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名句書寫
是世界上最古老、最基本的文學形式。而古詩詞中的名句更是廣為流傳的,出類拔萃的文學精華部分。從古至今能夠廣為流傳的古詩詞名句,是經過歷史長河磨練的,經得起考驗的,為人們所接受的文化的典範。它之所以經久不衰,不僅因為精練的語言,協調得押韻美,還因為它在材料的選擇,寫作的方法和技巧上也極有值得借鑒的地方。從內容和材料上分有敘事的,寫景的,抒情的,明志的,說理的……從寫作方法和技巧上分有借物喻人,托物言志,借景抒情,誇張寫實……分門別類,各具特色,不盡相同。從某種意義上講,一首詩歌就是一篇文章的大概。因此系統地進行古詩詞名句訓練,就是接觸積累各種寫作素材,學習掌握多樣的寫作方法和技巧。對學生寫作能力的提高可見一斑。一、誦讀古詩詞名句,積累素材文章缺乏營養,干癟無物是現代大部分學生的通病。分析原因是學生缺乏積累。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學生肚子里沒有墨水,怎麼能寫出優美的文章來呢?作為古代文學的精華——古詩詞名句。不僅語言經過了千錘百煉,而且也有華麗的辭藻和豐富的內容,有寫景的、有記事的、有說理的等等。是學生語言積累的最好素材。有了豐富的積累才會有言可發,有情可抒。正所謂厚積才能博發。因此我利用學生的采蜜本這個陣地,每天讓學生抄寫十句古詩詞名句,讓學生進行吟讀和背誦。一段時間下來,學生積累了不少名句,出口成章了,這為習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礎。二、詩文互換,進行練筆學生有了積累,如果不會表達和運用,那麼就等於白紙一張,沒有任何意義。如何讓學生學會表達?首先得讓學生理解所誦讀的古詩詞名句的意思,為了讓學生更好地理解古詩詞名句的內容,教師得像學生拓展有關古名句的相關內容,比如作者,寫作的背景,詩人當時的心境,關於古詩詞名句的典故等等。學生深刻理解的其意思後,可以進行多角度的訓練。1、圍繞名句進行段落訓練古詩詞名句中的意象鮮明,但是對意象的描述是極少的,還留有許多的空白,包括意象的、情感的。這就給學生的習作提供了豐富的寫作素材。教師可以把這作為對學生作文的有機補充,有選擇地進行練筆。練筆時,為使學生更深刻地理解詩意,教師可提供給學生豐富的有關名句的資料。在學生領悟了詩的內涵之後,讓學生採用多種角度進行練筆,擴寫,改寫,寫讀後感或由一首詩想到的等,給學生以發揮想像的自由。一定程度上解決了學生寫什麼的難題。另外要學生對古詩詞名句進行擴寫,也降低寫作的難度,避免了學生語句不通順的現象。長期的訓練,學生就會放飛想像,興趣盎然,入詩境,悟講情,出精美的文章來。2、給學生一段話,請學生用自己積累過的一句古詩詞名句來概括。學生的習作覆蓋面越來越寬廣了,如果只停留在擴寫古詩詞名句的基礎上,那麼就很難適應其他體裁的習作了。要提高學生的習作水平和語文素養,不僅要學生積累大量的好詞好句,而且在理解的基礎上學會運用。讓學生用學過的古詩文概括一段文字的訓練,讓學生明白如何運用。拿生活實際的一段文字進行概括,其實告訴學生,像這樣的情況,我們就可以運用這個名句了。久而久之,學生在描繪一種畫面的時候,就自然而然想起了這個古詩文句子,避免了啰嗦、繁瑣地敘述,使學生習作表達意思明了,簡潔。三、方法滲透,指導作文古詩詞中的名句能夠廣泛傳播,不僅是因為華麗、精練的辭藻,鮮明的思想,也是作者高超的寫作方法和技巧,這些直接影響著古詩詞的魅力和中國文學的發展方向。新課程下如何教作文,為教作文而教作文,還是讓學生「自由地表達」,又如何讓學生自由地表達。寫作方法和技巧是不可少的。每一句經典的古詩詞名句,都有著自己獨特的表達方式。句子是文章的單位,仔細揣摩古詩詞名句的寫作規律和技巧,並將其運用到自己的作文中,對學生的習作行文有著積極的作用。比如:1、托物言志「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這句詩出自杜甫大約二十五歲「游齊趙」時寫的《望岳》。當時他襟懷浩盪,眼界空闊。身在嶽麓而神至岳巔,寫得有力如虎,遒勁峭拔。雖沒有「登峰造極」而泰山的真形已盡落眼底矣。表達了詩人不怕困難,敢於攀登之雄心,顯示出他堅韌不拔的性格和遠大的政治抱負。通過學習讓學生明白習作中可以假託事物來抒發自己的志向和抱負,這對解決學生作文直白,缺少含蓄之美的弊端是很有幫助的。2、寫景狀物「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此句對江南春色進行了形象化的演繹,突出渲染江花、江水紅綠相映的明艷色彩,給人以光彩奪目的強烈印象。其中,既有同色間的相互烘托,又有異色間的相互映襯,充分顯示了作者善於著色的技巧。從中可以看出寫景的文章要抓住事物的特點,恰當地進行選擇,抓住鮮明的色彩,可對比,也可反襯,從而烘托出景色的美。3、借景抒情經常告訴學生環境描寫是心情的寫照,藉助景物可以抒發情感,然而學生自己操作起來,就是情歸情,物歸物。而古詩詞名句中卻有許多借景抒情的名句,如「念天地之悠悠,獨愴然而涕下。」這是唐代陳子昂的《登幽州台歌》中的一句。陳子昂生活的武則天時代,總的來說是朝氣蓬勃的,然"野無遺賢"從來就是假話。陳子昂第二逃命從軍邊塞時,和主將建安王武攸宜意見不和,滿腔熱情和滿腹才華換來的只是無盡的壓抑和孤獨,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下,陳子昂登上了「古來征戰幾回人」的幽州台,百感交集,從而唱出了以上的千古絕響。 4、敘事說理「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是蘇軾題寫在西林寺牆壁上的名句,是即景說理,談游山的體會。為什麼不能辨認廬山的真實面目呢?因為身在廬山之中,視野為廬山的峰巒所局限,看到的只是廬山的一峰一嶺一丘一壑,局部而已,這必然帶有片面性。游山所見如此,觀察世上事物也常如此。它啟迪我們認識為人處事的一個哲理——由於人們所處的地位不同,看問題的出發點不同,對客觀事物的認識難免有一定的片面性;要認識事物的真相與全貌,必須超越狹小的范圍,擺脫主觀成見這兩句概括而形象地寫出了移步換形、千姿萬態的廬山風景。5、對比反襯出自唐代盧延讓《苦吟》中的「吟安一個字,拈斷數莖須。」是說自己寫詩時為選好一個字要思索很久,甚至捻斷好幾根胡須。寫詩煉句之苦由此可見一斑。一個字與數莖須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從而反襯得出詩人精益求精的創作精神。6、設疑留念「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創造了一幅鮮明生動的畫面,前抑後揚,對比交錯,相映成趣。前句問,後句答,在寫作中可以引導學生先設置懸念,引起讀者的閱讀興趣,再通過自己下文的敘述,自然地回答自己的問題,讓讀者恍然大悟。除此之外,古詩詞名句中隱含的寫作方法還有很多。不必一一列舉。從一個句子中概括出寫作的方法,一句一法,對應訓練。將枯燥無味的寫作方法訓練,轉化成直觀的有例句有方法,便於學生模仿習作。由於古詩文固有的習作方式,語言特徵,可以避免學生由於模仿產生的千篇一律的文章。四、隨文引入,水到渠成讓學生誦讀古詩詞名句是為了積累精湛的語言文字,提高文章的文采,有話可以寫,有優美的內容可以表達。方法的滲透教學,讓學生有了內容學會有規律,巧妙地表達。但是學生學得怎麼樣,最終還是看學生的習作。如何讓學生真正學會運用古詩詞名句寫作文,提高作文水平。教師可以設計專題作文課,進行訓練。比如:寫關於珍惜時間的文章。讓學生收集關於珍惜時間的古詩詞名句。並投影給學生:「花無再開日,人無再少年。」「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一年之計在於春,一生之計在於勤。」「業精於勤,荒於嬉,行成於思,毀於隨 。」「黑發不知勤學早,白首方悔讀書遲 。」讓學生說說對這些古詩詞名句的理解。結合生活中的事例,說說對某個名句的理解。並討論生活什麼情況遇到過這樣的情況。然後讓學生把這件生活中的事例寫具體,並恰當地運用珍惜時間的名句。可以是開頭,也可以結尾總結,還可以是文中的敘述。每個學生關於珍惜時間的生活體驗都是不相同的,保證了學生有話可寫,而為學生提供多句古詩詞名句讓學生有選擇的權利,又避免寫的如出一轍。
2. 怎麼寫古詩詞積累卡(作者資料,經典再現,名句積累,我愛收藏,寫作運用)
你所建的分類非常好~~~~
針對古詩詞的積累可以分以下幾類:
1,作者簡介(朝專代,姓名)
2,寫屬作背景(易於你了解詩詞的中心思想)
3,作品正文(可以添加小標注,標出小序號,表示重點詞或不理解的)
4,註解(標注的詳細解釋)
5,經典譯文
6,名句賞析
(傳世名句可用它色筆標注)
以上所列,視情況可選其中幾個方面,不必面面俱到~~~~~~
希望對您有幫助~~~~~
3. 引用古詩名句,書寫離別之的意思
書寫離別之情的詩詞名句:
又送王孫去,萋萋滿別情。
寒雨連江夜入吳,平明送客楚山孤。
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
4. 怎麼寫古詩詞積累卡(作者資料,經典再現,名句積累,我愛收藏,寫作運用)
積累卡
1、作者資料(姓名,字,號,朝代,地位)
2、寫作背景(了解版作品是在什麼權樣的環境下、什麼樣的時代背景裡面寫的。了解這個有利於理解詩詞表達的意思,內涵的情感)
3、作品名稱
4、名句(詩句原文及名句賞析、翻譯)
5、寫作運用(你覺得這些詩句可以在寫什麼樣的文章中可以拿來借鑒,能表達出個什麼樣的意思)
以上是我個人的看法~也是我高中時期做詩詞積累的基本內容,希望能幫到你~
5. 怎樣利用古詩名句寫作文最好有一篇例子的文
古詩詞是中華文化的精髓,以高度凝練的語言,豐富的想像,強烈的節奏感、韻律美集中地反映社會生活,抒發思想情感的文學體裁.是世界上最古老、最基本的文學形式.而古詩詞中的名句更是廣為流傳的,出類拔萃的文學精華部分.從古至今能夠廣為流傳的古詩詞名句,是經過歷史長河磨練的,經得起考驗的,為人們所接受的文化的典範.它之所以經久不衰,不僅因為精練的語言,協調得押韻美,還因為它在材料的選擇,寫作的方法和技巧上也極有值得借鑒的地方.從內容和材料上分有敘事的,寫景的,抒情的,明志的,說理的……從寫作方法和技巧上分有借物喻人,托物言志,借景抒情,誇張寫實……分門別類,各具特色,不盡相同.從某種意義上講,一首詩歌就是一篇文章的大概.因此系統地進行古詩詞名句訓練,就是接觸積累各種寫作素材,學習掌握多樣的寫作方法和技巧.對學生寫作能力的提高可見一斑.一、誦讀古詩詞名句,積累素材文章缺乏營養,干癟無物是現代大部分學生的通病.分析原因是學生缺乏積累.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學生肚子里沒有墨水,怎麼能寫出優美的文章來呢?作為古代文學的精華——古詩詞名句.不僅語言經過了千錘百煉,而且也有華麗的辭藻和豐富的內容,有寫景的、有記事的、有說理的等等.是學生語言積累的最好素材.有了豐富的積累才會有言可發,有情可抒.正所謂厚積才能博發.因此我利用學生的采蜜本這個陣地,每天讓學生抄寫十句古詩詞名句,讓學生進行吟讀和背誦.一段時間下來,學生積累了不少名句,出口成章了,這為習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礎.二、詩文互換,進行練筆學生有了積累,如果不會表達和運用,那麼就等於白紙一張,沒有任何意義.如何讓學生學會表達?首先得讓學
6. 古詩文名句填寫小題1:  ...
小題1:瀚海闌干百丈冰 小題1:江山代有才人出 小題1:何當共剪西窗燭,卻話內巴山夜雨時。 小題1:示例:橫看容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不畏浮雲遮望眼,自緣身在最高層。 小題1: 閑來垂釣碧溪上 ,忽復乘舟夢日邊。 小題1:馬作的盧飛快,弓如霹靂弦驚 小題1:例:黑雲壓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鱗開。(李賀《雁門太守行》) 千里鶯啼綠映紅,水村山郭酒旗風。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一水護田將綠繞,兩山排闥送青來。白日依山盡,黃河人海流。等閑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捨生而取義者也(《魚我所欲也》) 不戚戚於貧賤(《五柳先生傳》) 小題1:行百里者半九十 小題1:青春須早為,豈能長少年。或漫卷詩書喜欲狂,青春作伴好還鄉。 小題1:關關雎鳩,在河之洲。 7. 引用詩句或名人名言的作文段落
所謂名句就是廣為人知的句子,如古詩詞、名人名言。 8. 古詩詞中書寫憂國思鄉的名句
羌管悠悠霜滿地,人不寐,將軍白發征夫淚。 9. 書寫歌頌黨和祖國、愛我中華為主題的古今名人詩詞、名言警句(中國的,最好超過20字),有嗎急需!
一、 沁園春·祖國頌 熱點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