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歲蘇軾賞析
《 守 歲 》
宋 蘇軾
欲知垂盡歲,有似赴壑蛇。
修鱗半已沒,去意誰能遮。
況欲系其尾版,雖勤權知奈何。
兒童強不睡,相守夜歡嘩。
晨雞且勿唱,更鼓畏添撾。
坐久燈燼落,起看北斗斜。
明年豈無年,心事恐蹉跎。
努力盡今夕,少年猶可誇。
賞析:《守歲》是北宋文學家蘇軾創作的一首五言古詩。這首詩把就要逝去的年歲,比作游向幽壑、勢不可當的長蛇,並說守歲正如想要系住它的尾巴,純屬徒勞無功。詩中又細致地描述了人們守歲的情景與心情。「明年豈無年,心事恐蹉跎」二句,用虛筆表現了詩人懷親思弟、想要及早建立功業等心願和對青春年華的愛惜。全詩以篇首六句的妙喻醒人耳目,後半篇則意思平常。
《杜位宅守歲》
唐 杜甫
守歲阿戎家,椒盤已頌花。
盍簪喧櫪馬,列炬散林鴉。
四十明朝過,飛騰暮景斜。
誰能更拘束,爛醉是生涯。
賞析:《杜位宅守歲》內容是寫除夕之夜的事,杜甫在杜位家與族人晚輩喝酒。喝酒內外氛圍也富有詩意,親友圍爐相聚,室外是馬匹雜響,屋外的林子寒鴉也被驚擾,想來是他們一定喧鬧聲響徹。守歲到深夜,喝著摻了花椒的歲酒,熱血沸騰的模樣,實在盡情盡興,年的味道濃濃。
❷ 北宋蘇軾的詩《守歲》的意思是什麼
蘇東坡的守歲之作可謂其中代表。當時他在陝西為官,歲暮思歸而不可得,給弟弟蘇轍寫了三首詩《饋歲》、《別歲》、《守歲》,蘇轍和了哥哥三首。
❸ 求蘇軾的《上元侍宴》《花影》《守歲詩》的賞析,要比較詳細,不要太多,不是要翻譯。好的追加~!!急!
《上元侍宴》
淡月疏星繞建章,仙風吹下御爐香。侍臣鵠立通明殿,一朵紅雲捧玉皇。
(1)上元:農歷正月十五。侍宴:臣子赴皇帝的宴會。(2)建章:宮殿名。(3)鵠[音"hú"]立:肅立。通明殿:宮殿名。
[譯文]
淡淡的月光,稀疏的星星圍繞在建章宮,皇宮的氣象猶如仙境一般,香煙繚繞。文武百官畢恭畢敬地站在通明殿前,等候皇帝駕到,這場景,就象一朵朵紅雲捧著玉皇大帝一般。
《花影》
重重迭迭上瑤台,幾度呼童掃不開。 剛被太陽收拾去,又教明月送將來。
注釋]
1.重重迭迭:形容地上的花影一層又一層,很濃厚。 花影
2.瑤台:華貴的亭台。 3.幾度:幾次。 4.童:男僕。這兩句說,亭台上的花影太厚了,幾次叫僕人掃都掃不掉。 5.收拾去:指日落時花影消失,好像被太陽收拾走了。 6.教:讓。 7.送將來:指花影重新在月光下出現,好像是月亮送來的。將,語氣助詞,用於動詞之後。這兩句說,太陽落了,花影剛剛消失,明月升起,它又隨著月光出現了。
[譯文]
亭台上的花影一層又一層,幾次叫童兒去打掃,可是花影怎麼掃走呢?傍晚太陽下山時,花影剛剛隱退,可是月亮又升起來了,花影又重重疊疊出現了。
專家小析
《花影》,初讀這首詩,你會認為這是一首詠物詩,明白通俗;細細琢磨,才知是一首政治抒情詩,含蓄隱晦。原來是蘇軾在慨嘆他的政敵即那些所謂"熙豐小人",他們在宋神宗死去、哲宗即位、高太後臨朝時,全被貶謫(剛被太陽收拾去);而到高太後死去、哲宗親政時,又全被起用了(又教明月送將來)。這是蘇軾一首用以抒發政敵被起用的憤懣詩。
《守歲詩》
兒童強不食,相守應歡嘩。晨雞旦勿鳴,更鼓畏添過。
【詩歌賞析】
宋代大詩人蘇軾作的《歲晚三首》,蘇軾的《守歲》是這樣的:「欲知垂歲盡,有似赴壑蛇,修鱗半已沒,去意誰能遮?況欲系其尾,雖勤知奈何!兒童強不食,相守應歡嘩。晨雞旦勿鳴,更鼓畏添過。坐久燈燼落,起看北斗斜。明年豈無年,心事恐蹉跎。努力盡今夕,少年猶可誇。」詩意明白易懂,旨在勉勵自己惜時如金。作者用形象的蛇蛻皮喻時間不可留,暗示要自始至終抓緊時間做事,免得時間過半,雖勤也難補於事。努力應從今日始,不要讓志向抱負付諸東流。 守歲 欲知垂盡歲,有似赴壑蛇。修鱗半已沒,去意誰能遮。況欲系其尾,雖勤知奈何。兒童強不睡,相守夜歡嘩。晨雞且勿唱,更鼓畏添撾。坐久燈燼落,起看北斗斜。明年豈無年,心事恐蹉跎。努力盡今夕,少年猶可誇。
❹ 求蘇軾《守歲》的全詩及釋義
《守歲》 蘇軾復
兒童強不睡,相制守夜歡嘩。
晨雞且勿鳴,更鼓畏添過,
坐久燈燼落,起看北斗斜。
明年豈無事,心事恐蹉跎!
努力盡今夕,少年猶可誇。
釋義:兒童堅持不睡覺,守夜到零點熱鬧無比,早上公雞請不要打鳴,敲更鼓報時害怕時光流逝,我坐到燈芯燃完了,起身看北斗星快要落下(斜),想想明年怎麼會沒有事做呢?心裡真害怕虛度光陰(蹉跎)!從今晚努力吧,少年尤其可以炫耀(他們的時光充裕啊)
❺ 請解釋蘇軾的守歲詩的釋義.
原文:
兒童強不食,相守應歡嘩。
晨雞旦勿鳴,更鼓畏添過。
解析:
兒童堅專持不睡覺,守夜到零點屬熱鬧無比。
早上公雞請不要打鳴,敲更鼓報時害怕時光流逝。
詩意明白易懂,旨在勉勵自己惜時如金。作者用形象的蛇蛻皮喻時間不可留,暗示要自始至終抓緊時間做事,免得時間過半,雖勤也難補於事。努力應從今日始,不要讓志向抱負付諸東流。
蘇軾是北宋中期的文壇領袖,在詩、詞、散文、書、畫等方面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其文縱橫恣肆;其詩題材廣闊,清新豪健,善用誇張比喻,獨具風格,與黃庭堅並稱「蘇黃」;
其詞開豪放一派,與辛棄疾同是豪放派代表,並稱「蘇辛";其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與歐陽修並稱「歐蘇」,為「唐宋八大家」之一。蘇軾亦善書,為「宋四家」之一;擅長文人畫,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有《東坡七集》、《東坡易傳》、《東坡樂府》、《瀟湘竹石圖卷》、《古木怪石圖卷》等傳世。
❻ 蘇軾守歲詩的譯文是什麼
《守歲》:兒童強不睡,相守夜歡嘩。晨雞且勿鳴,更鼓畏添過,坐久燈燼落版,起看北斗斜。明年豈無事,心事權恐蹉跎!努力盡今夕,少年猶可誇。
兒童堅持不睡覺,守夜到零點熱鬧無比,早上公雞請不要打鳴,敲更鼓報時害怕時光流逝,我坐到燈芯燃完了,起身看北斗星快要落下(斜),想想明年怎麼會沒有事做呢?心裡真害怕虛度光陰(蹉跎)!從今晚努力吧,少年尤其可以炫耀(他們的時光充裕啊)
❼ 蘇軾 守歲中的名句
「明年豈無年,心事恐蹉跎。努力盡今夕,少年猶可誇。」四句。
這四句的意思回是:明年難道再沒有年節?只答怕心事又會照舊失差。努力愛惜這一個夜晚,少年人意氣還可以自誇。
這四句是第三個層次:「明年豈無年?心事恐蹉跎。努力盡今夕,少年猶可誇。」這個層次與開頭第一個層次的欲擒故縱相對照,表明守歲有理,應該愛惜將逝的時光。正面交代應該守歲到除夕盡頭。
結尾兩句化用白居易「猶有誇張少年處」,意在勉勵蘇轍。蘇轍在京師侍奉父親,蘇軾希望兩地守歲,共惜年華。這個結句含有積極奮發的意味,是點睛之筆,使全詩精神陡然振起。
(7)守歲蘇軾賞析擴展閱讀
《守歲》是北宋文學家蘇軾創作的一首五言古詩。
這首詩把就要逝去的年歲,比作游向幽壑、勢不可當的長蛇,並說守歲正如想要系住它的尾巴,純屬徒勞無功。詩中又細致地描述了人們守歲的情景與心情。
「明年豈無年,心事恐蹉跎」二句,用虛筆表現了詩人懷親思弟、想要及早建立功業等心願和對青春年華的愛惜。全詩以篇首六句的妙喻醒人耳目,後半篇則意思平常。
❽ 《兒時守歲》中,文章首段引用宋朝詩人蘇軾,《守歲》中的詩句,有什麼作用
宋朝詩人蘇軾寫下的《守歲》一詩:「明年豈無年,心事恐蹉跎;努力盡今夕,少年回猶可誇!」更表達了除夕答守歲的積極意義。
旨在勉勵自己惜時如金。作者用形象的蛇蛻皮喻時間不可留,暗示要自始至終抓緊時間做事,免得時間過半,雖勤也難補於事。努力應從今日始,不要讓志向抱負付諸東流。
❾ 蘇軾的守歲詩的中心思想
去鳥隨看沒,來雲逐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