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名言名句 » 北平的秋賞析

北平的秋賞析

發布時間: 2021-01-19 11:35:56

1. 一篇語文鑒賞 比較《故都的秋天》和《想北平》的區別

《故都的秋天》講的是山水風景和秋天的景緻,帶著溢美之詞和溢美之情。
《想北平》則是偏重人物事件和過去點滴和如今境況,帶著一種油然而生的比較,和生平感慨。

2. 郁達夫《故都的秋》與郁達夫《北平的四季》比較。有什麼相同和不同。賞析。 謝謝。

相同點:來都體現作者對自自然的深深眷戀,寫出了一個富有才情、滿懷抱負的知識分子在動亂社會中的苦悶心境。
不同點:《故都的秋》——作者是對北平的春天清、靜、悲涼的特點的描述,將故都的秋與江南的秋作比,將中國人的悲涼與外國人的秋作比,表現出秋天所擁有的深沉悠遠嚴厲蕭索,表達對北平深沉凝重的愛。而本文運用真實自然的筆觸,表達對北平的留戀和深徹肺腑的亡國之恨。

3. 故都的秋賞析

郁達夫的《故都的秋》用飽蘸情愫的柔毫,描畫出一幅神韻清絕、典雅質朴、極具個性的北國秋色圖。一切景語皆情語。郁達夫筆下故都之秋的獨特色彩、音響、風姿……無一不是作者豐富細膩、富有個人特質的情感世界的折射。具體表現在以下列四個方面:
一、獨特的故都情結
開篇,作者就述說「不遠千里」上北平,只是「想飽嘗一嘗」「故都的秋味」。「飽嘗」而不是淺嘗輒止,可見作者對故都的秋情有獨鍾。為了表現這種深沉的嚮往、眷戀和贊美,作者運用了多種藝術手法。首先是對比烘托。「不逢北國之秋,已將近十餘年了。在南方每年到了秋天,總要想起陶然亭的蘆花,釣魚台的柳影,西山的蟲唱,玉泉的夜月,潭柘寺的鍾聲。」這是一種欲抑先揚、似揚此而實揚彼的烘托法。作者通過一系列秋色、秋聲、秋景、秋物的排比,從宏觀上展示過去故都秋色的美麗醉人。文章的首尾都將北國之秋和江南之秋作了對比,且運用了獨特的語句形式來強化對比的效果。例如結尾處的對比:(南國之秋)「比起北國的秋來,正像是黃酒之與白乾,稀飯之與饃饃,鱸魚之與大蟹,黃犬之與駱駝。」作者運用排比、博喻辭格,精選四組在量與質上差別明顯的事物,讓讀者品味到故都秋天淳厚、濃郁、鮮美的醉人特色,與作者那濃烈的摯愛產生共鳴。郁達夫一生短短的49年從未在北平久住,但他對北平總是一往情深,他在《北平的四季》中這樣寫道:「五六百年來文化所聚萃的北平,一年四季無一月不好的北平,我在遙憶,我也在深祝,祝她的平安進展,永久地為我們黃帝子孫所保有的舊都城!」由此可見,作者那麼熱忱地愛故都之秋,不只是單純的戀秋情結,而是與愛「黃帝子孫」聯系在一起的。
二、獨特的平民意識
郁達夫落筆於「著著很厚的青布單衣或夾襖的都市閑人」,寫他們雨過天晴時用「緩慢悠閑的聲調」議論著秋雨秋意,作者此時的筆調是愉快輕松的,情感是親切贊賞的(這「念錯的歧韻,倒來得正好」嘛),表明作者很想像「都市閑人」那樣過無所憂慮的生活。郁達夫把筆觸定位在下層人民和他們的普通生活,於是,北平每座低矮的家屋內外,街道兩旁的槐樹前後,「像是家家戶戶」都養在家裡的「秋蟬」,「茅房邊上」的一株株棗樹,都成了作者精心描繪的對象,這種與普通人的生活聯系在一起的審美眼光,正是作者平民意識的藝術體現。
三、獨特的「悲涼」心境
文章中故都之秋「悲涼」這一特徵在作者心靈的投影是豐富而含蓄的。作者寫牽牛花,「以為以藍色或白色者為佳」,這不僅是在表達自己的色彩愛好,更是在物化一種淡泊清冷的心境;作者看到掃街後「灰土上留下來的一條條掃帚的絲紋」,竟會「覺得清閑,潛意識下並且還覺得有點兒落寞」。這些觸景傷情、聯想獨特的文字,表現出一種孤寂、憂思的心緒。這里的景物完全情感化了。郁達夫在20世紀30年代的舊中國,顛沛流離,飽受人生愁苦與哀痛。所以此時的「悲涼」已是故都賞秋的心態與作者豐富的人生感悟的交融。我們不妨這樣說,文章流露的「悲涼」--憂慮、孤獨、落寞的心緒,正是特定的時代和社會風雲在一位知識分子的心靈上投下的陰影--使讀者品讀時不免產生苦澀感的陰影。
四、獨特的人文素養
文章的後半部分,插入了古今中外寫秋詩文的說明和作者的議論。郁達夫是深受中國文化浸潤的讀書人,他把對故都之秋的獨特感悟與中外名人詩文相溝通,縱橫走筆,顯示出深厚的人文素養和對秋文化的珍愛情感。郁達夫取文題《故都的秋》而不取《北平的秋》,就是因為「故都」較之「北平」更典雅,更有詩意,與「秋」結合,能暗含一種人文景觀與自然景觀相融合的境界。可以這樣說,文題的這種珍愛秋文化的人文氣息彌散在全文之中,值得我們細加品味。

4. 《故都的秋》有哪些好詞好句怎麼賞析

郁達夫的《故都的秋》用飽蘸情愫的柔毫,描畫出一幅神韻清絕、典雅質朴、極具個性的北國秋色圖。一切景語皆情語。郁達夫筆下故都之秋的獨特色彩、音響、風姿……無一不是作者豐富細膩、富有個人特質的情感世界的折射。具體表現在以下列四個方面:


一、獨特的故都情結
開篇,作者就述說「不遠千里」上北平,只是「想飽嘗一嘗」「故都的秋味」。「飽嘗」而不是淺嘗輒止,可見作者對故都的秋情有獨鍾。為了表現這種深沉的嚮往、眷戀和贊美,作者運用了多種藝術手法。首先是對比烘托。「不逢北國之秋,已將近十餘年了。在南方每年到了秋天,總要想起陶然亭的蘆花,釣魚台的柳影,西山的蟲唱,玉泉的夜月,潭柘寺的鍾聲。」這是一種欲抑先揚、似揚此而實揚彼的烘托法。作者通過一系列秋色、秋聲、秋景、秋物的排比,從宏觀上展示過去故都秋色的美麗醉人。文章的首尾都將北國之秋和江南之秋作了對比,且運用了獨特的語句形式來強化對比的效果。例如結尾處的對比:(南國之秋)「比起北國的秋來,正像是黃酒之與白乾,稀飯之與饃饃,鱸魚之與大蟹,黃犬之與駱駝。」作者運用排比、博喻辭格,精選四組在量與質上差別明顯的事物,讓讀者品味到故都秋天淳厚、濃郁、鮮美的醉人特色,與作者那濃烈的摯愛產生共鳴。郁達夫一生短短的49年從未在北平久住,但他對北平總是一往情深,他在《北平的四季》中這樣寫道:「五六百年來文化所聚萃的北平,一年四季無一月不好的北平,我在遙憶,我也在深祝,祝她的平安進展,永久地為我們黃帝子孫所保有的舊都城!」由此可見,作者那麼熱忱地愛故都之秋,不只是單純的戀秋情結,而是與愛「黃帝子孫」聯系在一起的。


二、獨特的平民意識
郁達夫落筆於「著著很厚的青布單衣或夾襖的都市閑人」,寫他們雨過天晴時用「緩慢悠閑的聲調」議論著秋雨秋意,作者此時的筆調是愉快輕松的,情感是親切贊賞的(這「念錯的歧韻,倒來得正好」嘛),表明作者很想像「都市閑人」那樣過無所憂慮的生活。郁達夫把筆觸定位在下層人民和他們的普通生活,於是,北平每座低矮的家屋內外,街道兩旁的槐樹前後,「像是家家戶戶」都養在家裡的「秋蟬」,「茅房邊上」的一株株棗樹,都成了作者精心描繪的對象,這種與普通人的生活聯系在一起的審美眼光,正是作者平民意識的藝術體現。


三、獨特的「悲涼」心境
文章中故都之秋「悲涼」這一特徵在作者心靈的投影是豐富而含蓄的。作者寫牽牛花,「以為以藍色或白色者為佳」,這不僅是在表達自己的色彩愛好,更是在物化一種淡泊清冷的心境;作者看到掃街後「灰土上留下來的一條條掃帚的絲紋」,竟會「覺得清閑,潛意識下並且還覺得有點兒落寞」。這些觸景傷情、聯想獨特的文字,表現出一種孤寂、憂思的心緒。這里的景物完全情感化了。郁達夫在20世紀30年代的舊中國,顛沛流離,飽受人生愁苦與哀痛。所以此時的「悲涼」已是故都賞秋的心態與作者豐富的人生感悟的交融。我們不妨這樣說,文章流露的「悲涼」——憂慮、孤獨、落寞的心緒,正是特定的時代和社會風雲在一位知識分子的心靈上投下的陰影——使讀者品讀時不免產生苦澀感的陰影。


四、獨特的人文素養
文章的後半部分,插入了古今中外寫秋詩文的說明和作者的議論。郁達夫是深受中國文化浸潤的讀書人,他把對故都之秋的獨特感悟與中外名人詩文相溝通,縱橫走筆,顯示出深厚的人文素養和對秋文化的珍愛情感。郁達夫取文題《故都的秋》而不取《北平的秋》,就是因為「故都」較之「北平」更典雅,更有詩意,與「秋」結合,能暗含一種人文景觀與自然景觀相融合的境界。可以這樣說,文題的這種珍愛秋文化的人文氣息彌散在全文之中,值得我們細加品味。

5. 北平之秋的賞析和仿寫

思念的顏色,很純很純;思念的形狀,很綿很綿;思念的味道,很涼很涼;思念的感覺,很長很長……
——題記
「這個愛幾乎是要說而說不出的」——說不出的愛,那會是怎樣的一種感情?戀北平的老舍先生常年在國外,當說到北平,他心中的那份悄悄隱藏起來的愛被慢慢喚醒,繼而膨脹,
幻化成千言萬語堵在喉頭,然而在這千言萬語中,卻沒有一個字可以形容他洶涌澎湃的情感。
他恨自己不能像李白那樣——瀟灑拂袖,便勾勒出半個盛唐;他只能借自己對母親的愛類比對北平的愛,他只能用平凡的筆,描繪出自己心中熟悉的北平——卻不知,當他的文字在許多人面前鋪展開來,已經震撼了不知多少心靈。
歐洲四大歷史都城算什麼?比起北平,還太「熱鬧」,而空曠的地方又太空曠,不像北平既復雜又有個邊界,那長著紅酸棗的老城牆讓他如此喜歡,他甚至可以快樂地背對城牆坐在石上看一天的小蝌蚪或葦葉上的嫩蜻蜓,無所求,無可怕,彷彿回歸童年安適快樂的時光——那該是怎樣一種愜意!
從美國運來的橘子算什麼?還不是嬌嫩地包著紙,以此來顯示自己的華貴?可笑——這些「貴婦人」遇到北平帶著霜兒的玉李,就會知道什麼是真正的美與自然!
城牆、蝌蚪、蜻蜓、香片茶、青菜、白菜、沙果、海棠……這些再平常不過的東西,在老舍的眼中卻都是寶貝,老舍如數家珍般地把它們展現出來——這時奇跡出現了,讀過的每一個人都會不自覺聯想起一幅幅畫面——那是北平的布局,那是北平的特產,那是北平的風景……如果不是字里行間都滲透著濃濃的思念,又怎麼會有這種效果?又怎麼會讓每個片斷躍然紙上?
然而思念是會呼吸的痛,當老舍慢慢拉回思緒,發現他呼吸的每一口氣息,已不再屬於他眷戀的家鄉;他踏上的每一方土地,已不再觸動內心的柔軟;他所深愛著的北平,正處於危機之中!
可是,面對著一切,他卻並不能做些什麼來改變現狀,於是,他落淚了——這不是懦弱的表現,這是一個愛國者在牽掛自己遙遠的家鄉,這是一個巨大悲魂的戰栗,這是老舍,在用自己的靈魂,自己的生命思念北平……想已不再是想,是纏綿,是牽絆,是撕心裂肺的痛!
我驀地抬頭,仰望著天空,那是北京的天空;我站在宏偉的紀念碑前,那是北京的宏偉;我嗅著校園中濃郁的花香,那是北京的氣息;我聽著志願者整齊劃一的口號,那是北京的召喚……
我想,如果有一天我也離開了北京,我一定會再次回來,回到這個讓無數人夢牽魂系的天堂……

6. 老舍筆下北平的秋有什麼特點

最大的特點:

「北平之秋就是人間的天堂,也許比天堂更繁榮一點呢!」老舍先生的原話。

7. 故都的秋的賞析

愛國是《故都的秋》的主旋律。《故都的秋》蘊含深沉的故都之戀、故國之愛,喚起人們對美的追求,對祖國的熱愛。

《故都的秋》,作為寫景抒情的散文,其主體部分是摹繪故都的秋景。文章採用「橫式結構」,從故都「秋晨之景」、「秋槐之景」、「秋蟬之景」、「秋雨之景」、「秋果之景」五個方面,緊扣「故都」和「秋」兩個詞語,表現了「故都之秋」的「清、靜、悲涼」的特點。

《故都的秋》除了用摹繪寫情,用對比托情的手法把作者蘊藏在胸中的情感墊高表現出來以外, 還運用了旁逸襯情的手法。在本文中,作者一整段文字來寫古今中外文人詩人對「秋」的厚愛,認為秋在這些人的詩文中「都帶著很濃厚的頹廢色彩」,「總是一樣的能特別引起深沉,幽遠,嚴厲,蕭索的感觸來」。

採用旁逸襯情的方法,不僅為作品情感的抒發墊上了一層台階,使作品的情感站得更高,而且也為讀者增加了了解古今中外文人詩人對「秋」的一些共同感情的了解,「增加了語言的情趣」。

(7)北平的秋賞析擴展閱讀:

故都的秋的寫作背景

1926年6月,郁達夫之子龍兒在北京病逝,此外故都北平,在19世紀末捲起的歷史風雲中卻越來越顯得衰老頹敗,小家與大國,兩層感情的潮水浸過心靈的堤岸,留下的都是悲傷的印記。由於國民黨白色恐怖的威脅等原因,郁達夫從1933年4月由上海遷居到杭州。1934年7月,郁達夫從杭州經青島去北平(今北京)。

《故都的秋》創作於1934 年8 月17 日。當時,郁達夫到達北京僅僅只有四天的時間。郁達夫本身是浙江人,在到達北平之後,對於故鄉有著深深的眷戀。在作者的心理,對於秋天悲涼的感受實質上是對人生的感受。

8. 老舍 北平的秋 賞析,讀後感。! 急用

思念的顏色,很純很純;思念的形狀,很綿很綿;思念的味道,很涼很涼;思念的感覺,很長很長……
——題記
「這個愛幾乎是要說而說不出的」——說不出的愛,那會是怎樣的一種感情?戀北平的老舍先生常年在國外,當說到北平,他心中的那份悄悄隱藏起來的愛被慢慢喚醒,繼而膨脹,
幻化成千言萬語堵在喉頭,然而在這千言萬語中,卻沒有一個字可以形容他洶涌澎湃的情感。
他恨自己不能像李白那樣——瀟灑拂袖,便勾勒出半個盛唐;他只能借自己對母親的愛類比對北平的愛,他只能用平凡的筆,描繪出自己心中熟悉的北平——卻不知,當他的文字在許多人面前鋪展開來,已經震撼了不知多少心靈。
歐洲四大歷史都城算什麼?比起北平,還太「熱鬧」,而空曠的地方又太空曠,不像北平既復雜又有個邊界,那長著紅酸棗的老城牆讓他如此喜歡,他甚至可以快樂地背對城牆坐在石上看一天的小蝌蚪或葦葉上的嫩蜻蜓,無所求,無可怕,彷彿回歸童年安適快樂的時光——那該是怎樣一種愜意!
從美國運來的橘子算什麼?還不是嬌嫩地包著紙,以此來顯示自己的華貴?可笑——這些「貴婦人」遇到北平帶著霜兒的玉李,就會知道什麼是真正的美與自然!
城牆、蝌蚪、蜻蜓、香片茶、青菜、白菜、沙果、海棠……這些再平常不過的東西,在老舍的眼中卻都是寶貝,老舍如數家珍般地把它們展現出來——這時奇跡出現了,讀過的每一個人都會不自覺聯想起一幅幅畫面——那是北平的布局,那是北平的特產,那是北平的風景……如果不是字里行間都滲透著濃濃的思念,又怎麼會有這種效果?又怎麼會讓每個片斷躍然紙上?
然而思念是會呼吸的痛,當老舍慢慢拉回思緒,發現他呼吸的每一口氣息,已不再屬於他眷戀的家鄉;他踏上的每一方土地,已不再觸動內心的柔軟;他所深愛著的北平,正處於危機之中!
可是,面對著一切,他卻並不能做些什麼來改變現狀,於是,他落淚了——這不是懦弱的表現,這是一個愛國者在牽掛自己遙遠的家鄉,這是一個巨大悲魂的戰栗,這是老舍,在用自己的靈魂,自己的生命思念北平……想已不再是想,是纏綿,是牽絆,是撕心裂肺的痛!
我驀地抬頭,仰望著天空,那是北京的天空;我站在宏偉的紀念碑前,那是北京的宏偉;我嗅著校園中濃郁的花香,那是北京的氣息;我聽著志願者整齊劃一的口號,那是北京的召喚……
我想,如果有一天我也離開了北京,我一定會再次回來,回到這個讓無數人夢牽魂系的天堂……

9. 故都的秋第三段,用語言描述景物,並分析景物怎麼體現出清靜悲涼的要簡短點

即清晨靜觀、落蕊輕掃、秋蟬殘鳴、都市閑人、勝日秋果.
秋色青天(藍綠)、牽牛花的藍朵(藍色)、 秋草(黃色)
青天,和「以藍色或白色為佳」的牽牛花,都使用冷色調,突出了北平秋晨的「清冷」

10. 文章《故都的秋》,對文題「故都」的賞析

郁達夫的《故都的秋》用飽蘸情愫的柔毫,描畫出一幅神韻清絕、典雅質朴、極具個性的北國秋色圖.一切景語皆情語.郁達夫筆下故都之秋的獨特色彩、音響、風姿……無一不是作者豐富細膩、富有個人特質的情感世界的折射.具體表現在以下列四個方面:
一、獨特的故都情結
開篇,作者就述說「不遠千里」上北平,只是「想飽嘗一嘗」「故都的秋味」.「飽嘗」而不是淺嘗輒止,可見作者對故都的秋情有獨鍾.為了表現這種深沉的嚮往、眷戀和贊美,作者運用了多種藝術手法.首先是對比烘托.「不逢北國之秋,已將近十餘年了.在南方每年到了秋天,總要想起陶然亭的蘆花,釣魚台的柳影,西山的蟲唱,玉泉的夜月,潭柘寺的鍾聲.」這是一種欲抑先揚、似揚此而實揚彼的烘托法.作者通過一系列秋色、秋聲、秋景、秋物的排比,從宏觀上展示過去故都秋色的美麗醉人.文章的首尾都將北國之秋和江南之秋作了對比,且運用了獨特的語句形式來強化對比的效果.例如結尾處的對比:(南國之秋)「比起北國的秋來,正像是黃酒之與白乾,稀飯之與饃饃,鱸魚之與大蟹,黃犬之與駱駝.」作者運用排比、博喻辭格,精選四組在量與質上差別明顯的事物,讓讀者品味到故都秋天淳厚、濃郁、鮮美的醉人特色,與作者那濃烈的摯愛產生共鳴.郁達夫一生短短的49年從未在北平久住,但他對北平總是一往情深,他在《北平的四季》中這樣寫道:「五六百年來文化所聚萃的北平,一年四季無一月不好的北平,我在遙憶,我也在深祝,祝她的平安進展,永久地為我們黃帝子孫所保有的舊都城!」由此可見,作者那麼熱忱地愛故都之秋,不只是單純的戀秋情結,而是與愛「黃帝子孫」聯系在一起的.
二、獨特的平民意識
郁達夫落筆於「著著很厚的青布單衣或夾襖的都市閑人」,寫他們雨過天晴時用「緩慢悠閑的聲調」議論著秋雨秋意,作者此時的筆調是愉快輕松的,情感是親切贊賞的(這「念錯的歧韻,倒來得正好」嘛),表明作者很想像「都市閑人」那樣過無所憂慮的生活.郁達夫把筆觸定位在下層人民和他們的普通生活,於是,北平每座低矮的家屋內外,街道兩旁的槐樹前後,「像是家家戶戶」都養在家裡的「秋蟬」,「茅房邊上」的一株株棗樹,都成了作者精心描繪的對象,這種與普通人的生活聯系在一起的審美眼光,正是作者平民意識的藝術體現.
三、獨特的「悲涼」心境
文章中故都之秋「悲涼」這一特徵在作者心靈的投影是豐富而含蓄的.作者寫牽牛花,「以為以藍色或白色者為佳」,這不僅是在表達自己的色彩愛好,更是在物化一種淡泊清冷的心境;作者看到掃街後「灰土上留下來的一條條掃帚的絲紋」,竟會「覺得清閑,潛意識下並且還覺得有點兒落寞」.這些觸景傷情、聯想獨特的文字,表現出一種孤寂、憂思的心緒.這里的景物完全情感化了.郁達夫在20世紀30年代的舊中國,顛沛流離,飽受人生愁苦與哀痛.所以此時的「悲涼」已是故都賞秋的心態與作者豐富的人生感悟的交融.我們不妨這樣說,文章流露的「悲涼」——憂慮、孤獨、落寞的心緒,正是特定的時代和社會風雲在一位知識分子的心靈上投下的陰影——使讀者品讀時不免產生苦澀感的陰影.
四、獨特的人文素養
文章的後半部分,插入了古今中外寫秋詩文的說明和作者的議論.郁達夫是深受中國文化浸潤的讀書人,他把對故都之秋的獨特感悟與中外名人詩文相溝通,縱橫走筆,顯示出深厚的人文素養和對秋文化的珍愛情感.郁達夫取文題《故都的秋》而不取《北平的秋》,就是因為「故都」較之「北平」更典雅,更有詩意,與「秋」結合,能暗含一種人文景觀與自然景觀相融合的境界.可以這樣說,文題的這種珍愛秋文化的人文氣息彌散在全文之中,值得我們細加品味.

熱點內容
古代勵志的名言 發布:2021-03-16 21:50:46 瀏覽:209
形容兒孫繞膝的詩句 發布:2021-03-16 21:49:35 瀏覽:878
席慕蓉賞析印記 發布:2021-03-16 21:48:26 瀏覽:311
權力很大含有手的成語 發布:2021-03-16 21:48:22 瀏覽:584
能聽的兒童故事 發布:2021-03-16 21:48:15 瀏覽:285
關於足球的詩歌詞句 發布:2021-03-16 21:47:40 瀏覽:870
拖拉機的古詩 發布:2021-03-16 21:42:53 瀏覽:571
亮甜的詩句 發布:2021-03-16 21:42:00 瀏覽:831
廣東話生日快樂祝福語 發布:2021-03-16 21:38:55 瀏覽:409
噓的短句 發布:2021-03-16 21:38:07 瀏覽: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