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名言名句 » 孟姓的名言

孟姓的名言

發布時間: 2021-01-19 00:34:16

㈠ 孟子的經典十九句名言語錄

孟子,(前372年~前289年),是戰國時期偉大的思想家,儒家的主要代表之一。名軻,字子輿(待考,一說字子車或子居),魯國鄒(今山東鄒城市)人。與孔子並稱「孔孟」;約生於周烈王四年,約卒於周赧王二十六年。
相傳孟子是魯國貴族孟孫氏的後裔,幼年喪父,家庭貧困,曾受業於子思的學生。學成以後,以士的身份游說諸侯,企圖推行自己的政治主張,到過梁(魏)國、齊國、宋國、滕國、魯國。當時幾個大國都致力於富國強兵,爭取通過暴力的手段實現統一。孟子的仁政學說被認為是「迂遠而闊於事情」,沒有得到實行的機會。最後退居講學,和他的學生一起,「序《詩》、《書》,述仲尼之意,作《孟子》七篇」。
孔子第四代弟子。繼承並發揚孔子的思想,批駁楊朱,墨翟。父名激,母仉氏。字型大小在漢代以前的古書沒有記載,但魏、晉之後卻傳出子車、子居、子輿等多個不同的字型大小,字型大小可能是後人的附會而未必可信。
生卒年月因史傳未記載而有許多的說法,其中又以《孟氏宗譜》上所記載之生於周烈王四年(公元前372年),卒於周赧王二十六年(公元前289年)較為多數學者所採用。
在十五、六歲時到達魯國後有一種說法是拜入孔子之孫子思的門下,但根據史書考證發現子思去世時離孟子出生還早幾十年,所以還是如《史記》中所記載的受業於子思的門人的說法比較可信。
孟子本為「魯國三桓」之後,遠祖是魯國貴族孟孫氏,後家道衰微,從魯國遷居鄒國。孟子三歲喪父,孟母艱辛地將他撫養成人,孟母管束甚嚴,其「孟母三遷」、「孟母斷織」等故事,成為千古美談 ,是後世母教之典範。
《孟子》一書是孟子的言論匯編,由孟子及其弟子共同編寫而成,記錄了孟子的語言、政治觀點(仁政、王霸之辨、民本、格君心之非,民貴君輕)和政治行動的儒家經典著作。
孟子曾仿效孔子,帶領門徒游說各國。但不被當時各國所接受,退隱與弟子一起著書。 《孟子》有七篇傳世:《梁惠王》上下、《公孫丑》上下、《滕文公》上下、《離婁》上下、《萬章》上下、《告子》上下、《盡心》上下。
其學說出發點為性善論,提出「仁政」、「王道」,主張德治。 南宋時朱熹將《孟子》與《論語》《大學》《中庸》合在一起稱「四書」,《孟子》是四書中篇幅最大的部頭最重的一本,有三萬五千多字.從此直到清末,「四書」一直是科舉必考內容。孟子的文章說理暢達,氣勢充沛並長於論辯,邏輯嚴密,尖銳機智,代表著傳統散文寫作最高峰。孟子在人性問題上提出性善論。
孟子是儒家最主要的代表人物之一,但孟子的地位在宋代以前並不很高。自中唐的韓愈著《原道》,把孟子列為先秦儒家中唯一繼承孔子「道統」的人物開始,出現了一個孟子的「升格運動」,孟子其人其書的地位逐漸上升。宋神宗熙寧四年(1071年),《孟子》一書首次被列入科舉考試科目之中。元豐六年(1083年),孟子首次被官方追封為「鄒國公」,翌年被批准配享孔廟。以後《孟子》一書升格為儒家經典,南宋朱熹又把《孟子》與《論語》、《大學》、《中庸》合為「四書」,其實際地位更在「五經」之上。元朝至順元年(1330),孟子被加封為「亞聖公」,以後就稱為「亞聖」,地位僅次於孔子。
明朝朱元璋輯有《孟子節文》,刪掉《孟子》里的章句,如「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殘賊之人謂之一夫,聞誅一夫紂矣,未聞弒君也」等。
其學說出發點為性善論,提出「仁政」、「王道」,主張德治。
孟子在人性問題上提出性善論,即「人之初,性本善。」南宋時朱熹將《孟子》與《論語》《大學》《中庸》合在一起稱「四書」。 1.春秋時通行以孟仲叔季的排行加在姓名前作稱呼。如 宋國 子 姓,其長女嫁給他國的多稱「孟子」。
《左傳·隱公元年》:「 惠公 元妃 孟子 。」 杜預 註:「 子 , 宋 姓。」 孔穎達 疏:「孟仲叔季,兄弟姊妹長幼之別字也。孟、伯俱長也……婦人以字配姓,故稱 孟子 。」又諱言同姓通婚,亦稱與國君同姓的夫人為「孟子」。《左傳·哀公十二年》:「夏五月, 昭 夫人 孟子 卒。 昭公 娶於 吳 ,故不書姓。」 杜預 註:「諱娶同姓,故謂之 孟子 ,若 宋 女。」 楊伯峻 註:「國君夫人必系以母家之姓……此 昭公 夫人若稱『 吳姬 』或『 孟姬 』,顯然違『同姓不婚』之禮,故改稱『 吳孟子 』。」
2. 戰國 時著名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名 軻 ,字 子輿 。其言行被編為《孟子》一書。 性善論
孟子認為人性本善,孟子曾說:「所以謂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者,今人乍見孺子將入於井,皆有怵惕惻隱之心;非所以內交於孺子之父母也,非所以要譽於鄉黨朋友也,非惡其聲而然也。」每個人也有不忍人之心,若看見小孩將要掉入井中,並不因為交情、聲譽等利害關系而救人,而是因為內心「善」的本質自然流露而救人。
孟子認為「善」的本質分為惻隱、羞惡、辭讓、是非之心,是為「四端」。「端」是起點的意思,孟子認為只要努力地把四端擴充,即道德實踐,就可成就德性。
然而,既然「善」早已存在心中,還有人行惡,孟子認為人之所以不善,是因為受到私慾所蒙蔽,孟子認為人應該放棄私利,保存仁義。
孟子(前372年—前289年),山東鄒城人,漢族。名軻,字子輿,又字子車、子居。父名激,母鄒氏。中國古代偉大的思想家,文學家(政治家)。戰國時期儒家代表人物之一。著有《孟子》,是孟子的言論匯編,記錄了孟子的語言、政治觀點和政治行動的儒家經典著作。
孟子繼承並發揚了孔子的思想,成為僅次於孔子的一代儒家宗師,有「亞聖」之稱,與孔子並稱為「孔孟」。有《孟子》七篇傳世:《梁惠王》上下;《公孫丑》上下;《滕文公》上下;《離婁》;《萬章》上下;《告子》上下;《盡心》上下。其學說出發點為性善論,提出「仁政」、「王道」,主張德治。 南宋時朱熹將《孟子》與《論語》、《大學》、《中庸》合在一起稱「四書」。孟子遠祖從魯國遷居鄒國。
民本思想
「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意思是說,人民放在第一位,國家其次,君在最後。孟子認為君主應以愛護人民為先,為政者要保障人民權利。孟子贊同若君主無道,人民有權推翻政權。 正因此原因,《漢書》
「藝文志」僅僅把《孟子》放在諸子略中,視為子書,沒有得到應有的地位。 到五代十國的後蜀時,後蜀主孟昶命令人楷書十一經刻石,其中包括了《孟子》,這可能是《孟子》列入「經書」的開始。到南宋的孝宗時,朱熹將《孟子》與《論語》、《大學》、《中庸》合在一起稱「四書」,並成為「十三經」之一,《孟子》的地位才被推到了高峰。 傳說明太祖朱元璋因不滿孟子的民本思想,曾命人刪節《孟子》中的有關內容。 一歲:公元前390年,周安王十二年,孟子生於鄒馬鞍山西麓之鳧村。據趙歧《〈孟子〉題辭》所記,孟軻系「魯公族孟孫之後」,蓋破落後遷於鄒。至公元前389年秋,孟子一周歲。
二歲:公元前388年,周安王十四年,孟子在鄒。
三歲:公元前387年,周安王十五年,孟子在鄒。
四歲:公元前386年,周安王十六年,孟子在鄒。是年喪父,受母三遷、斷機之教(據《烈女傳》)。其 實三遷與斷機恐非發生於一年。
五歲:公元前385年,周安王十七年,孟子在鄒。
六歲:公元前384年,周安王十八年。楚吳起為相。孟子在鄒。
七歲:公元前383年,周安王十九年。魯穆公卒,子奮立,是為共公。 孟子在鄒。
八歲:公元前382年,周安王二十年,孟子在鄒。
九歲:公元前381年,周安王二十一年。楚宗室殺吳起。孟子在鄒。
十歲:公元前380年,周安王二十二年,孟子在鄒。
十一歲:公元前379年,周安王二十三年,齊康公絕祀。趙王翳遷於吳。孟子在鄒。
十二歲:公元前378年,周安王二十四年,孟子在鄒。
十三歲:公元前377年,周安王二十五年,孟子在鄒。
十四歲:公元前376年,周安王二十六年。韓滅鄭。諸咎殺其君。孟子在鄒。
十五歲:公元前375年,周烈王元年。韓山堅賊其君。齊田午殺其君,自立為桓公。越寺區定亂,立無余之。孟子在鄒。
十六歲:公元前374年,周烈王二年,孟子在鄒。
十七歲:公元前373年,周烈王三年,孟子在鄒。
十八歲:公元前372年,周烈王四年,孟子在鄒。
十九歲:公元前371年,周烈王五年,魏武侯卒。燕簡公卒。韓嚴殺韓哀侯。魏伐楚,取魯陽。孟子在鄒。
二十歲:公元前370年,周烈王六年。晉桓公被韓、趙遷於屯留。趙、韓伐魏,魏伐趙,敗之平陽。孟子在鄒。
二十一歲:公元前369年,周烈王七年。齊伐魏,降觀,王錯奔韓。魏敗韓於馬陵。孟子在鄒。
二十二歲:公元前368年,周顯王元年。孟子赴魯游學,受業於子思之門人。
二十三歲:公元前367年,周顯王二年。韓趙分周為兩。孟子在魯。
二十四歲:公元前366年,周顯王三年。魏伐韓敗逋。孟子在魯。
二十五歲:公元前365年,周顯王四年。 四月甲寅,魏遷都大梁。田齊桓公殺其君母。孟子在魯。
二十六歲:公元前364年,周顯王五年。魏公子緩如趙以作難。孟子歸鄒創辦子思書院,廣育天下英才。
二十七歲:公元前363年,周顯王六年。魏伐趙,取利人與肥。越寺區、弟思殺其君。孟子在鄒。
二十八歲:公元前362年,周顯王七年。 魏戰敗趙、韓聯軍於澮北,擒樂祚,攻取皮牢。趙成侯與韓昭侯會於上黨。孟子在鄒。
二十九歲:公元前361年,周顯王八年。商鞅入秦。宋約生於此年。魏入河水於甫田。暇陽人來歸。孟子在鄒。
三十歲:公元前360年,周顯王九年。東周惠公傑卒。孟子在鄒。
三十一歲:公元前359年,周顯王十年。 韓魏分晉,遷晉君於端氏。商鞅變法。孟子在鄒。
三十二歲:公元前358年,周顯王十一年。魏及韓侯盟於巫沙,歸侯於韓,商鞅刑公子虔、公孫賈。孟子在鄒。
三十三歲:公元前357年,周顯王十二年。魯、宋、衛、韓君朝魏,梁惠王稱王。商鞅為左庶長。孟子在鄒。
三十四歲:公元前356年,周顯王十三年。魯侯朝魏,魏築陽池以備秦。 韓築長城自亥谷以南。趙會燕成侯於安邑。孟子在鄒。
三十五歲:公元前355年,周顯王十四年。申不害相韓。越無顓卒。秦孝公與魏惠王會於杜平,侵宋。孟子在鄒。
三十六歲:公元前354年,周顯王十五年。齊敗魏於桂陽。韓侯朝魏。秦敗魏,斬首七千,取少梁。孟子在鄒。
三十七歲:公元前353年,周顯王十六年。 趙敗魏於桂陵(齊用孫臏圍魏救趙)。魏以韓師敗諸侯於襄陵,會齊宋之國。齊使楚景舍與魏求成。孟子在鄒。
三十八歲:公元前352年,周顯王十七年。商鞅為秦大良造(相當於相國兼將軍),伐魏,安邑降秦。孟子在鄒。
三十九歲:公元前351年,周顯王十八年。秦遷都咸陽。商鞅伐魏,固陽降秦。 魏歸趙邯鄲,在漳水上結盟。孟子在鄒。
四十歲:公元前350年,周顯王十九年。商鞅廢井田,設縣。孟子在鄒。
四十一歲:公元前349年,周顯王二十年,孟子在鄒。
四十二歲:公元前348年,周顯王二十一年。韓昭侯如秦。秦「初為賦」。孟子在鄒。
四十三歲:公元前347年,周顯王二十二年,孟子因齊威王招文學游說之士,第一次由鄒到齊臨淄稷下學宮。
四十四歲:公元前346年,周顯王二十三年,孟子在齊與匡章交遊。
四十五歲:公元前345年,周顯王二十四年,孟子在齊。
四十六歲:公元前344年,周顯王二十五年。魏惠王召諸侯於逢澤朝天子,秦公子少師率師參於逢澤之會。秦孝公會諸侯於京師。 孟子在齊稷下被淳髡譏諷,二人進行了有關於「禮」的辯論。
四十七歲:公元前343年,周顯王二十六年。齊田忌用孫臏之計大敗魏軍於馬陵,龐涓自殺,太子申被俘。孟子在齊並不受重用,被齊人譏諷,孟子以「我無官守」、「我無言責」而自解。
四十八歲:公元前342年,周顯王二十七年。商鞅伐魏,用計俘公子卯,大破魏軍。孟子在齊。
四十九歲:公元前341年,周顯王二十八年,孟子在齊。
五十歲:公元前340年,周顯王二十九年。(齊)邳遷於薛。魏為大溝,行圃田之水。孟子在齊。
五十一歲:公元前339年,周顯王三十年。 據《史記》所載,莊子與楚威王同時 ,威王聘為相,莊子辭見。趙良見商鞅,威脅商鞅下台。孟子在齊。
五十二歲:公元前338年,周顯王三十一年。宋剔成卒,弟偃立。秦孝公卒,車裂商鞅於咸陽,其師屍佼逃蜀。孟子在齊。
五十三歲:公元前337年,周顯王三十二年。韓申不害卒。秦仍用商鞅新法,楚、趙、韓、蜀朝秦。 孟子在齊。
五十四歲:公元前336年,周顯王三十三年,孟子在齊。
五十五歲:公元前335年,周顯王三十四年。秦甘茂取韓宜陽。匡章因與孟子游,被齊用為將,敗秦。魏惠王用惠施策與齊威王會徐州,惠王改元。孟子在齊。
五十六歲:公元前334年,周顯王三十五年,楚滅越。孟子在齊。
五十七歲:公元前333年,周顯王三十六年。 蘇秦合縱六國,於洹水歃血為盟。孟子在齊。
五十八歲:公元前332年,周顯王三十七年,孟子在齊。
五十九年:公元前331年,周顯王三十八年。秦敗魏,俘其將龍賈,斬首八萬。孟子在齊不被重用,擁楹而嘆。
六十歲:公元前330年,周顯王三十九年。魏獻西河之地於秦。孟子在齊。
六十一歲:公元前329年,周顯王四十年,孟子在齊。
六十二歲:公元前328年,周顯王四十一年,孟子在齊。
六十三歲:公元前327年,周顯王四十二年。韓舉於齊戰,死於桑邱。孟母仙逝,孟子歸葬於魯,孟子第一次到齊國的後期已得到客卿地位,故以卿大夫之禮葬母。
六十四歲:公元前326年,周顯王四十三年。 五月魏會韓威侯於巫沙。十月韓宣王朝魏。孟子在魯守喪。
六十五歲:公元前325年,周顯王四十四年。四月秦惠王稱王。五月燕王稱王,韓宣王稱王。孟子在魯守喪。
六十六歲:公元前324年,周顯王四十五年。楚敗魏於襄陵。孟子在魯三年之喪滿,返齊。
六十七歲:公元前323年,周顯王四十六年。昭陽為楚伐魏。 滕定公卒。這時稷下學宮衰落。孟子在齊見威王不能實現他的「仁政」主張,聞宋王將行王政,故離齊到 1世孫(兒子) 孟仲子,北宋鄭和五年(1115年)追封「新泰伯」
2世孫(孫子) 孟睾,鄒之處士,隱居不仕,好靜、多智慮,容貌俊儀,通五經,美詞章
3世孫(曾孫) 孟寓,朝召不受,性忠厚淳樸,不驕侮人,善於與人交往,治家有道
4世孫(玄孫)孟舒,字子懷,漢朝雲中牧
5世孫 孟之後,隱居不仕
6世孫孟昭,漢朝博士,博覽經史,問貫古今
7世孫孟但,漢朝太子門大夫,精易道
8世孫孟卿,漢朝淮陽太守、太傅
9世孫 孟喜,字長卿,漢朝郎官
10世孫 孟鎡,抱道不仕,主奉祀事
11世孫孟興,漢朝尚書郎
12世孫孟嘗,字伯周,漢朝徐令、合浦太守
13世孫孟展,字君城,不仕
14世孫 孟戫,東漢濟陽太守、太常、太尉
15世孫孟敏,字叔達,東漢新郡太守。博學能文,有荷甑墮地不顧事
16世孫孟光,字孝裕,東漢講部史;蜀漢拜議郎、符節令、屯騎校尉、長魯少府、大司農
17世孫孟康,字公休,曹魏散騎侍郎,弘農太守,典農校尉,渤海太守,給事中,散騎常侍,中書令,封廣陵寧侯
18世孫孟宗,字恭武,孫吳永寧令、右御史、司空。「二十四孝」之一,有「哭竹生筍」之事
19世孫 孟揖,晉朝廬陵太守
20世孫孟觀,字叔時,晉朝殿中郎、黃門侍郎,生二子:孟嘉、孟陋
21世孫孟嘉,字萬年,晉朝安西大將軍長史、江州別駕,生二子:孟懷玉、孟龍符。性無苟合,言無誇衿,為時所重
22世孫孟懷玉,晉安帝時封鄱陽縣侯,後為陽豐縣男,任江州刺史、南中郎將
23世孫孟表,字武達,南齊馬頭太守;北魏輔國大將軍、南兗州刺史、豫州刺史,因功封汶陽縣伯,散騎常侍、光祿大夫、平西大將軍
24世孫孟斌,北魏右丞相
25世孫孟威,字能重,北魏平北大將軍、光祿大夫、驃騎大將軍、左光祿大夫
26世孫 孟恂,字修仁,北魏東州太守;北周太子少師、太子太傅、車騎大將軍
27世孫 孟儒,字敬業,北魏彭城王韶典;北齊文宣帝除中書舍人、東郡太守、廣平太守、太中大夫、衛將軍
28世孫孟景,隋煬帝時為膺揚將軍
29世孫 孟善誼,隋朝河內通守
30世孫孟詵,唐朝鳳閣舍人、春宮侍郎、相王召為侍讀、同州刺史
31世孫 孟大融,唐玄宗屢召不仕,後隱居於王屋山
32世孫孟浩然,唐朝詩人,少好節義,喜濟人患難,工於詩。年四十游京師,唐玄宗詔詠其詩,至「不才明主棄」之語,玄宗謂「卿自不求仕,朕未嘗棄卿,奈何誣我?」因放還未仕,後隱居鹿門山,著詩二百餘首。生二子:孟雲卿、孟庭玢(孟郊之父、孟常謙的祖父)
33世孫孟雲卿,字宜甫,唐朝校書郎,與詩人杜甫善交。生二子:孟簡、孟華
34世孫孟簡,字幾道,唐朝倉部員外郎、諫儀大夫、常州刺史、戶部尚書、御史中丞、山男東道節度使
[注:孟簡、孟華均無後代,所以把孟庭玢的孫子,即孟郊(唐朝詩人)的兒子孟常謙作為孟軻的第35世孫]
35世孫 孟常謙,唐朝安州刺史、侍御史、安州防禦兵馬使,生二子:孟遵慶、孟元陽
36世孫 孟遵慶,旨召不仕
37世孫 孟琯,唐元和末旨召不仕。韓文公雲:年少,禮甚嫻。手持問一編甚鉅。退披其編以讀之,盡其書無有不能。其所與友盡善之。生二子:孟方立、孟方遷
38世孫孟方立,唐朝昭義節度留守
39世孫孟承誨,後晉太府卿
40世孫孟漢卿,後周左羽林大將軍
41世孫孟貫,不仕,工於詩詞,主奉祀事
42世孫孟昶,隱居不仕,主奉祀事
43世孫 孟公濟,少勵高行,不樂仕進,避契丹之亂,藏譜於屋壁,隱居東山而終
44世孫孟寧,宋仁宗景佑四年(1037年)孔道輔守兗州,訪得孟子墓在四基山之陽,又於鳧村訪得四十五代孟寧,推薦於朝,拜迪功郎、鄒縣主簿。率領族眾,修編祖譜,主奉祀事。至此家事復興,無廢缺現象。孟氏後裔尊為中興祖,附祀故里祠。生二子:孟存、孟堅
45世孫 孟存,主奉祀事,生二子:孟況、孟海
46世孫 孟況,宋朝魚城教諭,主奉祀事
47世孫 孟彬,宋朝臨沂縣主簿,主奉祀事,生二子:孟澄、孟沂
48世孫 孟澄,仕為滕縣尹,主奉祀事。
49世孫 孟德成,居滕,元太宗時復其家。仕嶧州知州,為族長,主奉祀事,生三子:孟述祖、孟光祖、孟榮祖
50世孫 孟述祖,主奉祀事,生四子: 孟惟清、孟惟忠、孟惟敬、孟惟信
51世孫 孟惟清,主奉祀事
52世孫 孟之平,主奉祀事,生三子:孟思春、孟思溫、孟思潤
53世孫 孟思春,主奉祀事
54世孫 孟克剛,主奉祀事,無嗣
55世孫孟希文,字士煥,他是孟子的第45世孫孟堅的第九世孫孟克仁的長子,1451年授世襲翰林院五經博士,主奉祀事。孟氏世職自此始
56世孫孟元,字長伯,1489年承襲世職,其子孟公綮(1533年承襲世職)
57世孫 孟公肇,字先文,是孟元的弟弟的兒子,1523年代襲世職
58世孫 孟彥璞,字朝璽,1567年承襲世職
59世孫孟承光,字永觀,1601年承襲世職,長子孟宏略(其子孟聞玉)
60世孫 孟宏益,字振揚,1623年代襲世職;孟聞玉長大後即讓職,朝廷改封孟宏益為錦衣衛千戶
[注:孟宏益,又名孟宏譽,生一子孟聞璽,孟聞璽生孟貞仁]
61世孫 孟聞玉,字尤甫,1629年承襲世職,主奉祀事
62世孫 孟貞仁,字靜若,1644年承襲世職,主奉祀事
63世孫 孟尚桂,字播馨,1716年承襲世職,主奉祀事
64世孫 孟衍泰,字懋東,1740年承襲世職,主奉祀事
65世孫 孟興銑,字起輝,未承襲世職
66世孫 孟毓瀚,字鍾北,1750年承姚大宗,承襲世職,主奉祀事
[注:孟毓瀚無子,由孟興銑的二弟孟興錞的兒子孟毓纍為繼續人;孟毓纍生孟傳槤]
67世孫 孟傳連,字國摸,1780年承襲世職,主奉祀事
68世孫 孟繼烺(lang),字體耀,1815年承襲世職,主奉祀事
69世孫孟廣均,字京華,乙酉科舉拔貢,戊子科舉人。於道光十二年(1832年)承襲世職,主奉祀事。欽加主事銜,晉員外郎。先後創建或修復了廟、府、林、孟母斷機堂及廟戶營三遷祠等古建築群。並支持修纂了《重纂三遷志》、《孟子世家譜》。為我們今天能看到孟廟、孟府之完整面貌,以及對研究孟氏家族的興衰成敗、沿革變遷等方面資料,均做出來了重大貢獻
70世孫 孟昭銓,字伯衡,1874年承襲世職,主奉祀事
71世孫 孟憲泗,字法魯,光緒年間承襲世職,主奉祀事,生三子:孟慶桓、孟慶榕、孟慶棠
72世孫 孟慶恆,字頌武,因早卒,未能承襲世職,由弟孟慶棠(字澤南)於光緒20年代襲世職;至光緒31年(1894年)正式承襲;1935年由「世襲翰林院五經博士」改稱為「亞聖奉祀官」
73世孫孟繁驥,字雪生,1939年承襲奉祀官;1949年去了台灣,1990年在台北病逝
74世孫 孟祥協, 1990年接任「亞聖奉祀官」,現居台灣

㈡ 孟子名言論德才

孟子(約公元前372年—約公元前289年),名軻,字子輿,華夏族,鄒(今山東鄒城市)人。
他是孔子之孫孔伋的再傳弟子。相傳他是魯國姬姓貴族公子慶父的後裔,父名激,母仉(zhǎng)氏。
孟子是戰國時期偉大的思想家、政治家,儒家學派的代表人物。與孔子並稱「孔孟」。代表作《魚我所欲也》、《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和《生於憂患,死於安樂》、《王顧左右而言他》已編入初中語文教科書中,《寡人之於國也》編入高中語文教科書中。
政治上,孟子主張法先王、行仁政;學說上,他推崇孔子,反對楊朱、墨翟。 他主張仁政,提出「民貴君輕」的民本思想,游歷於齊、宋、滕、魏、魯等諸國,效法孔子推行自己的政治主張,前後歷時二十多年。但孟子的仁政學說被認為是「迂遠而闊於事情」,而沒有得到實行。最後他退居講學,和他的學生一起,「序《詩》《書》,述仲尼(即孔子)之意,作《孟子》七篇」。
孟子「善養吾浩然之氣「。浩然正氣者,謂君子之氣也。今世或謂之氣功,誤亦。浩然正氣者,以德充實,無德則虛。古以無形為氣,故謂之氣。
後世追封孟子為「亞聖公」,尊稱為「亞聖」,受儒教祭祀。其弟子及再傳弟子將孟子的言行記錄成《孟子》一書,屬語錄體散文集,是孟子的言論匯編,由孟子及其弟子萬章共同編寫完成。

㈢ 有沒有形容一種姓氏特別厲害的名言

非劉氏而王,天下共擊之。
天下孔孟是一家。

㈣ 與孟母三遷有關或類似的名言和成語

1、孟母不欺子

說的是孟母對孟子施以誠實不欺的品德教育。

孟子小時候,看見鄰家殺豬。孟子問他的母親說:「鄰家殺豬干什麼?」孟子的母親說:「想給你吃。」馬上母親就後悔說這句話,自己對自己說:「我懷這個孩子的時候,坐席擺得不端正我不坐,切肉切得不正我不吃,這是胎教。

現在孩子剛剛有了智力我就欺騙他,是教他不誠實。」於是孟子的母親買了鄰居家的豬肉來讓他吃,證明她沒有欺騙孟子。

2、精忠報國

南宋時候天下大亂,金兵在邊境不斷騷擾且准備向南攻打宋,在河南老家的岳飛聽到這個消息便在第一時間內收拾好東西准備參軍。在臨行前一晚岳母在岳飛背上刺下「精忠報國」四個字,希望他能做到一點。

3、「斷織勸學」

選自《後漢書·列女傳》。

河南郡樂羊子的妻子,不知道是姓什麼的人家的女兒。

樂羊子在路上行走時,曾經撿到一塊別人丟失的金餅,拿回家把金子給了妻子。

妻子說:「我聽說有志氣的人不喝『盜泉』的水,廉潔方正的人不接受他人傲慢侮辱地施捨的食物,何況是撿拾別人的失物、謀求私利來玷污自己的品德呢!」羊子聽後十分慚愧,就把金子扔棄到野外,然後遠遠地出外拜師求學去了。

一年後樂羊子回到家中,妻子跪起身問他回來的緣故。羊子說:「出行在外久了,心中想念家人,沒有別的特殊的事情。」妻子聽後,就拿起刀來快步走到織機前說道:「這些絲織品都是從蠶繭中生出,又在織機上織成。 一根絲一根絲的積累起來,才達到一寸長,一寸一寸地積累,才能成丈成匹。

現在如果割斷這些正在織著的絲織品,那就會丟棄成功的機會,遲延荒廢時光。您要積累學問,就應當『每天都學到自己不懂的東西』,用來成就自己的美德;如果中途就回來了,那同切斷這絲織品又有什麼不同呢?」羊子被他妻子的話感動了,又回去修完了自己的學業。

4、物以類聚,人以群分

出處:劉向《戰國策·齊策三》。

白話譯文:同類的東西常聚在一起,志同道合的人相聚成群,反之就分開

5、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出處:孔子《論語·述而》

白話譯文:別人的言行舉止,必定有值得我學習的地方。選擇別人好的學習,看到別人缺點,反省自身有沒有同樣的缺點,如果有,加以改正。

㈤ 用詩經名句給女孩取名 古詩詞也可以 姓孟 要好聽點的

1. 按「與『劉』合詩」 劉泉溥 「篤公劉,逝彼百泉,瞻彼溥原。」《詩經【公劉】》 劉蘭棹 「任菜花葵麥,劉郎去後,桃開處、春多少。一夜雪迷蘭棹。」 南宋-劉過《水龍吟-寄陸放翁》 劉澤賢 「復數同時奉話言,諸王劉澤號親賢。」 王國維《頤和園詞》 2...

㈥ 孟子名言名句的人物形象

孟子,(前372年~前289年),是戰國時期偉大的思想家,儒家的主要代表之一。名軻,字子輿(待考,一說字子車或子居),魯國鄒(今山東鄒城市)人。與孔子並稱「孔孟」;約生於周烈王四年,約卒於周赧王二十六年。
相傳孟子是魯國貴族孟孫氏的後裔,幼年喪父,家庭貧困,曾受業於子思的學生。學成以後,以士的身份游說諸侯,企圖推行自己的政治主張,到過梁(魏)國、齊國、宋國、滕國、魯國。當時幾個大國都致力於富國強兵,爭取通過暴力的手段實現統一。孟子的仁政學說被認為是「迂遠而闊於事情」,沒有得到實行的機會。最後退居講學,和他的學生一起,「序《詩》、《書》,述仲尼之意,作《孟子》七篇」。
孔子第四代弟子。繼承並發揚孔子的思想,批駁楊朱,墨翟。父名激,母仉氏。字型大小在漢代以前的古書沒有記載,但魏、晉之後卻傳出子車、子居、子輿等多個不同的字型大小,字型大小可能是後人的附會而未必可信。
生卒年月因史傳未記載而有許多的說法,其中又以《孟氏宗譜》上所記載之生於周烈王四年(公元前372年),卒於周赧王二十六年(公元前289年)較為多數學者所採用。
在十五、六歲時到達魯國後有一種說法是拜入孔子之孫子思的門下,但根據史書考證發現子思去世時離孟子出生還早幾十年,所以還是如《史記》中所記載的受業於子思的門人的說法比較可信。
孟子本為「魯國三桓」之後,遠祖是魯國貴族孟孫氏,後家道衰微,從魯國遷居鄒國。孟子三歲喪父,孟母艱辛地將他撫養成人,孟母管束甚嚴,其「孟母三遷」、「孟母斷織」等故事,成為千古美談 ,是後世母教之典範。
《孟子》一書是孟子的言論匯編,由孟子及其弟子共同編寫而成,記錄了孟子的語言、政治觀點(仁政、王霸之辨、民本、格君心之非,民貴君輕)和政治行動的儒家經典著作。
孟子曾仿效孔子,帶領門徒游說各國。但不被當時各國所接受,退隱與弟子一起著書。 《孟子》有七篇傳世:《梁惠王》上下、《公孫丑》上下、《滕文公》上下、《離婁》上下、《萬章》上下、《告子》上下、《盡心》上下。
其學說出發點為性善論,提出「仁政」、「王道」,主張德治。 南宋時朱熹將《孟子》與《論語》《大學》《中庸》合在一起稱「四書」,《孟子》是四書中篇幅最大的部頭最重的一本,有三萬五千多字.從此直到清末,「四書」一直是科舉必考內容。孟子的文章說理暢達,氣勢充沛並長於論辯,邏輯嚴密,尖銳機智,代表著傳統散文寫作最高峰。孟子在人性問題上提出性善論。
孟子是儒家最主要的代表人物之一,但孟子的地位在宋代以前並不很高。自中唐的韓愈著《原道》,把孟子列為先秦儒家中唯一繼承孔子「道統」的人物開始,出現了一個孟子的「升格運動」,孟子其人其書的地位逐漸上升。宋神宗熙寧四年(1071年),《孟子》一書首次被列入科舉考試科目之中。元豐六年(1083年),孟子首次被官方追封為「鄒國公」,翌年被批准配享孔廟。以後《孟子》一書升格為儒家經典,南宋朱熹又把《孟子》與《論語》、《大學》、《中庸》合為「四書」,其實際地位更在「五經」之上。元朝至順元年(1330),孟子被加封為「亞聖公」,以後就稱為「亞聖」,地位僅次於孔子。
明朝朱元璋輯有《孟子節文》,刪掉《孟子》里的章句,如「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殘賊之人謂之一夫,聞誅一夫紂矣,未聞弒君也」等。
其學說出發點為性善論,提出「仁政」、「王道」,主張德治。
孟子在人性問題上提出性善論,即「人之初,性本善。」南宋時朱熹將《孟子》與《論語》《大學》《中庸》合在一起稱「四書」。 1.春秋時通行以孟仲叔季的排行加在姓名前作稱呼。如 宋國 子 姓,其長女嫁給他國的多稱「孟子」。
《左傳·隱公元年》:「 惠公 元妃 孟子 。」 杜預 註:「 子 , 宋 姓。」 孔穎達 疏:「孟仲叔季,兄弟姊妹長幼之別字也。孟、伯俱長也……婦人以字配姓,故稱 孟子 。」又諱言同姓通婚,亦稱與國君同姓的夫人為「孟子」。《左傳·哀公十二年》:「夏五月, 昭 夫人 孟子 卒。 昭公 娶於 吳 ,故不書姓。」 杜預 註:「諱娶同姓,故謂之 孟子 ,若 宋 女。」 楊伯峻 註:「國君夫人必系以母家之姓……此 昭公 夫人若稱『 吳姬 』或『 孟姬 』,顯然違『同姓不婚』之禮,故改稱『 吳孟子 』。」
2. 戰國 時著名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名 軻 ,字 子輿 。其言行被編為《孟子》一書。 性善論
孟子認為人性本善,孟子曾說:「所以謂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者,今人乍見孺子將入於井,皆有怵惕惻隱之心;非所以內交於孺子之父母也,非所以要譽於鄉黨朋友也,非惡其聲而然也。」每個人也有不忍人之心,若看見小孩將要掉入井中,並不因為交情、聲譽等利害關系而救人,而是因為內心「善」的本質自然流露而救人。
孟子認為「善」的本質分為惻隱、羞惡、辭讓、是非之心,是為「四端」。「端」是起點的意思,孟子認為只要努力地把四端擴充,即道德實踐,就可成就德性。
然而,既然「善」早已存在心中,還有人行惡,孟子認為人之所以不善,是因為受到私慾所蒙蔽,孟子認為人應該放棄私利,保存仁義。
孟子(前372年—前289年),山東鄒城人,漢族。名軻,字子輿,又字子車、子居。父名激,母鄒氏。中國古代偉大的思想家,文學家(政治家)。戰國時期儒家代表人物之一。著有《孟子》,是孟子的言論匯編,記錄了孟子的語言、政治觀點和政治行動的儒家經典著作。
孟子繼承並發揚了孔子的思想,成為僅次於孔子的一代儒家宗師,有「亞聖」之稱,與孔子並稱為「孔孟」。有《孟子》七篇傳世:《梁惠王》上下;《公孫丑》上下;《滕文公》上下;《離婁》;《萬章》上下;《告子》上下;《盡心》上下。其學說出發點為性善論,提出「仁政」、「王道」,主張德治。 南宋時朱熹將《孟子》與《論語》、《大學》、《中庸》合在一起稱「四書」。孟子遠祖從魯國遷居鄒國。
民本思想
「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意思是說,人民放在第一位,國家其次,君在最後。孟子認為君主應以愛護人民為先,為政者要保障人民權利。孟子贊同若君主無道,人民有權推翻政權。 正因此原因,《漢書》
「藝文志」僅僅把《孟子》放在諸子略中,視為子書,沒有得到應有的地位。 到五代十國的後蜀時,後蜀主孟昶命令人楷書十一經刻石,其中包括了《孟子》,這可能是《孟子》列入「經書」的開始。到南宋的孝宗時,朱熹將《孟子》與《論語》、《大學》、《中庸》合在一起稱「四書」,並成為「十三經」之一,《孟子》的地位才被推到了高峰。 傳說明太祖朱元璋因不滿孟子的民本思想,曾命人刪節《孟子》中的有關內容。 一歲:公元前390年,周安王十二年,孟子生於鄒馬鞍山西麓之鳧村。據趙歧《〈孟子〉題辭》所記,孟軻系「魯公族孟孫之後」,蓋破落後遷於鄒。至公元前389年秋,孟子一周歲。
二歲:公元前388年,周安王十四年,孟子在鄒。
三歲:公元前387年,周安王十五年,孟子在鄒。
四歲:公元前386年,周安王十六年,孟子在鄒。是年喪父,受母三遷、斷機之教(據《烈女傳》)。其 實三遷與斷機恐非發生於一年。
五歲:公元前385年,周安王十七年,孟子在鄒。
六歲:公元前384年,周安王十八年。楚吳起為相。孟子在鄒。
七歲:公元前383年,周安王十九年。魯穆公卒,子奮立,是為共公。 孟子在鄒。
八歲:公元前382年,周安王二十年,孟子在鄒。
九歲:公元前381年,周安王二十一年。楚宗室殺吳起。孟子在鄒。
十歲:公元前380年,周安王二十二年,孟子在鄒。
十一歲:公元前379年,周安王二十三年,齊康公絕祀。趙王翳遷於吳。孟子在鄒。
十二歲:公元前378年,周安王二十四年,孟子在鄒。
十三歲:公元前377年,周安王二十五年,孟子在鄒。
十四歲:公元前376年,周安王二十六年。韓滅鄭。諸咎殺其君。孟子在鄒。
十五歲:公元前375年,周烈王元年。韓山堅賊其君。齊田午殺其君,自立為桓公。越寺區定亂,立無余之。孟子在鄒。
十六歲:公元前374年,周烈王二年,孟子在鄒。
十七歲:公元前373年,周烈王三年,孟子在鄒。
十八歲:公元前372年,周烈王四年,孟子在鄒。
十九歲:公元前371年,周烈王五年,魏武侯卒。燕簡公卒。韓嚴殺韓哀侯。魏伐楚,取魯陽。孟子在鄒。
二十歲:公元前370年,周烈王六年。晉桓公被韓、趙遷於屯留。趙、韓伐魏,魏伐趙,敗之平陽。孟子在鄒。
二十一歲:公元前369年,周烈王七年。齊伐魏,降觀,王錯奔韓。魏敗韓於馬陵。孟子在鄒。
二十二歲:公元前368年,周顯王元年。孟子赴魯游學,受業於子思之門人。
二十三歲:公元前367年,周顯王二年。韓趙分周為兩。孟子在魯。
二十四歲:公元前366年,周顯王三年。魏伐韓敗逋。孟子在魯。
二十五歲:公元前365年,周顯王四年。 四月甲寅,魏遷都大梁。田齊桓公殺其君母。孟子在魯。
二十六歲:公元前364年,周顯王五年。魏公子緩如趙以作難。孟子歸鄒創辦子思書院,廣育天下英才。
二十七歲:公元前363年,周顯王六年。魏伐趙,取利人與肥。越寺區、弟思殺其君。孟子在鄒。
二十八歲:公元前362年,周顯王七年。 魏戰敗趙、韓聯軍於澮北,擒樂祚,攻取皮牢。趙成侯與韓昭侯會於上黨。孟子在鄒。
二十九歲:公元前361年,周顯王八年。商鞅入秦。宋約生於此年。魏入河水於甫田。暇陽人來歸。孟子在鄒。
三十歲:公元前360年,周顯王九年。東周惠公傑卒。孟子在鄒。
三十一歲:公元前359年,周顯王十年。 韓魏分晉,遷晉君於端氏。商鞅變法。孟子在鄒。
三十二歲:公元前358年,周顯王十一年。魏及韓侯盟於巫沙,歸侯於韓,商鞅刑公子虔、公孫賈。孟子在鄒。
三十三歲:公元前357年,周顯王十二年。魯、宋、衛、韓君朝魏,梁惠王稱王。商鞅為左庶長。孟子在鄒。
三十四歲:公元前356年,周顯王十三年。魯侯朝魏,魏築陽池以備秦。 韓築長城自亥谷以南。趙會燕成侯於安邑。孟子在鄒。
三十五歲:公元前355年,周顯王十四年。申不害相韓。越無顓卒。秦孝公與魏惠王會於杜平,侵宋。孟子在鄒。
三十六歲:公元前354年,周顯王十五年。齊敗魏於桂陽。韓侯朝魏。秦敗魏,斬首七千,取少梁。孟子在鄒。
三十七歲:公元前353年,周顯王十六年。 趙敗魏於桂陵(齊用孫臏圍魏救趙)。魏以韓師敗諸侯於襄陵,會齊宋之國。齊使楚景舍與魏求成。孟子在鄒。
三十八歲:公元前352年,周顯王十七年。商鞅為秦大良造(相當於相國兼將軍),伐魏,安邑降秦。孟子在鄒。
三十九歲:公元前351年,周顯王十八年。秦遷都咸陽。商鞅伐魏,固陽降秦。 魏歸趙邯鄲,在漳水上結盟。孟子在鄒。
四十歲:公元前350年,周顯王十九年。商鞅廢井田,設縣。孟子在鄒。
四十一歲:公元前349年,周顯王二十年,孟子在鄒。
四十二歲:公元前348年,周顯王二十一年。韓昭侯如秦。秦「初為賦」。孟子在鄒。
四十三歲:公元前347年,周顯王二十二年,孟子因齊威王招文學游說之士,第一次由鄒到齊臨淄稷下學宮。
四十四歲:公元前346年,周顯王二十三年,孟子在齊與匡章交遊。
四十五歲:公元前345年,周顯王二十四年,孟子在齊。
四十六歲:公元前344年,周顯王二十五年。魏惠王召諸侯於逢澤朝天子,秦公子少師率師參於逢澤之會。秦孝公會諸侯於京師。 孟子在齊稷下被淳髡譏諷,二人進行了有關於「禮」的辯論。
四十七歲:公元前343年,周顯王二十六年。齊田忌用孫臏之計大敗魏軍於馬陵,龐涓自殺,太子申被俘。孟子在齊並不受重用,被齊人譏諷,孟子以「我無官守」、「我無言責」而自解。
四十八歲:公元前342年,周顯王二十七年。商鞅伐魏,用計俘公子卯,大破魏軍。孟子在齊。
四十九歲:公元前341年,周顯王二十八年,孟子在齊。
五十歲:公元前340年,周顯王二十九年。(齊)邳遷於薛。魏為大溝,行圃田之水。孟子在齊。
五十一歲:公元前339年,周顯王三十年。 據《史記》所載,莊子與楚威王同時 ,威王聘為相,莊子辭見。趙良見商鞅,威脅商鞅下台。孟子在齊。
五十二歲:公元前338年,周顯王三十一年。宋剔成卒,弟偃立。秦孝公卒,車裂商鞅於咸陽,其師屍佼逃蜀。孟子在齊。
五十三歲:公元前337年,周顯王三十二年。韓申不害卒。秦仍用商鞅新法,楚、趙、韓、蜀朝秦。 孟子在齊。
五十四歲:公元前336年,周顯王三十三年,孟子在齊。
五十五歲:公元前335年,周顯王三十四年。秦甘茂取韓宜陽。匡章因與孟子游,被齊用為將,敗秦。魏惠王用惠施策與齊威王會徐州,惠王改元。孟子在齊。
五十六歲:公元前334年,周顯王三十五年,楚滅越。孟子在齊。
五十七歲:公元前333年,周顯王三十六年。 蘇秦合縱六國,於洹水歃血為盟。孟子在齊。
五十八歲:公元前332年,周顯王三十七年,孟子在齊。
五十九年:公元前331年,周顯王三十八年。秦敗魏,俘其將龍賈,斬首八萬。孟子在齊不被重用,擁楹而嘆。
六十歲:公元前330年,周顯王三十九年。魏獻西河之地於秦。孟子在齊。
六十一歲:公元前329年,周顯王四十年,孟子在齊。
六十二歲:公元前328年,周顯王四十一年,孟子在齊。
六十三歲:公元前327年,周顯王四十二年。韓舉於齊戰,死於桑邱。孟母仙逝,孟子歸葬於魯,孟子第一次到齊國的後期已得到客卿地位,故以卿大夫之禮葬母。
六十四歲:公元前326年,周顯王四十三年。 五月魏會韓威侯於巫沙。十月韓宣王朝魏。孟子在魯守喪。
六十五歲:公元前325年,周顯王四十四年。四月秦惠王稱王。五月燕王稱王,韓宣王稱王。孟子在魯守喪。
六十六歲:公元前324年,周顯王四十五年。楚敗魏於襄陵。孟子在魯三年之喪滿,返齊。
六十七歲:公元前323年,周顯王四十六年。昭陽為楚伐魏。 滕定公卒。這時稷下學宮衰落。孟子在齊見威王不能實現他的「仁政」主張,聞宋王將行王政,故離齊到 1世孫(兒子) 孟仲子,北宋鄭和五年(1115年)追封「新泰伯」
2世孫(孫子) 孟睾,鄒之處士,隱居不仕,好靜、多智慮,容貌俊儀,通五經,美詞章
3世孫(曾孫) 孟寓,朝召不受,性忠厚淳樸,不驕侮人,善於與人交往,治家有道
4世孫(玄孫)孟舒,字子懷,漢朝雲中牧
5世孫 孟之後,隱居不仕
6世孫孟昭,漢朝博士,博覽經史,問貫古今
7世孫孟但,漢朝太子門大夫,精易道
8世孫孟卿,漢朝淮陽太守、太傅
9世孫 孟喜,字長卿,漢朝郎官
10世孫 孟鎡,抱道不仕,主奉祀事
11世孫孟興,漢朝尚書郎
12世孫孟嘗,字伯周,漢朝徐令、合浦太守
13世孫孟展,字君城,不仕
14世孫 孟戫,東漢濟陽太守、太常、太尉
15世孫孟敏,字叔達,東漢新郡太守。博學能文,有荷甑墮地不顧事
16世孫孟光,字孝裕,東漢講部史;蜀漢拜議郎、符節令、屯騎校尉、長魯少府、大司農
17世孫孟康,字公休,曹魏散騎侍郎,弘農太守,典農校尉,渤海太守,給事中,散騎常侍,中書令,封廣陵寧侯
18世孫孟宗,字恭武,孫吳永寧令、右御史、司空。「二十四孝」之一,有「哭竹生筍」之事
19世孫 孟揖,晉朝廬陵太守
20世孫孟觀,字叔時,晉朝殿中郎、黃門侍郎,生二子:孟嘉、孟陋
21世孫孟嘉,字萬年,晉朝安西大將軍長史、江州別駕,生二子:孟懷玉、孟龍符。性無苟合,言無誇衿,為時所重
22世孫孟懷玉,晉安帝時封鄱陽縣侯,後為陽豐縣男,任江州刺史、南中郎將
23世孫孟表,字武達,南齊馬頭太守;北魏輔國大將軍、南兗州刺史、豫州刺史,因功封汶陽縣伯,散騎常侍、光祿大夫、平西大將軍
24世孫孟斌,北魏右丞相
25世孫孟威,字能重,北魏平北大將軍、光祿大夫、驃騎大將軍、左光祿大夫
26世孫 孟恂,字修仁,北魏東州太守;北周太子少師、太子太傅、車騎大將軍
27世孫 孟儒,字敬業,北魏彭城王韶典;北齊文宣帝除中書舍人、東郡太守、廣平太守、太中大夫、衛將軍
28世孫孟景,隋煬帝時為膺揚將軍
29世孫 孟善誼,隋朝河內通守
30世孫孟詵,唐朝鳳閣舍人、春宮侍郎、相王召為侍讀、同州刺史
31世孫 孟大融,唐玄宗屢召不仕,後隱居於王屋山
32世孫孟浩然,唐朝詩人,少好節義,喜濟人患難,工於詩。年四十游京師,唐玄宗詔詠其詩,至「不才明主棄」之語,玄宗謂「卿自不求仕,朕未嘗棄卿,奈何誣我?」因放還未仕,後隱居鹿門山,著詩二百餘首。生二子:孟雲卿、孟庭玢(孟郊之父、孟常謙的祖父)
33世孫孟雲卿,字宜甫,唐朝校書郎,與詩人杜甫善交。生二子:孟簡、孟華
34世孫孟簡,字幾道,唐朝倉部員外郎、諫儀大夫、常州刺史、戶部尚書、御史中丞、山男東道節度使
[注:孟簡、孟華均無後代,所以把孟庭玢的孫子,即孟郊(唐朝詩人)的兒子孟常謙作為孟軻的第35世孫]
35世孫 孟常謙,唐朝安州刺史、侍御史、安州防禦兵馬使,生二子:孟遵慶、孟元陽
36世孫 孟遵慶,旨召不仕
37世孫 孟琯,唐元和末旨召不仕。韓文公雲:年少,禮甚嫻。手持問一編甚鉅。退披其編以讀之,盡其書無有不能。其所與友盡善之。生二子:孟方立、孟方遷
38世孫孟方立,唐朝昭義節度留守
39世孫孟承誨,後晉太府卿
40世孫孟漢卿,後周左羽林大將軍
41世孫孟貫,不仕,工於詩詞,主奉祀事
42世孫孟昶,隱居不仕,主奉祀事
43世孫 孟公濟,少勵高行,不樂仕進,避契丹之亂,藏譜於屋壁,隱居東山而終
44世孫孟寧,宋仁宗景佑四年(1037年)孔道輔守兗州,訪得孟子墓在四基山之陽,又於鳧村訪得四十五代孟寧,推薦於朝,拜迪功郎、鄒縣主簿。率領族眾,修編祖譜,主奉祀事。至此家事復興,無廢缺現象。孟氏後裔尊為中興祖,附祀故里祠。生二子:孟存、孟堅
45世孫 孟存,主奉祀事,生二子:孟況、孟海
46世孫 孟況,宋朝魚城教諭,主奉祀事
47世孫 孟彬,宋朝臨沂縣主簿,主奉祀事,生二子:孟澄、孟沂
48世孫 孟澄,仕為滕縣尹,主奉祀事。
49世孫 孟德成,居滕,元太宗時復其家。仕嶧州知州,為族長,主奉祀事,生三子:孟述祖、孟光祖、孟榮祖
50世孫 孟述祖,主奉祀事,生四子: 孟惟清、孟惟忠、孟惟敬、孟惟信
51世孫 孟惟清,主奉祀事
52世孫 孟之平,主奉祀事,生三子:孟思春、孟思溫、孟思潤
53世孫 孟思春,主奉祀事
54世孫 孟克剛,主奉祀事,無嗣
55世孫孟希文,字士煥,他是孟子的第45世孫孟堅的第九世孫孟克仁的長子,1451年授世襲翰林院五經博士,主奉祀事。孟氏世職自此始
56世孫孟元,字長伯,1489年承襲世職,其子孟公綮(1533年承襲世職)
57世孫 孟公肇,字先文,是孟元的弟弟的兒子,1523年代襲世職
58世孫 孟彥璞,字朝璽,1567年承襲世職
59世孫孟承光,字永觀,1601年承襲世職,長子孟宏略(其子孟聞玉)
60世孫 孟宏益,字振揚,1623年代襲世職;孟聞玉長大後即讓職,朝廷改封孟宏益為錦衣衛千戶
[注:孟宏益,又名孟宏譽,生一子孟聞璽,孟聞璽生孟貞仁]
61世孫 孟聞玉,字尤甫,1629年承襲世職,主奉祀事
62世孫 孟貞仁,字靜若,1644年承襲世職,主奉祀事
63世孫 孟尚桂,字播馨,1716年承襲世職,主奉祀事
64世孫 孟衍泰,字懋東,1740年承襲世職,主奉祀事
65世孫 孟興銑,字起輝,未承襲世職
66世孫 孟毓瀚,字鍾北,1750年承姚大宗,承襲世職,主奉祀事
[注:孟毓瀚無子,由孟興銑的二弟孟興錞的兒子孟毓纍為繼續人;孟毓纍生孟傳槤]
67世孫 孟傳連,字國摸,1780年承襲世職,主奉祀事
68世孫 孟繼烺(lang),字體耀,1815年承襲世職,主奉祀事
69世孫孟廣均,字京華,乙酉科舉拔貢,戊子科舉人。於道光十二年(1832年)承襲世職,主奉祀事。欽加主事銜,晉員外郎。先後創建或修復了廟、府、林、孟母斷機堂及廟戶營三遷祠等古建築群。並支持修纂了《重纂三遷志》、《孟子世家譜》。為我們今天能看到孟廟、孟府之完整面貌,以及對研究孟氏家族的興衰成敗、沿革變遷等方面資料,均做出來了重大貢獻
70世孫 孟昭銓,字伯衡,1874年承襲世職,主奉祀事
71世孫 孟憲泗,字法魯,光緒年間承襲世職,主奉祀事,生三子:孟慶桓、孟慶榕、孟慶棠
72世孫 孟慶恆,字頌武,因早卒,未能承襲世職,由弟孟慶棠(字澤南)於光緒20年代襲世職;至光緒31年(1894年)正式承襲;1935年由「世襲翰林院五經博士」改稱為「亞聖奉祀官」
73世孫孟繁驥,字雪生,1939年承襲奉祀官;1949年去了台灣,1990年在台北病逝
74世孫 孟祥協, 1990年接任「亞聖奉祀官」,現居台灣

㈦ 姓孟的好聽的女孩名字

孟可馨(一個美麗的可人兒。能與家人生活得非常溫馨)

古代有名言:「有其名必專有其實屬,名為實之賓也」。實為主,名為賓,人之一生應由自己實際的努力及成就來決定自己的名聲,而非由自己的名字來決定一生的命運。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我們取名應要分清主次,明白人生當以自我奮斗為本,而以佳名為輔,切莫過分相信迷信取名以致本末倒置,喧賓奪主。

㈧ 名言名句

九年級上冊
第六單元
1、晏殊的《浣溪沙·一曲新詞酒一杯》:詩中著重寫今日的感傷、被譽為"千古奇偶"的詩句是: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
2、李商隱的《無題》:這首詩寄託了作者 仕途苦悶的心情。,以極其沉痛的心情寫傷別的詩句是:相見時難別亦難,東風無力百花殘; 常用來比喻教師的工作,被人們用來贊美無私奉獻的精神的詩句是: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 詩中通過祖籍找到慰藉自己的途徑,表達了自己情感的詩句是:蓬山此去無多路,青鳥殷勤為探看。
3、蘇軾的《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詞中直接寫明月的詩句是:轉朱閣,低綺戶,照無眠。 表達了作者曠達胸襟,表現了作者感悟人生哲理的詞句是: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 從「隔千里兮共明月」演化而來的,通過寫明月來表達對人生美好祝願,道盡了千載離人心願的詞句是: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詞中「此事古難全」里的「此事」是指: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
4、王維的《使至塞上》:詩中寫塞外奇特美麗風光的千古名句是: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 寫出《紅樓夢》中香菱所評論的《使至塞上》的兩句描寫塞上風光的詩是: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
5、杜牧的《泊秦淮》:抨擊統治者沉湎酒色,不理朝政,表現詩人憂患意識的詩句是: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後庭花》。
6、《愚公移山》:①愚公移山的原因是:懲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 ②移山的目的是:指通豫南,達於漢陰 。 ③愚公移山面對的困難是:曾不能損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 ④ 愚公移山解決方法是:投諸渤海之尾,隱土之北。 ⑤愚公是怎樣開始工作:遂率子孫荷擔者三夫,叩石墾壤,箕畚運於渤海之尾。 ⑥文段中表現愚公移山深得人心的一處典型細節是:鄰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遺男,始齔,跳往助之。 ⑦愚公自信能移山的理由是:子子孫孫無窮匱也,而山不加增。(或:「雖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孫,孫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孫。子子孫孫,無窮匱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 ⑧愚公移山的最終結果是冀之南,漢之陰,無隴斷焉《愚公移山》中智叟自作聰明勸愚公改變主意的句子是甚矣,汝之不惠!以殘年餘力,曾不能毀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 ⑨出自本文的成語: 愚公移山
7、《捕蛇者說》一文中點明文章主旨的一句是 孰知賦斂之毒有甚是蛇者乎 ;
作者對當時苛酷的賦斂表示不滿的句子是 孰知賦斂之毒有甚是蛇者乎 。表達作者對勞動人民的同情和作者的階級局限的句子是:以俟夫觀人風者得焉。
第七單元
1、《魚我所欲也》:文中能概括全篇大意的句子是:生,亦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捨生而取義者也。 以"魚"和"熊掌"為喻,巧妙地回答了這個問題,請寫出原句:魚,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魚而取熊掌者也。
2、韓愈的《馬說》:寫伯樂對千里馬起決定作用的句子是:世有伯樂,然後有千里馬. 懷才不遇的人常慨嘆的兩句話是:千里馬常用,而伯樂不常有。 描寫千里馬終身遭遇的句子是 祗辱於奴隸之手,駢死於槽櫪之間,不以千里稱也。食不飽,力不足,才美不外見,且欲與常馬等不可得。 千里馬的才能被埋沒的原因: ①伯樂不常有。②食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③食不飽,力不足,才美不外見。 千里馬被埋沒的直接原因是:食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根本原因是:伯樂不常有。 食馬者淺薄愚妄表現在:①策之不以其道。②食之不能盡其材。③鳴之而不能通其意。 策馬者是怎樣的不認識千里馬?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盡其材,鳴之而不能通其意。 對食馬者進行強烈諷刺的一句:執策而臨之,曰:「天下無馬!」 《馬說》中提出人才培養需要外在條件的句子是:是馬也,雖有千里之能,食不飽,力不足,才美不外見,且欲與常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馬說》的主旨是:其真無馬邪?其真不知馬也。 這篇文章採用 托物寓意 的寫法。伯樂比喻善於識別人才的統治者;千里馬比喻有才之士;食馬者比喻不識人才,摧殘人才,埋沒人才的淺薄愚妄的統治者。
3、《菩薩蠻》中極寫侵略戰爭給人民帶來深重苦難的詩句是:郁孤台上清江水,中間多少行人淚。
4、《滁州西澗》中表現詩人想要在急劇變化的潮流中去尋求上點自由和安靜的詩句是:春潮帶雨晚來急,野渡無人舟自橫。
5、杜甫的《聞官軍收河南河北》表達了作者歸心似箭的詩句是:即從巴峽穿巫峽,便下襄陽向洛陽。
6、李清照的《如夢令》中用了借代和擬人,創造性地形象生動地寫出了暮春風雨後花葉的神採的是:應是綠肥紅瘦。
7、人生常常面臨著各種各樣的選擇,當「義」與「生」不能兩全時,我們應當像孟子所說的那樣「生、亦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捨生而取義者也。 」
8、孔子在《論語·衛靈公》中說:「志士仁人,無求生以害人,有殺身以成仁。」盂子在《魚我所欲也》中進一步闡述孔子的思想,表明儒家的生死義利之辨:生、亦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捨生而取義者也。 」
9、《約客》一詩中點明了主題表達了詩人焦躁不安面期望的心情刻劃得細致入微和惆悵失意的心情的是有約不來過夜半,閑敲棋子落燈花。
九年級下冊
第六單元
1、崔顥的《黃鶴樓》:以寫景出名的詩句是: 晴川歷歷漢陽樹,芳草萋萋鸚鵡洲; 表現遊子的悲苦心情的詩句是:日暮鄉關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 與此詩句有相同意境的《天凈沙·秋思》中的句子是: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
2、李煜的《相見歡》:詞中「剪不斷,理還亂,是離愁。別是一般滋味在心頭」一句用巧妙地比喻寫"愁"。 出自本文的成語:別有滋味
3、《與朱元思書》一文描述作者乘船自富陽至桐廬沿途所見,歷歷如畫,令人有同行親見之感。同時,也表現出他沉湎於山水的生活情趣。第一段是文章的總起,概括描寫了自富陽至桐廬一路上的奇山異水:風煙俱凈,天山共色,從流飄盪,任意東西。自富陽至桐廬,一百許里,奇山異水,天下獨絕。 第二段 以簡練傳神的筆法從靜態和動態兩方面描寫了富春江的異水。水色、水清、水深、水急都突出了「異」的特點:水皆縹碧,千丈見底;游魚細石,直視無礙。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第三段描寫了 富春江夾岸的奇山,並抒發了作者愛慕自然、避世退隱的高潔志趣:夾岸高山,皆生寒樹,負勢競上,互相軒邈,爭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響;好鳥相鳴,嚶嚶成韻。蟬則千轉不窮,猿則百叫無絕。鳶飛戾天者,望峰息心;經綸世務者,窺谷忘反。橫柯上蔽,在晝猶昏;疏條交映,有時見日。
4、蘇軾的《江城子·密州出獵》:抒寫人到中年的主人公,壯志未酬的感嘆的詩句是:酒酣胸膽尚開張,鬢微霜,又何妨! 抒寫主人公願意效法武將魏尚,戎邊抗敵的渴望的詩句是:持節雲中,何日遣馮唐? 抒發主人公殺敵為國,守衛邊疆的坦盪胸懷和豪情壯志的詩句是:會挽雕弓如滿月,西北望,射天狼。
5、《關雎》:小夥子一般都喜歡美麗而又賢慧的姑娘,《關雎》一詩中的「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這兩句就是佐證。
6、.《蒹葭》:詩中能印證"上窮碧落下黃泉,兩處茫茫皆不見"的尋找追求的詩句:蒹葭蒼蒼,白露為霜。所謂伊人,在水一方。溯洄從之,道阻且長。溯游從之,宛在水中央。
7、白居易的《錢塘湖春行》:直接描寫動物(鶯燕報春)的兩句詩是: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新燕啄春泥。 體現花草茂盛的句子: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
第七單元
1、李白的《 行路難》:詩中以「欲渡黃河冰塞川,將登太行雪滿山」兩句詩來比喻人生道路中的艱難險阻。 反映李白不怕困難、勇往直前(道出了詩人堅信抱負必能實現的積極昂揚的豪氣)的名句是: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
2、諸葛亮的《出師表》:諸葛亮勸劉禪對宮中、府中官員的賞罰要堅持同一標準的句子是:陟罰臧否,不宜異同;諸葛亮希望後主不要隨便看輕自己的句子是:不宜妄自菲薄;諸葛亮向後主提出嚴明賞罰建議的語句是:若有作姦犯科及為忠善者,宜付有司論其刑賞,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內外異法也。 《諸葛亮集》中有這樣的話:"賞不可不平,罰不可不均"。這與《出師表》中的兩句「不宜偏私,使內外異法也」一致。 《出師表》中敘述諸葛亮追隨先帝驅馳原因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顧臣於草廬之中,諮臣以當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許先帝以驅馳。 表明作者志趣的句子是:苟全性命於亂世,不求聞達於諸侯; 寫出先漢興隆和後漢傾頹的原因的句子是:親賢臣,遠小人;親小人,遠賢臣; 指出出師戰略目標的句子是:當獎率三軍,北定中原,庶竭駑鈍,攘除奸凶,興復漢室,還於舊都;作者向後主提出的三條建議是:①開張聖聽;②宮中府中,俱為一體,陟罰臧否,不宜異同;③親賢臣,遠小人。(或:廣開言路,嚴明賞罰, 親賢遠佞。) 諸葛亮給劉禪建議中最重要的一條是:親賢臣,遠小人(或:親賢遠佞)。; 當任命一個人來挽救局面,人們常引用本文中的一句名言:受任於敗軍之際,奉命於危難之間; 上級任命鄭興為廠長,以拯救瀕臨倒閉的工廠,人們說鄭興是:「受任於敗軍之際,奉命於危難之間」。(用《出師表》中的名句填寫) 出自本文的成語是:三顧茅廬。
3、辛棄疾的《破陣子·為陳同甫賦壯詞以寄之》:抒發詞人一生中的事業與抱負,並發盡無盡感嘆的句子是:了卻君王天下事,贏得生前身後名。可憐白發生!
4、李煜的《虞美人》這首詞中" 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 "用巧妙地比喻寫"愁"。
5、於謙的《詠煤炭》詩人表達自己燃燒自己,造福人類,有一分熱發一分光的思想的是:但願蒼生俱飽暖,不辭苦出深山。
6、王翰的《涼州詞》一詩中表現了戰爭的殘酷,給赴戰勇士帶來的痛苦的是:醉卧沙場君莫笑,古來征戰幾人回?
綜合專題部分
1. 根據下面各句的內容或提示,概括出相應成語。
由「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顧臣於草廬之中」 概括出「三顧茅廬」; 《扁鵲見蔡桓公》這則故事告訴我們蔡桓公的悲劇是由於「諱疾忌醫」造成的;《桃花源記》結尾寫劉子驥打算尋訪桃花源,「未果,尋病終。後遂無問津者。」後人據此概括出一個成語為:「無人問津」; 《木蘭詩》結尾:「雄兔腳撲朔,雌兔眼迷離;雙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後人概括為一個成語「撲朔迷離」。
2. 寫出古今詩文中表達雄心壯志的名句:
曹操的「烈士暮年,壯心不已」; 顧炎武的「天下興亡,匹夫有責」; 陳勝的「王侯將相寧有種乎」; 陸游的「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為國戍輪台」; 范仲淹的「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 張聞天的「生活的理想,就是為了理想的生活。」; 斯大林的「只有偉大的目的方能產生偉大的毅力。
3. 古今詩文中有許多表現惜時或勸學內容的名句,請寫出其中連續的兩句。
一寸光陰一寸金,寸金難買寸光陰. 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 盛年不再來,一日難再晨,及時當勉勵,歲月不待人。 (陶淵明) 完成工作的方法是愛惜每一分鍾。( 達爾文) 合理安排時間,就等於節約時間。( 培根)
4. 寫出我國古今詩文中關於讀書的名句。
知識就是力量。(培根) 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高爾基) 我撲在書上,就像飢餓的人撲在麵包上。(高爾基) 讀一本好書,就像和許多高尚的人談話。(歌德)
5.我國有許多關於 團結的名句,請寫出其中一句. 團結就是力量
6. 古今詩文中有表現尊師內容的名句。
務學不如務求師。師者,人之模範。(楊雄)教育者多麼偉大,多麼重要,多麼神聖,因為人的一生幸福都操在他的手中。(別林斯基)
7.,請寫出古今詩文中有表現奉獻內容的名句。
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李商隱) 你若要喜愛你自己的價值,你就得給世界創造價值。(歌德) 人只有獻身於社會,才能找出那實際上是短暫而有風險的生命的意義。(愛因斯坦)
8.請寫出古今詩文中有表現愛國內容的名句。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為國戍輪台。(陸游) 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陸游)天下興亡,匹夫有責。(顧炎武) 中國惟有國魂是最寶貴的。(魯迅) 我是中國人民的兒子。我深情愛著我的祖國和人民……(鄧小平)
9. 請寫出古今詩文中有表現友誼內容的名句。
友情在我過去的生活里就像一盞明燈,照徹了我的靈魂,使我的生存有一點的光彩。 (巴 金) 真正的朋友應該說真話,不管那話多麼尖銳……(奧斯特洛夫斯基)
10.請你從古代詩詞中找出兩句寫春雨的句子(含"雨"字):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 。(杜牧:《清明》) 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孟浩然:《春曉》) 夜闌卧聽風吹雨,鐵馬冰河入夢來。(陸游:《十一月四日風雨大作》) .
11.請寫出兩句你所喜歡的描寫春天的古代詩詞。
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杜甫:《春望》) 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龔自珍:《己亥雜詩》
12.請寫出古代詩詞中有關山的詩句。
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杜甫:《望岳》) 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杜甫:《春望》) 種南山下,草盛豆苗稀。(陶淵明:《歸園田居》)

㈨ 名言警句

你好!

名言警句之成功篇
大膽嘗試是成功的一半。 ——英國諺語
成功之路無他,凡事全力以赴,不可存沽名釣譽之心。——朗費羅
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 ——賀拉斯
當失敗不可避免時,失敗也是偉大的。 ——惠特曼
名言警句之失敗篇
失敗往往是黎明前的黑暗,繼之而出現的就是成功的朝霞。
——霍奇斯
人生之光榮,不在永不失敗,而在能屢仆屢起。——拿破崙
一經打擊就灰心泄氣的人,永遠是個失敗者。 ——毛姆

名言警句之幸福篇
任何幸福,都不會十分純粹,多少總摻雜著一些悲哀。
——塞萬提斯
通往幸福的最錯誤的途徑,莫過於名利、享樂和奢華生活。
——叔本華
世界上惟一成倍增加幸福的辦法是與人分享。 ——謝樂
人是自己幸福的設計者。 ——梭羅
生活中最大的幸福是堅信有人愛我們。 ——雨果
等到自私的幸福變成了人生惟一的目標之後,不久人生就會變得沒有目標。——羅曼•羅蘭
心滿意足才是世間最大的幸福。 ——阿狄生
名言警句之奮斗篇
我要扼住命運的咽喉,它休想使我屈服。 ——貝多芬
不要垂頭喪氣,即使失去一切,明天仍在你的手裡。——王爾德
名言警句之意志篇
丈夫四海志,安可辭固窮。 ——杜甫
創業難,守成難,知難不難。 ——吳敬梓
在科學上沒有平坦的大道,只有不畏勞苦沿著陡峭的山路攀登的人,才有希望達到光輝的頂點。 ——馬克思
偉大的目標產生於偉大的毅力。 ——斯大林

名言警句之創造篇
人才進行工作,天才進行創造。 ——舒曼
什麼是路?就是從沒路的地上踐踏出來的,從只有荊棘的地方開辟出來的。

名言警句之智慧篇
質疑是邁向哲理的第一步。 ——狄德羅
名言警句之才能篇
大智若愚,大巧若拙,大辯若訥。 ——老子
知彼知己,百戰不殆。 ——孫子

名言警句之求知篇
書是我的奴隸,應該服從我的意志,供我使用。 ——馬克思
知識就是力量,力量就是知識。 ——培根
不學無術的人的想像力不過只有翅膀沒有腳。 ——富蘭克林
我們要像海綿一樣吸收有用的知識。 ——加里寧
書,要算是人類在走向未來幸福富強的道路上創造的一切奇跡中最復雜最偉大的奇跡。 ——高爾基

名言警句之謙虛篇
真正的謙虛是最崇高的美德,是美德之母。 ——丁尼生
妄自尊大隻不過是無知的假面具而已。 ——伏尓泰
對自己的不滿足,是任何真正有天才的人的根本特徵之一。
——契訶夫
任何時候也不要認為你什麼都懂。不管別人怎樣稱贊你,你時時刻刻都要有勇氣對自己說,我是個門外漢。 ——巴甫洛夫

名言警句之機遇篇
生命很快就過去了,一個時機從不會出現兩次。必須當機立斷,不然就永遠別要。 ——羅曼•羅蘭
你應該尋覓機遇,而不能靜候它來敲你的門。——馬克斯威爾•馬爾茲

名言警句之友誼篇

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 ——王勃
友誼在我過去的生活里像一盞明燈,照徹了我的靈魂。
——巴金
世界上沒有比友誼更美好、更令人愉快的東西了;沒有友誼,世界彷彿失去了太陽。 ——西塞羅
一個人如果拋棄他忠實的朋友,就等於拋棄他珍惜的生命。
——索福克勒斯
世間最美好的東西,莫過於有幾個頭腦和心地都很正直純潔的朋友。
——愛因斯坦
和你一同笑過的人,你可能把他忘掉;和你一同哭過的人,你卻永遠忘不掉。 ——紀伯倫
人生得一知己足矣,斯世當以同懷視之。 ——魯迅

名言警句之尊嚴篇
名譽,務必爭取;尊嚴,不可喪失。沒有名譽,就是默默無聞,這只是一種消極現象;但,喪失了尊嚴,就是羞恥,這就具有積極品格了。 ——叔本華
我們的尊嚴不在於我們做什麼,而在於我們懂得什麼。
——桑塔亞那
自尊心是一種美德,是促使一個人不斷向上發展的一種原動力。
——毛姆
無論是別人在眼前或者自己單獨的時候,都不做一點卑劣的事情:最要緊的是自尊。 ——畢達哥拉斯
真有血氣的人,既不曲意求人重視,又不能忍受忽視。
——拜倫

名言警句之寬容篇
得饒人處且饒人。 ——曹雪芹
不會寬容別人的人,是不配受別人寬容的,但誰能說自己是不需要寬容的呢? ——屠格涅夫
化敵為友者的廣闊胸懷,能承擔整個世界。 ——瓦魯瓦爾

㈩ 大家塊來幫我寶寶取名字,我姓孟,多幫我想幾個,謝謝!!!

‍弘文 (弘揚;文:文學家) 古代有名言:「有其名必有其實,名為實之賓也」。實為主,名為賓,人之一生應由自己實際的努力及成就來決定自己的名聲,而非由自己的名字來決定一生的命運。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我們取名應要分清主次,明白人生當以自我奮斗為本,而以佳名為輔,切莫過分相信迷信取名以致本末倒置,喧賓奪主。 孟

熱點內容
古代勵志的名言 發布:2021-03-16 21:50:46 瀏覽:209
形容兒孫繞膝的詩句 發布:2021-03-16 21:49:35 瀏覽:878
席慕蓉賞析印記 發布:2021-03-16 21:48:26 瀏覽:311
權力很大含有手的成語 發布:2021-03-16 21:48:22 瀏覽:584
能聽的兒童故事 發布:2021-03-16 21:48:15 瀏覽:285
關於足球的詩歌詞句 發布:2021-03-16 21:47:40 瀏覽:870
拖拉機的古詩 發布:2021-03-16 21:42:53 瀏覽:571
亮甜的詩句 發布:2021-03-16 21:42:00 瀏覽:831
廣東話生日快樂祝福語 發布:2021-03-16 21:38:55 瀏覽:409
噓的短句 發布:2021-03-16 21:38:07 瀏覽: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