鹹菜茨菇湯賞析
① 故鄉的食物汪曾祺賞析
《故鄉的食物》
——《鹹菜茨菰湯》有感
手托著頭痴痴獃獃的看著別人匆忙地寫著,一是給我犯了難。趕忙拿出一本書匆匆讀起,希望上天能給予我最多的靈感。
打開書無意間翻到這篇文章,好奇心驅使我走進汪曾祺「鹹菜茨菰湯」的世界。讀完文章,我似乎有點懂得作者內心的深處。曾經對鹹菜茨菰湯沒有食慾,甚至有點討厭,不能理解為什麼一到下雪天我們家就喝鹹菜湯,直到前幾年到老師家拜年,師母為我做的一盤茨菰炒肉片。也許是久違了,對茨菰湯又增加了感情,再到春節前後買來吃。
其實作者三四十年沒有吃到茨菰,並不想。現在再買來吃也不是覺得它好吃,也並非想吃,想的只是茨菰的「味」。這味不是茨菰本身的味道,而是懷念以前下雪吃茨菰的感覺,這感覺令它回味與難忘。茨菰湯陪同它度過兒時的荒災,是唯一可以陪他度過童年的食物。現在日子過得好了,也不經常吃這茨菰湯,偶爾吃一次也就有了種說不出的感覺。
最後作者的願望也很簡單。它想念家鄉的雪,很想喝一碗鹹菜茨菰湯。寫到這兒,我內心深處那根最柔軟、最脆弱的思鄉弦也有所觸動。停下筆,看著教室外面黑漆漆的一片,仔細看還能看見一兩顆不算太亮的星星好一輪還算明亮的月亮。聽姐姐說,當自己一個人在外地覺得孤單想家時,看看月亮,把自己想與家人講的話告訴月亮,它會幫你轉達給親人。但
② 鹹菜茨菰湯 閱讀答案
一、來情感變化是:小時候沒有好感源、離家多年也不想念、在北京想念鹹菜茨菰湯
二、一方面,因為久違,我對茨菰有了感情;另一方面,茨菰勾起了我對家鄉的想念,寄託著我對故鄉的情感。
三、賞析句子:通過一系列動作寫出了家鄉的一種生活習俗,下文思念家鄉埋伏筆;「可以一直吃到第二年春天」,半年的青菜雖充當了口糧,卻也叫人倒了胃口,為情感的發展做鋪墊。
四、引用沈從文的話,既突出沈從文的性格,又是我對茨菰情感變化的轉折點。
五、在結構上總結全文,照應上文;在主旨上點明中心。
③ 閱讀汪曾祺《鹹菜茨菇湯》一文,回答後面問題。(14分)鹹菜茨菇湯汪曾祺①一到下雪天,我們家就喝鹹菜湯
小題1:情感變化是:小時候沒有好感、在北京想念鹹菜茨菇湯(空1分,共2分) 小題2:寫自己對茨菇沒有好感的原因。(1分)突出茨菇的難吃(1分),同樣為下文懷念鹹菜茨菇湯做鋪墊。(1分)共3分 小題3:(1)「苦」:一方面指茨菇使人產生的味覺上的苦味(1分),一方面指代家鄉鬧大水、糧食缺乏,大量吃茨菇的艱難日子。(1分)共2分 (2)「格」:一方面指味道,(1分)一方面指格調、內涵。(1分)共2分 小題4:通過一系列動作(1分)寫出了家鄉的一種生活習俗,下文思念家鄉埋伏筆;(1分)「可以一直吃到第二年春天」,半年的青菜雖充當了口糧,卻也叫人倒了胃口,為情感的發展做鋪墊。意思對即可。(1分)共3分 小題5:作者遠離故土後,對故鄉難舍的鄉情,(1分)使得他在人生的暮年懷念兒時的鹹菜茨菇湯。意思對即可。(1分)共2分 熱點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