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名言名句 » 復活摘抄賞析

復活摘抄賞析

發布時間: 2021-01-17 15:14:00

① 復活裡面的好詞好句摘抄

好詞:相貌堂堂,一絲不苟,昏昏欲睡,姍姍來遲,衣冠楚楚,喪心病狂,談笑風生,氣喘吁吁,耿耿於懷,天下無敵,歡天喜地,心照不宣,自憐自哀,川流不息 《復活》好句:
那時候他不要錢,母親給他的錢,連三分之一都用不了,他可以放棄父親名下的田產分給他的佃戶;現在母親每月給他一千五百盧布,他還不夠用,為了錢他已經跟母親有過幾次不愉快的交談。
那時候他認為精神上的人才是真正的我;現在則認為強壯而精力充沛、獸性的我才是他自己。
他這才明白過來,原來他在最近這段時期對人們所發生的憎惡,特別是今天對公爵,對索菲雅,對米西,對柯爾涅依所發生的憎惡,其實就是對他自己的憎惡。
說來奇怪,這種承認自己卑鄙的心情,固然不免使人痛苦,同時卻又使人快樂而心安。
聶赫留朵夫生平已經不止一次地發生過他稱之為「靈魂的掃除」這類的事情。
他所謂的靈魂的掃除,指的是這樣一種精神狀態:往往經過很長一段時期的間隔以後,忽然,他感到他的內心生活疲沓了,有時甚至停頓了,就著手把堆積在他靈魂里而成為這種停頓的原因的垃圾統統清除出去。 我們活在世界上抱著一種荒謬的'信念,以為我們自己就是生活的主人,人生在世就是為了享樂。這顯然是荒謬的。
要知道,既然我們被派到世界上來,那是出於某人的意志,為了達到某種目的。
顯然,我們不會有好下場,就像那不執行園主意志的園戶那樣。主人的意志就表現在那些戒律里。
只要人們執行那些戒律,人間就會建立起天堂,人們就能獲得至高無上的幸福。
那時他是一個誠實而有自我犧牲精神的青年,隨時准備為一切美好的事業獻身,如今成了一個荒淫放盪、徹頭徹尾的利己主義者,喜愛的只是自己的享受,那時侯他覺得世界是一個秘密。

② 復活書上的好句子及感悟

聶赫抄留道夫公爵是襲莫斯科地方法院的陪審員。一次他參加審理一個毒死人的命案。不料,從妓女瑪絲洛娃具有特色的眼神中認出原來她是他青年時代熱戀過的卡秋莎。於是十年前的往象一幕幕展現在聶赫留道夫眼前:當時他還是一個大學生,暑期住在姑媽的庄園里寫論文。他善良,熱情,充滿理想,熱衷於西方進步思想,並愛上了姑媽家的養女兼婢女卡秋莎。他們一起玩耍談天,感情純潔無暇。三年後,聶赫留道夫大學畢業,進了近衛軍團,

③ 求列夫 托爾斯泰的《復活》里一些值得摘抄的語段(不少於4000字)和名著的一些賞析

1、聶赫留朵夫也象所有的人那樣,身上同時存在著兩個人。一個是精神的人,他所追求的是那種對人對已統一的幸福;一個是獸性的人,他一味追求個人幸福,並且為了個人幸福不惜犧牲全人類的幸福。在目前這個時期,彼得堡生活和部隊生活喚起的利己主義在他身上惡性發作,獸性的人在他身上佔了上風,把精神的人完全壓倒了。不過,他看見了卡秋莎,舊情復發,精神的人又抬頭了,並且重新支配著他的行動。在復活節前的這兩天里,聶赫留朵夫身上一刻不停地展開著連他自己都不清楚的內心斗爭。
2、 有一種迷信流傳很廣,認為每一個人都有固定的天性:有的善良,有的凶惡,有的聰明,有的愚笨,有的熱情,有的冷漠,等等。其實人並不是這樣的。我們可以說,有些人善良的時候多於凶惡的時候,聰明的時候多於愚笨的時候,熱情的時候多於冷漠的時候,或者正好相反。但要是我們說一個人善良或者聰明,說另一個人凶惡或者愚笨,那就不對了。可我們往往是這樣區分人的。這是不符合實際情況的。人好象河流,河水都一樣,到處相同,但每一條河都是有的地方河身狹窄,水流湍急,有的地方河身寬闊,水流緩慢,有的地方河水清澈,有的地方河水渾濁,有的地方河水冰涼,有的地方河水溫暖。人也是這樣。每一個人都具有各種人性的胚胎,有時表現這一種人性,有時表現那一種人性。他常常變得面目全非,但其實還是他本人。有些人身上的變化特別厲害。聶赫留朵夫就是這一類人。這種變化,有的出於生理原因,有的出於精神原因。聶赫留朵夫現在就處在這樣的變化之中。
在法庭審判以後,在第一次探望卡秋莎以後,他體會到一種獲得新生的庄嚴而歡樂的心情。如今這種心情已一去不返,代替它的是最近一次會面後產生的恐懼甚至嫌惡她的情緒。他決定不再拋棄她,也沒有改變同她結婚的決心,只要她願意的話,然而現在這件事卻使他感到痛苦和煩惱。

3、《復活》是托爾斯泰的晚期代表作。這時作家世界觀已經發生激變,拋棄了上層地主貴族階層的傳統觀點,用宗法農民的眼光重新審查了各種社會現象,通過男女主人公的遭遇淋漓盡致地描繪出一幅幅沙俄社會的真實圖景:草菅人命的法庭和監禁無辜百姓的牢獄;金碧輝煌的教堂和襤褸憔悴的犯人;荒芫破產的農村和豪華奢侈的京都;茫茫的西伯利亞和手銬腳鐐的政治犯。托爾斯泰以最清醒的現實主義態度對當時的全套國家機器進行了激烈的抨擊。
首先,作家以人民的名義審判了「審判者」,撕下了那些高坐在審判席上的沙皇官僚、官方教士、貴旅代表們的假面具,剖析他們的骯臟靈魂。而更為深刻的審判則在聶赫留道夫的心靈中進行。他是造成卡秋莎不幸的第一個罪人。在法庭上認出卡秋莎後,「他靈魂的深處不得不感到那一次行為的殘酷、懦怯、卑鄙,還感到他那閑散的、墮落的、殘忍的、怠惰的全部生活也是那樣。」從此開始了他的思想和生活的轉折,他努力從「動物的人」向「精神的人」轉化,竭力用受害者、普通老百姓的眼光重新審視他周圍的一切事物。他逐步成為本階級的審判者。作者通過他的主人公周旋於統治階級最上層,發現原來掌握生殺大權、制定法律的人才是真正的罪魁禍首,他醒悟到「人吃人並不是從森林裡開始的,而是從各部、各委員會、各政府衙門里開始的」。聶赫留道夫奔走在貧苦人民最低層,看到農民掙扎在飢餓線上,他認識到「農民貧困的主要原因是和白晝一樣的明顯,也就是唯一能夠養活他們的土地,都被地主從他們手裡奪去了」。
聶赫留道夫是托爾斯泰式的主人公,他表達了作品的主要思想。然而,如果沒有卡秋莎這個形象,人民的生活就不能充分展示,《復活》也就不會有如此深沉的感人力量。作家寫到卡秋莎時,流露出那麼真摯的同情和愛。少女時代,她身為地主家的養女兼使女,但卻沒有絲毫奴顏婢膝。她天真無邪,但幼稚無知,憑著一顆單純的心靈,設想著美麗的世界,沉浸在歡樂的生活中。被姦汙後的卡秋莎還曾有過幻想,直到風雨交加的秋夜,聶赫留道夫坐在舒適明亮的頭等車廂里玩牌、談笑,而卡秋莎在火車旁奔跑、呼喊,卻得不到迴音。這時,她才開始意識到他們之間隔著一道不可逾越的鴻溝,他們是屬於兩個世界的人。她真想縱身跳到車輪下,了此一生。胎兒的蠕動,激起了她母性的感情,但從此,她眼前失去了光明和希望,在黑暗中摸索、掙扎,「她不再相信上帝和善良」,認識到「所有關於上帝和關於善的那些話,全是欺人之談」。
卡秋莎·瑪絲洛娃形象豐滿、真實,在俄國文學史上的女性畫廊中獨具一格。其典型意義也是深刻的。作品正是通過卡秋莎和她的不幸遭遇,反映了「一直到最深的底層都在洶涌激盪的偉大的人民的海洋」(列寧語)。在形象體系中她與聶赫留道夫相輔相成,體現了作品的主題。如果說,在托爾斯泰的構思中,復活節之夜聶赫留道夫的情慾是他墮落的開端,那麼,凄風苦雨的車站一幕卡秋莎對善和上帝的懷疑與否定就是她淪落的內因。他們生活的轉折都取決於對待永恆法則——上帝的真理的態度。因此,他們後來的精神復活,首先是皈依上帝,恢復對善和愛的信念。聶赫留道夫通過懺悔和贖罪,卡秋莎通過寬恕對方,恢復愛的途徑。同時,現實主義大師托爾斯泰也寫出了男女主人公關系中的社會因素、階級對立,使社會的主題與倫理道德的主題緊密結合,融為一體。
作為貴族,托爾斯泰在資本主義勢力的沖擊下,看到的只是國家機器——暴力的加強、社會道德的淪落和農村的破產。為了和資本主義世界抗衡,他自然求助於農民。盧那察爾斯基指出,這不僅是托爾斯泰個人探索的結果,也是從赫爾岑到民粹派走過的道路,而「托爾斯泰在這方面更是特別富於典型性」,因為他客觀上反映了俄國農民資產階級革命的特性。這也決定了聶赫留道夫形象的典型意義。

④ 外國名著《復活》中的優美(值得摘抄)的短語

1、我們活在世界上抱著一種荒謬的信念,以為我們自己就是生活的主回人,人生在世就是答為了享樂。這顯然是荒謬的。要知道,既然我們被派到世界上來,那是出於某人的意志,為了達到某種目的。可是我們斷定我們活著只是為了自己的快樂。顯然,我們不會有好下場,就像那不執行園主意志的園戶那樣。主人的意志就表現在那些戒律里。只要人們執行那些戒律,人間就會建立起天堂,人們就能獲得至高無上的幸福。
2、聶赫留朵夫雖然有些失望,但也為瑪絲洛娃找到自己的幸福而感到高興。然而,聶赫留朵夫對這幾個月來的耳聞目睹感到苦惱,他覺得自己沒有辦法解決社會現實中的種種罪惡,後來,他在《聖經》中找到了答案:人不但不可恨仇敵,而要愛仇敵。

⑤ 求列夫 托爾斯泰的《復活》里一些值得摘抄的語段(不少於4000字)和名著的一些賞析。

《復活》賞析:

揭示了人的道德的自我完善和做人良心的問題
人類最美好的感情的復活
體現了一位偉人暮年心靈的穩健和悲天憫人的大氣

世界百部經典著作之一
俄國文學史上的經典名作

《復活》是俄國著名作家托爾斯泰的代表作,相信有很多人在學生時代就曾閱讀過這本書。在我國自20世紀初至今已出版過6種譯本,三四十年代先後有戲劇家田漢和夏衍改編的同名劇本的發表和上演,作品和它的主人公已成為我國讀者和觀眾極為熟悉和喜愛的人物形象。

《復活》是托爾斯泰的世界觀轉變以後的一部長篇小說,是他思想、宗教倫理和美學探索的總結性作品。它是以一個真實的案件為基礎構思而成的小說,表現了主人公的"心靈凈化"過程,同時揭露了沙皇專制官僚制度的反人民的本質以及教會的丑惡罪行,是最全面、最充分反映托爾斯泰世界觀的終結作品。小說情節起伏跌宕,人物刻畫入木三分。以托翁晚年爐火純青的老辣筆法,比其任何其他作品都更為深刻地反映了男性與女性在"靈與肉"之間的痛苦掙扎。這部史詩般的經典著作,被譽為"19世紀俄國生活的網路全書"。

《復活》是歌頌人類同情的最美的詩--最真實的詩,書中體現了卑劣與德性,一切都以不寬不猛的態度、鎮靜的智慧與博愛的憐憫去觀察。
--法國著名評論家 羅曼·羅蘭

整個19世紀還不曾有過《復活》這樣的作品,它高於《悲慘世界》,因為這里沒有一點幻想的、虛構的、編造的東西,全都是生活本身。
--俄國著名評論家 斯塔索夫

讀托爾斯泰的《復活》,我感覺他的確了不起,他筆下的妓女瑪絲洛娃給人一種聖潔之感,而我們有些小說的所謂"聖潔女性"形象卻給人卑瑣之感。這就看出大師與普通作家之間的差別了。
--著名作家 遲子建

《復活》是總結人生的作品,它把人心裡骯臟的東西都拿出來了,人內心很復雜,好人和壞人、善與惡都很復雜。《復活》是托爾斯泰的晚期代表作。這時作家世界觀已經發生激變,拋棄了上層地主貴族階層的傳統觀點,用宗法農民的眼光重新審查了各種社會現象,通過男女主人公的遭遇淋漓盡致地描繪出一幅幅沙俄社會的真實圖景:草菅人命的法庭和監禁無辜百姓的牢獄;金碧輝煌的教堂和襤褸憔悴的犯人;荒芫破產的農村和豪華奢侈的京都;茫茫的西伯利亞和手銬腳鐐的政治犯。托爾斯泰以最清醒的現實主義態度對當時的全套國家機器進行了激烈的抨擊。
首先,作家以人民的名義審判了「審判者」,撕下了那些高坐在審判席上的沙皇官僚、官方教士、貴旅代表們的假面具,剖析他們的骯臟靈魂。而更為深刻的審判則在聶赫留道夫的心靈中進行。他是造成卡秋莎不幸的第一個罪人。在法庭上認出卡秋莎後,「他靈魂的深處不得不感到那一次行為的殘酷、懦怯、卑鄙,還感到他那閑散的、墮落的、殘忍的、怠惰的全部生活也是那樣。」從此開始了他的思想和生活的轉折,他努力從「動物的人」向「精神的人」轉化,竭力用受害者、普通老百姓的眼光重新審視他周圍的一切事物。他逐步成為本階級的審判者。作者通過他的主人公周旋於統治階級最上層,發現原來掌握生殺大權、制定法律的人才是真正的罪魁禍首,他醒悟到「人吃人並不是從森林裡開始的,而是從各部、各委員會、各政府衙門里開始的」。聶赫留道夫奔走在貧苦人民最低層,看到農民掙扎在飢餓線上,他認識到「農民貧困的主要原因是和白晝一樣的明顯,也就是唯一能夠養活他們的土地,都被地主從他們手裡奪去了」。
聶赫留道夫是托爾斯泰式的主人公,他表達了作品的主要思想。然而,如果沒有卡秋莎這個形象,人民的生活就不能充分展示,《復活》也就不會有如此深沉的感人力量。作家寫到卡秋莎時,流露出那麼真摯的同情和愛。少女時代,她身為地主家的養女兼使女,但卻沒有絲毫奴顏婢膝。她天真無邪,但幼稚無知,憑著一顆單純的心靈,設想著美麗的世界,沉浸在歡樂的生活中。被姦汙後的卡秋莎還曾有過幻想,直到風雨交加的秋夜,聶赫留道夫坐在舒適明亮的頭等車廂里玩牌、談笑,而卡秋莎在火車旁奔跑、呼喊,卻得不到迴音。這時,她才開始意識到他們之間隔著一道不可逾越的鴻溝,他們是屬於兩個世界的人。她真想縱身跳到車輪下,了此一生。胎兒的蠕動,激起了她母性的感情,但從此,她眼前失去了光明和希望,在黑暗中摸索、掙扎,「她不再相信上帝和善良」,認識到「所有關於上帝和關於善的那些話,全是欺人之談」。
卡秋莎·瑪絲洛娃形象豐滿、真實,在俄國文學史上的女性畫廊中獨具一格。其典型意義也是深刻的。作品正是通過卡秋莎和她的不幸遭遇,反映了「一直到最深的底層都在洶涌激盪的偉大的人民的海洋」(列寧語)。在形象體系中她與聶赫留道夫相輔相成,體現了作品的主題。如果說,在托爾斯泰的構思中,復活節之夜聶赫留道夫的情慾是他墮落的開端,那麼,凄風苦雨的車站一幕卡秋莎對善和上帝的懷疑與否定就是她淪落的內因。他們生活的轉折都取決於對待永恆法則——上帝的真理的態度。因此,他們後來的精神復活,首先是皈依上帝,恢復對善和愛的信念。聶赫留道夫通過懺悔和贖罪,卡秋莎通過寬恕對方,恢復愛的途徑。同時,現實主義大師托爾斯泰也寫出了男女主人公關系中的社會因素、階級對立,使社會的主題與倫理道德的主題緊密結合,融為一體。
作為貴族,托爾斯泰在資本主義勢力的沖擊下,看到的只是國家機器——暴力的加強、社會道德的淪落和農村的破產。為了和資本主義世界抗衡,他自然求助於農民。盧那察爾斯基指出,這不僅是托爾斯泰個人探索的結果,也是從赫爾岑到民粹派走過的道路,而「托爾斯泰在這方面更是特別富於典型性」,因為他客觀上反映了俄國農民資產階級革命的特性。這也決定了聶赫留道夫形象的典型意義。好段:
我們活在世界上抱著一種荒謬的信念,以為我們自己就是生活的主人,人生在世就是為了享樂。這顯然是荒謬的。要知道,既然我們被派到世界上來,那是出於某人的意志,為了達到某種目的。可是我們斷定我們活著只是為了自己的快樂。顯然,我們不會有好下場,

⑥ 《復活》的精彩美文摘抄

摘抄1:
我們活在世界上抱著一種荒謬的信念,以為我們自己就是生活的主人,人生在世就是為了享樂。這顯然是荒謬的。要知道,既然我們被派到世界上來,那是出於某人的意志,為了達到某種目的。可是我們斷定我們活著只是為了自己的快樂。顯然,我們不會有好下場,就像那不執行園主意志的園戶那樣。主人的意志就表現在那些戒律里。只要人們執行那些戒律,人間就會建立起天堂,人們就能獲得至高無上的幸福。
-----------------------------------
註解:這是聶赫留朵夫走到新生活的門檻時的覺悟。文中「園主」的故事引自《聖經》。我的建議:慢慢地讀《復活》,慢慢地品位人生的智慧,讀完之後會有脫胎換骨的感覺。

摘抄2:
那時他是一個誠實而有自我犧牲精神的青年,隨時准備為一切美好的事業獻身,如今成了一個荒淫放盪、徹頭徹尾的利己主義者,喜愛的只是自己的享受,那時侯他覺得世界是一個秘密,他懷著喜悅和激情千方百計要解開這個秘密,現在他覺得現實中的一切既簡單有明了,一切都是由他所處的現實環境所決定,那時候他認為必需和重要的是接觸大自然,接觸曾經生活過、思想過、接觸過的前人(如接觸哲學、詩歌),現在認為必需、和重要的是人為的規章制度,和跟同事們交往。那時候女人是神秘的,迷人的,正因為神秘才是迷人的創造物;現在,除了家裡的女人和朋友的妻子,一切女人的功用都是十分明確:女人是他已經嘗試過的最好的享受工具。那時候他不要錢,母親給他的錢,連三分之一都用不了,他可以放棄父親名下的田產分給他的佃戶;現在母親每月給他一千五百盧布,他還不夠用,為了錢他已經跟母親有過幾次不愉快的交談。那時候他認為精神上的人才是真正的我;現在則認為強壯而精力充沛、獸性的我才是他自己。
-----------------------------------
註解:很欣賞第二段的語句,覺得人的一生其實就是在善、惡的掙扎與對抗中度過的!~~!

摘抄3:
他這才明白過來,原來他在最近這段時期對人們所發生的憎惡,特別是今天對公爵,對索菲雅,對米西,對柯爾涅依所發生的憎惡,其實就是對他自己的憎惡。說來奇怪,這種承認自己卑鄙的心情,固然不免使人痛苦,同時卻又使人快樂而心安。

聶赫留朵夫生平已經不止一次地發生過他稱之為「靈魂的掃除」這類的事情。他所謂的靈魂的掃除,指的是這樣一種精神狀態:往往經過很長一段時期的間隔以後,忽然,他感到他的內心生活疲沓了,有時甚至停頓了,就著手把堆積在他靈魂里而成為這種停頓的原因的垃圾統統清除出去。
……
從那時候起到今天,他已經有很長一段時期沒有打掃過他的靈魂,所以他從來也沒有象這樣骯臟過,他的良心所要求的東西和他所過的生活之間也從來沒有象這樣不協調過。他看到這個差距,不由得心驚肉跳。
-----------------------------------
註解:我覺得,每隔一段時期做一下「靈魂的掃除」是很有益的事情,它能讓你自醒自重,同時使你的生活目標更加明確,思路更加清晰。

摘抄4:
他身上發生的這一系列可怕的變化,原因僅僅是他不再相信自己,轉而去相信別人。至於他不再相信自己,而去相信別人的原因,那是因為如果相信自己,生活就會變得過於困難:相信自己,意味著處理各種問題都不能考慮追求輕鬆快樂的肉體的自我,而且幾乎總是同他作對;相信別人,意味著無需處理任何問題,所有的問題都已經得到解決,解決問題的原則總是不考慮精神的自我,而只考慮肉體的自我。此外,相信自己,他往往總會遭到人們的指責,——相信別人,他卻博得周圍人們的贊揚。

摘抄5:
聶赫留朵夫雖然有些失望,但也為瑪絲洛娃找到自己的幸福而感到高興。然而,聶赫留朵夫對這幾個月來的耳聞目睹感到苦惱,他覺得自己沒有辦法解決社會現實中的種種罪惡,後來,他在《聖經》中找到了答案:人不但不可恨仇敵,而要愛仇敵 。

⑦ 列夫托爾斯泰《復活》的讀書筆記及精彩片段

回到旅館,聶赫留朵夫沒有上床睡覺,而在房間里久久地來回踱步。他跟卡秋莎的事已經結束。她不再需要他,這使他感到傷心和羞愧。不過此刻使他痛苦的倒不是這件事。另外有一件事不僅沒有結束,而且空前劇烈地折磨著他,要他有所行動。
在這段時間里,特別是今天在這座可怕的監獄里目睹的種種駭人聽聞的罪惡,那毀了親愛的克雷里卓夫的種種罪惡,正泛濫成災,不僅看不到戰勝它的可能,甚至不知道怎樣才能把它戰勝。
他的頭腦里浮起千百個人的影子,他們被冷酷的將軍、檢察官、典獄長關在病菌彌漫的惡濁空氣里,受盡凌辱。他想起自由不羈、痛罵長官的怪老頭被看作瘋子。他還想起含恨而死的克雷里卓夫夾在其他幾具屍體中間,相貌俊美,臉色蠟黃。究竟是他聶赫留朵夫瘋了,還是那些自以為頭腦清醒而干出那些勾當來的人瘋了?這個老問題此刻又更加執拗地出現在他面前,要求他解答。
他來回走得有點累了,腦子也思索得有點累了,就在靠近燈光的沙發上坐下來,隨手打開英國人送給他留作紀念的福音書,那是他剛才清理口袋時丟在桌上的。「據說什麼問題都可以在那裡找到答案,」他想著翻開福音書,開始讀他翻到的一頁。那是《馬太福音》第十八章。
一 當時門徒進前來,問耶穌說,天國里誰是最大的。
二 耶穌便叫一個小孩子來,使他站在他們當中。
三 說:我實在告訴你們,你們若不回轉,變成小孩子的樣式,斷不得進天國。
四 所以凡自己謙卑象這小孩子的,他在天國里就是最大的。
「對了,對了,確實是這樣,」聶赫留朵夫想到自己只有在謙卑的時候才能領略生活的寧靜和歡樂。
五 凡為我的名,接待一個象這小孩子的,就是接待我。
六 凡使這信我的一個小子跌倒的,倒不如把大磨石拴在這人的頸項上,沉在深海里。
「為什麼說:『凡為我的名,接待一個象這小孩子的』?在什麼地方接待?『凡為我的名』是什麼意思?」聶赫留朵夫問自己,覺得這些話很不好懂。「還有,為什麼要把大磨石拴在頸項上,還要沉在深海里?不,這話有點不對頭,不確切,不清楚,」他想到他生平讀過好幾次福音書,總是遇到這種莫名其妙的地方,因而讀不下去。他又讀完第七節、第八節、第九節和第十節。這幾節講到將人絆倒,講到他們必須進入永生,講到把人丟在地獄的火里作為懲罰,講到孩子的使者常見天父的面。「可惜這些話很不連貫,」他想,「但還能看出其中有些好東西。」

⑧ 復活的摘抄加賞析

復活的摘抄加賞析:
摘抄:現在他領悟了,相信了……從這天晚上起,聶赫專留朵夫開始了一種嶄新屬的生活,不僅因為他進入了一個新的生活環境,還因為從這時起他所遭遇的一切,對他來說都具有一種跟以前截然不同的意義。至於他生活中的這個新階段將怎樣結束,將來自會明白。
賞析:聶赫留朵夫努力從「動物的人」向「精神的人」轉化,竭力用受害者、普通老百姓的眼光重新審視他周圍的一切事物,他逐步成為本階級的審判者。主人公周旋於統治階級的最上層,奔走在貧苦人民的最低層,使他經歷了多個心靈的轉變:由惡到善,由無情到同情,由憎惡到愛,這些都是他覺醒的鋪墊。,他從聖經中找到了瑪絲落瓦拒絕他的原因,表明他已經成為一個高尚的人,一個從墮落的貴族青年轉變到善良的人,一個人性復活的人。這是多麼令人震撼啊!

熱點內容
古代勵志的名言 發布:2021-03-16 21:50:46 瀏覽:209
形容兒孫繞膝的詩句 發布:2021-03-16 21:49:35 瀏覽:878
席慕蓉賞析印記 發布:2021-03-16 21:48:26 瀏覽:311
權力很大含有手的成語 發布:2021-03-16 21:48:22 瀏覽:584
能聽的兒童故事 發布:2021-03-16 21:48:15 瀏覽:285
關於足球的詩歌詞句 發布:2021-03-16 21:47:40 瀏覽:870
拖拉機的古詩 發布:2021-03-16 21:42:53 瀏覽:571
亮甜的詩句 發布:2021-03-16 21:42:00 瀏覽:831
廣東話生日快樂祝福語 發布:2021-03-16 21:38:55 瀏覽:409
噓的短句 發布:2021-03-16 21:38:07 瀏覽: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