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自學名言
1、兩句三年得,一吟雙淚流。
2、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
3、棄燕雀之小志,慕鴻鵠之高翔。
4、原濁者流不清,行不信者名必耗。
5、愛人者,人恆愛之,敬人者,人恆敬之。
6、非我而當者,吾師也;是我而當者,吾友也;諂諛我者,吾賊也。
7、無事常如有事時提防,才可以彌意外之變。
8、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
9、不求金玉重重貴,但願兒孫個個賢。
10、從簡入奢易,從奢入儉難。
11、踏破鐵鞋無覓處,得來全不費功夫。
12、國將興,必貴師而重傅;國將衰,必輕師而賤傅。
13、此曲只應天上有,人間能得幾回聞。
14、君子之過也,如日月之食焉。過也,人皆見之,更也,人皆仰之。
15、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
16、肉腐出蟲,魚枯生蠹。怠慢忘身,禍災乃作。
17、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
18、強而驕者損其強,弱而驕者亟死亡。
19、以責人之心責己,以恕己之心恕人,以愛子女之心敬父母。
20、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
21、君子曰:學不可以已。青,取之於藍,而青於藍。
22、不患無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己知,求為可知也。
23、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24、無意苦爭春,一任群芳妒。
25、水至清則無魚,人至察則無徒。
26、聞道有先後,術業有專攻。
27、黃四娘家花滿蹊,千朵萬朵壓枝低。
28、不知戒,後必有,恨後遂過不肯悔,讒夫多進。
29、人之於文學也,猶玉之於琢磨也。
30、夜闌卧聽風吹雨,鐵馬冰河入夢來。
31、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
32、妻賢夫禍少,子孝父心寬。
33、寧可人負我,切莫我負人。
34、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後。
35、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
36、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飾。
37、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38、天長地久有時盡,此恨綿綿無絕期。
39、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40、錢財如糞土,仁義值千金。
41、君子矜而不爭,群而不黨。
42、友如作畫須求淡,鄰有淳風不攘雞。
43、奇文共欣賞,疑義相與析。
44、田野荒而倉廩實,百姓虛而府庫滿,夫是之謂國蹶。
45、篤信好學,死守善道。
46、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眾星共之。
47、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
48、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
49、往者不可諫,來者猶可追。
50、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
51、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52、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
53、春潮帶雨晚來急,野渡無人舟自橫。
54、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
55、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
56、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
57、書到用時方恨少,事非經過不知難。
58、春色滿園關不住,一枝紅杏出牆來。
59、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
60、畢竟西湖六月中,風光不與四時同。
61、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
62、目不能兩視而明,耳不能兩聽而聰。
63、聖人無常心,以百姓之心為心。
64、有事常如無事時鎮定,才可以消局中之危。
65、臣心一片磁針石,不指南方不肯休。
66、萬里赴戎機,關山度若飛。
67、大丈夫處其厚,不居其薄;處其實,不居其華。
68、草枯鷹眼疾,雪盡馬蹄輕。
69、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70、飽食終日,無所用心,難矣哉!
71、鑒明則塵垢不止,止則不明也。久與賢人處則無過。
72、天網恢恢,疏而不漏。
73、慟哭六軍俱縞素,沖冠一怒為紅顏。
74、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75、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誠其意。
76、忠言逆耳利於行,良葯苦口利於病。
77、積財千萬,不如薄技在身。
78、察己可以知人,察古可以知今。
79、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
80、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
81、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
82、士為知已者死,女為悅己者容。
83、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
84、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
85、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若醴。
86、以治氣養生,則後彭祖;以修身自名,則配堯舜。
87、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
88、禍兮福所倚,福兮禍所伏。
89、無德不貴,無能不官,無功不賞,無罪不罰。
90、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91、富與貴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處也。
92、羈鳥戀舊林,池魚思故淵。
93、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
94、見善如不及,見惡如探湯。
95、貧而無諂,富而無驕。
96、人惰而侈則貧,力而儉則富。
97、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台煙雨中。
98、玉在山而草木潤,淵生珠而崖不枯。
99、若待上林花似錦,出門俱是看花人。
100、小窗莫聽黃鸝語,踏破荊花滿院飛。
101、日啖荔枝三百顆,不辭長作嶺南人。
102、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惡。
103、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
104、平生最愛魚無舌,游遍江湖少是非。
105、匹夫不可以不慎取友。友者,所以相有也。
106、寧可正而不足,不可邪而有餘。
107、歲不寒,無以知松柏;事不難,無以知君子。
108、世事洞明皆學問,人情練達即文章。
109、義之所在,不傾於權,不顧其利。
110、捐軀赴國難,視死忽如歸。
111、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112、君子固窮,小人窮斯濫矣。
113、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
114、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
115、君子坦盪盪,小人長戚戚。
116、學而時習之,不亦樂乎!
117、善有善報,惡有惡報,不是不報,時間不到。
118、學者非必為仕,而仕者必如學。
119、學者非必為仕,而仕者必為學。
120、寧向直中取,莫向曲中求。
121、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122、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
123、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124、疾風知勁草,板盪識誠臣。
125、海納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無欲則剛。
126、欺人是禍,饒人是福。
127、曲則全,枉則直;窪則盈,敞則新;少則得,多則惑。
128、蚍蜉撼大樹,可笑不自量。
129、為善最樂,為惡難逃。
130、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
131、春宵一刻值千金,花有清香月有陰。
132、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133、但將冷眼看螃蟹,看你橫行到幾時。
134、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臨深溪,不知地之厚也。
135、儉節則昌,淫佚則亡。
136、公生明,偏生暗;端愨生通,詐偽生塞,誠信生神,誇誕生惑。
137、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
138、早歲那知世事艱,中原北望氣如山。
139、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
140、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飲琵琶馬上催。
141、業精於勤荒於嬉,行成於思毀於隨。
142、士志於道,而恥惡衣惡食者,未足與議也。
143、千錘萬鑿出深山,烈火焚燒若等閑。
144、位卑未敢忘憂國,事定猶須待闔棺。
145、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
146、與天地兮比壽,與日月兮齊光。
147、三人行,必有我師。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148、曙戒勿怠,後稚逢殃。朝忘其事,夕失其功。
149、與人善言,暖於布帛;傷人之言,深於矛戟。
150、不貴其師,不愛其資,雖智大迷,是為要妙。
151、但行好事,莫問前程。
152、不自見,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長。
153、躬自厚而薄責於人,則遠怨矣。
154、兒童相見不相識,笑問客從何處來。
155、在天願作比翼鳥,在地願為連理枝。
156、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為。
157、兩人一般心,無錢堪買金,一人一般心,有錢難買針。
158、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
159、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
160、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
161、憂勞可以興國,逸豫可以亡身。
162、愛而知其惡,憎而知其善。
163、生於憂患,而死於安樂。
164、樂易者常壽長,憂險者常夭折。
165、常將有日思無日,莫把無時當有時。
166、靜坐常思己過,閑談莫論人非。
167、驕傲侈泰,離度絕理,其唯無禍,福亦不至矣。
168、得寵思辱,居安思危。
169、倉廩實而知禮節,衣食足而知榮辱。
170、知足者富,強行者有志。
171、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君子淡以親,小人甘以絕。
172、不義而富且貴,於我如浮雲。
173、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
174、君子之學也以美其身,小人之學也以為禽犢。
175、枝上柳綿吹又少,天涯何處無芳草。
176、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
177、從善如登,從惡如崩。
178、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
179、達則兼濟天下,窮則獨善其身。
180、校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
2. 重視歷史的名言警句
以銅為鑒,可正衣冠;以古為鑒,可知興替;以人為鑒,可明得失。
3. 誰有有關學習歷史的名言
中華民族,是一個尊重祖先和前賢的民族,是一個注重繼承和發揚優良傳統的民族,是一個善於探求歷史興衰規律的民族。在治國理政方面,逐漸形成了一種不斷總結、借鑒歷史經驗,並根據當前的形勢和任務,來制定治國平天下的思想、方略和制度的傳統。我們可以把這種治國理政的傳統方式稱之為以史治國。
幾乎每一個對中國歷史有過傑出貢獻的人物,都對歷史上的人物事件有過深入思考的;幾乎每一個中國歷史上出現的太平盛世,都是從歷史文化中汲取精神動力和智力支持的。早在西周的時候,形成書面記載的就有「殷鑒不遠」的典故。《詩經・大雅・盪篇》說:「殷鑒不遠,在夏後之世。」這句詩揭示了一個歷史教訓,即夏代的滅亡,是殷代的前車之鑒。一個強大的夏王朝,不僅有很長的歷史,而且是一個很大的國家,竟然在很短的時間內,被商湯的軍隊所推翻,這是歷史上的大事件,直到東周時期,還引起人們的震驚。孔子認為這是「夏桀暴其民甚,因而身殺國亡」,這代表了古代思想家比較一致的看法。《韓詩外傳》也總結說:「前車覆而後車不誡,是以後車覆也」。此後,歷代王朝都格外重視對歷史中興衰成敗的分析研究,總結經驗教訓,加深和發展了以史治國的傳統。唐太宗李世民是我國歷史上深諳以史治國的皇帝之一。他從大量史籍中得知「任賢」對「治國」至關重要,只有任賢使能才能國泰民安,信用姦邪就會身死國滅。他曾舉正反兩方面的例子來加以說明,漢魏以來,諸葛亮為丞相,開誠布公,賞不避仇人,罰不避親朋,終成三國鼎立之勢;而隋文帝擯斥「有經國之才」的高熲,刑政由此衰壞,最後被隋煬帝所殺,國運衰微。因此,唐太宗對大臣們常說:「致治之本,惟在得人」。他不分地域、親疏和貴賤,唯才是舉,拔敬德於降虜之間,任魏徵於政敵之中,擢馬周於山東之地,用李靖於刑徒之族。用人之長,避其所短,不求全責備;待以誠信,示以關愛,不任情喜怒。因此,貞觀年間,政通人和,國富民安,千古稱頌。唐太宗曾感嘆道:「大矣哉,蓋史籍之為用也」。(《修晉書詔》)他還採取了設立史館、大力修史等諸多措施,借鑒歷史上的經驗教訓,從而實現了「貞觀之治」的盛世局面,為中國的國富民強和成為世界文明的中心作出了卓越的貢獻。
在繼承和發揚以史治國的傳統中,也出現了許多總結歷史經驗而著述資政的典範。如孔子為拯救當時禮崩樂壞的社會而作《春秋》;司馬遷為「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而著《史記》;特別值得一提的是北宋時期的司馬光,為了窮究治亂興衰的根源,歷時三十年之久,主編了規模宏偉、成就空前的《資治通鑒》。司馬光說:「史者今之所以知古,後之所以知先,是故人君不可以不觀史。」宋神宗親自定書名為《資治通鑒》,意即「鑒於往事,有資於治道」。在道術關系(治國與處事的方法)、君臣關系、人我關系、內外關系等許多方面,司馬光把歷史經驗和治國之道在現實上結合了起來,把歷史經驗自覺地化為治國之道,開闊了治道的視野。明末思想家王夫之評價《資治通鑒》說:「取古人宗社之安危,代為之憂患,而己之去危以即安者在矣;取古昔民情之利病,代為之斟酌,而今之興利以除害者在矣。得可資,失亦可資也,同可資,異亦可資也。故治之所資,惟在一心,而史特其鑒也。」(《讀通鑒論・敘論》)「以史為鑒」本是中華民族的傳統,司馬光發揚光大了「史鑒」的方法,使之成為一種更加穩定的思維方式和治國指導,同時也使歷史文化的內涵更加豐富和深邃。
以史為鑒,不僅在古代發揮了重要的作用,在現代也產生了深遠的影響。我們黨繼承和發揚了這種傳統,善於總結歷史經驗,善於立足中國實際,找到歷史與現實的結合點,推陳出新,發展馬克思主義。
以史為鑒的傳統對當前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有重要意義。首先,以史為鑒,可以使我們黨建立起居安思危的憂患意識。無論是幾百年前李自成的慘痛失敗,還是蘇東劇變帶來的深刻教訓,都使我們黨清醒地認識到,必須要有居安思危的憂患意識,必須要大力提高黨的執政能力建設,必須要建立拒腐防變的機制,必須要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只有這樣,才能抵禦前進道路上的各種風險,才能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各項事業不斷推向前進。其次,以史為鑒可以資政育人。在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過程中,會遇到一些新問題。但是,新舊問題是有著緊密聯系的。有的問題是老問題,以新面貌出現,有的是新問題,卻是以老面孔出現,還有的問題本身是有延續性的。不論什麼樣的問題,都脫離不開歷史上一直在解決的幾個基本問題,即如何使人民安居樂業,如何使國家長治久安?如何使社會穩定和諧的發展?其實,對解決當前問題,歷史上不僅存在著大量的生動的歷史事例,而且也提供了豐富的理論,我們可以一定程度上借鑒歷史上的思路和方法,把它們轉化為今天的內容和形式,來開闊我們的工作視野,幫助我們解決好當前的問題。而且,通過對歷史文化的繼承和發揚,還會增強我們幹部隊伍的歷史感和責任感,對凝聚中華兒女的力量、培育全民族的愛國主義和傳承中華民族的精神,有很大的作用。再次,以史為鑒有助於開拓創新。過去的歷史是活著的現在,沒有歷史,就沒有當代。歷史與當代有著深刻的聯系,找到這個聯系,也就找到了發展馬克思主義和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關鍵,也就能夠不斷開拓創新。毛澤東等黨和國家領導人在這方面是我們學習的典範,他們在中國革命或建設實踐中對深刻理解了的歷史知識進行了靈活、 豐富的運用,在傳承中創新,從而不斷開拓出新的事業來。因此,注重以史為鑒的傳統,有助於在治國理政的實踐中更加深入了解國情民意、掌握社會發展變化的規律,使我國的社會主義建設不斷完善並更具有中國特色。
4. 關於歷史的名人名言
1、敏而好學,不恥下問——孔子
2、業精於勤,荒於嬉;行成於思,毀於隨——韓愈
3、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孔子
4、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孔子
5、三人行,必有我師也。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孔子
6、興於《詩》,立於禮,成於樂——孔子
7、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孔子
8、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杜甫
9、讀書有三到,謂心到,眼到,口到——朱熹
10、立身以立學為先,立學以讀書為本——歐陽修
11、讀萬卷書,行萬里路——劉彝
12、黑發不知勤學早,白發方悔讀書遲——顏真卿
13、書卷多情似故人,晨昏憂樂每相親——於謙
14、書猶葯也,善讀之可以醫愚——劉向
15、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漢樂府。長歌行》
16、莫等閑,白了少年頭,空悲切——岳飛
17、發奮識遍天下字,立志讀盡人間書——蘇軾
18、鳥欲高飛先振翅,人求上進先讀書——李苦禪
19、立志宜思真品格,讀書須盡苦功夫——阮元
20、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諸葛亮
21、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陳壽《三國志》
22、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孫洙《唐詩三百首序》
23、書到用時方恨少,事非經過不知難——陸游
24、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朱熹
25、舊書不厭百回讀,熟讀精思子自知——蘇軾
26、書痴者文必工,藝痴者技必良——蒲松齡
27、讀書百遍,其義自見——《三國志》
28、千里之行,始於足下——老子
29、路漫漫其修道遠,吾將上下而求索——屈原
30、奇文共欣賞,疑義相如析——陶淵明
31、讀書之法,在循序而漸進,熟讀而精思——朱熹
32、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莊子
33、非學無以廣才,非志無以成學——諸葛亮
34、玉不啄,不成器;人不學,不知道——《禮記》
第二部分:
1、讀不在三更五鼓,功只怕一曝十寒——郭沫若
2、韜略終須建新國,奮發還得讀良書——郭沫若
3、飯可以一日不吃,覺可以一日不睡,書不可以一日不讀——毛澤東
4、讀書也像開礦一樣「沙裡淘金」——趙樹理
5、讀過一本好書,像交了一個益友——藏克家
6、聰明在於勤奮,天才在於積累——華羅庚
7、讀書忌死讀,死讀鑽牛角——葉聖陶
8、不怕讀得少,只怕記不牢——徐特立
9、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周恩來
10、與肝膽人共事,無字句處讀書——周恩來
11、閱讀的最大理由是想擺脫平庸,早一天就多一份人生的精彩;遲一天就多一天平庸的困擾——余秋雨
12、如果把生活比喻為創作的意境,那麼閱讀就像陽光——池莉
13、時間就像海綿里的水,只要願擠,總還是有的。——魯迅
14、處處是創造之地,天天是創造之時,人人是創造之人——陶行之
15、千教萬教教人求真,千學萬學學做真人。——陶行之
16、偉大的成績和辛勤勞動是成正比例的,有一分勞動就有一分收獲,日積月累,從少到多,奇跡就可以創造出來——魯迅
17、讀過一本好書,像交了一個益友——藏克家
第三部分:
1、書是人類進步的階梯——高爾基
2、書籍是人類知識的總統——莎士比亞
3、人的影響短暫而微弱,書的影響則廣泛而深遠——普希金
4、理想的書籍是智慧的鑰匙——列夫·托爾斯泰
5、書籍是屹立在時間的汪洋大海中的燈塔——惠普爾
6、一個愛書的人,他必定不致於缺少一個忠實的朋友,一個良好的老師,一個可愛的伴侶,一個溫情的安慰者——巴羅
7、書籍是朋友,雖然沒有熱情,但是非常忠實——雨果
8、書籍是青年人不可分離的生活伴侶和導師——高爾基
9、書籍是全世界的營養品。生活里沒有書籍,就好像沒有陽光;智慧里沒有書籍,就好像鳥兒沒有翅膀——莎士比亞
10、書籍是造就靈魂的工具——雨果
11、書籍是培植智慧的工具——誇美紹斯
12、一本書像一艘船,帶領我們從狹獈的地方,駛向生活的無限廣闊的海洋——凱勒
13、讀一本好書,就是和許多高尚的人談話——歌德
14、讀書是在別人思想的幫助下,建立起自己的思想——魯巴金
15、經驗豐富的人讀書用兩隻眼睛,一隻眼睛看到紙面上的話,另一眼睛看到紙的背面——歌德
16、讀書不要貪多,而是要多加思索,這樣的讀書使我獲益不少——盧梭
17、不讀書的人,思想就會停止——狄德羅
18、讀書是易事,思索是難事,但兩者缺一,便全無用處——富蘭克林
19、與其用華麗的外衣裝飾自己,不如用知識武裝自己——馬克思
20、知識是珍貴寶石的結晶,文化是寶石放出的光澤——泰戈爾
21、知識就是力量——培根
22、書籍——通過心靈觀察世界的窗口。住宅里沒有書,猶如房間沒有窗戶——威爾遜
23、無限相信書籍的力量,是我的教育信仰的真諦之一——蘇霍姆林斯基
5. 歷史名言警句
1、歷史上最突出的偶然的機遇是赫赫名人、偉大人物的間歇出現。——尼文斯回《歷史學導論》
2、歷史和哲答學負有多種永恆的責任,同時也是簡單的責任。——雨果《悲慘世界》
3、歷史對事業的是否崇高,是以它的結果來評定的。——喬萬尼奧里《斯巴達克思》
4、人類的歷史是很忍耐地等待著被侮辱者的勝利。——泰戈爾《飛鳥集》
5、我們的歷史是一份無比珍貴的遺產,是值得我們自豪的。——吳晗《學習集·論歷史知識的普及》
6、歷史不應該僅有消除偏見,它還應該孕育熱情。——喬治·屈維廉《克萊奧——一位繆斯》
7、歷史是生活的教師。——克羅齊《歷史學的理論和實踐》
6. 有關歷史的名言名句
1)沉睡了千年,帶走了史實,一覺醒來,給人驚奇、迷茫、神奇.腳步是如版此的厚重.縱古今權,橫萬里.2)在無邊的黑暗裡,眾多的未解和神秘靜靜的守候,等待那支探索火炬的亮起.3)歷史是一幅畫,時間是畫紙.歷史是無數的浪花,時間是一條河流.歷史是絢麗的花朵,時間是一座大花園.歷史是繁星,時間是藍色的天幕.4):踏破璀璨的歷史長空,瞭望星輝里斑駁的流光閃爍,千年的風霜,凍結了多少英雄傳說,那古今橫貫的天地長線,串聯著生命最初的力量,帶給人驚奇,帶給人追憶,那歷史的浩繁畫卷,是永不老去的心靈天宇.5)、一首很多人都熟悉的老歌,不知道有多少人,曾經聽過多少回.每一首感人至深的情歌,都有著一種只屬於它的獨特情調.今夜,寒風穿過窗的縫隙,在這樣一個凄清的夜,聽著這首抒情的曲.那音符,如同幸福的花瓣雨,滋潤著我此刻的心……6)那些曾經以為念念不忘的事情就在我們念念不忘的過程里,被我們遺忘了.遺忘是我們不可更改的宿命,所有的一切都像是沒有對齊的紙,從前的一切回不到過去,就這樣慢慢延伸一點一點的錯開來.也許錯開了的東西我們真的應該遺忘了。
7. 有關歷史的名言警句
1、歷史是什麼抄:是過去襲傳到將來的回聲,是將來對過去的反映。——雨果(法)《笑面人》
2、歷史是勝利者的宣傳。——湯因比(英)《湯因比論湯因比》
3、歷史是國家和人類的傳記。——列夫•托爾斯泰(俄)《戰爭與和平》
4、歷史是人類的過去的知識。——亨利—伊雷內•馬魯(法)《歷史如同知識》
5、歷史是生活的教師。——克羅齊(意)《歷史學的理論和實踐》
8. 關於歷史的名言有哪些
歷史給我們的最好的東西就是它所激起的熱情。——歌德(德)
歷史是知識分子文化版活動的結果。——高爾權基(蘇)
歷史應是人類的教師。——赫爾巴特
歷史有如悲劇,要沒有情慾、罪惡、災難,在其中掀風作浪,就會顯得毫無生氣,令人生厭。——伏爾泰(法)
歷史有自己的生命,它就像一個人,既隨和又自尊。——余秋雨(中)
9. 關於學習歷史的好處的名言名句
41前事不忘,後世之師。
欲滅其國,必去其史!
以人為鑒可以知得失,以史為內鑒可以知興替。容
滅人之國,必先去其史;滅人之枋,敗人之綱紀,必先去其史;絕人之材,湮塞人之教,必先去其史;夷人之祖宗,必先去其史。龔自珍
歷史睡了,時間醒著;世界睡了,你們醒著~洛夫
歷史就在每一個人的生活中~[英]莎士比亞
歷史好比一艘船,裝載著現代人的記憶駛往未來~[英]史蒂芬·斯賓得
歷史應是人類的教師~[德]赫爾巴特
我們根本沒想到要懷疑或輕視「歷史的啟示」;歷史就是我們的一切~恩格斯
歷史以人類的活動為特定的對象,它思接萬載,視通萬里,千姿百態,令人銷魂,因此它比他學科更能激發人們的想像力~[法]馬克·布洛赫
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司馬遷
史者,所以明夫治天下之道也。——曾鞏《南齊書序》
史乃"述往以為來者師也,經世之大略"---王夫之
10. 關於歷史文化的名言
關於歷史文化名言
2. 歷史永遠是陳舊的,新的生活不能把歷史為根據,這正如一種新的愛情不能和舊的愛情一樣。——胡也頻《到莫斯科去》
3. 歷史有兩部:一部是官方的,騙人的歷史,做教科書用的,給王太子念的;另外一部是秘密的歷史,可以看出國家大事的真正的原因,是一部可恥的歷史。——巴爾扎克《幻滅》
4. 歷史有如悲劇,要沒有情慾、罪惡、災難,在其中掀風作浪,就會顯得毫無生氣,令人生厭。——伏爾泰《天真漢》
5. 歷史有三種不同的任務,我們可以稱為科學的、想像的或推測的和文學的。——喬治.屈維廉《克萊奧――一位繆斯》
6. 歷史有自己的生命,它就像一個人,既隨和又自尊。——余秋雨《藝術創造工程》
7. 歷史給我們的最好的東西就是它所激起的熱情。——歌德《歌德的格言和感想集》
8. 歷史和哲學負有多種永恆的責任,同時也是簡單的責任。——雨果《悲慘世界》
9. 歷史還不是一門科學,僅僅靠偽造和刪節才會被弄得像門科學似的。——羅素《自由與組織》
10. 歷史會重演。——修昔底德《歷史》
11. 歷史家的任務在於區別真實的和虛假的,確定的和不確定的,以及可疑的和不能夠接受的。——歌德《歌德的格言和感想集》
12. 歷史家的職責是要確切、真實、不感情用事;無論利誘威脅,無論憎恨愛好,都不能使他們背離真實。——塞萬提斯《堂.吉訶德》
13. 歷史上最突出的偶然的機遇是赫赫名人、偉大人物的間歇出現。——阿倫.尼文斯《歷史學導論》
14. 歷史事件乃是人類心靈活動的表現。……歷史學家研究歷史事件時,則必須研究人們是在怎麼想的。——科林伍德《歷史的觀念》
15. 歷史是不能容納謊言的……——唐.《只是過剩》
16. 歷史是彷徨者的向導。——阿克頓
17. 歷史是什麼:是過去傳到將來的回聲,是將來對過去的反映。——雨果《笑面人》
18. 歷史是說過和做過事情的記憶。——卡爾.貝克《人人都是他自己的歷史學家》
19. 歷史是為活著的人們而寫的。活著的人們搜了死者腰包之後,踏著死者屍體前進。——羅曼.羅蘭《母與子》
20. 歷史是嚴峻的。歷史並不是個任人打扮的小姑娘。 ——古華《芙蓉鎮.人情.鬼情》
21. 歷史是一出沒有結局的戲。每個結局都是這出戲的新情節的開始。——彼得.海爾《在歷史中遭遇》
22. 歷史是一面鏡子,它照亮現實,也照亮未來。——趙鑫珊《哲學與當代世界》
23. 歷史是一面鏡子,也是一本深刻的教科書。——廖沫沙《廖沫沙近作選.走歷史的必由之路》
24. 歷史是用激情和痛苦創造的……——高爾基《克里姆.薩姆金的一家》
25. 歷史是由活著的人和為了活著的人而重建的死者的生活。——雷蒙.阿隆《歷史哲學》
26. 歷史是由活著的人和為了活著的人而重建死者的生活。——雷蒙.阿隆
27. 歷史是知識分子文化活動的結果。——高爾基《克里姆.薩姆金的一生》
28. 歷史睡了,時間醒著;世界睡了,你們醒著。——洛夫
29. 歷史學家不能容許歷史學這門學科墮落到這種地步,以致於捏造的歷史成為宣傳政治神話的工具。——落米拉.塔帕爾《教派主義與印度史的撰寫》
30. 歷史以人類的活動為特定的對象,它思接萬載,視通萬里,千恣百態,令人銷魂,因此它比其他學科更能激發人們的想像力。——馬克.布洛赫
31. 歷史是國家和人類的傳記。——列夫.托爾斯泰《戰爭與和平》
32. 歷史是人類的過去的知識。——亨利―伊雷內.馬魯《歷史如同知識》
33. 歷史是生活的教師。——克羅齊《歷史學的理論和實踐》
34. 歷史是勝利者的宣傳。——湯因比《湯因比論湯因比》
35. 歷史本身是自然史的一個現實的部分,是自然生成為人這一過程的一個現實的部分。——馬克思《1844年經濟學――哲學手稿》
36. 歷史並沒有真正的科學價值,它的唯一目的乃是教育別人。——喬治.屈維廉《克萊奧――一位繆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