈雨中,依稀楚國境內漢河。

熱點內容
古代勵志的名言 發布:2021-03-16 21:50:46 瀏覽:209
形容兒孫繞膝的詩句 發布:2021-03-16 21:49:35 瀏覽:878
席慕蓉賞析印記 發布:2021-03-16 21:48:26 瀏覽:311
權力很大含有手的成語 發布:2021-03-16 21:48:22 瀏覽:584
能聽的兒童故事 發布:2021-03-16 21:48:15 瀏覽:285
關於足球的詩歌詞句 發布:2021-03-16 21:47:40 瀏覽:870
拖拉機的古詩 發布:2021-03-16 21:42:53 瀏覽:571
亮甜的詩句 發布:2021-03-16 21:42:00 瀏覽:831
廣東話生日快樂祝福語 發布:2021-03-16 21:38:55 瀏覽:409
噓的短句 發布:2021-03-16 21:38:07 瀏覽: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