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名言名句 » 夯土建築賞析

夯土建築賞析

發布時間: 2021-01-19 14:56:13

㈠ 夯土建築中所用的土分為幾種

夯土是古代建築的一種材料,我國古代建築材料以木為主角,土為輔助,石、磚、瓦為配回角。在古答代,用作建築的土大致可分為兩種:自然狀態的土稱為「生土」而經過加固處理的土被稱為「夯土」,其密度較生土大。我國古代的城牆、台基往往是夯築的。由這種材料修建的建築稱為夯土建築。

㈡ 夯土牆建築到底有多神奇

儕聯景觀的夯土牆採用新型夯土技術:防水、耐久、抗震;就地取材,生態環保;傳統版工藝,和諧造景,最近權儕聯更是創造出了藝術夯土牆,彩色的波浪,在大陸是獨一無二的。
一般看來夯土牆的話就是建築的個性化和創新性;還有節能環保,拆除後可以循環使用;造價低廉,可以就地取材節省成本等等。以前人們都用夯土牆,夯土牆在現代來說,應該算是一種藝術,一種回味吧。

㈢ 生土建築的意義和發展前景

在人們普遍關注生態危機、能源危機、環境污染的今天,特別是中國西北地區,由於歷史版上的種種原因致使該地權區經濟落後,森林資源缺乏,生態環境脆弱,水土流失嚴重,大部分地區被缺水所困擾。我們從人居環境可持續發展的觀念,及生態文明的社會層面上,重新審視「生土」這一古老的建築材料時,就清醒地認識到「生土」是西北地區最有發展前景的綠色建築材料。

㈣ 夯土的簡介

夯土,作動詞是表示打夯,即將泥土壓實;名詞釋義為中國古代建築的一種材料,結實、密度大且縫隙較少的壓制混合泥塊,用作房屋建築。我國使用此技術的時間十分久遠,從新石器時代到上世紀五六十年代一直在大規模使用。

夯土的大致方法是用干打壘分層夯實土層的一種需要眾多勞動力的高強度體力勞動。少則數千人,多則數萬人以上,我國古代能夠聚集如此眾多的勞動力的組織或個人,只有政府和王公貴族。所以我們看到的萬里長城、故宮、馬王堆漢墓、秦始皇陵這些古建築,他們的地基都是夯土。

(4)夯土建築賞析擴展閱讀:

夯土的應用遍布中西部廣大農村地區的地面建築中, 通過實地調查和實驗研究, 結合西方現代本土建築技術, 當地傳統壓實材料,壓實設備、壓實技術和房屋抗震施工措施, 提高建築的適宜性, 提高房屋的抗震防災性能, 是解決農村住房問題的有效方法和策略目前貧困地區存在的問題。

項目組在國際原生建築研究與應用中心技術人員指導和協助下正在進行農家書屋建設的後續實驗研究和示範, 相信隨著企業的不斷發展,實踐和過程的逐步完善, 現代城牆土房屋建設體系將在我國得到廣泛推廣和應用。

傳統的夯土建築技術在中國有著悠久的歷史, 因為撞擊土建築具有局部材料、結構簡單、冬季溫暖、夏季涼爽的特點,低成本等, 目前, 在西部地區的農村住房建設中, 沖擊土建築仍被廣泛使用。

然而, 隨著近年來西部地區自然災害的增多, 農民建造的夯土傳統沖擊農家住宅在抗震性能、耐久性和功能布局方面的內在缺陷越來越突出, 迫切需要改進粗糙的傳統撞擊土技術, 以提高沖擊土房的宜居性和安全性。

夯土的撞擊土材料主要採用局部無擾動土, 而西方現代撞擊土技術中的撞擊土材料則是土和石頭合理的等級的混合物。

㈤ 現代夯土牆建築案例有哪些

杭州蠻多 泥度 夯土牆施工案例的

像民宿之類的很多選擇夯土裝修

㈥ 中國建築的夯土結構有什麼特點

傳統的、最簡便經濟的夯土被廣泛地採用。台基、牆壁、城、版城門等大都是夯土築成的。在權一些大體量的夯土構築物如宮室的墩台、城門、城牆中,為了加固,還在土中加水平方向的木骨,稱為「鄉土木」。這種做法自漢長安城開始,下至南北朝、唐、宋,最晚到元代還在使用。漢的西部邊城有的還在版築中加蘆葦,直到今天,一些鹽鹼地區,在夯土中還加蘆葦層以隔鹼。

㈦ 夯土牆的夯土牆夯土版築技術的歷史傳承

所謂夯土版築,就是用木棒(亦稱夯杵)將黃土用力夯打密實變硬而建造起來的樓房。夯土造屋早在殷商時代就有了。從考古發掘上來看,我國這種夯築技術的最古遺例,是在河南省湯陰縣叫做白營子的地方,它是七八千年前的新石器末期的遺址。公元前ll世紀(商代)以後,這種技術被各個領域廣泛應用,許多規模宏大的宮室和陵墓都是用夯築技術建造的,特別是夯土台基成為建築物的必有通式。在四千多年前的大禹王時代,不僅利用這種技術建造城池宮殿,而且用於修堤築壩,治理水患。現尚存河南省安陽、鄭州等三千餘年前的城池宮殿遺址,都是利用夯築技術建造的。鄭州的商城遺址四周總長6960m,採用分段版築逐段築成,質地相當堅固。這種夯築技術伴隨著漢民族的遷徙,從黃河流域跨過揚子江,向江南地區傳播,直至傳播到福建省西南部、廣東省東北部、江西省南部的山區農村。
隨著漢族南遷,從唐代開始,福建、廣東、江西的夯築技術逐漸發達,到了明代,福建西南部山區農村造房屋都以粘土為主要建築材料,並利用夯土技建造,這種夯土技術已到了巔峰水準,建造的樓一般皆為三四層,高達五六層,有的高度超過20米。北宋李誡編修的《營造法式》規定:「築牆之制,每牆厚三尺(1尺一0.33m),則高九尺,其上斜, 比厚減半;若高增三尺,則厚加一尺,減亦如」。而現在福建大部分建於明清時代的土樓,是中夯土版築技術經幾千年積累提高的技術結晶,是夯土文明最高成就的實物,這種夯土牆的技術水準到了高度與寬度之比是25:1的登峰造極境界,可謂是對古代夯土技術的一大貢獻。

㈧ 中國鄉土建築賞析的幾個問題

粉牆黛瓦、簡朴清雅的鄉土建築承載著中國千百年的歷史記憶。隨著時代的變遷,城市化進程的加快,一些鄉土建築面臨年久失修、瀕臨坍塌、荒棄甚至消失的境地。保護它們已成為刻不容緩的大事——

專家呼籲全社會

關注鄉土建築

4月中旬在江蘇無錫舉辦的以「鄉土建築保護」為主題的中國文化遺產保護論壇上來自海內外的100多位專家學者共同呼籲加強保護力度,倡導全社會關注鄉土建築,重視對鄉土建築和它所體現的地方文化多樣性的保護。會議通過了國內首部關於鄉土建築保護的綱領性文件《中國鄉土建築保護——無錫倡議》。

鄉土建築是指散落於村鎮中、富有地方特色的傳統建築,除了一般的居民住宅外,還包括與人民生活息息相關的祠堂、商鋪、作坊、橋梁等建築。鄉土建築是文化遺產的重要組成部分,蘊含著豐富的歷史、科學和藝術價值,直接表達民族、地域的個性特徵,體現了中華文化的多元性。

國家文物局局長單霽翔介紹,分散在廣大農村地區的鄉土建築,總體保護形勢嚴峻,不及時加以引導,將隨時面臨著被拆、遷、整、改等嚴重威脅。

鄉土建築保護

面臨四大挑戰

與會專家認為,中國的鄉土建築保護,目前面臨著四大挑戰:

一是保護意識薄弱。一些地方誤把新農村建設理解為新村建設運動,存在簡單的城市化傾向。有的甚至擅自在古村落內遷建、復建或興建人造景觀,致使一些鄉土建築原有的歷史風貌格局被肢解破壞,造成鄉村、民族、地域特色的喪失。

二是鄉土建築數量龐大,全國目前尚無准確統計數字。這些建築大都分布在偏遠鄉村,信息閉塞,一些不法文物販子便趁機大肆收購、走私。

三是維修費用高,許多鄉土建築的維修費用甚至高於新建建築。按照現行政策,文物保護專項資金不能補貼私人產權的文物,不少有重要價值的鄉土建築無法得到及時的維修保護。

四是政策法律滯後。已有的《文物保護法》及其實施條例不能完全適應保護需要,一些地方性法規也有明顯的局限性。

將納入新農村

建設總體規劃

作為世界遺產委員會的締約國,中國越來越重視鄉土建築在文化遺產保護中的地位。單霽翔介紹,國家文物局為了倡導鄉土建築保護,今明兩年中國申遺的4個項目,兩個是鄉土建築,分別是開平碉樓和福建土樓。在最近一次公布的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名錄中,鄉土建築的比例也比往屆大大增加。

單霽翔介紹,今後中國將著重從以下幾個方面推動鄉土建築保護工作:將鄉土建築保護納入新農村建設的總體規劃中;將鄉土建築普查納入第三次全國文物普查重點,對具有重要價值的鄉土建築,有關部門要公布為不可移動文物和各級文物保護單位;將鄉土建築資源豐富、保存較好的村鎮公布為歷史文化名村、名鎮;對已公布為文物保護單位或登記為不可移動文物的鄉土建築,應在原地妥善保護,不能拆舊建新;引導部分居民逐步遷移到新區,合理疏減古村落和鄉土建築內的人口。

此外,建立中國古跡遺址保護鄉土建築專業委員會,並加強與國際相關組織的交流與合作;積極拓寬保護資金投入渠道,鼓勵、引導社會資金投入鄉土建築的保護維修
回答者: my『kiss』 - 秀才 三級 4-24 16:16
看看這些對你是否有幫助~~~~~~~

中國古代建築簡介

在世界建築體系中 ,中國古代建築是源遠流長的獨立發展的體系。該體系至遲在3000多年前的殷商時期就已初步形成,其風格優雅,結構靈巧。中國古代建築的發展大致經歷了原始社會、商周、秦漢、三國兩晉南北朝、隋唐五代、宋遼金元、明清7個時期。直至20世紀,始終保持著自己獨特的結構和布局原則,而且傳播、影響到其他國家。
特點 從構造的角度,中國古代建築的特點可以歸納為7項:①使用木材作為主要建築材料,創造出獨特的木結構形式,以此為骨架,既達到實際功能要求,又創造出優美的建築形體以及相應的建築風格。②保持構架制原則。以立柱和縱橫梁枋組合成各種形式的梁架,使建築物上部荷載經由梁架、立柱傳遞至基礎。牆壁只起圍護、分隔的作用、不承受荷載。③創造斗栱結構形式。用縱橫相疊的短木和斗形方木相疊而成的向外挑懸的斗栱,本是立柱和橫梁間的過渡構件,還逐漸發展成為上下層柱網之間或柱網與屋頂梁架之間的整體構造層,這是中國古代木結構構造的巧妙形式。④實行單體建築標准化。中國古代的宮殿、寺廟、住宅等,往往是由若干單體建築結合配置成組群。無論單體建築規模大小,其外觀輪廓均由階基、屋身、屋頂3部分組成:下面是由磚石砌築的階基,承托著整座房屋;立在階基上的是屋身,由木製柱額作骨架,其間安裝門窗隔扇;上面是用木結構屋架造成的屋頂,屋面做成柔和雅緻的曲線,四周均伸展出屋身以外,上面覆蓋著青灰瓦或琉璃瓦。單體建築的平面通常都是長方形,在有特殊用途的情況下,也採取方形、八角形、圓形等;而園林中觀賞用的建築,則可以採取扇形、 字形、套環形等平面。屋頂有廡殿頂、歇山頂、卷棚頂、懸山頂、硬山頂、攢尖頂等形式,每種形式又有單檐、重檐之分,進而又可組合成更多的形式。⑤重視建築組群平面布局。其原則是內向含蓄,多層次,力求均衡對稱。除特定的建築物如城樓、鍾鼓樓等外,單體建築很少露出全部輪廓。每一個建築組群少則有一個庭院,多則有幾個或幾十個庭院,組合多樣,層次豐富,彌補了單體建築定型化的不足。平面布局取左右對稱的原則,房屋在四周,中心為庭院。組合形式均根據中軸線發展。唯有園林的平面布局,採用自由變化的原則。⑥靈活安排空間布局。室內間隔採用槅扇、門、罩、屏等便於安裝、拆卸的活動構築物,能任意劃分,隨時改變。庭院是與室內空間相互為用的統一體,又為建築創造小自然環境准備條件,可栽培樹木花卉,可疊山辟池,可搭涼棚花架,有的還建有走廊,作為室內和室外空間過渡,以增添生活情趣。⑦運用色彩裝飾手段。木結構建築的樑柱框架,需要在木材表面施加油漆等防腐措施,由此發展成中國特有的建築油飾、彩畫。常用青、綠、朱等礦物顏料繪成色彩絢麗的圖案,增加建築物的美感。以木材構成的裝修構件,加上著色的浮雕裝飾的平棊貼花和用木條拼鑲成各種菱花格子,是實用兼裝飾的傑作。北魏以後出現的五彩繽紛的琉璃屋頂、牌坊、照壁等,使建築燦爛多彩、晶瑩輝煌。
從傳統文化的角度,中國古代建築的特點可以概括為5個方面:①很少真正的建築學理論。建築學作為一個學科出現是近代的事情。指導建築發展的是抽象的哲學理論、約定俗成的道德規范和具體的政治制度。②儒家傳統的禮制思想是指導建築創作的主要思想,而以玄學、風水堪輿之說作為補充。③充滿了中國人現實主義的處世態度。具體表現為不求建築物長久存在,而以滿足現實的功能需求為出發點。建築形式的標准化通用化,使用一種結構類型的建築物可以適應多種使用功能的需求。④標准化的建築個體要通過建築空間的組合來表達個性,建築群體的布置是傳統建築藝術的精髓,處處反映著時間和空間結合的理性思維方式和人與自然的親和關系。⑤以象徵主義手法表現特定的主題。在園林中表現意境,在宗教建築中表現世界觀,在宮殿建築中表現政治制度。一些裝飾構件與小品,甚至單體建築,都成為一種包含了固定意義的象徵符號。
類型 中國古代建築按功能分為以下7個大類:①居住建築。是人類最早創造的建築,主要有穴居和干欄兩種形式。距今7400~6700年前的新石器時代早期遺址,如甘肅秦安縣大地灣中的建築均為半地穴式,即從地面向下挖掘一定深度的豎穴,平面作圓形、橢圓形或方形,面積很小。距今4900~3900年前的新石器時代晚期,地面起建的房屋多起來,原始社會的穴居,正逐步朝著宮室式住宅形式演化。宮室式住宅的代表類型是合院。陝西岐山縣鳳雛村早周建築遺址是所知最早的完整合院。在北京老城區中軸線東西兩側保留有大量平房,最典型的四合院多集中在這里。干欄式建築的最早遺跡發現於浙江餘姚河姆渡,距今約7000~5300年前。樓面離地約和人等高,其下圈養牲畜,樓面上周圍有欄桿,圍著平台和房屋。現存干欄建築比古代大為減小,集中分布在雲南、海南的少數民族地區。②城市公共建築。主要包括城牆、城樓與城門,還有鍾樓和鼓樓。城牆起源於新石器時代,材料以夯土為主。三國至南北朝出現在夯土城外包砌磚壁的作法。明代,重要城池大多用磚石包砌。城門是重點防禦部位。門道深一般在20米左右,最深達80米。唐代邊城中出現瓮城,明代在瓮城上創建箭樓,北京內城正陽門城樓及箭樓、城東南角樓是明代優秀作品。鍾、鼓樓是古代城市中專司報時的公共建築。宋代有專建高樓安置鍾、鼓的記載。明代在北京城中軸線北端建鼓樓和鍾樓,其下部是磚砌的墩台,上為木構或磚石的層樓。③宮殿建築。宮殿專指帝王舉行儀式、辦理政務與居住之所。宮殿建築集中當時國內的財力和物力,以最高的技術水平建造而成。已知最早的宮殿遺址,發現於河南偃師二里頭村,它建於公元前1500年前的商代。明清北京故宮是中國宮殿建築最後的、也是最成熟的典型。城平面為矩形,東西寬753米,南北深961米,牆開四門,建門樓,四隅建角樓。它將各種建築藝術手法發揮得淋漓盡致,調動一切建築語言來表達主題思想,取得了難以超越的成就。④禮制與祠祀建築。人們舉行祭祀、紀念活動的建築,凡是由「禮制」要求產生、並被納入官方祀典的,稱為禮制建築;凡是民間的、主要以人為祭祀對象的,稱為祠祀建築。禮制和祠祀建築大略分為4類:祭祀天地社稷、日月星辰、名山大川的壇、廟;從君王到士庶崇奉祖先或宗教祖的廟、祠;舉辦行禮樂、宣教化的特殊政教文化儀式的明堂、辟雍;為統治階級所推崇、為人民所紀念的名人專廟、專祠。北京天壇是古代壇廟建築中最重要的遺存 ,建於明永樂十八年(1420)。⑤陵墓建築。是專供安葬並祭祀死者而使用的建築。由地下和地上兩大部分組成。地下部分用以安葬死者及其遺物、代用品、殉葬品。地上部分專供生人舉行祭祀和安放死者神主之用。大致說,漢代以後,帝王墓葬稱陵,臣庶稱墓。陝西臨潼縣秦始皇陵,是中國第一座帝陵。明北京昌平十三陵是一個規劃完整、氣魄宏大的陵墓群。⑥佛教建築。是信徒供奉佛像、佛骨,進行佛事佛學活動並居住的處所,有寺院、塔和石窟三大類型。中國民間建佛寺,始自東漢末。最初的寺院是廊院式布局,其中心建塔,或建佛殿,或塔、殿並建。佛塔按結構材料可分為石塔、磚塔、木塔、鐵塔、陶塔等,按結構造型可分為樓閣式塔、密檐塔、單層塔。石窟是在河畔山崖上開鑿的佛寺,淵源於印度,約在公元3世紀左右傳布到中國,其形制大致有塔廟窟、佛殿窟、僧房窟和大像窟四大類。中國石窟的重要遺存,有甘肅敦煌莫高窟、山西大同雲岡石窟、河南洛陽龍門石窟等。⑦園林和園林建築。中國傳統園林是具有可行、可望、可游、可居功能的人工與自然相結合的形體環境,其構成的主要元素有山、水、花木和建築。它是多種藝術的綜合體,反映著傳統哲學、美學、文學、繪畫、建築、園藝等多門類科學藝術和工程技術的成就。按隸屬關系,可分為皇家園林、私家園林、寺觀園林和風景名勝四大類。其中現存最著代表性的園林有蘇州網師園、拙政園、留園,揚州個園,無錫寄暢園,北京頤和園、圓明園,承德避暑山莊等。
中國傳統建築的功能類型,除上述7類外,還有軍事建築、商業建築,以及橋梁等公共交通設施,坊表等建築小品。其中長城經歷了2000餘年歷史 ,延袤萬里,成為中華民族精神的象徵。河北趙縣安濟橋(趙州橋)建於7世紀初的隋代,是世界上第一座敞肩單拱石橋,比西方出現同類結構要早700年左右。所有這些,都反映了中國古代建築的卓越成就。

1、中國古代建築的歷史沿革及其特點:
1)開成時期:原始社會—漢代;特點:中國木結構建築技術已日漸完善。人們掌握了夯土技術,燒制了磚瓦,建造了石建築。
2)發展時期:魏晉南北朝;特點:磚瓦的產量、質量及木構架技術都有所提高。大量興建佛教建築。
3)成熟時期:隋唐時期;特點:磚的應用更加廣泛,琉璃的燒制更加進步,建築構件的比例逐步趨向定型化。
4)大轉變時期:宋朝;特點:宋朝建築的規格一般比唐朝小,但比唐朝更為秀麗,絢爛而富於變化,出現了各種復雜形式的殿閣樓台。
5)發展時期:元朝;特點:興建大量藏傳佛教寺廟及伊斯蘭教禮拜寺。藏傳佛教和伊斯蘭教的建築藝術影響到全國。
6)高峰時期:明清時期;特點:磚的生產大量增加,琉璃瓦的數量及質量都超過過去任何朝代。官式建築已經高度標准化、定型化。
2、現存古代木結構建築代表及特點。
1)五台山南禪寺和佛光寺的部分建築:建成於唐代;特點:單體建築的屋頂坡度平緩,出檐深遠,斗拱比例較大,柱子較粗壯,多用板門和直欞窗,風格莊重朴實。
2)山西太原晉祠聖母殿、福建泉州清凈寺、河北正定隆興寺、浙江寧波保國寺:建成於宋代;特點:屋頂的坡度增大,出檐不如前代深遠,重要建築門窗多採用菱花隔扇,建築風格漸趨柔和。
3)天津薊縣的獨樂寺、山西大同的善化寺和華嚴寺:建成於遼;特點:接近於唐代風格,創造了「減柱法」。
4)山西芮城永樂宮、洪洞廣勝寺:建成於元代;特點:普遍使用「減柱法」,梁架結構又有了新的創造,許多構件多用自然彎材稍加砍削而成。
5)北京故宮、沈陽故宮:建於明清時期;特點:出檐較淺,斗拱比例縮小,「減柱法」除小型建築外,在重要建築中已不採用。
3、三本建築文獻;
宋朝的《營造法式》、明朝的《園冶》、清工部《工程做法》。
4、中國古代建築的造型及基本構件;
台基:普通台基、較高級台基、更高級台基、最高級台基;作用:承托建築物,防潮防腐,彌補中國古代建築單體建築不甚高大雄傳的欠缺。
屋身:木頭圓柱、開間、梁、斗拱;
屋頂:廡殿頂、歇山頂、懸山頂、硬山頂、攢尖頂、卷棚頂。
5、彩畫的分類、特點及等級;
和璽彩畫:中間的畫面由各種不同的龍或鳳的圖案組成,間補以花卉圖案。瀝粉貼金。等級最高。
旋子彩畫:畫面用痢化形式的渦卷瓣旋花,有時也可畫龍鳳。等級次於和璽彩畫。
蘇式彩畫:畫面為山水、人物故事、花鳥蟲魚等。等級低於前兩種。
6、中國古代建築的特點。
1)建築材料:木材。
2)結構方式:框架式結構:抬梁式、穿斗式、井乾式;
3)空間布局:靈活。承重與圍護結構分工明確。
4)單體建築構件:標准化。模數制。
5)平面布局:內向含蓄,多層次,均衡對稱。
6)創造斗拱結構形式
7)運用色彩裝飾手段。
7、中國古代聲調規劃的類型:
市裡制:以隋唐長安城為例,區劃整齊,其平面呈長方形,宮城置於郭城北部正中,北連禁苑,南接皇城。宮城皇城以外為里坊區。並設東西二市。
街巷制:北宋後拆除坊牆,居民區由原坊內小街發展成橫列的巷(胡同),商業沿城市大街布置。
8、中國古代城市規劃的特點:
1)按照一定的制度進行和設計,這些制度對隋唐以後都城的規劃布局產生很大影響。
2)重視城市的選址:依山榜水。
3)以方格網街道系統為主,區劃整齊。從戰國到北宋初年,實行市裡制度。北宋中期以後,採用街巷制。
4)採用中軸對稱的平面布局,宮室、壇廟等重要建築皆位於中軸線上。
5)重視水源的利用和城市的綠化,引水入城,種植花木。
9、古長城建築:
秦長城:起迄地點:臨洮——遼東;
漢長城:起迄地點:莆昌海(即今羅布泊)——遼東;
明長城:起迄地點:嘉峪關——鴨綠江;
結構:城牆、敵台、烽堠、營堡;
重要段落:北京八達嶺長城、灑北金山嶺長城;
重要關隘:山海關、居庸關、嘉峪關;
10、宮殿建築的起源與沿革:
先秦:特點:以門道、前堂、後室為中軸、東西配置廂房的封閉性院落;
著名宮殿:河南偃師二里頭宮殿、陝西岐山鳳雛宮殿遺址;
秦漢:特點:大宮中套有小宮,而小宮在大宮中各成一區,未央宮的前殿成狹長形,殿內兩側有處理政務的東西廂;
著名宮殿:長樂宮、未央宮、建章宮;
三國、兩晉南北朝:特點:在大朝太極殿左右建有處理日常政務的東西堂;
隋唐:特點:依據軸線與左右對稱的規劃原則,並附會了《周禮》的三朝制度;
著名宮殿:太極宮、大明宮;
宋:特點:在城南面中央的丹鳳門前設御街,街的兩側建有御廊;
著名宮殿:北宋東京城宮殿;
元:特點:繼承唐宋的宮殿傳統,保持了游牧生活習俗及喇嘛教建築、西亞建築的風格;
著名宮殿:元大都宮殿;
11、明清宮殿的布局與陳設;
1)布局:
A、中軸對稱:中軸線上的建築高大華麗,軸線兩側面的建築低小簡單。
B、左祖右社:a、左祖:在宮殿左前方設祖廟,帝王用來祭祀祖先。
b、右社:在宮殿右前方設社稷壇,帝王用來祭祀土地神、糧食神。
C、前朝後寢:a、前朝:帝王上朝治政、舉行大典之處。
b、後寢:帝王與後妃們生活居住的地方。
2)宮外陳設:
A、華表:皇家建築的特殊標志。
B、石獅:雄獅爪下為球,雌師爪下為幼獅,前者象徵統一寰宇,後者象徵子孫綿延。
C、日昝:古代用來測時。
D、嘉量:古代的標准量器。象徵國家統一和強盛。
E、吉祥缸:置於宮殿前盛滿清水以防火災的水缸。
F、鼎式香爐:用來燃檀香和松枝。
G、銅龜銅鶴:象徵長壽。
12、古代著名壇廟建築;
太廟,位於北京天安門左側,專供帝王祭祀祖先。
社稷壇,位於天安門右側,專供帝王祭祀土地神、糧食神。
天壇,位於北京東南郊,每年冬至日皇帝在此祭天。
地壇,位於北京北郊,每年夏至日皇帝在此祭地。
日壇,位於北京東郊,專供帝王祭日。
月壇,位於北京西郊,專供帝王祭月。
文廟:全國規模最大、時代最早的是山東曲阜孔廟。
武廟:全國規模最大、保存最好的是山西運城解州的關帝廟。
宗祠:安徽績溪縣龍川胡氏宗祠和廣州市陳家祠堂。
13、我國古代著名陵墓建築:
秦始皇陵:位於陝西臨潼縣;特點:中國古代最大的一座帝王陵墓。
漢茂陵:位於陝西興平縣;特點:西漢帝王陵墓中規模最大的一座。
唐乾陵:位於陝西乾縣;特點:唐代十八陵中保存得最完整的一座。
明十三陵:位於北京昌平區;特點:長陵以其宏偉的地面建築而聞名於世,已發掘地下宮殿的是定陵;
北宋陵:位於河南鞏義市;特點:結構完整,為研究宋代陵墓制度才石刻藝術提供了十分有利的條件。
清東陵:位於河北遵化;特點:其平面布置沿襲了明代諸陵的舊制,只是在墳丘上部增設了月牙城。
清西陵:位於河北易縣;特點:清西陵與清東陵同。
14、封土的沿革:
1)方上:
特點:在地宮之上用黃土層層夯築而成;
著名陵墓:秦始皇陵、漢茂陵;
2) 以山為陵:特點:利用天然山體;
著名陵墓:唐乾陵;
3) 寶城寶頂:特點:在地宮上砌築高大的磚城,城內填土,磚城即寶城,城中的土高出城牆成一圓頂,稱寶頂;
著名陵墓:明十三陵、清東陵、清西陵;
15、陵園建築:
1)祭祀建築區:用途:供祭祀之用;
建築物:凌恩殿、配殿、廊廡、祭壇等;
2)神道:用途:通向祭殿和寶城的導引大道;
建築物:石獸、石人;
3)護陵監:用途:專門保護和管理陵園;
建築物:衙署、市衙、住宅等;
16、墓室結構:
土穴墓:墓穴形式簡單。
木槨墓:用木材築成,形同大木箱,槨內分成數格,正中放棺,兩旁和上下圍繞著幾個方格,稱之為廂,用來安放隨葬品。
黃腸題湊:用柏木枋堆成的框形結構。黃腸指柏木黃心,題湊指木頭皆皆向內。北京大葆台漢墓一號墓為黃腸題湊的成熟形式。
磚石墓:採用磚石砌築而成。從漢代到清代,磚石墓一直在不斷發展。
17、隨葬品;
1)原始社會:
A、早期:陶器、石器、骨器。
B、晚期:出現貧富分化。有的墓隨葬精美的玉器及象牙器等。
2)階級社會:
A、貧富分化懸殊。
B、商周時期:青銅器、玉石器等。人殉。
C、戰國時期:俑。
D、漢朝:陶質明器,包括倉、灶、井、磨、樓閣等模型和豬、狗、雞等模型。
E、魏晉南北朝:陶瓷器皿、陶制模型、陶俑和鎮墓獸。
F、隋唐五代時期:陶俑。
G、宋——明清:實用物品和珍寶,包括陶瓷器、金銀器和玉器

㈨ 夯土牆有哪些特點

儕聯景觀的夯土牆採用新型夯土技術:防水、耐久、抗震;就地取材,生態環保;傳統工藝,和諧造景,最近儕聯更是創造出了藝術夯土牆,彩色的波浪,在大陸是獨一無二的。

熱點內容
古代勵志的名言 發布:2021-03-16 21:50:46 瀏覽:209
形容兒孫繞膝的詩句 發布:2021-03-16 21:49:35 瀏覽:878
席慕蓉賞析印記 發布:2021-03-16 21:48:26 瀏覽:311
權力很大含有手的成語 發布:2021-03-16 21:48:22 瀏覽:584
能聽的兒童故事 發布:2021-03-16 21:48:15 瀏覽:285
關於足球的詩歌詞句 發布:2021-03-16 21:47:40 瀏覽:870
拖拉機的古詩 發布:2021-03-16 21:42:53 瀏覽:571
亮甜的詩句 發布:2021-03-16 21:42:00 瀏覽:831
廣東話生日快樂祝福語 發布:2021-03-16 21:38:55 瀏覽:409
噓的短句 發布:2021-03-16 21:38:07 瀏覽: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