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名言名句 » 賞析葉聖陶

賞析葉聖陶

發布時間: 2021-01-16 22:43:46

① 如何賞析葉聖陶先生的《瀑布》

他帶著一雙透入的觀世的眼,冷靜地審視著蜷伏在舊中國暗諏一角被侮辱與被損害專的民眾。他的內心屬滿蘊著悲憫之情,而在落筆之際卻藏而不露、冷雋含蓄,意常見於言外,情不外露於文中。同情與諷刺兼備,是葉聖陶對小市民知識分子用筆的基本特色,在生活碾盤重壓下的知識者,他看不慣他們的怯弱、空虛、玩忽職守、自私自利、因此要刺它一下,期望他們有所改變。

② 葉聖陶典型比喻句賞析

《葉聖陶先生二三事》是張中行寫的一篇文章,出自他的作品《談文論語集內》。課文用幾容件小事,表現出葉先生為人謙和誠懇、平易近人,做事認真嚴謹、一絲不苟的態度,並用以指導自己的為人處事。
作者表現了葉老嚴以律己、寬以待人的品格。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自己要站得住,同時也要是別人站得住;自己要事事行得通,同時也要使別人行得通。

③ 求葉聖陶《稻草人》的賞析!急!

《稻草人》讀後感

本學期,我一隻在想著如何給我班的同學推薦好的書籍,剛好語文書中學了葉聖陶寫的《荷花》,文章寫得很美,我很喜歡,我想孩子們也很喜歡,於是我就讓我們班的同學去閱讀有關他的作品,並和孩子們約定一起閱讀,一起撰寫讀後感。
對我來說《稻草人》這則童話是很小的時候看過的,對他的記憶保留在了稻草人是用稻草紮成的一個草人。插在莊稼地里,用來驅趕叼稻子的麻雀。他雖然不能動,也不能說話,但是心腸很好,一心想幫助那些受苦受難的人。
如今讀完全文,我的心中卻滿是沉悶和壓抑,那個稻草人的形象一直都揮之不去,可憐的老婦人也一直在我心頭縈繞。很久也無法從悲傷中走出來。
文章講了稻草人看到的幾個片斷,一則是年邁的老婦人辛苦耕作的麥穗被害蟲啃個精光,稻草人想告訴主人但卻無能為力;二則是一條鯽魚想從水深火熱中逃離,但卻最終竭盡全力後也沒法達到,結局很悲慘,魚死了。稻草人也無力地躺在了麥田上……
當我看到那位老婦人的麥子被啃得精光時,我的心中泛起一陣痛楚,怎麼可以這樣?!這些麥子都是老婦人一棵一棵親手種植的。而那些害蟲卻毫不費力的大膽偷吃,不付出任何代價。我似乎可以看見老人花白的頭發和兩行混濁的眼淚。
如果說老婦人的遭遇是悲慘的,那麼我想說稻草人的遭遇更是可悲。他有苦卻無法說出,老百姓的苦他都看到,但他說不出任何話也幫不上任何忙。他用盡全力揮舞扇子也趕不走那些可惡的侵略者們。他的努力得不到任何效果。他的心裡有急,有怨,有恨,有慚愧。也許最後他倒在田野里就是因為他再也不忍心看到人們受苦了。也許是因為那麼多痛苦壓得他倒下了……
這篇文章以孩子們喜歡看、容易懂的樣式,運用擬人、誇張、諷喻、幽默等手法,調動了豐富的想像和符合兒童心理特點的構思,反映了當時的社會情況。稻草人暗喻了像葉聖陶先生一樣有心想做一個來解救處於水深火熱之中的人民的人。但因為自己的力量微薄,無法成功,無奈之下他們只得眼看著人民受苦卻心有餘而力不足。老婦人和那條魚的悲慘遭遇恰恰反映了社會上統治階級剝削老百姓的糧食財產,甚至於將他們逼上絕路。
回顧二十世紀中國童話創作,葉聖陶是個豐碑式的名字,他的《稻草人》,更將永存。

④ 蘇州園林葉聖陶的賞析

《蘇州園林》是葉聖陶老先生的一篇經典的範文,是給學生進行學習的優秀典範。歷來的人們的觀點都認為這是一篇結構精巧嚴謹的典範說明文。所以一般執教者在進行教學時,也默認了這樣一種規律,先定位為說明文,然後理清文章的思路結構層次,在了解一下說明方法,說明特徵,說明順序等,接著賞析一下文中的修辭或者寫得比較優美的地方。
這樣的教學是挺規范的,但是,總覺得好像缺了點兒什麼。今天在研究課文的時候,發現了一個小問題,作者似乎總在把蘇州園林和圖畫聯系在一起來介紹。於是,留了個心,順著這個思路,把作者的這些蛛絲馬跡尋找出來,一一列舉,還真的發現這篇說明文越看越有味道,越來越值得玩味了。
首先,老先生先寫了自己所游的十多處蘇州園林的總印象,認為這是「我國各地園林的標本。」標本一詞,足以證明了蘇州園林的建築價值和藝術價值。接著直接指出,蘇州園林在各個園林中有個共同點,似乎設計者和匠師們一致追求的是:「務必使游覽者無論站在那個點上,眼前總是一副完美的圖畫」。可見,葉老的這篇文章就是抓住蘇州園林設計的圖畫美來具體介紹的。
先總體介紹圖畫美的四個表現:講究亭台軒榭的布局,講究假山池沼的配合,講究花草樹木的映襯,講究近景遠景的層次。總之,一切都要為構成完美的圖畫而存在。從蘇州園林的不講究對稱來具體說明,在聯繫到美術畫的不對稱表現出的自然之趣。很顯然,作者向要說的是蘇州園林的不講究對稱同樣也是為了表現自然之趣。
再到假山和池沼。假山的堆疊也很有講究:可以說不是一項藝術而不僅是技術。或者重巒疊嶂,或者幾座小山配合著竹子花木。至於池沼,大多引用活水,有些寬暢的就作為全園的中心,其他景物配合著布置。水面上假如成河道,往往安排決不雷同的橋梁。池沼的邊沿很少齊整的石岸,總是高低屈曲任其自然。不由得讓人聯想起柳宗元的《小石潭記》里的描述「為坻、為嶼、為嵁,為岩」和「斗折蛇行,明滅可見,其岸勢犬牙差互」,兩者可謂是神似。由此可見蘇州園林的設計者們所追求的這樣的一種自然之趣。更何況,還布置幾塊「玲瓏」的石頭,或者種些花草,這些都是為了取得稱為一副畫的效果。不僅如此,還在池沼里養金魚或各色鯉魚,還種上荷花或睡蓮,遊人們在觀賞「魚戲蓮葉間」的圖畫的時候,自然也很容易聯想到《詩經》里的民歌:「魚戲蓮葉東,魚戲蓮葉南,魚戲蓮葉……」自然也就感染了柳宗元所感受到的「怡然不動,俶爾遠逝,往來翕忽,似與游者相樂」的單純的快樂。人的審美感受也就不僅停留在優美的圖畫,更有朗朗上口的詩文的魅力了,自然也就更能體會詩中有畫,畫中有詩的意境了。
在提到蘇州園林的栽種、修剪樹木也「著眼在畫意」。樹木的俯仰生姿,相間自然讓四季都不寂寞,幾個古老的藤蘿,盤曲嶙峋的枝幹本身就是一副絕好的圖畫,假如在開滿花,簡直就是珠光寶氣的美人了,樸素的園林也有了富貴之氣。
至於花牆、廊子,鏤空的圖案,大鏡子,更是使得整個園林的景緻富有層次,錯落有致。至此,從布局、配合、映襯、層次來看,蘇州園林都已經很完美。但是即使如此,設計者們更是連細小的細節也不放過。每一個角落的圖畫美:比如階砌旁的草、牆上的爬山虎,白牆前的竹子芭蕉;門、窗的圖案設計雕琢;色彩的基調,極少彩繪,為的是突出草木,給人安靜閑適的感覺以及花開時節更能映襯出花的明艷。
自始至終,作者都在緊緊扣著圖畫美來闡述蘇州園林的完美,在介紹著設計者的設計精巧以及蘇州園林的文化內涵。它不僅僅是建築上的藝術,不僅僅是人創設優美和諧的自然生態環境的藝術,更是融合了諸多中國傳統審美理論和藝術理論的結晶。

⑤ 賞析葉聖陶的《牽牛花》

《牽牛花》是我國現代著名作家葉聖陶在30年代初期寫的一篇散文。它記敘的是作者在庭院種牽牛花的情景,但文中並沒有具體描繪花朵的美麗,而是把觀察點落到了牽牛花那不被人注意的「嫩綠的頭」上。這里節選的就是作者描寫「嫩頭」的部分。

作者對所寫之物進行了跟蹤觀察,表現出了「嫩頭」隨時間的推移而發生的變化。第一句先由「藤蔓」引出其頂端的「嫩綠的頭」,然後用「停一歇」後嫩頭在方向上變化來說明它「無時不迴旋向上」。「停一歇」,就是過一會兒。只間隔如此短暫的時間,嫩頭就由「這邊」朝向了「那邊」,不正說明它時時刻刻都在向上伸展嗎?第二句寫它在「前一晚」和第二天「早起」所具有的不同形態。作者用「綠豆」作比,形象他說明了「前一晚」嫩頭的大小,又通過對「早起」透出的新條,綴著的小葉子,長出的小花蕾及新生的嫩頭的細致的描繪,生動地反映了嫩頭的生長變化。第三句中,嫩頭一夜之間便出乎意料地爬到了作者用以作標志的「斑駁痕」之上,這空間位置的變化,包含著它多少的努力啊,其旺盛的生長力怎能不使人驚嘆!那麼,作者為什麼著力描寫嫩頭的生長動勢呢?第四句便是答案,「在這小立靜觀的當兒,即默契了『生之力』了」。「默契」,這里是理解的意思。作者由這小小的嫩頭,理解了生命力的頑強,並以此歌頌了人類奮發向上的力量。

〔附〕

牽牛花

葉聖陶

那藤蔓纏著麻線卷上去,嫩綠的頭看似靜止的,並不動彈:實際卻無時不迴旋向上,在先朝這邊,停一歇再看,它便朝那邊了。前一晚只是綠豆般大一粒的嫩頭,早起看時,便已透出二三寸長的新條,綴著一兩張滿被細白絨毛的小葉子,葉柄處僅能辨認形狀的小花蕾,而末梢又有了綠豆般大一位的嫩頭。有時認著牆上的斑駁痕想,明天未必便爬到那裡吧;但出乎意外,明早已爬到了斑駁痕之上;好努力的一夜工夫!「生之力」不可得見;在這樣小立靜觀的當兒,卻默契了「生之力」了。

手種牽牛花,接連有三四年了。水門汀地沒法下種,種在十來個瓦盆里。泥是今年又明年反復用著的,無從取得新的泥來加入,曾與鐵路軌道旁種地的那個北方人商量,願出錢向他買一點兒,他不肯。
從城隍廟的花店裡買了一包過磷酸骨粉,攙和在每一盆泥里,這算代替了新泥。
瓦盆排列在牆腳,從牆頭垂下十條麻線,每兩條距離七八寸,讓牽牛的藤蔓纏繞上去。這是今年的新計劃,往年是把瓦盆擺在三尺光景高的木架子上的。這樣,藤蔓很容易爬到了牆頭;隨後長出來的互相糾纏著,因自身的重量倒垂下來,但末梢的嫩條便又蛇頭一般仰起,向上伸,與別組的嫩條糾纏,待不勝重量時重演那老把戲;因此牆頭往往堆積著繁密的葉和花,與牆腰的部分不相稱。今年從牆腳爬起,沿牆多了三尺光景的路程,或者會好一點兒;而且,這就將有一垛完全是葉和花的牆。
藤蔓從兩瓣子葉中間引伸出來以後,不到一個月功夫,爬得最快的幾株將要齊牆頭了,每一個葉柄處生一個花蕾,像穀粒那麼大,便轉黃萎去。據幾年來的經驗,知道起頭的一批花蕾是開不出來的;到後來發育更見旺盛,新的葉蔓比近根部的肥大,那時的花蕾才開得成。
今年的葉格外綠,綠得鮮明;又格外厚,彷彿絲絨剪成的。這自然是過磷酸骨粉的功效。他日花開,可以推知將比往年的盛大。
但興趣並不專在看花,種了這小東西,庭中就成為系人心情的所在,早上才起,工畢回來,不覺總要在那裡小立一會兒。那藤蔓纏著麻線卷上去,嫩綠的頭看似靜止的,並不動彈;實際卻無時不迴旋向上,在先朝這邊,停一歇再看,它便朝那邊了。前一晚只是綠豆般大一粒嫩頭,早起看時,便已透出二三寸長的新條,綴一兩張長滿細白絨毛的小葉子,葉柄處是僅能辨認形狀的小花蕾,而末梢又有了綠豆般大一粒嫩頭。有時認著牆上斑剝痕想,明天未必便爬到那裡吧;但出乎意外,明晨竟爬到了斑剝痕之上;好努力的一夜功夫!「生之力」不可得見;在這樣小立靜觀的當兒,卻默契了「生之力」了。漸漸地,渾忘意想,復何言說,只呆對著這一牆綠葉。
即使沒有花,興趣未嘗短少;何況他日花開,將比往年盛大呢。

⑥ 文心葉聖陶原文加賞析

作品賞析:
文心兩個字,看上去很簡單,細品,覺得有無窮意味。文是重點,但「心」更是。
文,這本書里指的是讀和寫,都與文相關,所以第一個字就是「文」。
心,讀和寫都要用心,這本書,也體現了兩位前輩的用心。就因為有這點心,所以從1934年初版,一直到現在,仍在流傳。
雖然是歷經這么久的時間,書並沒有過時。
心,還包括了為人處世的道理,這個道理,不管是在民國,以及更早的年代,還是現代,都一樣適用,雖然,很多道理,因為世易時移,被人鄙棄,但這不是因為它過時了,如同很多珍貴的傳統,它們不再被重視,不再存在於日常生活中,而被置於故紙堆中,塵封。相比王鼎鈞先生的《作文四書》,這本書里有很多國文常識,從民族文化的角度,應該領略。相比教科書里的正經和嚴肅,這本書是把深奧的道理淺顯地講述出來。
即使這不是小說而只是借用人物來讓講述的道理更生動、具備場景化,書中的人物仍然很鮮活,性格特徵非常鮮明,從中也可以看出夏丏尊、葉聖陶兩位老先生的功底,如果不是功力深厚,真做不到這樣舉重若輕、栩栩如生。所以,在讀的時候,非常感動,他們把自己的心思融入在內,所以文中有心。
閱讀和寫作,都是樂趣,如果當成任務,就沒有樂趣可言。書中藉助人物的際遇,給出不同的應用場景,如同看故事般,長了知識,這是春雨般「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的境界。
作品介紹:
作者:夏丏尊 葉聖陶
出版社:生活 · 讀書 · 新知 三聯書店
版次:2008年11月 北京
字數:178千字
定價:29元
ISBN:9787108030429
主要內容:
《文心》是以故事體裁寫的專講寫和讀的書,故事的時間是1931年初秋到1934年夏天,取材於初中學生的生活。裡面有循循善誘又平易近人的國文教師王仰之先生,有好學又活潑的學生樂華和大文,三個主角貫穿始末。本書有三十二個小故事,可以說是「中學生的三十二堂國文課」,三十二節涵蓋了修辭、語法、詞彙、詩詞、小說、日記、書信、工具書、文學史等諸多與作文相關的語文知識。故事呈現了三年中學進程,也展示了上世紀30年代前期的歷史氛圍。因此,今天的中學師生閱讀《文心》的收獲,或許不只是「關於國文的全部知識」了。

⑦ 關於葉聖陶的詩歌瀑布的賞析,急!急!急!

還沒看見瀑布,
先聽見瀑布的聲音,
好像疊疊的浪湧上岸灘,版
又像陣陣的風吹過松林權。
山路忽然一轉,
啊!望見了瀑布的全身!
這般景象沒法比喻,
千丈青山襯著一道白銀。
站在瀑布腳下仰望,
好偉大呀,一座珍珠的屏!
時時來一陣風,
把它吹得如煙,如霧,如塵
這就是葉聖陶的詩歌瀑布的賞析

⑧ 賞析葉聖陶的散文:牛

一、《牛》的主題思想及其表現
葉聖陶先生的《牛》,通過描寫牛因為「眼睛有點不同」而備受孩子們玩弄、甘被農夫們役使的情形,對逆來順受、不敢抗爭的奴性進行了深刻解剖,可謂以小見大,言近旨遠。
牛,是可以在鄉下「天天看見」的動物;孩子們逗牛取樂,也是常見的現象;「長工告訴我的話」也頗見俚俗,而且不一定具有科學道理。文章取材,不可謂不小。然而,「其稱文小而其旨極大,舉類邇而見意遠」。牛的形象,顯然是舊中國一切奴性十足、愚昧麻木的人們的象徵;作者通過牛的形象的塑造,一方面剖析了被欺侮被奴役者失去自由的真正原因,另一方面揭露了統治者色厲內荏的虛弱本質,從而啟發人們,不要被自己的眼睛所欺騙,不要誇大了他人的力量,滅盡了自己的威風,應該正視現實,勇敢斗爭,展示「一撞要把整個天地翻個身似的」巨大威力,擺脫不幸的命運,爭得生命的自由。取材雖細小,主旨卻宏大;語言頗淺近,意義卻深遠。

二、哀其不幸,怒其不爭——「牛」的形象塑造
葉聖陶先生的《牛》通過塑造「牛」的藝術形象,表現了對舊中國那些奴性十足、愚昧麻木的人們「哀其不幸、怒其不爭」的復雜思想感情。
作品中的「牛」,「那麼大的一個,氣力又蠻」,「一撞要把整個天地翻個身似的」,「踩到一腳就要痛上好幾天」,本來是讓人望而生畏的。然而,它的「眼睛有點東西」,「看出來的西,都比原來的大」,本來人類「五個抵一個都抵不住」,但「在牛眼睛看出來,我們一個抵它十幾個」。正因為盲目誇大人的量,它面對孩子們的玩弄、欺侮忍氣吞聲,逆來順受;它面對農夫的奴役,「不敢倔強」,默默承受,「天好,落雨,生田,熟田,我們要耕,它就只有耕,沒得話說的」。牛是不幸的,然而,它的不幸卻純由自取,「如果能去掉這雙眼睛,成了瞎子也值得,因為得到自有了」。
牛的形象,顯然是舊中國那些奴性十足、愚昧麻木的人們的象徵;通過牛的形象的塑造,作者表達了對奴隸們不幸命運的同情和不敢抗爭的憤怒。

⑨ 如何賞析葉聖陶先生的《瀑布》

《瀑布》是一首包含深情的風景詩,通過對瀑布的生動描寫,突出祖國山河的壯版麗權,抒發作者對祖國山河無比熱愛之情。全詩共三節,分別描寫聽見瀑布的聲音、遠看瀑布及近看瀑布的情景。這首詩語言簡練,韻味十足,比喻生動,詞句貼切,描繪了瀑布的雄偉壯麗,抒發了作者對大自然的熱愛之情。詩句使用疊句、對偶和排比,十分富於節奏感。讀起來琅琅上口。

⑩ 葉聖陶作品賞析 書桌

在這個世界上,有很多憑借自己的手藝謀生的人,他們的職業叫做「工匠」。由於他們的工藝水平參差不齊,敬業程度高低有別,他們在人們心目中留下的印象也是不一樣的:有的德藝雙馨,深受尊敬,有口皆碑;有的平庸無志,做活馬虎湊合,僅僅把做活當作混飯的方式;有的投機取巧,偷工減料,賺昧心錢,被人不齒,落下罵名。葉聖陶先生的散文《書桌》提及的老木匠,屬於第一種類型,他用精湛的工藝,更用一流的人品為作者打造了一張最美麗的書桌。這是一張讓作者深深折服的書桌,折服的原因有三:一是書桌的美麗外形。這張書桌的外形美觀大方,色彩油光發亮,一些陳舊的傢具與它一比頓時都黯淡失色。二是老木匠高超的技藝。老木匠嚴格按照工序進行操作,每道工序都認真操作,耗時兩個多月才打造成功,顯示出一個頂級工匠的職業操守。三是老木匠高尚的人品。老木匠在打造書桌的過程中,不急於求成,不唯利是圖,嚴格謹慎,一絲不苟,認為自己打造的書桌不僅要用於當下,還要傳及子孫,他想讓自己做的「傢伙」承載著自己的品格代代相傳。

熱點內容
古代勵志的名言 發布:2021-03-16 21:50:46 瀏覽:209
形容兒孫繞膝的詩句 發布:2021-03-16 21:49:35 瀏覽:878
席慕蓉賞析印記 發布:2021-03-16 21:48:26 瀏覽:311
權力很大含有手的成語 發布:2021-03-16 21:48:22 瀏覽:584
能聽的兒童故事 發布:2021-03-16 21:48:15 瀏覽:285
關於足球的詩歌詞句 發布:2021-03-16 21:47:40 瀏覽:870
拖拉機的古詩 發布:2021-03-16 21:42:53 瀏覽:571
亮甜的詩句 發布:2021-03-16 21:42:00 瀏覽:831
廣東話生日快樂祝福語 發布:2021-03-16 21:38:55 瀏覽:409
噓的短句 發布:2021-03-16 21:38:07 瀏覽:816