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名言名句 » 五祖的名言

五祖的名言

發布時間: 2021-01-17 12:16:16

Ⅰ 慧能法師六祖禪師名言

1、迷時師度,悟了自度。

這句話的意思是:迷惑不解的時候靠老師指點,理解明白的時候自己解決

2、佛法在世間,不離世間覺,離世覓菩提,恰如覓兔角。

這句話的意思是:佛法最重要的是在自己日常生活中,時時刻刻提得起觀照的功夫,功夫得力了,世間法與出世間法是一不是二,所謂是「一法如,一切法如」。

3、不是風動,不是幡動,仁者心動。

這句話的意思是:當旗子在風的吹動下飄動,不是因為風在運動,也不是因為旗子在運動,而是因為觀察者的內心認為旗子在運動。這是唯心主義世界觀,對唯心主義者來說,世界不是客觀存在的,而是因為我的思考,所以才有了世界。我不思考了(比如我死了),世界就不存在了。

4、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台;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這句話的意思是:菩提原本就沒有樹,明亮的鏡子也並不是台,本來就是虛無沒有一物,哪裡會染上什麼塵埃。比喻本來清凈的法身並不是用任何事物可以比擬更不是人為地保持清凈的。更是比喻法身不因外塵所染污本自清凈。

5、兀兀不修善,騰騰不造惡,寂寂斷見聞,盪盪心無著。

這句話的意思是:在一切見聞中,心是清凈的,心是不染著,這樣才能把一切事情看得清清楚楚。在一切見聞中不生分別、不生執著。

6、心腸含諸種,普雨悉皆萌;頓悟花情已,菩提果自成。

這句話的意思是:大家各自本來是佛,諸般種子自然齊備,等到適合的情況,自然萌發,由量變到了頓悟的質變,了了情啊,欲啊,便是證道了,菩提是覺悟,那麼成就了覺悟的果位。

Ⅱ 請各位大德開示:為什麼五祖講:「不識本心,學法無益」。

你那個會疼的心是妄心。你那個知道自己在疼的心是本心,它不疼不累不動,本來無一物也不惹塵欲。如不識本心,不時刻保持『我知道』(阿賴耶),只是練四念住(身受心法五蘊阿賴耶識)。結果就容易對壞的感受抵抗,對好的感受貪愛。執取更深。先識本心保持我知道,再加深對感受的觀察,感受越強,對感受的分離就越徹底,直到苦樂都影響不到本心。像看幻象電影一樣對待一切光聲香味觸法,心不再受干擾,在流動的幻象中靜靜入定。1禪還有尋思維,伺思維,喜心行,樂心行。繼續脫離思維的影響,進入2禪,只剩喜樂心行。繼續脫離心行,進入3禪,只剩樂心行。繼續脫離樂心行。進入4禪,繼續脫離流注一樣的細微心行,聲音停止,進入4禪根本定。繼續脫離,進入滅盡定,滅除最後的心行,思想和感受會在這里徹底終止。所以大乘禪宗都提倡先識本心,再練習四念住。我們習慣了跟疼樂的感受融合一體,隨著感受的命令興奮抽搐。而看受想行識只是本心的部分功能。你那個知道當下正在發生什麼,正在感受到什麼的心才是本心,是珠寶,而我們每天只是拿走了裝珠寶的盒子。這個習慣要改過來。你可以拿走珠寶,也可以同時拿走珠寶和盒子。但不允許只拿走盒子。做任何事都時時刻刻保持我知道,洗手時知道自己在洗手,知道升起了抬手落手的慾念,知道手給你發送了什麼樣的感受,知道自己在思考,知道自己在睡眠,停下來時反過來看著這個我知道,心看著萬物,但不受萬物的任何干擾,這就是修行。

Ⅲ 傳承武術精神的名言

1、晴空一鶴碧霄下,便引永春傲天下。

2、永春白鶴,曠世絕學,剛柔相濟,所向無敵。

3、永春白鶴拳,圓你金庸夢!

4、剛中稱雄,柔中稱霸,永春拳師雄霸天下。

5、習練七娘永春傳承,領悟白鶴亮翅優雅。

6、白鶴翱翅翔,永春立千秋。

7、中國真功夫,世界共精彩。

8、行雲流水,永春白鶴。強身健體,百世流芳。

9、永春傳誦武林震天下,白鶴揚名盡顯本色。

10、印染春之鶴,慕思美之名。

11、永春白鶴舞,俠骨柔情傳。

12、中華武術傳承千史,永春鶴拳流芳百世。

13、白鶴舞翼,永春藏龍。七娘幻夢,拳法涌動。

14、永春白鶴,武動九州。

15、白鶴亮翅展神州,永春起舞揚中華。

16、白鶴長鳴撲翅飛,名揚四海永春拳。

17、要問永春拳誰創?少林女俠方七娘。

18、永春亮劍,白鶴出招。

19、拳在白鶴舞中生,名在詠(永)春立天下。

20、白鶴舞宵漢,詠春秀千古。

21、白鶴展翼,剛柔並濟,行手攻防,永春搏揚。

22、似剛似柔練出真功夫,永春白鶴舞起異風采。

23、永春拳法嘯河山,白鶴弟子濟人心!

24、拳拳在握永春拳,大愛無疆白鶴心!

25、白鶴九天翔,神拳四海傳。

26、永春白鶴拳,美名四海傳。

27、舞鶴乾坤,蹀頓風雷。中華奇葩,四海永春。

28、永春白鶴拳,天下武德永相傳。

29、身隨拳動,心隨鶴翔。

30、融匯鶴法歷百年,拳出永春遍世界。

31、永春白鶴,剛柔世界。

32、永春白鶴三百載,中華功夫五千年!

33、白鶴永春,拳動我心!

34、少林武術名揚中外,永春鶴拳威震四海。

35、武之絕學,永春白鶴,拳中精華,承之名家。

36、白鶴神拳起永春,剛柔之間藏乾坤。

37、詠春師,白鶴拳,推舞術,精武法。

38、百家長聚永春鶴,世代流傳鶴法精。

39、白鶴神拳譽滿八方,永春人民盛邀賓客。

40、剛柔智勇白鶴拳,五湖四海永春情!

41、鶴舞永春,我心飛翔。

42、學習詠春拳,你我都成長。

43、拳誼聯四海,白鶴傳萬邦。

44、白鶴翔宇內,永春振國威。

45、白鶴翔五洲,拳誼聯四海。

46、永春神采,www.jINTang114.oRg鶴舞神州。

47、朝德思韻鶴拳舞,健體強身得永春。

48、功夫在中國,白鶴在永春。

49、南拳五祖立於峰,百匯力勁蘊其中,威視群雄立白鶴,似剛似柔氣如虹。

50、尚武精神,自強不息,德體兼備,白鶴永春。

Ⅳ 李連傑經典語錄

◎每一個人每天都在學習,每一分鍾都在進步或者退步,都很難有一個定義的,最重要就是你努力了,但求無愧於心。用心做一件事是最重要的。

◎兩歲時父親就不在,靠母親帶大5個孩子,在那個時候真的不容易,所以我非常尊重她,而且我覺得做母親真的不簡單。

◎我對人家如何評論我,說喜歡我也好,不喜歡也罷,我都沒有想法。因為,每一個民族看待問題的角度總是不一樣的。而且,大人、小孩、成年人的看法又不一樣了。就比如,我在東南亞的時候,人們認為李連傑是最老土的一個。因為,也不包裝自己,整天都穿著一樣的東西見記者。記者照完了都不知道應該放哪個封面。記者會說:「呀?穿的衣服怎麼跟兩年前穿的都是一樣的。」也就是說大家看待問題的角度是不一樣的。 到了美國你可能就是一個很傳統的中國人。再說,我是我行我素的那種。我只要努力做我的電影。你喜歡我就繼續拍,如果不喜歡我就拍屁股走人,也不會遺憾些什麼。因為,每一次做的時候我都是努力了。也許,就是因為這樣的性格會有些與眾不同吧!

◎無論你多麼的出名,不管你多麼的有錢,不管你的職業是做總統還是做老百姓。七情六慾,酸甜苦辣,開心不開心都是一樣的。量的區別,量有什麼區別:他可能掙1000萬才會開心,他也可能掙2000塊就很開心了,或者有的人退休了或者下崗了,能夠有點小生意做就很開心。不開心也同樣,我記得很簡單,我小時候,70年代。最開心的是就是過新年,有一斤瓜子,二兩花生可以吃,看春節晚會,那是最開心的。現在每一個人都可以天天做。

◎在全球的歷史當中,很多偉大的文藝作品,一些交響樂或者一些畫,那些藝術家在死的時候,根本沒有人理他們是誰,但是一百年,幾百年以後我們覺得是一個偉大的藝術品,所以我們應當把眼光放的很長遠。

◎我改變不了別人的想法,很多事我都讓它順其自然,過去的事已經過去了,既然你沒有太大的希望,你就不會失望,你就會以很平常的心態對待每一天的工作。

◎美國人只知道我會打架,他們不理解英雄的含義。如果有英雄說明這個世界並不安全,因為沒有安全感的人需要英雄的拯救。哪天沒有了英雄,我們才真正安全。

◎武術有三境。境界一,學習一招一式,不斷重復練習。「把身體當成武器,集中精力學習技巧。」境界二,身體是天賜,頭腦靠後天。「不戰而屈人之兵,是為上乘」。境界三:獲得內心的平靜,再也不用抬手,打得越多,越不想打。

◎我始終相信是你的便是你的,當然自己也要付出努力,否則機會來臨也沒能力面對,這亦是基本的生存之道。

◎不管多麼強壯,多重要,每個人都得死。我已准備好了。沒有人知道什麼時候會發生,所以我珍惜現在。這樣,才說得上對家庭,妻兒負責。哪怕明天(死亡)就來臨,我也已經珍惜了每一天,每一時刻。

◎只有了解了痛苦,才能夠真正的快樂。

Ⅳ 古語有雲

1、禍福無門,唯人是召。《左傳》
意思:禍福的到來沒有一定,都是人們自己召來的。

2、及之而後知,履之而後艱,烏有不行而知者乎?《魏源集》
意思:接觸實際才能了解事物的真相,經過實踐才會知道做事的艱難,哪裡有不經過實踐而獲得知識的呢?

3、海內昇平,路不拾遺。《資治通鑒》
意思:寫出了太平盛世的景象。

4、儉,德之共也;侈,惡之大也。 《左傳》
意思:節儉,是有道德的人所共有的品質;而奢侈,則是罪惡的根源。

5、百尺竿頭須進步。《景德傳燈錄》
意思:即使是已到了百尺竿子的頂端,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也不能驕傲自滿,而要繼續努力,再接再厲,去取得更大的勝利。

6、窮則變,變則通,通則久。 《易經》
意思:事物發展到了極點,就必須進行變革,變革了才能繼續發展,不斷發展才能長久地存在。

7、賤不害智,貧不妨行。
意思:家境貧困,地位低下,並不妨害他成為一個聰明而又品德高尚的人。

8、君子贈人以言,庶人贈人以財。 《荀子》
意思:道德高尚的人能以忠言相告,一般的人卻總喜歡以錢物相贈。

9、企者不立,跨者不行。 《老子》
意思:說明做事要腳踏實地,穩步前進,不然將一事無成。

10、苟利社稷,死生以之。 《左傳》
意思:只要於國家有利,不管死活都要全力以赴。
所愛者,光五祖.
所惡者,滅五族.

自古皆有死,人無信不立.

此生未遇風光,眼下只剩凄涼.

魂入有靈,以鑒我心.
從此天下,更無知音.

不責人小過,不發人陰私,不念人舊惡。三者可養德,亦可以遠害。
古防患篇(名言今輯1)
人皆知患,莫知使患無生。
--《老子》
有終身之憂,無一朝之患。
--《孟子.離婁下》
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亂。
--《易經.系辭下》
居安思危,有備無患。
--《左傳. 襄公十一年》
千丈之提,以螻蟻之穴潰。
--《韓非子.喻老》
若火之燎原,不可向邇,其猶可撲滅。
--《尚書.盤庚上》
善理川者必杜其源,善防奸者必絕其盟。
--唐.魏徵《群書治要.政論》

----------------------------------------------------
古為公篇(名言今輯2)
一公則萬事通,一私則萬事閉。
--《袁子正論.論兵》
公生明,廉生威。
--清.李煜《西漚外集.冰言》
公生明,偏生暗。
--《荀子.不苟》
有公心,必有公道。
--晉.《物理論》卷一
政在去私,私不去則公道亡。
--《傳子.問政篇》
寧公而貧,不私而富。
--元.張善浩《牧民忠告》
君子之守,修其身而天下平。
--《孟子.決心下》
古修身篇(名言今輯3)
不曲道以媚時,不詭行以繳名。
--唐.魏徵《群書治要.政諭》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
--《論語.子路》
類君子之道,入暗室而不欺。
--唐.路賓王《螢火賦》
失信不立。
--《左傳.成公八年》
小不忍,則亂大謀。
--《論語.衛靈公》
修身在正其心。
--《禮記.大學》
人受諫則聖;木受繩則直。
--《孔子家語.子路語》

-------------------------------------
古惜陰篇(名言今輯4)
人世光陰花上露。
--宋.馬浩讕《青玉案》
百川赴海返潮易,一葉報秋歸樹難。
--唐.鮑溶《始見二毛》
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
-- 唐. 劉希夷《代悲白頭翁》
人生富貴駒過隙,唯有榮名壽金石。
--清.顧炎武《秋風行》
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
--《文藝.古樂府.長歌行》
盛年不再來, 一日難再晨.
--晉.陶潛《雜詩》
天下事以難而廢者十之一;以惰而廢者十之九。
--《顏氏家訓》
古壯志篇(名言今輯5)
人之進退,唯問其志。
--《太平御覽.子部》
安危不二其志,險易不革其心。
--唐.魏徵《群書治要. 昌言》
老驥伏櫪,志在千里。
--魏.曹操《龜雖壽》
有志尚者,隨能磨礪以就素業。
--《顏氏家訓.勉學》
有志者事竟成。
--《後漢書.列傳》
恢宏志士之氣,不宜妄自菲薄。
--蜀.朱葛亮《出師表》
志不疆者智不達,言不信者行不果。
--《墨子.修身》

--------------------------------------------------
古讀書篇(名言今輯6)
一時勸人以言,百世勸人以書。
--《格言聊壁.惠古》
三日不讀書,便覺語言無味。
--明.朱舜水《讀書樂卷後》
不覽古今,論事不實。
--漢.王充《論衡.別通卷》
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
--宋.朱熹《觀書有感》
博學而不寡,篤行而不倦。
--《禮記.學記》
欲速則不達,見小利則大事不成。
--《論語.子路》
心之官則思;思則得之,不思則不得也。
--《孟子.告子上》

----------------------------------------------------
古教育篇(名言今輯7)
敬教勸學,建國之本;興賢育才,為政之先務。
--《朱舜水集.勸興》
教人者,成人之長,去人之短也。
--清.魏源《默觚下.治篇》
人不可以不就師矣。
--漢.王符《潛夫論.贊學》
凡師之道,嚴師為難。
--《韓詩外傳》卷三
善教人者,使人繼其志。
--《禮記.學記》
學所以治己,教所以治人。
--《意林.任子》
賢者,以其昭昭使人昭昭。
--《孟子. 盡心下》

----------------------------------------------
古身心篇(名言今輯8)
好言所不知,自欺也。
--清.馮班《鈍吟的雜錄.家戒》
當斷不斷,反受其亂。
--《漢書.霍光傳》
自知者不怨人。
--《荀子.榮辱》
大怒不怒,大喜不喜,可以養心。
--《錢公良則語上.系庚》
情憂不在多,一夕能傷神。
--唐.茫雲《有所思》
樂易者常壽長,憂險者常夭折。
--《荀子.榮辱》
蓄疑敗謀,怠忽荒政。
--《尚書.周官》
古愛情篇(名言今輯9)
人生恩愛原無價。
--《白雪遺音》
在天願作比翼鳥,在地願為連理枝。
--唐.白居易《長恨歌》
有黃金應鑄相思。
--《山中白雲詞. 南樓令》
海枯石爛兩鴛鴦,只合雙飛便雙飛。
--《無遺山集.西樓曲》
恩情須學水長流。
--唐.魚玄機《寄子安》
情人眼裡出西施。
--清.曹雪芹《紅樓夢》
結發為夫婦,恩愛兩不疑。
--漢.蘇武《詩四首》

----------------------------------------
古執法篇(名言今輯10)
法度數變,國家之大患。
--清.申涵煜《省心短語》
法不阿貴,繩不撓曲。
--《韓非子.有度》
法令行則國治,法令馳則國亂。
--漢.王符《潛夫論.述赦》
不以私害法,則治。
--《商君書.修權》
夫行罰先貴近而後卑遠,則令不犯。
--《資治通鑒.唐紀》
上好德則下無隱,上惡貪則下恥爭。
--《孔子家語. 王言》
賞罰不信,則禁令不行。
--《韓非子.外儲說左上》
古交友篇(名言今輯11)
凡才智之士,必得忠直之人從勞制之。
--清. 申涵煜《省心短語》
何以報知音,永存堅與貞。
--唐.孟郊《答郭朗中》
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
--唐.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蓬生麻中,不扶自直。
--《荀子.勸學》
獨學而無友,則孤陋而寡聞。
--《禮記.學記》
善與人交,歲寒無易。
--《楊炯集補遺》
交潛而言深者,愚也
--《後漢書.崔駟列傳》

-----------------------------------------
古寫作篇(名言今輯12)
文章合為時而著,歌詩合為事而作。
--唐.白居易《興元九書》
著述須待老,積勤宜少年。
--宋.歐陽修《獲麟贈姚辟先輩》
簡為文章盡境。
--清.劉大《論文偶記》
波浪無窮,而光采有主。
--明.譚元春《詩舊序》
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
--唐.杜甫《奉贈韋左丞丈二十二韻》
開卷之初,當以奇句奪目,使之一見而驚 。
--清.李漁《間情偶寄.大受煞》
為人重晚節,行文看結穴。
--《春覺齋論文.用收筆》

----------------------------------------
古人才篇(名言今輯13)
人為政事之本。
--《習齊年譜》卷下
古之善觀人國者,不觀其國勢之強弱,觀用人之賢否 。
--《玉堂叢語.規諷》
世質則官少,世文則吏多。
--《傳子.授職篇》
得人者,卑而不可勝。
--《管子.侈靡》
用人當取其長而舍其短。
--《從政遺規. 薛文清公要語》
天生我才必有用。
--唐.李白《將進酒》
狗不以善吠為良,人不以善言為賢。
--《莊子.徐無鬼》
古治軍篇(名言今輯14)
不備不虞,不可以師。
--《左傳.隱公五年》
天下雖安,忘戰必危。
--《司馬法.仁本》
善用兵者,防亂於未亂,備急於未急。
--宋.許洞《虎令經》
論事料敵,當以己度人。
--《三國志.魏書》
以正治國,以奇用兵。
--《老子》
攻其無備,出其不意,此兵家之勝,不可先傳也。
--《孫子兵法.計篇》
制敵在謀,不在眾。
--宋.尹誅《敘燕》

--------------------------------------------------
古成敗篇(名言今輯15)
不足生於無度。
--《孔子家語.王刑斛》
不取於人謂之富,不屈於人謂之貴。
--《孔業子》
進不失廉,退不失行。
--《宴子春秋.內篇問上》
廉者常樂無求,貪者常虞不足。
--《中說.王道》
寧可清貧自樂,不作濁富多憂。
--宋.釋道元《崇德傳燈錄》
先去私心,而後可以治公事;先平己見,而後可以聽人言。
--《格言聊璧.接物》
君子樂得其道,小人樂得其欲。
--《禮記.樂記》
古廉節篇(名言今輯16)
唯廉者能約己而利人。
--明太祖《明史.本紀.太祖》
國家紀綱,首重廉吏。
--清世祖《清史稿.本紀》
敦節儉,祛浮華,宜自宮中始。
--慈禧太後《清史稿.列傳.後妃》
夫君者儉以養性,靜以修身。
--唐太宗《唐太宗集.誡盈篇》
屈一己之欲,樂四海之民。
--唐太宗《唐太宗集.金鏡》

救人一命,勝造七級浮屠。
人非草木,孰能無情。
君子能忍,必成大器。
淡泊明志,寧靜致遠。
厚德載物,有容乃大。

Ⅵ 求佛教名言!

釋迦佛入涅盤說無常偈曰:
諸行無常,是生滅法。生滅滅已,寂滅為樂。
至尊釋迦牟尼佛傳法之偈:
法本法無法,無法法亦法。今付無法時,法法何曾法?
西方一祖迦葉尊者傳法偈:
法法本來法,無法無非法。何於一法中,有法有不法?
西方二祖阿難尊者傳法偈:
本來付有法,付了言無法。各各須自悟,悟了無無法。
三祖商那和修尊者傳法偈:
非法亦非心,無心亦無法。說是心法時,是法非心法。
四祖優波鞠多尊者傳法偈:
心自本來心,本心非有法。有法有本心,非心非本法。
五祖提多迦尊者傳法偈:
通達本法心,無法無非法。悟了同未悟,無心亦無法。
六祖彌遮迦尊者傳法偈:
無心無可得,說得七祖婆須蜜尊者傳法偈:
心同虛空界,示等虛空法。證得虛空時,無是無非法。
八祖佛陀難提尊者傳法偈:
虛空無內外,心法亦如此。若了虛空故,是達真如理。
九祖伏馱蜜多尊者傳法偈:
真理本無名,因名顯真理。受得真實法,非真亦非偽。
十祖脅尊者傳法偈:
真體自然真,因真說有理。領得真真法,無行亦無止。
十一祖富那夜奢尊者法偈:
迷悟如隱顯,明暗不相離。今付隱顯法,非一亦非二。
十二祖馬鳴尊者傳法偈:
隱顯即本法,明暗元不二。今付悟了法,非取亦非離。
十三祖迦毗摩羅尊者法偈:
非隱非顯法,說是真實際。悟此隱顯法,非愚亦非智。
十四祖龍樹尊者傳法偈:
為明隱顯法,方說解脫理。於法心不證,無瞋亦無喜。
十五祖迦那提婆尊者法偈:
本對傳法人,為說解脫理。於法實無證,無終亦無始。
十六祖羅侯羅多尊者法偈:
於法實無證,不取亦不離。法非有無相,內外雲何起?
十七祖僧伽難提尊者法偈:
心地本無生,因地従緣起。緣種不相妨,華果亦復爾。
十八祖伽耶舍多尊者法偈:
有種有心地,因緣能發萌。於緣不相礙,當生生不生。
十九祖鳩摩羅多尊者法偈:
性上本無生,為對求人說。於法既無得,何懷決不決。
二十祖闍夜多尊者傳法偈:
言不合無生,同於法界性。若能如是解,通達事理竟。
二十一祖婆修盤頭尊者偈:
泡幻同無礙,如何不了悟,達法在其中,非今亦非古。
二十二祖摩蝗羅尊者法偈:
心隨萬境轉,轉處實能幽。隨流認得性,無喜復無憂。
二十三祖鶴勒那尊者法偈:
一法一切法,一切一法攝。吾身非有無,何分一切塔?
二十四祖師子尊者傳法偈:
正說知見時,知見俱是心。當心即知見,知見即於今。
二十五祖婆舍斯多尊者偈:
聖人說知見,當境無是非。我今悟真性,無道亦無理。
二十六祖不如密多尊者偈:
真性心地藏,無頭亦無尾。應緣而化物,方便呼為智。
二十七祖般若多羅尊者偈:
心地生諸種,因事復生理。果滿菩提圓,華開世界起。
二十八祖菩提達磨祖師偈:
吾本來磅土,傳法救迷情。一花開五葉,結果自然成。
.

二祖慧可大祖禪師傳法偈:
本來緣有地,因地種華生。本來無有種,華亦不曾生。
三祖僧璨鑒智禪師傳法偈:
華種雖因地,従地種華生。若無人下種,華地盡無生。
四祖道信大醫禪師傳法偈:
華種有生性,因地華生生。大緣與性合,當生生不生。
五祖弘忍大滿禪師傳法偈:
有情來下種,因地果還生。無情既無種,無性亦無生。
六祖慧能大鑒禪師傳法偈:
心地含諸種,普雨悉皆生。頓悟華情已,菩提果自成。
南嶽懷讓禪師傳法偈:
心地含諸種,遇澤悉皆萌。三昧華無相,何壞復何成!
馬祖道一禪師傳法偈:
心地隨時說,菩提亦只寧。事理俱無礙,當生即不生。

Ⅶ 求經典的佛教名句

十大經典佛抄家禪語

經典一:一切皆為虛幻。

經典二:不可說.說既是錯。

經典三: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經典四:人生在世如身處荊棘之中,心不動,人不妄動,不動則不傷;如心動則人妄動,傷其身痛其骨,於是體會到世間諸般痛苦。

經典五:一花一世界,一葉一如來。

經典六:前生500次的回眸才換得今生的一次擦肩而過。

經典七: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

經典八:苦海無邊,回頭是岸。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經典九: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台,原本無一物,何處染塵埃。

經典十:我不入地獄,誰入地獄。

Ⅷ 六祖慧能的醒世名言有哪些

我看的是《六祖慧能傳奇》,還沒看完。

我暫時知道的有:
禪者不思善,不思惡,各自觀心,自見本性,即可頓悟菩提。

該放下時就放下,該舍棄時就舍棄。不但下棋如此,學習佛道亦是如此。不舍棄些什麼,又怎麼能得到呢?只有空的瓶子,才能灌進醍醐。

人的心量非常廣大,如同虛空一樣,沒有邊際,沒有方圓,沒有大小,也沒有顏色,沒有上下長短,沒有怒喜,沒有善惡是非,也沒有頭尾。像這樣超越對立,融化矛盾,不執著、不貪愛,就是般若和禪定。

越是無風靜定的燈光,越能顯發靈明的光芒。禪定與般若亦是一樣,越是甚深禪定,越能激發出般若智慧。

忍辱波羅蜜,是菩薩必須修行的。

這一大堆木柴,就像人的各種貪欲,它燃起的熊熊大火,雖然能驅使人為滿足慾望而奔波,但它並不能光耀人的生命歷程,反而是以燒掉整個生命為代價。而覺悟的智慧如同燈光,一盞燈光,能驅散千年的黑暗,照亮人生,迷途知返。(前一句對話:「老五驚奇地說:『哎呀,你們看怪不怪,這火盆里燒著許多木柴,卻不如一盞小小的油燈,能照得滿屋亮堂。』」

所謂風動、幡動,本質上是心與鏡的關系。風是境,幡是塵客,所以釋迦牟尼說:「有因有緣世間生,有因有緣世間滅。」佛法是緣起法,它的最高明之處,就在於它揭示了宇宙人生的真諦——緣起性空。佛陀還說過: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此無故彼無,此滅故彼滅。宇宙中的萬事萬物,都是因緣所生,並且互為緣起,互為依存,互為條件,互為前提,也就是互為因果。

三界唯心,萬法唯識。心生則種種法生,心滅則種種法滅。動靜、善惡、美醜、好壞……世界上的一切矛盾對立,都是我們這些人各自依據自己的好惡、利害……強行分別而產生的。所有爭端的升起,一切矛盾的產生,也都是源自我們以不同的價值、舍此取彼的結果呀!

世上本無事,庸人自擾之。

境由心造,法由心生,一切都是我們人心的作用。

幡動而心不動,自凈其意,自空其身,自然趣入大道。

從佛法的角度來說,宇宙中的萬事萬物,都是有因有緣才產生的。

學佛之人並不是要像草木一般,不去分辨善惡,而是不因善人善事就歡喜奉承,也不因惡人惡事就憤恨怨怒,更不能以自己的喜惡、利害為標准,來判斷事物,觀察事物。學佛之人應以平等無差別的本心來面對世界,讓眾生和事物的本來面目呈現出來。所以,《金剛經》說:「應無所住而生其心。」

佛性是遠離永恆與短暫、美與丑、善與惡的境界,完全超乎分別之上,就是不二之法。

佛法,就是教導人們遠離貪愛、執著。那怕是行善的功德,或成佛得道的渴望,都不可貪愛執著。你行善不為人知,不求回報,就是菩薩布施,就是最高的智慧呀!

善知識,你等剛剛念誦過三皈依。我要奉勸諸位的是,希望你們皈依自己本性的佛、法、僧。其中,佛是覺悟,法是正確的佛法,僧是清凈。用自己的心去皈依覺,便不生邪惡,寡慾知足,能擺脫對財色的執著,這就叫福慧充足。自己的心皈依了正法,就沒有了邪見。沒有邪見,也就沒有人我的區別、傲慢自大、貪欲愛憎的執著,這就叫遠離貪欲。自己的心皈依了清凈,一切的煩惱愛欲等外界環境都不沾染自己的清凈心,這樣眾生就變成了尊貴的覺者。
如此修行,便是自己皈依自己,皈依自己的佛性。佛性像天色常清,日月常明;因有浮雲的一時遮擋,才變得陰沉昏暗。忽然一陣清風吹散了浮雲,就會立刻明朗起來。世人的心性常常變化就像天上的雲一樣。
有智慧的人們,智如太陽,慧如月亮,智慧如日月一樣永遠明亮。如果執著於外界事物,就會被自己的妄念浮雲所覆蓋,使自己的佛性不能明澈清晰。如果遇到有修行的高僧大德,聽到真正的佛法,自己鏟除迷妄,就會內外清澈,明心見性……

事實上,佛法無處不在,禪要無時不有。它與我們日常生活的每一件事都有關聯,就存在於行、住、坐、卧當中,在砍柴挑水、種地做工當中。我們生活中的那些真知灼見,那些規律性的東西,就是佛法呀!全心全意、專心致志勞動,就是修行;領會到了生活的真理,感悟到了真、善、美,那就是覺悟。

我們佛教所說的般若,就是空慧,也就是體悟空的智慧。若能修得心靈空盪盪、磊落落,連生命都不執著,無私地奉獻給眾生,才真正是積極救世的大無畏精神哩!有些世間的學者,只理論上講什麼公而忘私,卻不能從本質上看透自我,又如何能夠做到完全忘我呢?

不思善,不思惡,也並不是斷掉思想,弄得善惡不分,是非不明,而是在分辨善惡當中,不起任何貪愛、執著。

菩提不在遙不可及的天堂,而在我們生活的世間,是最平凡的東西。

一個勤奮修行的出家人,也許能夠不貪愛世間的財、色,但很難斷除對佛法、經典的執著。這也是貪欲,必須鏟除!菩薩應以空盪盪,無所得的本心,來領悟佛學的大道和宇宙人生的真諦。

前念不生即心,後念不滅即佛;成一切相即心,離一切相即佛。

佛眼看世界,一切眾生都是佛,不管茅草香花,都是清凈佛身的顯現!山河大地處處都是美妙的道場。

差別,僅僅是人心的取捨。

禪,不是純自然主義,禪者反對放任自流,更強調人的主動性與能動性。我們人,作為自然之子,棄惡揚善,改造自己,就是自然;自己掌握自己的命運,使之更加契合宇宙人生的規律,才是真正的順其自然。禪者之所以是真正的智者,原因也就在於此!

佛的知見,也就是覺悟的知見。佛就是覺。覺分為四種,開啟覺的智慧,顯示覺的智慧,領悟覺的智慧和深入覺的智慧。如果聽到開導啟示就能深入到覺的智慧中,這就是覺悟的智慧,自己的覺心、本性也因此得以顯現出來。所謂佛的智慧,實際上就是你自己的心,此外再沒有其它的佛。人們往往是自己掩蓋了本性的光明,迷戀於各種表面現象,受自己情慾的干擾,心甘情願地受物慾的驅使。所以我佛釋迦牟尼才假借種種方法苦口婆心地講說,規勸人們安定收心,不要向心外去妄求,如果你具有正確的認知和見解,就會常生智慧,觀照自心,止惡行善,這就開啟了佛的智慧。

禪,不可言說,如人飲水,冷暖自知。佛法的奧妙,也無法用文字來表達。一切經書,包括《法華經》,都是佛陀教導我們開悟的工具。它如同指向月亮的手指,目的是為了讓我們順利、快捷地找到月亮。而手指本身,並非明月。你若是僅僅研究手指的粗細、長短、顏色,永遠都找不到天空中的月亮。所以,學佛之人要直接探求佛法的本意,而不是執著於經典。你如果用這樣的心態持誦《法華經》,那麼,一切妙法就會像蓮花一樣,自然而然地從你的口中生出來!(情境是有一位弟子誦讀《法華經》,即《妙法蓮華經》,只知道字面意思)

你的本性就猶如虛空一般,空無一物可見,這就叫正見;了無一物可知,就是真知。它沒有什麼青黃顏色,也沒有大小長短,但見空空靈靈,清清凈凈,覺體圓明,即是見性成佛,也就是如來知見。

佛祖釋迦牟尼在《金剛經》中說,凡所有相,皆是虛妄。這就是說,真正的佛是無相的,學佛之人不可執著於外在的形象而迷失了自心,我們禮拜的應該是自性本具的天真佛,而不是這些泥塑、木雕的偶像。

業障在你心中,我怎麼能給你消得掉?若是你得了病,我能替你吃葯嗎?人,只有自己能救自己。

要知道,老鼠不去貓窩里偷吃,不在貓爪子上拉屎,知道避開危險,正是它有佛性的證明。它與我們人類一樣,都有肉體與心靈上的煩惱,也想遠離、消除這些煩惱。這種避苦趨樂、尋求解脫、嚮往平安、愉悅的心性,正是眾生佛性的顯現。這也就是說,老鼠本來具有佛性。

Ⅸ 古語佛家道別的話

庄嚴劫毗婆屍佛傳法偈曰:
身從無相中受生,猶如幻出諸形像;
幻人心識本來無,罪福皆空無所住。

庄嚴劫屍棄如來傳法偈曰:
起諸善法本是幻,造諸惡業亦是幻;
身如聚沫心如風,幻出無根無實性。

庄嚴劫毗舍浮佛傳法偈曰:
假借四大以為身,心本無生因境有;
前境若無心亦無,罪福如幻起亦滅。

賢劫拘留孫佛傳法偈曰:
見身無實是佛身,了心如幻是佛幻;
了得身心本性空,斯人與佛何殊別。

賢劫拘那含牟尼佛傳法偈曰:
佛不見身知是佛,若實有知別無佛;
智者能知罪性空,坦然不怖於生死。

賢劫迦葉佛傳法偈曰:
一切眾生性清凈,從本無生無可滅;
即此身心是幻生,幻化之中無罪福。

賢劫釋迦牟尼佛傳法偈曰:
法本法無法,無法法亦法;
今付無法時,法法何曾法。

【第一祖】摩訶迦葉尊者
法法本來法,無法無非法,
何於一法中,有法有不法?

【第二祖】阿難尊者
本來付有法,付了言無法,
各各須自悟,悟了無無法。

【第三祖】商那和修尊者
非法亦非心,無心亦無法,
說是心法時,是法非心法。

【第四祖】優波鞠多尊者
心自本來心,本心非有法,
有法有本心,非心非本法。

【第五祖】提多迦尊者
通達本法心,無法無非法,
悟了同未悟,無心亦無法。

【第六祖】彌遮迦尊者
無心無可得,說得不名法,
若了心非心,始解心心法。

【第七祖】婆須蜜尊者
心同虛空界,示等虛空法,
證得虛空時,無是無非法。

【第八祖】佛陀難提尊者
虛空無內外,心法亦如此,
若了虛空故,是達真如理。

【第九祖】伏馱蜜多尊者
真理本無名,因名顯真理,
受得真實法,非真亦非偽。

【第十祖】脅尊者尊者
真體自然真,因真說有理,
領得真真法,無行亦無止。

【十一祖】富那夜奢尊者
迷悟如隱顯,明暗不相離,
今付隱顯法,非一亦非二。

【十二祖】馬鳴大士
隱顯即本法,明暗元不二,
今付悟了法,非取亦非離。

【十三祖】迦毘摩羅尊者
非隱非顯法,說是真實際,
悟此顯隱法,非愚亦非智。

【十四祖】龍樹大士
為明隱顯法,方說解脫理,
於法心不證,無瞋亦無喜。

【十五祖】迦那提婆尊者
本對傳法人,為說解脫理,
於法實無證,無終亦無始。

【十六祖】羅?羅多尊者
於法實無證,不取亦不離,
法非有無相,內外雲何起?

【十七祖】僧伽難提尊者
心地本無生,因地從緣起,
緣種不相妨,華果亦復爾。

【十八祖】伽耶舍多尊者
有種有心地,因緣能發萌,
於緣不相礙,當生生不生。

【十九祖】鳩摩羅多尊者
性上本無生,為對求人說,
於法既無得,何懷決不決?

【二十祖】闍夜多尊者
言下同無生,同於法界性,
若能如是解,通達事理竟。

【二十一祖】婆修盤頭尊者
泡幻同無礙,如何不了悟?
達法在其中,非今亦非古。

【二十二祖】摩拏羅尊者
心隨萬境轉,轉處實能幽,
隨流認得性,無喜復無憂。

【二十三祖】鶴勒那尊者
認得心性時,可說不思議,
了了無可得,得時不說知。

【二十四祖】師子尊者
正說知見時,知見俱是心,
當心即知見,知見即於今。

【二十五祖】婆舍斯多尊者
聖人說知見,當境無是非,
我今悟真性,毋道亦無理。

【二十六祖】不如密多尊者
真性心地藏,無頭亦無尾,
應緣而化物,方便呼為智。

【二十七祖】般若多羅尊者
心地生諸種,因事復生理,
果滿菩提圓,華開世界起。

【二十八祖】菩提達磨尊者,東土初祖。
吾本來茲土,傳法救迷情,
一華開五葉,結果自然成。

【二十九祖】慧可大師,東土第二祖。
本來元有地,因地種花生,
本來無有種,花亦不曾生。

【三十祖】僧璨大師,東土第三祖。
花種雖因地,從地種花生,
若無人下種,花地盡無生。

【三十一祖】道信大師,東土第四祖。
花種有生性,因地花生生,
大緣與性合,當生生不生。

【三十二祖】弘忍大師,東土第五祖。
有情來下種,因地果還生,
無情既無種,無性亦無生。

【三十三祖】惠能大師,東土第六祖。
心地含諸種,普雨悉皆萌,
頓悟花情已,菩提果自成。

Ⅹ 五祖弘忍在傳衣缽給六祖惠能時,說了一首偈誦,叫有情來下種,因地果還生,無情亦無種,無性亦無生

前兩句說的是「緣起」的概念,有因有緣而後有果,諸法因緣生,諸法因緣滅,都是在變內化無容常中顯示一切現象。
後兩句則說的是一個「覺性」,諸法亦無所生,也無所滅,一切本來如是。一切諸法,唯依妄念而有差別,若離心念,則無一切境界之相。有心才有覺,無心則不覺,妄心妄念則是幻覺錯覺。
情,指的是願望和信心;地,指的是成熟的條件。
有情來下種,是說有願望有信念,才有接受佛法的基礎,否則猶如對空說話,無人應答。
因地果還生,是說自我的心性成熟,有內外的緣有相關的條件,逐漸增長智慧和覺悟,才使佛法的覺悟得到成熟。
無情即無種,無性亦無生:就是對於上面的反說。這里的「性」,指的是接受和信任的心思。

熱點內容
古代勵志的名言 發布:2021-03-16 21:50:46 瀏覽:209
形容兒孫繞膝的詩句 發布:2021-03-16 21:49:35 瀏覽:878
席慕蓉賞析印記 發布:2021-03-16 21:48:26 瀏覽:311
權力很大含有手的成語 發布:2021-03-16 21:48:22 瀏覽:584
能聽的兒童故事 發布:2021-03-16 21:48:15 瀏覽:285
關於足球的詩歌詞句 發布:2021-03-16 21:47:40 瀏覽:870
拖拉機的古詩 發布:2021-03-16 21:42:53 瀏覽:571
亮甜的詩句 發布:2021-03-16 21:42:00 瀏覽:831
廣東話生日快樂祝福語 發布:2021-03-16 21:38:55 瀏覽:409
噓的短句 發布:2021-03-16 21:38:07 瀏覽: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