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名言名句 » 賞析水調歌頭作文

賞析水調歌頭作文

發布時間: 2021-01-18 07:20:09

A. 作文 讀《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後感

在大自然的景物里,月亮是很有浪漫色彩的,她很能啟發人的藝術聯想。一鉤新月,會讓人聯想到初生的萌芽的事物;一輪滿月,會讓人聯想到美好的圓滿的生活;月亮的皎潔,又會讓人聯想到光明磊落的人格。在月亮身上集中了人類許多美好的理想和憧憬。月亮簡直被詩化了!蘇軾是一個性格很豪放、氣質很浪漫的人。當他在中秋之夜,大醉之中,望著那團圍、嬋娟的明月,他的思想感情猶如長了翅膀一般,天上人間自由地飛翔著。反映到詞里,遂形成一種豪放灑脫的風格。

上片一開始就提出一個問題:明月是從什麼時候開始有的——「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蘇軾把青天當做自己的朋友,把酒相問,顯示了他豪放的性格和不凡的氣魄。這兩句是從李白的《把酒問月》中脫化出來的,李白的詩說:「青天有月來幾時?我今停杯一問之。」不過李白這里的語氣比較舒緩,蘇軾因為是想飛往月宮,所以語氣更關注、更迫切。「明月幾時有?」這個問題問得很有意思,好像是在追溯明月的起源、宇宙的起源;又好像是在驚嘆造化的巧妙。我們從中可以感到詩人對明月的贊美與嚮往。

接下來兩句:「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把對於明月的贊美與嚮往之情更推進了一層。從明月誕生的時候起到現在已經過去許多年了,不知道在月宮里今晚是一個什麼日子。詩人想像那一定是一個好日子,所以月才這樣圓、這樣亮。他很想去看一看,所以接著說:「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他想乘風飛向月宮,又怕那裡的瓊樓玉宇太高了,受不住那兒的寒冷。「瓊樓玉宇」,語出《大業拾遺記》:「瞿乾佑於江岸玩月,或謂此中何有?瞿笑曰:『可隨我觀之。』俄見月規半天,瓊樓玉宇爛然。」「不勝寒」,暗用《明皇雜錄》中的典故:八月十五日夜,葉靜能邀明皇游月宮。臨行,葉教他穿皮衣。到月宮,果然冷得難以支持。這幾句明寫月宮的高寒,暗示月光的皎潔,把那種既嚮往天上又留戀人間的矛盾心理十分含蓄地寫了出來。這里還有兩個字值得注意,就是「我欲乘風歸去」的「歸去」。飛天入月,為什麼說是歸去呢?也許是因為蘇軾對明月十分嚮往,早已把那裡當成自己的歸宿了。從蘇軾的思想看來,他受道家的影響較深,抱著超然物外的生活態度,又喜歡道教的養生之術,所以常有出世登仙的想法。他的《前赤壁賦》描寫月下泛舟時那種飄然欲仙的感覺說:「浩浩乎如馮虛御風,而不知其所止;飄飄乎如遺世獨立,羽化而登仙。」也是由望月而想到登仙,可以和這首詞互相印證。

但蘇軾畢竟更熱愛人間的生活,「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與其飛往高寒的月宮,還不如留在人間趁著月光起舞呢!「清影」,是指月光之下自己清朗的身影。「起舞弄清影」,是與自已的清影為伴,一起舞蹈嬉戲的意思。李白《月下獨酌》說:「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亂。」蘇軾的「起舞弄清影」就是從這里脫胎出來的。這首詞從幻想上天寫起,寫到這里又回到熱愛人間的感情上來。一個「我欲」、一個「又恐」、一個「何似」,這中間的轉折開闔,顯示了蘇軾感情的波瀾起伏。在出世與人世的矛盾中,他終於讓人世的思想戰勝了。

「明月幾時有?」這在九百多年前蘇軾的時代,是一個無法回答的謎,而在今天科學家已經可以推算出來了。乘風人月,這在蘇軾不過是一種幻想,而在今天也已成為現實。可是,今天讀蘇軾的詞,我們仍然不能不贊嘆他那豐富的想像力。

下片由中秋的圓月聯想到人間的離別。「轉朱閣,低綺戶,照無眠。」轉和低都指月亮的移動,暗示夜已深沉。月光轉過朱紅的樓閣,低低地穿過雕花的門窗,照著屋裡失眠的人。「無眠」是泛指那些因為不能和親人團圓而感到憂傷,以致不能入睡的人。月圓而人不能圓,這是多麼遺憾的事啊!於是詩人埋怨明月說:「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明月您總不該有什麼怨恨吧,為什麼老是在人們離別的時候才圓呢?這是埋怨明月故意與人為難,給人增添憂愁,卻又含蓄地表示了對於不幸的離人們的同情。

接著,詩人把筆鋒一轉,說出一番寬慰的話來為明月開脫:「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人固然有悲歡離合,月也有陰晴圓缺。她有被烏雲遮住的時候,有虧損殘缺的時候,她也有她的遺憾,自古以來世上就難有十全十美的事。既然如此,又何必為暫時的離別而感到憂傷呢?這幾句從人到月,從古到今,作了高度的概括,很有哲理意味。

詞的最後說:「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嬋娟」是美好的樣子,這里指嫦娥,也就是代指明月。「共嬋娟」就是共明月的意思,典故出自南朝謝庄的《月賦》:「隔千里兮共明月。」既然人間的離別是難免的,那麼只要親人長久健在,即使遠隔千里也還可以通過普照世界的明月把兩地聯系起來,把彼此的心溝通在一起。「但願人長久」,是要突破時間的局限;「千里共嬋娟」,是要打通空間的阻隔。讓對於明月的共同的愛把彼此分離的人結合在一起。古人有「神交」的說法,要好的朋友天各一方,不能見面,卻能以精神相通。「千里共嬋娟」也可以說是一種神交了!王勃有兩句詩:「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

B. 水調歌頭改寫作文,600字以上

這一天,蘇軾到朝廷做了官,家裡只有母親和弟弟相依為伴。時間過得飛快,轉眼間中秋節到了,大街小巷很熱鬧。親人們相聚在一起吃著月餅,喝著美酒,一起來度過愉快的中秋節。蘇軾身在異地逢節思親便出去走了走,大街上吆喝聲不斷,這不,旁邊賣月餅的商人吆喝道:「賣月餅了,各種餡兒都有,瞧一瞧,看一看哦!」蘇軾走了過去,習慣性地用手中的扇子一指:「老闆,這月餅怎麼賣呀?」
「哦,官爺,一兩五斤。」
「那就來一斤吧!」蘇軾摸了摸自己的胡須點著頭說。
「好!俺給你一斤的月餅!」商人看到有人來買月餅,高興極了。他用筷子夾了幾塊月餅,用秤稱了稱,嘴裡還小聲地算著,順手拿了一張紙,把月餅包了起來,用繩子一系,遞給蘇軾說:「官爺,您慢走,歡迎下次光臨。」蘇軾拿了月餅,付了餅錢,便走了回家。
到了晚上,一輪圓月掛在了深遠的天空中,彷彿一葉帆在大海深處。那美麗的月亮似乎宮闕一樣近在眼前。隨著夜深人靜,明月安靜地照著無眠的人,常抱想像力思詩想詞的蘇軾回到他的文學天地——書房後,蘇軾躺在椅子上,孤獨的一個人在吃著月餅,暢飲著美酒。望著天空中的月亮,想了想他已經有多少年沒有回家了,在這地方當官,他出仕之途也充滿艱辛。借著迷離飄渺的想像,看著朦朧月亮的清舞,這種似真似幻的環境。似乎讓蘇軾過著天上神仙的生活,而孤獨了自己的母親和弟弟。「唉,我以前常在母親的懷抱里過著美好而又愉快的中秋節,早年與弟弟蘇轍曾夜雨對床、功成身退,而現在我卻一個人過著。」蘇軾嘆著長氣自言自語地說。抬頭望著那月亮,他不禁想起母親及故鄉那雕刻著花紋的門窗,蘇軾情不自禁地流下眼淚,低頭埋怨自己貪念仕途的過錯,不能像月亮那樣和家人團聚。「嗵嗵……」,一聲聲煙花炮竹展現在深遠天空,五顏六色,千姿百態,為月亮又增添了讓人如痴如醉充滿神奇的面紗。蘇軾想:「人也有悲傷的時候,也有快樂的時候,也有合家團聚的時候,也有骨肉分散的時候。月也不是一樣嗎?有陰天,有晴天,有時圓,有時缺。人月都不可能十全十美!我現在又何必思鄉戀親而不樂呢?」蘇軾頓時內心超越,而歸與平靜。
這時,蘇軾一隻手端著酒壺,一隻手舉杯對著月亮低吟: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
轉朱閣,低綺戶,照無眠。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C. 水調歌頭改寫作文

中秋之夜,皎潔的月亮緩緩地升起來了。庭院里顯得特別幽靜,詩人蘇軾獨自在涼亭下自斟版自飲,面對如此優美的權月色,詩人浮想連篇,在這本應家人團聚的佳節,只有月亮在我身邊陪伴,舉起一杯酒面對天上的月色,想邀請月娥一起來歡飲,這美好的月亮在什麼時候才出現呢?請問你居住天宮,至今已有多少年了?你回答呀!你為什麼不回答?哦!那我就飛到月宮上問個明白,那裡是我嚮往的地方,也許會比人間潔凈吧?可是聽說月亮雖有美玉砌成的樓閣,卻是「水氣」結成的寒宮,凡人怎能忍受得了那份高處的寒氣呢?算了,那就只好在月下獨舞自娛,與那舞動的影子歡愉吧,畢竟那天上冷清清的月宮又怎麼比得上在人間好呢? 你看,此刻的月光慢慢地轉過紅色樓閣,又低低地照進美麗的窗閣里,復照著深夜不能入眠的詩人,是什麼原因使詩人無法入睡呢?是思念,是離愁,思念遠在他方的弟弟,詩人不由埋怨起月亮來了:你為何總在人們離別時這樣圓滿呢?哦,月亮,這不是你的錯,人世間萬事萬物都是如此,時盛時衰,既然人間自古以來就有悲歡離合,月亮當然也會有陰晴圓缺了,又怎能強求?只要彼此永遠健康,能在千里之遙共賞明月,有了這份心願也就足夠了,祝福天下的離人總有團圓的一天

D. 水調歌頭的想像作文

夜空綴滿了寶石般的星星,圈得無法再圓的月亮鋪灑下皎潔的月光。天地間萬物都沐浴在月光中,院落溶浸在清涼的月光之中顯出無比的幽靜。一句「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打破院落的寧靜,聞聲而去,只見蘇軾獨自一人在院落開懷暢飲。

他仰望星空,明月高掛於深藍色的蒼穹之中,眾星向著圓圍繞,月光映照著星光,星光襯托著月光。他情不自禁地舉杯邀月、襟懷曠達,詢問蒼天,手舉酒杯「為什麼月亮會在今晚這時出現呢?也不知道天上的月宮,今晚是何日,是何年?」這大概是自己平日里太過於辛苦了,以至於不知是何年何月。心中突然有一個奇妙的遐想:本來想乘坐長風去看看你,但又不得不擔心月中仙宮、凡人難以承受那樣的寒冷,以至於打消了這個念頭。雖然那月宮美好,那美好皎潔的月光才是我們自己精神的家園,也盡管自己獨自一人在月光之下翩翩起舞以影為伴,但這哪裡比得上這充滿溫暖彌漫在愛的芬芳里的人間呢?瓊樓玉宇固好,但這只是虛幻的,人是逃避不了現實的。

月兒轉過朱紅色的樓閣,低低垂掛在雕著精美的花的窗戶上,顯得無比的美麗,月光照著沒有睡意的人們,不禁脫口而出:「月兒不應該對人們心存什麼怨恨吧,不知道為何它偏偏在人們分離之時才回呢?」這使人們疑惑不解,心中也難免變化,會有憤怒、埋怨之情,不由得感嘆人間總會有悲歡離合。月亮如此,有陰晴圓缺。人世間自古以來就也難周全,你想這人間有多少人面臨著生死離別,有多少人含恨而終,有多少人只能互通信息卻不能相見,有多少人忍受相思之苦……月亮的陰晴圓缺,是必然的規律。既然如此又何必感嘆人世間的離別呢?回想起我倆以往在一起互相切磋,一起吟詩作詞,一起遊山玩水……共同度過了許多快樂的時光,不知你是否還記得我們三父子曾經在一次遊山玩水中激發了我們三人的興趣,在游覽中有了靈感,於是我們三人各施其長,下筆如流水行雲般輕快而豪情奔放。不一會兒工夫一首詞脫穎而出,可謂一揮而就,每個人的臉上都顯出得意的神采。那次我倆作的詞都比父親作的好,但父親並沒有為次而感到鬱郁寡歡,沒有悲傷反倒十分高興。我倆作詞越作越好,他感到越欣慰。這也許就是所謂的「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領風騷數百年。」但我擁有這些美好的回憶並不感到悲傷,有回憶為伴也不失為快樂之事。只希望你我,也希望所有的人都能夠年輕長久,友愛長存,大家雖隔千里,也能共享這美好皎潔的月光……

E. 關於蘇軾水調歌頭豪放的作文

明月幾時來有?把酒問青天自。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 轉朱閣,低綺戶,照無眠。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F. 水調歌頭寫一篇優美作文300

一個中秋的夜晚,當時我在密州當地方官。此時,幾乎每家每戶的人們都在吃著月餅、葡萄准備賞月亮。可我卻只能自己一個人坐在桌前喝酒。
不知等了多久,月亮還有沒有出來。我有些不耐煩了,舉起酒杯去問蒼天:「蒼天呀,月亮怎麼還不出來?」說完一飲而盡,接著我又問:「不知道你們天上怎麼樣,現在是什麼年代了。我已經七年沒有和我的弟弟團聚了,心情很是糟糕。真想乘著清風再回到那個美麗的廣寒宮。但怕那個用玉砌成廣寒宮,在高處的嚴寒。」說完這些話。我眼前的月亮好像在慢慢的變大,雲朵兒在慢慢的後退,我被這個越來越大的月亮迷住了。這時,我說什麼也不相信,我還在人間。月亮,照在華美的樓閣上,也照著躺在床上久久不能入睡的我。這月亮呀,為什麼要在別人分離得時候圓呢?不過,這也不怪它,人的悲歡離合,就像它的陰晴圓缺一樣。從古至今,也沒有改變。我願那些與我在一個月亮下的親人都活的很長久,也都很幸福。
我進入了夢鄉。在夢中,我夢見了我和家人一起,一邊吃著月餅、葡萄一邊賞月。

G. 水調歌頭賞析初中作文

熙寧九年(1076),蘇軾知密州已有兩年。時蘇轍在齊州(今濟南)幕府掌書記,兄弟六七年未見。中秋之夜,蘇軾攜客人登超然台飲酒賞月(見《和魯人孔周翰題詩二首》小引,《蘇軾詩集》卷十四),通宵歡飲,豪興大發。望月思親,賦詞放歌,淋漓盡致地表現了這位「坡仙」曠逸的情性和深邃博達的人生思考。
詞前片寫「歡飲達旦,大醉」的情狀,後片寫佳節思親的惆悵,全詞充盈著奇特的想像和俊逸的浪漫氣息。牽人神魂,沁人心脾。詞的意境顯然受李白詩的影響,但又有所新發。「明月幾時有」兩句從李白《把酒問月》「青天有月來幾時,我今停杯一問之」化出,同時又暗用此詩「皎如飛鏡臨丹厥,絕煙滅盡清輝發」的詩意。明月清輝逼人,美酒香醇醉人,東坡不禁奇想聯翩。「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正是《詩經》「今夕何夕,見此良人」之意,贊美、欣賞之情溢於言表,而詞人倜儻瀟灑之豐神亦盡在這一問之中。進而詞人以謫仙自居,意欲「乘風歸去」,詞境較李白《把酒問月》更為空靈蘊藉。「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反接上文,欲去又止,詞情一頓。「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融化李白《月下獨酌》「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亂」詩句,借用李白詩中灑脫不羈的形象和清朗空明的意境,舍卻原詩孤獨迷惘的情緒,表達了蘇軾飄飄欲仙卻又腳踏人間泥土、熱愛人生的精神面貌。瓊樓玉宇,乘風奔月,月宮高寒,無一不是人們熟知的神話傳說,被詞人信手拈來表現其中秋月夜的「歡」情「醉」意,舒捲自如,既寫盡了「歡」,也寫活了「醉」。
下片寫思親,仍扣「月」而行,情緒略轉低徊。「轉朱閣,低綺戶,照無眠。」月光流轉,斯人不眠。蘇軾與蘇轍手足情篤。蘇軾杭州通判任滿時,「請郡東方,實欲昆弟之相近」(《密州謝表》《東坡集》卷二十五)。但來到密州,兄弟相隔仍遙,晤面艱難。每逢佳節倍思親,今宵明月朗朗,思親之情襲來,不能自已。「無眠」者,與客長飲之蘇子也,然亦指今宵因月色而思親的普天下「無眠」之人。由己及人,月光下會有多少羈旅遊子輾轉反側、憂思無眠呵!月圓而人未圓,不由蘇子不怨:「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月亮對人間不該有什麼怨恨吧?可是,何以總是在人們離別的時刻而常圓呢?倒像故意令人難堪似的。此一問,婉轉真摯,體驗獨到,足見懷人之深之切。「人有悲歡離合」三句又反,詞情再作跌宕。詞人運思入理,以他特有的曠達灑脫自我排解。既然天地間萬事萬物都不能十全十美,最後順理成章,以「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的美好祝願結束全詞。只要「人長久」,雖然相隔千里,總還能心心相印,共賞圓月;只要「人長久」,今雖不聚,總會有團圓之日。至此情緒一寬,圓月的光輝似乎也更為清朗可愛了。
此詞想像奇拔浪漫,筆勢矯健回折,形象灑脫生動,「一洗綺羅香澤之態,擺脫綢繆宛轉之度;使人登高望遠,舉首高歌」(胡寅《酒邊詞序》)。其清曠健朗之格調大異於花間、金奩之柔媚婉約,初露東坡豪放詞風范,讀來令人耳目一新。但更為啟人心智、雋永有味的還是蘇軾對人生、對物理的睿智的思考。宇宙里、自然界、人生中原本有無數的缺憾。鮮花嬌美,芳草茂綠,但枯榮有時,美景不永;親情繫心,相依相戀,而悲歡離合,聚散無常;時光無限而人生短促;懷才有志而機緣難憑……大千世界竟是這樣美好而又缺憾地奇妙融合,詩歌賦吟因此才有那麼多的惜春悲秋、傷離嘆老之作。古往今來,有多少志士哲人困於這種人生的缺憾而悲憤不平;有多少騷人墨客惑於這種人生的缺憾而頹唐憂傷。歲月悠悠,現在輪到東坡。他「奮勵有當世志」,但與王安石政見不合,只好自請外任,當有壯志難酬之恨。中秋佳節,兄弟同在齊魯,相望而不能相晤,是有親人不得團聚之苦。年屆不惑,人生入秋,漸知人生短暫之緊促。時值中秋,霜風漸緊,將近萬物蕭殺之蕭條。洞悉事理的東坡此時此刻對人生、物理的缺憾該有多少深切的感受!所以,他的詞里才有那麼多情感、思想的跌宕、回折。但是他絕不淪於憂傷頹唐。他站高一層,放開視野,以古今事理排解一己之郁悶。「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人雖因離別而苦,月也並非永遠團圓。萬事萬物之圓美、欠缺總在不容抗拒的循回輪轉之中。既然如此,又何必耿耿於月圓人散呢?繼而「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更是超越了時空、地理的局限。「隔千里兮共明月」(謝庄《月賦》),共賞明月意味著雙方健在並互相思念,這就足以令人慶幸和寬慰。
蘇軾的這種自我慶幸和自我寬慰反映了他對人生哲理的思考。蘇軾的思想深博而復雜,以儒為根底,但並不排斥佛、老,而且善於將佛、老的某些妙理玄言與儒學理論融匯貫通,用以處理行藏、出處、進退之節。中國士大夫對待人生、事業的挫折,大體遵循兩條道路:或放棄理想,與世浮沉;或堅持理想,知其不可而為之,哪怕碰得頭破血流,甚至以身相殉。蘇軾則以獨特的世界觀和人生觀走了第三條道路。他既不放棄理想,與世俗同流合污,又不走極端激烈抗爭,而是聽其自然,力求超脫。仕途受挫,他以「用舍由時,行藏在我,袖手何妨閑處看。身長健,但憂游卒歲,且斗尊前」(《沁園春·赴密州早行馬上寄子由》)的態度來對待。天地無窮,人生短促,他以享有清風明月自矜,在寄情山水、物我交融中怡然自得。親人分離,他又以「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來寬解祝福……作為近千年前的古人,蘇軾的人生態度不無缺憾,但他一輩子處人處事坦盪圓通,隨遇而安,因緣而適,有效地保持了內心的平靜,一生樂觀、開朗,達到了多少人心嚮往之而苦求不得的人生境界。這就是蘇軾,這就是《水調歌頭》獨特藝術魅力之所在。

H. 賞析蘇軾的「水調歌頭」寫一篇作文!!!!

水調歌頭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 轉朱閣,低綺戶,照無眠。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在大自然的景物里,月亮是很有浪漫色彩的,她很能啟發人的藝術聯想。一鉤新月,會讓人聯想到初生的萌芽的事物;一輪滿月,會讓人聯想到美好的圓滿的生活;月亮的皎潔,又會讓人聯想到光明磊落的人格。在月亮身上集中了人類許多美好的理想和憧憬。月亮簡直被詩化了!蘇軾是一個性格很豪放、氣質很浪漫的人。當他在中秋之夜,大醉之中,望著那團圍、嬋娟的明月,他的思想感情猶如長了翅膀一般,天上人間自由地飛翔著。反映到詞里,遂形成一種豪放灑脫的風格。 上片一開始就提出一個問題:明月是從什麼時候開始有的——「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蘇軾把青天當做自己的朋友,把酒相問,顯示了他豪放的性格和不凡的氣魄。這兩句是從李白的《把酒問月》中脫化出來的,李白的詩說:「青天有月來幾時?我今停杯一問之。」不過李白這里的語氣比較舒緩,蘇軾因為是想飛往月宮,所以語氣更關注、更迫切。「明月幾時有?」這個問題問得很有意思,好像是在追溯明月的起源、宇宙的起源;又好像是在驚嘆造化的巧妙。我們從中可以感到詩人對明月的贊美與嚮往。 接下來兩句:「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把對於明月的贊美與嚮往之情更推進了一層。從明月誕生的時候起到現在已經過去許多年了,不知道在月宮里今晚是一個什麼日子。詩人想像那一定是一個好日子,所以月才這樣圓、這樣亮。他很想去看一看,所以接著說:「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他想乘風飛向月宮,又怕那裡的瓊樓玉宇太高了,受不住那兒的寒冷。「瓊樓玉宇」,語出《大業拾遺記》:「瞿乾佑於江岸玩月,或謂此中何有?瞿笑曰:『可隨我觀之。』俄見月規半天,瓊樓玉宇爛然。」「不勝寒」,暗用《明皇雜錄》中的典故:八月十五日夜,葉靜能邀明皇游月宮。臨行,葉教他穿皮衣。到月宮,果然冷得難以支持。這幾句明寫月宮的高寒,暗示月光的皎潔,把那種既嚮往天上又留戀人間的矛盾心理十分含蓄地寫了出來。這里還有兩個字值得注意,就是「我欲乘風歸去」的「歸去」。飛天入月,為什麼說是歸去呢?也許是因為蘇軾對明月十分嚮往,早已把那裡當成自己的歸宿了。從蘇軾的思想看來,他受道家的影響較深,抱著超然物外的生活態度,又喜歡道教的養生之術,所以常有出世登仙的想法。他的《前赤壁賦》描寫月下泛舟時那種飄然欲仙的感覺說:「浩浩乎如馮虛御風,而不知其所止;飄飄乎如遺世獨立,羽化而登仙。」也是由望月而想到登仙,可以和這首詞互相印證。 但蘇軾畢竟更熱愛人間的生活,「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與其飛往高寒的月宮,還不如留在人間趁著月光起舞呢!「清影」,是指月光之下自己清朗的身影。「起舞弄清影」,是與自已的清影為伴,一起舞蹈嬉戲的意思。李白《月下獨酌》說:「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亂。」蘇軾的「起舞弄清影」就是從這里脫胎出來的。這首詞從幻想上天寫起,寫到這里又回到熱愛人間的感情上來。一個「我欲」、一個「又恐」、一個「何似」,這中間的轉折開闔,顯示了蘇軾感情的波瀾起伏。在出世與人世的矛盾中,他終於讓人世的思想戰勝了。 「明月幾時有?」這在九百多年前蘇軾的時代,是一個無法回答的謎,而在今天科學家已經可以推算出來了。乘風人月,這在蘇軾不過是一種幻想,而在今天也已成為現實。可是,今天讀蘇軾的詞,我們仍然不能不贊嘆他那豐富的想像力。 下片由中秋的圓月聯想到人間的離別。「轉朱閣,低綺戶,照無眠。」轉和低都指月亮的移動,暗示夜已深沉。月光轉過朱紅的樓閣,低低地穿過雕花的門窗,照著屋裡失眠的人。「無眠」是泛指那些因為不能和親人團圓而感到憂傷,以致不能入睡的人。月圓而人不能圓,這是多麼遺憾的事啊!於是詩人埋怨明月說:「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明月您總不該有什麼怨恨吧,為什麼老是在人們離別的時候才圓呢?這是埋怨明月故意與人為難,給人增添憂愁,卻又含蓄地表示了對於不幸的離人們的同情。 接著,詩人把筆鋒一轉,說出一番寬慰的話來為明月開脫:「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人固然有悲歡離合,月也有陰晴圓缺。她有被烏雲遮住的時候,有虧損殘缺的時候,她也有她的遺憾,自古以來世上就難有十全十美的事。既然如此,又何必為暫時的離別而感到憂傷呢?這幾句從人到月,從古到今,作了高度的概括,很有哲理意味。 詞的最後說:「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嬋娟」是美好的樣子,這里指嫦娥,也就是代指明月。「共嬋娟」就是共明月的意思,典故出自南朝謝庄的《月賦》:「隔千里兮共明月。」既然人間的離別是難免的,那麼只要親人長久健在,即使遠隔千里也還可以通過普照世界的明月把兩地聯系起來,把彼此的心溝通在一起。「但願人長久」,是要突破時間的局限;「千里共嬋娟」,是要打通空間的阻隔。讓對於明月的共同的愛把彼此分離的人結合在一起。古人有「神交」的說法,要好的朋友天各一方,不能見面,卻能以精神相通。「千里共嬋娟」也可以說是一種神交了!王勃有兩句詩:「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意味深長,傳為佳句。我看,「千里共嬋娟」有異曲同工之妙。另外,張九齡的《望月懷遠》說:「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許渾的《秋霽寄遠》說:「唯應待明月,千里與君同。」都可以互相參看。正如詞前小序所說,這首詞表達了對弟弟蘇轍(字子由)的懷念之情,但並不限於此。可以說這首詞是蘇軾在中秋之夜,對一切經受著離別之苦的人表示的美好祝願。 對於這首《水調歌頭》歷來都是推崇備至。《苕溪漁隱叢話》說:「中秋詞,自東坡《水調歌頭》一出,余詞盡廢。」認為是寫中秋的詞里最好的一首,這是一點也不過分的。這首詞彷彿是與明月的對話,在對話中探討著人生的意義。既有理趣,又有情趣,很耐人尋味。它的意境豪放而闊大,情懷樂觀而曠達,對明月的嚮往之情,對人間的眷戀之意,以及那浪漫的色彩,瀟灑的風格和行雲流水一般的語言,至今還能給我們以健康的美學享受。

I. 根據水調歌頭的意境寫作文.

嗯,你就想像著水調歌頭的情景,盡可能的多寫,最後把自己寫的讓自己或別人修改一下就可以了~

J. 關於水調歌頭音樂賞析的作文250

又是一個中秋之夜,那圓月如過往所有的十五一樣,高掛在夜空中。這清明之月,幻化成一地清泉,彌漫時空,我的身邊卻少了不該少的人……

這充滿悲情的月圓之夜,這撩人的月,它銀盤似的高掛在空中,群星的光輝被一掃而光,伴著秋色,映入我的酒杯之中。

抬頭仰望,那遙遠的仙宮啊,現在又是怎樣的光景?觸碰那幻影,殊不知,一光年的距離足以讓我無法逾越。我多麼想如同那嫦娥一般,隨風而逝,到達那廣寒仙宮,那白玉成牆,漢瓦遍地,月桂飄香的地方。可如今的我已倍感寂寞,難道還要到另一個孤寂的遠方嗎?

我飲著烈酒,想像著舞女曼妙的舞姿,水袖輕拂,薄紗繽紛,猛地將杯中之物灌入口中。那濃重的酒香在舌尖暈散,不禁訕笑,空曠的天宮怎麼比得上這塵世的燈紅酒綠呢?我只是個俗人罷了!

多情的月兒輕輕轉過朱紅色的樓閣,悄悄地爬上窗檯,窺視著世間的一切,那香陳的女兒紅已泡濃了我的惆悵。於是,我微啟薄唇,又呷一口苦澀。月兒呀,你對人們又有什麼怨恨呢,為何偏偏在子由與我們分離時如此圓呢?

此刻,子由的音容笑貌在腦海回盪,我無限惆悵!也罷,也罷,這世間又有什麼是完美無缺的呢?

再斟滿一壺月色,如同烈酒一般,讓我醉在悠悠的夢中吧……

熱點內容
古代勵志的名言 發布:2021-03-16 21:50:46 瀏覽:209
形容兒孫繞膝的詩句 發布:2021-03-16 21:49:35 瀏覽:878
席慕蓉賞析印記 發布:2021-03-16 21:48:26 瀏覽:311
權力很大含有手的成語 發布:2021-03-16 21:48:22 瀏覽:584
能聽的兒童故事 發布:2021-03-16 21:48:15 瀏覽:285
關於足球的詩歌詞句 發布:2021-03-16 21:47:40 瀏覽:870
拖拉機的古詩 發布:2021-03-16 21:42:53 瀏覽:571
亮甜的詩句 發布:2021-03-16 21:42:00 瀏覽:831
廣東話生日快樂祝福語 發布:2021-03-16 21:38:55 瀏覽:409
噓的短句 發布:2021-03-16 21:38:07 瀏覽: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