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名言名句 » 士兵與槍賞析

士兵與槍賞析

發布時間: 2021-01-20 00:33:26

『壹』 老舍斷魂槍的賞析

傳,還是不傳?《斷魂槍》里的沙子龍毅然選擇了後者,那個槍炮隆隆的時代,火回車、堅船、利
炮、答工業化生產......傳統的記憶終於被歷史碾碎,國人不需要再走鏢,不需要再武藝,當沙子龍的鏢局改成了客棧,他清晰地知道過往謀生的技藝是時候摒棄了,於是他不傳,不傳絕學,不傳後人,只是在蒼月下摸一把滑亮的槍。

順流而行,可至千里,沙子龍適時地改變了自己,雖舍了「神槍沙子龍」的美名,卻安安分分地經營客棧,日子過得安穩。倘若逆流而上,死守鏢局,必將慘淡經營,無處立命。

識時務,成俊傑。這個智慧古人早就闡明,生存智慧,不可不循。

『貳』 夜巡賞析與評論

作品賞析 畫面採取的是近舞台劇的形式,隊伍紛紛湧上街頭,畫中兩位身著不同服裝的人走在隊伍的前列,構成了畫面的中心。他們一個身穿黑軍服,頭戴黑禮帽,披著紅披巾,一個穿著黃色軍服,戴著黃色的帽子。二人正在沉著鎮靜地商議問題,准備對整個隊伍的行動作出決議。其他隊員跟在他們身後,有的手持長槍,有的揮舞旗幟,有的在互相議論,隊伍出發時的緊張氣氛躍然紙上。在人群中還有一個形象鮮明的小女孩,夾雜在人群中驚慌失措的樣子,是整個畫面的意外插曲,其實有人認為她是光明和真理的化身,是喚起人們反抗異族統治的光榮記憶。不過整個畫面除了兩個隊長和那個小女孩外,其他人物都被安排在了暗色調的中、後景中,光線明暗對比強烈,人物主次分明,畫家著意留出了大量黑色的空白,給人留下想像的餘地。可是到了19 世紀,由於油畫失色,表面的光油呈現黑褐色,有人誤認為畫家描繪的是晚上的場景,因此取名《夜巡》。後經專家鑒定,畫家採用的是白天的自然光線,描繪的也是白天的場景。 此畫是為阿姆斯特丹城射手連隊畫的一幅群像。射手們每人出一百弗羅侖(荷幣),各自認為自己理所當然地與別人佔在同等的位置。然而,倫勃朗卻沒有按照這些人的要求和趣味,把射手們安排在豪華的宴會或歡快的娛樂中,去表現每個人物的多少帶有些做作的豪情和風姿,如哈爾期常做的那樣更沒有把眾多的人物並列起來,僅僅作為肖像來畫。畫家為了不便眾多的人物捆塞在畫面,對構圖進行了精心設計,盡量使每個人都能看見又安排和錯落有致,同時還使中心人物斑寧。柯克中尉及副手極為突出。此畫的光和色彩的表現也是令人驚嘆的。原畫表現的是白天,因長期煙薰,顏色變黑人們誤稱為"夜巡"。這幅傑出的藝術佳作卻滿足不了槍手們的趣味而導致畫家迅速步入不幸之中!它引發了17世紀荷蘭的藝術贊助人的價值觀與畫家個人追求之間微妙的關系。在這幅畫中,畫家通過獨特的構圖和色彩及明暗的處理,塑造出了一種緊張、神秘、動感的隊伍出行氛圍。打破了巴洛克藝術中那種激動不安和講究排場的法則,而是更多地關注人物的內心活動。正如畫家本人說的那樣:「藝術家的天職是創造美的形象,而不是計算有多少個頭顱。」雖然他的後世生活極端艱辛,可是他為繪畫藝術所作出的卓越貢獻,歷史是不會忘記的

『叄』 老舍斷魂槍人物賞析

老舍擅寫長篇小說,但短篇也寫得精緻,《斷魂槍》無疑可以進入現代短篇小說的精品行列。《斷魂槍》說的是三個拳師的故事,重點寫沙子龍在近代社會急劇變化中的復雜心態。老舍善於把個人命運的小故事和時代變遷的歷史大背景結合起來,在短小的篇幅里營造出了大格局。「沙子龍的鏢局已改成客棧」,這本來可以是平淡無奇的敘述,但放在西方列強的槍炮驚破「東方大夢」的大背景下,內涵和寓意就大不同了。沙子龍的職業更換,他震動江湖的武藝和名聲,他行走於荒林野店裡的豪放事業,之所以如夢幻般一去不返,與西方列強東侵後引發的中國社會變動密切相關,是歷史大變局的反映。

沙子龍顯然不是和時代變動正面對抗的人物,他似乎頗識時務,能夠與時俱進。既然祖先信奉的神靈都不再靈驗,既然「走鏢已沒有飯吃」,他也就不再留戀保鏢的舊業,他不僅及時把鏢局改成了客棧,連他的武藝,包括他自創的絕技「五虎斷魂槍」,也棄之一旁,甚至舊日鏢局裡的徒弟前來求教,他也不肯指點傳授。

《斷魂槍》的核心情節,是號稱沙子龍大徒弟的王三勝賣藝場上受辱而沙子龍無動於衷。打敗王三勝的孫老者隨後登門向沙子龍討教絕技,沙子龍卻絕口不提武藝和槍法。從此昔日神槍沙子龍的威名一落千丈,連以他為榮耀的徒弟們也不再理睬他,但他無半點慍怒。其實他的內心如灼熱岩漿。小說兩次寫到沙子龍在夜靜人稀時面對天上的群星一氣刺出六十四槍的場面,第一次是簡要敘述,是鋪墊性的,第二次則進行了有聲有色的描寫,且放置在結尾,把沙子龍的 無奈和悲憤表現得淋漓盡致,也使小說的結構產生了一種張力,可謂是畫龍點睛的一筆。

如果《斷魂槍》僅僅寫沙子龍這一條情節線索,這篇小說最終難免成為一曲為中國傳統的技藝和精神悼亡的輓歌。但《斷魂槍》里還出現了一位孫長者。就他在賣藝場上顯露的身手,以及他給沙子龍的表演,明顯是位武林名家。他那深藏不露的性格和沙子龍頗為接近。但他和沙子龍大為不同,他樂觀、堅韌,為學習傳統的武林絕技而風塵僕僕地奔走江湖。在老舍的藝術構思中,孫老者也許只是作為沙子龍的一個陪襯或推動小說情節發展的一個因素,但孫老者的出現,卻在《斷魂槍》悲傷的氛圍里增添了悲壯的情緒,使沙子龍的形象得到補充,受到詰問,也使這篇小說由「單聲部」敘述變成了「復調」敘述。這種敘事特徵,應該不是老舍有意經營的,而是從他的心靈中自然生長出來的。

小說在塑造人物形象時,運用烘托和對照的手法。王三勝的魯莽氣盛與沙子龍的深藏不露相對比;孫老者的剛直銳進又與沙子龍的保守愚頑相映照。在對同一個人物的描繪中,或用反差極強的對比,或用先揚後抑等手法去刻劃其性格特點。對於人物的復雜心理活動,作品並不多用對話和直接的心理剖析,而是通過人物的外形和動作的精確描繪來披露。

『肆』 賞析這句話

運用細節描寫,「閃著寒光」,「刺刀撬破木箱、戳穿罐頭的響聲」,寫出士兵的蠻橫,「孩子的尖聲號哭」從側面襯托,孩子因為蠻橫的行動和聲音受到驚嚇。描寫了水上警察和士兵的粗魯蠻橫。

『伍』 破釜沉舟文言文的賞析

破釜沉舟,是《復項羽本制紀》中的一個片段。刻畫了一個力拔山、氣蓋世、「近古以來未嘗有」的英雄,又是一個性情暴戾、只知用武不諳機謀的匹夫形象。
「鉅鹿之戰」是項羽一生偉業的奠基。卿子冠軍宋義和項羽奉命救趙於圍城鉅鹿。項羽反對宋義飲酒高會、擁兵觀望。項羽慷慨陳詞,勇斬宋義,破釜沉舟,大破秦軍,充分表現了他的雄才大略和過人的勇武。「鴻門之宴」是項羽由勝趨敗的轉折,這場激烈的外交爭斗,雙方唇槍舌劍,眾多的歷史人物聯袂登場,終因項羽的婦人之忍、寬厚天真,以「不忍」之心,縱敵輕逸,以致坐失良機,後患徒貽,從而刻劃了項羽性格的另一面。「垓下之圍」則是英雄末路。在「潰國、斬將、刈旗」的殊死決戰中,再現了霸王的神勇不減當年。他無顏見江東父老而壯烈自刎表現了他寧死不屈的品質,而臨終之語雲「天亡我,非戰之罪也」又表現出他「身死東城,尚不覺悟而不自責」的愚昧頑固。
在消滅秦軍主力、扭轉戰局的巨鹿大戰,破釜沉舟,威震諸侯,也還只是從側面用筆,通過寫諸侯軍的觀望、恐懼、畏服,把一個鐵骨錚錚的八尺大漢頂天立地地展現在讀者眼前。

『陸』 經典文學作品的賞析

上帝和兒子 ——《牛虻》讀後感 不管我活著 還是我死去 我都是一隻牛虻 快樂地飛來飛去 這首小詩,是牛虻最後的字跡,寫完它,他就上了行刑場,然後他死了。 他死得很艱難,因為給他行刑的士兵,都是那麼愛戴他,他們拿槍的手在顫抖,他們的淚在臉上淌,可他們還是必須殺死他,那是工作。在無數發子彈聲後,牛虻還是死了,全身都中了彈,可是死得那麼堅強,那麼燦爛。 蒙泰尼里看著自己的兒子死去,是他親手殺死了他,是他,在上帝和兒子之間,毅然選擇了虛假的慈悲的上帝,而放棄了自己那麼可憐又那麼需要愛的兒子。他註定為自己的選擇而後悔,他註定被自己逼瘋,最後,偉大的紅衣主教還是瘋了,還是死了,上帝不是慈悲的,上帝沒有因為他的忠誠而對他忠誠。 亞瑟是可憐的,瓊瑪的一個巴掌把他從義大利打到了南美,多少年的苦難,他全忍了下來,終於,他又回到了義大利,他又見到了瓊瑪,他們相愛,卻得不到永遠。他死了,她哭了,他痛苦的所有時間,她也痛苦著。而正當她知道他還活著,她可以釋然,她可以漸漸忘記自己曾經的錯誤時,他又一次活生生地死在了她的面前。 亞瑟在17歲時,明白了上帝只不過是一尊用榔頭就可以敲爛的泥塑,他最親愛的Padre騙了他,上帝不是慈悲的,人能依靠的,只有自己。亞瑟在苦難中成了一個徹底的無神論者,他憎恨那些虛偽的禱告,憎恨所有的神父,可是他知道,無論如何,他還是愛Padre,他不恨他,只要Padre能夠在餘生好好愛他,他就會滿足,他就會得到幸福。可是蒙泰尼里沒有這樣做,他哭了,哭得很傷心,可是他的選擇依然是上帝,只有上帝…… 作為偉大的紅衣主教,選擇上帝是理所當然的,基督被釘在十字架上,他註定是慈悲的,他註定可以接受所有人的懺悔,而他能做的,也僅僅是接受懺悔而已。他並不能為人們做什麼,他不能,他救不了蒙泰尼里,更救不了亞瑟。可是蒙泰尼里不懂,一直都不懂,他這樣對待自己的兒子,是多麼得不公平,可是他卻不了解,他被上帝所迷惑,他的心裡只有那個空洞的上帝。 而當蒙泰尼里終於醒悟,而真的必須面對天堂抑或地獄里的那個上帝時,他又會說什麼,他還愛上帝嗎?還堅持自己的信仰嗎?他會後悔,一定會。他會明白,並把上帝砸成碎片,他會把上帝從心裡扔掉,他真心愛的,是自己的兒子。可是這一切已經晚了,天堂是無限高的,地獄是無底深的,他永遠也找不到自己心愛的兒子了…… 再次懺悔嗎? 於是無補……

『柒』 斷魂槍的內容賞析

《斷魂槍》是社會轉型期傳統文化的真實寫照。該作品的重心不在於批判什麼,而在於展示。作品透過拳師沙子龍的遭遇展示了民族傳統文化在現代文明社會中的尷尬處境。而這種民族傳統文化是老舍作品中所一貫關注的,對這種民族文化傳統的批判、反思。

該作品的文章字數並不多,且故事情節設計的亦不復雜,它講述了一個曾威震西北武林的拳師——沙子龍的故事。「沙子龍的鏢局已改成客棧」,小說一開始,老舍就通過簡短的文字敘述把主人公沙子龍的悲劇結局展示給讀者看。

沙子龍作為作品中的一號人物,其生活的現實是一面,中國傳統文明正被西方物質文明所沖擊,「龍旗的中國不再神秘」,兩種文明激烈碰撞、沖突,代表「國粹」的「國術」價值跌落,預示著一個時代的終結。

另一方面,文明的更替又是以民族壓迫的方式進行的,「半醒的人們,揉著眼,禱告著祖先和神靈;不大一會兒,失去了國土、自由和權利。

門外站著不同面色的人,槍口還熱著。」被壓迫民族的愚昧麻木與侵略者的強大兇殘形成了鮮明對比。這是近代中國社會的真實寫照,也是《斷魂槍》的社會歷史背景。

(7)士兵與槍賞析擴展閱讀:

《斷魂槍》這部短篇小說中,沙子龍最後響徹夜空的「不傳」,包含了沙子龍以及他身後的那個深重的歷史氛圍。沙子龍在《斷魂槍》中就是守著一闋殘夢,小說當中給沙子龍這個人物形象以一個悲劇的身份,過去的歷史已經被埋葬了。

在大時代的變化之下,沙子龍孤獨地在新的時代裡面踽踽獨行,而這一切又和中國人近現代的歷史更迭有著一種奇特的神似之處。

老舍的《斷魂槍》實際上並不僅僅表達了一個沙子龍的悲劇,更是透過沙子龍的悲劇去表現出一個時代當中的悲劇人格,或者是更深一層次讓人們聯想到民族的沉痾宿疾,實際上社會的發展必然要產生各種淘汰。

『捌』 斷魂槍沙子龍人物賞析!急!!!!!!!!

子龍顯然不是和時代變動正面對抗的人物,他似乎頗識時務,能夠與時俱進。既然祖先信奉的神靈都不再靈驗,既然「走鏢已沒有飯吃」,他也就不再留戀保鏢的舊業,他不僅及時把鏢局改成了客棧,連他的武藝,包括他自創的絕技「五虎斷魂槍」,也棄之一旁,甚至舊日鏢局裡的徒弟前來求教,他也不肯指點傳授。

《斷魂槍》的核心情節,是號稱沙子龍大徒弟的王三勝賣藝場上受辱而沙子龍無動於衷。打敗王三勝的孫老者隨後登門向沙子龍討教絕技,沙子龍卻絕口不提武藝和槍法。從此昔日神槍沙子龍的威名一落千丈,連以他為榮耀的徒弟們也不再理睬他,但他無半點慍怒。其實他的內心如灼熱岩漿。小說兩次寫到沙子龍在夜靜人稀時面對天上的群星一氣刺出六十四槍的場面,第一次是簡要敘述,是鋪墊性的,第二次則進行了有聲有色的描寫,且放置在結尾,把沙子龍的 無奈和悲憤表現得淋漓盡致,也使小說的結構產生了一種張力,可謂是畫龍點睛的一筆。

如果《斷魂槍》僅僅寫沙子龍這一條情節線索,這篇小說最終難免成為一曲為中國傳統的技藝和精神悼亡的輓歌。但《斷魂槍》里還出現了一位孫長者。就他在賣藝場上顯露的身手,以及他給沙子龍的表演,明顯是位武林名家。他那深藏不露的性格和沙子龍頗為接近。但他和沙子龍大為不同,他樂觀、堅韌,為學習傳統的武林絕技而風塵僕僕地奔走江湖。在老舍的藝術構思中,孫老者也許只是作為沙子龍的一個陪襯或推動小說情節發展的一個因素,但孫老者的出現,卻在《斷魂槍》悲傷的氛圍里增添了悲壯的情緒,使沙子龍的形象得到補充,受到詰問,也使這篇小說由「單聲部」敘述變成了「復調」敘述。這種敘事特徵,應該不是老舍有意經營的,而是從他的心靈中自然生長出來的。

小說在塑造人物形象時,運用烘托和對照的手法。王三勝的魯莽氣盛與沙子龍的深藏不露相對比;孫老者的剛直銳進又與沙子龍的保守愚頑相映照。在對同一個人物的描繪中,或用反差極強的對比,或用先揚後抑等手法去刻劃其性格特點。對於人物的復雜心理活動,作品並不多用對話和直接的心理剖析,而是通過人物的外形和動作的精確描繪來披露。

『玖』 槍的作品鑒賞

作者試圖通過槍與人類的神秘關系,透射命運的悖論與戰士的鐵血情懷。為槍作傳,其實也是在為戰士作傳。

『拾』 《辛亥年的槍聲》的賞析

正是對「另一種歷史」的持續關注,南帆一系列談論歷史的散文名篇,才向我們敞開了一個完全不同的人情世界。在《辛亥年的槍聲》中,南帆的注意力沒有集中在廣州起義這一事件的影響和意義上,而是突然對林覺民的內心軌跡有了興趣。尤其是那個寫《與妻書》的林覺民,作為一個帶著體溫的個人,開始在歷史的裂縫中發出自己的聲音——這個聲音的出現,其實就是對傳統歷史描述的補充。
補充就是發現。和歷史考證所不同的是,當下的散文寫作面對歷史時所匱乏的正是發現和理解。一個散文家筆下的歷史,如果體積過於龐大,他必然會取一種「去糾正」的寫作態度,相反,如果他從一條細小的縫隙進入,就會取「去理解」的平等姿態與歷史對話。這樣的散文,視角是小的,但由於作者所選擇的點可以准確地將自身的力量集中起來,反而有可能通達一個廣大的世界。因此,我尊敬那些謙卑地「去理解」歷史的人,這表明,他們在歷史面前的感覺沒有板結,還有強烈的好奇。「歷史是由無數段落草草地堆砌起來的,沒有人事先知道自己會被填塞在哪一個角落。古往今來,多少胸懷大志的人一事無成。如果不是歷史湊巧提供一個高度,即使一個人願意將自己的生命燃成一把火炬,照亮的可能僅僅是鼻子底下的一個極其微小的旮旯」(《辛亥年的槍聲》)——這樣的歷史表述,使歷史開始向文學轉化,或者說,歷史獲得了一種文學般的動人面貌。
歷史需要的是求證,而文學則允許假設和想像。戊戌六君子之一的林旭,素來喜好吟詩作賦,後來聽從梁啟超的規勸棄詩從政,不幸殉難。南帆不禁假設:「如果說,林旭專攻詞章之學,哪怕成為游歷邊塞、出入青樓的浪盪文人,是不是反而有機會盡享天年?」林覺民不負天下,但負了一人,這人就是他的愛妻陳意映。面對他長笑而去的身影,南帆問道:「他揮揮手將陳意映拋在彼岸——他有這個權利嗎?」南帆總是通過假設和追問,來表達自己內心的疑難和不安。或許正是因為他對一切僵化的觀念史失去了信任,他的寫作才會有意無意地去留心細節和可能性。南帆善於在經驗的叢林和細節的描寫中發現曲折的小徑,使讀者在會心一笑或若有所思中獲得智性的愉悅。
這就夠了。如果說理論是對思想問題的重大發言,散文更多的就是打掃生活的細節,清理思想的碎片。南帆的理論文字綿密冷靜,動情之處不多,但他的散文,往往會毫無設防地泄露出他的心事和情懷——這是一個學者極為美妙的一面。梁實秋說:「一切的散文都是一種翻譯。」把心聲翻譯得好的散文,往往就有澄清澈底的風格。南帆的散文,大概是稱得上「澄清澈底」的,有細節,有情懷,更重要的是,無處不在地洋溢著一種智慧的警覺。

熱點內容
古代勵志的名言 發布:2021-03-16 21:50:46 瀏覽:209
形容兒孫繞膝的詩句 發布:2021-03-16 21:49:35 瀏覽:878
席慕蓉賞析印記 發布:2021-03-16 21:48:26 瀏覽:311
權力很大含有手的成語 發布:2021-03-16 21:48:22 瀏覽:584
能聽的兒童故事 發布:2021-03-16 21:48:15 瀏覽:285
關於足球的詩歌詞句 發布:2021-03-16 21:47:40 瀏覽:870
拖拉機的古詩 發布:2021-03-16 21:42:53 瀏覽:571
亮甜的詩句 發布:2021-03-16 21:42:00 瀏覽:831
廣東話生日快樂祝福語 發布:2021-03-16 21:38:55 瀏覽:409
噓的短句 發布:2021-03-16 21:38:07 瀏覽: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