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名言名句 » 汪曾祺雨賞析

汪曾祺雨賞析

發布時間: 2021-01-17 18:33:15

A. 汪曾祺昆明的雨句子賞析。昆明的雨季是明亮的,豐滿的使人動情的

「昆明人家常於門頭掛仙人掌一片以辟邪,仙人掌懸空倒掛,尚能存活開花。於此可見仙人掌生命之頑強,亦可見昆明雨季空氣之濕潤。雨季則有青頭菌、牛肝菌,味極鮮腴。」 我想念昆明的雨。 我以前不知道有所謂雨季。「雨季」,是到昆明以後才有了具體感受的。 我不記得昆明的雨季有多長,從幾月到幾月,好像是相當長的。但是並不使人厭煩。因為是下下停停、停停下下,不是連綿不斷,下起來沒完。而且並不使人氣悶。我覺得昆明雨季氣壓不低,人很舒服。 昆明的雨季是明亮的、豐滿的,使人動情的。城春草木深,孟夏草木長。昆明的雨季,是濃綠的。草木的枝葉里的水分都到了飽和狀態,顯示出過分的、近於誇張的旺盛。 我的那張畫是寫實的。我確實親眼看見過倒掛著還能開花的仙人掌。舊日昆明人家門頭上用以辟邪的多是這樣一些東西:一面小鏡子,周圍畫著八卦,下面便是一片仙人掌,——在仙人掌上扎一個洞,用麻線穿了,掛在釘子上。昆明仙人掌多,且極肥大。有些人家在菜園的周圍種了一圈仙人掌以代替籬笆。——種了仙人掌,豬羊便不敢進園吃菜了。仙人掌有刺,豬和羊怕扎。 昆明菌子極多。雨季逛菜市場,隨時可以看到各種菌子。最多,也最便宜的是牛肝菌。牛肝菌下來的時候,家家飯館賣炒牛肝菌,連西南聯大食堂的桌子上都可以有一碗。牛肝菌色如牛肝,滑,嫩,鮮,香,很好吃。炒牛肝菌須多放蒜,否則容易使人暈倒。青頭菌比牛肝菌略貴。這種菌子炒熟了也還是淺綠色的,格調比牛肝菌高。菌中之王是雞土從,味道鮮濃,無可方比。雞土從是名貴的山珍,但並不真的貴得驚人。一盤紅燒雞土從的價錢和一碗黃燜雞不相上下,因為這東西在雲南並不難得。有一個笑話:有人從昆明坐火車到呈貢,在車上看到地上有一棵雞縱,他跳下去把雞土從撿了,緊趕兩步,還能爬上火車。這笑話用意在說明昆明到呈貢的火車之慢,但也說明雞土從隨處可見。有一種菌子,中吃不中看,叫做乾巴菌。乍一看那樣子,真叫人懷疑:這種東西也能吃?!顏色深褐帶綠,有點像一堆半乾的牛糞或一個被踩破了的馬蜂窩。里頭還有許多草莖、松毛、亂七八糟!可是下點功夫,把草莖松毛擇凈,撕成蟹腿肉粗細的絲,和青辣椒同炒,入口便會使你張目結舌:這東西這么好吃?!還有一種菌子,中看不中吃,叫雞油菌。都是一般大小,有一塊銀圓那樣大,的溜圓,顏色淺黃,恰似雞油一樣。這種菌子只能做菜時配色用,沒甚味道。 雨季的果子,是楊梅。賣楊梅的都是苗族女孩子,戴一頂小花帽子,穿著扳尖的綉了滿幫花的鞋,坐在人家階石的一角,不時吆喚一聲:「賣楊梅——」,聲音嬌嬌的。她們的聲音使得昆明雨季的空氣更加柔和了。昆明的楊梅很大,有一個乒乓球那樣大,顏色黑紅黑紅的,叫做「火炭梅」。這個名字起得真好,真是像一球燒得熾紅的火炭!一點都不酸!我吃過蘇州洞庭山的楊梅、井岡山的楊梅,好像都比不上昆明的火炭梅 雨季的花是緬桂花。緬桂花即白蘭花,北京叫做「把兒蘭」。雲南把這種花叫做緬桂花,可能最初這種花是從緬甸傳入的,而花的香味又有點像桂花,其實這跟桂花實在沒有什麼關系。——不過話又說回來,別處叫它白蘭、把兒蘭,它和蘭花也挨不上呀,也不過是因為它很香,香得像蘭花。我在家鄉看到的白蘭多是一人高,昆明的緬桂是大樹!我在若園巷二號住過,院里有一棵大緬桂,密密的葉子,把四周房間都映綠了。緬桂盛開的時候,房東就和她的一個養女,搭了梯子上去摘,每天要摘下來好些,拿到花市上去賣。她大概是怕房客們亂摘她的花,時常給各家送去一些。有時送來一個七寸盤子,裡面擺得滿滿的緬桂花!帶著雨珠的緬桂花使我的心軟軟的,不是懷人,不是思鄉。 雨,有時是會引起人一點淡淡的鄉愁的。李商隱的《夜雨寄北》是為許多久客的遊子而寫的。我有一天在積雨少住的早晨和德熙從聯大新校舍到蓮花池去。看了池裡的滿池清水,看了作比丘尼裝的陳圓圓的石像,雨又下起來了。蓮花池邊有一條小街,有一個小酒店,我們走進去,要了一碟豬頭肉,半市斤酒,坐了下來。雨下大了。酒店有幾只雞,都把腦袋反插在翅膀下面,一隻腳著地,一動也不動地在檐下站著。酒店院子里有一架大木香花。昆明木香花很多。有的小河沿岸都是木香。但是這樣大的木香卻不多見。一棵木香,爬在架上,把院子遮得嚴嚴的。密匝匝的細碎的綠葉,數不清的半開的白花和飽漲的花骨朵,都被雨水淋得濕透了。我們走不了,就這樣一直坐到午後。四十年後,我還忘不了那天的情味,寫了一首詩:蓮花池外少行人,野店苔痕一寸深濁酒一杯天過午,木香花濕雨沉沉。 我想念昆明的雨。

B. 汪曾祺 <昆明的雨> 賞析

《昆明的雨》表現了作者魂牽夢繞的昆明情結,讓作家在年近古稀的時候,還幾度千里迢迢來專到昆明,尋覓自屬己青年時代留下的足跡。

文章寫了作者在昆明期間對雨季的見聞感受,文章開篇就用一種清新自然、不落俗套的筆調寫出了昆明雨的特點,即:明亮、豐滿、使人動情的、停停下下但是並不單調。

其後作者沒有直接寫雨,而是寫了一些雨中的景物,如:菌子、楊梅和緬桂花。這些景物襯託了昆明的雨,使昆明的雨更加立體生動地展現在讀者的面前。

文章語言質朴,文字行雲流水,詩情畫意,趣味盎然,是一篇佳作。

(2)汪曾祺雨賞析擴展閱讀:

2017年,本文入選人教社新版語文教材,並邀請衛東為本文錄音。

細節積累的兩條原則:其一, 「用心地體驗」。其二, 「有心地記憶」。汪曾祺敘事文本的鮮明特色,和他超群的細節記憶是分不開的。

昆明氣候溫和,夏無酷暑,冬無嚴寒,四季如春,氣候宜人,年降水量1035mm,具有典型的溫帶氣候特點,城區溫度在0~29℃之間,年溫差為全國最小,這樣的氣候特徵在全球少有,鮮花常年開放,草木四季常青,是著名的「春城」、「花城」。

C. 汪曾祺《尋常茶話》及賞析

尋常茶話
○ 汪曾祺

我對茶實在是個外行。茶是喝的,而且喝得很勤,一天換三次葉子。每天起來第一件事,便是燒水,沏茶。但是毫不講究,對茶葉不挑剔。青茶、綠茶、花茶、紅茶、沱茶、烏龍茶,但有便喝。茶葉多是別人送的,喝完了一筒,再開一筒。喝完了碧螺春,第二天就可以喝蟹爪水仙。但是不論什麼茶,總得是好一點的。太次的茶葉,便只好留著煮茶葉蛋。《北京人》里的江泰認為喝茶只是「止渴生津利小便」,我以為還有一種功能,是:提神。《陶庵夢憶》記閔老子茶,說得神乎其神。我則有點像董日鑄,以為「濃、熱、滿三字盡得茶理」。我不喜歡喝太燙的茶,沏茶也不愛滿杯。我的家鄉論為客人斟茶斟酒:「酒要滿,茶要淺」,茶斟得太滿是對客人不敬,甚至是罵人。於是就只剩下一個字:濃。我喝茶是喝得很釅的。曾在機關開會,有女同志嘗了我的一口茶,說是「跟葯一樣」。
我讀小學五年級那年暑期,我的祖父不知怎麼忽然高了興,要教我讀書。「穿堂」的右側有兩間空屋。里間是佛堂,掛了一幅丁雲鵬畫的佛像,佛的袈裟是朱紅的。佛像下,是一尊烏斯藏銅佛。我的祖母每天早晚來燒一柱香。外間本是個貯藏室,房樑上掛著乾菜,乾的棕葉,靠牆有一壇「臭鹵」,麵筋、百葉、筍頭、莧菜秸都放在裡面臭。臨窗設一方桌,便是我的書桌。祖父每天早晨來講《論語》一章,剩下的時間由我自己寫大小字各一張。大字寫《圭峰碑》,小字寫《閑邪公家傳》,都是祖父從他的藏帖里拿來給我的。隔日作文一篇,還不是正式的八股,是一種叫做「義」的文體,只是解釋《論語》的內容。題目是祖父出的。我共做了多少篇「義」,已經不記得了。只記得有一題是「孟子反不伐義」。
祖父生活儉省,喝茶卻頗考究。他是喝龍井的,泡在一個深栗色的扁肚子的宜興砂壺里,用一個細瓷小杯倒出來喝。他喝茶喝得很釅,喝一口,還得回味一下。
他看看我的字、我的「義」;有時會另拿一個杯子,讓我喝一杯他的茶,真香。從此我知道龍井好喝,我的喝茶濃釅,跟小時候的熏陶也有點關系。
後來我到了外面,有時喝到龍井茶,會想起我的祖父,想起孟子反。
我的家鄉有「喝早茶」的習慣,或者叫做「上茶館」。上茶館其實是吃點心,包子、蒸餃、燒麥、千層糕……茶自然是要喝的。在點心未端來之前,先上一碗干絲。我們那裡原先沒有煮干絲,只有燙干絲。干絲在一個敞口的碗里堆成塔狀,臨吃,堂倌把裝在一個茶杯里的佐料——醬油、醋、麻油澆入。喝熱茶,吃干絲,一絕!
抗日戰爭時期,我在昆明住了7年,幾乎天天泡茶館。「泡茶館」是西南聯大學生特有的說法。本地人叫做「坐茶館」,「坐」,本有消磨時間的意思,「泡」則更勝一籌。這是從北京帶過去的一個字,「泡」者,長時間地沉溺於其中也,與「窮泡」、「泡蘑菇」的「泡」是同一語源。聯大學生在茶館里往往一泡就是半天。干什麼的都有,聊天、看書、寫文章。有一位教授在茶館里讀梵文。有一位研究生,可稱泡茶館的冠軍。此人姓陸,是一怪人。他曾經徒步旅行了半個中國,讀書甚多,而無所著述,不愛說話。他簡直是「長」在茶館里。上午、下午、晚上,要一杯茶,獨自坐著看書。他連漱洗用具都放在一家茶館里,一起來就到茶館里洗臉刷牙。聽說他後來流落到四川,窮困潦倒而死,悲夫!
昆明茶館里賣的都是青茶,茶葉不分等次,泡在蓋碗里。文林街後來開了一家「摩登」茶館,用玻璃杯賣綠茶、紅花——滇紅、滇綠。滇綠色如生青豆,滇紅色似「中國紅」葡萄酒,茶味都很厚。滇紅尤其經泡,三開之後,還有茶色。我覺得滇紅比祁(門)紅、英(德)紅都紅,這也許是我的偏見。當然比斯里蘭卡的「利普頓」要差一些——有人喝不來「利普頓」,說是味道很怪。人之好惡,不能勉強。
我在昆明喝過烤茶。把茶葉放在粗陶的烤茶罐里,放在炭火上烤得半焦,傾入滾水,茶香撲人。幾年前在大理街頭看到有烤茶罐賣,猶豫一下,沒有買。買了,放在煤氣灶上烤,也不會有那樣的味道。
1946年冬,開明書店在綠楊邨請客。飯後,我們到巴金先生家喝功夫茶。幾個人圍著淺黃色的老式圓桌,看陳蘊珍(蕭珊)「表演」:濯器、熾炭、注水、淋壺、篩茶。每人喝了三小杯。我第一次喝功夫茶,印象深刻。這茶太釅了,只能喝三小杯。在座的除巴金先生夫婦,有靳以、黃裳。一轉眼,43年了。靳以、蕭珊都不在了。巴老衰病,大概沒有喝一次功夫茶的興致了。那套紫砂茶具大概也不在了。
我在杭州喝過一杯好茶。
1947年春,我和幾個在一個中學教書的同事到杭州去玩。除了「西湖景」,使我難忘的有兩樣方物,一是醋魚帶把。所謂「帶把」,是把活草魚的脊肉剔下來,快刀切為薄片,其薄如紙,澆上好秋油,生吃。魚肉發甜,鮮脆無比。我想這就是中國古代的「切膾」。一是在虎跑喝的一杯龍井。真正的獅峰龍井雨前新芽,每蕾皆一旗一槍,泡在玻璃杯里,茶葉皆直立不倒,載浮載沉,茶色頗淡,但入口香濃,直透臟腑,真是好茶!只是太貴了。一杯茶,一塊大洋,比吃一頓飯還貴。獅峰茶名不虛傳,但不得虎跑水不可能有這樣的味道。我自此方知道,喝茶,水是至關重要的。
我喝過的好水有昆明的黑龍潭泉水。騎馬到黑龍潭,疾馳之後,下馬到茶館里喝一杯泉水泡的茶,真是過癮。泉就在茶館檐外地面,一個正方的小池子,看得見泉水咕嘟咕嘟往上冒。井岡山的水也很好,水清而滑。有的水是「滑」的,「溫泉水滑洗凝脂」並非虛語。井岡山水洗被單,越洗越白;以泡「狗古腦」茶,色味俱發,不知道水裡含了什麼物質。天下第一泉、第二泉的水,我沒有喝出什麼道理。濟南號稱泉城,但泉水只能供觀賞,以之泡茶,不覺得有什麼特點。
有些地方的水真不好。比如鹽城。鹽城真是「鹽城」,水是鹹的,中產以上人家都吃「天落水」。下雨天,在天井上方張了布幕,以接雨水,存在缸里,備烹茶用。最不好吃的水是菏澤,菏澤牡丹甲天下,因為菏澤土中含鹼,牡丹喜鹼性土。我們到菏澤看牡丹,牡丹極好,但茶沒法喝。不論是青茶、綠茶,沏出來一會和就變成紅茶了,顏色深如醬油,入口咸澀。由菏澤往梁山。住進招待所後,第一件事便是趕緊用不帶鹼味的甜水沏一杯茶。
老北京早起都要喝茶,得把茶喝「通」,這一天才舒服。無論貧富,皆如此。1948年我在午門歷史博物館工作。館里有幾位看守員,歲數都很大了。他們上班後,都是先把帶來的窩頭片在爐盤上烤上,然後輪流用水氽坐水沏茶。茶喝足了,才到午門城樓的展覽室里去坐著。他們喝的都是花茶。
北京人愛喝花茶,以為只有花茶才算是茶(北京很多人把茉莉花叫做「茶葉花」)。我不太喜歡花茶,但好的花茶例外,比如老舍先生家的花茶。
老舍先生一天離不開茶。他到莫斯科開會,蘇聯人知道中國人愛喝茶,倒是特意給他預備了一個熱水壺。可是,他剛沏了一杯茶,還沒喝上幾口,一轉臉,服務員就給倒了。老舍先生很憤慨地說:「他媽的!他不知道中國人喝茶是一天喝到晚的!」一天喝茶喝到晚,也許只有中國人如此。外國人喝茶都是論「頓」的,難怪那位服務員看到多半杯茶放在那裡,以為老先生已經喝完了,不要了。
龔定庵以為碧螺春天下第一。我曾在蘇州東山白勺「雕花樓」喝過一次新採的碧螺春。「雕花樓」原是一個華僑富商的住宅,樓是進口的硬木造的,到處都雕了花,八仙過海、福祿壽三星、龍、鳳、牡丹……真是集惡俗之大成。但碧螺春真是好。不過茶是泡在大碗里的,我覺得這有點煞風景。後來問陸文夫,文夫說碧螺春就是講究用大碗喝的。茶極細,器很粗,亦怪!
我還在湖南桃源喝過一次擂茶。茶葉、老薑、芝麻、米,加鹽放在一個擂缽里,用硬木的擂棒「擂」成細末,用開水沖開,便是擂茶。
菜可入饌,制為食品。杭州有龍井蝦仁,想不惡。裘盛戎曾用龍井茶包餃子,可謂別出心裁。日本有茶粥。《俳人的食物》說俳人小聚,食物極簡單,但「唯茶粥一品,萬不可少」。茶粥是啥樣的呢?我曾用粗茶葉煎汁,加大米熬粥,自以為這便是「茶粥」了。有一陣子,我每天早起喝我所發明的茶粥,自以為很好喝。四川的樟茶鴨子乃以柏樹枝、樟樹葉及茶葉為熏料,吃起來有茶香而無茶味。曾吃過一塊龍井茶心的巧克力,這簡直是惡作劇!用上海人的話說:巧克力與龍井茶實在完全「弗搭界」。

D. "雨,有時是會引起人一點淡淡的鄉愁的."這是汪曾祺筆下的雨,請問他想念的是的

當然是昆明

E. 汪曾祺《徏》賞析

只要了解汪老的整個的文學精髓就很好把握這兩句了,汪老的文章中處處流露出的是對自然人性的贊美,是沒有任何功利性的。是一種隨遇而安的,淡泊明志的人生觀。

F. 汪曾祺下大雨讀後感

下大雨》讀後感500字
作者:小丸子 時間:2015-01-31 14:24:46
當拿到《知榮明恥,從我做起》一書時,我興致盎然得讀起來。書中《晴天,樓上下起大雨》給我印象最深刻,讀後久久不能忘記。

故事是這樣的:下午王鑫家曬被子,樓上的鄰居曬衣服時沒擰干,水滴到他家的被子上,給他帶來了很大的煩惱。王鑫的媽媽為了這件事差點和鄰居吵起來。

是呀!生活中鄰里之間經常會為了一點雞毛蒜皮的小事吵得不可開交,都不肯退讓。但俗話說得好:遠親不如近鄰。鄰居之間就像一個大家庭中的成員,彼此多包容,多為對方考慮,家庭成員相處得才融洽,家庭才和諧。

我和我的鄰居相處得就很融洽。記得過年時,三樓的鄰居王阿姨來到我們家(我家住四樓),說要經過我們家外窗打掃她家的外窗,因為在她自己家擦不到 ,姥姥很高興地為她准備了抹布和水桶,幫助她打掃。很快得就打掃完了,樓上的阿姨隨手就把抹布和水桶放在陽台上就走了.望著滿地的水和泥,姥姥沒有著急,自己動手打掃起來,我不情願地抱怨道:「看她把咱家弄得臟兮兮的!」姥姥卻笑著對我說:「鄰里之間以和為貴,大家都學著體諒包容對方,減少誤會和爭端,我們的社區才能和諧呀!」聽了姥姥的話,我慚愧得低下了頭。

有首歌謠是這樣說的:朋友是珍寶,鄰里賽金銀;相逢一笑但成親。希望每個人都能對身邊的人付出一些包容和諒解。「人非聖賢,孰能無過」,用一顆寬容的心去包容他人,自己也會獲得快樂。

和諧社會是靠大家創造的。作為一名小學生,我們應該學會寬容,學會為他人著想,做一個和諧社會的小使者。

再換一篇 返回列表

分享到:

相關作文
西遊記讀後感300字
《西遊記》讀後感500字
小王子讀後感600字
《超越生命的愛》讀後感
《海底兩萬里》讀後感500字
《魯賓遜漂流記》讀後感800字
《西遊記》讀後感400字
《昆蟲記》讀後感400字
《圓明園的毀滅》讀後感

推薦熱門作文
《奇幻森林》觀後感600字
《綠山牆的安妮》讀後感六百字
《我的王子同桌》讀後感600字
《魯濱孫漂流記》讀後感五百字
通往廣場的路不止一條讀後感300字
碟血孤城觀後感500字
《這不是一顆流星》讀後感400字
《幻想數學大戰》讀後感450字
讀《七天》有感500字
《復興中華 從我做起》讀後感600字

搜索

G. 汪曾祺-<<昆明的雨>>評析

讀《昆明之雨》,忘了身在何處,自顧自地倘佯在「四周山色秀,一夜回溪聲清」的山水之間。答再抬頭時,一切皆已遠去,頓悟,我不在水鄉,我在沙漠中的和田。
這樣細膩的筆觸,讓人心軟.作者留戀昆明給他帶來的感覺,他懷念,曾經那段年輕的時光.

H. 汪曾祺的散文《雨真大》

1、特點
汪曾祺的散文沒有結構的苦心經營,也不追求題旨的玄奧深奇,平淡質朴,娓娓道來,如話家常。
他以個人化的細小瑣屑的題材,使「日常生活審美化」,糾偏了那種集體的「宏大敘事」;以平實委婉而又有彈性的語言,反撥了籠罩一切的「毛話語」的僵硬;以平淡、含蓄節制的敘述,暴露了濫情的、誇飾的文風之矯情,讓人重溫曾經消逝的古典主義的名士風散文的魅力,從而折射出中國當代散文的空洞、浮誇、虛假、病態,讓真與美、讓日常生活、讓恬淡與雍容回歸散文,讓散文走出「千人一面,千部一腔」,功不可沒。
2、人物簡介
汪曾祺,1920年3月5日生於江蘇省高郵市,中國當代作家、散文家、戲劇家、京派作家的代表人物。
1935年秋,汪曾祺初中畢業考入江陰縣南菁中學讀高中。1939年夏,汪曾祺從上海經香港、越南到昆明,以第一志願考入西南聯大中國文學系。1950年,任北京市文聯主辦的《北京文藝》編輯。1961年冬,用毛筆寫出了《羊舍一夕》。1963年,發表的《羊舍的夜晚》正式出版。1981年1月,《異秉》在《雨花》發表。1996年12月,在中國作家協會第五次全國代表大會上被推選為顧問。
3、人物成就
被譽為「抒情的人道主義者,中國最後一個純粹的文人,中國最後一個士大夫。」汪曾祺在短篇小說創作上頗有成就,對戲劇與民間文藝也有深入鑽研。

熱點內容
古代勵志的名言 發布:2021-03-16 21:50:46 瀏覽:209
形容兒孫繞膝的詩句 發布:2021-03-16 21:49:35 瀏覽:878
席慕蓉賞析印記 發布:2021-03-16 21:48:26 瀏覽:311
權力很大含有手的成語 發布:2021-03-16 21:48:22 瀏覽:584
能聽的兒童故事 發布:2021-03-16 21:48:15 瀏覽:285
關於足球的詩歌詞句 發布:2021-03-16 21:47:40 瀏覽:870
拖拉機的古詩 發布:2021-03-16 21:42:53 瀏覽:571
亮甜的詩句 發布:2021-03-16 21:42:00 瀏覽:831
廣東話生日快樂祝福語 發布:2021-03-16 21:38:55 瀏覽:409
噓的短句 發布:2021-03-16 21:38:07 瀏覽: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